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成功用網路小說戒賭
❶ 你看我們,好像一條狗啊
查理芒格的逆推
最近看《窮查理寶典》里有一段內容是查理芒格 對可口可樂產品策略進行的逆推 ,他假設自己是發明可口可樂的人,他當年是如何預測去生產怎樣的一款飲品,能長期暢銷,設定具體的時間點和盈利目標,再次逆推這款產品應該具備的成分和營銷手段和具體實現路徑。裡面描述的細節精確、過程清晰,結果明確。坦白說,這個內容看的我頭皮發麻。
因篇幅有限這里不引述原文,你可以搜索「芒格 可口可樂」得到相關信息。芒格的重點在於運用數學、品牌學、心理學等學科知識逆推從無到有創造可口可樂持續獲利的有關要點。其中心理學很大一部分不過是我們都學過的「巴甫洛夫條件反射實驗」
巴甫洛夫的狗
條件反射實驗過程:巴甫洛夫先把食物給一隻狗看,它流口水了;而給狗聽一個鈴聲,則沒流口水。但是此後巴甫洛夫有意識的每次給狗看食物的同時給它聽鈴聲,經過一定的反復刺激。最後在沒有看到食物的情況下,僅僅給狗聽鈴聲,這只狗也開始流口水了!
這個實驗被稱為 『經典條件反射學說』 ,它的證明:一個無關刺激(比如鈴聲比如鑽石比如可口可樂)經與較強的非條件刺激(食物、情慾、優越感) 多次結合後,無關刺激就能產生有效的反應。 羅輯思維有一期講到鑽石是20世紀全球最大營銷騙局這件事,有興趣可以搜索『鑽石營銷』幾個字,可口可樂和鑽石營銷似乎都是這么一回事,他們在努力 創造一種原來不存在的需求 , 把人們從目標需求轉移到他們的產品上 ,所以我們現在一說鑽石就想到愛情,一想到可樂就吞口水,一拿起手機就停不下來,一看電視就忘記了正事……就像巴甫洛夫那隻一聽鈴聲就想到食物流口水的狗一樣。
你看我們,都好像一條狗啊!!!
世界是個實驗場
現代世界就好像一個實驗場 。我們的周圍,游戲成癮者、網路文學成癮者、沉迷學習無法自拔者、零食愛好者、旅行愛好者、長跑愛好者……那些強烈的喜好和需求是從哪裡來的呢?明顯都不是天生的。
我們每天用的手機也是一個條件反射實驗場 ,每個app後面都是一個團隊,在通過各種刺激和強化的方式促使用戶喜歡上使用app,並通過搜集用戶數據(就如同巴甫洛夫測量小狗的唾液分泌)來分析和優化刺激條件,讓用戶習得某種他們想要的「需求」。可見
一些人和機構通過有意無意的使用條件反射理論的方法,去設計了其他人的行為。
到這里,我們似乎得出了很悲觀的結論,原來我們是任人擺布的小狗啊。但我更希望通過寫作給予讀者的是知道一個事情後如何讓它為我所用,就像芒格一樣。
善用條件反射理論的智慧
查理芒格是投資大師,推崇多學科的普世智慧,從這個逆推可口可樂的案例里,說明了條件反射理論也成為了他 普世智慧 的一部分!是一個很有威力的思維。
思維的奇妙之處在於,覺察自己就能控制自己,懂得原理即能為我所用
知道了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理論經常被用來設計人的行為,我們才會 有意識的去避免被不好的設計。 又或者說, 於其被別人設計行為,不如我自己親自來設計!
1.避免被不好的設計
這就需要破除某方面條件的反射機制,比如:需要學習或專注做事或者與家人共度好時光的時候,關閉手機等娛樂設備(減少條件刺激),排除干擾專心做好自己的正事,避免手機成癮影響生活。又比如:想要戒煙,一方面也可以 減少條件刺激 (把煙放在自己找不到的地方)或者可以強化另外一種刺激條件(嚼口香糖,電子煙) 對另一個東西上癮 ,從而破除當下對煙的需求。前陣子據新聞報道有老外看中國網路玄幻小說上癮居然因此成功戒毒了……
2.主動設計行為和需求
我們完全可以用巴甫洛夫的理論,去設計自己和他人和其他事物的行為需求。
把它用在自己身上,就是自控力和執行力的體現 。比如有些作家在寫作的時候,習慣點上某種香薰,選擇某個特殊的觸發機制(如某一首輕音樂,或抽根煙、喝杯咖啡、使用自己熟手的工作利器)久而久之這些就變成了觸發機制(儀式感)。幫助人們很好的設計和驅動自己的行為。難怪有句話叫什麼來著,優秀是一種習慣。
把它用在別人身上,就是影響力的體現。
比如老師多誇獎學生取得的進步,就會強化學生朝著進步的方向行動,又比如一些書上講的伴侶行房前,布置好燈光蠟燭或者香薰或者喝點紅酒的習慣一形成,久而久之,你只要把這些前置條件做好,在不用通知對方的情況下,你輕易激發對方的情慾。
把它用在產品上,就是營銷威力的體現。 比如手機app通過大數據獲取用戶信息後,知道某些用戶的強需求是什麼,把他們的目標需求經常性的和用戶的強需求結合出現,久而久之用戶就會習得設計者想要的需求。
把它用在企業管理上,就是效率工具。 了解員工的強需求(是工資待遇、還是理想和價值),將企業自身需求與員工的強需求做結合,從而設計員工行為,成功的遷移到企業的目標需求上來。
把它用在朋友上,促進共同利益。 將你的需求與朋友的強需求結合,遷移需求形成利益聯盟,共同促進共同成長。
用在競爭對手上…… 此處省略幾k字,不想教壞你。呵呵
最後還是要安利你看一下這本書《窮查理寶典》,是一碗極好的雞湯。
祝好。
❷ 閱文IP,必屬精品
10月20日,胡歌在微博宣布成為閱文IP代言人,官宣微博一天內收獲了五萬+轉發,兩萬+評論。綜合胡歌的人氣,這數據只能算中規中矩。僅僅10餘小時後,胡歌超話就被新的話題 #胡歌談明星社會責任# 佔領。
盡管在宣傳數據上差強人意,但選擇演繹《琅琊榜》《偽裝者》等精品電視劇再度爆紅的胡歌作為代言人,絕對是閱文的一筆好棋。這在某一方面契合了閱文IP影視化的戰略,閱文希望通過上億讀者的付費數據,甄選最適合影視改編的故事。「閱文IP,讓好戲將至」」閱文IP,必屬精品「這兩句點睛的廣告詞昭告了閱文在影視方面的野心。
從某一方面來說,囊括 QQ 閱讀、起點中文網、新麗傳媒等知名品牌,背靠騰訊資本的閱文集團。運作IP影視化應該是如魚得水。閱文官網介紹顯示擁有 1170 萬部作品儲備,780 萬名創作者,覆蓋 200 多種內容品類,2019年上半年平台新增字數約200億。已成功輸出《鬼吹燈》《盜墓筆記》《琅琊榜》《全職高手》《扶搖皇後》《將夜》等大量優秀網文 IP 改編為影視、動漫、游戲等多業態產品。
速途研究院於2018年12月推出的《2018年中國網路文學作家影響力榜》顯示:2018中國男作家網路影響力TOP50中,閱文足足佔了47個席位。而根據2019年6月的網路小說風雲榜,排名前20部的網路小說重,有17部出自閱文平台,閱文影響力可見一斑。
盡管閱文繼續保持著中國網路文學市場的領先地位,但閱文在股市上的表現,可是極為尷尬。截至10月29日收盤,閱文最新股價僅31.2港元,與最高的110港元相比,跌幅近70%。
根據2019年8月發布的上半年財報顯示,閱文集團上半年共實現營收29.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0.1%;通用會計准則下經營利潤5.28億元,同比下滑12.6%;凈利潤為3.93億元,同比下降22.4%;資產總額為262.32億元,資產負債率為28.4%。其中在線業務(包括自有平台,騰訊平台和第三方平台)收入同比減少11.5%,截至2019年6月30日,占總收入的56%。版權運營及其它的收入同步增長224.1%,來自版權運營及其他的收入同比增長224.1%,占總收入的44%。
在線業務收益負增長並不讓人意外,一方面是用戶數已達瓶頸,另一方面是來自付費用戶的每月收入不升反降。根據2019年中期財報顯示,即使推出了免費閱讀產品飛讀,渠道的各種拉新促活政策也沒落下,閱文自有平台及自營渠道平均月活量增長僅1.7%。這說明在用戶注意力爭奪白熱化的後互聯網時代,傳統的網路小說平台已達到增長天花板。此外,付費用戶比例也從5.0%下降至4.5%,平均每名付費用戶的月收入也從24.4元下降至22.5元[2]。
在線業務收益變現不佳還算不上閱文最大的危機,來自版權運營的收入不及預期才是壓垮閱文股價的稻草。2019年中期財報顯示,閱文來自版權運營收入同比大增280.3%至12.15億元,占總收入的44.0%。乍一聽上去表現亮眼,但此數據合並了新麗集團6.60億元的收入數據,再加上內容成本和影視劇製作成本頗高,閱文在版權運營上並沒有吃到多少肉。
閱文在上市之初就被不斷質疑,巔峰時期700億的市值甚至被戲稱「一籃雞蛋估值成養雞場」。而兩年過後,資本潮水退去,閱文在線閱讀後繼乏力,走版權運營的多元化道路又沒賺到錢,股價它不跌誰跌?
IP不過百
在用戶精力越難越難集中的今天,動輒幾百萬字的網文在傳播、造梗、刷頻上根本比不上風趣幽默的短視頻、短小精悍的微博段子。而大多數網文又有著同質化嚴重、注水過多、流行時常太短的先天不足。
在閱文1170 萬部作品裡,能稱得上IP的不過數百。在2019年1月,閱文發布了首份《TOP影游改編價值書單》,書單根據IP數據排行,主編審讀力薦,TOP編劇評估,平台采購需求,專家政策把關這五個維度選出了158部作品(包括未完結)。在超級大IP都被瓜分殆盡後,閱文一次性推出158部實屬不易。
盡管閱文2019年上半年新增字數為200億,但大部分作品只是小打小鬧,僅在不大的網文圈子裡傳播。能自發讓讀者推薦出圈,質量又經得起檢驗的網文少之又少。IP的打造,必須要靠閱文實打實地砸資源。有限的資源意味著只有在閱文各大榜單、各項數據殺出一條血路的頭部網文才有資格成為IP。
游戲化審查難過,影視化錢途未知
造IP難,IP的變現更難,以玄幻題材為主的男頻IP變現更是難上加難。目前主流的IP的變現包括漫畫化,影視化(分為劇集和電影)、游戲化、衍生品,其他(比如廣告、商業授權、主題樂園)等。
游戲化是網文IP的一條出路,根據伽馬數據2018中國游戲產業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網文IP改編游戲實際銷售收入達到130.1億元,占整體市場比例約為6.1%。伽馬數據最新的調查顯示,網路文學IP改編游戲市場總流水中,閱文作品佔75%;IP改編游戲的頭部作品中,閱文作品佔比近六成;IP改編十部流水最高的游戲作品中,閱文作品佔比60%。小說IP移動游戲市場規模尚不足百億元,還有較大的增長潛力,然而另一方面,嚴苛的審查制度也加大了網文IP在游戲化上的難度,在此不展開討論。
由於影視劇受眾最廣,製作經驗最豐富,盈利最豐厚,所以備受資本青睞。將網文IP影視化就是IP運營的首選。
然而在閱文最引以為傲的男頻IP上,影視化的路子也不好走。在普通觀眾的心中,男頻大IP+流量明星就是標準的爛片配置。《誅仙青雲志》《擇天記》《武動乾坤》《斗破蒼穹》《莽荒紀》要麼被嘲得推到風口浪尖,要麼撲得無聲無息,有人戲稱是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劇情注水、節奏混亂、亂改亂編、選角不當、演技堪憂等罪名是落實了。不管多高配置不管多大投資,觀眾就是不買賬。
2019年備受關注的《九州縹緲錄》也逃不開男頻IP魔咒,號稱5億的巨大投資和華麗的演員陣容也改變不了撲街的事實。豆瓣6.1的評分,截至發稿20.9億的播放量(《陳情令》有64.6億次播放量)都意味著這個IP運營上是失敗的。同樣由男頻大IP改編的電視劇《全職高手》表現要稍好,豆瓣7.4的評分和31.7億次的播放量算是勉強完成任務,和大熱的《親愛的熱愛的》等熱門影視劇相比,還是有較大距離。
有分析者直接指出,男頻IP並不適合影視化,因為男頻作品的一大魅力在於復雜的世界觀以及各大家族、各種勢力的紛爭與恩仇,這些場景的還原,在現有技術水平以及投資環境下並不容易實現。為擴大影視劇受眾,製作方會讓流量明星充當主演吸引女性觀眾,然而大部分男性觀眾並不待見小鮮肉,女性觀眾對升級打怪的故事也不感興趣,結果兩頭不討好,只有撲街的命。
影視化作品的選擇上,資本比過去要理智的多。玄幻題材的男頻IP早已沒有之前吃香,以閱文宣傳片為例,《大醫凌然》對原文設定的「系統」「任務」等偏玄幻的元素隻字不提,看上去就是一個講述志在救死扶傷的醫生的勵志故事。《上海繁華》里又是接手國營企業,又是搞房地產,又是互聯網賣房,簡直就是改革開放時代一曲商人的贊歌。《第一序列》勉強和科幻元素沾點邊,在《流浪地球》大爆後,可以拉出來試試水(當然,也因為《第一序列》的作者肘子是閱文主推的大神。)
衍生品變現稚嫩
影視化IP的變現還是個未知數,但衍生品和其它收入的變現也不成熟。2019年暑期檔,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公開的衍生品銷售額超1800萬元,已經刷新了中國電影衍生品總額新紀錄。然而和其49億的票房相比,佔比並不高。如果和全球著名IP相比,我國在衍生品市場的表現實屬稚嫩。
根據 犀牛娛樂 發布的文章:《全球IP價值排名:漫威宇宙剛剛擠入前十,精靈寶可夢奪冠》,全球頂級IP,在衍生品的收入都達幾十億美元甚至上百億美元。以老少皆知的迪士尼公主系列為例,其周邊衍生品賣出了446億美元的驚人高價。對比國內數字,16家上市或在新三板掛牌的衍生品相關公司,2019年上半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在盈利的同時能實現較上年同期增長的公司,只有4家 。
在好萊塢,衍生品及版權開發已經是完整內容生態的一部分,電影票房收入同樣只佔有三成左右,其餘部分均來自於衍生品等產業。有分析認為,目前,純小說衍生品的受眾太小,國內電影行業在不能夠保證票房的前提下,沒有過多精力投入衍生品的開發。同時,中國衍生品授權市場並不完善,流行IP並未在國內打通產業鏈,加上盜版橫行,管理混亂。閱文想要在衍生品開發上吃肉,難度還真不小。
中國的內容領域有一項很難解決的短板:語言文化上的差異和較弱的影視工業製作體系使得中國影視市場太過封閉,生產的內容大多僅限自消,最多出口到周邊日韓和東南亞,很難在全球市場分一杯羹。
坊間流傳的外國人愛上中國網文,小伙靠看中國修仙小說戒毒等傳說實際誇大了中國網文在海外的影響力。雖然2018年起點國際的累計訪問用戶已超2000萬,海外作者已超12000人,但中國網文在海外還只是小眾,其影響力和好萊塢電影的絕對統治地位有天壤之別。
以2019年起點最火的小說《詭秘之主》為例,其世界觀構造,故事情節發展,任務飽滿程度絕對是網文屆的前三。優秀的質量和西幻背景本是有可能在全球范圍內傳播,然而由於缺乏海外出版渠道,《詭秘之主》僅僅是在起點國際發行,受眾並不廣。西幻背景意味著不可能在國內影視化,而缺乏足夠的海外關注度也很難讓海外影視公司翻拍。
盡管海外收入僅占閱文總收入的大概1%,但面對種種困境,閱文不得不選擇了引進來和走出去的道路。
2019年10月,閱文集團和迪士尼中國宣布,雙方將就迪士尼公司旗下「星球大戰」品牌開啟內容合作。合作內容主要包括共同創作推出首部載入正史的星戰中文小說(由閱文作家「國王陛下」執筆),以及推出40本星球大戰正版小說中文電子書,這次是星戰品牌首次開放國內的版權授權。迪士尼想要打開星戰在中國的市場,閱文想要學習迪士尼IP運營經驗。此次合作對雙方來說都有利可圖。
從迪士尼2018年財報來看,四大業務板塊中,媒體網路(有線電視和廣播電視)收入高達41%;線下迪士尼主題公園和酒店度假村等,占據34%;電影發行和DVD貢獻17%;剩下的IP授權等衍生品收入在8%左右。迪士尼在整個IP上下游產業鏈上,把小說漫畫電影真實場景全部結合起來。從小孩衣服玩具到大人娛樂休閑,錢都賺了一個遍。
盡管中國讀者對星戰這個美國的古早IP並不一定買賬,但對於閱文集團而言,學習迪士尼一整套運作體系,給低迷的股價打一針強心針,為出海尋求一個強力的合作方,這就是當前困境的解決之道。
閱文能不能走出困境?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1] 《琅琊榜》由起點女生網電子製作與發行,《偽裝者》原作《碟戰上海灘》由網易(杭州)網路有限公司授權製作與發行。兩書在起點讀書APP均可閱讀。
[2] 閱文2019年上半年財報顯示:付費比率由截至二零一八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的5.0%下降至截至 二零一九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的4.5%,每名付費用戶平均每月收入由截至二零 一八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24.4 元下降至截至二零一九年六月三十日止六 個月的人民幣22.5元。
❸ 老外看中國網路小說戒毒癮,這是真的嗎
最近,美國小伙凱文·卡扎德追更中國網路小說半年成功戒掉毒癮的事件走紅。事件中,凱文曾因失戀心痛染上毒癮,並一度無法自拔,但在同時追更15部連載的中國網路小說英文版的過程中成功「入坑」並最終戒掉毒癮。
通過「網癮」戒掉毒癮,就沒有危害了嗎?
實則跳出淺坑,又入「深淵」
研究表明,可卡因對消化系統、免疫系統、心血管系統和泌尿生殖系統都有損傷作用,尤其作為劑量依賴性肝毒素,可導致肝細胞壞死。
同樣,網癮的危害也不小,長時間沉迷網路小說,迷戀於虛擬世界,會導致自我封閉,與現實產生隔閡,不願與人交往,長此以往甚至導致人格異化。而網文中熱血暴力、色情等場景的描寫極易給自製力不強的青少年學生造成不利影響並誘發犯罪。有關調查數據表明,在押性犯罪的未成年犯中有90.82%與網路色情信息的不良影響有關。而暴力犯罪中,高達三分之一的未成年人犯罪與長期沉迷網路游戲有關。
因此,簡單的用一個「不良嗜好」去戒掉另一個不良嗜好的做法顯然是不明智的,毒癮要戒,網癮更需防範!
❹ 你知道嗎看網路小說可以戒毒!
最近聽了羅輯思維的第666期分享,它的主題是網路小說為什麼會讓人上癮?
裡面提到有一個國外的讀者,他在一個專門連載中國網路小說(翻譯版)的網站留言區講了自己的經歷。
他因為失戀心情低落,染上了毒癮,可是後來看到網路小說,竟然靠著它的強大吸引力把自己的毒癮給戒掉了。
雖然聽起來有點玄乎,網路小說真得有這么大的魅力嗎?如果有哪又是從何而來?
作為一名資深宅男,我立刻回想起我曾經的書蟲生涯。
我大概是從初中一年級開始接觸網路小說,那個時候手機都還是磚頭機,所以我看的網路小說都來至於路邊的租書店。
那時隨便一本質量不高的網路小說,我都可以看得如痴如醉,最後連上課也開始看,直接導致了我的學習成績直線下滑。。。
最瘋狂的時期是初三畢業後的暑假,我宅在家裡每天從早到晚用電腦看網路小說,除了吃喝拉撒基本上我都坐在電腦面前,足足持續了一個月的時間。。。
現在想想也不知道我哪來的毅力,好像在看網路小說這件事上,我的堅持是與生俱來的。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不斷得給我的學生家長傳輸,我們要從小培養孩子們的堅持。一定要按時上課,完成作業,不能輕易的半途而廢。
我不禁開始思考,為什麼學習很難堅持,而看網路小說卻很容易堅持?堅持到底是與身俱來的?還是靠培養出來的?
我突然發現其實生活當中是有很多事情根本就不需要堅持,嗯,不對堅持不應該是一個動詞,它應該是名詞,它是一種結果而非一種狀態。
應該這樣說,生活當中其實有很多事情根本就不需要毅力,就可以輕松得做到堅持。比如:吃喝拉撒睡,我們每一個人每天都會堅持地去滿足我們的生理需求。
看網路小說也不需要毅力,甚至可以做到為了把小說看完忘了吃喝拉撒睡。(相信我,宅男經常這樣。)
按羅胖分享,每一部成功的網路小說都具備以下三點:
1 一上來就介紹了主人公的終級目標
2 一上來就介紹了達成終極目標的路徑圖,比如若終極目標是修煉成仙,那麼就會有四層境界: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
3 有一個金手指(俗稱升級外掛)
主人公在金手指的幫助下,按著路徑圖一步一步完成終極目標,期間的每一次升級都會給讀者帶來成就感,好像自己也隨著主角逐漸變得越來越強大,這種代入感帶來的成就感,就是網路小說成癮的緣由。
我們作為讀者,跟隨著主角去冒險,只要我們花時間往下讀,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收獲小成就感。隨著離終極目標越來越近,我們越發等不及,想一次性到達終點,收獲成就感果實,於是就會不吃不喝不睡看網路小說。
所以說,網路小說之所以好看,很大部分就是因為它滿足了我們對即時成就感的需要(大部分網路游戲也是如此)。
而對即時成就感的趨之若鶩是我們的本能。
那麼為什麼學習很難堅持呢?
因為學習所帶來的成長,是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顯現出來的,反饋時間太長,我們等不及就放棄了,學習這種活動它不能給我們帶來即時成就感。
但是類似於學習這種長遠目標完成後的,他所帶來的成就感也是更強烈且持續的。這也是為什麼會有學霸這種生物存在,他們是對這種雖然不易獲得但是更加誘人的長遠成就感上癮了。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學霸可以忍受寂寞,等待花開,而學渣做不到呢?難道學渣就只能去打游戲嗎?
我認為學霸和學渣之間最大的差異是耐心,學霸可以延遲成就感滿足的慾望,而學渣做不到。
那麼這種耐心的差異是天生的嗎?
NO,我認為人類這個物種天生就是不耐心,之所以造成後面的差異,是後天塑造的。
怎麼去培養這種耐心呢?
首先培養的最佳時機當然是從小開始啦,小的時候我們有教練(父母)在,培養任何素質和技能都會比長大了容易。因為長大了之後,沒人管了,全得靠自己,而工作和生活當中的誘惑又多,於是就很難去靠自己去把耐心這種心性給塑造出來。
其次培養耐心的方式呢,我認為我一直以來提倡的體驗式教育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比如幫助孩子定目標,先從一個容易完成開始,只需要付出很少時間去等待就可以收獲果實。
然後逐漸得去提高需要等待的時間周期,讓孩子養成只釣大魚,對小魚看不上的性格。
所以想要變成學霸,我們應該去培養的不是堅持,甚至也不是毅力,我總覺得毅力這詞不準確,耐心才是最適合的詞語。培養出足夠的耐心,我們才能去完成較大的目標,成就非凡的人生。
❺ 沉迷網路小說成功戒毒的事是真的假的
2014年,美國小伙卡扎德失戀了,他心情苦悶,不願外出見人,整日窩在家裡,用毒品自我麻醉。一次偶然的機會,卡扎德被「安利」了一部中國網路小說。
於是他隨意點開小說鏈接讀了幾章,結果卻徹底陷進去了。一整天,不吃不喝,連讀了五六部(共二十一部)之後,卡扎德從此開始了追讀中國網路小說的道路。
由於當時網路小說英翻的熱潮剛剛開始,更新的很慢,卡扎德還多方尋覓,找到了三個翻譯網站,同時追更15部中國網路小說。
就這樣,半年過去了,卡扎德沉迷閱讀中國網路小說,徹底忘了吸毒……
「過去我回家後只想著吸毒,現在我回家後滿腦子想的都是中國小說,它們像毒品一樣讓人上癮,但至少不會傷害身體。」
❻ 老外看小說戒毒癮:怎麼回事
是中國的一些人氣比較高的網路人氣小說翻譯到了國外,一個國外的吸毒小伙看了,很喜歡,天天追文,然後追文太認真,以至於吸毒都忘了
所以有說外國網友看小說借了毒癮
❼ 千萬老外吐血追更中國玄幻小說,究竟是中了什麼邪
已故的張學良將軍寫過一首打油詩:“自古英雄皆好色,未必好色盡英雄。我雖並非英雄漢,唯有好色似英雄。”
張學良臨終的總結還算客觀,畢竟在波瀾壯闊的近代史上,他爭議很多,但要論實際建樹,還是要照那些風雲人物差好遠。
比如“天仙、地仙、散仙、化神、元嬰”等修行分級,就要感謝《封神演義》,每一級都有啥特異功能,都描寫得讓人拍案叫爽。相比之下,X戰警的級別分類卻是乾巴巴的“1、2、3、4、5”。簡直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而《誅仙》、《蠻荒三部曲》、《馭獸齋》等,明顯就要感謝《山海經》了。
比如《誅仙》張小凡下山歷練的“空桑山”,即出自《山海經》第四卷《東山經》, 而“黃鳥”、“夔牛”、“饕餮”、“燭龍”四大凶獸則是《山海經》形象代言獸。至於《蠻荒三部曲》,簡直就是《山海經》的科普版了……
最後,就是迥異於西方文化的東方文化內涵了。不得不說,西方文化,基本是耶穌一家獨大,東方這邊則是儒、釋、道三分天下,所以你懂的,中國武俠小說中,這三家的戲份,那是絕對區分於西方文化。
舉個例子:基督教是一神論,除了“主”,其他的都不是神。可是在《封神演義》里,成不了仙的,都上了封神榜。而仙的數量,請參考萬仙陣……
此外,道家的清凈無為,儒家的仁義救世,佛家的慈悲為懷,以及兵家、法家、名家、墨家等百家的貢獻,也不可忽視。
或許,正是包羅萬象、氣勢恢宏的內涵,讓這橫空出世的玄幻小說,走出國門,走向了世界。
一句話,玄幻小說,不光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前幾年,米國人就翻拍了我們的《甄嬛傳》,沒准,過不了多久,米國人民就要翻拍我們的玄幻了。
了解中國文化,從玄幻小說開始,或許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❽ 《知否》國外爆火,評分高達9.6,外網評論翻譯
現在中國的網路小說和古裝電視劇已經成了中國文化入侵的支柱產業了,之前還有美國小伙沉迷仙俠小說戒毒的新聞,下次有空翻一些玄幻仙俠小說在國外的評價,這次先看看這部最近紅紅火火的《知否》外國人是怎麼看的~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由東陽正午陽光出品的女性勵志傳奇古裝劇,趙麗穎、馮紹峰主演,該劇改編自關心則亂同名小說。
明蘭的故事與現在的歷史劇有很大的不同。它關注的是復雜的關系,家庭的艱辛,以及政治與日常生活的緊密交織。親眼目睹皇宮外的權力斗爭,真是令人耳目一新……是的,政治上有曲折的因素,但沒有它,歷史劇是否完整?它給催人淚下的故事增添了輕松的幽默感,這種明暗平衡正是吸引我注意的。老實說,這部劇值得我為它所創造的眼淚、笑聲和壓力,因此我強烈推薦這部劇。
這是一部真正的經典。一部無與倫比的生活劇。我不想結束。我想繼續看著這些人物,直到它們變老死去。大多數70集左右的劇集在中途變得無聊。這一個像一個悠長的夢一樣輕而易舉地過去了。我真不敢相信有這么多劇集……感覺只有一點點時間過去了。為了正義而戰的祖母讓我坐在我的座位邊上,瘋狂地為明蘭歡呼,因為她終於揭示了她的真實自我。這部戲劇將像滾雪球一樣,獲得越來越多的粉絲,對於每一個參與創作這部戲劇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成功。我從不覺得無聊。
我最初對這個節目抱有很好的期望,因為趙麗穎是女主角。然而,我沒想到這部電視劇會這么精彩。這部劇的節奏緩慢,但是恰到好處,因為你發現你想享受的美好故事過程中,角色們每一步都是有目的的。令我震驚的是製片人和導演如何捕捉這些瞬間,這不像是故意的,也不像其他戲劇那樣覺得是為了娛樂而上演的——這不是一件壞事。然而,這些瞬間相當令人耳目一新,能讓你隨時准備尖叫。感覺有點像偷窺。
在這個時代,很少有戲劇讓你感到緊張,這部就是。它完美無瑕,毫不誇張。我甚至對邪惡人物的所作所為感到緊張和焦慮,對善良和不知情的人來說,這意味著什麼?我很喜歡明蘭與初戀的結合,我想知道他們是如何將我的興趣轉化為初戀的興趣的——它是完美的,不是匆忙的,是現實的,有趣的。想看到角色們的成長,一直到最後幾集,尤其是,我迫不及待地想看看明蘭的繼母是怎麼掉下來的,王宮里的「假貨」像太後一樣。這讓我好奇,為什麼老年人在接近生命終點的時候會如此貪圖權力?不僅是在這部戲劇里,而且在真實的意義上?總的來說,我在這部戲里找不到漏洞。
我是唯一一個不帶字幕看這個節目的非中國人嗎?我對這出戲很著迷!我簡直無法等待劇集的更新了! 2019年2月12日OMG!我真不敢相信這部戲會再演幾集。我很高興看到這對權力夫妻會如何處理那些無益於謊言的人。但是我很難過我再也見不到他們了。這部戲劇是我多年來看過的最好的一部(我看過西方和亞洲的戲劇),我想贊揚這部戲劇的所有作家、製片人、導演和劇組成員。他們都做得很好!我想看更多的戲劇,比如明蘭的故事。
真是個好故事。演技和人物刻畫都很自然,很有說服力。一個非常放鬆的節目,比如蜷縮著看一本好書。不過,我想發表評論,我不明白為什麼人們會因為缺少版權而把節目評得很低。不是演員、導演、製片人、劇組成員、編輯、作家或其他數百人的錯,而是他們的錯。實際上,這不是一個錯誤。我看亞洲戲劇已經很多年了,這是我看過的最快的節目之一。如果表演或故事情節不太好,可以理解的是,它的評分很低。但是,當你所要做的就是等待的時候,為什麼要給這個節目打分呢?如果這個節目在你的國家沒有得到許可,那麼它又一次與內容、表演、電影/道具設計/衣櫃/真實性和整個製作質量無關。好吧,那是我關於字幕和低收視率的長篇大論。哦,順便說一句,如果你付了訂閱費,就不必付字幕組的工資,因為他們是志願者……也許有一天viki會把類似的東西放在適當的地方,但是今天不是那個日子。請不要再把這部劇評得太低了,因為它缺少翻譯…好了,現在我真的完成了……
你知道,當你迫不及待地想看下一集,開始谷歌搜索有關該劇的任何內容時,這是一部很好的戲劇。我甚至等不及要看英文字幕了。人物的緩慢發展給了你時間,讓你看到所有的家庭、僕人和次要人物的生活是如何通過這個發展的情節相互交叉和塑造的。我真的很享受我們看到我成長的過程,學會利用她的聰明才智在她的家庭中建立自己,也在她的眾多男性崇拜者中建立自己。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她的決定和關系將如何改變,它變得越來越好,值得一看。
❾ 中國網路小說有多強美國小伙苦讀半年,竟成功戒掉了毒癮了嗎
中國對外輸出最成功的文化是什麼?可能很多人會說是功夫或者京劇等等。但近年來中國文化真正流行全球的只有一種,那就是網路小說,尤其是其中的玄幻和修仙小說。外國人有多喜歡這些小說呢?他們有專門的網站翻譯小說,翻譯速度經常跟不上讀者閱讀的速度。其中《星辰變》、《我欲封天》、《盤龍》是佼佼者,熱度居高不下。尤其是《盤龍》,竟然幫助一個美國小伙成功戒掉了毒癮。
林雷
為了表示感激之情,凱文特意在中國網路小說論壇里寫了一封長信,聲稱中國網路小說救了他的命。他希望自己能夠和小說的主人公林雷一樣,遇到一個心愛的人,成為一個專注家庭的好丈夫,過上積極健康的現實生活。
❿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有哪些中國輸出至外國的文化
文明古國中國也同樣可以向世界出口自己的文化。很多人可能覺得不給力。畢竟中國的近代是落伍的。盡管如此,中國仍然有很多文化影響著世界。下面,我們盤點一下中國向世界出口的8種文化,看看中國文化如何影響世界。
中國菜的世界歡迎程度不用多說了。世界各地的中國餐廳,比中國的餃子、米粥和食物更可怕的是技術出口。越累,越多的外國人開始攪勺子,開始大雪。甚至餃子也到手了,有了本,以後中國餐廳的廚師就不再是中國人的專利了。
文明古國中國也同樣可以向世界出口自己的文化。很多人可能覺得不給力。畢竟中國的近代是落伍的。盡管如此,中國仍然有很多文化影響著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