當前位置:首頁 » 網游小說 » 網路小說母親自述

網路小說母親自述

發布時間: 2023-06-11 11:00:15

『壹』 與母親有關的小說、散文各一篇(篇幅短小)

小說
母親是無知的,小學念了三年就輟學了。十一歲開始割豬草、煮飯、洗一家人的衣服,幫著外婆拉扯其他六個兄弟姐妹。年少時的我在念了幾年書後,便開始拿學到的生字回家考母親,看到她困窘的表情,我就得意的搖頭晃腦拖長了音將生字念出來,來表示我的輕蔑。但我一直奇怪,無知的母親簡單的頭腦里怎麼會有那麼多深不可測的智慧,怎麼可以將一團團毛線織出花樣繁多的毛衣,怎麼可以將白襯衫發黑的領口洗回原色,又怎麼可以在過年的時節將家裡大大小小煩瑣的事打理得妥妥當當,我更無法想像,母親幾十年來怎麼能將買菜做飯洗衣服打掃屋子這些紛繁的家務在一個個重復的日子裡重復著再重復。
母親是吝嗇的,總想一個子兒掰成兩半花。我到現在仍清楚地記得,小時候有一次和母親上街,我哭了鬧了還賴了地,為了要買一瓶三毛錢的汽水,在對峙了十分鍾後,屈服的仍然是我。於是在學到「吝嗇」一詞後,便毫不吝嗇地將這個詞冠於母親頭上。直到多年後,母親用她吝嗇下來的錢供我念完了高中,念完了大學,我才由衷的感謝母親的吝嗇,才體會到母親度過三年自然災害時期的艱辛。三年前,父親下了崗,拿微薄的下崗工資,母親就攬了織毛線手套的活,每雙一塊錢,一天下來最多織上十雙,就是十塊。每次回家,我看著母親在燈下穿針線,兩鬢竟已斑白,心不由的總是陣陣發酸,就叫她別再做了,我可以給足家用,母親便拿眼瞪我:「你自己那點工資也不多,大城市裡開銷大,我每天做幾塊錢,到時候你買房子也好補貼你一點……」其實她也知道,她織一年手套的收入也買不了城裡半個平方的房子。
母親是虛榮的,或許身為一個女人的天性吧。每次回家看她,她都要找個理由拖著我上街,到街坊朋友那裡轉一轉;給她買的衣服,她總是在走親訪友的時候穿,然後告訴別人是我買給她的。我知道她是想在別人面前炫耀一下她的兒子。其實我只是個小小的城市打工仔,又沒錢又沒權。而我知道在母親眼裡,我大學畢業,是有學問的;我在大城市裡上班,是有出息的;我常回家看她,是孝順的,於是簡簡單單地,我成了母親最大的驕傲。
母親五十四歲了,一天天在老,她手上皺紋彎曲,如最古老的文字,記述著她一生平凡的經歷,一世堅強的性格,一輩子對這個家偉大的愛。十一月初二就是母親生日,我想給母親買一束花,告訴她我愛她。

散文
人生旅途,我們總會遭遇這樣或那樣的不幸,這樣或那樣的困苦.我們寂寥的心靈何以慰藉,向誰傾訴,誰又能傾聽,為我們掬一捧同情的淚水,撫摸那孤獨的靈魂,我想,那人肯定是母親.母親不僅給我們生命,而且是我們生命的保護神.是我們生命航船的燈塔.
我們小時侯不諳世事,曾做過那麼錯事,給家人、給親戚、給朋友造成了許多的傷害,可母親卻很少責罵我們,用她那慈祥的眼光感化我們,教我們如何改正錯誤,如何坦盪的去做人,做個好人。
稍大後,我們在學校爭強好勝,或出盡風頭,因而遭到白眼和各種打
擊,幼小的心曾承受不了,幾回痛哭,或欲要輕生。是母親用她那溫暖的胸膛融化我們冰冷的心境,讓我們從夢魘中醒來,看清自我,認識自我,找回自我,看到前途,看到光明。
我們走上工作崗位,人世間的風風雨雨幾曾襲來,挫折和失敗不斷困擾我們,使我們焦頭爛額、舉步維艱,苟延殘喘。是母親用她那柔弱的臂膀,挽起我們幾欲崩潰的沉重頭顱,教會我們怎樣寬厚的看世界,怎樣挺起胸膛走路。
我們與母親相比,那是不能比的,用渺小來形容都是抬高自己、憐憫自己。我們罵人打架、曠課逃學、要吃要喝,可曾想過母親的感受;我們總怨恨母 親給的錢少,讀高中、上大學、結婚總向母親伸手要錢,可從來沒想過那是母親一口飯、一口菜節省下來攢的,那是因為愛你才付出而苛刻自己的。我們什麼時候真 正的關心過自己的母親,是在外面漂泊了許多年以後、是受到他人孝敬母親的觸動、是母親那七十歲、八十歲耄耋之年整數的壽誕之日、還是母親病重你守在母親病 榻床頭那個不眠之夜?也許是,也許都不是。許在你驀然回首間,你發覺母親已白發蒼蒼,滿臉皺紋,母親的青春已不在,母親的歲月已不多,只有這時,你才真正 關注母親。可那又能怎樣,一聲問候、一盒禮品、一沓鈔票就能贖回心靈的愧疚嗎?在母親看來,這也就夠了,也就很知足很幸福了。可那與母親為你付出相比,怕 萬分之一都不到啊。
我們時常帶著這樣的愧疚和無奈看望母親和離開母親,帶著這樣的感覺走入茫茫的人海,帶著這樣的感覺走上疲於奔命的工作崗位,同樣,也帶著這樣 的感覺走入母親節。在此時,我們除了對母親說聲快樂、健康、幸福、長壽外,是否還要說點什麼。一句兒行千里母擔憂,已道出了母愛真諦,一首「遊子吟」已寫 盡兒女抱恩情懷。

『貳』 關於描寫母親的小說 急!!!!贈積分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張潔

原文:

一九九一年七月底,媽突然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衰老了,身體也分崩離析地說垮就垮
了。好像昨天還好好地,今天就不行了,連個漸進的過程也沒有。
而媽可能早有預感。
她去世後唐棣學生時代的好友石曉梅對我說,六月份她來看媽的時候,就覺得媽明顯的
衰老了。媽去拿筆記本,想要記下曉梅的電話。可是剛拿出筆記本就茫然問道:「我拿筆記
本幹嘛?」
曉梅說:「您不是要記我的電話嗎?」
就是這次,媽非常傷感地對曉梅說:「我再也看不見唐棣了。」
曉梅說,以前媽也常說這樣的話,但她從未介意,因為上了年紀的人常做如是之說。可
是這次,媽再這樣說的時候,曉梅覺得她是真的再也看不見唐棣了。
一九八七年她得黃膽性肝炎以後,我每半年帶她做一次B超,檢查她的肝、脾、腸、子
宮等等,醫生每次都說她什麼病也沒有,一定能活到一百歲。
我雖然不敢奢望母親活到一百歲,我想她活到九十、九十五歲是不成問題的。
我這樣盲目的樂觀,還可能是因為媽太自強、太不需要我的關照,什麼事都自己做。就
在一九八七年秋天因為黃膽性肝炎住進醫院的前幾天,還自己步行到魏公村口腔醫院看牙呢;
就在她去世前的五六個月,還給我熬中葯呢。
就連胡榮都看出,一九八四年唐棣走後,媽老了一大截。一九八七年得了黃膽性肝炎
後,又明顯地老了一截。而我卻總是看不到媽的衰老,我對她的關切,是不是連外人都不如?
醫生的良好祝願正中下懷地鼓舞了我、歡愉了我,從而也麻痹了我。它深深地印在我的
腦子里,從而忽略了媽畢竟是八十歲的老人,以至我大意失荊州。這可能也是造成她在不該
過世的時候卻過世了的原因之一。
而且我那時不知為什麼愚蠢地認為,那個半年一次的B超檢查,就是媽整個健康狀況的
鑒定,既然做B超的醫生說她什麼病也沒有,她就真是什麼問題也沒有了。我現在悔之晚矣
地悟到,其實B超了解的只是腹腔方面的情況,至於心、肺、腦方面的情況還是一無所知。
以我的智力來說,這本是略動腦筋就能想到的事,然而我卻沒有想到。
我算是大不孝了。
媽年事漸高以後,我並沒有經常守在她的身旁,而是把她丟給小阿姨,或遊走列國他
鄉;或應酬交際;或忙於寫作;或去陪伴我的先生……以為有小阿姨在她身邊,什麼問題都
解決了。
盡管現在我不論走到什麼地方都把媽的一點骨灰帶上,可這還有什麼用呢?在她老邁力
衰,最需要我左右一旁的時候,我卻把她遠遠地丟下了。
一九九一年七月初我到哈爾濱大慶採油七廠采訪,她比我哪一次外出都更想念我。聽小
阿姨說,她不斷地說:「張潔快回來了,張潔快回來了。」好像在為無人照顧的自己鼓勁。
可是我在哈爾濱給她打長途電話,問她各方面情況如何的時候,她老是說,「沒事,挺
好的。」
有一次她便結得特別厲害,急切地念叨著:「張潔要是在就好了,張潔要是在就好
了。」而我卻遠在哈爾濱的大慶採油七廠。
多少年來都以為媽的便結是老年人的通病,後來才知道,那是由於她的腦垂體瘤已經發
展到不能正常分泌身體各系統所需要的內分泌,從而影響了身體各系統的功能所致。
她從不要求我的關照,從不抱怨我在她八十歲的高齡,總是大撒手地把她丟給小阿姨。
她終於禁不住對小阿姨這樣念叨我,一定是因為身體異常不適,有一種到了緊要關頭的
直覺。
我在哈爾濱呆了不過十幾天。一到家就發現,短短幾天里她就顫顫巍巍地駝了腰。走起
路來磕磕絆絆,舉步維艱,兩只腳掌嚓、嚓、嚓地磨蹭著地面。
褲帶也常常忘了系,吊吊地拖垂在襯衣下擺的外面。
媽再不是那個不管什麼時候都利利索索的媽了。
可我還是想不到,或不願意那麼想,媽是不行了。我還以為,或我寧肯以為她不過是在
懈怠自己。
我說:「媽,您怎麼這樣走路,好好走。」
或者我內心深處已模模糊糊地感到,媽也到了人生的最後階段?不管我多麼一廂情願地
認為媽能活到九十五。否則為什麼一見媽那個樣子走路我就心裡發緊?心裡越是發緊,才越
是輕描淡寫地對媽說:「媽,好好走。」
她就抵賴、隱瞞、解釋著,說她腳痛;或是鞋不合適;或是剛睡起來、剛坐起來,腿腳
還沒活動開……
也許她心裡早就明白,否則為什麼老是找出各種理由來矇混我,也矇混她自己——那可
怕的結局不可避免地快要到來。
那個時候她大概就知道,她其實已經不行了。可是她不肯對我說實話,她怕我受不了這
個打擊——一直是互相攙扶才能掙扎過來的、只有我們兩個人組成的這個列隊,即將剩下我
一個人了。
所以她的抵賴、隱瞞、解釋里,總含著隱隱的歉疚。好像她不但不能再扶我一把,反倒
把我一個人丟下,讓我獨自在這實在沒有多少樂趣,甚至苦不堪言的人生里繼續跋涉、掙
扎,是對我的一種背棄。
兩隻眼睛,也總是老淚凄凄的。
多少年來我們一直聽信眼科醫生的話,媽的視力不好,是因為長了白內障的緣故。而白
內障一定要在它的翳子蒙上整個眼睛後才能手術。我們不懂,不懂也沒問個明白,為什麼十
幾年過去,媽的視力差不多等於零了,翳子還沒有蒙上她的眼睛?
有兩次胡容來看她,恰好我不在家。她應聲開門之後竟看不清是胡容,問道:「你找誰
呀?」
胡容說:「姥姥,您怎麼連我都認不出來了?」
媽說:「哎呀,聽聲音才聽出來是你。」
到一九九一年更是出現了重影。媽常說,有時能看見兩個我;有時半夜醒來,老看見屋
子里有人,或有幾個小孩在亂跑。「剛開始我還挺害怕,後來就習慣了。」媽說。
現在,不用念醫學院我也懂了,一個人的眼睛如果查不出別的毛病,視力卻越來越差的
話,就應該考慮是否是瘤子壓迫視神經的緣故。可是卻沒有一個念醫學院的眼科醫生想到這
一點。說他們是庸醫恐怕不夠公正,只能說他們沒有想到。如果他們當中有一位能夠研究一
下,一個視力已經近乎零的白內障患者,他的翳子還蒙不上整個眼睛,是否和腦子里發生占
位性的病變、壓迫視神經有關?如果那樣,媽早在她還可以承擔手術的年齡就做手術的話,
我現在還有媽。

張潔(1937~)
當代女作家。中共黨員。美國文學藝術院榮譽院士,國際筆會中國分會會員,中國作協第四、五、六屆全委會委員、第七屆名譽委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現為國家一級作家、國務院授予的育特殊貢獻作家。是迄今為止全國唯一獲得短篇、中篇、長篇小說三頂國家獎的作家,並創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三連冠」紀錄。長篇小說《沉重的翅膀》獲第二屆茅盾文學獎,長篇小說《無字》獲第六屆茅盾文學獎,是迄今為止全國唯一獲得兩次茅盾文學獎的作者。

原籍遼寧撫順,生於北京,幼年喪父,從母姓。讀小學和中學時愛好音樂和文藝。1960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計劃統計系,到第一機械工業部工作。1978年發表第一篇小說《從森林裡來的孩子》,獲同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翌年加入中國作協。1982年加入 國際筆會中國中心,並隨中國作家代表團赴美國參加第一次中美作家會議。任北京市作協副主席。著有作品集《張潔小說劇本選》,小說散文集《愛是不能忘記的》、《方舟》,小說集《祖母綠》,長篇小說《沉重的翅膀》(獲全國第2屆茅盾文學獎,曾被譯成德、 英,法,瑞典等多種文字出版)。《只有一個太陽》,長篇散文《那個最愛我的人去了》,散文集《在那綠革地上》以及《張潔集》等。張潔獲義大利1989年度「瑪拉帕 爾帝」國際文學獎。她的《誰生活得更美好》、《條件尚未成熟》分獲1978年(首屆)、1979年、1983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祖母綠》獲全國第3屆優秀中篇小說獎,,《沉重的翅膀》獲第二屆茅盾文學獎,《無字》獲第二屆老舍文學獎、北京市第三屆文學藝術獎,《小說選刊》2001—2002年優秀長篇小說獎,第六屆國家圖書獎,第二屆女性文學獎,第六屆茅盾文學獎。短篇小說《有一個青年》改編拍攝成電視劇播映,張潔以「人」和「愛」為主題的創作,常引起文壇的論爭。 她不斷拓展藝術表現的路子,作品以濃烈的感情筆觸探索人的心靈世界,細膩深摯,優雅醇美。
2005年,長篇小說《無字》獲第6屆茅盾文學獎,是我國唯一榮獲兩屆茅盾文學獎的作家。(網路知道)

『叄』 母親沉迷網路小說怎麼辦

你母親看的都是熱血yy文,她從中獲得滿足感.就和很多人在游戲和直播打賞中獲得滿足感一樣.如果有其他能替代的滿足感給她,她就可以放下了.

送電影票/帶他們去旅遊/做跳廣場舞/k歌/老年大學.在小說的世界之外,還有家人的愛.讓她注意自己的身體.這個才是你的目的吧.
開發她對小說之外對世界的興趣.

熱點內容
喜馬拉雅免費vip好聽的小說 發布:2025-07-22 18:21:32 瀏覽:910
幻言小說言情 發布:2025-07-22 18:20:48 瀏覽:36
都市特種小說 發布:2025-07-22 18:09:32 瀏覽:956
不是爽文的言情玄幻小說 發布:2025-07-22 18:07:39 瀏覽:604
霸道總裁攻受小說有肉甜文 發布:2025-07-22 17:56:26 瀏覽:226
林雲小說d都市 發布:2025-07-22 17:54:57 瀏覽:651
穿越都市小說老婆是巨星 發布:2025-07-22 17:50:32 瀏覽:961
都市之最強紈絝全本小說網 發布:2025-07-22 17:50:28 瀏覽:32
三國網游小說500萬字以上 發布:2025-07-22 17:21:30 瀏覽:490
代替姐姐當總裁的小說 發布:2025-07-22 17:21:28 瀏覽: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