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看中國網路小說嗎
① 韓國人也看中國武俠小說
中國在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都擔任了東亞的大家長角色,中國文化對日本、朝鮮等國家有極為深刻的影響。即使到現在,(雖然日本韓國都不承認)潛意識里還是對中國文化推崇備至,這是一種歷史傳承的習慣,不是一兩百年就能改變的。韓國人也有很深的功夫和武俠情節,金庸以及李小龍、成龍等人在韓國的人氣不必大陸差多少。
② 韓國人愛看中國的耽美小說嗎
我知道《魔道祖師》在韓國挺受追捧的。
③ 我是韓國人,我想讀的著名小說在中國。 《四大名著》其中那個著好讀書
《三國演義》。《三國演義》是一部歷史演義小說,以描寫戰爭為主,大概分為黃巾,浪漫主義改造現實主義之亂、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在廣闊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波瀾起伏,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成功刻畫了幾百個人物形象,其中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周瑜、關羽、張飛、趙雲等等人物形象膾炙人口,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三國演義》反映了豐富的歷史內容,人物名稱、地理名稱。文章虛實相間,穿越惡搞;古今兼顧,諷古說今;一段故事,說兩朝事情,一個人物,兼具兩朝特點。《三國演義》把這種藝術方法發揮得很好,一方面,既盡量地反映了真實的三國歷史,照顧到讀者希望了解真實歷史的需要;另一方面,明朝社會肯定有與三國人物相似類型的人,所以又盡量去符合明朝社會的實際情況,根據明朝社會的實際情況對三國人物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誇張、美化、惡搞、醜化等等,給予讀者一些啟發或引導,照顧到讀者希望增長見識,統治者希望鞏固統治的需要。從歷史演義小說的創作套路可以知道,《三國演義》不但比較真實地反映了三國歷史的真實面貌,還反映了許多明朝社會內容。
④ 去過韓國的朋友進
偶在emart買的180袋裝咖啡只要9900,不到70塊。
麵包是貴。首爾之外,物價還相對便宜。麵包房麵包3-5塊校歌,10-15中個
方便麵袋狀的大概4-5元
掛面10塊一斤左右
蔬菜超級貴,有次自己買了只冷凍雞(30多塊)想自己做雞湯,要買大蒜洋蔥等去腥,看著蔬菜愣是沒敢下手,一個貴啊。
水果也貴,其中最便宜和常吃的算是香蕉和橘子了。尤其是香蕉,冬天的時候,超市活動1000一盤(那時候匯率大概7塊多把,基本都是菲律賓之類的地方來的),天天吃,好一個猛吃~ 以後估計不會有這么便宜咯
不過出去吃飯,因為和中國習慣不同,只要點主食,盤餐小菜是隨便免費吃的,不用向中國一樣專門點菜,所以也還好
其實覺得沒有樓上說的那麼貴,可能因為不在首爾,或者因為今年人民幣匯率大漲,算一算平均都降了一些。不過和中國一樣,現在物價都是一個狂漲
倒是電子產品到真個是價格有下降。100萬水平(6000多)的筆記本看起來就很豪華了~
書是無法形容的貴,中國的5倍至少。
其實除了吃的,都還好,我是北方人,周圍物價相比不是很貴,覺得除了吃的東西和要買房子的問題,一些東西的價格可能和南方差不多。韓國人要出國留學,修學,旅行都容易的多,不管怎麼樣,掙錢多呀~
水一瓶1000以內把(偶還真沒買過純水)。學校教學樓和宿舍到處都是免費的冷熱水飲水機,不得不承認人少就是好,公共資源不用那麼搶。
我們國家其實物價雖然漲,但也不貴,只是普通群眾賺的錢太少了,其實韓國人看中國,不管歧視也好同情也好,都有優越感,人家生活就是比我們好。我們也可能同情越南什麼地方的,別的都是虛的,真正國家強大了,人民富裕有錢了,誰敢看不起我們~~
願親愛的祖國健康發展~ 人民早日都能過上幸福的生活。
⑤ 近幾年在韓國出名的中國文學著作,有哪些
細細數來還真是不少,比如矛盾的:《子夜》、《春蠶》等,冰心的:《繁星·春水》、《往事》等,錢鍾書的:《圍城》、《貓》等,最出名的應該還是魯迅的:《朝花夕拾》、《故事新編》等。這些中國的文學瑰寶漸漸在世界上也站住了腳跟。
⑥ 韓國人會不會喜歡中國的玄幻小說
其實韓國人也是人,我個人認為只要是人就存在一定的YY,只要是對社會充滿希望的人,總會有失望。有希望就有失望,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總有人對現實生活不滿,所以看小說,尤其是YY類的,現在的玄幻小說無非是YY,YY現實生活中發生可能性小的故事。看過韓國(九尾狐)的人因該喲寫了解。所以,我的結論是有人就會有人希望,有人希望就會有失望。失望後可能就YY一下,YY自己成功,希望實現。(註:個人意見)
⑦ 在韓國能看中國小說嗎
能看,有網頁地址,在瀏覽器里輸入相對應的地址,就可以。不過速度可能要比在國內的慢。
⑧ 韓文網路小說發表
你要是真的想發表可以去http://chinapost.co.kr/bbs 問問
注意,不是說去那發表,是去問,這個中韓網很好,
有很多生活在韓國的「韓國通」的中國人,也有很多韓國人,
而且氣氛很好,很熱心,
所以我的意思是去那發個貼問,肯定很快會有好答案。
我常在那玩,獲益良多。
祝你好運哈!!
⑨ 為什麼韓國人那麼重視漢朝文化
隨著「漢語熱」和「中國文化熱」的升溫,越來越多的韓國人將他們的目光投向中國,希望能更多地了解中國。因此,中國不僅成為韓國民眾海外旅遊度假的首選;也是韓國中小學生首選的留學國家;中國元素是如何成為韓國民眾生活的一部分?韓國人又是如何看待中國文化?
韓國《朝鮮日報》韓國掀起少兒學漢字熱潮
時下韓國兒童學習漢字的熱情高漲。不用說上小學就學漢字,就是上學前學漢字的兒童也不斷增加,而且年齡越來越小。去年參加韓國語文會主辦的 「漢字能力考核」的學生有104萬,其中有71萬名(68%)是小學以下的兒童。可見,漢字教育熱的源頭是小學。雖然漢字並未列入正式課目,但大部分學校都通過自由授課和早晨自習教學漢字。
中國《環球時報》 韓國人熱衷讀「三國」
在韓國,有關中國歷史的研究一直以來都相當活躍。漢朝、三國、魏晉隋唐、元代以及近代等,幾乎每一個中國歷史研究領域都涌現出了諸多專家。但對於韓國老百姓來講,三國的故事最受追捧。韓國著名小說家李文烈翻譯的《三國志》多年來在韓國暢銷不衰,銷量高達1400多萬冊。韓國企業更是把《三國演義》中的方略運用於企業管理。中國傳統思想中的「仁義」等,在韓國是通過三國故事具體化並傳播開來的。
《京華時報》 韓國高考題愛用《莊子》
韓國鍾路學院對韓國18所高校在2000年至2006年考試論文的考題進行分析,結果發現,出現頻率最高的是中國古代名著《莊子》,共在這些大學的高考論文題中出現過9次。繼《莊子》之後是記錄中國古代思想先哲孔子言論的《論語》,出現過4次。從這些統計結果可以看出,韓國高校的考官對中國古典名著和哲學思想情有獨鍾。
《人民日報海外版》 多數韓國人會寫漢字姓名
韓語的語法與漢語完全不同,但詞彙有70%都是古漢語。韓國人的名字多是用漢字來取的,大多數人都會用漢字寫自己的姓名。韓國電視有兩個中文頻道,武俠台天天播放金庸的武打片,韓國年輕一代大多認識「金大俠」。還有一個頻道白天播放《大宅門》等中國內地電視劇,晚上放最新的香港電影。書店裡中文參考書與英文書旗鼓相當,書架上滿是《玉篇》(漢韓字典)。
韓國《東亞日報》韓國人迷上中國小說
中國觀眾通過收看韓劇,了解韓國,而韓國人則通過閱讀中國小說,了解中國。韓國人之所以喜歡中國小說,是因為現在在韓國出版的小說,都不再僅僅是介紹中國的傳統文化,而是有很多現代的元素,蘇童、郭敬名等人的作品在韓國都十分受歡迎。韓國的百姓們需要通過更多更現代、更現實的東西來了解真實的中國。韓國人需要的不僅僅是傳統的中國文化,還要有現代的中國文化。
⑩ 為什麼余華的小說在韓國那麼火
比較符合韓國的人文風情和傳統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