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小說寫字技巧
Ⅰ 如何寫好小說呢
寫小說最怕沒有中心思想,不知道寫這部書的目的是什麼,一定要有主線。(本人剛剛開始寫小說,對於文筆這塊,自嘆不如,可是構思方面偶有心得)
我認為寫小說精彩有三大原則:
1.立意新穎,想像力豐富,不要落入俗套 ;
2.對人物的性格刻畫一定要十分細膩,不要讓讀者對所寫人物難以評價;
3.情節前後要相輔相成,應是一氣呵成,不是一點點拼湊出來的。
其次,就是創作、構思方面的研究:
第一:創作技巧的研究。這是很重要的一個角度。一些初入門的小小說作者最關心的也是這個問題,就是「如何寫小小說」、「怎樣寫好小小說」。這方面,劉海濤、邢可等人做過很出色的努力,近來侯德雲先生在《小小說選刊》上專題《小小說課堂》也頗有些這種色彩。他們的研究把小小說技巧研究,特別是劉海濤教授的技巧研究,非常工整、系統,他提出的小小說模式、結構技巧、寫作規律等,發前人所未發,言前人所未言,頗具研究功力,貢獻極大。有心人雪弟對近年來小小說批評著作進行了統計,在他所枚舉了的30多部著作中,研究的也大多數都屬於這類方向。我個人看重技巧和技巧的研究,是因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熟練地掌握了技巧,才能得心應手。「技巧」中到底還有多少風景,還是很值得有興趣、有功力的評論者們深入探究的。侯德雲持一套自己的「技巧」觀,他用自己的工具(術語)來寫小小說,因此,他的「小小說課堂」里,關於技巧的論述或者如何關於運用某些技巧,也都是很「自我」的,具有很強的個人標志。這是「技巧無窮」的具體體現。我自己也曾「發明」過一些寫作「技巧」,但我覺得那些「術語」並沒有真正切入小小說體內,帶有很強的摹仿或者試探的色彩。當然,我個人還有另外幾個問題要問:技巧如何來?一個作者光看「技巧研究」,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怎樣寫好小小說」?事實上,對於小小說作者來說,入門之後還有更重要的任務。這時的「技巧」研究對於小小說來說,過於靜態了。好的小小說,除了技巧,還有創作氛圍、個人閱歷、思想深度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無視技巧的存在當然不客觀,但如果片面強調「技巧」,也屬於「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第二,小小說事件的研究。小小說世界裡經常發生很多事件,這些事件到底具備什麼樣的意義?它們在多大程度上促進或者影響了小小說的發展,不管是個體的,還是小小說整體的?這雖然與具體的作品關系稍微遠了點,但並不是對作品沒有一點影響。事件的研究既包括具有普遍意義的「大事件」,也包括許多具有私人意義的「小事件」。通常的情況是,透過種種事件,我們很可能發現小小說作品中隱藏著更多的秘密。譬如,幾年前名不見經傳的《天池》雜志編輯鄒麗楊辭職,另謀生路;一些小小說作者改弦易張,或離或歸;當地的宣傳文化部門突然發現自己的轄地有一個全國知名的小小說家,然後就出台了一些扶持或獎勵青年作者的文件……這些事件並不是無聊和沒有任何意義與價值的,而是與小小說的發展可能有著某種深刻聯系的。我確信這些事件研究出來之後,對於我們看待我們的小小說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可惜,目前對此作深入研究的人不多,甚至上還是空白——那些散文式的憤慨算不上研究。
第三,小小說現象的研究。之所以提出「小小說現象的研究」這么個角度,是因為我個人對這個問題有某種程度的偏愛。「現象」不是「事件」。「現象」比「事件」大一些、宏觀一些,帶有潮流、趨勢的色彩。這個角度的研究可以分解為這么一些「子」問題:小小說為什麼會在80年代的中國突然崛起?是哪些因素使得這種崛起一直到今天還依然堅挺,創造了不俗的集發行、娛人、培育作者、在鞏固陣地的基礎上擴大陣地?小小說對於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有哪些啟示意義?小小說的未來走向?它到底是歷史的必然選擇還是純粹的個人或者小團體的智慧?小小說在繁榮和促進文體建設方面,對於其他文體是否具備啟示意義?如果有,是什麼?記者柳萌對這一問題以新聞的形式進行這全面的報道。前一段時間,在首屆小小說節上,中國作協也終地注意到了這一情況,吉狄馬加首肯小小說選刊對於文化體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我滿懷期望地等待著有人在吉狄馬加之後,來一番「深入研究」,填補這一空白。這有助於整個中國文化產業乃至於文化事業的發展。
如果這個問題可以稱之為「小小說必然性研究」,那麼,「小小說事件的研究」也可以稱之為「小小說偶然性研究」。
第四,小小說評論的研究。小小說評論不能光看別人——也就是俗語所雲:烏鴉落在豬身上——看見別人黑,看不見自己黑——這個工作滯後了。有兩個原因:一是早期評論太少,還形不成被關注的氣候;二是很少有人想到這也是一個問題。按照我個人的資料,雪弟似乎是較早地涉足這個領域的人,是他提醒我們還存在著這樣一個角度——我覺得雪弟在這一點上表現出十分的專業精神來。這么多年來,評論小小說的文字不少了,那麼,這些評論的方法是什麼?這些評論有什麼特點?方法本身的客觀和不足體現在哪些方面?我想,有關小小說評論的研究如果多起來了,小小說評論才算得上步入到一個真正成熟的階段。那個時候,也許就不會有人說我們「太缺少小小說評論」了。因為,「裁判員」也有了裁判。
第五,小小說作品的研究。這個不用多說,大量的小小說評論幾乎都是選用了這個角度。一些評論家的入門評論也是「作品研究」。沒有認真研究作品,沒有閱讀足夠數量的作品,就敢於指手劃腳——對這樣的評論者,我只能驚嘆其「膽子實在太大了」。
第六,小小說作家的研究。作家研究當然離不開作品。但這二者並不完全一致。作家研究是把作家除作品之外的思想感情軌跡、成長經歷、學識等綜合起來進行研究,這種研究是對「作品」本質的研究,是對作品根基的研究 。現在對作家的研究風氣很盛。早先有侯德雲寫過一大「堆」的「小小說的XX」,把作品特性、主題走向、作家性情等研究了個遍,然後,馬新亭又寫了「百家爭鳴之XX篇」,等等。這些努力是有意義的,將會使我們更關注作家、更關注作品深層次的東西——它的影響力,將會超過對「技巧」的研究。
這六個角度只是比較浮在表面上的角度,也可能還有更豐富的角度可供我們切入小小說。如果真的找到了那樣的角度,小小說研究、小小說評論必定會別有一番天地——我們一直在說「小小說的百花園」,也許,新的研究角度誕生的那一天,我們再說這句話時,心裡才不會發虛,才真正覺得「腰身壯、膽氣豪」。
希望能對您起到幫助。,趕緊追問
Ⅱ 我很笨的,想寫網路小說,怎麼寫啊
你指哪方面?
電腦技術:打開WORD或者寫字板寫下來,保存。文筆好的直接給出版社,文筆不怎麼樣的直接發到網上。
文筆:若文筆不好就多看一下網上好的小說吧。你想寫哪個類型的,就看哪個類型的。
網路技術:建議你在電腦里要有一定的存稿,因為有些網站是要有稿件才可以申請筆名的,例如「起點」。一些網站是要先申請會員才能當作者,例如「起點」、「小說閱讀網」。還有「晉江」是有期限的,申請筆名兩周之內要上傳文章,以後每14天之內要有可閱讀的文字。
如果你在「小說閱讀網」申請筆名,就要先申請會員,然後登陸作家專區,填寫筆名和資料,就可以了。平常的網站只要申請筆名就可以了。
還有,新手的話可以先嘗試寫短篇小說,因為新手寫長篇一般會覺得很累的。
建議你不要寫「反動」、「不健康」、「有違社會倫理」的小說。
Ⅲ PS網路小說封面製作怎麼寫字
小說封面我以前寫書時做過:
1. 按T鍵或在PS工具箱里選擇文字工具,在畫面中單擊就可以輸入文字
2. 字體可以用系統自帶的雅黑,加粗就可以了!
3. 如果覺得不夠醒目,可以在圖層屬性里添加白色描邊
Ⅳ 提升文筆的技巧
升文筆的方法有:
一、想要提高文筆,首先要學會閱讀好的作品。多讀一些名著,在閱讀的過程中看看作者是如何進行描寫的,有沒有什麼好的寫作方法和技巧。
二、有的人可能讀了很多的書,但是文筆卻得不到提高,小編覺得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不求甚解,囫圇吞棗,沒有及時的積累。想要快速提高文筆,學會積累也很重要。大家可以弄個小本子,專門記錄自己覺的好的詞語和句子,並時常翻閱。
三、多讀幾遍優秀的文學作品,然後就可以模仿作者的文筆文風,運用作者常用的技巧,進行寫作。通過模仿,我們能夠很快發現自己的不足。
四、任何能力或技能,如果長時間不去接觸就容易生疏。文筆也是這樣,不進則易退。怎麼練習文筆呢?有時間的朋友不妨每天寫寫日記,每周寫篇文章什麼的。沒空的朋友寫篇周記什麼的也行。
五、很多好的文學作品都是經過作者千錘百煉的修改才最終問世的。
六、有些朋友很害羞,不喜歡把自己寫的東西給別人看。其實將文章公之於眾,接受他人的點評和反饋,我們才能夠獲得更大的進步的空間。
Ⅳ 我想寫網路小說,但是我打字太慢,有什麼辦法嗎
隨便進個電腦培訓吧,如果真想幹下去,以後打字之路長著呢。而且,電腦培訓班收費也便宜,只幾百來塊,絕對會是你肖受得起的價錢。跟電腦培訓教師直接說:我只要學打五筆。就OK了。(如果不放心收費標准,多去幾家,現在的電腦培訓班在市面上多如牛毛,不怕找不著最便宜的。當初俺就是……咳咳,跑題了。)
Ⅵ 怎麼寫好玄幻小說,有什麼技巧,和言情的比起來那種好寫是不是架空的比原有的歷史背景難啊。。
寫小說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寫什麼類型都是看你的技術的。即使是網路小說也是如此,如果你想涉足這個,最好能先多看一些這種書,盡量不要選太YY的文章,除此之外種類越全越好一定時間後你才能慢慢正式確定自己的想法與喜好的類型,然後就是練筆,不要急著寫長篇,從短篇開始,可以試著投稿,新手的文筆往往都需要這個方法來提升。在這個過程中也可以為自己的長篇做構思打底,在具備一定的能力以後再著手寫,而且必須要持之以恆,絕對不能挖坑半途而廢。當然,也可以一開始就寫長篇,但是那樣子出來的文章除了YY也沒有其他內涵了,而且很可能會由於文筆問題而根本沒人會看到最後,如此,辛苦地寫字也就沒有了意義。總之,不要以為寫網路小說就會很容易,如果你真的想成為一個優秀的網路小說家,就需要付出努力。
Ⅶ 手機寫小說怎樣提高碼字速度如何達到每小時3000字以上
寫小說一般要構思——寫大綱——寫初稿——修改潤色——發布——回看反思。
寫小說不是機械的碼字,需要構思創作,這樣會比正常的碼字慢一些。正常碼字員一小時基本也就4000-5000字,而大部分網路作家一小時的碼字速度在800-2500左右,寫小說快的不光是打字速度快,最主要的是思路順暢,盡量不卡殼,節省思考時間。關於日更八千全職寫手一般也會難度,更不要提用業余時間做兼職了。
我本人喜歡看小說,也關注一些作家的新聞,像金庸先生寫作比較謹慎,往往大綱非常明確,構思嚴謹,再加上龐博的積累,才能下筆如有神,甚至能一邊在報紙上連載小說,另一邊還能構思新小說。但是金庸先生也經常返工,精益求精的精神使得他雖然作品不多,但部部精品。
相反古龍先生寫作相對就隨意一點,有時候靈感涌來就會就地而寫,他本人好酒好女色,甚至有時間沒有錢會寫小說抵債,使得好多小說就寫了個開頭,後面都由別人代筆的,這也就導致古龍作品雖多,但是傳世精品較少。
大師創作尚且速度不快,何況我們普通人,有道是欲速則不達,佳作往往需要精心打磨。當然現在很多網站對作家是以字數作價,這也促使很多作家以速度多字來取勝。但是慢工出細活,如果長遠考慮,用時間換品質,以質取勝才是長久之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寫小說必須要用電腦,千萬不要用手機。
而且千萬不要用語音。因為語音全是口水話。
以仙俠小說為例。
正式寫作的時候,除了大綱之外,一篇文章寫出來,那隻是初稿。
還要進行潤色處理,該縮減的縮減,然後,把句子做舊,四個字四個字的寫。要把文字寫得古香古色的。
小說收入是按質量取勝,經營的是個人品牌,人家一看見你的筆名,就願意追讀。
如果粗製濫造,不如不寫。初期階段每天2000字就好,但一定要以製造精品的態度去寫。
否則,不如不寫。
君可能不知,現在AI也能寫作了,如果是粗製濫造,不如讓AI來寫作,但看不下去,如果用AI軟體1分鍾上萬字都是可以的,但有意義嗎?
只有人類,才懂運營個人品牌,比如見到金庸古龍之名,就會去看他的作品,這就是個人品牌,而AI是不會運營個人品牌的,所以寫小說,比如東野圭吾,最後是依靠版稅,來賺錢,版稅才是大頭,所以一定要以寫精品小說的目的來寫作。
我用五筆來打字,但是也不如語音快,終究是沒寫過太多的字,沒寫過長篇大論,因此就用五筆就好。
首先,兄弟,我只想說,你的想法很危險。
業余時間保持日更八千?你怕是有4個肝吧?
我全職碼字那會,一天寫到晚,日更也就八千,你光靠業余時間就想寫八千?
我感覺你可能被某些寫作軟體給洗腦了!
確實,現在有好多寫作軟體能幫助你寫作,
有的能幫你更改錯別字,有的能幫你理清楚條理,
甚至更誇張的軟體,能瞬間幫你構思出一個幾百字的經典橋段。
但是,想靠這些外力幫你日更八千,這任務還是比較艱巨的。
因為構思還是你這個主體在構思,要是用多了寫作軟體,你很多時候都會卡文。
即便不卡文,你寫出來的東西也是千篇一律,不會給別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寫作不是照葫蘆畫瓢,寫了幾百上千萬字的寫手,該卡文的時候,還是會卡文。
我勸你還是寫寫看吧,或許,寫得多了,狀態會好一點。
順便說一句,一個小時1000字算是平均速度了,大部分寫手基本都是這個速度!
我手機寫字就比較慢,我用的是手寫,五筆和拼音應該快些。
如果你的普通話標准,直接用語音就好,而且不用擔心有錯別字。
語音打字
一、有句話叫「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換句話說你博覽群書,通古曉今。這時候再碼字就會很有靈感,信手拈來。
二、熟練掌握漢語拼音,聲母,韻母。熟悉各個拼音組合,做到不用想就你寫出來的地步,此條只是快的附加條件。第一條是主要因素。
三、受過高等教育,對文字辨識度極高,海納百川,靈活運用。且不會容易出錯,寫錯字。
四、前三都具備的情況之下,對文章修辭手法熟練運用。寫作表達方式融會貫通,文章主旨鮮明。體裁多樣性運用。
五、要具備構思,架構,組織故事情節的能力。猶如文章的脈絡,靈魂。夯實地基,才能建造摩天大樓。
六、草灰蛇線,伏脈千里。有更深遠的大局觀,能夠塑造連貫性。句與句連貫通俗易懂,語句通順流暢、才思敏捷等。
七、如果你只是想寫滿三千字,而不求其他。則可以隨意亂碼打字,半個鍾就可以達到你的要求。
八、最後一點,有一台有質量的手機或者電腦。
只要腦子裡面有貨,一個小時3000字不難呀,我每天發一篇,1000多個字,十幾分鍾就搞定了。我用的拼音輸入。
這是個很深奧的問題。
文藝出於生活而高於生活,文字乃拼音,為之而勝於拼音!
如果專想碼字快而多,不求思想與境界,簡直是廢話連篇,謬論百出。
而文字的凝煉,注重於形象、生動!如:毛主席健步走上天安門廣場,他為何不用穩步呢?健字就形象地說明主席當時心情激動,大步流星走上天安門廣場,事實也確實這樣。穩字之穩,不慌不忙。穩健之差,意別千里!
而至於寫小說,靈光一閃,揮亳而就,我想不成熟,除非在你的頭腦里這個鏡頭閃過千百次!
所以說:小說要寫就寫到人的心裡去!而至於碼字多少,與小說無關!
這就是我的看法喲!
Ⅷ 小說帝王字跡描寫方法
善用墨跡。書法就是一種墨跡藝術,所以寫字時,筆畫要做到八面出鋒,墨色濃淡相宜,干澀有度,濕潤之處血肉飽滿,干澀之處顯骨力。做到濕澀相間,相得益彰,濃淡合適,筆畫生動有力,富有節奏感。
2.筆畫勁健。書法的筆畫要柔韌有餘,輪廓鮮明。所以寫字的時候,要剛柔並濟,直畫如扛鼎之柱,折鉤筆畫如圓月彎弓,起筆、運筆、收筆自然舒展。
3.首尾呼應。書法的筆畫,首筆和末筆很關鍵,從第一筆開始,要估算到末筆如何架構。如寫楷書,首筆豪放,末筆收宮,字體內緊外松,結體嚴謹。寫行草時,筆斷意連,首筆與末筆顧盼呼應,筆筆送到,八面出鋒。
4.結體協調。書法字體的結構布白合理,結體講究,留白處寬窄適宜,避就筆畫間距適中。筆畫長短,粗細有致,不顯凸兀。字體欹正姿勢險中有正,內含筆力。
5.方圓兼用。方筆和圓筆兼用,方筆時,切鋒直入,顯雄健剛勁之氣;圓筆時,藏鋒逆入,含蓄渾圓。方而不銳,圓而不鈍
6.寧丑毋媚。這是書法美學法則之一。明末清初,啟蒙思想家傅山,針對統治階級御用書法的甜俗媚態風氣,提出「寧丑毋媚」口號。傅山認為自己的書法得力於蔡邕漢隸的古樸和顏真卿書體的雄渾。不是為權貴階層媚俗思想群腐化而書作。
7.陰陽向背。創作書法要有陰陽向背的字形、字勢,點畫有相背、相向、大小、長短、左右等。點畫安排,不失重心,四方照應,協調中有側重。細致中展大氣!
8.意在筆前。也叫意在筆先。筆居心後,就是在寫書法之前,先要在心中做好位置鋪墊,加以構思,然後才揮毫潑墨寫字。衛夫人在其《筆陣圖》中指出:「意後筆前者敗,意前筆後者勝。」
Ⅸ 小說如何寫
寫小說的步驟
1.花一小時用一句話描述你要寫的故事。
2.再花一小時把它擴展成一段,包括故事的開端,主要的沖突以及結局。
3.為每一章寫一個梗概。
4.花些時間把每章的的梗概擴展成一段。除了最後一章,每一章都應該在沖突中結束。最後一章結束全書。
5.花一到兩天用一頁紙描述主要人物,在用半頁描述一下其他人物。
6.下面,花一周的時間把一頁的故事梗概擴展成四頁。
7.再花一周的時間做出詳細的人物表和每件別人應該知道的關於這些人物的事情。
8.用表格列出所有你希望加入故事的場景。
9.開始用寫字板寫你的小說。
寫小說切忌
1、用散文方式寫小說
寫慣散文的人,往往不自覺地把故事「敘述」出來,並以作者身份作一些「全知」的描述,情況就像電影播到中途,突然有個人跳出來用旁白「解畫」。這樣,即使寫得再好,亦只是一篇散文而非小說。寫小說,應透過生動的對話、主角的動作,他們身邊的人的所作所為,加上環境和氣氛的渲染,像播放電影一般把故事「呈現」出來。如果以電影喻小說,作者就是導演,利用鏡頭把故事帶出來,而不是把劇情大意朗讀出來的旁白配音員。
2、人物關系單薄,主角面目模糊
從不注意人物塑造,以致男女主角面目模糊,整本書看完了,讀者也說不出每位主角有何特色,沒能留下任何印象。成功的小說,一定有活生生的人物,讀者即使忘記劇情,也一定記得主角的形象,例如金庸筆下的楊過、黃蓉;瓊瑤筆下的還珠格格。人物與劇情,前者更加重要,因為人物性格完整,他們自然而然會在所處的環境中作出合理的反應,透過人物之間的互動,劇情便能自然而然推動,而非為了鬧三角戀而三角戀。先處理好人物性格和關系,然後才構思劇情。仔細構想每個角色的年齡、外貌、教育程度、口頭禪、價值觀等。除了主角,也要塑造配角,作出陪襯或擔任特別任務。
3、過分平鋪直敘
不注重故事結構,千篇一律按時間先後來說故事,不懂得將一些對推動劇情沒有作用的段落刪去,令故事流於冗長、沉悶,沒有******。有了故事內容,還要想想如何「說」出來才動聽。一個結構完整的故事,總離不開「起、承、轉、合」這支架。這並非說,我們一定要按時間順序來寫。要點是先將故事內發生的事件按時序排列出來,然後再作出調動,利用插敘、倒敘等技巧,同時刪去不必要的篇幅,使劇情的節奏流暢。
4、結構鬆散,胡亂賣弄意識流
沒有結構的小說,好比鏡頭搖來搖去的電影,章法欠奉,不知所雲。倒敘、插敘、意識流等創新的寫作手法,如果掌握不好,很容易令結構鬆散,愈寫愈離題。不要為技巧而技巧,以「創新」作為結構鬆散的借口。不論你用了哪些技巧,故事寫完後,請看一遍,如果依然符合「起、承、轉、合」的脈胳,那便不會離題萬丈了。
5、開場悶蛋,令人昏昏欲睡
小說的開場,傳統寫法是以描寫環境氣氛入題。不是說這種方法不好,但這種方法讀者已見過千次,毫無新意,可不可以有創新一點、吸引一點的開場方式呢?其次,這種方法用得不好,就會拖拖拉拉,寫了幾千字仍抓不住主題和人物。寫作是一種溝通,如何才能吸引讀者追看下去?除了多讀名著,也可以從電影偷師。簡潔就是美,不落俗套的在開場帶出整個故事的人物和主題,讓讀者馬上知道這趟閱讀旅程的方向,比東拉西扯可取。
6、全書欠缺主題
橋段再花巧而欠缺主題,好比一個只有美貌沒有智能的美女。即使是一個愛情故事,也應該賦予一個大主題。主題應在落筆前確立,透過內文慢慢滲出來,例如借主角的對話表達。主題不必是諷刺時弊的大道理,即使寫愛情故事,也可以是借愛情來反映一種現代愛情觀或一種男女相處的道理,以提升整部作品的深度。
7、內容空洞
這里所說的內容,不是指有沒有「橋,而是指整體來看,整篇小說仿如空中樓閣,欠缺客觀理據支持。沒錯是有個故事的框架,但拿走框架,就會發現故事很空洞,讀後找不住一點什麼。好看的小說,多多少少有些資料或知識為故事作出支持,使劇情發展更加合理、迫真。小說源自生活,完全忽視現實、完全不能反映半點現實的小說,只屬二流。如果你已經有一條「絕世好橋」,第二步是作一點兒搜集資料,為人物背景、故事的時空補充養分,然後技巧地表達出來。假設你想寫一個對愛情執著的男人,那麼請問他從事什麼職業,成長路上可有陰影?這樣的個性,會讓他做出什麼行為?
8、主角無緣無故就愛上
愛情是年輕人常寫的題材,但並不易寫得好。其中一個問題是每個人都以為自己(或筆下)的愛情可歌可泣,自說自話地愛得地動山搖,旁人看來卻可能不外如是,更遑論感同身受,同歌同哭。
Ⅹ 如何把小說寫得長一些要注意哪些技巧
我該怎麼說呢,上面一個二級一個四級都給說得差不多了,我來說下那些不受歡迎的小說是怎麼形成的吧。
1、中篇小說,長篇小說,是兩種概念。中篇小說主要是指十幾萬字、幾十萬字的小說,特長篇小說是指幾百萬的字的小說。中篇小說通常是一本書,長篇小說通常是好幾部。
我說這個的原因是提醒你,寫小說不是寫流水賬,不要痛苦地寫,與其絞盡腦汁寫下去,不如讓自己放開好好玩一下繼續寫下去,長篇小說是要有耐心與耐力的。
2、小說不是電影,劇情請不要進展那麼快。
我說這個的原因是告訴你,寫小說的人大多是想到了開頭與結局,都忽略了中間。其實任何人都應該根據劇情來,就算你想到了開頭結尾,中間根據你的靈感一個故事一個故事寫下去,到最後大多數都是變了結局的。中間才是關鍵,中間才是主要,中間才是熱點,許多人物的刻畫都是靠中間來描述的,你寫得再好的開頭與結尾誰看啊。
3、人物設定決定細節,細節決定劇情,劇情開啟小說開頭與結局。
人物的面貌可以忽略,就算用一個英俊來表達讀者都會懂得你的意思,我要提醒你的是大多小說都是俊男俊女,劇情,千本書裡面80%都是重復的人物性格與面貌,那樣很沒意思。
最後要告訴你,小說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寫成的,堅持就是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