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游之兄弟情深說劉關張小說
A. 劉關張三兄弟關系如何,真的像傳說一樣鐵板一塊嗎
應該有的,但是劉備的朋友很多,兄弟也很多,所以劉備不僅僅是和關羽,張飛像一塊鐵板。因為劉備和趙雲關系也很好,和諸葛亮的關系也很好,所以劉備可能就像是一個朋友滿天下的人,他對每一個兄弟都可以兩肋插刀,只是可能剛好關羽、張飛是第一個去世,讓他受刺激的人。
而且我們要注意的是,雖然《三國演義》中,有一定的史實轉述,但是其實這只算是野史。或者是小說的描述。我們應該在正史中找到最主要的關聯,而不是抓著小說之中的情節來不放。而且他們的感情雖然那麼好,但是也是因為沒有受到權利的挑撥,不然的話也會像其他的君王和其他功高震主的人一樣,可能最後會被猜忌,最後兄弟之間也會被離間。
B. 三國演義中的那句話能體現出劉關張兄弟情深
在應該三國演義中第十五回中的劉備說的「古人雲: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吾三人桃園結義,不求同生,但願同死,今雖失城池家小,安忍教兄弟中道而亡?」這句話充分體現了劉關張的兄弟情深
C. 找一本網游小說,主人公叫小白,背景是三國時期的,有劉關張的人物,是慢慢發展的,城鎮類的,虛擬網游的
作者:百里璽
書名:網游三國之城市攻略
看點:百里璽作品,經典的網游三國建設類的小說,非yy,前期很不錯,但後期場面過於龐大,作者明顯駕馭不住,但總的來說還是很好的作品。
這本書還是比較不錯的、 我已經看完了
希望採納
D. 劉關張的關系真的像小說里說得那樣好嗎
恩若兄弟是有的!
一起吃飯睡覺,也是有的!
但是正史中是沒有這三個人桃園結義的故事的,雖說沒結義,但確實是關系比較好,比如最有聯系的三件事,關張一死,劉備就失去理智要報遂敗。
再強調一下,三國演義真滴真滴就是一部小說,去糾結三國演義里的故事是真是假一點意義也沒有,這就像煩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桃林里結的桃子甜不甜,他們也不種地吃什麼,神仙衣服臟了洗不行這種問題沒意義。
小說是要精神的,人物是要有人設的。而歷史往往就不樣了
歷史更精彩也更體現人性,推薦你們看三國志。啾咪!
E. 重生之定三國的小說目錄
第一卷 三國揚名第一章 靖國神社 風起雲涌第二章 穿越三國 易子相食第三章 豬口脫生 我為虎子第四章 無冕之王 白虎中箭第五章 西涼董卓 百獸齊奔第六章 命懸一線 聖獸白虎第七章 身世乍露 西楚霸王第八章 精金之氣 虎息神決第九章 白虎歸去 黃巾起義第十章 千里幽州 會劉關張第十一章 氣跑劉備 收得關張第十二章 桃園結義 兵發穎川第十三章 官賊之戰 一虎四戟 第十四章 戟砸張梁 皇甫朱儁第十五章 精選降兵 定計中郎第十六章 官封都騎 引兵雁門第十七章 穎川訪賢 驅虎典韋 第十八章 典韋騎虎 戲忠志才第十九章 郭嘉奉孝 論天下勢第二十章 情感戲忠 義動郭嘉第二十一章 主政雁門 陰館之治第二十二章 戲志才歸 張遼高順第二十三章 面相之說 文武歸心第二十四章 改革軍制 關羽省親第二十五章 解良辛酸 關羽危矣第二十六章 飛龍在天 威震河東第二十七章 見龍在田 虎牢困將第二十八章 謀定後動 兵發虎牢第二十九章 虎威天神 血衣修羅第三十章 兵定匈奴 張飛揚威第三十一章 驚艷一矛 血染草原第三十二章 定計帷幄 陷陣威武第三十三章 言語匈奴 一釋單於第三十四章 破陣無敵 二擒單於第三十五章 羌渠之意 盡釋俘虜第三十六章 二釋單於 力戰四猛第三十七章 戟挑滑車 匈奴歸心第三十八章 指點羌渠 固北邊境第三十九章 荒淫靈帝 封爵錦侯第二卷 威震天下第四十章 董卓霸京 染指並州第四十一章 田豐定計 兵占太原第四十二章 西河郡城 張飛用智第四十三章 戲忠獻策 巧取雲中第四十四章 義釋王昶 李儒之思第四十五章 送禮來啦 站住打劫第四十六章 拜祭將士 寶劍湛瀘第四十七章 討伐董卓 齊聚洛陽第四十八章 虎牢關下 戰呂布(一)第四十九章 虎牢關下 戰呂布(二)第五十章 虎牢關下 戰呂布(三)第五十一章 語戲袁術 遷都長安第五十二章 廟堂之上 敲詐董卓第五十三章 只取一半 欲往滎陽第五十四章 巧計戲董 曹操危難第五十五章 算計函谷 火燒郭汜第五十六章 滎陽大戰 虎威威武第五十七章 喪盡敵膽 兵退汴水第五十八章 水淹徐榮 兵返洛陽第五十九章 路遇許劭 怒斥諸侯第六十章 來尋貂蟬 喝罵王允第六十一章 再戰呂布 誅殺董卓第六十二章 揚長而去 貶斥楊彪第六十三章 抱得美女 感恩錦侯第六十四章 貂蟬身世 民心所向第六十五章 預定婚期 謀士五境第六十六章 定居陰館 楊彪主婚第六十七章 黃逍大婚 印記風波第六十八章 往來相賀 賦詩一首第六十九章 洞房花燭 一刻千金第三卷 群雄逐鹿第七十章 袁紹之圖 沮授之策第七十一章 晨意情濃 語駁楊彪第七十二章 委任司馬 沮授到來第七十三章 分析局勢 戰是不戰第七十四章 出兵冀州 直取鄴城第七十五章 計得冀州 公孫來犯第076章 兵行險著 計唬公孫第077章 大罵劉備 空城退敵第078章 紛紛而至 殺回鄴城第079章 界橋攔截 連夜偷襲第080章 勇不可當 比賽殺人第081章 挫銳折膽 攔路伏兵第082章 先登麴義 公孫氣極第083章 袁紹之圖 界橋之戰第084章 界橋之畔 戰趙雲(一)第085章 界橋之畔 戰趙雲(二)第086章 界橋之畔 戰趙雲(三)第087章 言語攻心 子龍誠順第088章 高歌一曲 軍魂所在第089章 全軍訓話 不戰屈兵第090章 各相算計 聚白馬谷第091章 戰前閑話 請君入瓮第092章 火焰滔天 公孫殞命第093章 收編降軍 忠誠之士第094章 和平時期 文治武功第095章 雨中城外 長安已亂第096章 少年馬超 來拜師的第097章 黃逍收徒 趙雲打劫第098章 分你一半 欲回並州第099章 何為民心 貂蟬有喜第100章 為子起名 說起蔡琰第101章 汝南月旦 再不復存第102章 長安難民 我叫蔡琰第103章 少年郝昭 天子書信第104章 諸侯動亂 路遇單福第105章 徐庶來投 洛陽局勢第106章 來見劉協 誓殺黃逍第107章 何為兄弟 大罵百官第108章 有請董承 典韋立威第109章 誅殺三賊 收編白波第110章 徐庶之計 長板之威第111章 兵鋒所指 假敗真敗第112章 所向披靡 追殺亂賊第113章 郭汜中箭 李傕身亡第114章 人心不足 張濟逃了第115章 黃逍之怒 國舅照打第116章 四顆牙齒 擊殺董承第117章 收編降軍 當兵的人第118章 殺人無罪 封建迷信第119章 移駕天都 陛下先行第120章 百官狼狽 又是誤會第121章 理念碰撞 教訓蔡琰第122章 枕邊細語 毒辣徐庶第123章 運籌帷幄 分封諸侯第124章 呂布之怒 深謀陳宮第125章 虎神行蹤 陳宮之第126章 曹操所恃 星星之火第127章 東平火起 諸般猜疑第128章 袞州焰火 萬全之策第129章 指點徒弟 貂蟬欲生第130章 天降祥瑞 為父姿態第131章 諸方動態 大戰將至第132章 嵩山激戰 飛戟無敵第133章 殺戮時刻 猛虎食人第134章 虎牢陷陣 對戰臧霸第135章 中箭身亡 擊殺曹性第136章 生擒臧霸 計劃敗露第137章 陳宮急智 四面楚歌第138章 悍勇典韋 戰呂布(一)第139章 悍勇典韋 戰呂布(二)第140章 毒辣深謀 箭盡糧寡第141章 巨石轟隆 唯沖鋒爾第142章 殺意凜然 虎神之殤第143章 陳宮之死 高順到來第144章 瘋狂典韋 陷陣陷陣第145章 呂布敗逃 黃逍截殺第146章 霸道三戟 飛抓鎖敵第147章 妻不如妾 妾不如偷第148章 巧奪中牟 戰事終平第149章 放鬆時刻 軍旅遊戲第150章 春天來了 萬物情生第151章 白頭之吟 一生之情第152章 孫策周瑜 忽悠許劭第153章 搞笑張典 名士到來第154章 軍旗招展 大閱兵(一)第155章 大閱兵(二) 洞房花燭第156章 商業調整 黃逍遇刺第155章 大閱兵(二) 洞房花燭第156章 商業調整 黃逍遇刺第157章 拳腳雙絕 戰王越(一)第158章 拳腳雙絕 戰王越(二)第159章 拳腳雙絕 戰王越(三)第160章 拳腳雙絕 戰王越(四)第161章 拳腳雙絕 戰王越(五)第162章 拳腳雙絕 戰王越(尾)第163章 戰後柔情 戲耍獻帝第164章 舌綻唇花 敲山震虎第165章 勾心鬥角 此乃刺客第166章 唇槍舌劍 科舉制度第167章 黑山來人 張燕杜長第168章 家鄉真定 出乎意料第169章 說客趙雲 兄弟情深第170章 張燕投逍 安排黑山第171章 九九重陽 誰為先鋒第172章 鬼才之智 郭嘉猜測第173章 孫策借兵 八字不和第174章 二喬之說 指點迷津第175章 語論孫仁 生死謁語第176章 重陽開科 為官十類第177章 法正孟達 周泰蔣第178章 五路司州 兵進潼關第179章 兩軍對陣 馬超初戰第180章 孟起威風 張綉出戰第181章 師門激戰 誰槍王(一)第182章 師門激戰 誰槍王(二)第183章 師門激戰 誰槍王(三)第184章 戰胡車兒 前世仇怨第185章 憤怒典韋 張綉困境第186章 力量比拼 典韋取巧第187章 擒胡車兒 聯軍潰敗第188章 謀劃局勢 黃逍舉措第189章 毒士之實 聯軍謀定第190章 夜黑風高 張綉劫營第191章 布酬埋伏 箭雨飄搖第192章夜色暗失 黃逍中伏第193章 虎嘯蒼穹 殺意酣然第194章 血衣重染 修羅再現第195章 殺出重圍 陷陣喪敵第196章 張綉迎戰 狼狽敗退第197章 旋轉圓陣 虎神殺回第198章 全軍撤退 破陣營出第199章 所向披靡 張飛之勇第200章 賈詡後招 再度劫營第201章 重重包圍 六大謀士第202章 瞻前顧後 圍剿前奏第203章 全新弓手 箭雨壓制第204章 步戰張郃 援軍來到第205章 幻舞魂芒 馬玩身死第206章 帳篷之下 先登死士第207章 張橫拚命 麴義立斬第208章 吊橋不在 韓遂逃遁第209章 張翼德勇 酣戰張綉第210章 力戰三將 張綉命危第211章 忠義子龍 戰局已定第212章 路上笑聲 撞見韓遂第213章 狀若乞兒 脫得一命第214章 心細高順 追拿韓遂第215章 幾家歡喜 幾家憂愁第216章 賈詡掌權 馬成佔山第217章 馬武之後 欲戰黃逍第218章 張綉心盛 戰馬成(一)第219章 張綉心盛 戰馬成(二)第220章 張濟賈詡 戰前後路第221章 潼關尾聲 斗陣斗將(一)第222章 潼關尾聲 斗陣斗將(二)第223章 潼關尾聲 斗陣斗將(三)第224章 潼關尾聲 斗陣斗將(四)第225章 潼關尾聲 斗陣斗將(五)第226章 潼關尾聲 斗陣斗將(六)第227章 潼關尾聲 斗陣斗將(七)第228章 潼關尾聲 斗陣斗將(八)第229章 潼關尾聲 斗陣斗將(九)第230章 潼關尾聲 斗陣斗將(十)第231章 黃逍神勇 震跑馬成第232章 潼關散將 兵進洛陽第233章 分派各路 戰事平息第234章 江東二喬 小別新婚第235章 涼州牧至 馬騰討官第236章 老羅瞎掰 潼關水軍第237章 捕獲鯨魚 水軍戰備第238章 無所不知 發現倭島第239章 黃逍決斷 倭人奴隸第240章 信與法正 天倫之樂第241章 算計袁紹 訓練大綱第242章 水路運輸 修路大計第243章 歷史提前 袁術稱帝第244章 災難降臨 神州浩劫第245章 曹操出兵 哭不出來第246章 夫妻煽情 殺戮之始第247章 血色夜幕 意外身份第248章 斬盡殺絕 集體思春第249章 解決問題 設置軍妓第250章 回到天都 算計曹操第251章 王越向宛 天都公學第252章 幽州戰局 潛入後方(一)第253章 幽州戰局 潛入後方(二)第254章 幽州戰局 潛入後方(三)第255章 幽州戰局 潛入後方(四)第256章 幽州戰局 潛入後方(五)第257章 幽州戰局 潛入後方(六)第258章 幽州戰局 潛入後方(尾)第259章 為人師表 袁軍動態第260章 朱儁論政 子虛烏有第261章 宛城風雲 曹操之死(一)第262章 宛城風雲 曹操之死(二)第263章 宛城風雲 曹操之死(三)第264章 宛城風雲 曹操之死(尾)第265章 不戰之由 鑄造錢幣第266章 編纂兵書 木簪書信第267章 未雨綢繆 依依話別第268章 茂陵城中 馬超之妹第269章 再回隴山 思得妙計第270章 暴雨瓢潑 單戟救母(一)第271章 暴雨瓢潑 單戟救母(二)第272章 暴雨瓢潑 單戟救母(三)第273章 蒼天可鑒 一跪傾情第274章 爾等鼠輩 羞共神州第275章 殺心彌漫 如日中天第276章 幽州方向 馬賊猖獗第277章 算計袁軍 火焰焚天(一)第278章 算計袁軍 火焰焚天(二)第279章 算計袁軍 火焰焚天(三)第280章 沸盈反天 勢如破竹第281章 馬成攔截 續戰潼關第282章 馬成之死 悲乎哀哉第283章 十步殺人 母子並肩第284章 沖出重圍 韓遂追殺第285章 各自底牌 千獸齊奔第286章 鐵騎狼狽 抵達小山第287章 將士歸來 郭嘉主政第288章 水淹韓軍 豪氣第一第289章 糾結萬分 身陷絕境第290章 唇槍舌劍 滅國之策第291章 身處火海 救命玉片第292章 傷勢嚴重 我回來了第293章 水軍暴露 回到潼關第294章 袁紹暴怒 商議水軍第295章 一家團聚 娘的意思第296章 變廢為寶 女人的心第297章 繼續忽悠 歷史性的第298章 離開前夕 最後准備第299章 重裝步兵 大漢第一第300章 爭執不休 另有妙計第301章 毒辣計策 燒糧行動第302章 韓遂無奈 求救羌王第303章 另類戰爭 經濟封鎖第304章 麻雀戰術 杳無音訓第305章 重裝初戰 以戰養戰(一)第306章 重裝初戰 以戰養戰(二)第307章 重裝初戰 以戰養戰(三)第308章 重裝初戰 以戰養戰(四)第309章 斷敵後路 百騎劫營第310章 悍勇張遼 威震西羌(一)第311章 悍勇張遼 威震西羌(二)第312章 兩軍交鋒 弩箭發威第313章 鐵甲戰車 黃逍吃虧第314章 徐晃揚威 生擒越吉(一)第315章 徐晃揚威 生擒越吉(二)第316章 徐晃揚威 生擒越吉(三)第317章 黃逍撤兵 越吉怕死第318章 老相好? 危言恐嚇第319章 鐵車圖紙 不睦因素第320章 將計就計 出奇制勝第321章 順手牽羊 兩軍互詐第322章 借刀殺人 挑撥離間第323章 激戰黑夜 爾虞我詐(一)第324章 激戰黑夜 爾虞我詐(二)第325章 激戰黑夜 爾虞我詐(三)第326章 激戰黑夜 爾虞我詐(四)第327章 黃逍用計 欲破鐵車(一)第328章 黃逍用計 欲破鐵車(二)第329章 破鐵甲車 谷中圍剿第330章 蠢極燒戈 羌王落魄第331章 曲終分曉 兩將歸西第332章 涼州尾聲 最後一戰(一)第333章 涼州尾聲 最後一戰(二)第334章 涼州尾聲 最後一戰(三)第335章 涼州尾聲 最後一戰(四)第336章 涼州尾聲 最後一戰(五)第337章 涼州尾聲 最後一戰(六)第338章 涼州尾聲 最後一戰(七)第339章 涼州尾聲 最後一戰(八)第340章 涼州尾聲 最後一戰(九)第341章 涼州尾聲 最後一戰(十)第342章 宴會百態 夫妻夜話第343章 春思萌動 蹭飯來了第344章 敲定對策 袁術末日第345章 總攻壽春 城頭激戰第346章 袁術之死 後輩培養第347章 難得清閑 麻煩來了第348章 訓練小輩 上點眼葯第349章 不屑之事 願為之事第350章 無中生有 學院學說第351章迎娶二喬煩瑣禮俗第352章風情萬種意想不到第353章 魯肅到來 可有子女第354章 陰晴不定 找好位置第356章 周泰歸來 第一次敗第357章 旁門左道 左慈元放第358章 派往各處 尋請方士第359章 譙國譙縣 許楮蹤跡第360章 戲忠推測 縣衙遞貼第361章 比斗黃逍 許楮歸心第362章 華佗到來 病體膏肓第363章 古代毒品 無能為力第364章 指點迷津 醫聖張機第365章 義陽見聞 是黃忠?第366章 果然是他 最後一虎第367章 趕赴長沙 黃逍行醫第368章 安南將軍 攔路搶劫第369章 刀劈陳孫 見張長沙第371章 黃逍的仁 百姓的心第372章長社太守小人辦事第373章決定同往神醫容貌第374章 左慈音訓 孫策病重第375章 江東危難 再提聯姻第376章 增援江東 擇日東征第377章 問及鄭玄 經學之爭第378章曹軍末路 許昌尾聲(一)第379章 曹軍末路 許昌尾聲(二)第380章 曹軍末路 許昌尾聲(三)第381章 意投天都 突圍之戰(一)第382章 意投天都 突圍之戰(二)第383章 黃巾杜遠 落難女子第384章 甄家母女 五個女兒第385章 黃袁初戰 遭遇戰(一)第386章 黃袁初戰 遭遇戰(二)第387章 黃袁初戰 遭遇戰(三)第388章 黃袁初戰 遭遇戰(四)第389章 黃袁初戰 遭遇戰(五)第390章 黃袁初戰 遭遇戰(六)第391章 華佗出手 孫策危矣第392章 動亂荊州 不測交鋒第393章 援軍來到 投石發威第394章 何處佯攻 何處主攻第395章 敵軍意圖 戰略撤退第396章 請君入瓮 背水一戰第397章 戰事膠著 殊死征戰第398章 雙方算計 大戰終結第399章 高覽歸降 熟女楊氏第400章 意外之人 不敗之由第401章 萬事具備 跨海東征第402章 抵達倭島 漢末長崎第403章 小小恩惠 另類賞賜第404章 黃逍轉變 倭人海盜第405章 狗奴王國 戰阿久根第406章 典韋退敵 須佐之男第407章 如此交易 實為搶劫第408章 狡詐算計 割地議和第409章 玩弄鼓掌 零敲碎打第410章 女王怒火 黃逍遐想第411章 倭人水軍 單船迎戰第412章 揚帆破浪 奮起神威第413章 玩大發了 不死小強第414章 大勝倭軍 驚人猜測第415章 麾下百態 袁軍動態第416章 倭人下書 謝天之宴第417章 宴會之上 處處設伏第418章 粉色殺機 撕破麵皮第419章 寶劍鋒芒 合力突圍第420章 會合徐庶 黃逍入陣第421章 左慈到來 布陣破陣第422章諸人脫困東征尾聲第423章 呂蒙潘璋 張允思變第424章 張允大敗 江東意向第425章毒辣算計倒霉二人第426章 張允來投 荊州局勢第427章 天下大局 江東祖郎第428章 兵至曲阿 以逸待勞第429章 大敗祖郎 孫權登場第430章 對戰周倉 三個黑鬼第431章好戰張飛再對黃忠第432章 凶險比試 旗鼓相當第433章 益州內幕 馬相之亂第434章 先攻建平 龍頭華歆第435章 重歸於好 丹陽精兵第436章 任用華歆 情報組織第437章 無能劉璋 張松出使第438章 孔融舉薦 狂士彌衡第439章 一頓漫罵 折服彌衡第440章 張松來使 黃氏忽悠第441章 兵發益州 斗將夔關第442章 張飛用智 酣斗嚴顏第443章 生擒嚴顏 翼德勸降第444章 一路無阻 震驚成都第445章 落鳳坡前 張任隕(一)第447章 落鳳坡前 張任隕(三)第448章 黃忠神技 百步穿楊第449章 疲兵之策 雒城城破第451 南征南蠻 蠻王孟獲第452章 蠻族眾將 大戰在即第453章 囂張蠻王 槍挑金環第455章 酒中定計 蠻軍布置第456章 火燒蠻營 追擊南昌第457章 生擒孟獲 二將歸心第458章 孟獲內幕 祝融出戰第459章 周倉敗北 親自出馬第460章 生擒祝融 木鹿大王第461章 祝融傾心 最後一戰第462章 孟獲稱服 平定南蠻第463章 冀州戰場 戰烏丸(一)第464章 冀州戰場 戰烏丸(二)第465章 內部矛盾 河間攻守第466章 火上澆油 出使鮮卑第467章 放棄徐州 投靠黃逍第468章 預留退路 陶謙論勢第469章 卧龍鳳雛 諸葛龐統第470章 一世為人 兄弟情深第471章 關羽之威 力克鮮卑第472章 只是一個 殺字了得第473章落荒而逃圍追堵截第474章窮途末路一個不留第475章東平舒內縱酒高歌第476章荊州諸葛太史子義第477章八門金鎖魏延身死第478章 司馬懿亡 劉備自焚第479章 宛城密議 再逼袁紹第480章 新的一年 新的氣象第481章賈詡投靠閻柔猜測第482章 袁紹稱帝 偉大發明第483章 天降石碑 黃逍稱帝第484章袁紹窘迫大戰在即第485章 火燒顏良 戰毛城(一)第486章 火燒顏良 戰毛城(二)第487章 火燒顏良 戰毛城(三)第488章 活燒顏良 戰毛城(四)第489章 火燒顏良 戰毛城(五)第490章 火燒顏良 戰毛城(尾)第491章 各個擊破 黃袁戰(一)第492章 各個擊破 黃袁戰(二)第493章 各個擊破 黃袁戰(三)第494章 各個擊破 黃袁戰(四)第495章 各個擊破 黃袁戰(五)第496章 各個擊破 黃袁戰(六)第497章 各個擊破 黃袁戰(尾)第498章 決戰草原 鮮卑降(一)第499章 決戰草原 鮮卑降(二)第500章 決戰草原 鮮卑降(三)第501章 決戰草原 鮮卑降(四)第502章 決戰草原 鮮卑降(五)第503章 決戰草原 鮮卑降(六)第504章 決戰草原 鮮卑降(尾)第505章 趙雲施仁 單於歸心第506章 博陵定計 高順獻策第507章 溫柔一刻 前往安喜第508章 龐統算計 戰安喜(一)第509章龐統算計 戰安喜(二)第510章 龐統算計 戰安喜(三)第511章 龐統算計 戰安喜(四)第512章 龐統算計 戰安喜(五)第513章 龐統算計 戰安喜(六)第514章 龐統算計 戰安喜(尾)第515章 袁紹逃逸 韓瓊獻策第516章 馬超威風 戰三韓(一)第517章 馬超威風 戰三韓(二)第518章 無聲林間 虎將慕容第519章 死志死斗 再逢絕路第520章 一世兄弟 情動天地第521章 生命永恆 決戰到來第522章 信都之戰 北方定(一)第523章 信都之戰 北方定(二)第524章 信都之戰 北方定(三)第524章 信都之戰 北方定(三)第515章 信都之戰 北方定(四)第516章 信都之戰 北方定(五)第527章 信都之戰 北方定(六)第528章 信都之戰 北方定(七)第529章 信都之戰 北方定(八)第530章 信都之戰 北方定(九)第531章 信都之戰 北方定(十)第532章 信都之戰 北方定(十一)第532章 信都之戰 北方定(十一)第533章 信都之戰 北方定(十二)第534章 信都之戰 北方定(十三)第535章 信都之戰 北方定(十四)第536章 信都之戰 北方定(十五)第537章 信都之戰 北方定(十六)第538章 信都之戰 北方定(十七)第539章 信都之戰 北方定(十八)第540章 信都之戰 北方定(十九)第541章 信都之戰 北方定(二十)第542章 信都之戰 北方定(尾)第543章 收拾殘局 江南紊亂第544章 孫策之憂 卧龍之算第545章 火葯出現 第五發明第546章 欲求荀彧 牢獄之災第457章 錢糧放賑 天下紙貴第548章 伯符不安 前往災區第549章 不銹之鋼 太原郭淮第550章 感天動地 眾說紛詞第551章 姜冏姜維 賑災圓滿第552章 商議推廣 還是不降第553章 荀氏叔侄 龐統歸順第554章 穩定國情 調整經濟第555章 傳授戟法 有人求見第556章 甘寧興霸 終投黃逍第557章 戰事臨近 興兵伐吳第558章 真正意圖 毒士賈詡第559章 孫策遇刺 孫權立(上)第560章 孫策遇刺 孫權立(下)第561章 焦頭爛額 算計廬江第562章 連環圍殺 三軍顯威第563章 黃裳初戰 廬江城陷第564章 戰三江口 火燒黃祖第565章 吳國應對 周瑜知情第566章 文官勸降 孫權主戰第567章 夜襲牛渚 四千偷營第568章 攻克蕪湖 意指建業第569章人心惶惶 致敵窮途第570章 斗將城下 士氣之爭第571章 太史慈亡 掘其城基第572章 天下歸一 大結局
F. 劉關張到底是不是結義兄弟
羅貫中把它放在《三國演義》開篇的第一回「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中,文中描寫到劉焉出榜招募義兵,榜文行到涿縣,引出涿縣中一個英雄劉備,然後巧然的機會劉備認識了張飛和關羽,三個人志趣相投,一見如故,結為兄弟。在文中結尾描述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曰:「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後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誓畢,拜玄德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
三國演義生動形象地描述了桃園三結義的故事,那麼在真實的歷史上,劉備、關羽和張飛是個什麼關系呢?
陳壽《三國志-關羽傳》中記載:「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廣坐,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
《三國志-張飛傳》中提到:「羽年長(張飛)數歲,飛兄事之」
《三國志-劉曄傳》也說:「且關羽與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
這三段史料足以說明兩個問題:一則劉關張三人關系親密的「恩若兄弟」;二則是「恩若兄弟」而非結拜兄弟,史料也無結義之說。
再有,從三國演義裡面的描寫來看。關羽被東吳人殺害後,魏文帝曹丕詔問群臣:「劉備是否會出兵伐吳,為關羽報仇?」侍中劉曄回答說:劉備和關羽「義為君臣,恩猶父子」,「關羽被殺害,如果劉備不能為他報仇,對關羽的恩義就不算是全始全終了」。在這里,從魏國人看來,劉備和關羽的關系又是「恩猶父子」了。古人有「君臣如父子」的觀念,所以這個說法並不值得奇怪;同時也可以反證:劉備和關羽的關系並不是把兄弟,他們的同時代人對此是很清楚的。清人趙翼認為:三國的君主都善於用人,其用人各不相同,曹操「以權術相馭」,孫氏兄弟「以意氣相投」,劉備「以性情相契」。所謂「以性情相契」,就是用感情相處,情深誼長,但這不等於就是把兄弟關系。
G. 劉關張三兄弟,真的是情比金堅,從無動搖嗎
桃園三兄弟的情意並不像我們所看到的那樣情深義重。在如今的社會環境中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利益沖突,在不影響自己的利益情況下,可能你好我好大家好,但是影響到了自己的利益,那麼就另當別論了。
三人之間的關系不像兄弟之間的關系,更像一種下屬對上司的尊敬,給我們的感覺並不像我們兄弟之間的稱謂。所以我們回頭來看,三兄弟之間的友情,並沒有像我們所通過電視劇了解的那麼情深意重。而是中間有非常大的一些問題或者隔閡,他們也許在危難的時候,曾經有過兄弟的情分,但是並沒有我們所想像的親密。更不會來拿命交換。
在三國演義中,整個影視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告訴觀眾事務好的一面,給大家一個積極向上的畫面,事實上他們是下屬與上級的一個領導關系。是一個團隊協作的。可以說,在當時的尊卑分明的情況下,劉備不會認作關於和張飛這樣的忙是為自己的親兄弟的,這也只是為了自己的面子工程。
H. 關於《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的讀後感。要練習生活實際!快!!!
我在寒假裡讀了一本名著《三國演義》。《三國演義》中有很多的武將,有呂布,張飛,劉備,賈詡等人物……剛開始我是被《三國演義》的名字吸引的。三國演義,就說明肯定是三國在相爭,肯定很有趣。我便打開了書的目錄,目錄上寫著「劉關張桃園三結義」,「三英戰呂布」等故事……
其中我被《劉關張桃園三結義》這個故事深深吸引,故事主要講了以前國內爆發了有張角,張梁,張寶等帶領的一支黃巾起義。劉備進城時碰見了張飛,他們准備上酒店說話。正說得高興,只見一個大漢,臉如紅棗,丹鳳眼,卧蠶眉。劉備邀請他來同桌飲酒。關於介紹了自己,酒後上了張飛的莊上去商談。他們各自打造了武器,三人帶領中壯士去投靠劉焉,為他效力。他們認識了曹操,他們救了董卓,但董卓卻輕視他們,張飛要殺董卓,被劉備攔下。他們有去投靠朱儁。朱儁讓劉備去打張寶。三人大獲而勝。劉備得到安喜縣縣尉之職被人辱罵了。張飛生氣了。打得督郵像殺豬一樣嗷嗷直叫。督郵挨了一頓打,很生氣便報告了太守,太守要捉拿劉備。三個兄弟無奈,只好去投靠劉恢。
我們以後要多看書,而且要看好書,不能厭倦讀書,要好好學習。
今天我在《三國演義》這本書上讀了一篇文章,名字叫《劉關張桃園三結義》。
讀後感:讀完這篇文章,我又重新認識了劉備 ` 張 飛 和關羽。劉備生活貧寒,父親早已去世,他和母親相依為命,靠編制,麥草系草鞋度日,關羽身材魁梧,棗紅臉上一雙單風眼,一對濃眉,長長的胡須一直飄到胸前,又英俊又威風。張飛是黑臉大漢,豹頭環眼,滿臉又黑又硬的絡腮鬍子。 劉備,張飛和關羽連喝幾碗酒,然後 一起去張飛的桃園結拜為生死兄弟,第二天,他們一同踏上了 投軍之路 。
「桃園三結義」的故事,羅貫中把它放在《三國演義》開篇的第一回「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中,文中描寫到劉焉出榜招募義兵,榜文行到涿縣,引出涿縣中一個英雄劉備,然後巧然的機會劉備認識了張飛和關羽,三個人志趣相投,一見如故,結為兄弟。在文中結尾描述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曰:「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後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誓畢,拜玄德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三國演義生動形象地描述了桃園三結義的故事,那麼在真實的歷史上,劉備、關羽和張飛是個什麼關系呢?陳壽《三國志-關羽傳》中記載:「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廣坐,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三國志-張飛傳》中提到:「羽年長(張飛)數歲,飛兄事之」《三國志-劉曄傳》也說:「且關羽與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這三段史料足以說明兩個問題:一則劉關張三人關系親密的「恩若兄弟」;二則是「恩若兄弟」而非結拜兄弟,史料也無結義之說。
再有,從三國演義裡面的描寫來看。關羽被東吳人殺害後,魏文帝曹丕詔問群臣:「劉備是否會出兵伐吳,為關羽報仇?」侍中劉曄回答說:劉備和關羽「義為君臣,恩猶父子」,「關羽被殺害,如果劉備不能為他報仇,對關羽的恩義就不算是全始全終了」。在這里,從魏國人看來,劉備和關羽的關系又是「恩猶父子」 了。古人有「君臣如父子」的觀念,所以這個說法並不值得奇怪;同時也可以反證:劉備和關羽的關系並不是把兄弟,他們的同時代人對此是很清楚的。清人趙翼認為:三國的君主都善於用人,其用人各不相同,曹操「以權術相馭」,孫氏兄弟「以意氣相投」,劉備「以性情相契」。所謂「以性情相契」,就是用感情相處,情深誼長,但這不等於就是把兄弟關系。有專家考證「桃園三結義」的故事大概在宋元時期就開始流傳。宋末元初赫經在《重建廟記》中已經出現了「初,王(關羽)及車騎將軍飛與昭烈為友,約為兄弟」的說法;《關羽戲集》中也引用了元末詩人的詩句「桃園一日兄和弟,俎豆千秋弟與王」。
元雜劇《劉關張桃園三結義》中的故事是這樣描寫的:蒲州州尹臧一鬼欲謀自立,請關羽為帥。關羽殺之,逃往涿州范陽。張飛則在當地開了一家肉店。張飛故意在店前用千斤巨石壓住一把刀,並揚言如有人能搬開巨石,就分文不取,送肉給他。一日關羽路過張飛的肉店,搬動張飛用以壓刀的千斤巨石而不受肉。張飛回店後得知消息,專門去到關羽入住的客店相訪,並拜關羽為兄長。二人後來又遇到劉備,二人見劉備長相非凡,便邀其一起喝酒。劉備大醉而卧,只見有赤練蛇鑽如劉備七竅之中,關羽覺得「此人之福,將來必貴」,於是又共拜劉備為兄長。三人在城外桃園殺牛宰馬,祭告天地,並立誓「不求同日而生,只求同日而死」。這個故事雖然饒有趣味,但又未免荒誕。
總之,從上面的分析來看,桃園三結義的故事具有虛構性,但是不管有多種版本虛構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出來,所有的版本包括史書的記載至少對三個人的義氣相交、互幫互助、精誠團結的特點是認可的。可以把桃園三結義抽象為一種互幫互助精誠團結的典型關系。然後我們可以對這種抽象出來的精誠團結的典型關系進行分析,分析的具體材料就採取三國演義裡面的素材,因為這種版本為大家所熟知,而且是最生動最朴實的語言。
東漢末年,漢靈帝昏庸無能,不務朝政,整天沉醉於酒色之中。再加上自然災害頻頻發生,真可謂天災人禍,民不聊生。
河北涿縣一個村莊,有一個人姓劉名備,字玄德,祖上是漢景帝的兒子中山靖汪劉勝。不過,到了劉備這一輩上,早已沒了一絲一毫皇族的富貴影子。但是,劉備再窮再苦在不得志,心裡卻始終牢記著自己是漢代皇帝的後裔,期盼著有朝一日能出人頭地。
一天,劉備正在看榜文,忽然聽見後面有人正沖著自己問話。這個人就是張飛,於是劉備認識了張飛。兩個人興致勃勃的來到了村中酒店暢飲,在酒店劉備和張飛又認識了一位英雄,關羽。於是他們一同來到張飛的桃園,對天盟誓,結為生死兄弟。按照年齡,劉備為長兄,關羽是二弟,張飛排行老三。結拜完畢後,三人在桃園中痛飲起來。
通過讀這個故事我懂得了,那個年代,需要更多的英雄好漢為國家效力,那樣國家才能昌盛。
近一段時間,電視里一直播放《三國》這部電視劇,媽媽就在圖書館給我買了一本青少年版的《三國演義》。我翻開《三國演義》,看到幾個又黑又大的黑字—第一回《劉關張桃園三結義》。
故事講了劉備從小與母親相依為命,家境較貧寒。這天,他在城門口看榜文,遇見身長八尺的黑臉彪形大漢張飛。張飛以賣酒、屠宰豬羊為業,兩人一起到附近的酒店飲酒暢談,又遇見長須飄然,威風凜凜的關羽。談話中,他們三個便結為兄弟。
看到他們結拜,想到了我自己,一個獨生女,又新搬的家,現在我一直沒朋友,每當看到別人和好朋友一起玩,就會感到孤獨。如果我也像他們三個那樣,找幾個好朋友結為姐妹,那該多好啊! 每當寫完作業後,一起出來玩耍,散心;每當遇到困難時,可以問問朋友,讓他們幫助一下;每當星期天時可以和朋友一起去公園開開心心地玩!多幸福啊!
我盼望著我和別人結拜的那一天!
I. 主角姓劉,和劉關張是兄弟,最後收呂布曹操的三國穿越小說
俄方如此的秀才第三次
J. 清代嚴法禁止異姓兄弟結拜等行為,為何宣揚劉關張的戲文小說不被防範,反而廣布民間
順治五年三月,江蘇如臬縣草觀音堂內,有200多人結拜弟兄。參加者手執器械,會場上豎立大黃旗二面,上書大明中興四字。四月,又有五百餘人在杜家觀音堂聚會,亦豎立大明中興黃旗。眾人歃血盟誓,共稱為首之王錫周為王道爺。順治十三年,明代宗室朱存梧等糾人結拜,以復明相號召,立誓有官同做,有馬同騎。
針對這種情況,清政府還制訂了有關禁止異姓結拜弟兄的法令。史載:國初定,凡異姓結拜弟兄者,鞭一百。後來,因有人利用結拜弟兄的方式,聚眾反清,清政府也就加大了對違反禁令者之懲處。順治十八年定,凡歃血盟誓,焚表結拜弟兄者著即正法。
可見實質是嚴禁利用結拜反清。
劉關張結義則是被歷代官府肯定的,因為這是實際上劉關張並沒有兄弟關系,有的只是君臣關系,是關、張二人對於劉備的絕對忠誠,《三國志·關羽傳》記載,關羽亡命奔涿郡,劉備正在鄉里聚合徒眾,關羽、張飛投其門下。後來劉備為平原相,又以羽、飛為別部司馬,分統部曲。劉備和二人 「寢則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廣坐,侍立終日。」史書說他們「恩若兄弟」並沒有說他們已結拜為兄弟;「侍立終日」,說的是位置尊卑的關系。
這對清代統治者是有利的,因此不會禁止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