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網路小說的待遇
⑴ 網路小說作家的福利待遇是什麼
網文作家屬於自由職業者,可以根據個人需要,選擇個人繳納居民社保(也就是城鎮居民社保)或者以靈活就業人員的身份參保。
城鎮居民社保是具有城鎮戶籍(非農業)人員,在戶籍所在地街道辦理。
(1)包括養老、醫療兩項,兩項可以分別單獨參保;
(2)參保人員為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不符合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條件的城鎮非從業居民;
(3)養老保險繳費標准目前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個檔次,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
(4)醫療保險繳費標准、報銷標准由各地方政府依當地情況制定。
靈活就業人員社保是具有城鎮戶籍(非農業)人員,在本人存檔案的人才中心辦理。
(1)包括養老、醫療、失業三項,不可以單獨參保其中一項。
(2)參保人員為沒有固定工作的城鎮勞動群體。
(3)三項保險繳費標准由各地社保部門依據當地上年人均工資標准制定,分別設有不同繳費檔次,由參保人員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
(4)醫療保險報銷執行各地職工醫療保險報銷標准。
⑵ 請問在翻譯公司工作的待遇如何
中國的收入有著很明顯的地域性,僅南北方,或沿海與內陸城市,個人收入水平就會有很大差異。如果在翻譯公司工作,通常是以筆譯為主,所以,以筆譯月收入上萬元,每人每天的翻譯量需達到四千字,而且一定是三十天都排滿。此外,還應該是兼職翻譯。否則,應該根本不可能。月入萬元,對於在職翻譯而言,機會會有,但是這個概率值得……。
所以,保險起見,以2010年的國民收入水平看翻譯人員的收入,如果月入能夠達到3000-5000,也算是不錯的收入了。月入萬元,應該是小概率,因為任何人都不可能象機器一樣24小兄察滿負荷,所以,即便是月入萬元,也不好保證每個月的收入都達到這個值。
再有,還需要看一下是 什麼語種,語種之間的收入差異蠻大。小語種譯員如果能夠保證全天候業務飽滿的話,月入羨液茄萬元機率要高很多埋敬。
⑶ 為什麼譯員的翻譯稿費那麼低
有人將翻譯稿費低歸咎於體制,陰謀論式的認為是體制不想傳播知識,所以才壓低了翻譯的稿費。還有人認為,不僅僅是大制度過分貶抑的問題,還因為個別出版社迎合市場,忽視文化,不尊重翻譯家,開出極低的價格,肆意盤剝他們的勞動。微博上就有人這樣寫道:「最大跌眼鏡的是三聯沈昌文在接受采訪時炫耀說,他喜歡找老翻譯家,因為這些人都不好意思討價還價」。
目前出版社給出的翻譯稿費的確很低,英譯漢,一千個漢字的價格僅僅在100多元,甚至幾十元。按去年去世的優秀的青年翻譯家孫仲旭在一篇文章中所提及的價格,一個優秀的譯者大致在50-70,而是用在校學生的時候,甚至只需15元。
但是,中國大部分媒體、出版都已經市場化了,按市場價格給出價格,也是天經地義。即使從道義上來看,這種行為也處於模糊邊緣。因為這與在市場上買菜,或者請工人搬家討價還價並無太大差別,那些指責出版社的人,在菜市買菜的時候,也會與菜販講價。
與翻譯稿費可以做一個對比的是原創性稿件的稿費。現在知名的小說家,或者網路小說作家,依靠版權就能過上富裕的生活。即便是在傳統媒體上寫稿,評論、專欄千字300-400元的價格已經算很低了,但比起翻譯的稿費,還是高了一個檔次,可支撐起一般的城市生活。
所以,事情不在於出版社的道德水平怎麼樣,而在於出版社為什麼敢於這么厚此薄彼?為什麼這種對作者「殘酷壓榨」的現象沒有出現在小說與專欄、評論領域?
首先,翻譯市場是缺乏競爭的。出版社看中一本書後,與作者談下版權,在大陸范圍內就具有了排他性的權利。這個時候,無論翻譯質量如何,都只此一家,別無分店,所以自然沒有動機去提高翻譯質量。
其次,提升翻譯質量本身就是一個費力不討好的苦活,如果用經濟學的概念來形容的話,那就是邊際效用非常低。
英譯漢市場,是一個門檻不高,但天花板卻非常高的市場。一個英語6級的人,就能藉助工具書,進行翻譯。現在有了電腦,人工智慧也在不斷提升,效率就更快了,有些不負責的翻譯公司在完成低端業務的時候,甚至是直接在Google翻譯的基礎上進行修改。而一個好的譯者,在傳遞那些字里行間的意思的時候,反復推敲琢磨,所需要的資歷與腦力都不可同日而語,從能翻譯,到翻譯的非常好之間,差距非常懸殊。
但是,遺憾的是,這一切,讀者卻很難體會得到。讀中文版本的讀者,一般不會已讀過原版,處於信息不透明的情況之下,很難從原著作者的意圖、字里行間的潛在含義等角度對翻譯質量做出判斷。讀者能判斷的,僅僅是語句是否通順,是否流暢。而且,即便連通順、流暢都達不到,語句拗口,但漢語畢竟是讀者的母語,閱讀過程的順帶除錯能力高,因此對譯文質量的包容性也高,一般不會產生較大的抱怨。這就意味著譯文的質量並不會對出版社產生太大的壓力。
著名文學翻譯家王智量曾談到,他翻譯《屠格涅夫散文詩》,稿費本該是按行數計算,但在上世紀90年代,一個出版社編輯卻只肯按字數給他千字20元的稿費,不到4萬字的書,王智量總共才拿了600元稿費。
王智量家裡牆上掛著的屠格涅夫畫像,旁邊有其散文詩中的兩句話:「你想要幸福嗎?先得學會受苦。」用俄語飽含深情地念完這兩句話後,王智量自嘲道,按那家出版社給我的稿費,譯這一句話,我只能得兩角錢!王智量曾自嘲,他一天能翻譯20行就不錯了,才70元,還沒有住院時醫院的護工阿姨工資多。
文學翻譯可以說是提升翻譯質量邊際效用小的典型例子。文學翻譯所需要的背景知識、文學修養,無疑需要長期的積累,但最終體現的效果,卻很難有客觀的標准。「僧推月下門」與「僧敲月下門」苦苦推敲的意境,並不是所有人都能領會的。再加上,很多中譯本僅此一家,讀者就更無法比較了,比如,王智量他翻譯的狄更斯《我們共同的朋友》是目前唯一的中譯本。
還有一個值得一提的原因是,隨著全民英語水平的提高,很多譯者本身或出於興趣,或由於工作,本身就需要通讀原文,翻譯對他們而言,就只是一件附帶的事情。毫無疑問,他們的要價會更低一些。某種程度上說,正是這樣出於興趣或順帶的業余譯者,拉低了整個翻譯行業的價格。
所以,翻譯市場上,好的產品,文化價值非常高,社會效益非常高,勞動成本更是非常高,但遺憾的是,市場價值卻註定很低。市場本身存在失靈,而且,這種失靈相當頑固,這個問題在短時間內很難有根本性的改變。但是,這也並不是說不能作出一些改善的努力。
總體上看,出版社能夠壓低翻譯費用,是因為關於翻譯質量的信息的評估與傳遞是缺乏效率的。那麼,促進翻譯質量信息的傳遞,就能幫助市場信息透明,從而提高優秀譯者的報酬。比如,譯者一定要強調自己的署名,打造自己的品牌。相關的行業協會也可以通過一些網站、微博賬號、公號來收集讀者對外文翻譯書籍的翻譯質量的評價。還可搞一些獎項,或者用類似「金酸莓獎」的形式,對翻譯質量極差的出版物做出批評。
希望能幫助到你,望採納!!!
⑷ 現在網路小說作者待遇怎麼樣大部分都沒有收入嗎
網路小說賺錢,分四種:第一網路電子銷售,也是俗稱的VIP分成或提成。
講的是你的小說,和網站簽約電子合同,然後小說在20萬到30萬的公眾章節後,發表VIP章節上架銷售,後面的VIP章節賺錢,前面公眾章節就是吸引讀者來看的商品。一般的訂閱分成多是3分之2歸作者,3分之1歸網站,網站負責給你推薦。訂閱的工資不準,在小網站很多人為了300塊錢努力碼字,有人月收入過千過萬,這都很正常,一般作者都沒錢(注意,這里的一般作者指的是新人第一次或第二次寫小說的菜鳥!)混久了,有經驗的作者,月收入在800到1500之間,也有運氣好的第一本書賺錢;高級的咱就不扯了,那是廢話!電子凱蠢神銷售主要靠的是題材,情節,主角塑造。
第二種是WAP網站銷售,指的就是目前的手機網銷售,這檔碧里的錢一般多為打榜,VIP銷售,算流量計算盯虧,看你小說字數多少,全本的小說最賺錢。
第三種小說出版實體書,實體書分為簡體和繁體兩種,簡體就是在大陸出版,繁體就是在台灣出版,繁體較容易些出版,簡體稍微困難點,因為咱中國制度更緊些!實體書出版一般100本書中,最多40本或30本可以出版成功。
第四種,小說改變電視劇或游戲,這種幾率更低了……
⑸ 翻譯一本小說到底能賺多少錢
得看是什麼小說,名著的話翻譯的好的確實能達到千字十元
⑹ 英語翻譯行業的待遇如何
目前英語筆譯行業單價(到翻譯員手中的)一般是原文100--150元/千字,能做到這個價位的翻譯一般都得有較好的基礎,剛出道的單價40--90元/千字更是多如牛毛。大幾百元甚至千字千元在行業里都是有先例的,但都是頂尖專家級的翻譯,措辭嚴謹】地道、精準、凝練,甚至有自己風格,並且這樣的服務對象——客戶也有相當實力和財力,不太在乎費用,只看中質量,通常也只限於重要法律、合同等要求非常高或者能勝任的人非常少的高精尖領域的翻譯(如從國外引進的先進航空發動機技術資料的翻譯等);筆譯行業目前人才匱乏,嚴格點說很多大學英語教師都未必做勝任筆譯工作,從業人員能專業素養芹純過關的也很少,通過CATTI2級(人事部筆譯考試二級)的最多也只能算有資格入門開始學習真正的筆譯。目前行業亂相群生、魚龍混雜,從業者水平普遍很低,所以行業待遇無從談起、想留住優秀人才自然難上加難,在很多人心目中筆譯已成為低要求、低收入、高辛苦、高付出的垃圾行業。隨著CATTI考試的出台、MTI(翻譯碩士)教育的大面嫌豎咐積、翻譯專業的職業化培養、各種管理和制度的健全,相纖銀信翻譯行業會越來越好,目前比較優秀的英語筆譯人員一般月收入都不低於8000---10000元。
⑺ 把日語翻譯小說的收入一般是多少啊,謝謝
看你要翻譯多少字數的小說啦,短篇?中篇?長篇?還有小說的分類,如果是那種H型的話,收入是比較低的(最多三四千的樣子,我說的不是短篇),如果是文學類的話,估計滿高的(長篇的話,將近兩萬吧)
⑻ 翻譯工資一般多少
翻譯的待遇受到學歷、能力、工作經驗、就業地區等因素的影響。
(1)從學歷和教育背景角度看:
碩士普通待遇高於本科,畢業學校好的,待遇和起薪有時候會更好點,不同公司、此睜不同地區規定不一樣。北外、上外、北大、復旦、廣外、外交學院、廈門大學、中山大學、武漢大學等英語強校畢業生更被看好,全國英語和翻譯兩方面都算得上強的學校屈指可數,最多也不超過15所。
(2)如果沒什麼工作經驗和其他行業背景的,只熟悉些英遲運語,有專業八級(分數80以下),工資待遇一般難開的比較高,普遍3000 --7500(包括英語碼扒梁/翻譯碩士)。
⑼ 輕小說翻譯有收益嗎
輕小說翻譯有收益
一部小說翻譯成外文,形成了兩項著作權
一個是小說原作者的小說著作權,另一個是翻譯者的小說翻譯著作權,要將一部小說翻譯成外文,翻譯者首先要取得原小說作者的授權,許可翻譯者將自己小說翻譯成某種外文。原小說作者能夠得到多殲則少著作權使用收益,取決於小說作者與翻譯者之間協商確定的合同。原作者和翻譯者之間就翻譯作品著作權所取得的收益,可以按照幾種方式協商:
1、翻譯者一次性支付原小說作者銷沒許可費,買斷某種外語的翻譯權或特別針對某個出版機構出版的外文版本的翻譯權
2、可以雙方約定外文作品的所有收益由雙方按一定比例分成。
3、當然,雙方也可以約定,原小說作者免費許可翻譯者翻譯,不收取任何費用並享有翻譯小說作品的相關權益。
具體著作權使用費,由雙方商定。但需要注意的是,翻譯者必須尊重原小說作者的氏斗棚人身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