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游小說 » 網路小說中學生論文

網路小說中學生論文

發布時間: 2022-11-07 15:01:50

1. 關於中學生的論文

《網路文學對中學生的影響》1 49.11%的中學生認為網路文學能使他們開闊眼界。它似一面多棱鏡、一個萬花筒,展現出色彩艷麗的世界;14.59%的中學生認為它有助於提高他們的文學水平;7.14%的中學生認為它可以提高網路技能。不難看出,中學生正處在一個思想、文學水平都不很成熟的階段豐富的情感和敏感的內心,使他們渴望交流、渴望得到理解,而又不願意在眾目睽睽之下讓人品頭論足,而網路文學正好為他們提供了一扇稱心的大門。看別人的文章,心靈得到回應,思想受到沖擊;寫自己的文章,沒人知道你是誰,又敞開了自己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從自我封閉的牢籠中獲得解脫,同時也在經意和不經意間受到網路寫作風格的影響。諸如,加深自我關注,增強自我意識,多了一份對人生的思考、對世界的認識,鮮明的語言個性化等。許多中學生(尤其是女生)對安妮寶貝的文章非常喜愛,認為那些文字很深刻、現代、觸動人心;大多數男生則對俞白眉的網上論劍持有極大的興趣,在潛移默化中也有了自己對生活的思考。

事物往往有其兩面性,有利必有弊,也包括網路文學。在我們的調察問卷中,有3.57%的學生認為它不好。在我們對老師的采訪中,也有老師表示不贊同。他們說,常常發現學生在課堂上埋頭看網路文學;家長表示,在兒女的書包中發現的不只是武俠小說,而多了許多網路文學,有的還在深夜秉燭夜看。

在網路文學作品中,成年人的文章居多,其中一部分就中學生而言,現在看還有些為時過早。據調查,有30.36%的中學生很嚮往網路小說中的情節,18.75%的中學生常看網上的言情類作品。最具代表性的網路經典開山鼻祖《第一次親密接觸》,在中學生群中就十分走俏。因為它不僅把網路文化活生生地表現出來,還表達了一種大都市生活中普遍的理想。即渴望在敲擊鍵盤的過程中出現奇跡,希望在現實中被否定的浪漫在虛擬世界中成為現實。「痞子蔡」、「輕舞飛揚」在中學生群中的走俏程度,不亞於任何歌星、影星。在我們的調查中,有33.05%的人都承認,在看完《第一次親密接觸》後產生過有關網戀的想像。

網路文學比傳統文學有了更多的交互性和相對自由性,但充溢更多的矯情和偽飾,諧謔和怪異,其消極的因素不可避免,但卻導致許多中學生感染了這一病毒。調查中,許多專家、老師都反映現在中學生的作文,消極因素偏多,主題明顯低調,缺乏時代青年應有的朝氣、活力和進取精神。另外,由於網路文學本身的良莠不齊、過度自由,使得許多受網路文學影響較大的中學生,寫作上的語言、形式都太隨意,雖然很貼近生活,趨於聊天色彩,活潑自如、平易親切,個性化強,卻明顯「低谷」,缺乏「雅」、「潔」氣息,不能算真正的文學素養。在統計結果中,52.68%的同學僅把看網路文學當作娛樂消遣。很多老師、學者都憂慮地指出:這樣的閱讀和寫作,離真正的文學殿堂還很遙遠。有些網路文學寫來寫去繞不開痞子蔡的網路套路,寧財神的幻想套路,邢育森的狹義套路,安妮寶貝的情感迷離套路,讓讀者在最初的新奇之後,很快厭煩起來。所以那些不文明、重復繁瑣的語言就應被刪除,摒棄於網路文學的范疇之外。

2. 試論影響網路文學發展的幾大因素

試論影響網路文學發展的幾大因素

相關論文查閱: 大學生論文 、 工商財務論文 、 經濟論文 、 教育論文 熱門畢業論文

論文摘要:隨著網路文學的日益發展,其社會影響力也日漸增強,社會各界的極大關注和熱情參與,使網路文學的創作主體、流通渠道、受眾層次等諸多因素都在發生微妙變化,從而直接影響網路文學的發展走向。文章具體闡述了網路文學作品質量、網路文學批評、傳統文學等多種因素對網路文學發展產生的影響,並相應提出了一些建議。

論文關鍵詞:網路文學 作品質量 文學批評 傳統文學

網路文學(本文特指中文網路文學)的異軍突起,令許多關注人文文化的人始料不及。它的張揚性、私隱性和兼容性更使一些擺弄文字、情感壓抑、零餘的人大大過了一把寫作癮。從1991年王笑飛在海外創辦中文詩歌網,中國留美網路作家少君在網路上發表最早的一篇中文網路小說《奮斗與平等》以來,網路文學發展至今已有近20年的歷史。20年風風雨雨,經歷了困難和波折的網路文學漸漸走向成熟。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網路文學也不例外,它雖然在網路上繁衍生息,可它並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發展受到了作品質量、網路文學批評和傳統文學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面具體淡一談影響網路文學發展的幾大因素。

一、網路文學作品的質量是影響其發展的決定因素

網路文學被稱之為“快餐文學”,首先是因為它出爐快。很多網路作家都是即興寫作,很少經過字斟句酌的深思熟願,就把文章發布到網上。其次是很對大眾胃口,普及快。從風靡網路的幾大創作類型來看,有以痞子蔡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為龍頭的網戀題材:以邢育森的《網俠》為代表的俠義套路和以寧財神的“網路鬼故事”為代表的恐怖幻想系列。這些作品都是借了高科技的扶持走了通俗文學的老路,更多的是注重對讀者心理和感覺的刺激。與此相適應,延伸出第三個特點,即受眾消化快。很多網路文學的讀者也就是在隨意的點擊中尋求一時的心理快感,“只在乎曾經擁有,不在乎天長地久”,囫圇吞棗,很少有細細咀嚼品味,以至於發出“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的喟嘆。

網路文學的這些“快餐”特點,一方面使得它具有與傳統文學不可比擬的優越性,另一方面也顯示出了它不可避免的缺陷和不足之處。有人曾經就說過網路小說是小學生的天真加上中學生的文筆加上成年人的經驗,然後裡面有一些網路聊天室里的新鮮。的確,與傳統文學相比,網路文學缺乏應有的深度和嚴謹。網路寫手魚龍混雜,文學素養和思維敏捷度參差不齊。有的網友雖有文學熱情,但文學修養明顯不足,他們的作品量很大,網路知名度也很高,但寫得比較業余。網路文學也是文學,我們應該用文學的標准來衡量它,決不能因為它的媒質變了就降低標准。對於網路文學的要求不僅是量的要求,也要有質的要求。我們不能否認網路文學不乏優秀作品,甚至有些經典之作已順利出版成書。它們給文學帶來了生機,並激勵無數有文學潛力的網友在自由狀態下寫作。但總的來說,網路文學內功較差,底蘊不夠深厚,在文字上以追求華麗的居多,假深沉的也不少,改頭換面的抄襲也比較多。網路文學多態生存的現狀增加了選擇、判別和價值評估的難度,空前高漲的網路創作和發布量,必然會產生因重復、淹沒、遭遇偽劣產品和判斷迷失等等而導致的精力和時間的浪費。

3. 反對說網路小說不學無術的議論文!

我看了幾年的網路小說,總量估計有10萬本以上,基本上一天看百萬字的小說都沒問題...就我的觀點來看,網路小說的精彩之處,在於其內容,各式各樣的幻想夾雜於其中,可謂是眾人於殘酷的現實中一絲心靈的寄託,但無可否認,對於網路小說的文筆,大部分是不敢恭維的...更新速度是網路小說的生命,沉迷於速度創作的作者們是很難在文筆上有所提高的,這也是網路小說的歧途,也是一些人不看好網路小說的直接原因,從總體上來說,網路小說中的大部分都是有所欠缺的,例如西紅柿的小說缺乏感情,唐家三少陷入魔法的死坑,跳舞的中外不分等等,都是一些極其致命的缺陷...更多小說的涉黃問題...但也總有小部分是非常不錯的,最為傑出的莫過於《明朝那些事兒》,是為中學生必讀課外讀物。

4. 網路小說對如今的中學生有什麼影響

就這么多了,自己看看能不能用。

(一)

中學生課外閱讀校園網路小說問卷調查

同學們,想必在繁忙緊張的高中學習生涯中,閱讀課外書籍是消遣的最好方式之一。那麼,你在課余時間閱讀書籍時,是否會選擇一些當今較為流行校園網路小說呢?
(1).你是否讀過校園網路小說?
A.是 B.否
(2)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接觸校園網路小說的?
A.小學 B.初中 C.高中 D.還未接觸
(3)你一般閱讀網路小說需要多久?
A.一月一次 B.2-3周一次 C.一周一次 D.每天
(4)你是通過什麼途徑閱讀校園網路小說的?
A.電腦 B.圖書館 C.到書店購買 D.其他
(5)你讀校園網路小說的目的是什麼?
A.消遣 B.隨大流 C.拓寬知識面 D.盡早了解社會
(6)你喜歡哪些作家的作品?(寫下3個你最喜歡的作家名字)
(7)你喜歡閱讀哪類的校園網路小說?
A.言情 B.魔幻 C.恐怖 D.其他
(8)你認為閱讀校園網路小說對中學生有無幫助?
A.很有幫助 B.有一定幫助 C.沒有幫助
(9)你覺得閱讀校園網路小說對中學生的學習是否有影響?(寫下理由)

(10)你覺得如今你閱讀過的網路小說的「可愛之處」是?
A.情節生動 B.語言幽默 C.貼近生活

(二)

第 1 題 [單項選擇題]

認為中學生是否應該看課外讀物 (必答)

贊成 不贊成 沒所謂

第 2 題 [單項選擇題]

你喜歡看課外讀物嗎? (必答)

沒感覺 不喜歡 喜歡

第 3 題 [擴展單項選擇題]

老師對課外讀物表示的態度 (必答)

中立 隨便

反對並嚴禁

贊成並鼓勵

其他

第 4 題 [單項選擇題]

家長對課外讀物表示的態度 (必答)

隨便

贊成

反對

第 5 題 [多項選擇題]

你喜歡哪一類型的讀物(多選題) (必答)

青春文學

歷史故事

雜志

外國名著

推疑小說

古典名著

第 6 題 [單項選擇題]

閱讀課外書是利用什麼時間 (必答)

下課時間

沒事做的時候(當作消遣)

午睡休息時間

課堂時間

無時無刻都在看

第 7 題 [單項選擇題]

就閱讀課外讀物,你認為對學習?? (必答)

沒什麼影響 有利於寫作 浪費時間,無益 妨礙了學習

(三)

性別:男()女()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高二()高三()
你是否看過小說,例如言情.恐怖.網路.青春或其他各類小說?
A.是 B.不是
你喜歡過哪些小說?
----------------------------
你什麼時候看小說?
---------------------------------
你覺得看小說花的時間多嗎?
A每天 B偶爾
上課時是否會想著裡面的一些情節?

若應該睡覺但正看得入迷,你會?

為什麼喜歡該小說?

閱讀小說後對你有什麼影響?

你的態度是。。。。?

5. 網路文學對中學生影響的研究的論文

【摘要】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給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產生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在已經步入信息化社會的今天,「上網」已經成為了一種時尚,而在龐大的網民群體中,青少年佔了很大的比例,並且還在逐步增多。據調查,目前網民中18~35歲的青年佔85.8%,18歲以下的佔2.4%。面對不可阻擋的青少年上網熱潮,如何對其進行正確引導,已經成為當前學校、教師、家長共同關注的重要問題。互聯網路帶給我們巨大的影響,其對青少年的影響有積極的方面,也有其消極的、負面的。但是,互聯網路畢竟代表了當今世界科技發展的最高水平,我們沒有理由因噎廢食,我們應當充分發揮它的積極作用,採取相應的措施,引導青少年健康地成長,以使青少年適應信息時代的發展、與時俱進。

【關鍵詞】互聯網;青少年;影響

網路為人類帶來無限生機和動力,展示出一方美好的樂園。人們對其的喜愛程度,從每年倍增的上網人數可見一斑。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網路與青少年的個性相適應。上網有癮,這早已成定論,正所謂「衣帶漸寬終不悔,為網消得人憔悴」。那麼,網路的神奇力量究竟是什麼?它對青少年的影響到底怎樣?我們如何採取措施克服其不利的影響呢?

一、網路對青少年的正面影響

1.有利於青少年非線性思維方式的形成

線性思維方式強調事物的先後順序,對事物的認識從頭到尾都遵循單一的順序。而在網路中大量使用的超文本閱讀方式是以網狀形式來構築和處理信息的。它是一種跳躍式的、綜合的非線性思維方式。從非線性的角度出發,思考問題的同時必須考慮它與周圍事物的種種聯系,並透過這種網狀的聯系來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這種思維方式改變了傳統線性思維所固有的較狹隘、死板的弊端,有利於培養青少年的發散性思維、拓展青少年的思路,有利於幫助他們正確地看待周圍的人和事,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對網路的使用同時又可以培養青少年以一種系統的眼光看待問題和積極利用現代化工具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意識,而這恰恰是信息時代所必需的。

2.青少年的創造能力得到了發展

隨著國內幾大互聯網的崛起,年輕的網路創建者們成為了青少年的榜樣。網路創業的神話、網路平等的故事激勵著大量朝氣蓬勃的年輕人。知識與創造力的重要性已越來越深地植根於廣大青少年的心中。網路上的信息極其豐富,而且更新速度非常快。青少年在這種浩如煙海的信息面前,不再看重「博聞強記」,計算機和網路就是他們的記憶。他們面臨最重要的任務不是獲取已知,而是以高度的想像力去創造和運用新知識。網路使青少年的觀念發生了革命性的變革,無論是在創新觀念、鍛煉創新思維、培養創新能力、實現創新內容等方面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他們的智力得到了升華。

3.滿足了青少年交流、溝通和理解的需要

網路高效、快速、方便、獨特的交流方式與當代青少年偏於好奇、樂於幻想、追求獨立的要求相吻合。因此,網路一出現,便註定與青少年緊緊聯系在一起。網路使得青少年和世界息息相通,使得他們在有限的學習、工作的重壓之外獲得了更廣泛的空間。當全世界繽紛多彩的信息資源集結在青少年的面前,他們的視野、心胸會與以往完全不同。

網路環境下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問題,是事關培養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和國家長遠發展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對此,我們進行了探索性的調查、分析、研究,以期能夠引導青少年在網路社會中趨利避害,在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協調發展,並為黨委和政府決策服務,為兩個文明建設服務。

一、網路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雙重影響

網路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影響是多層次、多方面的,概括地說是雙重的。世界衛生組織給健康下的定義為: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都達到一個完好的狀態。我國在教育方針中也明確提出要將青少年培養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協調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四有」新人。因此,我們試從網路對青少年的思想品德素質、智力素質、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探討網路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雙重影響。

1.網路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積極影響

網路對青少年思想品德素質的積極影響主要體現為:網路已經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青少年訪問這些網站,參加網站開展的各項活動,有助於增強愛國、愛黨意識,有助於強化道德主體意識與地位。

網路對青少年智力素質的積極影響主要體現為:網路的開放性和方便性、內容的多樣性和廣泛性,為青少年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學習空間,大大拓寬了青少年的求知途徑,有助於青少年開闊視野、促進學業;網路可以為青少年提供一種自由、輕松、沒有壓力的學習環境,有助於青少年培養和發揮創新能力;網路是一個廣闊空間,存在著許多新鮮和未知的事物,有助於開發青少年的潛力。

網路對青少年身體素質的積極影響主要體現為:青少年通過網路獲取一定的醫學衛生知識和體育鍛煉常識是最便捷的。網路對青少年心理素質的積極影響主要體現為:網路為青少年不良情緒的宣洩提供了相對寬松的環境,教育工作者也可以通過網上聊天有效地幫助青少年解除煩惱和疑惑;網路為青少年掌握心理健康知識,進行心理健康狀況自測、心理咨詢,了解心理醫院、心理醫生、心理健康研究動態及求醫預約等帶來了極大便利;網路使青少年的學習、生活、娛樂等各方面的個性特質都有可能得到更充分的尊重與滿足,有助於青少年良好個性的發展。

網路對青少年社會適應能力的積極影響主要體現為: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信息傳遞的快捷,以及人機對話的平等的新型人際關系,有助於啟發和引導青少年培養和形成學習、效率、平等、開放等現代觀念;網路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空間距離,有助於青少年擴大交往的范圍;網上新型人際交往方式和社會關系的建立為青少年在現實社會中進行社會交往提供了一種緩沖的空間;網路還為青少年的社會化提供了角色的練兵場,有助於促進青少年的社會化。

2.網路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消極影響

網路對青少年思想品德素質的消極影響主要體現為:網上信息泛濫可能造成青少年信仰的缺失或價值觀的多元化,影響青少年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互聯網上信息接受和傳播的隱蔽性,有可能引起青少年道德意識弱化、社會責任感下降;網路交流的隱藏性、無約束性,極容易使青少年做出一些違反常規的事情,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網路對青少年智力素質的消極影響主要體現為:網路聊天是許多青少年上網的主要內容,多數進入聊天室聊天的青少年大都沒有固定的話題,這種散漫的聊天方式,容易影響青少年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注意力;計算機網路擠佔了青少年讀書和思考的時間;在網路上,有人靠幫別人寫論文、做作業賺錢,於是,許多缺乏自律的青少年從網路上下載文章作為作業交給教師,甚至碩士、博士論文也從網路上購買,這就大大降低了青少年學習的認真態度;現實中存在不少青少年由於過度地迷戀、依賴電腦網路,沉湎於網路之中,正常學習、生活秩序遭受破壞,學習時間無精打采,學習成績下降,有的甚至厭學、逃學、輟學。

網路對青少年身體素質的消極影響主要體現為:長時間連續上網會造成情緒低落、眼花、雙手顫抖、疲乏無力、食慾不振、焦躁不安、血壓升高、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睡眠障礙,有的甚至消極自殺;不良的上網環境也會損害青少年的身體健康。

網路對青少年心理素質的消極影響主要體現為:長期上網會引發青少年網路孤獨症,人際情感淡漠,對現實社會產生不認可甚至逃避的心理;「網戀」和網路聊天會引發青少年系列感情糾葛,導致各種情感問題;網路的虛擬性、隱蔽性,會誘發青少年的雙重人格障礙;網路操縱時間失控,還會導致網路成癮症,使青少年變得孤獨、敏感、憂郁、警覺、不服從社會規范,甚至出現精神障礙、自殺等情況。

網路對青少年社會適應能力的消極影響主要體現為:網路是一個虛擬的世界,人們網上交際主要依靠於抽象的數字、符號,青少年終日沉迷於這種人機對話的模式,會對社會適應行為和能力受到影響,更有甚者,有些青少年還可能患上「網路社交障礙症」;在網路環境下,青少年交往的對象、身份都不確定,這就減弱了青少年的社會角色的獲得能力;網路交往的虛擬性、自由性,很容易導致人們行為的普遍失范,不利於青少年的社會化,甚至導致青少年社會化的失敗。

6. 初中議論文作文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大家都嘗試過寫論文吧,藉助論文可以有效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那要怎麼寫好論文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初中議論文作文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議論文作文 篇1

好像所有人都認為虛榮心不好,天哪!沒人思考去推翻這無理的判斷嗎?

昨天領成績,考的還不錯,進步十分明顯。直到今天早晨,我還在想著原因。就在剛剛,真的就在剛剛!我准備打開電腦聊天時!我突然意識到:是虛榮心驅使我不斷進步。虛榮心是好是壞,拿我舉例子:我班班長寫有一篇好字,令人羨慕,常被老師表揚。終於有一天,我受不了班長在我們面前吹噓,回家之後,買了本字帖,每天中午都會練到上學。漸漸的,我在考試是寫的作文因字體,而只扣了一分,在班級里傳開了。我也有權利自豪了。這不是我的虛榮心幫的我?不光如此,我的虛榮心還救了我哩!毫不誇張!

聽我講:那天我和我妹在公園騎車,不巧磕破了腿,於是,我便把車停到路邊上,騎不了了。這時,妹妹從旁邊說:你看,現在你騎不過我了吧。於是虛榮心迫使我爬起來,在騎上車子,我上了車座,騎了幾下。沒幾秒,後面突然有汽車聲音,伴著一陣叫罵:小孩,找死啊!天哪,這車差點撞到我!漸漸的,我吃到了虛榮心帶給我的甜頭。

不用說,這次考試有明顯進步就是因為看不慣得到好成績的人在我面前顯擺!虛榮心幫了我這么大忙,虛榮心不好嗎?

初中議論文作文 篇2

提著竹籃,看著身邊走過的人大都和我一樣,手提竹籃,竹籃里有酒、齋飯、三牲、紙、香、鞭炮。可不知為什麼,每每這個時候,我從來都不喜歡念出:「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詩句,而是蘇軾的「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去踏青」,或者是白居易的「逢春不游樂,但恐是痴人。」

小的時候,爺爺奶奶都健在,清明節要去掃墓也就是我父親過繼了的一位大婆。那時候我剛剛十一二歲,母親通常就讓我一個人去。在遂川掃墓不叫掃墓而是叫掛紙,意思就是要在墳墓周圍放上一圈的黃裱紙,這樣路過的人就知道這是有子孫的墳,不像那些孤墳野鬼,什麼時候也沒有人過問。而且遂川還有「清明掛紙掛一天,冬至掛紙掛一冬」的說法,所以到了每年的清明,我的家就是我一個人拿著一把鐮刀,提著一個竹籃去給我這位大婆掛紙。

每當走到她的墳前,我會說上一句:「大婆,我來看你了。」然後把墳墓旁邊的荊棘砍掉,點著香、點著燭、燃了鞭炮,跪了四跪。我就會倚著大婆的墳回憶一些有關大婆的事情,可這些事情十分的模糊,唯一記住的就是她罵我姐姐,因為我姐不聽她的話不給她去泉江飯店打酒。

這樣給大婆上墳掛紙很多年後,忽然有一天,我的爺爺,我的奶奶,我的父親、我的叔叔……屬於我父輩的那一代人好多都被送進到墳里,而我也成了家、生了小孩。我也終於明白,其實清明節也叫踏青節。這個時候此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所以我更多的以為這是古人為了讓人們能夠和大自然充分接觸,所以特意想出來的這么一個節日,讓人們在和祖輩對話的時候,盡享人間春色。

去年清明節,我兒子說要和我一起去掃墓掛紙,他和我一樣在墳前四跪四拜,然後說一些有關我父親的話題,說他小時候我父親怎麼樣,怎麼樣。忽然兒子像是想起一件很重要的事一樣,他仰起他的臉問我:「爸爸,你下次死了是不是也要送到這樣的墳里。」我忽然間不知道怎麼回答,我後來看看天空,看看行走在春天裡的人們,我對兒子說:「我不需要墳墓,等到有一天,我真的死了,你把我燒了,然後把我的骨灰當成花肥,或者是你把它灑到山谷、河川。」兒子馬上問:「如果我想你怎麼辦?」我說:「如果你想我的.時候,就在清明這天,尋一塊草地,然後對著天空跟我說說話,我想我會聽到的。」

這應該是我在墳墓前對我兒子交待我的遺言吧,但想想也挺好的。

今年,清明節又要來了,我忽然間感覺我也要和我的父親說說話了,過去一年了,有許多話憋在心裡,倚著父親的墳說一說,也許就像兒子以後躺在草地上,心底盡是一片春色。

初中議論文作文 篇3

美,一旦與頑強合在一起時,那就是生命至高的萬里長城,是一種不可摧毀的象徵。

就拿仙人掌來說吧!它雖然長著滿身的花刺,開如紅花般花蕊,但總是改變不了它那種讓人敬畏的外形或容貌,而又在它那滿面皺紋的背後,還讓人產生一種若即若離的感覺,即使它有時也長出了宮殿般的金色花,而我以為這僅僅是它的魅力的一種美。其實它還缺少一種堅強。

然而要談到堅強,世界上很少有比仙人掌更頑強的植物。因為它的生存環境不是一般植物能夠適應的。在嚴寒酷暑,在風沙飛揚,乾燥缺水的海邊,仙人掌都能活下來,並且又能活得逍遙自在,悠然自得的樣子。這真讓人總是想不通,甚至讓人不可想像。可是誰又知道,仙人掌它擁有堅硬的葉子、天藍色的枝幹,為了下一代,它又用堅硬的葉子、天藍色的枝幹汲取水分與進行新陳代謝,從而完成綠色生命的歷程。於是又為了新的生命,最後放棄了自身的美麗與迷人,隨著氣候與環境的變化,放棄美,而且變得越來越丑。這些就是人們不喜歡仙人掌的原因。

盡管如此,人們同樣可以在沙漠地帶欣賞到仙人掌的風采與韻味。盡管沙漠吞噬無數的仙人掌般的生命,但是人們同樣可以品味到仙人掌的風姿與韻味。

但是有的生命在需要它,需要它的堅強與美,而且也曾經超過任何一種植物。

雖然仙人掌開花,僅僅只有一朵,但它同樣擁有自己的本性:頑強以及美麗,只要這兩種品質結合得完美無缺,那麼這就是生命的頑強與美的結合的象徵。

初中議論文作文 篇4

要想成就大事業,必先從小事做起。正可謂是「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古代著名工匠魯班從單純地練習將木頭砍成四方形開始,經數年刻苦練習,最終成為名流千古的土木建築發明家。

魯班曾拜一名知識淵博的老工匠師傅向他學藝。他每天早出晚歸,按師傅的旨意,從練習砍木頭開始,經苦練到熟練以後,又開始進行砍木塊、木條的基礎訓練。後來再製作各種小模型。日積月累,有一天他終於自己發明創造並制出了第一架活動小亭——現在的傘的「雛形」。後來又成為了著名的工匠、土木建築發明家。

我認為魯班之所以會有昔日的輝煌,是因為他當日有恆心能從小事做起,技術、經驗與日俱增,才能有此成就。我領悟到做任何事都要從小事做起。

我們敬愛的周總理,他從小就立下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宏偉目標。在他的青少年時代,學習成績是頂尖的,社會活動是廣泛的。他辦過報紙,寫過文章,做過盈千累萬的演講,有過人的口才與機敏,這些對於他日後出任總理時的雄才大略不能不說有相當大的影響。假如他沒有當年腳踏實地的工作,那麼,當他面對一個上億人口的泱泱大國,面對紛繁復雜的國內外局勢,面對那些突如其來的天不幸,他能夠當好日理萬機的國家總理嗎?

我認為周總理之所以能夠當好日理萬機的國家總理,是因為他成就大事業的光輝革命業績與他早年從小事做起的工作是分不開的。

其實不僅是成就大事業如此,而且環保也是這個道理。

在快餐店裡,人們吃快餐盒飯,都用一次性木筷子。每天到快餐店的人,且每人都用一雙木筷,木筷用完就扔,十分方便,但並不環保。照這樣計算,每天就會耗費一、兩千雙木筷,一周耗費一萬多雙。如此,日積月累,會有多少棵曾經亭亭玉立的樹倒下「犧牲」呢?若每人都改用非一次性餐具,一周下來至少能節省若干棵能夠綠化環境的樹。

因此,我認為我雖不能站在講台上大喊口號:我們要如何環保。但我確能做到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如此小事,我想大家也都能力所能及,何必誇張地說:「我要環保」呢?只要做好了眼前能力所能及的小事,就做到了名副其實的環保。

可見做任何事都要從小事做起。做不好生活中的小事,何以干成大事、成大業!

小事,體現智慧;小事,決定成敗;小事,改變命運。因為注重小事,魯班不為人知的晝夜練習成為傳世的典範。一切的偉人與不朽才得以區別於平庸而成為永恆。我們的人生,也因細小事而跌倒,因細小事而流淚,因細小事而成長。

初中議論文作文 篇5

「現在,許多初中生的文筆不錯,寫作基本功很扎實,最缺的是真情實感。」日前,在第四屆中國中學生作文大賽湖北賽區終評會上,評委之一、省作協副主席徐魯表示,應鼓勵中學生多寫身邊事。

組委會介紹,在中國教育界,中國中學生作文大賽規模最大、規格最高、參賽人數最多,其中,湖北賽區覆蓋各市州中小學,比賽將從105萬參賽作品中選出 100篇特等獎作品,在全國角逐20個名額的「文學之星」。「在初中組,有一篇名為《又到落葉紛飛時》的作文讓我感動,寫的是一名學生在考試失利後,沒有 因父母的埋怨、責備,放棄自己的追求,最後獲得父母的理解。」徐魯介紹,這篇文章不錯,它源於生活,也不是那種流於俗套的故事,讓評委感動。「我相信,這 是作者內心真正的感動,也彰顯出學生作文的個性。」

評委之一、武漢大學博士生導師於可訓也認為,中學生寫作,在故事構思上並不粗糙,反映出一些學生扎實的文字功底。但是,受網路小說的影響,一些學生寫作時 「天馬行空」,想像力豐富,卻限於中學生閱歷有限,不能很好地把握,使故事無頭無尾,或空發議論。「比如,有名初中生寫孔乙己『活過來』,在現代社會開公 司等等。」「當今,中學生普遍沒有『通過作文真實表達自己的心靈』。」省作協副主席徐魯提醒,寫作不是為了單純地完成一篇作文,而是要用自己的方式表達思 想、展現個性,學生要多關注社會,多寫自己身邊的人和事。「孩子們要做生活的觀察者和思考者,把寫作文當作表達心靈的需要」。

7. 畢業論文 關於網路文學方面的論文

全文下載地址:
http://www.lnskl.gov.cn/Article/UploadFiles/200703/20070324105037771.doc

網路文學創作動機分析

摘要:創作動機是作家,藝術家從事具體創作活動的目的,也是其從事具體創作活動的緣由,它給整個創作過程以重要的影響.本文從網路文學的產生,創作內容,寫作技巧,以及網路文學的生存現狀,研究成果幾個方面探討分析,認為純粹的訴說慾望應該是網路文學創作最單純,最原始的目的.
關鍵詞:文學;網路文學;理論研究
筆者在以往對網路文學的研究中,為網路文學概括了如下的定義和特徵:網路文學是網民在網路上發表的供網民閱讀的文學.即網路文學是在網上"創作"的文學,是利用網路的多媒體和Web交互等信息技術創作出來的,以互聯網路為傳播媒介的文學作品.技術化,自由化,大眾化,口語化是網路文學的特徵.網路文學創作動機很大程度與自由化這一特徵有著緊密的聯系.網路的技術化所帶來的開放性,使網路空間中的日常活動具有身份的變動性和匿名性,以及地位的平等性,決定了網民在其間沒有現實社會中的約束與限制,享有精神上的民主與自由,為那些有著文學創作愛好的網民提供了開放,平等,自由的創作空間.這種自由度較高的創作環境,為有著文學創作愛好的網民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平等,自由,使得網路文學創作在此意義上最接近於文學的本質屬性.因為文學創作的靈魂就是追求自由.
網路文學創作這種崇尚,追求自由的特點,不僅使其最接近於文學的本質屬性,而且極易調動起那些有著文學創作愛好的網民的創作慾望,促進他們創作動機的形成.
動機(intention),在心理學上指引起和維持個體行為,並將這一行為導向某一既定目標的願望或意念.創作動機就是作家,藝術家從事具體創作活動的目的,是作家,藝術家從事具體創作活動的緣由,它給整個創作過程以重要的影響.作家進行文學創作總會出於某種原因,或者心中有所郁積不吐不快,或者有某種思想需要傳達,或者要維護或批評某種現存事物等等,這都屬於創作動機的范圍.按照創作動機所屬的范圍,可以把它歸納為兩個方面:一是創作動機的個體因素.文學創作首先是一種個體性精神活動,所以作家個體性的精神需求是創作動機的重要組成部分.二是創作動機的社會性因素.文學創作雖然是個體性精神活動,但作家卻無時不生活在社會關系的網路中,因而受著社會的制約.文學創作的動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經常是作家對社會向他發出的某種"召喚"的積極回應.〔1 〕
本文所要研究的網路文學創作動機,主要是指那些有文學創作愛好的網民在從事創作活動時最單純,最原始的目的,不包括那些借網路載體,以求通過高點擊率或參加原創文學大獎賽取得成名或出版捷徑的動機.張抗抗作為一名十分關注網路文學生存狀況的女作家,對網路文學的創作動機曾作過這樣的表述:"上世紀90年代中期,網路文學的作者,基本上出於比較純粹的訴說慾望,是一種非功利性的寫作""進入21世紀,網路文學已逐漸成為一種更為普及的民間傾訴方式,是通往言論自由的必要途徑."青年文學評論家夏烈認為,在最初的幾年裡,網路寫手基本上都是20世紀70年代生人,他們的創作個性化因素非常強,如安妮寶貝的悲傷愛情,慕容雪村的城市小說.〔2 〕筆者對此極有同感,這也是許多網路文學研究者比較一致的看法.這在那些曾經在網路上很知名的網路寫手身上也同樣可以得到印證:2000年11月18日,北京"網易"嘉賓聊天室里,由丁磊,朱威廉主持的一次網路文學討論會上,與會嘉賓紛紛直抒己見.寧財神說:"我寫東西純屬扯蛋,能成名我自己都弄不明白上怎麼回事."櫻櫻在回答"為什麼在網上碼字"時說:"為了表達的快樂.我們很難得到機會在傳統媒體上發表,而在網路上就不必有這個顧慮.可也造成了網路文壇一大批嘰嘰歪歪心情泛濫的現象."2005年11月在杭州簽售新作《孔雀森林》的網路文學先行者,網路作家"痞子蔡"蔡智恆感慨地說:他們那一代的網路寫手沒有寫作經驗,只是希望通過文字抒發自己的情懷.最初的安妮寶貝等人都是出自這樣的"無心插柳".〔3 〕可見,純粹的訴說慾望應該是網路文學創作最單純,最原始的目的.
訴說慾望從心理分析的角度看,其實質就是一種情感的宣洩.網路文學創作的最初形式,就是文學創作的愛好者是通過BBS或個人主頁,然後有了專門的文學網站,展示自己的原創作品.這些寫作愛好者如果按照網民的類型來劃分,他們絕大多數屬於"風花雪月派":這類人洋溢著滿腹詩情,從小就想當個曲高和寡的詩人,無奈純文學不景氣,所投詩稿從未發表,便在田裡沒命地刷些風花雪月的東西……〔4 〕甚至有些網路寫手並未認為他們所創作的作品能夠屬於文學作品的范疇,而只能稱其為有感而發的筆記.因此,這些作品往往帶有強烈的訴說傾向,表現出不加修飾的自然和真實,令人讀來耳目一新,為之一振.事實上,網路文學創作的始作俑者和較早的後繼者中,有相當一部分作家(或寫者)屬於那種"被沖動的情感所支配的藝術家".有的作者還在網上建起了個人主頁,展示自己的原創作品.網路文學原創陣地的設立,使網路文學的創作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景象.〔5 〕而網路的技術性特點所表現出來的空間界限的超越,使得作品輕而易舉地能夠面向眾多的公眾,獲得一個超出寫作者預期,甚至是想像的讀者群,使他們收到了意料不到的結果.另外,網路技術為寫作者提供的匿名性,使他們能夠得以隱身,創作上就表現出了更多的隨心所欲,無所顧忌,甚至是一些隱私性的表達,這也極其適合情感宣洩的要求.文學愛好者的創作作品能夠不受任何約束地得以發表,這極大地滿足了個人的發表慾望,能夠最大限度地表達作者的理念和情緒,從而使得這些"被沖動的情感所支配的藝術家"能夠為所欲為地表達自己最原始的創作動機,不用去承受傳統作品發表所需要的那種檢查制度,創作動機得到了自由的釋放.就像有人所說的,哪裡有會上網的人群,哪裡就會有所謂的"網路文學"作品.談天說地無所顧忌,嬉笑怒罵皆成文章.〔6 〕
從網路文學的創作內容看,基本都是寫作者的個人的生活經歷,甚至絕大部分是愛情經歷,而不是其他經歷.這可以說是一種典型的業余創作心態,在網路上表現的就尤為突出了.我們應該注意的是,這些經歷有相當的數量,其實是作者幻想的結果.幻想是指寫作者通過建構現實生活中不存在的幻想世界實現一種理想性的精神補償.幻想是由實現不了的慾望而產生的.寫作者因在現實生活中造成某種缺失,於是他將缺失性體驗化為幻想,使此幻想的審美形式滿足自己的願望.弗洛伊德在《創作家與白日夢》中寫道:"我們予此斷言:一個幸福的人絕不會幻想,只有一個願望未滿足的人才會幻想的動力是未滿足的願望.每一次幻想就是一個願望的履行,它與使人不能感到滿足的現實有關聯."這就深刻地揭示了幻想與創作動機的關系.其實,這里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愛情題材最適於幻想,最適於情感宣洩和自我表現.
從網路文學的寫作技巧看,沒有傳統小說的嚴謹性,表現出一種隨意的鬆散,似乎是即興寫來,隨意塗鴉,懶得去考慮什麼結構問題.作者敘述故事時,缺乏必要的鋪墊和解釋,人物行為常常是乖戾突兀的,人物的性格變化和情節發展常有中斷,不能順理成章.其實,這正是寫作者情感宣洩的創作動機,在寫作技巧上留下的痕跡,或者可以說成是情感宣洩對寫作技巧的基本要求.寫作者如果在創作過程中不時地設計敘述的銜接,情感的勢頭勢必要被打斷.其實宣洩的情感所支配的結果,就是網路文學的現實的敘述狀態.著名網路寫手邢育森的《活得象個人》,作品中的"我"自稱為"變態狂",行事和思維亂七八糟.於是作品就在這亂七八糟中展開著情節,才使得人物與情節相得益彰.
綜上所述,無論是從網路文學的產生,創作內容,寫作技巧,還是從網路文學的生存現狀,研究成果,筆者認為網路文學的創作動機,從最原始的角度分析,那就是純粹的訴說慾望,或者可以表述為情感的宣洩和自我表現.■
參考文獻:
[1]童慶炳.文學概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1):475-476.
[2][3]網路文學遭遇七年之癢.新華網(www.xinhuant.com),2005-11-17.
[4]程樂華.網路心理行為公開報告.廣州:廣東經濟出版社,2002,4,(1):29.
[5][6]從網路小說看網路文學基本特徵.風雨夜行人的blog (http://fxyxr.blog.hexun.com)

8. 高分懸賞!誰能幫我找一些關於網路小說的資料,要寫論文的,好的話有加分~

老師家長對網路小說看法的調查
http://bbs.ht88.com/dispbbs.asp?boardid=34&id=4895
關於高一(1)班學生網路小說閱讀情況的調查與分析
摘要:
在網路盛行的今天,網上閱讀已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中學生對此尤感興趣。我們要抓住契機,引導學生網上學語文,發揮網路閱讀的優勢,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本文反映了高一(1)班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分析了學生閱讀網路小說的現象及原因,進行了引導閱讀的探索和思考。

關鍵詞: 課外閱讀 高中生 網路小說

引言

21世紀是信息網路時代,書籍閱讀正與網路在彼此沖擊中逐漸融合,網路小說勢如破竹地發展起來。閱讀范圍逐漸擴大,閱讀內容紛繁復雜,這就要求我們引導中學生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地篩選閱讀資料。因此對高中生進行課外閱讀指導,提高閱讀效率,是信息時代的要求,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趨勢。中國有句古話叫:"開卷有益。"那麼,高中生究竟應該如何對待網路小說?網路小說給高中生帶來的究竟是什麼?就此,我展開了調查。

一、概念的界定:

什麼是網路小說?我認為網路小說就是以網路(Internet)為傳播媒介,用平等的、雙向的、互動交流方式提供給普通受眾的網路文學。網路文學這個概念,從文學體裁的角度上看不存在;而從文學內容的角度上看又含糊不清,究竟是指像《第一次親密接觸》這樣的以網路生活為內容的文學作品呢?還是指所有原創於網路上的各類文學作品的集合呢?我的理解應該是後者。我想,現在我們沒有必要給這個東西一個明確的定義,它僅僅是對一件事物的理解,而理解是千姿百態的,現在就來統一這些理解有些為時過早了。在"網路小說"到底是不是"文學"這個問題還沒有弄清的時候,"網路小說"卻已經成為了一種不知定義的文化,一個已經被越來越多人接受的文化。校園網路小說有《愛爾蘭咖啡》、《一光年的距離有多遠》、《一杯熱奶茶的等待》、《愛的魔咒》、《畢業那天我們一起失戀》等等。

二、調查問卷情況

本次問卷主要對高一(1)班48名同學、書店報亭和部分家長進行了調查。高一(1)班屬UEI實驗班,班上學生大都有條件上網且經常進行網上閱讀。在與同年級班級對比中,該班學生的閱讀量和信息攝取需求也較大,居中等水平,因而選取該班作抽樣問卷調查所得出的結論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1)對學生的問卷調查情況:
1、你是否讀過網路小說?
A、有98% B、沒有2%

2、你認為閱讀網路小說對你有用嗎?
A、有用,98% B、沒用,2%
3、你讀網路小說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A、消遣64% B、隨大流30% C、拓寬知識面2% D、盡早了解社會4%

4、你喜歡讀哪一類網路小說?(可多選)
A、青春類(36人次,75%)B、游戲類(16人次,33%)C、言情類(18人次,38%)D、網路類(20人次,42%)E、時尚類(22人次,46%)F、武俠類(12人次,25%)G、偵探類(6人次,13%)H、卡通類(22人次,46%)I、經典類(4人次,8%)J、綜合類(10人次,21%)

5、你覺得現在網路小說有哪些優點?(可多選)
A、情節生動(47人次,98%)B、語言幽默(40人次,83%)C、貼近生活(46人次,96%)
6、你認為網路小說的閱讀對你產生哪些影響?(可多選)
A、思想上、心理上的轉變與成熟(46人次,96%) B、語言應用、寫作風格上的轉變與提高比較大(40人次,83%) C、沒有影響(2人次,4%)

7、讀後你會和別人交流嗎?

A、會(98%) B、不會(2%)

8、你會和什麼人交流?(可多選)
A、朋友(20人次,42%)B、同學(46人次,96%)C、老師(2人次,4%)D、家長(0人次,0%)E、兄弟姐妹(2人次,4%)F、網友(36人次,75%)
9、怎樣交流?(可多選)
A、網路聊天(36人次,75%)B、平時閑聊(46人次,96%)C、書信隨筆(12人次,25%)D、編輯簡訊(2人次,4%)E、文學沙龍(0人次,0%)F、課堂作文(2人次,4%)
(2)對書店的調查情況:

我利用周末分別對本市的兩家國營書店(朝陽路新華書店、海州新華書店),三家私營書店(席舒書屋、先鋒書店、鴻國書城),新浦步行街、華聯、南小區的四個報亭進行調查,並對書店報亭相關人員進行訪問,以此針對影響中學生課外閱讀的客觀因素進行另一角度的分析。以下是書店報亭中書籍類型的分配情況:
校園網路小說 33%

名著 29%

競賽、輔導 31%
科普類 7%

書店受利益驅使,根據銷售量而進書的方法在不知不覺中增加了網路小說的市場份額,卻減少了其他特別是科普類書籍的份額。學生書籍市場趨向於單向化。

(3)對家長的訪問:

我利用高一家長會的機會與高一(1)班部分學生家長進行了有關的交流。我們通過問答形式了解現代家長對高中生閱讀書籍的看法,所問問題諸如"你是否經常陪子女逛書店購買輔導書""你的孩子看網路小說嗎""你允許他看網路小說嗎"之類。我們發現,大多數家長不同意中學生閱讀網路小說,他們認為網路小說僅僅是一種文化垃圾,不僅沒有益處,而且容易使中學生沉迷於其中的情節而不能自拔。而且大部分家長希望他們的孩子能多買輔導書,甚至有家長不同意學生購買和閱讀文學名著,認為太浪費時間。

三、調查分析

通過對問卷調查結果的統計和分析,我作了如下思考:

(一)學生為什麼喜歡網路文學?

原因之一:網路文學貼近生活

與傳統文學相比較,網路文學更貼近生活。它不僅情節簡單,敘述方式自由,而且大都寫個人經歷,讀起來讓人倍感親切,且多抒寫同齡人內心感受,寫的那些話好像就是自己心裡想說的,讀後讓人心裡一陣舒暢。正如「GGMM」們所說:「網是虛擬的,但擁有是真實的。」另外,網路文學還富於意象的塑造,它常以它豐富、幽默、前衛的對白和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贏得學生青睞,有關專家分析,中學生喜愛網路文學,與中學生好奇心強,渴求溝通了解,追求前衛、追求自由不羈等心理特點有關。在我們所調查的高中生中,96%的中學生認為,網路文學貼近生活,其語言、情節都是基於現實生活的提煉,其形象是現實人物的簡縮。受此影響,學生們的作文,主題貼近生活,准確、真實地反映內心世界,語言生動活潑,娓娓敘來,輕松自然。較過去學生作文的程式化和千人一面的狀況,這個變化讓許多語文老師都很是驚喜。

原因之二:網路交流的隱秘性

通過調查我們還了解到,中學生在與網路文學的接觸中,有96%認為受到它影響最大的就是思想上、心理上的轉變與成熟。眾所周知,中學生處在一個思想發展的特殊的年齡階段——心理斷乳期,生理與心理發展的矛盾時時痛苦著他們的心靈,他們有豐富的情感和敏感的內心,他們渴望傾訴,渴望交流,但又不願讓自己的精神世界呈現在眾目睽睽之下讓別人評頭論足。這樣,隱秘的網路文學就成了他們心靈張揚的理想場所。看別人的文章,心靈得到回應,思想受到沖擊;寫自己的文章,沒人知道你是誰,卻給了自己一個傾訴的空間,不經意間,學生的自我關注加深了,自我意識增強了,思想也日趨成熟,多了一份對於人生的思考。許多中學生(尤其是女生)對安妮寶貝的文章非常喜愛,認為那樣的文字很深刻很現代很能觸動人心;大多數的男生則對俞白眉的《網上論劍》持有極大的興趣,在潛移默化中也有了自己對生活的思考。

原因之三:網路文學的多元性

世界是多元的,惟其豐富才會精彩。網路文學就是一個多元的空間,不同的故事、不同的文字,展示不同的靈魂與心態,不同的個性生活與社會景象。這對於喜愛幻想並充滿好奇、對未來生活充滿希望的、追求時尚追求個性的中學生而言,無疑是一面多棱鏡、一個萬花筒。他們可以體驗不同的生活,他們可以擁有許多理想中的現實、現實中的色彩瑰麗的理想世界。更重要的是他們能展示自我空間,任自己的思緒馳騁。於是,自由、活潑、多姿多彩的作文便出現在了語文老師的面前。

(二)目前中學生課外閱讀現狀中存在如下誤區:

一是功利性閱讀:在應試教育升學就業壓力下,家長在為孩子選擇課外讀物時,80%的家長急功近利,首選教材輔導類書,對網路小說持否定的態度,甚至否定文學名著。

二是隨意、盲目性閱讀:高中生自主選擇課外讀物時,首選消遣類讀物,如言情小說,武打小說等通俗讀物;網路閱讀絕大多數首選純娛樂類讀物,網路游戲,卡通,幽默等。

三是在網路文學作品中,成年人的文章居多,且大多講男女之間的感情糾葛或愛情游戲,有的甚至是靡靡之音,這一部分作品對中學生而言,絕對還為時過早。如果中學生讀多了這些文章,勢必會影響中學生的觀念,不排除有中學生因模仿而做出不利於中學生健康成長的事情,這對處在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成型最重要時期的中學生來說是不利的。

四是由於網路是一個傾訴的空間,是一個宣洩的角落,當人們想著淡褪的往事,想著曾經的美好與單純,想著現實的殘酷與尷尬;或許就會生出些許的無奈與滄桑。就如《祈禱擁抱》一般:孤獨的人祈禱一個擁抱,給天下所有孤獨的靈魂。網路文學消沉的因素不可避免地導致許多中學生感染了這一病毒。

五是錯誤不合時宜地運用網路語言,並將它摻雜於作文當中。在高一(1)班學生的作文中,我們隨處可以看見「恐龍」「青蛙」「灌水」「BF(男朋友)」「MM(妹妹)」「掛了(死了)」等等的網路語言,網路語言究竟是新新人類的文字游戲,還是現代漢語的積極發展?

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

①高中生學習壓力大,騰不出時間。

②家長望子成龍,給學生購買大量的輔導書。

③即使抽出時間,高中生為了放鬆身心,首選還那些網路小說中的娛樂雜志、漫畫等非知識類書籍。

④高中生佔有信息量大、求知慾強,個人感情上的考慮增多,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上都要求閱讀此類愛情題材的網路小說。

⑤高中生面對殘酷的升學現實,壓力巨大,同時由於教育人文性的增加,學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和心裡承受能力明顯下降,此消彼長之下,自然需要一個傾訴、宣洩、逃避的心靈空間,網路小說滿足了學生的精神需要。

⑥高中生生活緊張單調,因而更喜歡簡單、新奇的字眼。而對於使用這些字眼的合理性,學生顯然還無法辨別。

四、思考與對策:

目前國內中學教育界對學生熱衷閱讀網路小說的問題大都持排斥態度。解決的方法不外乎兩種:「堵」和「疏」。所謂「堵」,就是通過學校行政命令,使網路小說禁讀令成為學校的規章制度,再通過班主任、課任教師和家長的合作,禁絕學生閱讀。這種作法的弊端顯而易見。這不僅違背了中學生的客觀認知規律,而且也有悖於新課程「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理念。從當年中學校園「瓊瑤」「金庸」禁絕令的禁而不止可見,「堵」是行不通的。

另一種對策是「疏」。所謂「疏」,就是引導學生閱讀所謂高品味的文學作品,使學生自然疏遠網路小說。這種作法又太過理想化。事實上,這種方法,我們中學語文教師一直在做,但收效不大。在研究過程中,我也做過這樣的嘗試,向學生推薦一些情節性強的文學名著,如《基督山伯爵》《悲慘世界》,但學生並無太多感受和體驗。並且我們給學生的書單和指導意見有很多隻是一廂情願,並未考慮學生的實情。因而,「疏」也是很難操作的。

對此,我是這樣看的。網路小說的獨辟蹊徑與異軍突起,是文化多元化中的一支生力軍,是文學景觀中新添的芳園,但她與文學"正規軍"的分野不可能、也不必要形成擠壓空間的較量和一爭高下的抗衡。事實上,誰也不可能取代誰。你可以巨樹參天,我可以灌木蔥蘢;你可以花團錦簇,我可以淡姿輕搖;你可以典雅華貴,我可以朴實清新,如此「面向未來」,才符合人們審美要求的多樣化和多層次,才符合藝術發展的內在規律。與經典文學的互補交流、相得益彰,多元並舉、相映生輝,是網路小說的正確取向,也是其走向成熟與繁榮的最佳選擇。

作為一個處於新世紀與舊世紀交替時期的高中生,學生們強烈地感受到教育制度的變化,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大它對課外書的容納度。那麼,作為語文老師,怎樣面對網路小說的沖擊?我認為應該既疏且導。

(一)檢視我們給學生開的書單,為學生提供一些富有時代色彩又有較強可讀性的書目。不要非經典不讀,不要非「正經」不讀,不要非文學書不讀。時下流行的韓寒等人的校園文學可讀,《心靈雞湯》之類的暢銷書可讀,《窮爸爸-富爸爸》之類有關經濟方面的書可讀……讀什麼書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加強指導,讓學生學會自己辨明什麼是好書,有用的書。
(二)給學生提供一些專題性的「豆腐塊」文章。這是解決中學生課業繁重,課余時間少卻又要增大閱讀量的較好方法。當然,《語文讀本》在這方面已作了有益的探索,但我以為,《語文讀本》里的文章還是有太過經典之嫌。文章不在多而在精,結合現實生活和學生關心的問題,自編自選一部分美文範文指導學生閱讀。比如郭敬明的《幻城》,其中的語言能很好的完成對意境的烘托,聯想豐富。那麼,我就將它與古詩詞一起講。在古詩詞教學中,我們老師都有這種感覺:古詩人的心境、遭際是現代中學生特別是閱讀量極少的學生沒有體驗過的,因而理解很困難。單純從語言角度賞析又太乾巴生硬。結合了學生愛讀想讀的《幻城》再來講語言,課就生動多了,學生的思維也自覺地動起來了,他們對古典文學的理解也深入了。實踐證明學生僅用少量的時間,卻一樣增長了見識,拓展了視野,提高了鑒賞能力,得到了美的熏陶。
(三)主題性的文學欣賞校本課的開設。許多文學名著失去了他的學生讀者群,並不是它不經典,而是它不適應學生的閱讀情趣和需要了。因而我們在引導時也沒必要一定指出哪本書好,而是結合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聯系有關的受學生歡迎的網路文學切實指導學生閱讀。新課程給我們開了個好頭,我覺得還要把校本課程與之相結合才能更有效。
總之,能讓學生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中安靜地讀幾本好書,讀幾篇好文章,便是我進行這項調查的初衷。
正如飲食一樣,讀書需要人們的細細品嘗,有些東西看起來不好吃,可是很有營養;有些呢看起來美味誘人,可是只不過是垃圾食品;還有一些色香味俱全。那麼,我們也應當且必須在意識到課外書的重要性的同時,克服新世紀相應產生的浮華的新事物的誘惑,爭取在這個還不需徒傷悲的少壯時期,獲取更多的保用一生的知識與才能,並成熟我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在今後能更適應人生的起伏與時代的變遷。

參考文獻:《中國青年報》《高中生閱讀》
2學生的看法
http://www.gzubbs.com/index1/bbs/dispbbs.asp?boardid=22&id=25707

還有一些 如下
http://hi..com/xsxbzxj/blog/item/f7dfbdf218bb4912b17ec52d.html
http://iamywd319.spaces.live.com/blog/cns!65EC20E51344D30B!159.entry
http://www.waok.net/wyjj/19722/355750.asp

熱點內容
一部網游三國類小說主角是黃巾軍 發布:2025-09-12 16:37:13 瀏覽:662
總裁小說水羽翎 發布:2025-09-12 16:09:05 瀏覽:756
網路小說興起時間 發布:2025-09-12 16:07:26 瀏覽:27
小說楚留香身邊人的結局 發布:2025-09-12 15:56:24 瀏覽:229
關系崩潰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9-12 15:56:12 瀏覽:550
穿越游戲睡了閨蜜小說 發布:2025-09-12 15:54:58 瀏覽:698
全網通緝孩子爸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9-12 15:42:13 瀏覽:236
美人殤網路小說 發布:2025-09-12 15:29:58 瀏覽:73
角色扮演女總裁都市小說 發布:2025-09-12 15:29:02 瀏覽:756
大家在哪個網站上看小說免費下載 發布:2025-09-12 15:28:02 瀏覽: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