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游小說 » 動畫漫畫游戲輕小說文化

動畫漫畫游戲輕小說文化

發布時間: 2022-10-09 20:06:47

① acg文化是什麼

ACG為英文AnimationComic Game的縮寫,是動畫、漫畫、游戲的總稱。ACG文化發源於日本,以網路及其他方式傳播。為華人社會常用的亞文化詞彙。

日本並不使用這個詞,在英語為主的國家裡也並不普及。現如今還有ACGN,為在ACG(英文Animation、Comic、game)的基礎上增加了N(Novel小說,泛指文字讀物——輕小說)。


(1)動畫漫畫游戲輕小說文化擴展閱讀:

acg常用詞彙

1、二次元

在傳統上,以平面的媒體所表現的虛擬角色,如漫畫或動畫中的人物,因其二維空間的本質,而常被稱為「二次元角色」,以有別於現實(三維空間)的人物。

2、御姐

一個和蘿莉相對的詞,單純來說是指相對年紀比較大但又不會是「熟女」程度的女生,一般定義是成年以上(日本成年二十歲),發育良好,性格比較壓人/偏強勢;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御姐一定不是被你叫做「姐姐」的那種普通而溫柔的人。

3、蘿莉

與「幼女」不同,其生理年齡約為 8~14歲之間的少女,後因網路傳播導致含義出現偏差,現只指作外貌像小孩的女孩,其明確之定義為「依據個人觀點而認知的小妹妹」;例句:「好可愛的蘿莉呀!」「這真是太蘿莉啦!」。

4、腐女

源自於日語,是由同音的「腐女子(ふじょし)」轉化而來,為喜愛BL的女性自嘲的用語。腐女的「腐」在日文有無可救葯的意思,而腐女是專門指稱對於男男愛情——BL系作品情有獨鍾的女性,通常是喜歡此類作品的女性之間彼此自嘲的講法。

② 二次元文化有哪些

二次元文化一般指ACG。ACG即Animation(動畫)、Comics(漫畫)與Games(游戲)的縮寫。
ACG一詞為中國台灣省創造,流行於華語文化圈,ACG文化發源於日本,但在日本從不使用這個詞,在英語文化圈裡也並不普及。

起源&發展

1995年,台灣的動漫愛好者AIplus在國立中山大學山抹微雲BBS站開設新版面,使用「ACG_Review板」作為名稱以代動畫、漫畫、游戲,乃為「ACG」一詞之始。由傻呼嚕同盟推廣下,三個字母的順序漸漸固定下來,並流傳至中國大陸、香港等華人社會。

現如今在輕小說改編的動畫、漫畫、游戲越來越多之際,又衍生出「ACGN」,小說。主要指輕小說(Light Novel)。ACG所指內容也涵蓋輕小說,因此雖有人提出使用ACGN作為該詞的演進說法,但實際上絕大多數場合仍在使用ACG。不過由於近年來輕小說的發展,使用ACGN的人群正逐漸增多。

ACG只是一個非常籠統的概括,只是涵蓋了三種文藝形式,自誕生起從未有過作品產區或風格限定性。

應用范圍

日本不使用ACG這個詞,較常使用的類似概念有MAG(マグ),即Manga(漫畫的日語羅馬音)、Anime(アニメ的羅馬音)、Game(游戲)之縮寫。日本的愛好者間常用二次元來代指一系列的動漫文化(包括輕小說、手辦等)。一般則以オタク文化(otaku/御宅文化)泛指相關領域次文化、オタク產業指相關領域業界。

二次元

在英語社會中,ACG這個詞並不普及,此外在英語社會里一般用"Anime and Manga"(日式動畫和日式漫畫),其中不包括Game(游戲)。

相關用語

御宅族:(日文:おたく、音 otaku)一般以動畫、漫畫、游戲、輕小說的狂熱愛好者為主要的稱呼對象。對於了解「御宅族」涵義的人,通常將作形容詞的「宅」視作「御宅」的簡化,常使用「宅男」、「宅女」、「阿宅」或單獨一個「宅」字及其衍生出的詞彙來指代御宅文化相關事物。

御宅族

二次元:在傳統上,以平面的媒體所表現的虛擬角色,如漫畫或動畫中的人物,因其二維空間的本質,而常被稱為「二次元角色」,以有別於現實(三維空間)的人物。

2.5次元:介於動漫世界和現實世界的存在。像上面提到的周邊世界,存在於動漫和現實之間的產物,所存在的圈子,被稱為2.5次元,不過在分類日漸清晰化。目前,2.5次元多用於代指由動漫、游戲原作改編的舞台劇或音樂劇。

三次元:在動漫迷眼中現實世界就是三次元。

腐女:源自於日語,是由同音的「腐女子(ふじょし)」轉化而來,為喜愛BL的女性自嘲的用語。腐女的「腐」在日文有無可救葯的意思,而腐女是專門指稱對於男男愛情——BL系作品情有獨鍾的女性,通常是喜歡此類作品的女性之間彼此自嘲的講法。

吐槽:「吐槽」一詞是指從對方的語言或行為中找到一個漏洞或關鍵詞作為切入點,發出帶有調侃意味的感慨或疑問,而打著吐槽旗號的八卦、抱怨、吐苦水、說三道四都不屬於吐槽。此詞來源於日本漫才(類似於中國的相聲)里的「突っ込み」 ,普通話里相當於相聲的「捧哏」,閩南語中有「吐槽」一詞,所以台灣的翻譯都翻成「吐槽」,然後大陸也開始用了。最接近的詞是「抬扛」、「掀老底」、「拆台」。例如:志村新八(《銀魂》)、澤田綱吉、弗蘭(《家庭教師hitman Reborn》)。

萌:【形容詞、副詞】;在日本動漫中,此字代表剛剛從腦海里一閃而過的不夾帶其餘雜質美好的感情喜愛,欣賞,使人感到愉快等。有被電到的感覺,代表喜歡,激動人心,激發荷爾蒙,可愛等等的含義,指看到令人覺得的極度可愛之人、事、物的形容詞。

御姐:一個和蘿莉相對的詞,單純來說是指相對年紀比較大但又不會是「熟女」程度的女生,一般定義是成年以上(日本成年二十歲),發育良好,性格比較壓人/偏強勢;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御姐一定不是被你叫做「姐姐」的那種普通而溫柔的人……這方面的范圍定義方法接近於蘿莉,而區別於御妹。

③ ACG文化很有意義,如何更深地了解它

想要深入的了解,首先得知道什麼是ACG文化。ACG,即Anime(動畫)Comic(漫畫)Game(游戲)的縮寫形式,亦可加入Novel(輕小說),並稱為ACGN,由此而產生出的一系列生活方式、態度,待人處事的准則以及一些與此相關的活動與衍生物即構成了ACG文化。ACG文化某種程度上也可被稱為御宅文化,因為ACGN也常為家裡蹲一族所熱愛的。 ACG文化發源於日本,雖然在日本並不使用ACG為代名詞,而更多使用的是MAG,但是由於該詞再台灣逐步盛行,於是在中文圈內會有更多ACG代替MAG的情況。為什麼會有這么多人熱衷於ACG文化呢?ACG皆有一個共同點——非現實,所有ACG涉及的內容一定是人為創作的,或者說是虛構的。

④ 二次元是什麼意思

「二次元」來自於日語,意思是「二維」。引申為在紙面、屏幕等平面上展示的動畫、游戲等作品中角色。

以ACGN(Animation動畫、Comic漫畫、Game游戲、Novel輕小說)為主要載體建構的平面化二維圖像世界,其內容涵蓋動畫、漫畫、游戲、輕小說、虛擬偶像、Cosplay以及由此衍生出來的周邊、同人、社群、活動。

二次元文化是青年群體基於相似的審美傾向和共同的興趣愛好,用動畫、漫畫、游戲、輕小說等載體,在虛擬世界中運行現實世界的法則,而形成的一種文化價值體系。

(4)動畫漫畫游戲輕小說文化擴展閱讀:

二次元是人類幻想出來的唯美世界,用各種憧憬的體現虐襲觀賞者的視覺體驗,數學空間緯度上,本質其實還是三次元世界的人類心中模糊的美好印象。

與二次元相對的三次元,除了用於指現實世界之外,也用於指現實的人物、事物。由現實世界的人物、事物所誕生的圖像、影視作品,屬於三次元,而不屬於二次元。比如真人版電影、電視劇、真人照片等。

⑤ acg是什麼簡稱

acg即Animation(動畫)、Comics(漫畫)與Games(游戲)的首字母縮寫,來源不是英語,也不是一個英語單詞,並沒有完全對應的廣泛使用的中文翻譯。

ACG一詞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省創造,流行於華語文化圈,ACG文化發源於日本,但在日本從不使用這個詞,在英語文化圈裡也並不普及。

日本不使用ACG這個詞,較常使用的類似概念有MAG(マグ),即Manga(漫畫的日語羅馬音)、Anime(アニメ的羅馬音)、Game(游戲)之縮寫。

日本的愛好者間常用二次元來代指一系列的動漫文化(包括輕小說、手辦等)。一般則以オタク文化(otaku/御宅文化)泛指相關領域次文化、オタク產業指相關領域業界。

起源發展:

1995年,台灣的動漫愛好者AIplus在國立中山大學山抹微雲BBS站開設新版面,使用「ACG_Review板」作為名稱以代動畫、漫畫、游戲,乃為「ACG」一詞之始。由傻呼嚕同盟推廣下,三個字母的順序漸漸固定下來,並流傳至中國大陸、香港等華人社會。

現如今在輕小說改編的動畫、漫畫、游戲越來越多之際,又衍生出「ACGN」,小說。主要指輕小說(Light Novel)。

ACG所指內容也涵蓋輕小說,因此雖有人提出使用ACGN作為該詞的演進說法,但實際上絕大多數場合仍在使用ACG。不過由於近年來輕小說的發展,使用ACGN的人群正逐漸增多。

⑥ 二次元什麼意思(到底什麼是二次元文化)

春節前,圍繞著日本動畫番劇《無職轉生》的爭議,在微博和豆瓣成為了超級熱門話題,也使得B站開展了一個月的「春節期間網路內容整改」活動。現在,春節已經過完了,《無職轉生》沒有重新上架(很可能再也不會上架了),而圍繞著「二次元文化」「二次元經濟」的爭議仍然沒有結束。

事實上,早在《無職轉生》出事前半個月,就有官媒提出了「引導二次元文化支流匯入主流文化江河」的說法。「二次元」這個概念一直處在爭議的旋渦中,在中國如此,在日本也是如此。 正如本怪盜團在此前的一篇文章中指出的: 許多主流用戶,包括但不限於女性用戶,對「二次元」抱著深惡痛絕的態度,甚至看到與「二次元」有關的東西就很不舒服。B站和《無職轉生》只是這種文化沖突的最新犧牲品。

問題在於,到底什麼是「二次元文化」?作為一個資深二次元愛好者,我驚異地發現:在春節前後圍繞「二次元」爆發的爭議當中,居然沒有人給「二次元」賦予一個明確的定義。他們到底在吵什麼?他們支持或反對的,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文化產品?他們真的知道自己在討論什麼話題嗎?

在主流用戶及媒體心目中, 「二次元」存在三種定義,可惜全是錯誤的:

「二次元文化」就是動畫+漫畫,或者動漫+游戲(ACG),或者動漫+游戲+輕小說(ACGN)。「二次元文化」就是95後、00後年輕人喜歡的東西,換句話說就是「Z世代的文化」。「二次元文化」就是販賣軟色情,依靠打擦邊球的美女人設吸引「死肥宅」的目光,從而賺黑心錢。

第一條的錯誤很明顯:《熊出沒》也是動畫,有人認為《熊出沒》屬於二次元文化嗎?《和平精英》也是游戲,有人認為《和平精英》屬於二次元文化嗎?起點中文網上的很多小說都可以劃歸「輕小說」,有人認為起點屬於二次元文化嗎?這種簡單粗暴的定義,毫無價值,只能妨礙思考。

第二條的錯誤也很明顯:在95後/00後人群當中,存在大量對二次元無感、甚至痛恨二次元的人(男女皆有)。去看看這兩年的B站就知道了:吸引進來的年輕新用戶,大部分不是二次元愛好者。反而是在死忠二次元粉絲當中,存在著大批80後「中年人」(比如說我)。

第三條錯誤定義的流毒最廣,也是外界攻擊二次元的主要彈葯。我不止一次聽到有人恨恨地說:「《FGO》《碧藍航線》《原神》的賣點不就是軟色情嗎?」以及「二次元愛好者就是一群在家擼的死肥宅」。女權主義者、學生家長、衛道人士、上進青年,這些反二次元的主力人群,都認為自己在反對一種販賣軟色情、供死肥宅在家擼的下流文化,反二次元的事業是正義事業。

我最愛的FGO角色是貞德,真不知道貞德哪裡販賣了軟色情

可惜,第三種觀點的漏洞也非常明顯: 在這個信息高度發達的時代,「死肥宅」要想在家擼,還用依賴二次元? 日本小電影、歐美小電影,各種題材都有,騎兵步兵都有,下載種子滿天飛,而且全部免費。即便你不想看小電影,各大秀場直播平台以軟色情為賣點的美女主播也一抓一大把,就算你一分錢不花,也可以跟著放火箭的大哥一起看戲。更不要說各種無節操無底線的文字內容,只要你想不到的,沒有你找不到的——如果你的荷爾蒙無處安放,你需要依靠《無職轉生》《FGO》《原神》裡面的二次元妹子在家擼?拜託,現實一點好不好!

有人會反駁說:某些宅男的興奮點不太一樣,就喜歡二次元妹子,不喜歡真人。拜託,如果真有這樣的宅男,那他們的首選應該是里番、本子。這個「里番」,不是指《無職轉生》這種有爭議的正常番,而是有專門發售渠道、在小電影網站廣為流傳的大尺度賣肉番;這個「本子」,不是指記手賬的那個本子,也不是筆記本電腦,而是某種不可言說的二次創作。它們才是真正供宅男在家擼的神器。

總而言之:二次元愛好者的荷爾蒙不需要依靠軟色情解決,很多二次元作品也不以軟色情為賣點。有些朋友的道德水準非常高,認為二次元游戲里的妹子穿個短裙、配個半截襪、露出絕對領域,那就算「軟色情」了——按照這個邏輯,夏天在大街上走著的妹子有一半應該拉出去槍斃。

那麼,對二次元文化的正確定義是什麼呢?早在三年前, 本怪盜團曾經在一篇研究報告里, 下過一個定義:

「二次元文化」是一種叛逆、硬核、有強烈個性、與現實若即若離的亞文化。

二次元文化」是「中二病」的一種高級體現形式: 堅持自我、自以為是,因為無法適應主流社會而感到苦悶,努力尋找另一個解決方案,在虛擬世界中尋找自我價值。

請注意:「中二病」不是貶義詞,每個人都有中二的時候(一般首先出現在初中二年級,所以叫中二)。「中二病」並不妨礙你擁抱主流社會、取得現實幸福,但是你始終清晰地知道,現實並不是定義成功的唯一標准。你娶了心愛的紅玫瑰,並不妨礙你每天睡前思念得不到的白月光;你當上CEO、買下學區房,並不妨礙你憧憬自己是RPG里的勇者,即將殺死惡龍。就像本怪盜團團長,前些年對著互聯網公司的財務報表的時候,沒有一次不是放著《彈丸論破》或《女神異聞錄》的背景音樂,想像自己在黑暗中主持正義,而不是在寫財報點評報告。

所以,「二次元文化」在1970-80年代興起於日本,又在2000-10年代流行於中國,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現象——在經濟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年輕人不必再為溫飽發愁,轉而思考更深刻的精神問題;社會變化導致的代溝、地域割裂、階層割裂,也使得年輕人無所適從,產生了蠢蠢欲動的苦悶情緒。無論如何,時代還是在進步的,年輕人還是有希望的,所以既不是「天真的樂觀」,也不是「無原則的悲觀」,而是矛盾、沖突、曖昧。他們關心的話題,也脫離了具體的、形而下的物質世界,提升到形而上的靈魂層面。

我經常說,EVA是一部二次元文化的網路全書

在我心目中,有三部經典作品最能代表「二次元文化」的神髓,也成為了數百萬宅男宅女的「入宅神作」:

第一部是《新世紀福音戰士》(EVA),它的主要人物幾乎就是「阿宅」們的一幅群像:在軟弱中成長的碇真嗣,粗暴糾結的碇源堂,冷漠無心的綾波麗,強作歡顏的明日香,外熱內冷的葛城美里……所有人物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矛盾、曖昧。EVA對「存在」和「意志」、對人類終極問題的探討,直到今天還沒有過時。這是一部最能代表宅文化的番劇,註定會載入人類文化的史冊。

第二部是《命運石之門》,一部以二次元核心用戶為主人公的二次元作品:中二病晚期的岡倫太郎,死肥宅的橋田至,4Ch重度用戶的牧瀨紅莉棲,漫展愛好者椎名真由理,貓耳女僕秋葉留未穗……這些人構成一股渺小而堅韌的力量,阻止了一小撮人統治世界的陰謀,拯救了自己的朋友。這是我見過最感人的中二病故事。

第三部是《女神異聞錄5》,一部關於「十七八歲的高中生如何讓腐朽的大人悔過,從而讓正義重臨人間」的作品。這些高中生是「成年人體制」的受害者,看透了成年人以及部分同齡人的虛偽殘忍,所以選擇解放自己的靈魂,在心靈世界之中討回一個公道—— 他們就是偉大的「心之怪盜團」。

上述三部「入宅神作」,哪一部只適合95後/00後的年輕人?說實話,EVA那種復雜的劇情,20歲以下的人是很難理解的,反而更適合有一定閱歷的中年人。《命運石之門》對親情、友情、愛情的深刻描繪,也確實只有在親身經歷之後,才能有發自內心的共鳴。

上述三部「入宅神作」,又有哪一部是依靠販賣「軟色情」而走紅?綾波麗全裸換綳帶?明日香在血水裡沐浴?高卷杏穿著豹女制服打Boss?還是新島真騎著核動力摩托車碾碎小怪?如果你非要說這些人物、這些場景都是在取悅荷爾蒙過剩的阿宅,那我只能說:你要麼對阿宅有誤解,要麼對荷爾蒙有誤解……

上述三部「入宅神作」的共同點是:帶有強烈的叛逆和抗爭性,強調個人與制度的沖突、小圈子與主流人群的沖突、新一代與舊一代價值觀的沖突。這種沖突,不是要「徹底砸爛舊世界」,更不是要「建立一個新世界」——這些作品的主人公,對現實世界的權力地位往往毫無興趣,這就是他們的可愛之處。在經歷了無數矛盾、打過了無數戰役之後,主人公最關心的還是身邊的那個小天地,與自己擁抱的小圈子。

套用《命運石之門》的劇情——主人公歷經千辛萬苦,發明了時間機器,打敗了最強大、最邪惡的秘密團體,把人類從被奴役的命運中解救出來;而他做這一切的原始驅動力,是為了救青梅竹馬的生命。在救回青梅竹馬之後,他又繼續去救自己心愛的傲嬌天才少女。在救回以上兩者之後,他毀掉了時間機器,與戀人和朋友在熟悉的實驗室再度聚首,過著既平靜又熱鬧的生活。

為救青梅竹馬,踏過萬水千山;為救天才少女,我犧牲自己

毫無疑問,這樣一種帶有強烈個性和叛逆性的文化,必然蒙受巨大爭議,又必然被很多人所不容。哪怕沒有軟色情,哪怕沒有《無職轉生》那樣的「辱女」設定,你也可以想像到主流用戶、主流媒體對二次元的質疑:

那個叫碇真嗣的男主角,為什麼這么不顧大局啊?人類都要毀滅了,他還在跟父親斗氣,難道人類的命運還沒有他的小情緒重要嗎?那個叫碇源堂的司令官也是個混蛋,上級要他造EVA是為了消滅使徒,他造EVA卻是為了再見自己老婆一面,簡直不可理喻。那個叫岡倫太郎的男主角,發明了時間機器,還具備「命運之眼」的超能力,為什麼不拿來統治地球、造福人類?反而拿去救一個小女生?那個叫牧瀨紅莉棲的天才少女,改進了時間機器,居然不拿去發Paper,也不想著產業化,反而跟著岡倫太郎瞎胡鬧?那個叫佐倉雙葉的高中生黑客,都當上日本黑客組織的老大了,居然還有社交恐懼症,還不敢去上學,這也太矯情、太搞笑了吧?那個叫新島真的學生會主席,跟幾個不良學弟學妹一起擾亂秩序,而背叛了作為檢察官、代表國家正義的姐姐,簡直十惡不赦!

沒錯,在那些過度正常的人、缺乏同理心的人,以及那些「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看來,二次元文化不僅無法理解,而且無法容忍。這些人有中年人,也有年輕人;有男的,也有女的;有學生,也有工作了的;有文科生,也有理科生。他們各自可以抱有不同的價值觀、不同的審美情緒,但是在反對二次元、仇視二次元方面,他們是相同的。

飯圈小女生反對二次元,因為飯圈是以抱團影響主流、控制主流為己任的,完全不能理解一種「不在乎主流」的文化。

在B站找學習資料、上公開課的人反對二次元,因為二次元顯得太不上進了,給人一種頹廢、躺平、妨礙他人進步的印象。

已經完全適應主流社會的中年人反對二次元,因為二次元的叛逆性令人恐懼,而且很容易「帶壞」自己的子女。

喜歡宏大敘事的「工業黨」「入關者」反對二次元,因為二次元既不關心工業也不關心入關,只想著內心的小世界,其心可誅。

微博拳師反對二次元,因為她們反正誰都要反對,也不多一個二次元。

那麼問題來了:這么多人都反對二次元,甚至希望二次元內容全部消失,為什麼二次元文化還存在呢?要知道,B站已經非常努力地淡化「二次元」標簽了,卻仍在努力引進新的二次元番劇、游戲。快手收購A站,就是為了打開二次元的局面。位元組跳動到現在還沒有放棄進軍二次元的努力。這是圖什麼呢?

答案也很簡單——因為二次元用戶有消費能力。他們用自己的錢,買到了自己的生存空間。

二次元文化生存依賴的不是外界的憐憫,而是自身的消費

綜合日本和中國的經驗看,在互聯網時代,二次元阿宅是消費能力、消費意願最強的人群之一。我經常看到有人討論:飯圈和二次元圈,哪個的消費能力更強?我不知道誰的總量更高,但是要比較付費滲透率和ARPU值,飯圈要跟二次元圈相比,還是差距比較遠的。

二次元用戶願意為了手游抽卡,花出好幾個甚至幾十個648或518;而且他們會不斷抽卡,只要你能推出有吸引力的新卡。FGO僅僅依靠一兩百萬的DAU,就獲得了1億以上的月流水;《明日方舟》推出的首月打爆了一切其他手游新品;《原神》直到現在還是全世界最賺錢的游戲之一。二次元用戶的戰鬥力已經造就了不止一家上市公司,那麼飯圈呢?哪家上市公司是由飯圈為愛付費支撐起來的?(微博算嗎?)

在游戲市場以及內容周邊衍生品(例如手辦)領域,中國只有一個成熟的垂類市場,那就是二次元。同屬垂類的女性向市場,也遠遠沒有二次元那麼大。最近幾年,中國新崛起的游戲公司,絕大部分是依靠二次元自主IP。B站的會員購(自營電商)業務也幾乎完全依靠二次元阿宅們買「老婆」。

總而言之: 阿宅就是喜歡你看不慣我,又沒法跟我的錢過不去的樣子。 但凡阿宅們的消費意願稍低一點、錢包稍癟一點,可能整個二次元品類早就被從主流內容平台上抹掉了。B站對於下架《無職轉生》這件事情這么糾結,主要恐怕也是出於經濟原因——《無職轉生》番劇固然貢獻不了太多收入,但是已經確定引進的《無職轉生》手游卻是個潛在爆款啊;如果這個IP被搞臭了,你能不心疼嗎?

所以我很喜歡米哈游的slogan:「技術宅拯救世界」。技術宅如何拯救世界呢?依靠他們的知識,依靠他們的票子,但是歸根結底,是依靠他們對現實不滿、與現實既妥協又斗爭的堅毅精神,在糾結之中前進的英雄主義,以及「踏遍世界只為拯救青梅竹馬」的俠骨柔情。

任何人都毀不掉阿宅。任何人也不用擔心被阿宅毀掉——因為阿宅對他們毫無興趣。

⑦ 動漫,游戲,輕小說,這三者是什麼關系

三者是有一定的聯系的,首先小說的劇情的出現,通過小說演繹成動漫,再之後則改成游戲。

⑧ ACG文化很好,它好在什麼方面

ACG文化為何物?—ACG」是 Animations(動畫)、Comics(漫畫)、Game(游戲)的簡稱。不過現今的ACG內容可就更加的包羅萬象了,如筆者自己所在創作的輕小說,也是其中的一項。而AGC文化又屬於文化產業,那麼在《啟蒙辯證法》中阿多諾和霍克海默如此解釋—文化產業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態和特殊的經濟形態,影響了人民對文化產業的本質把握,不同國家從不同角度看文化產業有不同的理解。文化產業是以生產和提供精神產品為主要活動,以滿足人們的文化需要作為目標,是指文化意義本身的創作與銷售。

而可能造成這一後果的可不一定是亂玩梗的小鬼們,而是所有情緒激進的人吧……

(所有所謂批小將,反批小將,稱呼逸民,逸站的等等等等)我甚至想到了以前的反籽岷吧。

而這些亞文化的負面影響又帶動本就雜草叢生的ACG文化。

本就形影不離的文化,彼此交融,彼此影響,最終彼此頹敗。

這並不是大家想看到的結局。

最後引用一段話:

文化也是有層次的。最外圍的,是物質文化;居於中間的,是制度文化;處在中心的,是精神文化;而精神文化的核心,就是人格。所以,文化自覺,既包括物質文化的自覺,也包括制度文化的自覺和精神文化的自覺,這里更重要的,是人格的自覺,人格的自覺是文化自覺的終極。 ——宋圭武

扯的東西又多又雜,可能蠻多問題。以上言論皆為個人觀點,無引戰之意

⑨ acg是什麼簡稱

acg即Animation(動畫)、Comics(漫畫)與Games(游戲)的首字母縮寫,來源不是英語,也不是一個英語單詞,並沒有完全對應的廣泛使用的中文翻譯。

ACG一詞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省創造,流行於華語文化圈,ACG文化發源於日本,但在日本從不使用這個詞,在英語文化圈裡也並不普及。

日本不使用ACG這個詞,較常使用的類似概念有MAG(マグ),即Manga(漫畫的日語羅馬音)、Anime(アニメ的羅馬音)、Game(游戲)之縮寫。

日本的愛好者間常用二次元來代指一系列的動漫文化(包括輕小說、手辦等)。一般則以オタク文化(otaku/御宅文化)泛指相關領域次文化、オタク產業指相關領域業界。

起源發展:

1995年,台灣的動漫愛好者AIplus在國立中山大學山抹微雲BBS站開設新版面,使用「ACG_Review板」作為名稱以代動畫、漫畫、游戲,乃為「ACG」一詞之始。由傻呼嚕同盟推廣下,三個字母的順序漸漸固定下來,並流傳至中國大陸、香港等華人社會。

現如今在輕小說改編的動畫、漫畫、游戲越來越多之際,又衍生出「ACGN」,小說。主要指輕小說(Light Novel)。

⑩ 什麼是ACG文化

ACG為英文AnimationComic Game的縮寫,是動畫、漫畫、游戲的總稱。ACG文化發源於日本,以網路及其他方式傳播。為華人社會常用的亞文化詞彙。

日本並不使用這個詞,在英語為主的國家裡也並不普及。現如今還有ACGN,為在ACG(英文Animation、Comic、game)的基礎上增加了N(Novel小說,泛指文字讀物——輕小說)。

三個字母代表的分別是動畫、漫畫、游戲,有時會加上E,代表小說。這四個領域統稱二次元,故ACG文化其實就是二次元文化,泛指由這四類創作為主體的文藝作品,及圍繞這些作品生產的各類周邊產品所引領的一個圈子內的文化現象。

熱點內容
傲望月最新小說 發布:2025-09-14 03:21:20 瀏覽:502
寶貝錯愛替身總裁小說完結版 發布:2025-09-14 03:21:15 瀏覽:533
學生總裁黑道言情小說 發布:2025-09-14 03:21:13 瀏覽:579
求經典古代將軍言情小說 發布:2025-09-14 03:19:49 瀏覽:922
主角醫生都市小說推薦 發布:2025-09-14 03:13:27 瀏覽:591
都市小說主角叫蕭易 發布:2025-09-14 03:13:26 瀏覽:47
重生一類的現言小說推薦 發布:2025-09-14 03:04:54 瀏覽:540
傷感故事短篇小說古風 發布:2025-09-14 03:02:01 瀏覽:11
古代奇聞異事短篇小說 發布:2025-09-14 03:01:27 瀏覽:18
七月紅塵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9-14 02:53:06 瀏覽: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