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相關網路小說
Ⅰ 抗美援朝戰爭的文學作品
1、《滴血的青春》
長篇小說《滴血的青春》是陳綏之所寫,這部小說主要描敘中國人民志願軍某軍文工團團員馬琳、劉汝珍、馬鈞、呂鵬、李曼華、鄭兆雨、趙洪海、凌霄等人從西元1950年底到西元1953年7月的近三年時間里在朝鮮的經歷。
2、《誰是最可愛的人》
《誰是最可愛的人》是作家、詩人魏巍寫的,主要講述了松骨峰戰斗、馬玉祥從大火中搶救朝鮮兒童和志願軍戰士以苦為樂等三段故事。作者善於將形象化的敘事與抒情性的議論結合起來,既動人以「情」,又服人以「理」,使讀者的認識能跟隨著作者由感性向理性自然地飛躍。
3、《交響樂》
《交響樂》是一部以抗美援朝戰爭真實歷史背景為題材而創作的長篇小說。全書以志願軍某部軍直偵察營、某師醫院治療隊、某部穿插營和美軍某空降團戰斗群特遣隊的戰斗歷程為牽引,真實再現了抗美援朝戰爭第五次戰役這一波瀾壯闊的歷史畫。
4、《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戰史》
《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戰史》是軍事譯文出版社出版的抗美援朝戰爭實錄。實錄了抗美援朝戰爭的主要歷程,探討現代局部戰爭和未來反侵略戰爭指導規律。
5、《朝鮮戰爭》
《朝鮮戰爭》講述了涵蓋政治、戰略和戰場「互動」的全新視角,書中的批評性論述,有別於西方和美國的「正統」觀念。運用的大量解密美方內部檔案,為中國的朝鮮戰爭史研究提供了原始素材。內部版本發行以後,即成為軍史研究權威作品,為國內學者大量引用。
6、《東方》
《東方》是著名作家魏巍所著的長篇小說。作品以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為背景,深刻再現那段火紅歲月中,一位普通志願軍戰士的戰斗和情感歷程。通過對朝鮮戰場和中國農村生活的描寫,全面反映了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小說先後獲首屆茅盾文學獎、首屆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獎和首屆人民文學獎。
Ⅱ 一部貫穿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的小說
小說《亮劍》,長篇小說《亮劍》是一部戰爭藝術和傳奇色彩融會貫通的主旋律作品。《亮劍》的主人公李雲龍是一個重諾輕生、鐵骨柔腸、豪氣干雲、肝膽照人,一生都在血與火中搏鬥的名將。他的人生信條是——明知是死,也要寶劍出鞘,這叫亮劍;即使犧牲,也只有用前胸去迎接子彈,而不是用後背。他告訴他的孩子:「軍人流血不流淚,要有和敵人拚命的勇氣,面對強敵,連眉毛都不許皺一下,軍人的榮譽感比生命都重要。」都梁用冷靜凝重的筆觸書寫李雲龍的軍旅生涯,以主人公李雲龍的經歷為主線,從他任八路軍某獨立團團長率部在晉西北英勇抗擊日寇開始,直到他在文革中被迫自殺為止,講述他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同時也再現了中國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到建國後、「文革」時期的動盪歷史。
Ⅲ 找一部抗美援朝穿越軍事小說
《黑雪》抗美援朝軍事小說
Ⅳ 十部最經典的抗日小說
十部最經典的抗日小說:抗日之鐵血戰將、諜影風雲、抗戰偵察兵、交鋒、抗戰之英雄血、抗戰之還我河山、土鱉、抗日之特戰兵王、第五部隊、抗日之十歲軍長。
1、抗日之鐵血戰將
《抗日之十歲軍長》作者大香蕉好吃,是一部抗戰系統小說,講述了男主角林小凡一覺醒來發覺自己穿越到了1938年,還成為了一個十歲孩童,還好有著一個伴隨而來的戰神系統,只要擊殺敵軍,就可以獲得積分,從而購買來自諸天萬界的物品,從此林小凡開始了自己十歲軍長的逆天之路。
Ⅳ 請幫我推薦一本有關抗美援朝的書
1、《東方》:
是當代作家魏巍所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1978年9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東方》以中國人民志願軍的一個英雄團為中心,把前線和後方穿插交錯起來進行描繪,通過對朝鮮戰場和中國農村階級斗爭的描寫,展現了中朝兩國人民進行這場偉大的反侵略戰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抗美援朝戰爭史》:
《抗美援朝戰爭史》是2014年1月1日軍事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所。全書依據大量歷史檔案資料對中共中央關於抗美援朝戰爭的決策和指導、戰場行動、政治外交斗爭、經濟斗爭、停戰談判等,均作了系統的記述和反映。
3、《毛澤東與抗美援朝》:
《毛澤東與抗美援朝》是2010年10月1日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逄先知。該書反映了抗美援朝決策的全過程,披露了鮮為人知的歷史文獻,並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
真實、全面地披露了毛澤東在抗美援朝期間運籌帷幄做出各項重大決策,領導全黨、全軍、全國人民奪取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的過程。
4、《中國人民志願軍征戰紀實》:
《中國人民志願軍征戰紀實》是2007年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樹增。本書記敘了半個世紀前朝鮮半島上那場震驚世界的戰爭。
這部歷時三年才脫稿的紀實文學力作,它不僅再再次確認和謳歌了中國軍隊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這一主題,更重要的是,重新審視了發生在50年前的一切,精闢地分析了戰前撲朔迷離的國際政治、軍事形勢,對於中國如何決策、如何出兵這一人們長期關心的問題做出了令人信服的解答。
5、《跨過鴨綠江》:
是陳宏寫作的一部反映上世紀五十年代,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入朝初期的記實性文學作品。全書分十個章節,最後,附有電視片《跨過鴨綠江》解說詞。
五十多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了鴨綠江。這就像一個輕量級拳手躍上拳壇,去挑戰一個重量級拳手一樣。
中國人民志願軍面前只有兩個歸宿:要麼被對手打趴下,要麼自己也變成重量級拳手。 三年的戰爭,三十多萬中國青年的熱血,為古老的中華民族躋身於世界強國之林,鑄造了一個起跳點;而毛澤東果敢的戰略決策,實現了新中國這驚人的一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