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網路小說掙千萬
⑴ 為什麼寫小白文的網路作家有上千萬的版權收入!
上千萬的版權主要是改編游戲、漫畫、實體書之類的,至於網路上,大部分都看盜版,頂多能有百分之十的人看正版,換句話說,網路小說,只要你的作品點擊破千萬,推薦收藏破十萬,就算沒人訂閱你的作品你照樣版稅上百萬沒問題,因為現在主要靠人氣,所以那些玄幻小說文筆那麼拙計
⑵ 網文作者月收入大概多少
2019年中國網路文學作者數量達到1936萬人,簽約作者數量達到77萬,女性作者數量提升較快,超越了男性作者。統計數據還顯示,網文作者平均月收入5133.7元。月收入達到5133.7元。
這個數字看上去其實還是挺美的,但需要注意的是,這是1936萬人的一個平均數。就像我們每年被各種數據平均了一樣,看上去喜氣洋洋,形勢一片大好,但如果將數據細化,則會很沮喪。
從上不難了解,2000元/月以下及暫無收入佔比44.6%,看到這個數據會不會大吃一驚?換句話說,在從事網文的作者之中,有將近一半是炮灰。2000元—5000元/月佔比24.1%,5001—10000元/月佔比20.1%,10001—20000元/月佔比7.1%,20000元/及以上為4.1%,是不是很沮喪?
其實,如果我們把月收入從5000到20000元以上的三個部分忽略掉,你會看到一個更沮喪的數據,即月收入在五千以下的(包括月沒收入的)佔到68.7%,而在這68.7%的人之中。
有將近三分之二的人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或沒有收入的。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全職寫網文,把網文作者定義為非失業狀態的話,從事網文行業的有半數處在貧困線上,拖了網文從業者的後腿。這是一個很可怕的數字。
別看官方使勁在吹,或者我們經常能看到一個成功者靠網文一夜暴富的新聞,實際上與所有的行業一樣,站在金字塔頂端的始終只有那麼幾個人,按照上面數據顯示,只有4.1%。在這份報告中還有一個信息,學歷主要集中在大學本、專科,地域上重點分布在二三線城市。
在年齡分布上,90後年輕作者佔比達44.6%。什麼意思呢?就是說網文作者大部分集中在二三線城市,在二三線城市無論是租房還是賣房。
壓力都很大,即便是三四線城市,現在的房價普遍都在每平米五六千,個別二三線城市甚至有過萬的,如果是背了房貸,再加上物價飛漲的因素,每月5000的收入過不了日子,如果很不幸有二胎,沒有10000以上的收入是沒法度日的。
那麼問題就來了,按照上圖顯示,前面三檔的收入人群,即有88.8%的人無法在二三線城市生活,只夠在三四線城市勉強度日。而月收入在2000以下或沒有收入的那44.6%的作者,要麼住山上去,與世隔絕。
過陶淵明一樣的隱居生活,要麼兼職。注意,在從事網文寫作的人之中,90後年輕作者佔比達44.6%,有接近一半是90後或更小的年輕人,我不知道該為年輕人趕上了網文時代而欣慰,還是該為他們悲傷。事實上無論是網文還是傳統文學。
本質是一樣的,靠寫文為生,從這個角度來看,不管你從事的是哪一類文學創作,哪怕你是走在時代前沿的網路文學作者,也無法擺脫「從文者一直都是以窮困者多」的魔咒,不然也就不會有「窮酸」一詞流傳下來並沿襲至今了。
這無疑是莫大的悲哀。最後再來看一個數據,同樣是被平均了的:從上我們看到一個被突出了的標題:日均創作。
4.5小時,月均入超過5千。每天干四五個小時的活,月收入可以超5000,太舒服了!關於收入問題,前面已經談過了。現在來談談創作時間。按照我個人的碼字速度,四五個小時如果專注不開小差的話,三四千字沒太大問題。
前提是不卡文,要寫得順,要是遇上卡文就難說了。但我走的是傳統出版的路子,一本書也就二三十萬字。而網文動輒幾百萬,上千萬字,如果每天只寫三五千字是不現實的,網站方也不會饒過你。如果是正常更新的話。
我估計每天至少得寫6到8小時左右,這個從上其實也能看得出來,據上圖統計,每天8小時及以上的佔18.6%,5到8小時的佔22.5%,這部分相加就是41.1%了,換句話說,有41.1%的人每天碼字的時間平均在8小時左右。
千萬不要認為這8小時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時間,除非你功成名就了,家人朋友都能理解你的創作。
不然的話,這8小時你得擠出來,因為你是「坐家」嘛,家裡的事情你就得管,特別是結了婚的人,另一半拍拍屁股上班去了,家裡的事你就得承擔下來,包括買菜做飯,甚至還包括帶孩子。寫本文的目的,倒不是在替網文作者倒吐水。
只是按事實說話,照數據分析。實事求是地講,網文作者真的很辛苦,對大部分人來說,他們是看不到希望的,只憑著一腔熱血,或者因為特別喜好文字而在堅持著。他們掙不了多大的錢,卻承受著因了碼字而帶來的身體上的痛苦。
職業病每個行業都有,但是每個行業里不是人人都會犯職業病,唯獨從事寫網文的,抓一把過來,十個人之中至少有九個帶了職業病。他們為夢想而堅持著,卻承受著生活帶來的痛苦和煩惱,每個行業都有保險,而網文作者作為自由職業。
是沒有社保的,生病了,只能自己負擔。在繁榮的背後,是一大群在貧困線上掙扎的作者,在當下大多數媒體都在吹噓網文的時候,誰在真正關心他們的生活?誰又為他們的生活保障發過聲?似乎在一片叫好聲中,說一聲相反的聲音。
就不合時宜了似的,集體歌頌,而對絕大多數作者的生活狀況卻視而不見。這不該是一個繁榮的行業該有的現象。既然網路文學已經被重視,已經被視為一種職業,甚至很多優秀的作品已被認可,那麼,無論是作為一種職業。
還是對這份職業最起碼的尊重,就該有相應的政策、法律隨之跟進。比如,眾所周知的霸王合同,相關部門應該制訂標準的合同,使各大平台的合同能統一起來,從而維護作者的基本權益。比如,各省各地都成立了網路作家協會,協會的作用不該是錦上添花,而更應雪中送炭。
⑶ 年收入1000萬的網路作家稅後多少錢
一般來說,一個網路作家年收入1000萬的稅後收入約為800萬人民幣。
⑷ 請問現在寫一部網路小說能掙多少錢
偶詳細的說一說:
前提是,你的書將是一部出名的書,當然,這個出名也是要有一個定位的,是大大的出名,還是小小的出名,我們姑且當它是大的出名,比鬼吹燈牛X,蓋過小兵傳奇,人稱天下第一奇書!
首先,你這本書有二百萬VIP,一年完本!平均訂閱是三萬,這放起點來說最大大大神,超牛X大神了,你一本書能收入約一百萬;
然後你的書又出版了,當然,你的書有名,不能便宜了,千字三百塊吧,哦,你又掙到七八十萬哦!
然後你的書被看好,人家買了版權改游戲了,結果你拿到了一百多萬(也可能是二百多萬)。
再後來,你的書被拍成電影了,你又得了N百萬;
再再後來,你的書成功獲得起點XX獎,你成為白金作家,所以,你的稿費翻倍啦!
再再再再後來……你利有手中得來的錢,創辦了一家比起點還NX的網站,全名叫F超級無敵YY網,大家都去看書,次年,你成為全國首富!
————————
這是我09年的回答,一晃十年了,今年是2019年。
十年了,網文圈變化很大,我在這里再補充一下吧。
網路作協做過調查,全國在寫網路小說的人,頭幾年就超過一百萬,但能夠賺到錢,並足以養家的人並不多。這里說的養家,是指能賺到幾千塊,和普通工資差不多的收入,比如三五千,七八千。
這種能賺到錢的,行內人士估算了一下,說應該不超過五萬(三年前數據),今年不知有十萬沒有?
平均月收入破萬的,就更少了,但沒有人統計過,我個人感覺在所有網路寫手中,百里挑一吧。
因為很多底層的作用,是沒有收入的,簽約都難。稍好一點,能拿個千字十幾二十塊錢,或者混個保底。
稿費能養家,我認為是底線,如果兩三年還是做不到這一點,建議放棄。或者,純當成愛好吧。
還是回歸問題,一位網路小說作家,能賺多少錢?
十年中,經歷了兩次變革地,一次是3G,以移動閱讀的無線閱讀暴發,作者收入直線提升。在那之前,千字幾十都是高價。在這之後,開始大量出現千字一百,幾百的作品。
第二次是4G普及,多媒體出現了,閱讀APP出現了,微信閱讀出現了,網劇出現了,第二次暴發。這一次,真的有很多人發財,我知道好多人弄個工作室,開個公司,就賺了幾百萬,幾千萬,甚至上億。
現在5G到來了,我預計,應該還會有變革。我暢想一下吧,把小說的內容,做成VR,在虛擬世界中扮演成作者,有趣不?
接下來,就要給大神們定個級了,比如超神,唐家三少。他 的漫畫,電影,周邊,出版,收入每年上億吧。
其他頂級大神,天蠶土豆,我吃西紅柿,也都是一年幾千萬的收入,各咱版權衍生。
哦,夢入神機,現在是縱橫的股東,牛逼的很。
往下,就是牛一些的大神,收入千萬上下。
再往下,就是一些各網站的台柱子,或閱文的二線大神,年入幾百萬。當然,這樣的也不多,個人估計也就幾十個,不超過一百。
至於百萬級的大神,數量應該滿多的,我預計應該有幾百人,千字三五百,就能拿到百萬收入。據我所知,這樣的作者,還是閱文多,小站的話,能有一兩個就不錯了。
年入十萬到五十萬的,相對多些,我覺得是千級的。
最後,祝所有寫書的朋友,有堅持,有判斷,有努力,最後有收獲。
————
混跡網文圈十五年了,也出過幾本爆款書,可惜最火的是買斷,沒賺到大錢。今年情況終於好了一點。今年稅前能有小四百萬,明年可能多一些。
那天算了一下,我今年的收入,可能是我入行前十年收入的總和,非常感慨,有種想哭的感覺。
與諸君共勉吧。
總之,圈內的同學堅持加努力吧。
⑸ 80 後青年真牛,一部小說狂賺二千萬
《藏地密碼》作者為何馬,是標準的「80後青年」。他有何超能量,能夠寫一部小說就讓自己成為千萬富翁?誰解其中「密碼」??
從聽故事到編故事
?
1980年9月16日,何馬出生於四川省資中縣一個普通市民家庭,父親韓華祥是鄉鎮企業局的幹部,母親何丹婭是一家醫院的婦產科醫生。
?
何馬的父親是老牌大學生,多才多藝,20歲時便辦過畫展;何馬的母親生於中醫世家,端莊賢淑。從小父母對何馬寄寓了很大的希望。
?
2歲開始,母親經常給他買書,並一頁頁地給他講。並在講故事時,解答他所提出來的各種問題。一邊講,一邊對著小人書教他識字。就這樣,何馬在上小學前,就把常用的幾千字認得差不多了。母親這樣做,不單教給了何馬很多知識,還教給他做人的道理。
?
在養育何馬的觀點上,他的父母也與別的家長迥然不同,基本上採用的是順「勢」培養,因「勢」利導的育兒方法:何馬喜歡上鼓搗家電修理,母親雖一竅不通,卻津津有味地看他操作,並不時給予鼓勵;何馬喜歡下棋,從未下過棋的母親又會買回棋書認真學習,並利用閑暇與他「過招」。
?
讀初中時,何馬喜歡打電子游戲,父母也不反對。不僅如此,母親還會陪他玩到盡興。
?
何馬喜歡寫故事,母親就是第一個讀者,會認真地讀,然後指出故事主題是什麼,要怎樣圍繞主題來寫才會更好;每當他編的故事被老師表揚,母親也都會對他進行鼓勵。
?
就這樣,修理家電培養了何馬敢於探索的勇氣;下棋練習了他冷靜思維的能力;玩電子游戲練就他一雙打字的好手;討論作文主題培養了他對寫作的興趣……
?
高考前,父親輔導何馬復習,卻發現他在編故事。讀過他寫的東西,老爺子既開心又擔心:開心的是他很有文學天賦;擔心的是這樣會影響高考成績。考慮到未來的生計,父親便要求他填志願時只能選擇教師或醫生。何馬不想當教師,便將所有志願都填成醫學院。就這樣,他被一所醫學院臨床醫學系錄取了。
?
大二那年,何馬的母親卻因病去世了。
?
一寫寫成宏篇巨著
?
大學畢業後,何馬找過幾份工作也不理想,最終在資中婦幼保健院找了一個每月只有447元錢的工作。收入雖然少,但環境寬松,有利於何馬在編故事方面有所發展。
?
上班後,父親叫何馬每月交100元生活費,管吃管穿,其餘的錢便存起來買電腦。有了電腦後,何馬在博客中寫了一篇寓言:森林中一棵樹上,有一個鷹巢,鷹巢里住著三隻鷹,兩只老的帶著一隻小的。不幸的是,有一天辯檔液一隻老鷹折翅身亡了,另一隻老鷹怕小鷹單飛又折了翅膀,便每有外出就把小鷹的眼睛蒙上,小鷹眼睛看不見,獨自在巢里跳來跳去。老鷹沒有想到,這巢的外邊就是萬丈深淵……
?
其實,何馬編寫這則寓言,是在繞著圈子發泄對父親的不滿,認為父親把他管得太緊了。老爺子卻啞然失笑:「你要覺得我管得緊,你就寫部作品奠定你的江湖地位啊?」
?
何馬說:「爸,我會的!」
?
事實上,自買上電腦之後,何馬的文思便如汪洋恣肆。尤其是他在一位網友的推薦之下,當上了「91文學網」沒有報酬的 *** 編輯後,更是如此。受該網創作氛圍的熏染,何馬從2004年攜物10月到2005年8月,在當91文學網編不到1年的時間里,他寫了《反教》《向天訴說》等幾十個中短篇小說。
?
在完成這些後,何馬便想創作一部系列長篇小說。從2005年7月動筆,到當年12月,僅用了5個月的業余時間,何馬就完成了一部40多萬字的推理小說的初稿,並取名為《魔童》。很快,這部書便被出版商相中而出版。
?
為了寫出更多更好的故事,何馬如飢似渴地學習,他沒有放棄任何一次有關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機會,更買了不少古文學書籍,以補習自己對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的不足。
?
那段時間,何馬曾寫過一部名叫《戰獒傳說》的超長篇小說,為了寫好這部小說,蠢純從來沒見過藏獒的他便在網上查閱起了相關資料,
?
在這個過程中,他不僅查到了與藏獒有關的傳說,還查到了與 *** 有關的很多傳說: *** 魔女圖、四方廟、郎達瑪、紫麒麟等傳說……大大小小一共好幾百個。
?
那時《青藏高原》這首歌很流行:「是誰帶來遠古的呼喚,是誰留下千年的祈盼……」
?
高亢的歌聲如引線,爆發了何馬的靈感。他想,如果我把 *** 的歷史當作一根線,將這幾百個傳說串起來,這不就是一部 *** 史詩嗎?可平鋪直敘地講沒人想看,須編個好故事才行,才不會辜負「遠古的呼喚」和「千年的祈盼」。經過思索,一個極富傳奇色彩的故事漸漸成形了。
?
為了使整個作品更能吸引讀者眼球,何馬決定將其寫成一部文化懸疑探險作品。
?
要探險,只寫 *** 太單調,最好把亞馬孫也拉進來,還有神秘的瑪雅文化。因為瑪雅人的DNA與蒙古人極其相似,有可能瑪雅人是亞洲人的後裔……當何馬覺得自己所要的一切都瞭然於胸之後,便開始動筆了。
?
自打開始創作,何馬的 *** 便像火山一樣噴發,且一發不可收拾。從2006年8月到2007年元月,他以令人不可思議的速度,一氣呵成寫了200多萬字。
?
《藏地密碼》圍繞 *** 千年隱秘歷史展開,懸念迭出環環相扣,歷程驚險跨越全球,文化豐富歷史感極強,這部小說包含著深奧的藏地佛經,以及天文、地理、生物、醫葯、軍事情報學等方面的知識。
?
《藏地密碼》餘味無窮
?
因《藏地密碼》將 *** 文化的神秘與 *** 表現得淋漓盡致,小說中所寫戶外探險又極大地滿足了人們日益崇尚的追求極限的精神,想不暢銷都難。
?
2008年1月15日,《藏地密碼》登上新浪。5天後,《藏地密碼》新浪點擊率沖破100萬,大量讀者將此小說譽為「一部關於 *** 的傳奇」。
?
6天後,共和聯動、博集天卷、磨鐵文化、重慶出版集團等內地50多家出版機構捲入該書的簡體字版權爭奪戰。
?
8天後,鳳凰衛視、《北京青年報》《南方都市報》《杭州日報》《武漢晚報》《大河報》《新京報》等全國幾十家媒體相繼報道了《藏地密碼》在網路上的迅速躥紅。
?
1個月後,北京讀客圖書有限公司攜手重慶出版集團擊退其他出版商,成功簽下《藏地密碼》中文簡體版權。
?
僅隔1天,台灣普天出版社以5萬美元搶走《藏地密碼》繁體字版權。
?
與此同時,企鵝集團等全球知名出版機構,紛紛爭奪《藏地密碼》海外版權……
?
憑著此書,何馬分別於2008和2011兩次榮登中國作家富豪榜。
?
生長於普通家庭的何馬,何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他的成功到底有著怎樣的玄機?
?
何馬生長於普通家庭不假,但他的成功卻在普通之中蘊含著不普通。比如,作為《藏地密碼》首位讀者的何馬的父親韓華祥,便時時給他挑毛病,促進他成長、成熟。
?
在《藏地密碼》中有一段關於香巴拉環境的描寫,何馬提到永動機,原文是這樣的:
?
「……打開門,只是啟動了它的防禦機制,事實上,它一直在工作,否則,你以為籠罩方圓幾百公里的霧氣,是怎麼來的?這些充滿智慧的古人,降服了火山,利用火山的核心做動力,製造了一台可以影響方圓幾百公里氣候環境的大空調,同時,將這個世外桃源,徹底地隱藏起來。你們別忘了,這是唐時的技藝,這樣的技藝,已經超越了那個時代,有許多科技構想和原理,就是今天的科學家也只能望而興嘆。事實上……這世上,早就有永動機了,而且無處不在……」
?
韓華祥看了這段後,對何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你要打破對機器認識的狹隘觀點。首先機器是由動力,傳動,做工這三要素組成,不要一說到機器,就是齒輪,軸承什麼的。比如說太陽能路燈,它的動力是太陽能,傳動部分是導線,做工部分是燈泡。你能說這不是一部機器?」
?
韓華祥還提出了具體的修改意見:
?
古戈巴族人引來融化的雪水,利用火山熔岩製造大量的蒸汽,製造了一個厚幾千米,高幾百米的蒸汽幕牆,由於蒸汽幕牆有聚熱效應,使香巴拉裡面一年四季都溫暖如春。古人利用大氣環流的原理,造出一個大渦旋,就像颶風風眼一樣,把霧氣都甩向四周,卻給香巴拉留下一片藍天。
?
何馬覺得按父親這樣寫,就把香巴拉的氛圍寫死了,沒給讀者留下想像空間。韓華祥說:「你不把想像的依據提出來,那就是瞎想。」何馬感到有理,立即作了適當修改。
?
經過多次這樣的爭論,何馬的《藏地密碼》在父親的不斷挑刺下,變得餘味無窮,一步步走向成功。
?
雖然老爺子不幹涉兒子寫作,但卻對何馬約定了幾條必須遵守、且不能觸碰的規則:不準有污辱中華民族形象的文字出現在作品裡;不準突破中華文化道德底線;必須尊重我國各少數民族的文化風俗及宗教信仰;必須尊重世界各國人民的文化、風俗和信仰。
?
影視轉讓開創天價
?
隨著2012年春天的到來,何馬父親的手機也忙碌起來,他必須天天坐在電腦前,用手寫板回復電子郵件,因為有幾家影視機構同時向《藏地密碼》的影視版權發起了沖刺。
?
有一天,正在床上養病的老爺子突然接到了一個陌生的電話,打電話者自稱是中國國影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裁王國偉,說是已經來到了資中縣,希望與其簽訂《藏地密碼》影視版權的轉讓合同。
?
很快,雙方談妥並簽完合同,王國偉緊緊握住何馬父子的手約定:「當《藏地密碼》在全球上演時,我們到北京聚會!」
?
這個真實事件的發生似乎有些像「天方夜譚」,但這還真不是奇跡,因為就在這兩三年裡,身為何馬經紀人的韓華祥曾與主動聯系他的,來自英國、美國、新加坡,以及中國的眾多影視機構打交道,所談內容都是《藏地密碼》的影視版權轉讓。
?
曾經,一個美國人出價1000萬美元想買走《藏地密碼》的電影改編權,但何馬父子沒同意;曾經,一個英國人出價1000萬英鎊想買走《藏地密碼》的影視改編權,何馬父子也沒同意。
?
一個美國投資基金老總曾說:《藏地密碼》是個聚寶盆,可用不到10億美元的投入,賺得超過百億美元的回報。因為在商人眼裡,《藏地密碼》就是一個不冒煙的工廠,就是實現發財夢的夢工廠。
?
但在何馬父子眼中,《藏地密碼》不過是一種媒介,他們想得更多的,是如何通過《藏地密碼》把古老的中華文明、中華文化,以及中華道德觀念傳到世界各地;希望《藏地密碼》能成為中國文化向全球輸出的載體之一。所以,他們絕不把《藏地密碼》的影視版權單純轉讓給國外的影視公司,而一定要國內的影視公司和國外的影視公司共同擁有版權。
?
2013年4月15日,何馬和父親接到邀請,希望他們能出席4月19日在北京舉行的《藏地密碼》中美合拍簽字儀式,但因何馬的父親剛做了手術,而未能成行。
?
4月20日,北京的不少媒體報道了4月19日《藏地密碼》中美合拍簽字儀式這一盛事,讀者看到了《藏地密碼》擲地有聲的拍攝議程:由國影投資公司、中影集團以及美國夢工廠聯合拍攝;將拍成系列版中國《奪寶奇兵》;將於2013年內開機;將由中外一流影星共同打造;影片將在世界多個國家採用雙語拍攝;2015年影片將在中國和全球同步上映……
?
何馬有一句座佑銘:「希望更多的人讀到更好的故事。」因而他在完成《藏地密碼》這部鑄就他人生華彩第一步的238萬字長篇小說之後,他並沒有沾沾自喜地止步,而是又開始寫起了系列小說《神探韓峰》。該系列小說是中國版希區柯克式的小說。
青年
⑹ 戴日強講座:新手如何運營小說掙到一千萬
相信很多聽眾都是文學創作者和愛好者,也寫過很多作品。
很多時候大家覺得自己的作品不錯,甚至有些時候在某一個平台比如說公眾號、出版、新媒體上有很不錯的數據,但為什麼會不火呢?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困惑。
這里就涉及到小說的運營模散。
我過去干過七八年的小說運營,創業也是在做這塊事情,所以我很樂意把這些經驗分享給大家。
首先作為一個成書的小說,你得有一個好故事,接著第二階段就是如何來傳播運營你的故事。
大體上分為以下幾點:
首先我們會遇到一種情況,寫好小說不知道在哪裡傳播和推廣。
因為只有廣泛地傳播,才有可能在茫茫的星海中獲得成功。
阿強的第一部小說創作也是在知乎和豆瓣、公眾號和微博上火起來,慢慢地積累數據,然後才有出版。
第二個階段就是在積累創作過程中的經驗和數據後,再去談 出版 。
如果是個人創作,建議你第一個階段選擇投稿的形式,其實很多出版編輯和出版社,都會在各個平台裡面篩選作品。如果你的作品傳播度足夠高,很多平台都有,其實很容易就可以快速出版。
就像阿強上次出版的那本書,在京東、當當、亞洲好書榜都連續三個月獲得前三和第一的成績。今年的新書也在當當青春文學書榜上,當你慢慢地參與,你就可以了解這些。
傳播過程中要佔領各大榜單,佔領榜單你才能在這個過程中把自己的故事和小說得到很好的傳播,御譽這樣才能獲得更多人的認知和認可,只有這樣你的小說才能獲得更大的價值!
有效傳播之後,阿強接下來講第二大點,如何產生收益。
其實寫小說能賺錢,這並不是什麼壞事情,有一些當然是為了愛好,我覺得這並不妨礙。
我讀書的時候寫小說,後來有了稿費,有稿費就給自己交學費,出生活費,我覺得還是一個挺自豪的事情,所以現在如果你能通過寫小說,就像我旗下的很多作家,通過寫小說買房子、買車子,同時旦拆氏獲得很多全國旅行的機會,這些都是他們寫小說帶來的豐富的收益。
如何獲得收益,大體上有幾種模式。
第一個就是短篇作品。
短篇小說阿強剛才其實已經說得比較多,如果你是在新媒體上,新媒體變現比較多的,比如就是靈魂有香氣的女子。
她們通過小說的 創作打賞 ,第二個是 電商 ,第三個是 出版 來獲得特別豐富的收益和估值。
長篇我認為還是在全版權實現變現。
如果你是 網路小說作者 ,就像阿強之前做的一份工作, 基本上保持日更一萬字左右 , 堅持下去 。
基本上我認識的或我了解的保持這樣速度的網路寫手,一個月都有幾萬塊的收入,最低的幾萬塊,最高的幾十萬幾百萬的都有。
現在有很多網站,只要你能保持這樣的創作量,都會有一個千字幾時幾百的買斷,保障你非常豐富的收益,一個月幾千塊甚至上萬塊的稿費收入是非常輕松的一件事。
當然如果你有那麼大的創作量和創作主題,一個月獲得一萬其實是非常少的。
其實真正的小說的爆發價值是在版權衍生值上。
在具體的創作過程中,你還是以一個影視項的創作方法,去像剛才我說的故事核和故事大綱去創作,這樣的創作模式其實是非常符合影視全版權的一個方向發展。
當然我們作為一個小說的創造愛好者,肯定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獲得更大的收益,同時能在出版影視上得到很好的呈現,這是一個非常棒的長期有效的思路和模式。
如果是個人創作,按照這種方式進行探索佔住榜單,同時創作出有故事和大綱的作品。
這個過程中一個人做可能費事費力,阿強建議你 找到特別符合您的機構或版權運營者來輔助你 ,對你的作品進行指導創作。
阿強原來在運營集團乾的就是這樣一份工作,包括現在工作室也在做這方面的運營,所以我建議你們這樣做,大家進行細致分工,能有效地獲得更大的收益,比如唐家三少、天蠶土豆、天下霸唱其實都是採用這樣的模式。
主講:戴日強老師 記錄:Maggie強君
END
我是Maggie,這是我在的第6篇文章。
希望對你有啟發。
戴日強:作家、編劇、詩人,夢生工作室創始人,曾為閱文集團小說閱讀網主編,出版過《你那麼好看說什麼都對》《台北給我封直達的情書》《世界那麼美不如你好看》等五部作品,編劇作品《深圳合租記》等。培養過多名網路大神,操作過包括《一男三女合租記》《玩命愛一個姑娘》等知名IP 。
Maggie強君:自由撰稿人,小說創作者,翻譯,教師,英美文學博士候選人。研究方向:19世紀後的英美文學、女性和性別、空間和敘事學、現當代文化等。
⑺ 小說作者一般有多賺錢啊 有沒有月過千萬的啊
有賺錢的,有不賺錢的,當然也有完全是因為興趣寫的。
不知道你問的是寫什麼小說的,現在小說作家分倆類,
一類就是寫傳統小說的,比如說韓寒郭敬明等等,走的是實體出版的路子,
賣書,然後作者根據賣出的書的多少進行分成。
另外一類就是網路小說了,
網路小說作者也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非常賺錢的,這一類寫的書除了在網上賣以外,
還有其他版權,比如唐家三少的小說改編成游戲,改編成漫畫等等
唐家三少賺錢的大頭是經營版權,除了唐家三少,天蠶土豆番茄等等也是這種類型的。
第二類就是靠讀者訂閱賺錢了,
網路小說開始一部分是免費的,後面上架以後你要再看必須掏錢,
一般來說高級會員都是一千字三分錢,然後網站把這部分錢和作者分成,
分成的比例從五五到八二,一般來說拿大頭的是作者,
大多數的網路小說作家生存靠的就是這個,
有時候你下載一些小說閱讀器,一些章節你要掏錢看,就是這部分,
免費看的都是網路上面的盜版。
第三類就是買斷了
一般這一類的都是已經在網路上有一定的名氣的作者,
網站為了依靠這些作者吸引讀者,就將這些作者從其他網站挖過來,給與買斷價格
比如說很出名的是夢入神機就是縱橫中文網從起點挖的人,給與買斷的價格。
買斷的價格從千字五塊,到千字幾千不等。
一般來說千字五塊的作者都是撲街,這個價格基本上是買廢稿的價格,
一些網站因為是新建的站點,為了讓自己的網站的書看起來多一些,
這樣他們就會用千字五塊的價格買一些稿子,這些稿子的價值都不高
可能就是勉強說清楚一個故事,語句基本通順。
最後說一句小說作家賺錢與否更多的靠的還是天賦和努力,賺的也是辛苦錢。
一般來說努力的作者基本能平均維持到月入五千左右,當然這個也要非常勤奮。
而更多的作者則是只把這個當作愛好,不太在意到底賺了多少錢,大概收入也就是一倆錢。
⑻ 現在寫網路小說的年收入都上千萬了嗎
當然不可能都。。網路小說界兩極分化的現象非常嚴重。。六七成的人混個溫飽,一兩成的人溫飽都困難,一成左右的大神叱吒風雲月收入大十幾萬。年收入上千萬的應該有,但肯定屈指可數,網略小說界一般大神年收入上百萬就差不多了。這行來錢關鍵還是要靠賣版權,影視游戲什麼的。
⑼ 寫一本網路小說能賺多少錢
寫網路小說一個月能賺幾千到幾萬不等,這個要看字數的,同等情況下,字數越多稿費越多,底層寫手,每月掙個全勤錢。
最多一個月一千多點,中等三四千,七八千,再往上過萬,三四萬,一般網站過萬的男女頻加一塊大約有兩三百,五萬以上的不超過五十個,再往上那就是大神級別的,百萬千萬,這種鳳毛麟角。
網路小說家收入與所寫小說的收費後的閱讀量來賺錢的,網站會給分成的。 簽約之後拿到的基本工資還是不多的。 簽約能否成功與小說的閱讀量、點擊量、收藏量有關。 那幾個著名的作家,在火的時候一年賺幾百萬還是很正常的。 他們的小說,網站給他們的提成也多一些。
(9)寫網路小說掙千萬擴展閱讀:
現狀
台灣
台灣網路小說曾經出現爭議。傳統作家袁瓊瓊在《九十一年小說選》的序中說到台灣大部分的網路小說作者水平普遍不足,有「劣幣驅逐良幣」的趨勢。而台灣網路小說與其含有社群文化的演進密不可分,年輕的作者與讀者都希望生產、再生產作品來追求溝通與認同。
後來網路連線版引起的創作風潮有增無減,並且隨著各BBS站台為了吸引使用者,開始廣設個人版,並且由站方發起文學館,有個人文學館的站台有《盈月與繁星》、KKCICT底下的分站《永恆的國度》等,後期有無名小站、狂狷等,這就是現今網路小說百家爭鳴、新人輩出的時代。
大陸
大陸網路小說在網路以文字為主的時候便出現了,隨著網路的發展而不斷壯大。那個時候的網路小說更趨向於一種意識的表達,是作者宣洩個人理想的工具。
2001年,著名網路小說家今何在出版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網路小說《悟空傳》,這是第一本在現實中出版的網路的小說,引發了國人對網路小說的無限熱情。
⑽ 寫一部網路小說到出版能賺多少錢
怎麼說呢?網站福利不同啊
還有,你想入V最好字數多點
有些到12w或16w才入V的,15w很險,如果寫的好,建議去投稿吧
入了V和出版,網站和你會分成的,你分幾成就不知道了
我按15w都入V來算的話,是1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