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網路小說的發展歷程
Ⅰ 求網路文學的發展史簡述
現在人們所說的網路文學多是指在網上「發表」的文學作品,包括那些經過編輯、登載在各類網路藝術刊物(電子報刊)的作品,電子公告欄(BBS)上不經編輯、個人隨意發表的文學作品,以及一些電子郵件(E-mail)中的文學作品。這種網路文學又被「榕樹下」等網站稱為「網路原創文學目前較有影響的文學網站有「文學城」、「榕樹下」、「中文網路文學精粹」、「黃金書屋」、「碧海銀沙」、「莽昆侖」等網站。近一年來出版的較有影響的網路文學作品有《第一次的親密接觸》(蔡智恆著,知識出版社1999年11月版)、《小妖的網》(周潔茹著,春風文藝出版社2000年4月版)、《告別薇安》(安妮寶貝)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1月版)、《舊同居時代》(張建等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1月版)、《智聖東方朔》(龍吟著,作家出版社2000年1月版),《點擊1999》(顧湘著,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00年1月版),「網路之星」叢書3卷(花城出版社2000年3月版)、「網路文學」叢書10本(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版)。有評論形容圖書市場將由「讀圖時代」進入「讀網時代」。
Ⅱ 小說的發展起源是什麼時候
小說(novel) :是指在語言文學藝術序列中和散文、詩歌、戲劇並列的一種文學創作體裁。是指以敘述事物為創作手法,營造典型性為審美特徵的文學創作體裁。 小說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的:魏晉南北朝,文人的筆記小說,是中國古代小說的雛形;唐代傳奇的出現,尤其是三大愛情傳奇,標志著古典小說的正式形成;宋元兩代,隨著商品經濟和市井文化的發展,出現了話本小說,為小說的成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明清小說是中國古代小說發展的高峰,至今在古典小說領域內,沒有可超越者,四大名著皆發於此;民國時期,尤其是五四以來,舶來文化的沖擊,中國小說發展出現多元化,代表性人物有「魯郭茅巴老曹」六大家;21世紀(2003年以後),網路文學的出現,使小說的發展更加多元,大批網路作品涌現,如玄幻文學(起點為代表)、新言情(晉江和紅袖為代表)等等,也出現了大批網路作家,玄幻領域如蕭鼎、我吃西紅柿、唐家三少、血紅、夢入神機等,言情領域如四小天後、六小公主、八小玲瓏等。 東漢班固編著了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漢書》,在《漢書·藝文志》中寫到:「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塗說者之所造也。孔子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弗為也。』然亦弗滅也。閭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綴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芻蕘狂夫之議也。」這是史家和目錄學家對小說所作的具有權威性的解釋和評價。班固認為小說是「街談巷語、道聽塗(同「途」)說者之所造也」,雖然認為小說仍然是小知、小道,但從另一角度觸及小說講求虛構,植根於生活的特點。 中國的小說歷經前秦的古代神話小說、漢晉六朝的志人志怪小說、隋唐的傳奇小說、宋元的話本小說、明清的章回小說、現當代的白話小說以及近年來興起的網路小說約三千多個春秋的洗禮。按照小說的歷史時期,可劃分兩大階段,即新文化運動以前,可稱作古典小說階段,新文化運動以後,可稱作現代小說階段。 (1)古典小說萌芽於先秦,發展於兩漢,雛形於魏晉南北朝,形成於唐代,繁榮於宋元,鼎盛於明清。 先秦兩漢時期,當時社會出現的神話傳說、寓言故事、史傳文學成為古典小說敘事的源頭。神話傳說已經具備人物和情節兩個基本因素,散見於諸子百家書中的寓言典故提供了借鑒經驗,歷史著作有比較完整的結構、人物形象和歷史背景。 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志怪、志人小說。嚴格意義上說這仍然算不上是小說,只能算是小說的雛形。《世說新語》也是這個時期的優秀作品,裡面收集了許多短小精悍的小故事。 唐朝時期,古代小說的發展趨於成熟,形成了獨立的文學形式—傳奇體小說,由此我國的小說脫離歷史領域而成為文學創作。唐代三大愛情傳奇是此時期的標志性作品。 宋元時期,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市井文化的興起,給小說創作帶來深厚的土壤。話本經過文人加工形成許多話本小說和演義小說。 明清時期,小說開始走上了文人獨立創作之路,這一時期,小說作家主體意識增強。《紅樓夢》的出現,把中國古代小說發展推向了高峰,達到前所未有的成就。在明清這一段時間內涌現了無數的經典之作流傳於世。如明代四大奇書(《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金瓶梅》)三言二拍(《醒世恆言》《警世通言》《喻世明言》《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清代的《紅樓夢》《儒林外史》《老殘游記》《聊齋志異》等。明 董其昌《袁伯應(袁可立子)詩集序》:「二十年來,破觚為圓,浸淫廣肆,子史空玄,旁逮稗官小說,無一不為帖括用者。」 神魔小說《西遊記》民國時期,尤其是五四以來,中國遭受列強侵略,社會各種思潮流行,舶來文化沖擊傳統文化,中國小說的發展出現多元化,各類小說題材涌現,其中現代言情小說的發端鴛鴦蝴蝶派就出現在此時。正統小說的代表性人物有巴金、茅盾、丁玲、冰心、老舍等。 新中國成立以後到90年代,中國小說形成大陸派和海派(包括港台),大陸小說沿襲正統脈絡,港台小說向武俠和言情兩個方向發展,分別產生金庸時代和瓊瑤時代。 (2)現代小說的興起於民國時期,繁榮於新世紀,尤其2003年網路小說的涌現,顛覆了傳統的書寫和傳播模式。 隨著網路普及。網路作家成為小說創作的生力軍,產生了安妮寶貝、寧財神、邢育森等一批著名網路小說家,2000年以來,網路文學的出現顛覆了傳統的書寫和傳播模式,出現了《悟空傳》(作者今何在)、《五行山下》(作者狂狷)、《第一次親密接觸》(作者痞子蔡)等一批具有廣泛影響的作品,網路小說使小說的發展更加多元化。2003年「四小天後」、「六小公主」和「八小玲瓏」以及以起點為代表的武俠玄幻小說作者群的出現和形成,標志著網路小說已經成為主流文學之外的又一創作主體。
Ⅲ 求網路小說的起源與發展
最早可以追溯到西陸文學,但具體時間已經模糊。最早的網路小說其實是論壇發帖形式的網路愛情式青春類小說,當初最多的小說是游戲之作。最早崛起的幾個網文小說團體分別是天鷹文學(已倒閉)、幻劍書盟等,因為起源相同,所以初期關系相對不錯,後來因為起點的出現,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形態。後來因為盛大的加入使得起點一枝獨秀,遂演變成今天起點中文網一家獨大的局面。第一篇中文網路原創小說是名為《鼠類文明》的小小說,該文發表於1991年11月1日《華夏文摘》第31期。
Ⅳ 小說的發展歷程
我國數字閱讀產業以平台為中心,上游包括作者等內容創作者,下游為讀者,中間是眾多小說平台及版權商等構成,提供產品包括網路文學和出版電子書等(不討論新聞等內容)。截至2019年上半年,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到8.47億人,手機網民各類APP使用時長中網路文學比重為9%。截至2019年上半年,我國網路文學用戶規模達4.55億人,手機網路文學用戶規模達4.35億人。閱文平台網路文學作品數量占我國網路文學作品總量的72.20%。
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逐年擴大,截至2019年6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到8.47億人
截至2019年6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到8.47億人,較2018年全年增長2984萬人,手機網民占整體網民比重為99.10%,較2018年全年全年增長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互聯網+圖書出版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Ⅳ 起點網是什麼時候出來的網路小說最早流行是什麼時候
1、 2001年11月,起點中文網的前身,玄幻文學協會由一批愛好玄幻寫作創作的作者發起成立。 2、 2002年5月,玄幻文學協會籌備成立文學性質的個人網站,正式成立起點中文網。3、 2002年6月,起點中文網第一版網站推出,開始試運行。4、 2003年5月,起點中文網第二版問世並投入使用。 5、 2003年8月23日,起點第二版的改良升級工作完成,加入更多貼近書 起點中文網友的閱讀設置。 6、2003年10月10日,起點正式推出第一批VIP電子出版作品,VIP會員計劃正式啟動。 7、2003年11月1日,2003年全國個人網站大賽,起點中文網從近2000多參選網站中脫穎而出成為第一名。 8、2004年6月1日,起點中文網世界ALEXA排名第100名,成為國內第一家擠身於世界百強的原創文學門戶網站。 9、2004年10月8日,起點中文網正式宣布被盛大網路收購,成為盛大全資子公司。 10、2004年12月18日,起點中文網在上海召開「盛大起點2004年原創文學之旅」,創國內網路文學年會盛況。 11、2005年5月15日,起點中文網三周年慶,綜述起點三年創業及發展歷程。 12、2005年7月31日,起點中文網當月簽約作品稿酬發放突破100萬,創業內發展奇跡。 13、2005年10月10日,起點中文網VIP制度實施二周年慶,起點電子出版業務步入高速發展期。 14、2005年12月17日,第二屆中國原創文學年會暨起點作者年會在上海召開,探討原創文學及出版工作的發展。 15、 2007年3月7日,上海盛大網路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盛大網路)正式宣布,向旗下全資子公司——上海玄霆娛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玄霆)增加1億元注冊資本。玄霆主要運營起點中文網網站(以下簡稱起點網)。這是繼2004年10月,盛大網路全資收購起點網以來,第三次向其增加投資,同時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