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對網路小說的看法
Ⅰ (評論)我個人對於網路小說的看法
(評論)我個人對於網路小說的看法
文/貝玉川
鑒於我去年寫長篇網路小說後,發表一下我對網路小說的看法。
從某種意義上看,網路小說是可以犯各種錯誤的平民化小說。因為畢竟網路小說是作者每天要更新的,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不足知底和錯誤見解。其接受批評和指責言論是網路小說不容置疑的一種常態化行為,所以我想網路小說是容許出現被人唾罵和質疑的。作為作者誰也保證不了不出現寫作上的錯誤和劇情安排上的短板。網路小說出現讀者的唾罵和譴責,皆是對作者的一種鼓勵和鞭策。如果沒有讀者的唾罵和譴責,那麼作者也許就不能清楚的意識到自己錯在什麼地方以及自己作品上的極大不足之處。
互聯網之所以躋身了網路小說,既是時代發展的需求。網路小說天天更新,是作者與讀者之間不面對面接觸而又無間親密的網路溝通接觸————即是一種直接留言對話來促進更好寫作的交流方式。
由於近年來學術界的唇槍舌戰,使得網路小說自身面臨各種正規化的規范。其重點要求網路小說要寫正能量的東西,文學題材要富有「高、大、上」的內容,所以網路小說被人為化的定格了一定的難度。人為的自然而然,把網路小說要求化。內容健康、態度嚴謹。其實這樣也不影響網路小說的繼續發展和存在,但是「下筆如有神」卻要求了作者的讀書量和知識面寬窄的問題。因而有作者每天不斷的增加閱讀量,不斷學習交流充實自己。這樣來汲取作者自己不被膚淺知識所枯謝,知識面狹隘所束縛出現的壁壘。也就是說不讓自己的小說中的故事內容被自己的淺能知識所局限住。
正常化完本的一部網路小說,大概在300萬字以上。我喜歡網路小說的長度和厚度,更喜歡寫網路小說。所以我不想被任何外在的東西所束縛,我盡最大的能力去做到每天更新且內容高大上的內容(對於我現寫的網路小說)。網路小說作品要富有正能量,不能寫誤導人、誤人子弟的糜爛品。
自從我看了微信讀書裡面的村上春樹的《海邊的卡夫卡》以後,我對故事、寫作的方法頗為震撼。當然《海邊的卡夫卡》最初不屬於網路長篇小說,但是在眼下網路主宰讀物的時代,出現在各大網路媒體讀物刊報上、自媒體公眾號連載上,豈能不屬於網路小說?我頗為震撼網路的能力,感謝互聯網時代的變局讓我讀之絕版傑作。
村上用隱喻轉諭的手法把田村卡夫卡的故事寫的讓讀者認為是真實存在的。我晝伏夜繼,不斷追劇59天看出了「人性」二字,其中我看出了文本中村上日記式的隱喻筆調。其村上勾勒出來的有關田村卡夫卡君的故事,用筆清晰勾勒出的故事處處如畫、字字珠璣。作者把現實與夢幻相結合的惟妙惟肖。其中現實與夢不分彼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感覺叫絕。詩歌、散文般的存在文墨也有。那些形意式的意象比喻、隱喻,含沙射影而又點到為止。似春華秋實,讀之使人潛默移化驚心而又動魄。值得借鑒的是,把奧地利的「絕版」作家卡夫卡日譯成文,就是「烏鴉」的意思。作者想像成「一個叫烏鴉的少年」意形隱喻成田村十五歲的少年。轉諭為十五歲的「活靈」。妙也,妙哉!
「一個叫烏鴉的少年」就是夢幻中的「我」。也是你中的我我中的你。莊周蝴蝶,蝴蝶周庄之感!讀者讀之,會產生諸多遐想。田村卡夫卡就是現實中的「我」。雙重性格的「我」交匯點突出意象,含沙射影,從而隱喻轉諭叢影而生。
《海邊的卡夫卡》文脈清晰,紋理蔥順。我讀之,倍感是村上春樹的真實生活,卻不料僅是平日日記寫照而已。文筆細膩到達了極致,猶如我輩在觀望某名畫家在做人物畫一樣,其畫毛發、鼻孔、乳毛等細枝末葉皆不惜吝惜的娓娓道來。句句箴言。
那脈路紋理猶如頭發塊里的細絲一樣,一根根清晰灼見明亮無余。村上的詞句,勾勒出一副完美的《海邊的卡夫卡》油畫,即————我認為的二戰後一位擁有思想厚度的日本(人的)反思,以及十五歲的少年離家出走的心路歷程。
村上春樹的《海邊的卡夫卡》可以和奧地利作家卡夫卡的《變形記》相媲美。或者說是有共同之處,都是現實與夢幻結合。《變形記》寫的是現實的社會壓力使得十幾歲的少年心理出現了裂縫。夢幻的說法就是現實生活中自己追求完美脫變。一個故事多層意思且耐人尋味,擁有教導人類的意義的。像這種的文學作品才謂之為正能量高大上的小說作品。
網路小說特點需要長、天天在網路上更新,但是不能「空乏其身」寥寥無趣。網路小說的厚度可以借鑒《變形記》和《海邊的卡夫卡》。
近年來,有作者把目光投向了都市、農村。以都市農民工、農村大學生等社會低層人士的心路歷程做奠筆來擴充網路小說的題材量。
其實人類文學一直都是在以關注社會底層為寫作積累范疇。這樣「清一色」的題材為網路小說注塑了新時代的文學作品「高大上」的血液。我認為這樣很好,我欲履行之。
都說文學來自生活本身,我將履行寫作文學的生活本身。
Ⅱ 網路文學已成為文化產業的龍頭和源泉,你喜歡在網上看小說嗎
隨著互聯網發展,網路文學發展非常迅速,並且成為很多影視劇改編的源泉,受到了很多網友的歡迎,網路文學成為了文化產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多人喜歡在網上看小說,網路文學類型豐富,可以滿足不同人的需求,網路文學非常方面,可以隨時觀看,網路文學發展非常迅速,很多作品被翻拍。
一、網路文學類型豐富,可以滿足不同人的需求。網路發展導致很多人都可以在網路上發表自己的作品,哪怕自己非常小眾,也能得到很多人喜歡,網路文學類型非常豐富,有的人喜歡看推理小說,有的人喜歡看科幻小說,還有的人看各種歷史小說,這些都能在網路上找到這個分類的作品,並且這類作品非常多,人們在網路上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小說。
大家對此有什麼其他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Ⅲ 你對國內網路小說有什麼看法
兩個看法,一是感覺千篇一律,缺乏新意。而是感覺缺乏名家大家,沒有我期待得像80-90年代一樣,多是大家名作。
先說說第一個看法,網路小說感覺像是一種最獨特的領悟,和正常小說相比,腦洞大,題材多,這確實是優點,尤其是一些玄幻,黑幫,言情小說的出現,完全脫離了那些傳統束縛,給人另闢蹊徑的感覺。所以,最早的幾年,像天蠶土豆,西紅柿等等名牌作家一度風靡全國,成為網路界的豐碑。幾年以後,到了現在2017年,你再去看看網路小說的內容,還是那樣,換湯不換葯,沒有一個新穎的題材和故事,就像電影電視劇發展到後來一樣,大家都能看到故事的結局,而且不管你怎麼創新,都沒有脫離那個犯愁,因為所有人都認為那個方向能賺錢,大家就去湊熱鬧,分蛋糕,最後搞得沒有了新鮮血液,玄幻的去嘗試言情,就是創新,寫黑幫的給他們加上了玄幻的意思,成了新的黑幫玄幻小說,當時看的我都樂壞了,一個黑幫頭子掉到了懸崖,獲得了失傳已久的武林秘籍,最後成為一代宗師,統治了三年高中。
第二個看法,沒有名家。你可以去看看,該出名的就那幾個,就像電競行業一樣,過來過去,火的還是那幾個,甚至慢慢的整個行業開始衰敗,大家也沒有興趣去關注新人,把那些老人用來回憶一下青春而已。這樣的環境自然而然的就會造成沒有名家,大家的誕生。真正的大家,應該是自立門派,創造了別人沒有的,嶄新的東西,被人認同,傳播以後,自然而然成為的大家,不是那種通過模仿和快速塑造就能達到得高度。
有形無神,這就是現在的網路小說。
Ⅳ 談談我對雞湯文,網路小說,文學類書籍等多種書的看法
談談我對一些書的看法,比如雞湯文,網路小說,文學類書籍等多種書。
先說我的觀點吧,在我這里沒有無用的書,它總是有它的價值的,不好的價值也是價值,所以書在我這里沒有高低之分,只有有用的程度之分。
大概六年前左右,正是雞湯文火爆的時候,那時候的它是受很多人推崇的。我是一個好奇心很重的人,也不喜歡別人給我灌輸觀念,喜歡自己驗證。因為好奇,我看了很多雞湯文,想要找到它被推崇的理由,《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乖,摸摸頭》《願有人陪你顛沛流離》《你是最好的自己》《我們都一樣,年輕又彷徨》《你的孤獨,雖敗猶榮》等等我都有看,還有許多我不記得的,總得來說其實都差不多。就是講講自己奮斗的故事,或者別人奮斗的故事,或者只是故事。
雞湯文火了以後沒過多久,開始有大量批判的聲音出來,說它們是毒雞湯,會讓人假努力。還有的人覺得雞湯文就是假大空,並不能實際的去幫人解決問題。
而我自己看完雞湯文的感受就是,的確有激勵人心的效果,但是作用有限,就像興奮劑,可能激勵著一部分人突然心情亢奮,然後努力了幾天就疲軟了。不過這並不是書的問題吧?這是讀者自身的問題。作為讀者的我們應該做的,是提取這本書里有用的部分,而不是人雲亦雲。
再來說說網路小說,它很大一部分被詬病的原因就是無腦,可是這只是一部分網路小說如此,好吧,是大部分。確實在網路小說里找好的那一部分小說,有種在垃圾里找寶貝的感覺,可也沒必要一竿子打死所有小說。有的網路小說的無腦是很明顯的,自己不看便是。至於小說成癮,這也不是小說的問題,是自控力的問題。我最不喜歡的就是一部分家長將孩子沉迷游戲沉迷小說等東西的責任,無腦地推給游戲小說等物品的做法。
說說我喜歡的一些網路小說吧,《那個不為人知的故事》,整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一幅畫,畫的內容就是昏暗雨夜裡的一縷光,昏暗但又有希望,總體卻還是昏暗。我喜歡陳銘生爬台階的那一段,我也真的很恨那些書里的那些記者,如果沒有他們,陳銘生就不用回去。《史上第一混亂》,各個朝代一些有名的歷史人物輪番登場,出現到了現代,發生了一系列搞笑的事。這本書用趣味的方式讓我知道了一些歷史人物,看完以後我有了去了解那段歷史的想法。《小蘑菇》小蘑菇柔軟但是堅定和善良,他是異類,但最後是他走進了那個裝置,拯救了所有人,看過了一堆惡心的娘受以後(只針對一些寫的不好的書,我對娘娘腔本身沒並不討厭),這樣柔軟的小蘑菇是真的很難得。《龍族》,江南真是挑撥情緒的一把好手,明明就是很平淡的字句,但就是能虐得你心疼,常常就是輕輕淺淺幾筆,但是一個鮮活的配角就躍然紙上。《世間清景是微涼》這部書就好像它結尾說得那樣,是夏日裡一絲微涼的風,我喜歡小啞巴,喜歡他一點點被拯救的樣子,看著他慢慢走向更好,也喜歡熱愛「招貓逗狗」的馮一路,就是他的善良,讓他們幾個人能在出獄以後聚在一起,也喜歡紙老虎和周大仙的愛恨情仇。
聊下雞湯文和網路小說不好的部分吧,我覺得它們的不好可以讓我獲得經驗,知道不好是什麼樣。我自己也想寫小說,通過看網路小說我可以知道大眾現在的喜好,也可以了解別人不喜歡的網路小說的劇情,從而規避。
關於很多極負盛名的書,其實我自己看完以後是並不覺得它符合它的名聲,我就不說是哪些書了,畢竟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總的來說,書只是工具,它的價值取決於你自身的看法,而不是大眾對它的看法,你應該做的是不斷增進自己的判斷力,從書里獲取你覺得有用的部分,過濾掉沒用的部分。我很推崇看書,但不是不論情況就隨意地看,像是自身判斷力不足的人,就不要給他看過於洗腦的影響價值觀的書。
我的很多觀念,就是在一本本書中不斷修正的,我會從各類書籍中獲取我想要的部分,我剛開始看書就是從小說開始的,然後才產生了對其他書的興趣,所以沒必要一竿子打死所有別人說不好的書,自己去看,自己去判斷。
書給了我包容萬物的柔軟心態,也給了我理解尊重和我不同的觀念的態度,它讓我更平和自信,也讓我能知道我無法親身經歷的感受,所以我很感謝書籍,也希望在看我這篇文章的你,也能從書里獲得你想要的東西。
Ⅳ 你對網路小說的看法是什麼
僅供娛樂,現在的網路小說實在太多了,魚龍混雜的,可能幾萬本裡面才有一本文筆構思都不錯的,所以網路小說我一般是閑著沒事乾的時候偶爾看看,放鬆一下自己,沒太多的可讀性,一般真想看到好的作品可以看出版書,出版的質量還是有保障的。
Ⅵ 淺談網路小說的危害
作者的中學階段一直都是重度沉迷網路小說,特別是仙俠、玄幻小說,以下我就發表一點我對於網路小說的個人看法,即網路小說對於青少年甚至正在工作的成年人來說,都是非常之有害的。我會主要從三個方面來說明這一點。
首先,網路小說是具有很強的成癮性。相信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從而認為網路小說只是一個消遣茶餘飯後,或者碎片化時間的工具,覺得喜歡看網路小說並沒有打不了了,只是閑暇時候看看有害處嗎?但是,這並有沒想到那麼簡單,由於手機的便捷使用,導致我們只需要拿起手機就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地點看起網路小說。這樣方便的閱讀方式,再加上現在網路小說大多為了追求點擊量,迎合大眾口味,專門挑觀眾覺得爽的點寫,這一點從近些年來的:扮豬吃老虎流,打臉流,復仇流小說鋪天蓋地就可以證明。閱讀便捷性,加上網路小說的這么強的娛樂性,就導致了極高的成癮性。作者在中學階段見到了無數沉迷於小說的同學,每日每夜的看小說,甚至上課也在看,極其影響了它們的學習和日常生活。而且,作者發現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點:就是我幾乎沒有看見過一個適度的小說閱讀者。或許有,但是也在走向重度沉迷的路上。
其次,網路小說的內容質量大多數都是一言難盡。據作者那麼多年閱讀小說的經歷來說,大多數的網路小說作家都是從20歲左右開始全職寫小說,並且他們的代表作品也是這個時候創造出來的,這意味著他們創作出這些作品的時候,還沒有太多的社會閱歷,內容基本靠意淫。而且這些大神級別的作家更新速度是正常文學作品的創作的數倍不知,他們不得不使用一些套路來水質量來增加字數,真正能夠做到每天更新2000字而且作品質量很高的作家我幾乎沒有見到過。所以,作者本身的因素加上網路小說更新速度的需要,導致網路小說的質量不忍直視,稱之為快餐、垃圾文學也不為過。
最後,讀網路小說十分容易導致熬夜。雖然我們可以在碎片化的時間里閱讀小說,但是真正屬於我們自己的時間是夜晚。只有夜晚我們有一一整塊時間去閱讀小說。然而當夜晚我們閱讀到網路小說令人激動的內容時,我們常常是睡不著的,而且網路小說的情節設置的非常緊湊,為的就是要抓住讀者的眼球,經常導致讀者讀到半夜,仍然不願意放下手中的手機,這時候,因為手機屏幕發出的亮光和小說情節的刺激,進一步導致讀者不想睡覺,這樣的反饋調節使得讀者不到真的困到不行的時候,是放不下手機的。再者,我們大多人都有失眠的時候,有些人選擇起來整理一下房間,然後等待腦袋放空之後繼續睡覺,但是沉迷小說的人會選擇,為什麼不看看小說再睡覺呢,他們會選擇「利用」這個睡不著的時間去看小說,這也為他們一晚上的通宵埋下了伏筆。
當然,我並不是上如果不讀網路小說,就能走向人生巔峰,屌絲逆襲高富帥,因為做人而言,情商也是非常重要的。
情商好的人能體貼別人,從而營造一個良好的人際關系。就比如情商高的人看到這里覺得作者說的有道理,就會輕輕點擊一下 下方的大拇指鼓勵作者,因為作者僅僅只需要這一個贊,一個認同就能高興許久。
Ⅶ 對於網路小說與紙質書籍的看法
在這極度信息化的時代,網路,成為了人們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受到自媒體的沖擊,當下很多年輕人逐漸放棄了紙質閱讀,但文章小說這類娛樂方式是永遠都不會被淘汰的,他們有著與網路所不同的魅力,那麼,居於形式,閱讀分為了網路小說和紙質閱讀兩部分。
那麼就有人問了,居然網路上各色各樣的小說都能看得見,還方便,那要書籍干什麼呢?我認為啊,現在的年輕人,大多數都不會刻意的去網路上閱讀一些類似«朝花夕拾»這種書籍的,他們閱讀的大多數都是穿越,重生,霸道總裁這類小說,但這類小說大多數都沒有什麼營養,人們看的只是一個字「爽」,因此網文又能被稱之為爽文,而看書時間一般都在閑暇時,無聊時,看書的目的一般都是解悶,打發時間,但紙質書籍就不同了,一本好的紙質小說,往往都能從中讀出一些哲理之類的,看書時間也有著很大的差異,一般都是一本書,一杯茶,一個下午,我個人建議多讀讀正統文學(紙質書籍)。
那麼,你對於網路小說和紙質閱讀是怎麼看的呢?
Ⅷ 作為一名全職網文作家,來談談網路小說
網路小說的定義:
首先,來說明一下何為網路小說?
網路小說,從字面解讀依託網路平台,所形成以及流傳的一種小說文學。只是相比傳統的小說文學,該「文學題材「不被社會主流文人所認可,認為相比傳統小說文學。
網路小說更像是一種快餐文,沒有什麼內涵,只是供大眾消遣以及娛樂,文中體現不出任何的內涵思想,不具有文學性。從而導致網路小說很難被傳統文學所在的文壇認可。
網路小說的特點:
特點一:內容廣泛
網路小說的內容非常廣泛,你能想到的一切題材與形式,傳統文學能包涵的以及不能包含的內在與外在內容,都可以在網路小說得到呈現,簡單點說就是無所不包、無所不容。
特點二:適應性強
網路小說一般都是屬於長篇小說,屬於量大管飽的范疇。讀者對小說文學性要求較低,只要符合基本邏輯,情節流暢,不犯基礎錯誤,一般都會有生存的土壤,也就是它的生存空間大,適應性強。
特點三:套路化
網路小說的創作模式,從表現形式來說,它是一種有自己獨特展現方式的文學。即大眾所講的創作套路,各種各樣的小說內容題材都有運用到該種創作思維,充分證明一點越是大眾化的東西,大眾越是認可與喜歡,屢試不爽。
特點四:門檻低
相比於傳統文學的要求,網路小數入門的門檻低,各行從業人員都可以進入,不講究學歷高低。只要能堅持住,就會開花結果,不管果實是好還是壞。
特點五:投入成本低
縱觀各行各業,基本能與網路小說能比拼成本的很少。網路小說創作,你個人所要投入的成本,只要一台電腦,以及付出個人的時間與精力,就算小說成績不理想,你也不會有大的損失。
網路小說的屬性:
關於網路小說「屬性」這個說法。我思考對比很久,找一什麼樣的詞可以歸納與描述網路小說在某種程度上的所具有的獨特概念。最後,找到「屬性」這個與眾不同的詞語。
說「屬性」這個詞前,先讓我們回顧一下我們小學、初中以及高中的相關內容。也就是我們每次考試當中,都佔大頭的那一位名叫「作文」的同學。
說道作文,我們不得不提作文的文體分類,主要有三類,如下:
第一大類:記敘文
我們看記敘文如何歸納它獨有的概述部分?
首先,我們先看它的定義,總結如下:
定義:指記敘文是以記人、敘事、寫景,以寫人物的經歷和事物發展演變的一種文學體裁。
其次,特點:實際在定義中已經初步有寫,以記人、敘事、寫景為主,表達一定的中心思想內容。
然後,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發展&經過、結果)這六要素。
再然後,分類:記敘文有側重描寫人、描寫物、描寫景之分。描寫人,只要是以描寫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情、心理等方面為主;描寫物,以敘述事情的起因、發展&經過、結果為主;描寫景,以描寫景物,寄情於物,抒發胸中情感之意為主。
最後,我們看一下記敘文的順序,如下
順序:有順敘、倒敘、補敘、插敘這四種劃分,我們正常要掌握的就是上述四種。其中,順敘、倒敘、插敘用的最多,補敘相對來說用的較少。
上述對記敘文的內容概括,只是記敘文中相對大方向的一部分。大家感興趣,可私下找相關的內容認真學習,學習來源有網路、語文基礎知識書籍等。
第二大類:說明文
關於說明文,我們簡單的過一遍,先從定義開始,看看說明文的定義是什麼樣的?
首先,定義: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用精煉且准確的語言來闡述事物的特徵及機理的一種文體。
其次,我們來了解說明文的要素有哪幾項?
要素:分四類說明對象、說明順序、說明方法以及最後的說明語言。這四類我們重點來聊一下說明順序這一要素。
說明順序分三點:
1.時間順序
2.空間順序
3.邏輯順序
三點我們著重講解空間順序,空間順序從上下左右、內外、高低、遠近以及中間四周來介紹事物的結構、方位以及布局等。
第三大類:議論文
老規矩,我們還是從議論文的定義先開始,詳情如下:
首先,定義:議論文是一種以議論文為主要表達方式,運用邏輯思維能力來闡明評判事理的一種文體。
其次,我們來學習議論文的特點,如下;
特點:議論文從內容形式、結構形式、語言表達形式角度分析,具有理論性、邏輯性、概括性、簡潔性等特徵。
然後,議論文的核心重點來了,即議論文的要素,要素是議論文的重中之重。
為什麼這么說,請看下列;
要素:
1.論點:指作者對所論述問題的見解和主張,它是貫穿全文的一種核心理念。
2.論據:是支撐論點的材料,沒有論據,所謂的論點也是謬論。
3.論證:是指運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過程和方法。它具有嚴謹性與邏輯性等特徵
議論文中三要素就像人體的靈魂(思想)、血肉、筋骨,它們的關系緊密相連不可分割。論點是作者的見解和主張,是文中的核心思想,貫穿全文,就像人的靈魂(思想);論據是證明論點的材料,它相當於人的血肉,沒有它,論點是空洞且抽象的;論證是維系論點與論據的紐帶,是論據論證論點的過程與方法,就像人的筋骨,沒有筋骨的連接,靈魂與血肉都是沒有意義的,就像彼此獨立的個體,無法成為一個整體。
寫網路小說之前為什麼要重點講一下作文的三大分類,實際上有接觸過網路小說寫作基本知識的創作者,我相信應該已經知道點緣由。
仔細觀察一下網路小說裡面的很多內容與語文的三大文體分類息息相關。
網路小說是作文三大類的綜合體,也是它們知識點的延伸與拓展。通過三大類文體的研究,不難發現網路小說具備三大文體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中各自文體中,非常重要且核心的部分特徵。
為了寫網路小說與三大文體的關系,我想了很久想到一個詞——「屬性」。
因為用特徵或特點來說明,感覺並不充分,那是屬於三大文體各自部分的特徵,因此我給它用「屬性」這個詞來定義。
到此關於網路小說概要的知識基本結束。
在此,請容許我給各位讀者賣個關子,讓我們在後續的章節中,仔細說明三大文體為什麼與網路小說息息相關,又為什麼說網路小說是三大文體的綜合體。
(文章比較長,感謝大家願意花時間來閱讀完,會將其收錄到自己的文集「寫作技巧」中)
[中間那些說明議論的資料來自度娘,整理後概括加了一些自己的見解。]
特此說明。
Ⅸ 談談對網路小說的看法
網路只不過是一個新時代文學的新的承載物,金庸一批大師讓武俠小說登上了檯面,現在網路只不過缺了這一批作者和作品。畢竟,網路小說現在的模式主要是以迎合大部分讀者為主,而成天上網看書的讀者里畢竟是歪瓜劣棗居多,有水平的作品畢竟是需要時間的,現在一些領頭的作者也在改變自己,書里的可看之處也越來越多,我個人沒什麼水平,也講不清楚,轉了篇文章過來(講的是網路小說的作者---夢入神機),你可以看看。
另:網路里也是濁者自濁、清者自清,還是有相當一批人有真才識學的,只不過被那些聲勢浩大的YY作品掩蓋了(比如番茄、三少,並沒有在一步步新作品裡有所改進,遲早會被淘汰),你要是有興趣,去看看徐公子的書
你的看法會有改觀的~相信我
下面是轉的:
從前夢入神機還在寫《佛本是道》的時候,就已經很火。《佛本》我看了幾十章,感覺很不喜歡,後來《黑山老妖》也看了一段,沒有在追看,只記住了一個七殺碑的故事,主角也是殺殺殺殺殺殺殺,真的是猛男。那時候就能感覺到,夢入神機這個人很不一樣,也很不一般,有一種凌厲的感覺。寫《佛本》的時候,還有些青稚,比如開頭誘騙那個小吸血鬼拜師的情節,顯然有一些老的套路在裡面,當時的夢入神機還有些泯於眾人的感覺,是一個新嫩寫手。《黑山》就很有些味道了,不過依然是歷史傳說人物大亂斗,精彩是精彩,還是沒有什麼內在的東西在裡面。這個時候夢入神機的文字功夫已經不凡,境界更是不俗。《黑山》中,王鍾練了十多年的鐵砂掌,不過現代社會也沒有用武之地。這一天在街上遇到小偷行凶,一時間心頭怒火起,「不殺死那畜生,也不算為人。」在公交車上破窗而出,追上去把那小偷一掌打死。開頭幾章,夢入神機就表現出一種出塵的味道,一股凌厲勁,完全沒有俗套的念頭,就像黑山老妖對王鍾所言,「就算在幾百年後的未來,你也沒被萬丈紅塵污染了本心。」一本書裡面的世界,也是一個作者的內心世界,主角也是作者心中念頭的化身,一定程度上表現了作者的真實自我。從王鍾這個形象,也可以窺見夢入神機這個人。
從《佛本》到《黑山》,夢入神機在寫書的過程中也在慢慢領悟,慢慢成長。一種精神在他心中慢慢醞釀著。就像他自己說的,「夢入神機一直在求新,求變,求突破。」《黑山》夢入寫的非常痛苦,他不想唐三跳舞那樣滿足於現狀,一部又一部的重復自我,他要叩問自己的本心,就像《陽神》中所言,他要明心見性,追尋本性真如的人生境地。
寫《黑山》的一年中,夢入神機行遍四海,走訪了許多拳師,跟他們談論國術方面的事情,這也是心的洗練,夢入神機心中漸漸有了自己的道。在《陽神》中夢入神機寫道,道術道術,心中有了道理,還要有術,也就是手段,才能用出來。除了道理的尋覓,夢入神機還注意文字上的功夫,比如他自己說,「關於新書,我會注意到刻畫人物這一點。」顯然在寫作方面,夢入也在不斷思考和努力。
《龍蛇演義》這部書,正是夢入神機追尋的成果。這部書寫的不是武俠,而是國術,一下子從打打殺殺上升到了文化與文明的境界。看了武俠你可能覺得很過癮,有一種熱血沸騰的沖動,想出去砍人,但看了《龍蛇》你說不定回去靜下心來學武。《龍蛇》我當時追得不緊,但有個哥們很迷,還因此參加了學校的武術社團,每周末大清早出去打太極。
《龍蛇》我只是草草讀過,有一個情節印象很深刻。當時王超正在尋找突破,遇到一個老人家,是走過長征路的老紅軍(lhj)。王朝向他請教暗勁是怎麼練的,老人拿出嗩吶,吹出一首《十送紅軍》。「上個世紀那個熱情如火的年代,這樣的人,這樣的精神,像老人這樣許許多多的人匯聚到一起。這樣千千萬萬的精神凝聚在一起,還有什麼能夠戰勝。」(《龍蛇演義》)正是在長征路上,老人才拳術大成。王超說道:「你的感動,你的拳術,我都知道了。的確是無敵的力量。」之後王超超脫塵世,去追溯當年那條振奮人心的路線,走雪山過草地,瞻仰當年的感動。最終他練得「心如赤子,意如鋼鐵」,暗勁大成。
這種感動無疑是震撼的,起點再沒有那個人有這種真誠。
2010-1-13 14:48 回復
混沌齋
17位粉絲
2樓
經過《龍蛇演義》的淬煉,夢入神機真正有了自己的體系,這時候的他已經很有一股大家風范了,《陽神》出世,無人能當。
《陽神》開篇就有真意,一種大氣的感覺迎面而來。這種擲地有聲,一氣呵成的精煉,上次體會到,就得說樹下野狐的《搜神記》,再往前,就是金庸的作品了。作品先是存在於作者的心中,從作者開始寫第一個字時,整部作品就活了起來,有自己的神魂。這已不再是平常的寫手以碼的形式碼出的故事,而是真正的著書立作。
一般的丫丫文,開篇是要先入戲的,然後再開始講故事。穿越文要先把穿越這件事講了,再講明異界的基本情況;重生文也是如此,網游文更是千篇一律,從排隊領頭盔到拎木棒出門殺雞,每篇小說都必須不厭其煩的重復這個套路,然後才能開始寫自己的內容。一部書根本沒有自己的神魂,而只是循規蹈矩的套路罷了。這些都只能叫做講故事,離真正的著書,還差得遠。
下筆有神魂,已經有著書立作的氣度了。
相比《搜神記》的華麗和金庸的沉穩,《陽神》的神魂更加了不得,是一種讀書人的氣度。開篇第一章有子洪易,先交代了朝代背景和地點、人物背景,寫道洪易這個少年在讀書,「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讀的是前朝大儒李嚴的《草堂筆記》,而且講了一個封神的故事。洪易雖然年紀小,但心中卻是雪亮,不讀死書,知道人情達練即文章。第二章小人如鬼,洪易手無縛雞之力,卻正氣凜然,一言呵退惡奴,然後說到治鬼,讀書人心中有正氣,神鬼不能近。後來洪易在野外破廟中夜讀,遇到香狐王元妃,也不驚慌,「我輩讀書人,寸大義,明六合,知妖鬼,達神明,這才是格物。」
幾行文字之間,讀書人的氣度顯露無遺。這種氣度可是了不得,是中華幾千年,無數讀書人積淀下來的。主角是作者心中念頭的化身,由洪易推及夢入神機,夢入顯然也真正具備這種讀書做學問的氣度。《陽神》正如書中的《草堂筆記》,講的是怪力亂神,內里卻是大道理,大學問。
夢入神機又寫道,「洪易讀書不是死讀書,而是要揣摩著書人的思想,甚至平生經歷,更有甚至,要搞清楚成書的時間,考查著書的時候是個什麼樣的環境,出在什麼樣的狀態,心態如何,這樣才能把一本書徹底的讀通,心靈和著作人交流。」通過揣摩人來理解書,以及我所理解的通過書來推及作者的內心世界,都是這么個意思。起點上一些寫手跑出來寫書,內心的污穢和惡念,一下子就在書里暴露出來了,卻還不自知。
2010-1-13 14:49 回復
混沌齋
17位粉絲
3樓
《陽神》中寫到科舉一節,一百零三歲的文壇大宗師謝文淵,夢入神機這么描寫道,「他的目光一閃,竟然爆發出了一種深邃到極點的光輝,好像眼睛之中有一種洞穿時間空間的意境。」這種人雖然不修習道術,但是在道理上的意境和修為,比鬼仙都要厲害,遠遠望上一眼,就知道洪易深不可測。科舉開場後,朝廷大員們都跑出去望氣,比如七歲中秀才的神童上方,就是祥雲繚繞,如一團錦綉,寫的是錦綉文章。
望氣在現實中當然是荒謬的,但讀書做學問的人,不僅是讀書,格物、觀人、看世界的功夫,也非同小可,真正的大師就如同夢入神機所寫的,「有一種洞穿時間空間的意境。」一個人從大師眼前走過,就能看到人的心。一個老人站在大師面前,大師可能就心神震動,看到老人身上積淀的沉甸甸的數十年的過去。寫《神遊》《鬼股》《人慾》《靈山》四部曲的徐公子勝治,就有這樣讀書人的功力。他在《人慾》中寫道,一個小青年死後附身富家弟子身上,騙過了身邊的親人,但被一個在世仙人和一個玄學大師看到,就知道不對勁,一口道破天機,說這個人並非他本人。不僅是寫作,其他創造性的工作和藝術中都有這種意境,藝術大師觀人,看世界,都有這樣的功力。就如同梵高的畫作,一般人看不出什麼,但真正的大家或知音人,第一眼看上去,就可能心神震動,不能自已。
前幾天跟人說,《搜神記》抓了一個中國神話的表象,而《陽神》有中華文化的內涵和神韻。就像大唐雙龍、搜神中的修為,長生訣,回光訣,水螺旋,火螺旋,定海神珠,氣旋在體內轉啊轉,轉的是物理的力量,什麼離心力向心力扭力。搜神中的神也好,仙俠小說中的仙也好,吸納天地元氣,實質上都是能量的積累,把龍珠里的測試儀拿來一照,一個個顯示兩千萬三千萬,立即就能分出個高下。這種書都是借了一個神仙的名頭,其實跟中國的文明和文化毫無內在的關系,而是一種唯物質論的西方哲學思想。而在《陽神》中的仙,才是中國人本哲學思想的體現。《陽神》中講,世間是個大苦海,神魂出了殼,就像人從船上掉下來,溺水了一樣,要想在世間暢游,就要修煉和壯大神魂。洪易一開始修習彌陀經,通過觀想法來修煉神魂,及至後來洪易修成鬼仙,和各大道門鬥法,大道門都是通過自己道門的道理和認知,觀想出寶塔、如意,蘊含著無上大道,有莫大的神通。武舉科場上,洪易手持代表江山社稷的大稷神刀,一刀之威,近乎人仙,從中領悟到了社稷之重,從而使自己觀想出的戰神也持上了大稷神刀,發出的刀氣,幾乎有了上古聖皇,盤皇生靈劍的氣息。科舉開考,洪易作的文章符合諸子百家的道理,引起百聖齊鳴,自身念頭也經過百聖意志的洗練,生出毫芒,幾乎相當於渡過一次雷劫。可以說《陽神》中的道術唯心唯人,根植於中華文化之中,真正有了文化的神韻。其中道術修為的表現形式,也不是金丹元嬰這些大路貨,而是神魂和念頭。普通人的魂魄中念頭雜亂不堪,受到世間紅塵的污染,蒙上一層塵埃,而修道人洗練心靈,念頭都是明光自如,有如鑽石一般。二次雷劫念頭生出毫芒,四五次雷劫就達到了一念一世界的地步,九次雷劫後成就陽神,有數億個念頭。
《陽神》中的武道承襲自《龍蛇》,練肉練骨練皮膜,有一種血氣陽剛外放,陰神妖鬼不能近,而不是武俠小說中捏造的內力真氣,以及狗血的真氣外放。巔峰武聖的精氣如狼煙筆直沖天,身邊血氣翻湧如著火一般,鬼仙近身也要被灼傷。這種設定聞所未聞,見所未見,有一種渾然的大氣,讀者讀了以後,整個人的精氣神都要振奮三分。武俠中的功夫與之相比,實在是有如螢火之於皓月,上不得檯面了。
Ⅹ 談談你對網路文學的看法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騰訊(00700.HK)、閱文集團(00772)、掌閱科技(603533)、中文在線(300364)等
本文核心數據:網路文學用戶規模、網路文學市場規模、網路文學市場營收結構、網路文學用戶年齡分布、網路文學用戶城際分布
用戶規模及市場規模持續增長
網路文學是網路版權產業的其中一個細分業態,2020年網路文學占網路版權產業的2.226%。我國網路文學近年來不斷提高內容質量,免費閱讀應用數量持續增長,提高了我國網路文學的用戶粘性,助力網路文學用戶滲透率提升。我國網路文學用戶規模由2016年的3.33億人增長至2020年的4.6億人。
——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互聯網+圖書出版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