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游小說 » 網路小說精斑

網路小說精斑

發布時間: 2022-10-02 18:16:35

❶ 求一本小說,男主為了幫助女主提高記憶力,用自己的精液煉丹

你挺有想像力呀。這不是幻覺片嘛。

❷ 有一部小說,男主角的精液有美容作用,還有兩個姐姐,大姐在醫院工作,求小說名

還有這種精液啊。
我的郵箱我勒了個去啊,太強悍了,誰知道這個小說名:rgbjdn310@163,麻煩也告訴我一聲

❸ 女主是一個組織里的組織里的人給他的任務就是讓他去勾引那幾個男的拿他們的精

女主角是組織裡面的人物,所以這是特工裡面的內容,這是非常好的一部電影

❹ 男主是女主父母收養的,男女主在同一個班,男主把精液射在了女主內衣上然後女主就懷孕了什麼小說

你好,垃圾的東西不要看,不然你也會變得垃圾
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❺ 求一本好看的小說

1、軍事小說NO1:《狼群》。其他軍事小說至少對於我而言,是渣渣一樣的存在!看過它之後,我看其他軍事小說如同嚼蠟。完本。
2、《異人傲世錄》,此書不需要太多言語,看過的都說好。完本。
3、煙雨江南的小說 《褻瀆》《塵緣》《狩魔手記》《罪惡之城》,一個字」好「。除了罪惡,其他都完本。
4、老豬的《紫川》,想當年是多麼的火爆!俺為了買實體書,真真是眼淚與鼻涕齊飛啊。完本。
5、羅森的《風姿物語》,風姿物語寫作於1997年至2006年,可以說是最早的玄幻小說之一,被很多人認為是網路玄幻小說的鼻祖,為無數網路小說寫手所借鑒。前面我是抄網上的,當然這本小說也是現在還在看小說的一個原因。完本。
6、樹下野狐的《搜神記》,大愛文中的女主雨師妾。完本。
7、知秋的《歷史的塵埃》,因為喜歡游戲《英雄無敵》,所以這本小說對於我而言,很有代入感,排除我喜愛游戲之外,這本小說也是一本難得的精品。剪切一段小說提要:在歷史的天空下,不管你愛與不愛都只是其中的塵埃。無論是誰,所能把握的不過也只是自己而已。完本。
8、到了第八,就不得不提忘語大大的《凡人修仙傳》,現在開新書了叫《魔天記》,雖然有點打怪升級的嫌疑,但此書 也屬上佳之作。完本。
9、歷史題材小說首推月關,其他不多說了!
10、最後隆重推薦一位我最最欣賞的一位網路作家,什麼唐家幾少、我吃番茄什麼的,我都不想說,至今沒有看完過他們一本小說,這位網路作家就是烽火戲諸侯,作品有很多,推薦《陳二狗的妖孽人生》《老子是癩蛤蟆》,而最讓我感到讀他的書欲罷不能的一本小說是《雪中悍刀行》,隆重並強烈的推薦,此書不禁與樓主所要求的」以冷兵器戰爭和權勢斗爭為主「相符,更給我們一個江湖,大愛李淳罡與」劍來「二字!氣勢磅礴,無以倫比。
最後望樓主看小說之餘多多關注生活。阿彌陀佛,求給分。。。。。

❻ 有一本校園小說,主角好像是變異了,身邊還有一條狗,主角的精液可以治病,對身體特別好

《非常進化》
主角越被打越厲害,那個還可以治病

❼ 攻被雷劈了以後 精液能讓別人產奶的小說

非常進化?
作者:
明日復明日
內容介紹
陳興宇,本來是一個極其普通的高中生,大難不死之後,身體卻有了一種奇怪的能力,那就是當他的身體受到傷害之後,就會迫使他的身體進行進化,成了一個打不死的怪人,而且傷害的越重,進化的越快。
所以誰也不要惹陳興宇,否則讓他進化了,那後果很嚴重,非常的嚴重!

❽ 心理學論十宗罪的關系

由於眼下新興文學的主力是網路小說以及泛武俠小說,很多讀者對目前國內新興的一種小說題材——刑偵類知之甚少又或者看過卻不知從何說起。本人不才,雖涉獵不多,終究有話可說。不如就在網路上目前對此類書目評定未曾形成一定之規的今天,從個人的角度結合已有評價標准對目前很火的三部刑偵類小說做出相對合理的評價。

在評價之前,我有必要強調一下我的評價標准,歡迎有不同意見者與我多做交流。

愚以為刑偵類小說最關鍵的評價標準是其內容本身在合理的基礎之上吸引人得程度的優劣。

所以我列出了刑偵懸疑類小說評價的幾大要素,歡迎書友們參與討論指正。

另,本標准僅適用於評價此類小說中與案件有重要聯系的部分,其他部分不予評價。

0.設定

〇破案手段的特殊性

①破案人員的破案手段

②作者對該破案手段的了解程度

③作者描述的真實程度

④作者描述的詳細程度(詳細要恰到好處,不等於啰嗦)

⑤技能與技能的分配

1.案件劇情

①案件的完整性(案發、偵查、推理、破案等步驟,可根據類型的不同增刪,但本身邏輯必須完整)

②破案過程與方法的描述(方法可以各異,邏輯必須嚴謹,嚴禁開上帝視角)

②.③破案人員運用其破案手段的頻率和巧度

②.⑤破案關鍵點

③作案手法

④作案動機(包括嫌疑人和被害人的故事等等)

⑤與其他案子的關聯性

⑥犯罪現場

⑦案件的典型性和新奇性

2.人物

①人物塑造

②人物關系

③人物沖突的合理性(作案動機奇葩的絕對要扣分,但有的動機不是你隨便說奇葩就奇葩的)

④人證

⑤人物的典型性

3.布局

①.故事外的布局

②.故事本身的布局

③.段落的布局

4.文筆

①文筆的華麗程度

②文筆的熨帖程度

③文筆的工整程度(語病與表述不清扣分,破案過程表述不清扣到死)

④文筆的劇情承載力

⑤詞彙的積累量(尤其指近義詞)

以上四個要素以及第零要素,重要程度依次遞減,因為第零要素為小說成立的前提和亮點所在,故地位特殊。

先要說的是《屍語者》,這部作品是由一位資深法醫結合專業知識和已有案件創作而成的系列作品,最初發表在天涯,原名叫做《鬼手佛心》。目前《屍語者》系列已經出版三部,分別為《屍語者》、《無聲的證詞》與《第十一根手指》。筆者不願意多說這部書取得的成績,但是很願意扯一扯這部作品取得成績的原因。

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在當今這個x而優則出書的社會,一位法醫出書並不是難以想像的事,但是作品火爆還需要市場迎合,前段時間興起的國外和香港的法醫影視作品(其實國內的《少年包青天》、《重案六組》等刑偵題材電視劇也對這類小說有一定的帶動作用)無疑為屍語者系列帶來了潛在的消費人群。

在屍語者的第一部中作者為大家呈現了二十個短小的故事,從主角成為法醫開始說起,用簡單的案子來鋪設背景,從最簡單的判斷死亡時間開始讓讀者熟悉法醫的辦案過程,一點點的深入敘述法醫學知識,既顯得高端專業,又避免了讀者因為行文太過專業而放棄閱讀,可以說為後續的作品奠定了基礎。

第二部中作者嘗試了新的寫作方式,用一個連續殺人案串聯多個無關聯的故事,創作篇幅也有加長,這無疑意味著案件難度的提升和更多法醫專業的辦案手法的呈現,頻頻出鏡的痕跡鑒定員和隨之而來的痕跡鑒定知識也成為此系列令人稱道的亮點。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大案的破獲,以兇手患有逆向射精疾病來當做最後懸念,不免有點小看讀者智商,或者說作者也想不出其他的點子,但這一點可以說是國內懸疑推理小說的通病,筆者認為這並不能說明什麼。可以說從前兩部作品的步調可以看出,接下來的作品將會是精彩的。

然而第三部卻讓人略有失望,不知道是創作周期的原因還是作者受困於筆力於和構思力的關系,第三部的作品除了依舊強大的法醫學基礎之外幾乎可謂是漏洞百出,至少也是槽點滿滿。首先是對節奏的掌握,按理說前兩部進行了如此鋪墊之後屍語者的讀者群已經有了一定的法醫學知識基礎,至少也對於基本的問題有了了解。對於屍斑、斗拳狀等問題完全可以一筆帶過,至少也該根據案件具體需要盡可能的少說(新知識展開的部分不算)。可是作者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並不願意這樣做,而是不厭其煩的一遍一遍的敘說。

舉個例子,單就焚燒屍體的「斗拳狀」來說,第三部中出現的兩個焚燒屍體的案件屍體都成斗拳狀態,(可以說屍體只要沒有什麼特殊情況被燒後都將呈斗拳狀態,簡單點說就是燒「抽了」)雖然第二個案件的「斗拳狀」因為屍體曾被裝進拉桿箱而顯得雞肋,但很明顯這一特殊的現象無助於破案,更和「生活反應」無關。如果說第一次提出這個問題還有普及知識的意義,後面贅敘則毫無意義。(更有趣的是,兩次提問斗拳狀是不是生活反應的居然是同一個人,可以想見後面的作品如果再出現焚屍案件也許此君還要再次發問。)

其次就是案件的漏洞和毫無新意,可以說《屍語者》系列的案子較之《十宗罪》系列所謂的大案要案來說並沒有顯得很重口,尤其第一部很多都是普通的案子,法醫知識的描述才是讓普通的案子變得不普通的著色筆。然而一味的突出法醫的作用,難免讓案件偵破本身出現漏洞。第三部中一個扛人拋屍案發生在蘆葦盪中,泥地里一定會留下腳印,人體的重量完全可以通過腳印的深淺來判斷,可是痕跡鑒定員毫無作為,只會給法醫打打下手,難免讓人失望。當然,不排除現場存在其他情況的可能性,但是如果真是這樣,也只能證明作者的描述存在漏洞,讓讀者往其他的地方去聯想。不過,真相還是趨向於筆者所說的前者。

第三部中最大的敗筆是同樣串聯故事的主線案件,犯罪分子用法醫手法掏出多名死者完整內臟器官,又在最後一名死者身上留下主角的精斑來嫁禍主角,然而真相大白時卻發現犯罪分子不過是上一部主線案件已伏法的犯罪分子的遺孀。而她的職業是護士,掏器官的手法是在網上自學而成。這樣的解釋即便可以說通,又怎麼能讓讀者滿意?筆者認為,真正的破解懸念應該是讓讀者認為兇手就該是他,而不是讓讀者覺得兇手只好是他。這才是這類懸疑小說真正的精髓所在,這一點來說,不論是屍語者還是國產的懸疑推理小說,要走的路都還很長。

就屍語者目前的情況來看,雖然在讀者圈子內較為受追捧,然而始終相對小眾,而作者想要寫出更加優質的作品從而讓更多人關注,也需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一、提高故事的可閱讀性,普通的小說可以通過提升文筆來一定程度的彌補劇情的不足,反之亦可。而屍語者系列則需要通過更加專業和精深的法醫知識來彌補故事性的不足和文筆的稚嫩,最好是一邊繼續能介紹之前很少介紹到的或是沒介紹到的較淺顯的知識,一邊拔高加深,走「高大上」路線,這是它唯一的也是最好的出路。有人會問,專業精深的法醫知識不是會讓文章變得更加艱澀么,如何增加故事的閱讀性?首先,屍語者這個系列已經有了前三部的基礎,後續的作品如果仍舊停留在這個層面是很難再吸引讀者的,而大部分讀者的知識積累也足以讓他們接受更加新鮮深入的知識和內容。其次,有這樣一個現象,越是專業的東西,對那些非專業人士的吸引力就越大,精深的法醫學知識,對部分小白讀者的吸引力簡直是致命的。而這種不明覺厲的東西在漢語這樣的語言環境中偏偏又不會造成太大的閱讀障礙,這就使得很多明明對此一無所知的讀者對其趨之若鶩。但是本著對讀者負責的態度,必要的註解還是不能少的,至於如何將這些內容體現在具體的案子上,就要靠作者的構思和積累了。

二、增加主線劇情的構思。二三兩部已經讓那名犯罪分子和他的老婆全部落網了,據我所知他老婆那有錢的爹也是植物人了,他的兒子是個嬰兒而且也已經死了,也就是說這家人死絕了,那麼後面故事就應該與這些人和事無關了,希望作者可以走出自己製造的思維牢籠,重新審視人物關系和故事設定,多參考國內外的優秀作品和真實發生的大案要案,構思出一個相對完成精巧的故事,至少精巧度不能低於第二部的主線故事,不然閱讀體驗又會大打折扣。

與《屍語者》系列用專業知識撐起來的高大上相比,《心理罪》系列雖然也是靠專業知識鎮場的作品,但是由於心理畫像學較之法醫學更加不為人知,其專業知識卻更加容易敘述和被人理解,再加上雷米在書中通過案件的分析、故事的發展和深入不停的對主人公的心理進行剖析以及借主人公之口對人性做出較為深刻的解讀,使這一些列的故事更加的深刻和接地氣,也更加接近其他各類型的小說作品。

心理罪與屍語者的最大不同還在於故事的結構,屍語者的故事雖然從第二部開始有了一個主線,但仍是以單獨的故事為主體,所謂的主線故事只是一個暫時無法處理的案子,是扎在主人公心裡的一根刺,這根刺扎在那讓主人公不由自主的在分析每一個新遇到的案子時都努力找尋找拔掉那根刺的方法和靈感,最終找到真相,這個結構無疑是適合屍語者的。而心理罪的主人公在每一部中都只在解決一個案子,主人公作為一個普通警察,卻是案件的核心,他可以最大程度的參與案件之中,這是屍語者系列主人公無法做到的,法醫的工作畢竟有限,很多案子法醫甚至幫不上忙,這也註定屍語者無法或者說很難成為長篇小說。

心理罪的主人公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個人英雄主義者,但他卻是不情願的走上了個人英雄的路,從《第七個讀者》到《畫像》再到《城市之光》,主人公的成長之路可謂坎坷不堪,所欲凶徒莫不是因為他而濫殺無辜,讓他頗有些「天煞孤星」的感覺。他不殺伯仁,甚至不怨伯仁,伯仁還是因他而死了,這也間接導致了主人公後期自我毀滅意識的形成。

值得一提的是,屍語者的第三部主線劇情就有意無意的在往心理罪的模式上靠攏,即兇手沖著主人公而來,濫殺無辜後被揭發。不過無論是構思上還是篇幅上老秦較之雷米都還是有較大差距,哪怕是秦明被兇手嫁禍也顯得有些不痛不癢,讓讀者的代入感大打折扣,其中一個原因應該是故事發生的背景問題,心理罪的故事大多發生在主人公身邊,死者很多都是與主人公有關的人,而他優良的職業素養和敏感的神經又讓他能很快的意識到案件的性質,於是故事開始變得緊湊起來,氣氛也烘托得不錯。屍語者中看似復仇,實則和主人公關系不大,以至於直到發現自己的精斑前主角都不知道這事和他有關。另外這也許也和法醫淡定的性格和高冷的職業外表脫不了干係,而且這也與該書中一貫的敘述風格相一致,我就不妄自評判了。

從心理罪的五部曲來看,雷米是一個寫作思路較為清晰的人,也是一個較為重視因果關系的人,這樣的人處理問題一般較為謹慎,寫作的情節也很少出現跳脫的問題,除非遇到解不開的死結,不會有什麼突破下限的雷人情節出現。這點從一開始就表現在了主人公的設定上。主人公方木在《第七個讀者》中第一次出現時不過是一個對心理學一知半解卻有某種天賦和敏銳感知的大學生,然而人生遭遇重大變故,室友成了連環殺手,被害人有自己的同寢兄弟,一起抽煙的好哥們,還有來不及表白的心上人。這一方面說明了兇手的扭曲,而另一方面,卻是方木的自作聰明為兇手提供了作案目標,知道真相的方木只好陷入深深的自責之中,並且產生嚴重的心理問題。

於是在第二部《畫像》中,成為研究生的方木除了鑽研心理學小有成就並偶爾幫助警方破案之外,為人一直低調或者說自卑,不敢於他人多做接觸。事實也證明他的選擇有一定的道理,當邰偉將他的優秀表現公之於眾後,果然為他引來了另一個喪心病狂的對手——孫普。可以說雷米對人物關系的構思並沒有什麼新意,孫普是方木的師兄,但是卻因為盲目相信自己的專業而誘供導致冤案,於是他從警界新星跌落成了一名大學圖書館老師,這樣的經讓孫普憎恨上了同樣研究畫像學卻受人尊敬崇拜的師弟。這樣的關系再平常不過,但人與人的關系無外乎那麼些種,而小說的優劣也並不是靠奇葩復雜難以想像的人物關系來決定的。最終方木成功的走到了孫普面前,然而這時他已經失去了很多,許多無辜的人丟掉了生命,這其中又有他室友的女友和他的恩師,可孫普這樣一個狂傲的人卻告訴方木他可以利用心理學知識偽裝成精神病人來逃脫法律的制裁,怒火中燒的方木則通過偽裝成正當防衛設計將孫普擊斃。方木在結局中也終於解開心結將過去暫時拋下。

至此所有情節設定均有前情可尋,殺人犯不是一個突然蹦出來的瘋子,主人公也不是一個天生開掛的變態,這樣的邏輯性在國內的寫作環境中是十分可貴的,與此相比,《屍語者》的主人公也是從小法醫做起,可謂一步一個腳印,介紹法醫知識由淺入深,主人公的水平的提升也有一個過程,前期一直靠師傅提點的他到第三部中已經可以完全獨當一面,讓師傅去打醬油了。這兩種設定可以說是相通的,也是成功的。而《十宗罪》為了直接開始特案組的查案之旅,四個人的設定簡直如同從天上掉下來一樣不知所雲,除了畫龍在《罪全書》中已經出現過,是個武警教官之外(實際上《罪全書》中對畫龍的設定也是一筆帶過),其他人的天賦基本就是嘴炮而出,梁教授,看名字就知道了,蘇眉會計算機,包斬更是扯上了天,包拯的後代,鼻子好使,於是一個特案組就成了。四個沒有故事從天而降的開掛者組成的一個小隊,故事的代入感如何已經不用我說了。然而從另一方面說,如果非要寫這樣的四個人,他們的設定又有什麼好寫的?其實完全沒有,想寫不如去寫番外。於是與其說蜘蛛在設定上失敗,不如說他的創作的故事整個就很失敗。

有了前兩部的鋪墊,雷米開始在第三部《教化場》中加入大量的心理學專業知識,雖然接地氣的屬性依舊不減(心理學畢竟與法醫學這種實實在在的技術有所區別),但也顯得高大上了起來。同時,雷米也不再滿足於單線的故事情節,開始嘗試從教化場、天使堂與警方三線發展,而這三線又相互交錯,讓人眼花繚亂卻實在是亂中有序。教化場是一次變了質的心理實驗,代表了人內心的罪惡,天使堂卻是一個充滿愛和希望的孤兒院,而這它們的締造者卻是同一個人,隱隱透出的真相所帶來的強烈對比和沖擊讓人深思。而雷米將心理劇完美的嵌入進教化場真正的幕後黑手楊錦程博士用心理學知識醫治好了丟失槍械的警察和教化場受害者用殘忍手段殺害給他們造成心理創傷的自願者以尋求心理治療這兩個情節之中, 讓故事變得更加飽滿和充實同時也為劇情高潮處埋下一處伏筆,即同楊錦程如出一轍的心理劇手法是誰教給教化場那一幹人等的?

然而情節的飽滿和人物的豐富也註定了主人公發揮的空間開始變得狹窄起來,這一部中方木起到的作用似乎除了追蹤教化場兇犯和推動情節外沒有什麼了,雖然依舊重要非常,卻缺少了決定性的轉折。這一部也是方木個人英雄主義被壓抑得最嚴重的一部,楊錦程的強大和周老師的死讓方木心灰意冷,他干不掉楊錦程,也沒必要幹掉他,於是只留下一個落寞的背影。不過雷米似乎並不想讓因果報應在故事裡終止,兩個版本的結局都讓楊錦程死在了疏於管教的兒子的槍口下。而這貫穿全系列的因果報應則是心理罪探討的終極話題的一部分。

從《暗河》開始,雷米為了提高全書的立意與核心思想,開始探討一些深層次的東西,方木的老搭檔邢志森的女兒遇害,邢志森本人也背上了殺人嫌疑,一瞬間籠罩在這座城市上空的那張黑暗的大網向下壓來,直壓得心懷正義的人喘不過氣,這是誰都不能相信的時候,於是方木再度成為了他心中正想成為的孤膽英雄。創作模式上,《暗河》依舊保留了心理罪系列所必備的心理學知識,用一場十分精彩的測謊推動了情節的發展;手法上,《暗河》放棄了《教化場》的多線描寫,仍舊才用相對單一的線路手法,一點點解開了這張黑色大網的一角,然而向外望去,卻是更加黑暗的天空。於是方木腦中的美帝思維再度復甦,可是由於前半段作者渲染或者說是過分渲染了幕後黑手的滔天威能,高潮處方木設計讓黑暗勢力的兩方就這么乖乖火並的情節就顯得略微有些突兀甚至是不合理,內涵上去了,卻犧牲了情節,讓人遺憾。然而雖然這一情節處理欠妥,但是在這不合理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故事的片段卻又十分緊湊合理,主角在此基礎上做的一切心理戰的准備都充分精準得像一場yy,讓人不得不贊嘆作者的強大,哪怕故事有破綻,也可以用後面的出彩情節讓讀者忽略或者忘掉它。

《城市之光》從立意來看就是雷米醞釀已久的一部作品,前面幾部中他通過方木的手除去了一個個作惡多端卻又能逃脫於法律制裁的人,讀者拍手叫好的同時也恨不得沖上去補上幾槍,然而這種托於英雄的全民審判和量刑卻是一顆埋在城市中的定時炸彈,於是雷米設計了江亞這樣一位表面上亦正亦邪的角色,他用前面幾部被作者不突出的展現了的因果報應理論將那城市中一個個道德出現問題的人(請允許我這樣說)用報應一般的儀式殺害,這個時候一定會有很多讀者如書中的市民一般拍手稱快,然而筆鋒一轉,這束籠罩城市的光卻沒有帶來人們所預料和期盼的社會和諧,而是將人與人之間的丑惡無限的放大,這樣的光是不被人們所需要的,這樣的所謂因果報應也不該被人們所推崇。於是雷米讓方木在最需要化身佐羅的時候犧牲自己成為證據將這位城市之光送上了法庭,交給法律去審判,實現主人公超我和本我的統一。前半本情節的鋪設可謂恰到好處,哪怕在這樣一個讀者已經聰明到可以猜到很多故事結局的時代,這樣的故事還是充滿了吸引力,也許能看完它本身就有一種滿足感。

可是後半本雷米卻不可避免的出現了幾個大的情節硬傷,較之《暗河》似乎更為嚴重,首先是江亞這樣的城市之光是由誰造就的問題,按照我前面所列舉的雷米思維,一個主要人物的心理狀態形成過程應該是會在書中有所交代的,江亞不會無緣無故的發光,而這光的來源,雷米選擇了孫普的女友魏巍。雖然這要仍舊比《第十一根手指》中的主線劇情要高明的許多,但後者畢竟不是以情節見長的作品,雷米在創作大綱的時候似乎出了一些問題,為了讓孫普這個方木人生中最大的對手「死而復生」,讓江亞的設定變得多了一絲生硬,孫普的女友釋放了江亞心中的惡和偽善,表面上看去十分順理成章,但實際上仍然逃不了「只好是你」的通病。其次就是方木未婚妻廖亞凡的死亡,江亞誤以為方木最愛的人是廖亞凡,又因為變成植物人的魏巍的「消失」而認為是方木將她如何了,就殺死了廖亞凡。我不明白其中的邏輯在哪裡,江亞何以癲狂到如此程度?以至於在魏巍「生死未卜」時就妄下斷言並施以報復?是對自己犯罪手法的自信還是對失去愛人的恐懼?或者說魏巍真的是江亞的精神寄託?說到底怎麼感覺都是因為廖亞凡必須死,她不死方木就不會看清自己真實的感情,也就沒有了一個宣洩自己自我毀滅情緒的觸發點。而江亞也必須被拉下神壇,不殺掉一個真正完全無辜的人他就永遠是某些人心中不滅的光。所以廖亞凡死在了江亞手裡,而這應該是倒推而出的情節,是逆向的思考方式,這樣思考出來的情節就難怪顯得生硬和不知所謂。順便提一下,魏巍裝植物人裝了半年,平時一動不動,何以突然下床就健步如飛?她的肌肉沒有萎縮嗎?她沒有感到頭暈和乏力並失去方向感、走路不穩嗎?既然是推理懸疑向的小說,是否每一個細節都該盡量考慮周全?還是說因為廖亞凡必須死,方木必須不在場,而江亞必須殺死廖亞凡,理由又必須是魏巍,所以魏巍就果斷地站起來拐跑了方木呢?

心理罪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優點,就是它的人物利用率,實在是高的出奇,主要人物要麼是主線事件的密切參與者,要麼是與方木內心的變化息息相關的人,還有一部分人同時扮演了這兩個角色,他們是犯罪分子、與方木熟識被害人們和為了真相犧牲的對方木重要的人。但有時候過分追求人物利用率並不是好事,反而更加會讓人生出「只好是他」的感覺(這已經是我在文中第三次提到「只好是他」了)。

心理罪系列是一個完整的故事,單就故事的精巧程度和作品的火爆程度它都是比屍語者系列強上許多的,至於原因卻是多方面的,只能說這兩部作品不是一個類型。屍語者專業性強,但文筆和故事本身的設計相對來說更加稚嫩一些,卻還有提高的空間足以令人期待。心理罪兼顧專業與通俗,用較為嚴密緊湊的故事情節與深刻的內涵和新奇的心理學知識取勝。這可以說兩部小說都是刑偵小說這一大類中較為優秀的作品,然而我通過調查百指的數據發現,近些年來國內最火熱的刑偵類小說居然不是這兩本之一,而可以說是蜘蛛的《十宗罪》。

❾ 求一本小說 男主跟蛇做了 後來需要精液才能活

應該是樓上答案
《蛇性》作者:相思苦
【文案】
漂亮的小少年在十二歲的時候被淫蛇改造,如果沒有雄性的精液或者是尿液的話就活不下去……
滿意請給最佳

熱點內容
言情小說男歡女l 發布:2025-09-14 17:58:28 瀏覽:820
開局賣烤腸的都市小說 發布:2025-09-14 17:53:06 瀏覽:805
都市小說主人公叫蘇逸 發布:2025-09-14 17:42:57 瀏覽:636
雙胞胎轉走總裁10億的小說 發布:2025-09-14 17:41:24 瀏覽:27
網游小說有條青龍 發布:2025-09-14 17:22:15 瀏覽:215
白鯨小說免費下載 發布:2025-09-14 17:22:10 瀏覽:995
經典的小說說書 發布:2025-09-14 17:16:20 瀏覽:672
小說冷血總裁別惹我 發布:2025-09-14 17:11:06 瀏覽:392
國外小說中的經典片段 發布:2025-09-14 17:03:28 瀏覽:305
男主叫原修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9-14 16:59:21 瀏覽: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