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小說借鑒情節
① 網路小說的基本情節套路有哪些
比如說在都市小說中,男主角救了一個小姑娘,接下來一定會是他們兩個相愛,女孩一定會愛上這個男孩,這就是現在網路小說中的套路,用救人的手段來是他們產生感情,從而引發一段美好的戀情。
② 網路小說如何將情節寫得生動有趣【網文寫作技巧】
網路小說如何將情節寫得生動有趣?
假如說有這樣一個故事:主角是個壞蛋,經常欺負別人,結果他發現自己經常遭遇意外,可能有人想要殺了自己,他迫切想要自救,卻發現危機始終不斷。
這里有兩種情節的安排:
第一種:開篇主角躲在房子里,寫下遺書,表示有人要殺他,如果他死了就一定是被人謀殺,並且列舉了一些自認為有動機殺自己的嫌疑人。
留下遺書之後,他出門調查到底是誰要殺自己,中途遭遇危機,發現線索,一步步查出真相。
第二種:開篇主角在欺負別人,一副滿不在乎的模樣,但緊接著他過馬路就差點被車撞了,洗澡的時候發現插座在漏電,吃飯的時候酒菜里被下了河豚毒素。
這接二連三的意外事件終於讓他意識到了不對,他向人尋求幫助,可卻無人理會。
他懷疑是自己之前欺負過的某個人要報復自己,於是前去跟蹤,堵住別人做詢問,但卻又逐個將這些可能的嫌疑人排除。
他不知道自己得罪了誰,惶惶不可終日,甚至覺得是引來了天罰,只好尋找受害者一一賠罪。
這個過程中突然有一次,他從其中一個人那裡得到了線索,隱約抓住了那個人的影子。
但當他給每個人道歉之後,意外事件卻再也沒有出現在他周圍。
……
如果將這兩種情節的安排做一個對比。
第一種開篇拋出了一個噱頭,已經屬於不錯的故事誘因,但之後的推理,追查,除非你是專精與偵探推理小說的職業作者,否則想在這方面玩出花樣,非常困難。
大多數作者如果按這個安排去寫故事,都會落入平平無奇,毫無波瀾的困境。
第二種安排在開篇並沒有拋出一個獵奇的噓頭,但隨著故事不斷向後展開,你會發現他所設置的懸念是連環不絕覆蓋在劇情之上的。
如果將這些懸念都剝離出去,這就是一個很俗套的壞人在懲戒之下自我救贖的故事。
利用巧妙的情節安排,不斷向讀者釋放出故事的懸念,這是打破劇情平淡的最好方式。
————————————————————————————————————————
這里再舉一個平凡點的例子,校園愛情。
假設一個這樣的故事:主角暗戀某個女生,不敢表白,但因為是一次意外的巧合,卻讓女生得知了主角的心意,女生沒有點破,因為她也不知道如何面對這份突如其來的消息。
校園之中,人互相偷偷觀察,慢慢在意,然而直到畢業都沒有打破僵局。
直到某一天,已經工作的主角因為一次休假回到家鄉,從以往的一些舊物中發現了女生曾經隱晦留下的心意,遂動身尋找女生的蹤跡。
這就是一個很平淡的愛情故事,木有撕心裂肺,愛恨糾纏,分分合合,賺人眼球的勁爆內容。
木有車禍,疾病,墮胎,小三,霸總這些青春劇所謂的爆點。
如果按照正常的方式去寫,肯定沒有過山車那般的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充滿了乏味和無趣。
這樣本身缺乏起伏的故事該怎麼安排情節。
首先,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故事中有劃分非常明顯的兩條時間線。
一條稱之為『青春期』,一條稱之為『成年人』。
這個故事能否講好,講精彩,關鍵就在於過於平淡的『青春期線』能否吸引讀者,而根據單調線索推導的『成年人線』能否留住讀者。
這里同樣是兩種情節的安排:
第一種:事業有成的主角坐在返回家鄉的火車上,這次休假他要躲開大城市的喧囂,只想回到父母身邊放鬆一下。
火車到站,主角回到家,發現父母正在重新收拾他以前上學時的房間。
於是主角放下行禮,連忙讓父母去休息,自己整理就行,打掃房間途中,無意間從抽屜里發現一封沒有給出其的告白信。
看著這封信,主角面紅耳赤,又忍不住想打開看看自己當年是怎麼犯二的。
這時候老媽端著水進來,看到主角手上的信,打趣說你上學的時候喜歡的女生叫什麼來著。
主角沒有回答,哄走老媽,將門鎖了起來,看是翻找以前學生時代物品(線索)。
第二天早上,主角無事可做,又想起昨天從櫃子里翻出來的東西,心血來潮突然想去母校看看。
回到學校,拜訪了曾近的班主任,老師一邊回憶,突然詢問主角,以前跟你關系很好的那個女生現在怎麼樣了。
主角納悶,表示自己沒有跟對方關系很好啊,老師卻一臉不信。
從班主任那裡得知當初班上的東西還有好多在學校的陳列室,主角要來鑰匙,前去查看(線索)
走在去學校的路上,時間回到青春期線,主角根據回憶開始穿插說明整件事的起因。
這里要寫清楚主角學生時代並沒有表白,始終都是暗戀(自以為)。
後面劇情太長,我就不一一寫出來了,總之,青春期線的轉折點在女生發現主角心意的那起意外事件,成年人線的轉折點在主角通過線索發現女生最終心意的事件。
這兩個事件跟著線索和懸念推導出來即可,青春期線的轉折點在前,成年人線的轉折點在後。
第二種:主角裝作在看操場的樣子偷偷看著窗邊的女生,老師突然點名朗讀課文,主角回過頭佯裝沒有走神的模樣讀起課文。
下課後,主角摸了摸背包的小口袋,後座的小夥伴催著趕緊去食堂排隊買飯。
主角只好把書包塞進抽屜,匆匆離去。
女生正准備出門,中途卻被任課老師叫住,叮囑她下午上課前把昨天作業收齊抱到辦公室去。
女生叫住一個正准備離開的同學,催促他趕快交作業。
該同學表示作業本早上借給主角抄了,應該在他櫃子里,趕時間去食堂便叫女生自己去找。
女生無奈,只好來到主角座位翻找,取出作業本的時候,不小心帶出一個信封,上面寫著自己的名字。
女生疑惑,女生打開,女生重新合上信封,匆匆將作業本全部塞會主角書包。
主角吃完飯回來,發現女生正在清點作業,想起來自己早上抄完還沒有教上去,連忙翻出作業本交給女生。
下午上課,老師讓女生上黑板解題,連續喊了兩次都沒回應,主角連忙舉手,表示這題我來。
……
若干年後,主角休假回到家鄉,內容同上,開始沿著線索揭秘。
————————————————————————————————————————
如果我要拍電影或者電視劇,這里會選擇雙線敘事的結構,通過成年人線的探尋,回憶,對話將『青春期』線的故事穿插說明,一步一步引導出來。
以此來規避青春期線過於平淡、乏味、稚嫩、青澀的缺點。
但是,如果是小說,尤其是長篇小說,卻不會選擇刻意的去規避。
青春期線不僅是伏筆,同時也是鋪墊,這對講清楚這個故事至關重要,屬於不可缺少的因果。
相比於倒敘和插敘的講述,寧願多花費筆墨和篇幅去把這段故事講清楚,講精彩。
這個例子中雖然同樣有利用到懸念去吸引讀者,但是更主要的方面則在於『人物』和『沖突』。
人物方面通過具體的事件,行為,神態,心理等方面來刻畫這個人物的細節。
主角和女主都是利用這點來在平淡的劇情中發揮他們的吸引力。
沖突方面則主要是利用了兩個角色之間的『信息差』,配角與主角之間的『信息差』。
這只是眾多沖突手法中的其中一種。
設計故事情節時,可以利用不同的因素製造『對比』,再由對比形成『反差』,以此塑造出矛盾的中心點。
沖突展開,要思考的便是如何解決沖突,以此達到戲劇性的『轉折』效果。
……
所有的情節安排,與其讓主角去說,去想,不如讓主角去做,去動,行動和遭遇是情節的根本,兩者需要產生互動,互相配合。
懸念、人物、沖突,這些是在平凡情節中吸引讀者的法寶。
當然,具體在寫的過程中還要考慮視角,文風,遣詞造句方面的表現力與代入感。
再提供一個最簡單粗暴的方法:
極端化人物的某一個性格特徵,或者極力塑造人物的某一種執念。
也就是說,我的這種方法是從人物塑造入手,反向建構故事。
假設我們的主角是個渴望成為當代傳奇劍客的少年,但他很窮,手裡甚至沒有劍。
有個鐵匠,擅長鑄劍,他收藏著無數的名劍,但是他貪財,除非有錢,否則誰都拿不走他的劍。
有個俠客,武藝高強,但是也很落魄,俠肝義膽,喜好吹牛,手裡存不住錢,嗜酒如命。
有個怪盜,妙手空空,以偷盜為樂,卻又將偷來的東西棄若敝屣,只求偷盜時的驚險刺激。
有個劫匪,嗜殺如命,常守在路邊,不求黃白之物,只想殺人。
在我的觀念里,情節只是人物互相碰撞的結果,所謂的高潮,就是他們最尖銳的地方彼此剮蹭所爆出的火花。
1當少年先遇到鐵匠,被鐵匠嘲笑後遇到俠客,得知俠客手中的劍被怪盜偷走了,然後遇到了那個劫匪。
2當少年先遇到了怪盜,少年用言語相激,讓這怪盜為自己偷來了一把好劍,隨後又遇到了循著痕跡趕來的鐵匠,急公好義的俠客路過,看不慣鐵匠那副咄咄逼人的樣子,答應取下劫匪首級換取賞金替少年償還。
3當少年先遇到殺人如麻的劫匪,危機之時俠客趕到,一番亂戰後殺了劫匪,俠客被少年的執念打動,讓少年提著首級去換錢買下鐵匠的名劍,卻不料,少年才買的劍被怪盜盯上……
4當少年先遇到俠客,急公好義的俠客答應傳授少年幾種劍術,而後少年又不小心撿到了怪盜偷來的長劍,幾番指點下,那個殺人如麻的劫匪成了少年的第一塊磨刀石……
至於後文?
如果是小白爽文,就讓人物單一化,做到情緒輸出就好了。
如果想要寫的復雜點,往這些人物上再添加新的屬性,讓他們再「長」出其他尖銳的尖刺,讓他們在不同的環境下再度相遇。
事實上,只要人物足夠鮮明,到哪都是有故事的。
以上只是以少年為核心塑造的故事而已,不妨可以想想以鐵匠、怪盜、強盜、俠客為視角的故事?
不同的人物之間可以組成不同的故事,也會根據後面添加的人物而有了全新的變化。
或許你該問問你筆下的這些人物,
他們需要什麼,他們渴望什麼,他們熱愛什麼?
至於後續的發展,無非是另一個性格鮮明的人物闖入了這個已經被打磨的圓潤的故事裡,重新剮蹭出激烈火花的輪回而已。
③ 正在寫的小說 情節與一本小說相似算抄襲嗎
親,你這是合理的借鑒,並非抄襲
因為以下幾點都不算抄襲的喲
1.借鑒了其他故事的部分背景,用新的主要人物寫出的跟原故事關聯度不大的新故事。例如,網文中的部分無限流小說(意指大雜燴一般的小說,無所顧忌地將各種元素亂入其中)。
2.借鑒了其他故事的人物關系,卻使用了新的故事背景,甚至更換了時代背景,從而產生出一種獨特的新鮮感。例如,將《紅樓夢》中的主要人物關系析出,放到現代寫成一本豪門言情小說。
3.借鑒了其他故事的敘事風格和部分人物性格,但起用了全新的人物,故事主線也跟原故事完全不同。例如,當年辰東的《遮天》橫空出世之後被大家驚為神作,很多作者紛紛研究和效仿其風格,出現了不少「遮天體」的玄幻小說。
網路小說總是有既定的套路,比如武俠小說、修仙小說,常見的無非秘籍、靈葯、神獸等等,這樣的雷同可以視為抄襲嗎?周運表示,「只要是很多人都在寫的商業化小說,就會存在一定的經過大量讀者驗證過的、行之有效的情節發展模式和人物關系模式,就這個角度而言,一些網路小說在這些套路上出現相似或雷同是正常現象。」
在周運看來,同樣是主角掉落山崖發現武功秘籍的橋段,在高明的作者筆下,是能夠為不同的故事主旨服務的,也能因為不同性格的主角,而發展出不一樣的後續情節。「個別人別有用心地將橋段近似或雷同,簡單等同於整本書的故事雷同,從而將借鑒等同於抄襲,這是混淆概念的不負責任的言論。」
但有哪些可借鑒和不可借鑒的東西?
1.立意和創意
立意是可以借鑒的,但創意不能輕易借鑒。
比如電影奧斯卡獲獎電影《美麗人生》,它的立意是用歡樂的形式來表述一個悲慘的事實,創意是以一個父親在納粹集中營與孩子做游戲的方式,用這種善意的謊言保護孩子幼小的心靈。
假如你寫一個父親帶孩子在日本的集中營做游戲,這很明顯就會被人看出來是抄的了。一定要借鑒創意的話也要尋求變通,比如反差法,用苦難的方式表達歡樂也是可能的。
2.目的事件和橋段
目的事件可借用,橋段要謹慎借用。
什麼是目的事件呢?比如說在一集戲里要寫什麼事件,要達到什麼目的,比如要殺一個人,或者說讓一個人死,這個事件就稱為目的事件。但是具體怎麼死的這個橋段是不能借用的,比如電影《英國病人》中一個女人因身受重傷被困在山洞裡,而她的情人被當作間諜抓去無法趕來營救她,然後她就要死了。你當然也可以把故事的人物寫死,但怎麼死的這種具體的橋段你不能借用,即使借用也要變通,變成不同的細節設計。
3.人物和人物關系
都可以借鑒,但最好別同時用。
比如電視劇《家有九鳳》,你可以借用其中一個人物的個性,假如你既寫了九個人物,而九個人物性格與原作又是對應的,人物和人物關系都用了,那很容易就構成抄襲了,所以最好是把人物和人物關系單獨分開來借鑒。
4.核心事件和結構
可以借鑒,但要分開用。
什麼是核心事件呢?可以說是開端或者整個故事中會推動故事發展的重大事件,比如故事開端需要男女主角認識,最後結婚。這種核心事件是可以借鑒的。
另一個結構,用什麼樣的結構來講這個故事,比如電視劇《溫州一家人》分國內和國外兩條線來敘述這個故事,結構當然也是可以借鑒的。
但是核心事件和結構不能同時用,同樣的核心事件以同樣的結構講,就造成了極大的抄襲嫌疑。
5.細節和台詞
完全不能用。
具體的台詞和細節是別人獨有的,所有的故事情節都是由具體的細節、台詞這些組成的,你一借用,就很容易被看出來,雖然是極小的方面,但是很丟人。
關於細節台詞這一點,補充一下,照抄台詞肯定是不行的,實在想借鑒別人的台詞也要變通。業內有個例子說是,如果瓊瑤寫了「太陽冉冉升起」,於正用「太陽從天邊慢慢升起來了」,這就不算抄襲了。
記得採納喲!!!!
④ 我想寫網路小說,如果內容上和其他的小說有少許相同或情節相似的話算侵權嗎
少許相同或情節相似 這基本上是不算的。 但是如果說小說中有大致相同的段落。 排比 。 句子。 甚至是一章都是相同的話 那就算上了。
其實現在小說都大同小異 有時候你認為自己不是抄襲的 人家讀者卻不會這么想的。 畢竟對他們來講 只是在閱讀中尋找自己感興趣的 換做是我 看見大概一樣的也是會有想法的哦·~`
我也是寫小說的~ 一起加油哦·~
⑤ 寫小說,有的情節類似於別的小說情節怎麼辦可以這樣嗎
只要不是抄襲的,只是類似的話,不會有問題的。且不說網路小說有多少是模仿寫出來的,就算是文壇上有名的作家一開始也是從模仿開始的,比如說莫言。因為人看過一些好的作品之後有所感悟,因此而寫作是很正常的,所以在自己的小說中有一些和別人類似的情節其實是很正常的事情,自己寫多了,就會自然而然找到自己的風格、模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