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小說大仲馬
㈠ 大仲馬寫過什麼小說
1.《暴君末日》 2.《阿斯加尼奧》 3.《瑪爾戈王後》 4.《蒙梭羅夫人》5.《四十五衛士》6.《三個火槍手》7.《二十年後》8.《布拉熱洛納子爵》9.《黑鬱金香》10.《裙釵之戰》11.《阿芒得騎士》12.《風雨術士巴爾薩莫男爵》13.《王後的項鏈》14.《昂熱·皮都》15.《夏爾尼伯爵夫人》16.《紅屋騎士》17.《雙雄記》18.《基督山伯爵》19.《俠盜羅賓漢》21.《加里波迪回憶錄》,大仲馬編寫,黃鴻釗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 22.《大仲馬精選集》 23.《大師的殘忍》 24.《惡狼司令》,大仲馬著名魔幻小說三部曲之一(另外兩部是《火島傳奇》和《愛潑斯坦城堡》)
㈡ 大仲馬的作品主要講述什麼內容
大仲馬他的小說多達百部,大都以真實的歷史作背景,以主人公的奇遇為內容,情節曲折生動,出人意料,堪稱歷史驚險小說。異乎尋常的理想英雄,急劇發展的故事情節,緊張的打鬥動作,清晰明朗的完整結構,生動有力的語言,靈活機智的對話等構成了大仲馬小說的特色。
㈢ 想知道大仲馬是什麼梗
大仲馬指的不是梗,大仲馬指的是法國作家。
亞歷山大·仲馬,人稱大仲馬,法國19世紀浪漫主義作家。大仲馬各種著作達300卷之多,以小說和劇作為主。大仲馬小說大都以真實的歷史作背景,情節曲折生動,往往出人意料,有歷史驚險小說之稱。結構清晰明朗,語言生動有力,對話靈活機智等構成了大仲馬小說的特色。
簡介
1848年革命時期,大仲馬身著戎裝,帶兵進攻巴黎。每當清晨來臨之際,他把自己編輯印刷的報紙分發給市民們,宣傳自己的共和思想。拿破崙三世發動政變後,大仲馬持反對態度,只好流亡到比利時的布魯塞爾。1860年,他前往義大利參加加里波第對那不勒斯王國的征戰。
1848-1850年,發表以17世紀國王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統治時期為背景的三部曲之一的《布拉熱洛納子爵》。期間還發表了以18世紀末資產階級革命的先兆為背景的總題為《一個醫生的回憶》的一組小說《約瑟夫·巴爾薩莫》(或譯《風雨術士:巴爾薩莫男爵》、《大野心家》,1849年),《王後的項鏈》(1849-1850年)。
㈣ 大仲馬有哪些作品
1、三個火槍手
《三個火槍手》,又譯《三劍客》、《俠隱記》,是法國19世紀浪漫主義作家大仲馬的代表作之一。該書曾五次被翻拍成電影作品。故事主角為達達尼昂,三個火槍手分別是阿多斯,波爾多斯,和阿拉密斯。
2、黑鬱金香
《黑鬱金香》是法國作家大仲馬創作的長篇小說。《黑鬱金香》以17世紀荷蘭的激烈的政治斗爭為背景,通過培植黑色的鬱金香這條線,描寫了一對青年男女的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
3、基督山伯爵
《基督山伯爵》是法國作家大仲馬創作的長篇小說,發表於1844—1846年。故事講述19世紀法國皇帝拿破崙「百日王朝」時期,法老號大副愛德蒙·鄧蒂斯受船長委託,為拿破崙黨人送了一封信,遭到兩個卑鄙小人和法官的陷害,被打入黑牢。
獄友法利亞神甫向他傳授各種知識,並在臨終前把埋於基督山島上的一批寶藏的秘密告訴了他。鄧蒂斯越獄後找到了寶藏,成為巨富,從此化名基督山伯爵(水手辛巴德、布索尼神父、威爾莫勛爵),經過精心策劃,報答了恩人,懲罰了仇人。
4、二十年後
《二十年後》,Vingt ans après 法,Twenty Years After 英,法國十九世紀著名作家大仲馬所作長篇小說,是《三個火槍手》的續集。《二十年後》,從書名便能知道,寫的是距離《三個火槍手》結束時的一六二八年二十年以後發生的事情。
這時已是一六四八年。黎塞留和路易十三相繼棄世,原籍義大利的馬薩林,繼承了黎塞留的衣缽,做了紅衣主教和首相,由於路易十四年幼,馬薩林獨攬了大權。此人專斷貪財,橫征暴斂,引起從王公貴族到平民百姓各方面的不滿。這年八月,終於在巴黎發生了投石黨運動。
5、瑪爾戈王後
《瑪爾戈王後》是法國作家大仲馬的傑作之一,取材於法國歷史上重要的時期——宗教戰爭。可以說它是大仲馬為聖巴托繆節慘案撰寫的一部精彩無比的史詩,為讀者提供的法國宮廷的政治風俗畫同樣是罕見的佳作。而瑪爾戈王後和拉莫爾的戀愛故事尤其被後世傳為趣談。
㈤ 大仲馬的作品有哪些
大仲馬的作品有:《三個火槍手》和《基督山伯爵》。
在讀到大仲馬的作品《三個火槍手》和《基督山伯爵》時,都會被小說妙趣橫生的情節所吸引。大仲馬之所以能寫出上百部有趣的作品,這與大仲馬的經歷,或者說這與大仲馬的故事是分不開的。
如今,在很多與名人相關的書籍中,都有涉及到大仲馬的故事。話說,大仲馬在文學青年阿道夫的幫助下,對文學創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等到大仲馬二十歲時,便拿著九十法郎隻身前往巴黎。
大仲馬的簡介:
在研究法國十九世紀浪漫主義文學家時,總會提及大仲馬。那麼,大仲馬是誰。在記載大仲馬生平經歷的書籍中,詳細地介紹了大仲馬是誰。
大仲馬名為亞歷山大·仲馬,是法國浪漫主義文學佼佼者。大仲馬一生創作了大量的文學作品,在這些作品中,都可看出大仲馬在文學領域的建樹。大仲馬的父親是一名共和黨,大仲馬在父親的影響之下,也成為一名信奉共和政見的法國人。
㈥ 大仲馬有什麼作品
亞歷山大·仲馬(1802~1870年),又稱大仲馬,法國19世紀浪漫主義作家。
大仲馬各種著作達300卷之多,以小說和劇作為主。代表作有:《亨利第三及其宮廷》(劇本)、《基督山伯爵》(長篇小說)、《三個火槍手》(長篇小說)等。
早期創作
1828年,五幕詩體正劇《克里斯蒂娜》完成了。
1829年,劇本《亨利第三及其宮廷》問世。
中期創作
1831年5月3日《安東尼》面世。
1832年2月《泰萊薩》問世。
到19世紀40年代中期以前,仲馬獨自或與人合作寫成的大量劇本中,有:愛情題材的《卡特琳娜·霍華德》(1833)、以英國著名話劇演員基恩為主人公的《基恩》又名《放盪與天才》(1836)、描寫古羅馬皇帝卡里古拉故事的《卡里古拉》(1837)、與瑞爾拉·德·奈瓦爾合寫的愛情題材的正劇《煉金術士》(1838),以及1839年至1843年間寫的喜劇《貝爾·伊爾小姐》、《路易十五時代的一樁婚事》、《聖西爾的小姐們》等。
1838年5月3日到6月23日,《世紀報》連載了他的中篇小說《保爾船長》。
1839年8月31日至9月3日發表的短篇小說《殘酷的皮埃爾》。
1842年,發表以18世紀奧爾良公爵菲力普攝政時期為背景的《阿芒得騎士》。
1844年,發表以17世紀國王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統治時期為背景的三部曲之一的《三個火槍手》。
1845年,發表以16世紀宗教戰爭為背景的三部曲之一的《瑪爾戈王後》,以17世紀國王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統治時期為背景的三部曲之一的《三個火槍手》續篇《二十年後》。
1846年,發表16世紀宗教戰爭為背景的三部曲之一的《蒙梭羅夫人》。
1847年8月,仲馬又在以18世紀末葉的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為背景的話劇《紅屋騎士》中,以舊的波旁王朝隱喻七月王朝,發出了武裝推翻七月王朝的呼籲。1847-1848年間,發表16世紀宗教戰爭為背景的三部曲之一的《四十五衛士》。
後期創作
1848-1850年,發表以17世紀國王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統治時期為背景的三部曲之一的《布拉熱洛納子爵》。期間還發表了以18世紀末資產階級革命的先兆為背景的總題為《一個醫生的回憶》的一組小說《約瑟夫·巴爾薩莫》(或譯《風雨術士:巴爾薩莫男爵》、《大野心家》,1849年),《王後的項鏈》(1849-1850年)。
1851年,發表《昂熱·皮都》。
1852-1855年,發表以路易十五親政時期為背景的《克萊弗的奧蘭普》(1852年)、以復辟王朝為背景的《巴黎的莫希坎人》(1854-1855年)及《沙爾尼伯爵夫人》(1852-1855年)。
1857年,發表《耶戶一幫子》(或譯《雙雄記》、《殺手與俠盜》)。
1858年,發表以七月王朝為背景的《馬什庫爾的母狼》。
1867-1868年,發表以資產階級革命後的動亂為背景的《白黨與藍黨》。
㈦ 大仲馬的作品有哪些
亞歷山大·仲馬(Alexandre Dumas, père, 1802年7月24日—1870年12月5日),大仲馬於1802年7月24日生於法國的維勒-科特萊(靠近巴黎)。稱大仲馬,法國19世紀浪漫主義作家。大仲馬自學成才,一生寫的各種著作達300卷之多,主要以小說和劇作著稱於世。大仲馬信守共和政見,反對君主專政。由於他的黑白混血人身份,其一生都受種族主義的困擾。
中文譯作
1、《暴君末日》,全小虎譯,廣西人民出版社1987。羅馬尼祿時代。
2、《阿斯加尼奧》,韓滬麟譯,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法國弗朗索瓦一世時代。又名為切利尼傳奇。
3、《瑪爾戈王後》,張英倫、向奎觀譯,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2。又譯為瑪戈王後、瓦魯阿家族的瑪格麗特。亨利三世三部曲第一部。
亞歷山大·仲馬
4、《蒙梭羅夫人》,陳祚敏譯,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亨利三世三部曲第二部。舊譯本為地亞小傳(LaDamedeMonsoreau),洪觀濤譯,上海商務印書館1923。
5、《四十五衛士》,郝運等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90。亨利三世三部曲第三部。
6、《三個火槍手》,李青崖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78。又譯為三劍客、俠隱記。達大尼央三部曲第一部。路易十三時代。
7、《二十年後》,王振孫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5。又譯為續俠隱記。達大尼央三部曲第二部。路易十四時代。
8、《布拉熱洛納子爵》,譚玉培、吳丹麗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84。又譯為小俠隱記、雙劍勤王錄、鐵面人。達大尼央三部曲第三部。路易十四時代。舊譯本為法宮秘史(LeVicomtedeBragelome),君朔譯述,上海商務印書館1908,1915再版。
9、《黑鬱金香》,郝運譯,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79。荷蘭奧蘭治(威廉)時代。
10、《裙釵之戰》,張成柱、王長明譯,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6。路易十四時代。
11、《阿芒得騎士》,李爽秋等譯,山東人民出版社1982。路易十五奧爾良攝政時代。
12、《風雨術士巴爾薩莫男爵》,高臨譯,北京華文出版社2003。路易十五時代。又譯為紅顏恩仇記,台灣譯為大野心家:巴薩摩傳奇。
13、《王後的項鏈》,王振孫、韓滬麟譯,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83。路易
作品
十六時代。
14、《昂熱·皮都》,葉尊、吳丹麗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94。大革命時代。
15、《夏爾尼伯爵夫人》,譚玉培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93。舊譯本為蟹蓮郡主傳(ContessdeCharney),上海商務印書館,林紓筆述王慶通口譯。大革命時代。
16、《紅屋騎士》,羅玉君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舊譯本為玉樓花劫(LeChevatierdeMaison-Rogue),上海商務印書館1914,林紓、李世中譯。大革命時代。
17、《雙雄記》,王振孫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86。又譯為殺手與俠盜。拿破崙時代。
18、《基督山伯爵》,蔣學模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又譯為基督山恩仇記。路易十八復辟時代。
19、《俠盜羅賓漢》,喬娟譯,濟南明天出版社2005。英國理查一世時代。
亞歷山大·仲馬作品
20、《蘇後馬麗慘史》(The Tragic Story of Stuart Mary,Queen of Scots),魏易譯,上海商務印書館1930。
21、《加里波迪回憶錄》,大仲馬編寫,黃鴻釗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
22、《大仲馬精選集》,吳岳添編選,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99。收有長篇小說二部,即「俠隱記」、「黑鬱金香」,以及一部戲劇「亨利三世和他的宮廷」。
23、《大師的殘忍》,馬原編著,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內含大仲馬的《德·岡熱侯爵夫人》。
24、《惡狼司令》,陳訓明譯,百花文藝出版社2008。大仲馬著名魔幻小說三部曲之一(另外兩部是《火島傳奇》和《愛潑斯坦城堡》)
㈧ 為什麼說小仲馬在文學聲譽上超過他父親大仲馬
因為小仲馬的文學作品相當於茅盾巴金,而大仲馬的作品並不能稱之為文學,相當於現在的劉慈欣和江南,盡管自身賺了很多錢,而且也很受讀者的歡迎。所以劉慈欣和江南的作品屬於玄幻科幻題材的,並不是社會文學的發展主流,在地位上是完全無法和小仲馬的文學作品的地位相等的。
不過,雖然最後的大仲馬還是被人承認了他的作家身份,但是依然有人反對,並且稱大仲馬只不過是流行作家。而小仲馬在24歲的時候便完成了著作《茶花女》,可見小仲馬的文學天賦。只是後來的小仲馬並沒有因為《茶花女》這部作品的名氣而繼續上升,反而後來的作品都沒有什麼名氣。
㈨ 大仲馬的作品
大仲馬的作品有:《亨利第三及其宮廷》、《基督山伯爵》、《三個火槍手》、《克里斯蒂娜》、《安東尼》、《泰萊薩》、《卡特琳娜·霍華德》、《基恩》(又名《放盪與天才》)、《卡里古拉》、《煉金術士》、《保爾船長》、《殘酷的皮埃爾》、《蒙梭羅夫人》等。
亞歷山大·仲馬(1802年7月24日—1870年12月5日),人稱大仲馬,法國19世紀浪漫主義作家。大仲馬各種著作達300卷之多,以小說和劇作為主。小說大都以真實的歷史作背景,情節曲折生動,往往出人意料,有「歷史驚險小說」之稱。結構清晰明朗,語言生動有力,對話靈活機智等構成了大仲馬小說的特色。大仲馬也因而被後人美譽為「通俗小說之王」。
大仲馬信守共和政見,反對君主專政。先後參加了1830年「七月革命」、1848年推翻七月王朝革命、加里波第對那不勒斯王國的征戰等活動。1870年12月5日,大仲馬逝世,終年68歲。2002年,大仲馬去世132年後遺骸移入了法國先賢祠。
㈩ 大仲馬的作品有哪些
一、作品:
大仲馬各種著作達300卷之多,以小說和劇作為主。代表作有:《亨利第三及其宮廷》(劇本)、《基督山伯爵》(長篇小說)、《三個火槍手》(長篇小說)等。
二、作者簡介:
亞歷山大·仲馬(1802~1870年),又稱大仲馬,法國19世紀浪漫主義作家。
大仲馬信守共和政見,反對君主專政。先後參加了1830年「七月革命」、1848年推翻七月王朝革命、加里波第對那不勒斯王國的征戰等活動。
由於他的黑白混血人身份,其一生都受種族主義的困擾。
2002年,大仲馬去世132年後遺骸移入了法國先賢祠。
大仲馬小說大都以真實的歷史作背景,情節曲折生動,往往出人意料,有歷史驚險小說之稱。結構清晰明朗,語言生動有力,對話靈活機智等構成了大仲馬小說的特色。大仲馬也因而被後人美譽為「通俗小說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