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游小說 » 網路小說描寫統一

網路小說描寫統一

發布時間: 2022-11-17 22:38:29

A. 驚濤拍岸的網路小說

1.簡介:
《驚濤拍岸》是近年一部優秀的架空歷史軍事小說,小說構思別具匠心、文筆細致流暢,場面宏大且結構條理清晰,作者把豐富的想像與接近真實的戰爭勾畫到一起,組成一幅宏大的戰爭畫卷。作者合理的幻想加上豐富的戰爭常識儲備,使得小說少了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多了幾分務實,真實的勾勒出一幅波瀾壯闊的台海統一戰爭畫卷,是書庫不可多得的佳作。
2.關於作者:
阿弩,1973年誕於重慶,碩士。喜唐史,好碼字,玩票文學。六載來,踏跡中文網路,灑墨百萬。文風桀驁,剛勁激揚,徜徉於歷史與現實之間,儼然自成一家,令讀者血脈賁張之餘,亦不乏反省和思考。
部分作品:《東方的野心:盛唐三次西域戰記》
《朔風飛揚》
《芒星》
3.章節:
正文
第一章 聯盟12(上) 第一章 聯盟12(下)
第二章 警報(上) 第二章 警報(下)
第三章 台海上空的鷹(上) 第三章 台海上空的鷹(下)
第四章 喀喇昆侖 第五章 統一特快(上)
第五章 統一特快(下) 第六章 東進序曲(上)
第六章 東進序曲(下) 第七章 南海爭鋒
第八章 大軍壓境 第九章 尖兵破曉
第十章 代號「太阿」 第十一章 飛彈!飛彈!
第十二章 硬碰硬 第十三章 擊中要害
第十四章 海狼的末日 第十五章 灘頭上的紅旗
第十六章 海天喋血 第十七章 擊落猛禽
第十八章 血火澎湖 第十九章 鐵流
第二十一章 浴血的飛燕 第二十章 澎湖的陷落
第二十二章 三分鍾的對決(上) 第二十三章 3分鍾的對決(下)
第二十四章 「鯨魚01」 第二十五章 暴雨
第二十六章 苦戰 第二十七章 穿插
第二十八章 圍殲 第二十九章 戰斗!戰斗!
第三十章 鏖兵高雄 三十一章 台灣人的反撲
三十二章 狙擊手! 第三十三章 抉擇
第三十四章 統一大業
4.小說觀後感:
台灣位於中國中國沿海中部,東臨太平洋,東北鄰琉球群島,相隔約600公里;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相隔約300公里;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相望,最窄處為130公里。台灣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太平洋地區各國海上聯系的重要交通樞紐,自然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極富戰役、戰略價值。自1949年蔣介石敗退台灣,從此大陸與台灣隔海相望長達數十年之久。也許是大陸與台灣血脈相連,讓兩岸翹首以待的感情給人們帶來了創作激情和靈感的緣故,近年網路上關於收復台灣、祖國統一的美文層出不窮,並長盛不衰。《驚濤拍岸》無疑是其中翹楚,作者超強的想像力和政治、軍事知識,配之以客觀公正的態度和行雲流水的文筆,造就了《驚濤拍岸》這樣的傳世之作。
也許是蘇軾的千古名句「亂石穿空,驚濤拍岸」給了作者靈感吧,作者把小說命名為《驚濤拍岸》,不僅宏偉大氣,而且含義深刻而幽遠。的確,無論從政治,歷史,感情,血緣,還是從維護領土統一的角度,都不允許我們放棄台灣。祖國統一是幾代中國夢縈魂牽的理想,是也是兩岸發展的必然歷史抉擇,是不可抗拒的歷史浪潮。
小說把「聯盟12」演習作為故事的緣起,把時空限制在2006年台海緊張對峙的氣氛中。小說的矛盾主要糾纏在兩岸多年的實際分裂狀態,造就兩岸同胞文化和意識形態的差異,台灣在台獨意識的影響下謀求獨立,大陸則為了領土完整謀求祖國統一的沖突而展開。在這種即是血肉同胞卻又是刀兵相向的歷史感情的感召下,作者通過自己銳利的筆鋒,一場波瀾壯闊的未來高科技戰爭,躍然紙上。
以往的架空歷史軍事小說,尤其是描寫台海統一的小說,總是有意無意貶低台灣軍隊,造成一種台灣軍隊不堪一擊的假象。《驚濤拍岸》改變了此種創作思路,盡量使用客觀的筆調,作者在描寫台灣軍隊時,真實的體現了台灣軍人的戰斗能力和軍事素質。同樣,小說並沒有把解放軍描述得天下無敵,而是真切的刻畫了一批在戰斗中成長的中國軍人形象。體現了一種極為可貴的公平,不附帶自己的個人感情色彩,始終保持客觀公正的態度。這是最難能可貴的,也是《驚濤拍岸》最成功的地方。
當然對於戰爭,作者也決不是無是非,一視同仁的。作者的立場是非常明確的,完全站在維護國家領土完整的高度。在小說一開始作者就向我們展現了對台灣妄圖分裂,謀求獨立的險惡用心和中國軍人維護國家統一的神聖使命感。作者為了強化這種情感,更是以台灣的空中挑釁和龍鏗與藍水在大連海軍艦艇學院的84級新生第一天上軍事業務課的情景加以渲染。因此台海之戰中,解放軍完全是站在維護祖國領土統一的立場上,而且把戰爭進行得「有理、有利、有節」。 然而,戰爭是殘酷的,不會因為什麼正義非正義而減少誰的傷亡,作者在戰爭場面上的描述還是很真實的,並沒有過分誇張。
盡管收復台灣與大陸之間的統一戰爭是屬於國家的內戰,不存在侵略和反侵略的性質問題,但是「實質上卻是中華民族與世界反華勢力及其代理人的戰爭。」 。其中,日本是台獨的重要支持者,日本最不希望台灣與大陸統一,因為台灣守著太平洋至印度洋的必經通道---馬六甲、龍目、巽它等重要海峽,也控制著中東石油輸往東亞的油路。從日本艦隊監視聯盟12編隊到派飛機搜救台灣飛行員都及時的體現了這一點。美國,則是台灣謀求獨立的真正膽氣所在,是阻礙中國統一的最大絆腳石;台灣是是遏止中國和日本的咽喉,美國亞洲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戰爭一開始,美國就從軍事支援到武裝干涉,無所不用其極。作者在描寫上並沒有可以追求贅述,對地緣政治的描寫都是在情節和對話中不經意中完成的,把美國和日本在台海統一戰爭中剝去了華麗外衣的赤裸裸的本質描繪得入木三分。不由感慨作者不僅知識很淵博, 而且作者對文字的把握有很到位,在平淡中見神奇。
其實,看《驚濤拍岸》感受最深刻的是作者對中國海軍發展和海洋戰略的理解,以及台灣在東亞戰略價值的認識。通過書中角色藍水的語言,生動而准確的給讀者上了一堂課。 「台灣島位居中國沿海中部,北距鴨綠江口約900海里,南至北侖河口與南沙群島均約800海里,自然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極富戰役、戰略價值。如果一支現代化的艦隊由此海域出擊,僅2天時間內,機動范圍可覆蓋整個中國沿海:向北可跨越東海抵黃海作戰,向南可直接打擊南海之敵;便於充分發揮海軍機動能力強的優點,有利於集中兵力,各個殲敵;簡言之,將台灣島作為在中國沿海實施進攻作戰的依託,可以占盡地利之便。此外,第一島鏈以台灣為中心,這一地區又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橡膠、錫、石油等戰略物資的主要產地之一;同時還扼守著太平洋至印度洋的必經通道---馬六甲、龍目、巽它等重要海峽,也控制著中東石油輸往東亞的油路。台灣虎踞在著兩個地區的連接處,位居樞紐,中央地位十分明顯。台灣優越的綜合條件使它具有攻防兼備的優點,用於防禦,它有較大的戰役縱深和極大的軍事強度,又利於得到戰略後方的支援,可以成為堅強的要塞和戰略支撐點。用於進攻,它地處海運樞紐、縮鑰之地,是重要的中央位置;並有大容量的軍港、機場網群和廣闊的機動水域;南北兩端均為開放的的入海口,又具備充實的綜合保障能力,使其具有強大的攻擊力量。可以這樣說,台灣及其周圍地區是我國、也是整個東亞地區不可多得的的軍事要地,其價值遠非不沉的航空母艦所能形容和概括的。那時我們才能真正成為藍水海軍,走向遠洋……。」「台灣被敵對勢力所控制,對我國威脅極大,這就意味著我們將被牢牢困在第一島鏈,失去台灣,我國不僅將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還將永遠受制與人,我們的軟腹部將插上一把致命的尖刀。」看罷此番評論,不得不感佩作者熟讀兵書,通曉軍事,戰略眼光獨到。
在作者的筆下,栩栩如生地刻畫出為了國家利益奉獻青春熱血,毅然走上戰場的一群熱血青年,更重要的是作者勾勒出熱血青年在戰爭中成長的不平凡經歷。在作者的書中,我們看到了在新科技成果武裝下的中國軍隊的風采,看到了中國和平崛起的保證。書中的風飛揚等主角向我們展示了新一代中國軍人的風采。
《驚濤拍岸》是一本優秀的架空歷史軍事小說,但就其小說而言,難免有瑕疵,我在這里不揣摩淺陋,給作者提幾點小小的意見,當然,這只是我的個人見解,由於本人水平有限,如有錯誤,請多多擔待。
對於作者在台灣的戰斗登陸場景描寫,本人竊以為有失偏頗。美國近幾年發動的幾次戰爭,都給我們展示了在現代靠科技戰爭戰爭場景:先是特種部隊滲透,在海軍封鎖的基礎,導彈攻擊配合空軍大面積壓制,空投空降兵佔領軍事戰略要地 然後才是陸軍在直升機的擁護下推進。作者在描寫戰斗場景的時候直升機輔助空降部隊,這在現代戰爭中是難以想像的。
小說中作者並沒有設計讓日本參戰,但我個人認為,鑒於台灣海峽對日本的咽喉戰略地位,日本參戰的幾率和力度將會很強烈,甚至超過美國,更何況作者是設計了在美國明顯支持台灣的前提下並提供武力支持的前提下,所以我認為沒有安排日本參戰是不符合情節發展需要的。
看罷小說,聯系實際,感受頗深。近年來,解決台灣問題關於寄希望於國民黨參選成功或者是核平台灣的論調甚囂塵上,我卻以為這都是不可取、不切實際的。中國要收復台灣,最終還得靠自己的力量,寄希望於任何人都是無稽之談。但是要做到真正的實現統一,只有在武力的的前提下才能成功。我認為這才是作者寫就本書的初衷,同時也給我們發出了一個警惕的信號,
當然無論是和平統一還是武力統一,這一切都要依附在國家發展的基礎上,我們能做的只是發展。

B. 如何寫好網路小說的三個核心要素【網文寫作技巧】

網路小說的三個核心要素——『人物』『故事』『設定』。

傳統小說的定義里,也可以將其比作人物,情節,環境,道理其實是相同的,只是網路小說在具體意義上稍微有那麼一點差別。

一,人物。

所有的網路小說都建立在『人』的基礎之上,也就是講述人物的故事。

分析人物,塑造人物,鋪設人物,代入人物 是人物創作的基本技巧,當然,順序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來排列。

所謂 分析人物 ,有兩層意思,一是只注意觀察生活中的現實人物,搜集素材,二是分析自己筆下的人物,做深入了解之後,在這個基礎之上創作。

思考人物的 所思,所感,所悟,所為 ,分析人物的 關系,動力,目的,能力 。

這是基礎中的基礎,也是以人物為主要核心創作小說的一個入門技巧。

然後是 塑造人物 ,在塑造人物的過程中需要為人物分清 主次,定位,意義 。

根據之前所分析出的結果,進行合理的整合,使人物 圓融,飽滿,靈動,立體 。

創作的關鍵在於 鋪設人物 ,通俗的說法就是,把腦內構想的人物呈現在紙面(文檔)之上。

鋪設人物需要根據之前理清的動力與目的,主次與定位融入具體的劇情之中。

不僅如此,你需要通過切實的情節將之前塑造好的諸多人物特點表達出來,比如 性格,外貌,背景,能力,風格,以及人物關系 。

最後則是代入人物,這里的代入同樣有兩層意思,一個是指作者自身代入人物,另一個則是說通過文字引導讀者代入人物。

具體方法有兩種,類似戲劇表演藝術中的 『體驗派』『表現派』 。

這在人物創作中有觸類旁通的地方,體驗派指的是「 想人物所想,思人物所思,努力去進入人物,然後表達出人物。 」這種方法放在小說創作中也同樣適用。

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作者將自己當成主角,去考慮主角因該怎麼做,會怎麼做,因該怎麼想,會怎麼像,然後通過主角的視角,將其描繪出來。

表現派則是指:「 通過外在表現形式突顯人物個性,包括道具,特定的表情,標簽式的動作。 」

轉換成網路小說的創作中,即是指用具體的描寫去設計情節,由此達到表達人物的特點,代入人物的內核。

當然,戲劇表演藝術中還存在方法派,其內核依舊是體驗派,區別在於一個小技巧。

這個技巧對於網路小說創作同樣也非常有用,「 記住類似的情感,然後使用情感替換的犯法去代入人物 」。

當你想要刻畫一個人物的憤怒的時候,心裡去想著最讓自己憤怒的事情,仔細體會,描繪出來。

這三種方法中,體驗派和方法派淺嘗即可,對於視角的調整非常有好處,真正需要仔細琢磨的其實是表現派,因為你一本小說不是只寫一個人物,而是需要考量上百位角色的言與行。

表現派中的很多技巧,都可以直接拿過來作為塑造人物的小訣竅。

二、故事

故事是所有小說的中心,我們經常說想要寫好網文,你需要先學會講故事。

我們經常耳熟能詳的大多數小說技巧,大多都是為了創作故事而服務。

不管「 起、承、轉、合。 」

還是「 起因、經過、結果。 」

亦或「 開頭、鋪墊、發展、高潮、結尾。 」

這些都是在表達一個故事的組成部分和基本排列順序。

小說之所以區別與其他文學載體的根本,即使小說講求故事,描繪故事,述說故事。

所以,故事性的重要性,不用多言,想來大家也能夠輕易理解。

如何寫出一個好看的故事,其中有五個關鍵: 有趣、突然、合理、完整、通俗。

如果一篇故事,想要吸引到讀者,首先你要保證自己有趣。

如何表現有趣,你可以新奇,你可以古怪,你可以製造困境,你可以提出疑問,你可以營造恐懼,你可以異想天開。

方法多種多樣,難以盡述,這也是我們通俗意義上講的『靈感』,但同時,衡量一個靈感的好壞,也因以『有趣』作為唯一評判標准。

然後是突然性,好的故事不能始終保持平緩,畢竟我們不是在寫事件報告。

『起承轉合』中的『轉』,既表達了故事中的突然性,這是構建故事整體節奏的重要力量。

哪怕你有一個非常有趣的點子,可中間毫無一絲波折的敘述,也會讓作品淪為平庸,因此我們需要出人意料,情理之中的突然性轉折。

這個過程就好像做拉麵一樣,在面條沒有斷裂的情況下,甩動的幅度越大,面就越筋道。

轉折也是同樣,在邏輯自洽的前提下,突然性越強,轉折的效果越好,讀者情緒的起伏越大。

轉折講求一個切入點,合適的切入點可以製造『爽點』,不合適的切入點只能淪為『毒點』。

選擇切入點大致有兩個方法,一個是『計算』,精密的計算讀者的情緒流,據此找出最適合的切入點。

另一個則是『設計』,有意識的去設計適合的切入點,控制讀者情緒的起伏,埋坑之後判斷讀者的適應期,然後巧妙的引爆。

計算與設計純熟之後,可以演變成作者的直覺,讓轉折信手拈來,可以歸入『經驗』一欄。

好的故事需要一定程度上的合理,一是普世觀念的合理,一是自身邏輯的自洽。

普世觀念的合理,非常容易理解,也就是所有人普遍存在的觀念,包括已被證實的科學。

然而雖然我們盡量遵循普世觀念,但也不要被它牽絆住手腳,必要的時候可以為了劇情忽視這種合理。

邏輯自洽大於普世觀念。

當你符合自身的邏輯自洽時,可以為了劇情需要忽視普世觀念的合理性。

簡單的說,只要你能自圓其說,可以一定程度上揭翻牛頓的棺材板。

但反過來,如果你不能自圓其說,就請不要勞煩牛頓他老人家了。

合理性的好處在於能夠為故事提供真實感,環境層次的真實感對於讀者代入劇情是非常有幫助的一個因素。

哪怕你說純架空的異世界,也盡可能的不要讓設定與環境發生嚴重的沖突。

出色的合理性能夠使你的世界觀更加圓融,也是一本優秀網文作品的前置條件。

完整性對於故事的意義在於提升其飽滿性和閱讀體驗。

這個不用拆開來講,就是字面上的意思,盡可能的去保證一個故事從頭到尾能夠寫完整。

不要半途而廢,不要挖坑不填,不要中途跳車。

你可以多線並列,你可以插敘倒敘,你可以打亂敘述節奏,這些都可以,不管是線性敘事,還是非線性敘事,一定要保證故事的完整,在讀者還沒有完全忘記前面那些情節之前,將他組合成一個完整的閉環。

這在之後的講『情緒』的時候還會提到,就不展開說了。

小說的定位是通俗文學,如果你都不通俗,那還談什麼文學。

好的故事需要通俗的理解,網文尤其如此,你要考慮到你的讀者並非都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研究生,所以不要去賣弄辭藻,製造閱讀障礙。

哪怕是你所熟知的世界名著,也同樣強調用通俗易懂的預言去書寫故事。

不去談東西方的文化壁壘以及語言差異,我們單看中國的四大名著,三國、水滸、西遊、紅樓。

每一本的語言都非常的簡練通俗,語言流暢。

這是他們能夠流傳千百年的基礎,也是一個好的故事能夠廣為流傳的基礎。

如果你對文字的要求高,這是好事,但前提是,你需要考慮這是真的美感,還是你的臆想。

哪怕烽火和貓膩這兩個被稱為文青的作者,他們在小說中對故事的描述,也沒有一絲一毫文字艱澀的問題,這個時候,文字的美感才是加分項。

千萬不要捨本逐末,賣弄辭藻,繁雜敘述。沒有任何讀者會覺得無病呻吟的文字存在所謂美感,包括喜愛詩歌散文的純文學讀者。

三、設定

優秀的設定可以支撐一本書么,答案自然是可以的。

網文中也存在設定流這樣的說法,往細的說,深受大眾喜愛的《三體》其實就是一部設定流作品。

同樣,設定也是網文非常鮮明的一個標志,往往新的門類開創,都源於某本優秀小說的設定,比如《縹緲之旅》的修真境界,《無限恐怖》的主神空間,《佛本是道》的洪荒世界。《我的老婆是楊玉環》的穿越。

世界名著中有沒有設定流小說呢,其實也有,《海底兩萬里》、《格列佛游記》這些都是以設定作為內核驅動故事劇情的。

從這些書籍中,我們可以知道,設定大致分為 『世界觀設定』『體系設定』 。

世界觀設定,他的包含范圍很廣,大到一本書中對宇宙的認知,小到人們日常的衣食住行。

不管是勢力,格局,作品特色,都可以算作世界觀設定。

體系設定,這大概算是網文獨有的一個特色,通常也被叫做力量體系設定。

標志性的就是我們所熟知的修真小說中關於境界的劃分,『練氣、築基、金丹、元嬰、渡劫、化身、飛升』諸如此類的設定都可以算作成長體系設定。

當然體系並不只是力量體系,同時也包括傳統的勢力體系,人物體系等方方面面。

設定這根支柱是網路小說展現自己特色和賣點的主要戰線,同時也是想像力的加工廠。

然而設定本身其實也分為『腦內設定』、『真實設定』、『創作設定』這三個分類。

腦內設定,既是只存在於作者腦海之中,不為讀者所知,或者暫時不為讀者所知的設定。

一個構思,如何傳達給讀者才是關鍵,創作過程中一定要仔細分清什麼是腦內設定,千萬別將自己還未做交代的設定當做讀者已經知道的設定。

舉個例子,如果《三體》之中的羅輯還沒有得出黑暗森林理論,就跑去威脅三體人,你敢來咱們就同歸於盡,讀者會是怎樣的反應?那絕對是典型的『爽點』寫成了『毒點』。

很多網文中讓人嘀笑皆非的情節,都是因為作者沒有仔細的區分開腦內設定與創作設定的區別。

真實設定,既是作者與讀者普遍默認的規則 ,比如『人被殺就會死』、『萬有引力』之類。

這類設定是小說不用去寫出來,但卻始終存在的默認設定,如果你在其中某一點上因為劇情需要而做出了更改,那麼就要特別交代,也就是將其轉換為創作設定。

創作設定,即是情節中明確交代,讀者已經認知的設定。

這是最關鍵的一點,設定如何從腦內設定轉換為文字,如何鋪設設定,說明設定。

這就像一場棋牌類游戲,你必須先將規則說明白,才能夠產生對局的勝負,比如你要跟人玩『二十一點』,你首先要告訴他怎麼抽牌,怎麼下注,輸贏如何判定,這樣才能產生牌局。

如果換做是象棋,你要告訴他車馬炮分別怎麼走,怎麼用,將和帥只能在田字格里移動,不能越界,只有將這些規則講清楚,才能夠開始下棋。

小說也是一樣,設定就相當於規則,你要描述一個故事的時候,先要告訴對方這個故事發生在什麼地方,即簡單的『時間』『地點』『人物』。

你要將書中的規則告訴讀者,讀者才能體會到劇情,而這就需要認真的鋪設。

設定的鋪設方式通常來說有四種,說明式,對白式,推測式,劇情式。

說明式 也就是最簡單的平鋪直敘,利用旁白直接闡述設定,好處是簡單易懂,壞處是缺乏代入。

適用類型:環境設定的描繪,比如地點,人物外貌,地圖框架。

對白式 也就是通過人物之間的對話引出設定,好處是注意力集中,壞處是比較忌憚大段式的設定說明,那樣同樣會缺乏代入感,而且還會影響對話本身的趣味。

適用類型:人物設定的描繪,比如性格,動機,目的,背景。

推測式 是偏向心理描寫的設定鋪成,大多數源於主角對某件事物的猜測,好處是代入感比較強,壞處是難以掌握,需要以比較深刻的代入主角,考量思維邏輯。

適用類型:劇情設定的描繪,比如勢力,人物關系,目的,動機,背景,世界規則。

劇情式 則是直接通過事件進行側面刻畫,好處是無聲勝有聲,壞處是表達的比較隱晦,最好配合推測式加以說明。

適用類型:客觀設定的描繪,比如力量體系,勢力構成,地形地圖。

設定需要 明暗相間,邏輯自洽 ,但無論使用哪種方法, 最好都不要長篇大論,因此中斷故事的敘述節奏 。

並且 部分關鍵設定需要反復提及,不斷加深讀者印象 。

比如主角的性格,小說中的力量體系,最主要的世界觀,這些都不是說上一遍就丟在一邊不管的設定。

鋪設定的時候最好採用 多種方式互相切換 的方式,關鍵點在於 融入到字里行間 ,順著劇情將其不引人注目的刻繪到讀者印象里。

C. 現在的網路小說劇情都是一樣,這是什麼情況

因為新奇的小說都想吸引人的眼光,需要人們看到與以往不一樣的情節,所以只有求新求異求怪,求與眾不同了。這個過程當中當然就管不上那些不太好的,負面的信息了。

D. 有沒有一部小說是一個現代人穿越回古代然後統一了全中國,進而統一全世界,進而又稱霸宇宙的,

首先,我覺得你描述的小說幾乎沒有,就算有,也只能是不入流的YY小白文,原因主要有:

  1. 小說體裁的限制

    從作者的角度,按照你的描述分析:一個現代人穿越到古代統一全國,這是第一個篇幅,在這個篇幅裡面,你要回到古代,描繪那個時代的風貌場景,然後將現代人的世界觀、人生觀融入到古代思想體系中,其中還要將現代科技用盡量合理的方式加入進去,加快古代社會進程,直到最後統一國家,這是典型的歷史穿越題材。然後進入第二個篇幅,統一世界,在這個篇幅裡面,你要對世界上的所有其他種族國家進行攻伐與殖民,那麼你就需要對七大洲的風土人情,對那個時代下每個地方的政治、經濟、文化、國家戰爭等進行全方位的描繪,這是典型的史詩戰爭爭霸題材。最後到達第三個篇幅,稱霸宇宙,既然是稱霸宇宙,那麼就要有對應的外星科技文明,這時候,你需要對外星文明社會的存在與發展進行合理的描繪,同時對人類文明為何能在主角穿越後短短數十年從農業社會發展到外星殖民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這是科幻題材。這樣的作品,對作者本人的知識儲備有著極高的要求,你必須精通世界各國歷史,知曉在那個歷史環境下各國的社會背景,對各個時期的戰爭史有著深刻的理解,同時對宇宙理論、科學技術有著深刻的認識。在寫作的過程中還能完美地將三種不同類型題材融入其中,試問,有多少網文作者能有如此學識水平。

    從讀者的角度,每個讀者因為其自身的生活環境、知識儲備不同,人生觀、世界觀的不同,導致每個讀者都會有自己的傾向性選擇題材,喜歡古代穿越題材的讀者,不一定對爭霸全世界和科幻類興趣,而喜歡科幻文體的讀者,也不一定對歷史類感興趣,各類讀者在讀到自己不喜歡,甚至厭惡的篇幅時,很容易選擇放棄閱讀。這將會導致該小說落入到一個尷尬的境地。

  2. 三種題材下出現的人物角色沖突與駕馭問題

    第一個篇幅中,出現的人物必然是中國古代人物,既然是統治中國,那麼不管在哪個朝代,你都需要花大量篇幅去塑造描繪那個朝代的君主、名臣、奸臣,並讓這些人物角色盡量符合歷史原型,這一點不算難,有足夠的歷史功底自然能駕馭。等到了第二個篇幅,你統治中國,征戰世界,那麼你對當時歷史上著名的世界大國出現的時代名將、名臣、明君、昏君又要花費大量篇幅去塑造人物,並合理地處理各類人物之間的對話、矛盾沖突,這在一些功底深厚的作者筆下也能勉強駕馭住。最後,第三個篇幅出現,你要帶著地球古代歷史上的精英去發展出能夠爭霸宇宙的科技,去與外星種族社會進行新一輪的爭霸,那麼直到這時候,涉及到的人物角色將產生出巨大的不和諧沖突,作者幾乎無法駕馭住,很容易出現人物情節設定崩塌的情況,導致作者只能勉強用各種牽強附會的方式去推進小說情節。在這種情況下,小說的質量幾乎無法保證。

  3. 宏大架構導致的巨大閱讀量

    讀者是會有閱讀疲勞的,就算作者克服了一切困難,保證質量的情況下寫出了這部小說,就這部小說的宏大構架,沒有千萬字是寫不出來的。如果你對閱讀疲勞不了解的話,可以去看一部小說《從零開始》,該小說寫了2000多萬字,耗時11年,題材是游戲科幻類型。任何精彩的小說被拉長到一定的篇幅時,將會給人一種厭煩感,彷彿老太太的裹腳布,又臭又長。

    最後,綜上所述,該類小說對作者的自身要與對讀者的閱讀考驗過高。既沒有相應的讀者市場,又存在著文體架構沖突,人物構造繁復困難的情況。哪怕勉強為之,也只能是不入流的小說。

E. 關於網路小說細節描寫技巧

小說需要有生活,把生活融入進取的小說才有吸引力。要注意前後結構,不要寫到後面忘了前面寫過什麼,避免矛盾和重復的現象出現。要有想像力,虛構一些東西,但是不要脫離生活,否則會很假。
首先要把握好故事情節,看你要包含的東西很多,所以語言不能拖沓。小說千萬不要湊字,扯無聊的東西。
還有故事風格要把握好,人各有所好,所以不要太在意不欣賞你的風格人說的話。現在小白文泛濫,避免落入小白的俗套,人物性格不必太誇張,那樣嘩眾取寵的性格現在並不吃香,要寫出屬於自己的角色,不要隨波逐流。
如果寫愛情的話,看你的年齡了,現在小孩子非常流行一見鍾情,這種老套的戲碼千萬不要用。寫愛情我比較欣賞那種淡淡的感覺,不要太過明顯,逐漸營造出愛情的氛圍。
關於怎麼把握故事,要看你的故事情節和一定的文學功底。豐富的話,要有情節的曲折,畢竟小說是寫給人看的,能引起讀者的興趣才重要。庸俗就是情節的設定了,有時候惡俗的情節也可以通過文字來彌補。
你要寫的年齡層次比較多,注意把握人物內心的成長。現在人物前後烏龍的太多了= =如果用第一人稱,一定要寫好心理活動,第三人稱的話也要寫好周圍的事物,這樣才能襯托出人物特點。
我講的這些都是概括,本人比較喜歡看文的說=3=自己寫的就不行了,你不如多看一些同類的書,積累文字和經驗。 回答人的補充 2009-10-25 09:11 首先,你要把起點所有的規則制度全部搞懂。比如如何打榜,新書多少字上榜,多少下榜什麼的,一章多少字什麼的全部搞清楚。
特別是起點有兩篇關於新人第一次寫作的指導意見,一定要多看幾次。全部搞懂。會給你很多提示的。
你開始上書的,建議你寫到10w字開始上傳。至少寫到5w在傳新書。不能寫一點傳一點。
起點一章至少是2000字,剛開書時,你一章寫個3000左右就差不多了。因為你需要頻繁的利用更新的頻率來增加在首頁上出現的機會。等穩定後,就隨便你了。我一般5000字。
更新一般在中午和凌晨兩個12點最好。
其實你這些問題起點官方都是有說明的。你自己注冊個作家,自己去看把。看詳細的。這里問不清楚的。
建議如果想寫書,一定要去看。你注冊後,作家專區就有相關的指導意見,從取名字,如果立意,如果取材,都有教程的。

F. 網路小說動作,神態,表情描寫方法技巧

動作描寫的技巧,大致包括:細節法、對照法、接順法、反常法、特點法、共顯法。具體使用解析如下:

一、動作描寫六個方法

(一)、細節法

細節法的關鍵在於對某個動作或鏡頭的連續性特徵描述,要展現出某個細部的精髓內容,句子可以適當短一些,小分句可以多一些,是一段「快速、輕捷、細致」的生動展示。

小姨將雙袖向上一挽,褲腳也被卷到了大腿。她在小溪水裡慢慢移動著,左腳輕輕地抬起一點,向前邁了一小步,右腳再慢慢拖向前,好像穿著千斤重的鞋。她把帽子扭了扭正,躬著背,低著頭,眯著眼,雙手做出捧東西的樣子。這時,她停下腳步,不再東張西望,對著右邊的一個地方目不轉睛,猛然把手向水中一紮,將一條小魚捧在手中了。

「挽、卷、抬起、邁、拖向前、躬著背,低著頭,眯著眼、一紮」將捕魚的鏡頭活靈活現地呈現在讀者眼前,就好像一出戲剛剛上演一樣,這樣的描寫,不可謂不出神入化。

(二)、對照法

對照法是要通過不同角色的動作展示不一樣的特點,從而體現出核心主旨來。

那野人喝了酒,又聽見自己已經獲救,不覺精神為之一振,居然馬上坐了起來。不料,星期五一聽見他說話,把他的臉一看,立刻又是吻他,又是擁抱他,又是大哭大笑,又是大喊大叫;又是扭自己的兩手,打自己的臉和頭,繼而又是高聲大唱,又是亂跳狂舞,活像個瘋子。他那樣子,任何人看了都要感動得流淚。——《魯濱遜漂流記》

如上文,野人的「坐」起來,和星期五的「吻」「擁抱」「大哭大笑」「大喊大叫」「亂跳亂舞」等等形

成一個對比,把星期五的興奮和狂喜塑造得非常美妙。

(三)、接順法

接順法即展示整個描寫的連貫性,是在動作描寫中最最有力地一種強化效果的方式。

連貫性的基本目的不外乎是要控制潛在的不統一感,進而達成動作與動作間的流暢。人物在構思上的配置應該以平衡對稱為准;整體的場景要統一;主要情節都應該放在描寫的中央地帶。

奶奶將右腳綳著,向鞋子口裡溜進去,筋脈凸兀的手緊緊抓著門框,將左腳輕輕抬起,緊綳著的腳小心向鞋口一插,又往裡扎了扎,接著踩了幾踩,讓自己的腳更舒適些,滿意地出門了。

「綳」「溜」「抓著」「抬起」「插」「踩」等動詞構成連貫的動作群,以時間為序快速地展示出主人公對動作的熟悉,一個奶奶出門的畫面躍然紙上。

施軒的腳步很均勻,雙臂一前一後地擺動著,雙腳越邁越快,身子向前傾斜著,像要倒下似的,奮力向前迅跑。跑到終點線處,她頭一抬,胸一挺,終於取得了第一名。

賽跑沖刺的鏡頭大家都熟悉,但是有的寫出來就不敢恭維了,看看上面的段落,好句子相當自然流暢,「她頭一抬,胸一挺,終於取得了第一名。」簡潔輕快地和前面部分的沖刺描寫銜接,是接順法的一個經典案例。

(四)、反常法

反常能抓住眼球,反常就如同一個暗語,是告訴讀者們,事出無常必有妖,破局的關鍵可能就藏在這里。

《黛玉之死》中,黛玉得知自己的愛情理想徹底破滅時,這樣寫道:

黛玉卻也不理會,自己走進房來。看見寶玉在那裡坐著,也不起來讓坐,只瞅著嘻嘻的傻笑。黛玉自己坐下,卻也瞅著寶玉笑。兩個人也不問好,也不說話,也不推讓,只管對著臉傻笑起來。」然後,「那黛玉也就站起來,瞅著寶玉只管笑,只管點頭兒。」

好一個黛玉,當視為生命的愛情破滅時,活著還有什麼意義呢?此刻,她越是點頭微笑,我們越能懂得她內心的悲痛,她已經悲傷到沒有悲傷了。

這是一個經歷了人世間大歡樂大愉悅之後看破塵世只求速死的人的笑;一個經過大驚、大怒、大悲、大憤之後對人生完全絕望的人冷靜的笑。作者在這里以「喜」的情態寫出了「悲」的本質,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紅樓夢》中,反常手法還常用於與「笑」相對立的「哭」的描寫。如18回中,賈妃省親,這本是一樁榮耀之至歡樂之至的大喜事。按照常理,祖孫也好,母女也好,骨肉久別,應是歡樂異常。可作者卻一反常態,寫道:

「賈妃滿眼垂淚」

「一手挽賈母,一手挽王夫人,三人滿心皆有許多話,但說不出,只對泣而已」

本應笑語不斷的歡聚喜劇,卻變成凄凄慘慘戚戚的生離死別般的哭訴悲劇。此情此景,令人回味無窮。

身為貴妃,世人眼中榮耀之至,卻不知幽居深宮,伴君如伴虎,宮廷內爭權奪寵相互傾軋,時聞腥風血雨。作者正以這喜極涕零、以悲寫喜的反常手法,寫出了元春的悲劇,這是大觀園中青春少女的另一種悲劇。

(五)、特點法

在這個方法里,快准狠是關鍵。要精選富於特徵性、個性化的詞語簡潔傳神地進行描寫。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背影》

朱自清的《背影》看哭了許多人,文中那些「蹣跚」「慢慢探身下去」「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把一個老

父親的形象傳了神,這些便是一位年邁的父親專有的特點描述,最後不僅他的淚「流下來」了,讀者的淚也流下來了。

(六)、共顯法

描寫同一場面下各種人不同的動作,他們對待同一事物的不同的態度,這樣更有利於表現人物的個性特徵。

共顯法有其特殊性,注意它是與對比法不同的,共顯法適用范圍更加精準,對時間、場景都有要求,同時效果也更明顯。

茶未吃了,只見一個穿紅綾襖青緞掐牙背心的丫鬟走來笑說道:「太太說,請林姑娘到那邊坐罷。」老嬤嬤聽了,於是又引黛玉出來,到了東廊三間小正房內。正房炕上橫設一張炕桌,桌上磊著書籍茶具,靠東壁面西設著半舊的青緞靠背引枕。

王夫人卻坐在西邊下首,亦是半舊的青緞靠背坐褥。見黛玉來了,便往東讓。黛玉心中料定這是賈政之位。因見挨炕一溜三張椅子上,也搭著半舊的彈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王夫人再四攜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

王夫人因說:「你舅舅今日齋戒去了,再見罷。只是有一句話囑咐你:你三個姊妹倒都極好,以後一處念書認字學針線,或是偶一頑笑,都有盡讓的。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個孽根禍胎,是家裡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廟里還願去了,尚未回來,晚間你看見便知了。你只以後不要睬他,你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紅樓夢》

王夫人的動作,黛玉的動作,以及一些路人甲的動作糅合在一起,各自的心思、考量,以及當下人物特徵都活靈活現,共顯的效果讓人難以忘懷。

二、神態描寫

相較於動作,神態描寫的難度要低些,實際二者有所交叉,在使用時可以套用,關於神態,我也單獨列一下大致注意的三個點:

1、注意人物神態的細微變化

難過時——她耷拉著腦袋,臉上死沉沉的,渾身沒了力氣。

緊張時——不住地喘氣,臉色灰白,雙眉緊鎖,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哭泣時——玉吉臉上紅一陣,白一陣。她倚在牆邊站著,全身都在輕微地顫動。細長濃黑的眉,大大的濕

漉漉的眼睛望著我。過了許久,她垂下漆針似的眼睛,兩行清淚滲了出來。

憤怒時——鼻翼由於內心激動張得大大的,額上冒出豆大的汗珠,一條深深的皺紋從緊咬著的嘴唇向氣勢洶洶地往前突出的下巴伸展過去。

高興時——她歡喜得滿臉飛霞,兩只圓圓亮亮的眼睛,好像兩盞小燈籠一樣閃爍著。

發愣時——兩眼直獃獃向前望去,木頭一般地站在那裡。

2、與環境、動作、語言描寫相結合

一個非常有綜合性的例子就是劉姥姥進大觀園那一節:

賈母這邊說聲「請」,劉姥姥便站起身來,高聲說道:「老劉,老劉,食量大似牛,吃一個老母豬不抬頭。」自己卻鼓著腮不語。

眾人先是發怔,後來一聽,上上下下都哈哈地大笑起來。

史湘雲撐不住,一口飯都噴了出來,林黛玉笑岔了氣,伏著桌子噯喲,寶玉早滾到賈母懷里,賈母笑得摟著寶玉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著鳳姐兒,只說不出話來,薛姨媽也撐不住,口裡茶噴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裡的飯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離了座位,拉著他奶母叫揉一揉腸子。地下的無一個不彎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著笑去的,也有忍著笑上來替他姊妹換衣裳的,獨有鳳姐鴛鴦二人撐著,還只管讓劉姥姥。

——引用自《紅樓夢》

3、反映人物思想和故事主旨

通過神態來呼應主旨是常見的一種方式,比方說反派,那麼其猙獰、丑惡的嘴臉就可以從神態里展現出來。還有主人公在遭遇挫折時內心的掙扎,自己的為難等等,配合心理描寫效果會更好。

附錄:神態描寫的成語素材

大驚小怪 大驚失色 大惑不解 從容不迫 毛骨悚然 心不在焉 六神無主 泰然自若

心平氣和 平心靜氣 目瞪口呆 處之泰然 半信半疑 畢恭畢敬 自言自語 喃喃自語

全神貫注 興致勃勃 興高采烈 呆若木雞 將信將疑 含情脈脈 坐卧不安 悵然若失

忸怩作態 沒精打采 沉吟不決 張口結舌 張皇失措 遲疑不決 局促不安 忍俊不禁

啞然失笑 幸災樂禍 若無其事 若有所失 若有所思 和顏悅色 和藹可親 垂頭喪氣

受寵若驚 狐疑不決 怡然自得 誠惶誠恐 勃然大怒 惱羞成怒 炯炯有神 洗耳恭聽

舉止失措 神氣十足 神色活現 神色自若 神采飛揚 神采奕奕 神思恍惚 屏息凝神

眉飛色舞 眉開眼笑 眉來眼去 怒不可遏 怒氣沖天 怒火中燒 怒發沖冠 怒形於色

破涕為笑

綜合來看,神態描寫屬於細部的動作描寫之一,大范圍聚焦在面部及其周邊,只要解決了動作描寫,神態就能融會貫通了。

G. 有沒寫近代統一世界的小說,兩百萬字以上的

《中華第四帝國》,

H. 在幾年前看過一本網路小說,內容大致是主角回到古代,統一全球,然後又穿越回現代,帶著超越現代的武器和

有點象倚天同人
推薦:無限恐怖 盜香 獨闖天涯 星照不宣

I. 為什麼網路小說文筆風格基本都一樣

要考慮一下網路小說的發表形式,現在很多作者日更一萬,少的也有六七千字,所以很難在風格上下太多功夫;而且現在讀者的關注點大都放在小說情節上,所以作者也不得不迎合讀者的口味
一般特殊風格的小說都比較磨人,像方想、烽火戲諸侯,雖然風格與眾不同,但更新很慢;其實看一看早期的網文,04年之前的,就會發現有很多好的小說,但在那時作者更新也是很慢的
另外一種走出自己風格的方法是不苛求文筆,但在小說體系和情節上下工夫,比如《無限恐怖》《王牌進化》這種創建自己世界和力量體系的方法,還有《重生之官路商途》《史上第一混亂》《重生之賊行天下》這種利用重生穿越來主導小說風格的 ,或者像《佛本是道》這樣的
其實你可以多換幾種類型看看,光看奇幻玄幻太過雷同,都市、官場、歷史、軍事、科幻、網游都可以找些好的小說看看。
說句實話,其實很多好的小說成績並不一定好,多去論壇看看,一般推薦的都是很有意思的小說

J. 有沒有描寫秦國統一六國的小說

有本穿越的小說叫《回到秦朝開農場》就以秦國統一的背景寫的,雖然你不需要架空歷史類的,但不妨看一下,地址:http://www.17k.com/book/62345.html

熱點內容
小說上門女婿最後的結局 發布:2025-09-12 05:02:15 瀏覽:250
有哪些推薦好看的免費小說 發布:2025-09-12 04:47:28 瀏覽:665
純情男和妖艷女配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9-12 04:42:36 瀏覽:830
帶游戲系統穿越的戰爭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9-12 04:42:29 瀏覽:658
花火上的經典小說 發布:2025-09-12 04:37:17 瀏覽:832
穿越重生短篇小說免費 發布:2025-09-12 04:30:48 瀏覽:400
霸道總裁的賠心交易小說 發布:2025-09-12 04:22:22 瀏覽:946
李毅吧之前有本都市搞笑小說 發布:2025-09-12 04:11:09 瀏覽:164
總裁發燒不吃葯被醫生打小說 發布:2025-09-12 04:10:20 瀏覽:800
言情小說王昭君 發布:2025-09-12 04:04:09 瀏覽: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