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與台灣網路小說
① 台灣 網路小說
異俠 作者:自在(WADE)
蝴蝶的作品也很好,此女寫作范圍廣,筆名更多。奇幻、武俠、言情..之類都有作品,筆名也有Seba、蝴蝶、染香群、蘇昕羽、玫瑰...【族繁不及備載】。雖不是以網路小說為主的作家,但不少作品網路上也能找到盜版。
所以就我看過不錯的說說,禁咒師 惡魔王子V.S愛快茱麗葉 幻影都城 曙光女神 歿世錄 荒厄 戀愛實驗室 焦糖布丁與老人茶 亞馬遜女王 降臨 妖花
② 網路小說的現狀
台灣
台灣網路小說曾經出現爭議。傳統作家袁瓊瓊在《九十一年小說選》的序中說到台灣大部分的網路小說作者水平普遍不足,有「劣幣驅逐良幣」的趨勢。而台灣網路小說與其含有社群文化的演進密不可分,年輕的作者與讀者都希望生產、再生產作品來追求溝通與認同。
台灣網路小說的起源自情色文學起家,交大學生自建的BBS性版上開始有BBS使用者發表創作,後因校方關切,遂將舞台搬移至私人站台,後來這種創作風潮影響了不少讀者也開始參與創作,最早的故事雖名為情色文學,但實際上仍以情感為主,情色的描寫反而是非常清淡的過場而已。
並且故事脫離了情色范疇,轉為生活紀錄、清新的校園小說,如痞子蔡的《第一次的親密接觸》便是受到影響的第二代。於是網路文學開始由此萌芽。
當時第一代較為知名的作者如sambad、plover等,第二代的作者通常聚集在成大「貓咪樂園」BBS站,每個月舉辦的投票吸引了許多優秀作者和讀者參與,網路小說也才漸漸的廣為人知。
第二代知名的網路作家有痞子蔡、霜子、seba夜蝴蝶館、明琲、mayweng,守谷香、小光等,其中多人至今仍然活躍的發表網路小說,此時漸漸帶起了各站台開放個人版給網路作家的風潮。(如當時的啄木鳥園、華年小站等)
同時由於網路小說出版的成功,(紅色出版社-《第一次的親密接觸》在兩岸大賣百萬本的紀錄),出版社才開始注意到網路小說的市場性。
後來網路連線版引起的創作風潮有增無減,並且隨著各BBS站台為了吸引使用者,開始廣設個人版,並且由站方發起文學館,有個人文學館的站台有《盈月與繁星》、KKCICT底下的分站《永恆的國度》等,後期有無名小站、狂狷等,這就是現今網路小說百家爭鳴、新人輩出的時代。
大陸
大陸網路小說在網路以文字為主的時候便出現了,隨著網路的發展而不斷壯大。那個時候的網路小說更趨向於一種意識的表達,是作者宣洩個人理想的工具。
2001年,著名網路小說家今何在出版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網路小說《悟空傳》,這是第一本在現實中出版的網路的小說,引發了國人對網路小說的無限熱情。
隨後,網路小說逐漸向商業化發展,出現了許多知名網路小說商業網站,如起點中文網,17K文學網等等,同時也涌現出一大批有才華的作家。但是,網路小說的商業化也使得網路小說大軍中低級趣味,無聊低俗小說的泛濫,大量宣揚不道德行為,扭曲社會價值觀的小說作品出現,以贏利為目的,發表了大量垃圾文學,可以說是一大悲哀。
然而,其中也有許多具有真正思想的作者,比如寧致遠所作小說《楚氏春秋》、酒徒所作小說《明》、貓膩所作小說《慶余年》、方想所作小說《卡徒》,是不可多得的佳品。
雖然網路小說的發展十分迅速,但是總體上和其他文學發表形式相比,仍具有文學性不足、思想深度淺、和以快餐文學為主的缺點。同時,盜版侵權網站的肆虐也是網路小說的大敵。
經過6年發展,到2007年之後互聯網基本在國內普及,網路小說也隨之從萌芽到成長再到成熟,在爭議中步步前行。
在2010年之後,網路小說與影視劇集結合越來越緊密,成為了中國大陸文學的中堅力量,並且保持著旺盛的活力,蓬勃生長。
③ 驚濤拍岸的網路小說
1.簡介:
《驚濤拍岸》是近年一部優秀的架空歷史軍事小說,小說構思別具匠心、文筆細致流暢,場面宏大且結構條理清晰,作者把豐富的想像與接近真實的戰爭勾畫到一起,組成一幅宏大的戰爭畫卷。作者合理的幻想加上豐富的戰爭常識儲備,使得小說少了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多了幾分務實,真實的勾勒出一幅波瀾壯闊的台海統一戰爭畫卷,是書庫不可多得的佳作。
2.關於作者:
阿弩,1973年誕於重慶,碩士。喜唐史,好碼字,玩票文學。六載來,踏跡中文網路,灑墨百萬。文風桀驁,剛勁激揚,徜徉於歷史與現實之間,儼然自成一家,令讀者血脈賁張之餘,亦不乏反省和思考。
部分作品:《東方的野心:盛唐三次西域戰記》
《朔風飛揚》
《芒星》
3.章節:
正文
第一章 聯盟12(上) 第一章 聯盟12(下)
第二章 警報(上) 第二章 警報(下)
第三章 台海上空的鷹(上) 第三章 台海上空的鷹(下)
第四章 喀喇昆侖 第五章 統一特快(上)
第五章 統一特快(下) 第六章 東進序曲(上)
第六章 東進序曲(下) 第七章 南海爭鋒
第八章 大軍壓境 第九章 尖兵破曉
第十章 代號「太阿」 第十一章 飛彈!飛彈!
第十二章 硬碰硬 第十三章 擊中要害
第十四章 海狼的末日 第十五章 灘頭上的紅旗
第十六章 海天喋血 第十七章 擊落猛禽
第十八章 血火澎湖 第十九章 鐵流
第二十一章 浴血的飛燕 第二十章 澎湖的陷落
第二十二章 三分鍾的對決(上) 第二十三章 3分鍾的對決(下)
第二十四章 「鯨魚01」 第二十五章 暴雨
第二十六章 苦戰 第二十七章 穿插
第二十八章 圍殲 第二十九章 戰斗!戰斗!
第三十章 鏖兵高雄 三十一章 台灣人的反撲
三十二章 狙擊手! 第三十三章 抉擇
第三十四章 統一大業
4.小說觀後感:
台灣位於中國中國沿海中部,東臨太平洋,東北鄰琉球群島,相隔約600公里;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相隔約300公里;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相望,最窄處為130公里。台灣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太平洋地區各國海上聯系的重要交通樞紐,自然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極富戰役、戰略價值。自1949年蔣介石敗退台灣,從此大陸與台灣隔海相望長達數十年之久。也許是大陸與台灣血脈相連,讓兩岸翹首以待的感情給人們帶來了創作激情和靈感的緣故,近年網路上關於收復台灣、祖國統一的美文層出不窮,並長盛不衰。《驚濤拍岸》無疑是其中翹楚,作者超強的想像力和政治、軍事知識,配之以客觀公正的態度和行雲流水的文筆,造就了《驚濤拍岸》這樣的傳世之作。
也許是蘇軾的千古名句「亂石穿空,驚濤拍岸」給了作者靈感吧,作者把小說命名為《驚濤拍岸》,不僅宏偉大氣,而且含義深刻而幽遠。的確,無論從政治,歷史,感情,血緣,還是從維護領土統一的角度,都不允許我們放棄台灣。祖國統一是幾代中國夢縈魂牽的理想,是也是兩岸發展的必然歷史抉擇,是不可抗拒的歷史浪潮。
小說把「聯盟12」演習作為故事的緣起,把時空限制在2006年台海緊張對峙的氣氛中。小說的矛盾主要糾纏在兩岸多年的實際分裂狀態,造就兩岸同胞文化和意識形態的差異,台灣在台獨意識的影響下謀求獨立,大陸則為了領土完整謀求祖國統一的沖突而展開。在這種即是血肉同胞卻又是刀兵相向的歷史感情的感召下,作者通過自己銳利的筆鋒,一場波瀾壯闊的未來高科技戰爭,躍然紙上。
以往的架空歷史軍事小說,尤其是描寫台海統一的小說,總是有意無意貶低台灣軍隊,造成一種台灣軍隊不堪一擊的假象。《驚濤拍岸》改變了此種創作思路,盡量使用客觀的筆調,作者在描寫台灣軍隊時,真實的體現了台灣軍人的戰斗能力和軍事素質。同樣,小說並沒有把解放軍描述得天下無敵,而是真切的刻畫了一批在戰斗中成長的中國軍人形象。體現了一種極為可貴的公平,不附帶自己的個人感情色彩,始終保持客觀公正的態度。這是最難能可貴的,也是《驚濤拍岸》最成功的地方。
當然對於戰爭,作者也決不是無是非,一視同仁的。作者的立場是非常明確的,完全站在維護國家領土完整的高度。在小說一開始作者就向我們展現了對台灣妄圖分裂,謀求獨立的險惡用心和中國軍人維護國家統一的神聖使命感。作者為了強化這種情感,更是以台灣的空中挑釁和龍鏗與藍水在大連海軍艦艇學院的84級新生第一天上軍事業務課的情景加以渲染。因此台海之戰中,解放軍完全是站在維護祖國領土統一的立場上,而且把戰爭進行得「有理、有利、有節」。 然而,戰爭是殘酷的,不會因為什麼正義非正義而減少誰的傷亡,作者在戰爭場面上的描述還是很真實的,並沒有過分誇張。
盡管收復台灣與大陸之間的統一戰爭是屬於國家的內戰,不存在侵略和反侵略的性質問題,但是「實質上卻是中華民族與世界反華勢力及其代理人的戰爭。」 。其中,日本是台獨的重要支持者,日本最不希望台灣與大陸統一,因為台灣守著太平洋至印度洋的必經通道---馬六甲、龍目、巽它等重要海峽,也控制著中東石油輸往東亞的油路。從日本艦隊監視聯盟12編隊到派飛機搜救台灣飛行員都及時的體現了這一點。美國,則是台灣謀求獨立的真正膽氣所在,是阻礙中國統一的最大絆腳石;台灣是是遏止中國和日本的咽喉,美國亞洲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戰爭一開始,美國就從軍事支援到武裝干涉,無所不用其極。作者在描寫上並沒有可以追求贅述,對地緣政治的描寫都是在情節和對話中不經意中完成的,把美國和日本在台海統一戰爭中剝去了華麗外衣的赤裸裸的本質描繪得入木三分。不由感慨作者不僅知識很淵博, 而且作者對文字的把握有很到位,在平淡中見神奇。
其實,看《驚濤拍岸》感受最深刻的是作者對中國海軍發展和海洋戰略的理解,以及台灣在東亞戰略價值的認識。通過書中角色藍水的語言,生動而准確的給讀者上了一堂課。 「台灣島位居中國沿海中部,北距鴨綠江口約900海里,南至北侖河口與南沙群島均約800海里,自然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極富戰役、戰略價值。如果一支現代化的艦隊由此海域出擊,僅2天時間內,機動范圍可覆蓋整個中國沿海:向北可跨越東海抵黃海作戰,向南可直接打擊南海之敵;便於充分發揮海軍機動能力強的優點,有利於集中兵力,各個殲敵;簡言之,將台灣島作為在中國沿海實施進攻作戰的依託,可以占盡地利之便。此外,第一島鏈以台灣為中心,這一地區又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橡膠、錫、石油等戰略物資的主要產地之一;同時還扼守著太平洋至印度洋的必經通道---馬六甲、龍目、巽它等重要海峽,也控制著中東石油輸往東亞的油路。台灣虎踞在著兩個地區的連接處,位居樞紐,中央地位十分明顯。台灣優越的綜合條件使它具有攻防兼備的優點,用於防禦,它有較大的戰役縱深和極大的軍事強度,又利於得到戰略後方的支援,可以成為堅強的要塞和戰略支撐點。用於進攻,它地處海運樞紐、縮鑰之地,是重要的中央位置;並有大容量的軍港、機場網群和廣闊的機動水域;南北兩端均為開放的的入海口,又具備充實的綜合保障能力,使其具有強大的攻擊力量。可以這樣說,台灣及其周圍地區是我國、也是整個東亞地區不可多得的的軍事要地,其價值遠非不沉的航空母艦所能形容和概括的。那時我們才能真正成為藍水海軍,走向遠洋……。」「台灣被敵對勢力所控制,對我國威脅極大,這就意味著我們將被牢牢困在第一島鏈,失去台灣,我國不僅將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還將永遠受制與人,我們的軟腹部將插上一把致命的尖刀。」看罷此番評論,不得不感佩作者熟讀兵書,通曉軍事,戰略眼光獨到。
在作者的筆下,栩栩如生地刻畫出為了國家利益奉獻青春熱血,毅然走上戰場的一群熱血青年,更重要的是作者勾勒出熱血青年在戰爭中成長的不平凡經歷。在作者的書中,我們看到了在新科技成果武裝下的中國軍隊的風采,看到了中國和平崛起的保證。書中的風飛揚等主角向我們展示了新一代中國軍人的風采。
《驚濤拍岸》是一本優秀的架空歷史軍事小說,但就其小說而言,難免有瑕疵,我在這里不揣摩淺陋,給作者提幾點小小的意見,當然,這只是我的個人見解,由於本人水平有限,如有錯誤,請多多擔待。
對於作者在台灣的戰斗登陸場景描寫,本人竊以為有失偏頗。美國近幾年發動的幾次戰爭,都給我們展示了在現代靠科技戰爭戰爭場景:先是特種部隊滲透,在海軍封鎖的基礎,導彈攻擊配合空軍大面積壓制,空投空降兵佔領軍事戰略要地 然後才是陸軍在直升機的擁護下推進。作者在描寫戰斗場景的時候直升機輔助空降部隊,這在現代戰爭中是難以想像的。
小說中作者並沒有設計讓日本參戰,但我個人認為,鑒於台灣海峽對日本的咽喉戰略地位,日本參戰的幾率和力度將會很強烈,甚至超過美國,更何況作者是設計了在美國明顯支持台灣的前提下並提供武力支持的前提下,所以我認為沒有安排日本參戰是不符合情節發展需要的。
看罷小說,聯系實際,感受頗深。近年來,解決台灣問題關於寄希望於國民黨參選成功或者是核平台灣的論調甚囂塵上,我卻以為這都是不可取、不切實際的。中國要收復台灣,最終還得靠自己的力量,寄希望於任何人都是無稽之談。但是要做到真正的實現統一,只有在武力的的前提下才能成功。我認為這才是作者寫就本書的初衷,同時也給我們發出了一個警惕的信號,
當然無論是和平統一還是武力統一,這一切都要依附在國家發展的基礎上,我們能做的只是發展。
④ 什麼是台灣言情小說是怎樣的大致是怎樣和我們內地的愛情小說有什麼區別
以講述男女之間相愛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環境描寫來反映愛情的心理、狀態、事物等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
言情小說簡單地說,一段男女主人公之間的愛情故事。愛情是個永恆的話題,誰都有,誰都現在或過去經歷,它看得見摸得著,而且還存在是很大的變幻莫測的空間。愛情前的誘惑;愛情中的恐懼;愛情後的失落……。這期間,分辯不清方向,分辯不清滋味,分辯不清自己。所以說,言情小說創作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難。古人雲:無用之用為大用。最容易創作的小說,其實也是最難創作的小說。讓讀者在言情小說里,流著自己的眼淚,這才是言情小說創作的成功標准。還有人這么經典地寫道:「言情小說對於未戀愛的人來說是嚮往;對於戀愛中的人來說是經書;對於失戀的人來說是痛苦的回憶;對於幸福的人來說是消遣;對於作者來說它只是為了賺人眼淚。」
言情小說有著深厚的中國文學淵源。浪漫愛情的源頭可以追溯到《詩經》的十五國風,吟誦至今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美麗詩句營造出愛情的原始畫面,而後的《楚辭》將其浪漫主義的氛圍雜糅其中。這些文字不登大雅,多以風花雪月和市井生活為故事背景,是隨心之所欲的青年生活與夢想,因此浪漫言情小說帶著這個「風」的深刻烙印,它來自於民間,是凡夫大眾的思想、願望和對生活的憧憬。
小說體裁起源於古代的神話傳說和先秦兩漢的史傳文學,如《左傳》、《史記》,學者大多認為小說形成於魏晉南北朝時期,以志怪小說《搜神記》和志人小說《世說新語》為代表;直到唐代傳奇繼承六朝筆記小說的傳統,開始有完整的故事結構和人物關系,並開始反映社會現實,才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小說,如《李娃傳》、《霍小玉傳》等;以《大唐三藏取經詩話》、《清平山堂話本》、《紅樓夢》四大名著等為代表的宋元話本、明清小說勾勒了小說清晰的發展脈絡。
言情小說作為小說的分支,形成獨立流派的發展較遲。以言情為主題小說為載體產生影響力的創作應是清末民初的新鴛鴦蝴蝶派,多以「相悅相戀,分拆不開,柳陰花下,像一對蝴蝶,一雙鴛鴦一樣」的才子佳人戀愛小說為主,以徐枕亞的《玉梨魂》、張恨水的《啼笑因緣》為其代表,第一次向社會大眾展現了言情一派的受歡迎程度,並被繼承進入下一個讀者群廣泛擴大的光芒時期。
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言情小說以席捲之姿風靡了幾代讀者,其重要原因在於女性的地位的提高,女性受教育程度和人數隨著民主和科學的進步有了很大的發展,涌現出了一大批的女性作者和女性讀者,因此真正意義上言情小說的形成和廣為人知也是在這一時期,這也就是傳統意義上的言情小說。隨港台等亞洲四小龍的崛起,在西漫影響下言情小說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以八十年代瓊瑤、亦舒、岑凱倫、姬小苔等作家為代表,並在大陸和華人地區迅速竄紅,九十年代又以席絹、於晴為代表的眾多台灣作者帶來了言情小說的新高潮。花雨在這一黃金時期精選引進言情出版,擴展了市場的同時開始大力培育大陸原創。
可以說,言情小說的發展進程反映了女性自主獨立、展現自我的過程。現在,國內的讀者不再滿足於台式的夢境幻想,期望著更能符合國內情況和需求的原創言情小說的出現,在台灣影響的基礎上,國內原創言情的崛起,藉助網路平台的影響,風格取材更為多樣化,掀起青春文學的熱浪,給言情小說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態勢和契機。我們不難看到,在與網路時代和無線媒介提供的更人性的生活和消費方式下,言情將進入一個讀者想像空間更大的燦爛新時期
極具「童話」色彩的瓊瑤小說,給予了人們人性的回歸與嚮往。即便是恩怨復仇,也能將愛情演繹得浪漫而唯美。俊男美女的男女主角,往往都是身世顯赫的才子佳人,小說所反映的故事面較狹窄,較為脫離社會現實,這也讓為生活所累的人們得以短暫的閱讀幸福,可以說這也是言情小說得以長紅不衰、紅遍大江南北的原因,包括在在大陸的風靡有其一定的歷史必然性,在文革剛結束,時值改革開放的內地,對於人們剛從禁錮中走出,開始重新認識「愛情」的甜蜜時,瓊瑤滿足了人們對另一個非現實世界的幻想。
與此相對應的是30年代在舊上海「出名要趁早」的張愛玲。張愛玲小說的魅力在於其傳奇的身世和華麗文字營造的蒼涼,比如其著名的《沉香屑》、《金鎖記》、《傾城之戀》等。她小說有如夢魘般的氛圍,深刻的人性透露出濃濃的現實悲哀,彰顯出以愛情為世界的女性的思想與感悟,在當時的戰亂背景下成為女性參與和思想的高峰體驗。進入60年代的經濟高速發展時期,血淋淋的人性被「童話」式瓊瑤浪漫穿上的唯美的紗衣,征服了讀者的心。
近十年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網路化,給人們的生活方式帶來了多元化的土壤,台灣言情網羅眾多寫手,隨兩岸三地間的聯系加強,台灣言情已成為言情小說的特別存在,可以說獨立形成了經典的派別,包括綠痕、席娟、於晴、左晴雯、古靈、典心、凌淑芬等作者;而國內原創則源於不同文化元素的滲透,可喜地呈現出一派火紅景象,如深受武俠影響的藤萍、滄月,包含日本動漫元素的喬克天使、董珊,韓風颳起的郭妮、可愛淘、本土化青春成長的明曉溪、於佳,穿越和深宮的金子、匪我思存等,可謂異彩紛呈。
⑤ 台灣人也經常看大陸的網路小說嗎
那應該也經常看我們大陸的網路小說因為本是同根生嘛所以他們再怎麼的話應該也會看就是不知道有些品牌或者什麼app可以看嗎如果可以的話我感覺閱讀方面什麼的應該都是還可以
⑥ 大家推薦幾本台灣小說
只給樓主推薦一本 《超魔殺帝國》 真的是吐血推薦哦 作者:小分隊長(台灣)
⑦ 網路穿越言情小說與傳統台灣言情小說的比較
我只能給你提供點線索和意見
在我的觀點里網路穿越小說全部都是內地大陸的 換個題目也可以說是內地小說與台灣小說的對比 台灣小說的質量良莠不齊 雖然質量差的非常多 但是好的作品真得也非常多 這里更要提最具代表的一些人瓊瑤和席絹,席絹更是要一提<<交錯時空的愛戀>>這個是最早期第一部成品的穿越代表作,93年就出版了,我敢說所有能寫網路穿越言情小說的人,基本上都會看過這本書,這個就是我要說的第一個觀點,雖然台灣小說質量良莠不齊,現在寫網路穿越言情小說的年輕人,從小就是看著台灣言情小說長大的,其實比較起現在的網路言情,我還是有一直在看台灣言情小說的,一些像古靈`樓雨晴`典心都是非常優秀的台灣作者,雖然不具代表性,但是也是不可多得好作者.
說完了台灣作者來說下網路穿越言情小說,其實只是台灣的小說都出成書了,內地成名的穿越文基本上也就像<<綰青絲>>和<<我的靈魂在古代>>等這類的,很多好的作品,不一一說了,其實差小說有很多不一定會比台灣的好.我想說的是現在寫網路穿越言情小說的人全部都是在看了台灣言情小說的啟蒙下才寫的.台灣的言情小說是影響了一代人的.
第二個值得比較的是,台灣的言情小說非常得商業化,而且比較開放,想寫什麼都可以,內地的穿越小說,比較難,因為一個出版社不會願意花很多心思在一篇很一般的文章下,要出成書拿到稿費,是已經非常難了,其實最主要的怎麼講呢,還是社會比較保守吧,台灣的言情小說作者,就像日本的漫畫家一樣,已經成為一種職業了,像於晴和席絹這類的作者,她都是不上班的,她只要和出版社簽個約,在家裡寫書就可以了,而大陸就不是了,像明曉溪和辛夷塢這類優秀的作者,出了那麼多的書,但是她也只是當作一種副業,不能成為一種職業.
還有一個問題和上面也是有直接關系的,網路穿越言情小說的作者出書量是非常少的,而台灣的言情小說作者的書,少的也有10多本,多的是上百本也不在話下.
但是也可能是網路穿越言情小說比較有人情味,他是一個作者因為想寫而寫,是認真去完成,不帶商業化的.台灣的有點商業化的味道,要知道一樣東西被物質化了這個感覺就變了,而且網路穿越言情小說作者都比較年輕,台灣的作者都有點上年紀了,網穿承載著一代年輕人的夢,只寫自己想寫的,身臨其境,像有時我寫文章的時候,現實生活裡面不可能會發生的事,就把它化為一個故事,把自己當作主角來感受了.
以前都說台灣言情小說有點不健康,其實沒什麼的,男女在一起發生一些事是很正常的,我一直覺得說他們不好的,只是自己的想法不對...最明顯很多網路穿越言情小說的情節有很多台灣言情小說的縮影,偏了其實我想說的是,內地的也不一定沒有,比如<<總裁虐愛>>.
總是怎麼講呢,各有各得好,不能一概而論.
⑧ 當代大陸的網路言情小說與台灣的言情小說有何異同
憑借個人的看書經歷,我認為大陸的比較緊湊,港台的也許由於文化氛圍關系,更加和大陸的不同。本人還是支持大陸的多。
⑨ 如何評價台灣言情和大陸言情小說
台灣言情小說比較簡單,基本上短篇比較多,所以沒有太多狗血誤會,但是相對來說情節不是很考究,很多情節沒辦法展開來寫,題材也不是那麼廣泛,比如說星際,末世,網游之類的寫的比較少,還有古言上底蘊不足,就不夠大氣,而且對古代習俗和禮儀基本上沒什麼研究。大陸的言情話架構很大,篇幅很長,很多作者寫的時候都是下了功夫去研究相關資料的,情節上比較經得起推敲,但有時候篇幅過長,人物關系比較混亂,男主總是要你猜猜猜,容易站錯隊,有時候為了虐而虐,沒有台言輕松不費腦。當然台言也有比較有深度的,大陸言情也有傻白甜的,不能一概而論,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全看自己口味。僅是一家之言,不喜勿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