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小說吸引人的地方
Ⅰ 傳統小說內涵豐富,為什麼人們更喜歡網路小說
因為網路小說通俗易懂,而且用手機看小說很方便,所以人們喜歡網路小說。
Ⅱ 網路小說為什麼讓人上癮
從人的大腦機制來看,閱讀是一件很難很難的事情。因為人類出現文字時間太短了,才幾千年,我們還沒有進化出適應閱讀的大腦硬體。所以,閱讀能力想要打造出來,是要靠大劑量高強度的後天訓練才能打造出來。
但是,網路小說是個例外。千萬別小看網路小說,那是我們這一代中國人獨創的文化現象。
網路小說的字數一般都特別長,幾百萬字是一般水平。極端點的,比如雷雲風暴的《從零開始》,連續寫了11年,總字數2000萬字,足夠一位讀者從初中一直跟到大學畢業。僅僅這個字數,就超過很多人一生的閱讀量了。
你不覺得奇怪嗎?我們都說,娛樂正在把我們這代人的時間碎片化,可是網路小說怎麼越來越長呢?一點也不碎片啊。
如果說提供快感,那游戲也提供快感,快感程度絕對不輸網路小說。但是你看游戲在時間屬性上有個趨勢,就是越來越短,打一局游戲的時間越來越少。10年前火起來的DOTA游戲,一局游戲怎麼也要玩1個小時。後來英雄聯盟,節奏就加快了,只需要40分鍾。到現在,王者榮耀,一局也就是20分鍾左右。
不只是游戲這樣啊,同樣佔了互聯網流量大頭的視頻也是這個趨勢。最開始的時候,一個視頻節目怎麼也要40分鍾、1個小時,後來出現了10分鍾以內的短視頻。到了現在,幾分鍾都嫌長了,抖音上一個短視頻只有十幾秒。
所以你看,在游戲和視頻的邏輯里,時間長短和吸引力大小似乎是一對兒矛盾,如果需要一個那就需要放棄另一個。這也很好理解,要想給用戶提供最大的快感,那就一定要壓縮時間,這樣才能提高快感的濃度,濃度越高越吸引人。
可是你再看看網路小說,完全沒有變短的趨勢。如果一個作者寫幾個月不寫了,讀者會認為你是爛尾了,還專門給這類小說起了個不好聽的名字,叫太監小說,專門嘲諷作者,說下面沒有了。
反過來呢,反而有一些小說已經寫了很長,讀者不但不覺得反感,還會要求作者繼續寫下去。就比如《凡人修仙傳》更新了5年,本來已經完更了,結果在讀者的呼籲下,2017年,又開始寫起了它的續篇。你看,讀者不嫌煩。這是一個奇怪的地方。
還有一點,網路小說是我們這一代中國人發明的,從中國興起的,但是你別覺得它只適合中國人。
現在有一個叫做wuxiaworld(武俠世界)的網站,上面全部都是咱們國內網路小說的外語版。這個網站的讀者遍及全世界,它的訪問量現在僅次於國內最大的網路小說網站,起點中文網。
如果去看一下這個網站下國外讀者的評論,你會發現,即便是翻譯過去的內容,也絲毫沒有減少它們的魅力。
有人在網站的留言區講了自己的經歷。本來自己因為失戀,居然吸了毒,可是後來看到網路小說,竟然靠著它的強大吸引力讓自己把毒癮都戒掉了。這個有點玄乎。還有人說,因為總是等不到自己喜歡的小說更新,嫌網站翻譯的太慢,所以就自己去學習了中文,這下就能到中文網站直接看了。你想中文這么難學,網路小說就這么有魅力。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為什麼在別的地方,時長和吸引力是一對矛盾,但是到了網路小說這里這個邏輯就失效了呢?
在網路小說里有一個「黃金三章」的說法,就是說一部網路小說是不是能長期吸引人,只需要看開篇的三章就可以做出判斷,因為這些小說的開篇都有著非常類似的套路。於是很多網路小說的編輯判斷某個作品是不是值得簽約,就是要看你的開篇是不是在遵循這個套路。甚至有過這樣的情況,有作者把前面開篇寫好了,到了後來,自己都不寫了,而是交給其他寫手繼續寫,讀者照樣非常買賬。
黃金三章什麼套路呢?簡單總結了一下,至少有以下三點:
第一,在開篇一定要先交代出自己小說的終極目標是什麼。再長,哪怕幾千萬字,必須要交代這個終極目標。比如網路小說有各種各樣的流派,什麼廢材退婚流、洪荒流、無限流等等。但是幾乎所有流派的共同點都是一樣的,除了介紹一些背景信息外,一開始就把小說的終極目標說清楚。
比如特別火的小說《斗破蒼穹》,它就是廢材退婚流小說。開篇就說主角因為實力很弱,被原來有婚約的大家族退婚了。這是人生的奇恥大辱。那麼這部小說的終極目標就是,主角快速成長,最後成功,給對方一記響亮的耳光。當年你對我愛答不理,現在我讓你高攀不起。讀者從一開始,就是知道這個情節終點的。這和傳統小說技法,隱藏情節終點,是不是正好相反?
這是第一點,還有第二點。只有一個大目標還不行,還需要清晰的成長路徑。所以還需要交待出這個小說世界裡的能力進階體系。比如,修仙小說的成長路徑,至少就分成四層境界: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四個階段。然後每個階段再細分,每部小說不一樣,通常很繁復了。主人公沿著這個漫長的台階,一級一級地往上走,這也是網路小說一開篇往往就要交代的。
黃金三章真正的特殊之處在於它還有第三點,那就是一定要有「金手指」。金手指這個詞,最開始是來自於游戲圈的,是游戲作弊器的意思。
在小說里的金手指當然也是用來作弊的,要麼是主角無意中找到了什麼寶物,要麼是有什麼奇遇,每當主角遇到困難時金手指都會幫主角解決問題。說白了,也就是人物成長的一個作弊工具。
比如《斗破蒼穹》裡面的金手指,就是在開篇主角撿了個戒指,里有一個高人的靈魂,每當主角遇到困難的時候,他都會出面指導主角,幫助主角度過難關。
還有常見穿越小說,主角通常是從現代穿越回古代的,所以他們腦子里有現代人的知識,知道歷史走向。對很多大事可以提前准備,讓自己能稱王稱帝。這就是自帶金手指。
你發現沒有,這和傳統的英雄小說、武俠小說就不太一樣。傳統的武俠小說,不會一開篇就讓主角獲得金手指,給你一把寶劍或是一本經書之類的。他是要等到主角受盡磨難之後,在主角的最低谷,才會給他的。
可是網路小說不一樣,往往一開篇就給了金手指。而且,每一次主角利用金手指修改了歷史的進展,都是對我們想法和期待的印證,這都是讓讀者會產生巨大快感的。
說到這兒,我們可以總結一下,網路小說之所以能帶來那麼巨大的閱讀快感,最核心的三個武器:第一,明確的目的;第二,清晰的台階;第三,作弊的工具。
想想也是,這可不僅僅是網路小說的秘密。你想給別人帶來精神愉悅和快感,這是一個通用的共識。你就想想:如果一件事有這么三個特徵,想讓人不上癮也難。就比如說學習,按說很艱苦,但是為什麼還有學霸呢?他一定是因為有以下三個東西:明確的學習目標、清晰的升級路徑、某種被激發出來的可以碾壓他人的天賦。這三個條件一旦一個人完全具備,他想不成為學霸也難。
所以萬維鋼老師講過一句話:「網路小說是這一代中國人的重大文化成就之一。我們中國人很可能已經找到了給讀者製造爽感的終極公式。」
Ⅲ 網路文學為什麼能吸引這么多青年讀者
網路文學
一.網路文學的定義
什麼是「網路文學」?按照陳村先生的話,它是自由的,隨意的,不功利的,而且並不以紙媒的發表為最終目的。而所謂它最好的時期已經「過去」的標志是「到網下去出版傳統的書籍」。
我的看法,所謂網路文學,應以在網路上創作、發布(首發)和流傳的作品為主流,傳統媒體發表過再上網的應屬於網路資訊內容。
二.網路文學的分類
網路文學的創作按其目的來講有如下幾種:
(1)以在網上傳播為目的,從中得到自我滿足,並以網友的欣賞來達成這種成就感,此類作者最終不免汲汲於追求網路上的名氣。
(2)雖首發於網路,卻以網路平台作為進入傳統媒體的跳板,此類寫手一開始就有很明確的目的性。比如連載一部小說到最後便停止連載,以靜候傳統媒體之青睞。當然,此類寫手還需要先達到第一種境界,因為傳統媒體在審視作品的同時也會照顧到寫手在網路上的名氣。
(3)雖沒有考慮到作品的最終命運,但也不會傻到拒絕傳統媒體的青睞,這種寫手的創作目的首先是順其自然的,他只是在網路的自由發表中得到滿足。但我懷疑這種狀態是不穩定的,隨著名氣、作品、網友等因素的影響,要麼一直這么寫下去,要麼做起成名成就的夢想來。
(4)拒絕傳統媒體,自始至終以壯大網路文學為目的,不求聞達於網路,不求受賞識於傳統媒體,他只是在網路上寫著,貼著,完全一副自足的心態。這類人有嗎?也許有,但我還沒見過。
上述的第(1)、(3)種狀態並不是穩定的,只要有了慾望,便最終會變質,投靠到傳統媒體的旗下。第(4)種狀態的寫手大概可以歸入「稀有珍貴動物」,要麼與傳統媒體有仇,要麼是偏執狂。因此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網路文學可以不以紙媒的發表為最終目的,但它無法拒絕也不會>拒絕傳統媒體,甚至可以說最終都將以傳統媒體為指向。所謂的自由的、隨意的、不功利的網路文學只能是網路文學一種形式,且不是網路文學的主要狀態,甚至可以說這樣的形式只是網路文學發展中的「初級階段」。
上述分類方式是從網路寫手的角度出發的,而從載體的角度還可以這么分類:
(1)網站(論壇)純粹以發表和交流寫手的作品為目的,或者還會辦一份電子刊物什麼的,但也僅僅在網上傳播,並不和傳統媒體接觸。
(2)網站(論壇)大量吸收寫手作品,並主動向傳統媒體靠攏,以自己出版(與傳統媒體合作)寫手的作品或以向傳統媒體推薦作品為目的。
(3)傳統媒體在網路上尋找適合紙媒的作品並購買(付費)然後出版(刊發),當然,也有大量不付費的。
還有一種網站購買傳統媒體作品的版權在網上進行付費下載(閱讀),此種做法實際是傳統媒體在網路的延伸,不能歸入網路文學。
三.網路文學的歷史
中文網路文學最早可以追溯到1990年底和1991年初。1990年11月28日,中國正式在SRI-NIC(斯坦福研究所網路信息中心)注冊登記了中國的頂級域名CN,開通了使用中國頂級域名CN的國際電子郵件服務,邁出了中國互聯網的第一步。
1991年王笑飛在海外創辦了中文詩歌網([email protected])。中國留美網路作家少君,1991年4月在網路上發表《奮斗與平等》,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一篇中文網路小說。
1992年,美國印第安那大學中國留學生在Usenet上建立第一個了使用GB-HZ編碼的中文新聞組alt.chinese.text,中文網路文學開始在全球的互聯網上傳播開來。
1993年3月詩陽開始通過電郵網路大量發表詩歌作品,此後在互聯網中文新聞組和中文詩歌網上刊登了數百篇詩歌,被學術文獻確認為歷史上第一位中國網路詩人。
1994年2月,方舟子等人創辦了第一份中文網路文學刊物《新語絲》。
1995年3月詩陽、魯鳴等人創辦第一份網路中文詩刊《橄欖樹》。1995年底,幾位原來活躍於中文詩歌網的女性作者創辦了第一份網路女性文學刊物《花招》。1995年中國的網吧開始陸續出現,但僅限於少數用戶。
1996年之後,中國的網吧開始在各大城市飛速發展,此時對中國網路文學產生影響的還是海外的留學生作家,如散宜生、圖雅等網路名家。
1997年11月2日的凌晨,老榕在四通利方(新浪前身)論壇里發表了一篇名為「10.31大連金州沒有眼淚」的文章,在短短的48小時之內,幾乎傳遍了整個網路。這是網路文學初次在傳統媒體上比較有影響的登台亮相。
發展到1998年,電子公告欄(BBS)上出現了蔡智恆所著的第一部最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中文網路小說《第一次的親密接觸》。1998年第6期《天涯》就刊登了一篇"佚名"的網路小說《活得像個人樣》。由於這篇網路小說在電子公告欄上多次輾轉張貼,原作者已無從知曉。此外黃易的《大唐雙龍傳》、莫仁的《星戰英雄》也風靡一時,文學門戶網站如黃金書屋以及各種各樣的個人網路書屋紛紛而起。
1999年開始,更多的文學網站如榕樹下、收費文學網站博庫等大量成立。
從21世紀開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網上閱讀和寫作;文學網站在經歷了發展,整合,兼並,以及其他困難和波折之後,在新的建站模式和網路技術基礎上走向成熟,網路文學本身也出現了分化,2000年安妮寶貝的《告別薇安》、2001年今何在的《悟空傳》、2002年慕容雪村的《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和林長治的《沙僧日記》等優秀的作品不斷出現。此後的幾年裡,個人博客的成熟和不斷壯大更是掀起了一場所謂的全民寫作運動。
四.網路文學的發展
從網站的生存角度,除非有專門機構支持,否則第(1)種類型將難免苦苦維持以至陷入困境,這樣的網站(論壇)只能是不獨立的,依託其他網站而生存的。養不起自己的網站(論壇)談何養起「文學」這樣的奢侈品。其他類型的網站(論壇)如何與傳統媒體接觸還是一個可以探討的范>疇,但至少有了一線生機,而傳統媒體從網路上尋找稿源將極大激發地網路文學的活力。由此可見,如果從載體的角度來定義網路文學的話,僅以是否在網路平台上首先刊發為界定,而與是否延伸到傳統媒體或者徑直以紙媒為目的並無直接聯系。這里還應該提到有些網路作品是不適合傳統媒體的,比如多媒體創作(在詩歌中加聯結,在文字中附以圖片、 flash),這類作品倒真的算得上純粹的「網路文學」了。
我們還可以從歷來知名的「網路寫手」的命運來談談網路文學的前瞻。那幫出名的寫手現在都怎麼樣了呢?首先是都出書了,比如寧財神啦王小山啦;而且有的甚至不「網路」啦,比如尚愛蘭等人就專力於專欄寫作了;還有的流入到報社等各類傳統媒體部門(當然其中有些原本就是傳統媒體的人員)。總而言之,都奔傳統媒體或正走在傳統媒體的路上。那麼他們的身份怎麼界定?你可以稱他為作家,他也可以自稱為網路寫手,是什麼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到網下去出版傳統的書籍」 好像才是很多人眼裡的網路文學的最好的下場!
綜上所述,「網路文學」是文學之一種,和「文學」一樣,它追求更自由的表達和合乎個性的作品,它以首發在網路平台為界定方式,在網路這種新的創作平台上它獲得了更為廣闊的傳播空間;雖然它可以不以紙媒為最終目的,但紙媒應是最具誘惑力的指向,而與紙媒的親密接觸,更能激發網路文學的活力,在這種狀態下同樣能產生經典作品並將造就大量的自由撰稿人群。
Ⅳ 網路小說為什麼吸引人
網路小說為什麼吸引人是因為網路小說的門檻低,只要喜歡寫作的人都可以在上面發表,所以就有百花齊放的感覺,作者的思路和想法也是多種多樣,雖然文字功底可能不怎麼樣,但情節設計大多都不錯,比較能吸引人。而且如果是追文的,和作者的互動就比較多,還可以對小說提出自己的想法,很有參與感。
如果喜歡網路小說推薦一個免費看小說的平台湯圓創作,不僅免費看小說,而且還不需要在看小說時被廣告阻攔,頁面很乾凈舒服。
Ⅳ 為什麼有很多人喜歡看網路小說
網路小說是依託網路基礎平台,由網路作家發表且持續連載更新的小說。它的寫作內容和以往傳統小說有些不同,因為它是在網路發表且是可以和作者有互動的,所以作者寫作內容會受讀者的影響。
網路小說越來越多人喜歡,也是因為網路小說的時效性,它描寫的很多內容都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閱讀的時候會有親切感。
網路小說是連載更新,於是它的內容是趨於碎片化,這也方便人們閱讀,每天持續,就會養成閱讀習慣。如果看了一個月的書,突然有幾天不看,這對於讀者來說,是非常不習慣的。因為網路小說題材繁多,數量龐大,大家可選擇的內容很多。
喜歡看網路小說的理由太多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每個人都有了手機,隨便下一個閱讀APP就能看書的時代,網路小說已經成為大家娛樂的方式之一。
Ⅵ 網路小說為什麼比名著更加吸引人
網路小說是一種便宜的精神快餐,就像麥當勞或辣條等食品一樣,雖然它可能不健康,但是能滿足食慾,好吃而且不用花太多錢。何況你可以不用花錢就能下載看不完的網路小說。沒網路的時代如果你想把文字印成書籍,不知道要等多少年,經過多少編輯的審核。而現在誰都可以把敲打出來的文字上傳到網上,這是時代的進步,是信息交流的黃金年代。小說有好的也有差的,網路就是一個大過濾器,好的自然受人追捧,差的也被無情地淘汰掉,不必苛責,沒有龐大的作者基礎就不會有如今中國網路小說的繁榮。不要因為吃到一個壞蘋果就想著把蘋果樹砍到。有著龐大的作者群體我們就不擔心沒有好書可看。已包容的心態才能促進良性發展。
Ⅶ 網路小說哪點吸引人
因為網路小說一些是在現實中不可能出現的美好願望
所以主人公要麼穿越
要麼重生
依次來實現那些牛A與牛C之間的yy人生
一些是快餐
看著忘著
就圖當時一樂
把自己代替到主人公那
自己也yy一把
Ⅷ 網路小說如今成了一種文化現象,為什麼它會如此火爆
網路小說現在可以說是越來越火了,現在大家很少抱著紙質書在那裡看了,更多的都是拿出一個手機打開電子書進行觀看,網路小說更加的方便。而且網路小說的題材跟很多紙質版小說的題材都是不一樣的,網路小說中有非常多的爽文,很多的人都夢想成為一個隻手遮天的人物,所以通過看那些爽文能夠滿足我們內心的慾望,所以有的時候會有種欲罷不能的感覺。總的來說,我認為那些喜歡網路小說的人首先是因為覺得網路小說比紙質小說看起來更加的方便,其次網路小說的題材更加的吸引人,那些什麼武俠玄幻看起來非常的過癮。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中,已經很少有人抱著一本書慢慢的在那裡讀了,更多的人選擇拿起手機打開電子書在眾多小說中徜徉。現在更講究的是一種快餐式的閱讀方式,所以網路小說越來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