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游小說 » 網路小說研究綜述

網路小說研究綜述

發布時間: 2022-10-01 18:36:42

① 關於網路語言的文獻綜述

網路語言及其影響

[內容摘要]
語言是一種文化,一個民族要有文化前途,靠的是創新。從這個意義上說,新詞語用過了些並不可怕,如果語言僵化,詞彙貧乏,那才是真正的可悲。語匯系統如果只有基本詞,永遠穩穩當當,語言就沒有生命力可言,因此,在規定一定的規范的同時,要允許歧疑的存在,但更要積極吸收那些脫離當時的規范而能促進語言的豐富和發展的成分。正確看待網路語言。

[關鍵詞]
網路語言 文化 構成形式 寬容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電腦已不再戴著神秘的面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與電腦打交道,並且電腦已經成為很多人生活、工作、學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伴隨著一種新生事物的誕生總會產生許多附帶品,九十年代後期,電腦的附帶品網路便像一場熊熊大火,蔓延了整個地球,似乎網路無處不在,無處不有。網路的虛擬性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自由,因而贏得了無數人的青睞。網路的發展也產生了它的附帶品——網路語言。高名凱先生說:「無疑地,在新的社會環境下,新的事物的產生或作為社會現象之一的人的思維活動所形成的概念的產生要求作為交際工具、思維工具的語言有所改變,有所發展。」網路語言由於它特殊的載體和它的現實虛擬性,使得網路用語一開始就呈現出一般語言所少有的特殊性和多元性。人們在這個虛擬世界中,除了使用那些規范的詞語之外,還創造了許多隻有經常上網的人才能理解的詞語。

一、網路語言的成因、構成形式和特徵
「如果青蛙只有一人嘲笑,恐龍的樣子沒人知道,如果面對孤獨只有煙酒相伴,惟有齊參與,共分享,才能超越12億倍的爽,這就是互聯網的力量。網戀、網聚狼的力量。」這是近來在網上頗為流行的網路搞笑篇。但是如果你不了解其中的一些「網路語言」的含義,你恐怕就不明白有什麼搞笑之處。因為在聊天室里、BBS、OICQ上,大家把「青蛙」比作長得很醜的男人,把「恐龍」比作長得很醜的女人,而把「狼」比作在網上的壞人。諸如此類,在網路上產生且具有特殊含義的詞彙就是網路用語。在於根元主編的《中國網路語言詞典》中,對「網路語言」提出了如下定義:「『網語』是互聯網的產物。在網路日益普及的虛擬空間里,人們表達思想、情感的方式也應與現實生活中的表達習慣有所不同,於是有的人創造出令人新奇也令人憤怒和不懂的『網語』。大部分『網語』是網民為提高輸入速度,對一些漢語和英語詞彙進行改造,對文字、圖片、符號等隨意鏈接和鑲嵌。從規范的語言表達方式來看,『網語』中的漢字、數字、英文字母混雜在一起使用,會出現一些怪字、錯字、別字,完全是病句。但是在網路中,它卻是深受網民喜愛的正宗語言。」網路語言的成因一是為了輸入方便,上網是需要花錢的,而上網費是通過單位時間來計算的。如果一個人的打字速度快,那麼無疑在單位時間內輸入的內容也會較多,所以有的人為了提高速度難免會不顧「質量」,在輸入的文字中帶有錯字、別字、怪字等。「在書面上,如果某人辦一個雜志、一個版面,那時叫版主。在網上要講求效率,可能會打錯,上網要花錢,而且你就算有錢,你打得慢一些,對方可能就不搭理你了,所以一打出來,有可能就是『斑竹』了。用就用著吧,後來一想又有道理,在古代就是竹子流淚,其實斑竹也是很辛苦的,聊天他也得陪著聊,這也是很形象的,挺好的。」(於根元)
網路語言形成的第二個原因是因為微軟操作系統上多使用智能全拼輸入系統。由於網上會使用五筆打字的人很少,所以大家普遍採用全拼輸入,由於上面的字詞有很多不是按照使用頻率排列的,很多人就沒有耐性保證打字的准確性,所以大量使用同音字代替,直到形成公認的新詞彙。例如剛才提到的「斑竹」,有經驗的人一定知道當你輸入BANZHU時,首先顯示的便是「斑竹」。「這個客觀原因的深層次問題是由於漢字與電腦的瓶頸問題,漢字進入電腦並沒有解決漢語能夠在電腦上暢通無阻的問題。成千上萬的漢字是無法與幾十個字的音素文字相比的。電腦處理外語比處理漢字要快捷的多。因此,網路上出現五花八門的詞語是目前必然會出現的問題。網路迫切要求人們設計出更加方便快捷的漢字處理軟體。」
網民的心理也是網路語言形成的一個原因。運用網路語言的主體是年輕大學生、中學生、技術人員等,這個群體受過良好的文化教育,他們活潑好奇,充滿了創新意識。網路語言不僅代表了高效率,而且充滿著一種求新求變、不斷突破陳規的潮流感和前衛感。這種充滿創造、突破傳統的語言自然而然流行於年輕人之間。
網路語言的構成形式多種多樣,基本上可以概括為以下幾種:
1、 語音諧音型。諧音型網路語言又可以分為數字型諧音和文字型諧音兩
種。
(1)數字型諧音:通常是指根據10個阿拉伯數字的發音,組合成為一系列簡單易記、輸入便捷的字詞。比如:「7758」指「親親我吧」;「886」表示「BYE-BYE嘍,再見」;「7456」表示「氣死我了」,這是通過漢字的讀音與數字的讀音相近,由數字的讀音來諧漢字的讀音,來達到意到而速度快的效果。「7758」只需要敲打四個數字鍵即可完成,而「親親我吧」則需要敲打七到八下才能完成,在效率上遠遠落後於前者。又比如:「9494」表示「就是就是」;「8錯」表示「不錯」;「1314520」表示「一生一世我愛你」;「7456」表示「氣死我了」,這一類諧音並不是通過普通話的讀音來相諧的,而是根據方言來諧音的。在中國很多地方,特別是南方,S和SH是不分的,因此會出現以4諧SHI的現象。
(2)漢字型諧音:這種方式除了出於便捷輸入的考慮外,更多的則具有調侃、幽默的意味。比如:「大蝦」是「大俠」的諧音,指計算機高手;由於一些水平較高的電腦愛好者因長期沉迷於電腦而彎腰駝背,形似大蝦,因而經「大俠」的諧音「大蝦」的出現,憑空多了些詼諧幽默。還比如「板斧」是「版副」的諧音,「斑竹」「板豬」是「版主」的諧音。
2、文字轉義型。在網路上,網民給一些詞語又增加了一些這些詞語本身不
具備的含義,但這些含義與詞語的搭配又是非常形象的。例如「灌水」本指將水倒進或裝進容器中,在網路上是說在聊天室或BBS上的發言隨意寫,是BBS上的常用詞彙;「造磚」指用心寫,指上帖者比較用心寫的東西。一個好的BBS是即要有磚還要有水的。灌水和造磚對於活躍一個BBS各有千秋;「樓上樓下」是BBS上常用的詞語,用來指上面的帖子和下面的帖子。
3、符號象形型。網民們利用鍵盤上的各種符號加以排列組合,造出了許多全新的象形表達方式,或以形會意,或象形隱喻,其表意效果常常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以「笑」作為例子,「:-」這是最普通的、最基本的一張笑臉,「:-D」表示非常高興的張開嘴笑;「:-)」表示微笑「8-)」這是眼鏡一族的專用笑臉;「;-)」指拋媚眼的笑;「1-D」哈哈的笑;「l-P」是捧腹大笑,此類網語還有:用「:-(」表示悲傷難過;「:-!」表示不屑一顧,等等。
4、英漢簡縮型。英漢簡縮型多是英語常用詞的縮寫。使用這種縮語的網民
多少知道一些常用英語。常見的英語縮略語有:AFAIK(as far as I know)據我所知;BTW(By the way)順便問一下;JAM(Just a moment)等一會兒;CU(See you)再見;OIC(Oh,I see)哦,我明白了;R U THERE(Are you there?)你在那裡嗎?英語減縮型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用每個單詞或片語的首字母來表示整句話,例如AFAIK、BTW、JAM;另一種是用字母和單詞之間相近的讀音來減縮單詞或片語,例如CU、OIC、R U THERE,有時這兩種方式會同時使用,例如CUL(See you later)再見。當然也有不少漢語縮略語,例如:「MM」即妹妹;「GG」哥哥;「BB」寶寶。這是利用漢語拼音中的聲母來表示一個詞。詞語簡縮以後,比起規范的漢語或英語其輸入速度肯定是快了很多。
通過對網路語言的類型的粗略分析,我們不難看出網路語言與規范語言是有很大區別的。總體看來,網路語言主要具有以下一些特徵:
1、創造性。這一點上文的舉例已經非常鮮明,在介紹符號象形型網路語言中,關於笑的例子估計讀者已有所體會,對此不必做過多分析。網路語言中的奇思異想可謂多如牛毛,不勝枚舉。也許網民們覺得網路是一個虛擬的空間,表達思想、情感的方式與現實生活中人們表達習慣有所不同,於是挖空心思創造出令人感到新奇的網語,大有「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勁頭。
2、 方便性。使用上的方便是上述三種類型的網路語言得以形成並發展的一
個重要原因。其既可以提高交流速度,又可以節省輸入的時間和上網的花費。
3、娛樂性。網民上網的一個重要動機就是「找樂」,而網民在互動過程中形成別具一格的語言無疑增加了交流的樂趣,使上網成了一件輕松而又有趣的事情。反過來,眾多網民在找樂的過程中,又創造了大量新鮮的網語,不斷豐富著網路語言的詞彙。
4、不規范性。這是前三個特點的必然後果。從規范的漢語表達方式看,網路語言中漢字、數字、英文字母,以及文本符號混雜使用,怪字、錯字、別字層出不窮,完全是病句。有關專家認為,這種語言隨意性太大,不穩定,只是年輕人時髦的文字游戲。
5、鍵盤特徵性。利用計算機鍵盤上的特殊字元表情達意也是網路語言的一個特點。這種鍵盤表情符號的歷史可追溯到1986年,日本一位網民在網路留言的尾端加上了一個「^_^」符號,像一個眯起眼在笑的人臉,至此這一表情開始風靡全球。受此啟發,網民們創造出一系列有鍵盤特點的網路語言符號。鍵盤符號的運用使得在網路對話中電腦屏幕上出現了一個個卡通式的形象,不僅更加傳神,同時也體現了網路傳播「超文本」的特點。
6、主觀性。網路語言更富於主觀色彩,它無視傳統語法,隨心所欲,而且有越來越隨意、越來越試圖沖破束縛的傾向。一篇網路文章中有這樣的句子:「只有愛上之後,才發現有點雞肋。」「有點雞肋」這種反常搭配善於從常用詞語中翻出新意,是網路語言經常使用的手法。
7、雜糅化。網路語言在一定程度上把不同的民族語言雜糅在一起使用,在形式和表情達意上呈現了網路語言詞彙的創新性、隨意性和簡便性。例如:「3Q」(THANK YOU)謝謝;「B4」(BEFORE)之前;「ME 2」(ME TOO)我也是,等等。
8、形象性。我們剛才提到的鍵盤特徵性能夠體現網路語言的形象性,除此之外,網路語言的形象性還表現在一些形象的網路語言上。如把網民稱為「網蟲」,於是初級網民是「爬蟲」,高級網民是「飛蟲」,把「這樣子」連為「醬紫」(受到港台腔的影響),既有視覺效果,又隱含了味覺效果。
可以說,網路語言的這些特徵與網民群體的社會學特徵是相吻合的。根據以往的調查我們知道,網民中30歲以下的約佔80%,大專以上學歷的比例也在80%左右(見《社會》1999年第二期,汪勇剛《誰在網上》)。這足以說明網民這個群體的特徵:一是年輕化,二是有文化。這些人思想活躍,喜歡新鮮事物,崇尚創新,而且不願意承受現實生活中太多的束縛。另外,他們不僅在上網的時候使用這種語言,甚至在生活中,學習中也開始使用這些語言,特別是學生群體。

二、網路語言對人的學習、生活的影響
青少年學生是網蟲一族的主要群體,在一些中小學,網路語言已經成為很多學生的口頭禪,甚至在課堂上也經常聽到學生在使用。網路語言究竟是新新人類的文字游戲,還是現代漢語的積極發展?社會各界人士對其有怎樣的態度呢?
1、 學生覺得有趣、時尚、方便。
(1)一些學生說,語言的使用本來就應該不拘一格,生動有趣的網路語言活潑幽默,用起來非常方便也很時髦,很受同學們的歡迎。誰要是在網上一本正經的和別人說話聊天會被人挖苦取笑的。
(2)還有一些學生說,生動有趣的網路語言其實和相聲、小品一樣,也是語言魅力的體現,很多暢銷的網路小說如《第一次親密接觸》、《豬八戒日記》里充斥了「美眉」、「青蛙」這樣的網路語言,讀起來讓人耳目一新,如果把這些詞換成正統的表達,它的可讀性就差很多。
(3)一個有六年網齡的男生說:「我從高一就開始上QQ聊天,現在每天上網的時間都超過六小時。網路語言用慣了,生活中還真不好改。」
(4)蘭州某中學的一位初三的學生說,學生之間使用網路語言感到很親切。老師雖然不贊成學生使用這種語言,但是自己仍然情不自禁的想寫,因為覺得用這種語言寫出來的東西,說出來的話很生動。
(5)蘭州某中學的一位高二的學生說,網路語言是一種以漢語語系為基礎派生出來的適應高速運轉的社會的一種語言,可以增加交流時的親和力和新鮮感,但如果將其亂用,並脫離網路這一載體使用,將是對語言文字的褻瀆。
(6)蘭州某中學的一位高三的學生說,網路語言很形象,很方便,而且很多符號在手機上也很適用,這為發簡訊帶來了很多好處。
2、老師認為網路語言沖擊語文教學
(1)蘭州市某高級中學的一位語文教師說,因為受到網路語言的影響,有學生在作文里會冷不丁地冒出個網路上的詞語。一些年紀大的老師根本搞不懂是什麼意思。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要求學生寫作文盡量用口語化的語言,可將學生的作文收上來一看,還是有些學生會使用諸如「酷畢」、「卡哇依」之類的詞。他認為,對此若不加以引導,學生極有可能會養成不規范使用語言文字的壞習慣。
(2)蘭州某中學的一位語文老師說,學生面臨考試、升學的壓力,在這樣的現實條件下,如果一味使用網路語言只會給自己帶來「不安全因素」。閱卷老師對網路語言一般都不會買帳,這樣會影響他們的考試分數。
(3)蘭州市某中學語文老師說,我不鼓勵學生用網路語言寫作文。每次看到學生在作文中使用網路語言都想去制止,因為它不符合語言規范。有時候,在人物對話中引用符合其身份的網路語言會給文章增色,這是一種語言活用,但不可濫用。
3、家長認為網路語言使他們與孩子形成代溝
(1)有位家長說在無意間發現女兒的日記中有這樣的文字:「……沒想到我最要好的朋友竟欺騙我,TMD,7456,我恨不得一腳TST。」這位家長看後不知所雲,直到孩子給她解釋了一番她才明白。她說:「這是什麼話啊,日記本成了密碼本,根本看不明白。看來我和孩子之間已經有了『網路溝』。」
(2)家住城關區的小楠在上小學的時候擅長寫作文。入中學後,小楠開始迷上了網路。近日,老師在一次家長會上說小楠寫的作文她有些看不懂,什麼「PF」、「BT」、「4242」都用進去了。小楠的母親翻開女兒的作文本一看,到處是老師用紅筆寫的圈圈,都是看不懂的網路語言。
(3)也有家長認為,要讓孩子不受網路語言的影響,就要讓孩子們遠離網路。可孩子們都反映,網路世界豐富多彩,利用網路可以獲得很多知識,這令家長們左右為難。
4、專家認為寬容比扼殺更重要
(1)有關專家表示,網路語言也是一種語言實踐,能在學生中間風靡,就說明它是有生命力的。但是,如果用網路語言寫出來的東西大部分人看不懂,影響了溝通,也就失去了語言的意義。同時,家長和老師應該用寬容和理解的態度看待這一現象。
(2)天津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湯吉夫認為,社會發展越快越迅猛,語言就會不斷的被豐富被更新。對於出現的網路流行語言不能簡單的判斷對錯,它進入人們生活需要一個逐步被接受的過程,因此對網路語言寬容比扼殺更重要。現在很多老師和家長會擔心作文中大量使用網路語言會影響孩子的考試成績,這種想法其實是不科學的。在我國大力提倡全面進行素質教育的今天,素質教育取代應試教育是一個必然趨勢,一些有鮮活生命力的語言將不再成為高考作文的禁忌。
(3)廈門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朱冬亮認為,這些年輕人使用的是一種網路簡約化交流方式,網路語言是這一群體的特定語言和代碼。家長的擔憂有一定的道理,值得語言學家關注,但目前還不能斷定因為使用網路語言而使得代溝加深。
(4)南京一位從事語言學教程的王教授說,在語言的長期發展中會出現一些新的詞彙,有一部分有生命力,有一些會被淘汰,這些新出現的網路詞彙中有些可能成為漢語的新詞彙。。網路語言是年輕人的一種調侃語言,它也有個生命力的問題。對網路語言要有個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的過程。對網路語言的出現不要大驚小怪,不要視為洪水猛獸,應當客觀地來看待網路語言對學生的影響,不能將網路語言一棍子打死。網路語言反映了一定的社會現象,在一定的人群中得到了公認,目前也沒有必要人為地去阻止它。比如說一些大眾俚語、俗話就有很強的生命力,事實證明,這些語言對社會只有好處而沒有弊端。倘若是些類似江湖黑話等不健康的語言,就應當堅決制止。

三、對網路語言所持有的態度
對於網路語言,專家們的態度經歷了一個從不屑一顧到探討研究的過程。網路語言詞典的出現使人想到了1958年的文字改革,當時文字改革的主要任務就是:簡化漢字,使它更容易為廣大人民掌握和使用,以便在廣大人民中更多、更好、更快、更省的掃除文盲,普及和提高文化;推廣普通話,以消除方言的隔閡,促進漢語的進一步統一,使我們的語言能夠更好的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服務。而今,白話文又在電腦網路和多媒體的激勵下,派生出了新穎的網語,它的出現在語言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語言是一種文化,一個民族要有文化前途,靠的是創新。從這個意義上說,新詞語用過了些並不可怕,如果語言僵化,詞彙貧乏,那才是真正的可悲。語匯系統如果只有基本詞,永遠穩穩當當,語言就沒有生命力可言,因此,在規定一定的規范的同時,要允許歧疑的存在,但更要積極吸收那些脫離當時的規范而能促進語言的豐富和發展的成分。在2001年12月舉行的「全國漢語詞彙規范問題學術探討會」上,40多位專家學者的共識是:不能用一般詞語規范的特點來要求新詞彙。對待新詞彙要寬容,要有「詞彙保護」意識,也要有「品位」意識和「規范度」意識。具體到「網路語言」,專家認為網路詞語是新詞語中的另類,是否現在就去規范,以及如何去規范還有待時日。語言是不斷發展,不斷演變的,魏晉南北朝佛教語言大量被應用在漢語中,五四時期,大量西方語言的進入推動了今天白話文的形成。而網路語言是電腦是網路的衍生品,它是科技進步的一種表現,當然其中也有許多不文明的內容,因此我們在使用的過程中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鉑。網路興起的時間畢竟還不長,隨著時間的推移,符合語言規范的詞語會留下來,而那些不符合規范的則會自然而然的淘汰掉。語言是時代的反映,網路語言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當前網路時代的反映,與現代人的生存方式和思維狀態密切相關。復旦大學的顧曉鳴教授說:「網路語言及其書寫方式正深刻的影響著當前年輕人的日常生活。本世紀初因廣播電影和近代印刷術等傳媒的普及而產生的白話文是語言史上最具革命性的。現在,在新世紀即將到來之際,白話文又在電腦網路和多媒體的激勵下,派生出了新穎的『網語』及『網話文』,它與新一代青少年的語言緊密相連,將成為新世紀的語言方式。」另外,網路語言在某些方面也符合漢語和語言發展的規律和趨勢。比如它通過諧音的方式的確使漢語從表形語言向表音語言邁出了一步,通過簡略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中文在電腦上輸入速度上的一些不足。在日常生活和網路交流中,使用一些欠規范的但是生動的語言,並無大礙。正如一位作家所說的:「如果一個小學生寫的作文中使用的一些網語同學們都看得懂,而只有老師看不懂,那大家都知道問題出在了誰的身上。」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老師應該正確引導學生正確規范的使用語言文字,但是並不應該堅決制止學生使用新鮮活潑文明的網語,而是應該使學生明白什麼是規范的用法,在什麼樣的場合使用什麼樣的語言。於根元說:「規范是要推動發展,限制了發展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規范」。對待網路語言我們不應該急著對它進行這樣那樣的規范,更不應該敵對,應該採取一種寬容的態度,在時間中淘金。

[參考書目]

(1)高名凱 語言論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5
(2)胡明揚 語言學概論 北京:語文出版社,2000
(3)於根元 中國網路語言詞典 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

[英文摘要]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the vocabulary of the network is graally coming into vogue and people is beginning to pay attention to it. Because of it』s peculiar expression, it has made a notable impact on traditional language. Therefore, we should properly guide it so that it can develop healthil

② 老外看中國網路小說戒毒癮,這是真的嗎

最近,美國小伙凱文·卡扎德追更中國網路小說半年成功戒掉毒癮的事件走紅。事件中,凱文曾因失戀心痛染上毒癮,並一度無法自拔,但在同時追更15部連載的中國網路小說英文版的過程中成功「入坑」並最終戒掉毒癮。

通過「網癮」戒掉毒癮,就沒有危害了嗎?

實則跳出淺坑,又入「深淵」

研究表明,可卡因對消化系統、免疫系統、心血管系統和泌尿生殖系統都有損傷作用,尤其作為劑量依賴性肝毒素,可導致肝細胞壞死。

同樣,網癮的危害也不小,長時間沉迷網路小說,迷戀於虛擬世界,會導致自我封閉,與現實產生隔閡,不願與人交往,長此以往甚至導致人格異化。而網文中熱血暴力、色情等場景的描寫極易給自製力不強的青少年學生造成不利影響並誘發犯罪。有關調查數據表明,在押性犯罪的未成年犯中有90.82%與網路色情信息的不良影響有關。而暴力犯罪中,高達三分之一的未成年人犯罪與長期沉迷網路游戲有關。

因此,簡單的用一個「不良嗜好」去戒掉另一個不良嗜好的做法顯然是不明智的,毒癮要戒,網癮更需防範!

③ 馬季的其他

《網路文學詞典》詞條:
馬季(1964—),男,回族,江蘇鎮江人。中國作家網副主編,《長篇小說選刊》主編助理,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文情報告》編委,中國出版政府獎評委,「網路文學十年盤點」主持人。出版專著有《讀屏時代的寫作:網路文學10年史》(中國工人出版社,2008),《21世紀網路文學排行榜》(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10),《網路文學透視與備忘》(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等,其中《讀屏時代的寫作——網路文學10年史》一書為中國作協重點扶持項目,獲中國當代文學研究第11屆優秀成果獎。代表論文包括《網路文學的早期歷程》(《紅豆》2006年第3期),《網路文學的三次沖擊波》(《紅豆》2006年第5期),《文學網站和博客現象》(《紅豆》2006年第7 期),《網路時代的民族文學生態》(《民族文學研究》2009年第1期),《網路文學的此在和未來》(《創作評譚》2009年第5期),《網路上的文學新景觀》(《文藝報》2009年8月27日),《網路文學與傳統文學縱橫論》(《廣州文藝》2009年第12期),《網路文學:與傳統逐漸融合,生產消費機製成型——2009年中國網路文學述略》(《文藝爭鳴》2010年第1期),《網路文學:直逼文學價值認同斷裂的現實》(《南方文壇》2010年第4期),《話語方式轉變中的網路寫作——兼評網路小說十年十部佳作》(《文藝爭鳴》2010年第10期),《數字化閱讀中的網路文學》《光明日報》2011年1月25日,《網路寫作:意義超越任何一次文學革命》(《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1月25日),《網路文學:中國當代文學第二次起航》(《人民日報》2011年4月19 日),《穿越文學熱潮背後的思考》(《人民日報》2011年8月9日),《少數民族網路文學的價值與意義》(《南方文壇》2011年第5期),《類型文學的旨歸及其重要形態簡析》(《創作評譚》2011年第5期)等。
《回族文學史》詞條:
馬季,男,1964年1月出生於江蘇省鎮江市。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畢業。文學創作一級。中南大學文學院兼職教授。中國出版政府獎評委。國家數字出版專家組成員。曾任江蘇省鎮江市文聯《金山》雜志副主編、主編,吉林省作協任《作家》雜志編輯。1980年代主要從事詩歌創作,2000年以後在長春期間主要寫作短篇小說,並涉獵文學理論研究。2005年調任中國作協《長篇小說選刊》雜志編輯部主任,後任主編助理。2009年調中國作家網任副主編。出版的文學作品主要有:《馬季詩選》《月光奏鳴曲》(小說集)、《夏娃的花環》(散文隨筆集)、《冷鋒》(長篇紀實),以及歷史文化專著《消失的王城》《消失的寶藏》《消失的文化遺產》等。
2001年,馬季開始研究網路文學,成為國內較早從事新媒體文學研究的理論專家。2005年起至今,馬季陸續在國內核心報刊《中國社會科學》《民族文學研究》《當代作家評論》《揚子江評論》《南方文壇》《作品與爭鳴》《文藝爭鳴》《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藝報》《文學報》《中華讀書報》《中國圖書商報》《中國文化報》《新華文摘》等報刊發表文學理論評文章300餘篇,多篇文章被轉載,並被譯介到國外。作品入選《文藝報》2002-2007年、2009年優秀作品集,以及《建國60周年少數民族優秀作品選?理論卷》。同時,馬季還十分關注少數民族網路創作,撰寫了《網路時代的民族文學生態》《民族作家隊伍中的網路星辰》《在虛實之間穿越與流浪――回族網路作家夜有輕寒、蘭喜喜創作簡論》等多篇論文。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網路文學也如雨後春筍般日益涌現。盡管目前網路文學已經進入大眾的視野,但是它和傳統文學之間還是有很大的區別,而且學術界關於網路文學的成熟的理論表述也是相當少的。在國內網路文學研究者當中,馬季是成績比較突出的一位專家。他除了發表大量學術論文外,還出版《讀屏時代的寫作—網路文學10年史》(2008年1月中國工人出版社出版)、《網路文學透視與備忘》(2010年12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兩本理論專著。《讀屏時代的寫作—網路文學10年史》對網路文學的發生發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它不但從時間上追溯了這一特殊的文學現象演化的歷程,而且緊扣住它的特徵、生產與傳播方式,從作者、網站、作品等方面給讀者生動地描述了它的種種形態。不僅全面介紹、評述了中國大陸網路文學的發展歷程,還對歐美、韓日、台灣地區的網路文學發展進行了綜述。該書出版後產生重要反響,著名文學評論家雷達、賀紹俊、白燁、汪政和網路評論家元辰、桫欏分別在《文藝報》《中國藝術報》《文匯讀書周報》《出版商務周報》撰寫評論文章,認為《讀屏時代》一書是填補網路文學學術研究空白的重要著作,該書當年獲得中國當代文學研究第十一屆優秀成果獎。2010年出版的《網路文學透視與備忘》是一本論文集,立足於網路創作現實,對網路文學的表現形式、審美特徵及其與時代的關系進行了全面系統的分析、研究,對少數民族網路寫作、網路類型小說的文本價值,網路文學與傳統文學的區別和差異等也有細致、獨到的論述。他還主編了《21世紀網路文學排行榜》(2010年9月百花洲文藝出版社出版),及三卷本網路短篇小說集《我的聊齋故事》等。
2006年以來,馬季受聘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文學藍皮書」編委,連續六年撰寫《中國網路文學年度報告》。多次為社會科學院國情咨詢項目做「網路文學發展狀況」專題演講;受邀擔任「首屆中國網路文學發展與研討峰會」主講嘉賓,做題為《網路文學與傳統文學縱橫論》的演講;受邀擔任第18屆全國圖書博覽會主講嘉賓,做題為《在網路中成長,與網路共生》的演講;受邀擔任網路文學與傳統文學對話會主講嘉賓,做題為《網路文學與文學期刊的關系》的演講。2007年10月以來擔任《中國新聞出版報》《商務出版周報》和《大家》雜志評論專家。2008年11月主持由中國作協組織的「網路文學十年盤點」活動,產生巨大社會影響。他個人申報的學術選題分別於2007年和2011年兩次獲得中國作協重點項目扶持。
2009年調入中國作家網,擔任全國網路文學重點園地聯系會議聯絡人,主要承擔全國網路文學的組織和創作研究工作。並應聘擔任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新媒體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同年,中國作協魯迅文學院開辦網路作家班,馬季擔任授課老師和教學輔導員工作,與來自全國的網路作家建立了密切的聯系,這一方面為他的研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另一方面為他扶持培養新的網路文學理論研究者提供了便利條件。我們相信在馬季的帶動下,不久的以後一定會有網路文學學與網路批評家的誕生,網路文學的研究領域前景光明。
除了個人研究之外,馬季還承擔了集體組織研究工作,先後參與了中國作協的一系列調研活動,如「關於新文藝思潮的調研」( 2009年);「關於網路文學維權狀況的調研」(2010年),報告被中宣部內刊全文轉載;「關於網路文學編輯職稱的調研」(2012年)等。馬季先後接受《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社會科學報》《文藝報》《新京報》《中華讀書報》等多家媒體采訪,提出「網路文學十年三代」、「網路文學或將是中國當代文學的拐點」、「網路文學:中國當代文學第二次起航」、「網路文學對中國未來新的文學格局起到決定性作用」、「網路文學為國家文化發展戰略提供契機」等學術觀點,被專業和大眾媒體廣泛採用。
在2005年至2009年任中國作協《長篇小說選刊》雜志編輯部主任、主編助理期間,馬季在傳統文學評論領域也取得了一些成績,發表多篇小說評論和理論文章。並在《大家》雜志開辟「大家雅座?馬季設座」專欄;在《文藝報》主持「書香茶座」文藝理論欄目;在《作家》《出版人》等刊物開辟文學評論與對話專欄,與新生代作家東西、李洱、范穩、紅柯、艾偉、北北、邱華棟、石舒清、姚鄂梅、徐坤、魏微、戴來、朱文穎、徐則臣、溫亞軍、盛可以、李浩、葛亮等一批作家進行文學對話,文章發表後在文學界產生反響,被認為是對新生代作家研究的重要成果。

④ 如何從起點網站研究網路小說的當前流行及未來趨勢

1、2001年11月,起點中文網的前身,玄幻文學協會由一批愛好玄幻寫作創作的作者發起成立。2、2002年5月,玄幻文學協會籌備成立文學性質的個人網站,正式成立起點中文網。3、2002年6月,起點中文網第一版網站推出,開始試運行。4、2003年5月,起點中文網第二版問世並投入使用。5、2003年8月23日,起點第二版的改良升級工作完成,加入貼近書起點中文網友的閱讀設置。6、2003年10月10日,起點正式推出第一批VIP電子出版作品,VIP會員計劃正式啟動。7、2003年11月1日,2003年全國個人網站大賽,起點中文網從近2000多參選網站中脫穎而出成為第一名。8、2004年6月1日,起點中文網世界ALEXA排名第100名,成為國內第一家擠身於世界百強的原創文學門戶網站。9、2004年10月8日,起點中文網正式宣布被盛大網路收購,成為盛大全資子公司。10、2004年12月18日,起點中文網在上海召開「盛大起點2004年原創文學之旅」,創國內網路文學年會盛況。11、2005年5月15日,起點中文網三周年慶,綜述起點三年創業及發展歷程。12、2005年7月31日,起點中文網當月簽約作品稿酬發放突破100萬,創業內發展奇跡。13、2005年10月10日,起點中文網VIP制度實施二周年慶,起點電子出版業務步入高速發展期。14、2005年12月17日,第二屆中國原創文學年會暨起點作者年會在上海召開,探討原創文學及出版工作的發展。15、2007年3月7日,上海盛大網路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盛大網路)正式宣布,向旗下全資子公司——上海玄霆娛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玄霆)增加1億元注冊資本。玄霆主要運營起點中文網網站(以下簡稱起點網)。這是繼2004年10月,盛大網路全資收購起點網以來,第三次向其增加投資,同時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

⑤ 從事寫網路小說前景如何

現在寫網路小說有前途的,網路文學的快速發展,證明以網路為媒介的新小說誕生了,網路小說借著網路的載體,會有一個前所未有的自由、浪漫、蓬勃的一種前景。

網路是沒有圍牆的世界,它絕對自由,因為沒有圍牆了,在網路上我,可以寫更無拘無束的小說,就是更符合人類對於小說需求的那種小說,網路小說最大的作用肯定是娛樂。

未來的網路小說在很長時間內依然會依賴這種市場發展模式延伸和改變自己。有趣的是,下游的產業資本將與上游的文學網站既合作又競爭,主動攫取他們可用的作家資源和作品資源。精準了解文化產業需求的中介公司、經紀公司如果能及時找到位置,加入版權交易和開發服務,獲得金融支持,形成行業,也將 是不可小覷的一股力量。由此引發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將使網路小說成為各個方面共同關注的興奮點,管理和推動都是必然。

網路小說的「多極化」會帶來學者研究和「經典化」過程中的「多極化」,那又是一場場充滿爭辯的好戲,我做好了圍觀的准備。也鑒於網路小說在新媒體時代如此牽涉廣泛,自然會誕生從文學、文化、產業、科技、意識形態、社會學、人類學、神話學、未來學、精神分析學、後現代主義、女性主義等各個背景對它加以研究的學派和成果,如果那一天到來,證明它已完全成熟。

相信這一格局之下,網路小說會加快它步入盛期的節奏,富有集大成意味的精品可能接二連三地出現。同時,由於「未來」維度的提醒,我相信網路小說的勃興,終極關懷將賦予他們重要的使命和關注度。

⑥ 由一部《誅仙》而引起的對於網路玄幻小說的研究與探討,從中分析出網路小說與非網路小說的優勢與劣勢。

"Executes by one regarding the network unreliable imaginary novel research which and the discussion Immortal" causes, analyzes the network novel and the non-network novel superiority and the inferiority.


From a "Zhu Xian" and caused the network Xuanhuan novel research and study, from a network of networks and non-fiction novel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⑦ 網路小說怎麼創新,才能更受歡迎,網路小說發展十幾年,沒有太多變化,後者大多跟風,大神新瓶裝舊酒

在當今小說泛濫的年代,越來越多的小說慢慢都忽略了創作技巧,盲目地追求快感、發泄、濫竽充數等現象也越來越多。文筆再好,語句再華麗,情節再誇張,那都只是表面的,猶如一個帥哥、美女,這類小說可能一開始很吸引人,但接下去,能不能把那批讀者留住就要看作者真正的本事了。我認為文章離不開人性,據我所知,當今最熱門最受歡迎的動漫,往往是那些繪畫水平一般,但在故事方面引人入勝的作品,特別是在人性方麵塑造成功的作品;而那些繪畫水平已達到「大師」級的,就因為故事方面無法滿足讀者的要求而被打入冷宮的作品很多。舉例,比較成功的動漫作品《高達》,主要描述了戰爭的本性――是因為強大的力量才帶來戰爭還是因為需要和平才需要力量來維護和平?戰爭是對是錯一直是大家尋找的問題。它把戰爭描述的淋漓盡致,更是運用戰爭襯托出人性的多面現象。所以,日本《高達》系列的動漫一直高居榜首。現在我們來討論小說的創作技巧:小說劇情是有節奏感的,它就像一首鋼琴曲,它的旋律有輕、重、急、緩,曲子在緩和、溫順的時候,或激情、高昂的時候,都要經過深思熟慮的設計才可以完成。一個旋律很沒的曲子,聽起來會很舒服、感動。但如果曲子是雜亂無章、不和諧,聽起來就顯得格外刺耳、不舒服,也不知道它要表達什麼。曲子有抑揚頓挫,那故事的結構也是一樣的。一、人物個性的刻畫1、人物表現的要素有:a、獨有的表情b、習慣的動作c、常用的對白d、思想y、意念和慾望f、弱點和缺陷g、角色的好惡習性2、這些要素的運用:以上要素都可以當作創作的工具,這些工具一定要善於運用,你可以將這些設定條列出來,然後有表現的部分做出記號,比較重要的個性部分,應該要不斷重復的表現出來,以加深讀者對角色的印象。二、配角的運用和襯托有那麼句笑話,帥哥美女總喜歡跟比自己丑或矮的人呆在一起,因為那時襯托。故事創作也一樣,也需要這種襯托,特別是配角的襯托,不斷地運用配角來襯托主角,全力將你的主角塑造成偶像。所以,所有的配角,都是為襯托主角而設定出來的。1、配角的類型:正面――導師型、愛慕型、協助型不確定――神秘型、競爭型、丑角型負面――陷害型2、協助型:時常和主角形影不離地出現,有難同當,有富同享的必備角色。導師型:給予主角正確知識和觀念的輔助角色愛慕型:主角心儀的對象,通常也會是(男)女主角,對主角心境影響很大,是影響整個劇情變化的重要角色。神秘型:對主角會有明顯的正面或負面影響,絕不會自己報上名來,通常他都會被神格化。競爭型:實力一定不主角先佔優勢,但本身會對主角的隱藏實力感到興奮或畏懼,不會阻礙主角的進步,反而會促進主角的成長,成為足以和自己競爭的對手。陷害型:通常為了得到主角擁有的某樣東西,或者是本身看主角不順眼等不同理由,經常和主角作對,也是劇情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丑角型:常常會扯人後腿,作出很白痴、荒唐的事,為搞笑而聲的角色。3、每個角色都有他必要的功能,就象在線游戲一樣,在你的劇情中必須不斷地製造平衡,再將平衡打破,因此角色之間的互動也就相應的重要,正面的力量太強時,就表示危機感不足;負面的力量太強時,就表示主角的地位要崩潰。在這樣的堆棧下不斷地製造出高潮。三、橋段的發揮和設定1、對比法橋段:在主角的定位上,安排另一個橋段,與主角的設定做嫉妒的反差對比,這樣的方式,容易讓讀者有一個度量的標准,更能突現出主角的不同。如:一個走投無路的敗家子遇到一貧如洗,但對未來充滿希望的主角,兩者產生極大的反差,更能襯托主角,塑造他的形象。2、堆棧法橋段:把橋段的布局事先安排到一個高度,再將主角疊到這個高度上,自然主角就不費吹灰之力到達最高的位置。如:一個傳說中的劍客,,劍術相當精湛,沒有任何人是他的敵手,一些挑戰他的都在三招內被斬斃。但是離奇的是,在對上一個不起眼的中年流浪漢時被一擊打敗了,而當眾人崇拜他時出現了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流浪漢稱他為師傅。這樣的範例說明了少年可能是更厲害的角色,背後或許有很多的想像空間,看是我們已經將這少年的能力和地位等級,運用其他人的力量拉到了一個非凡的高點。3、陷阱法橋段:運用橋段將主角慢慢逼向絕境,讓讀者一直為主角的危機而擔心,再進行一個大的轉變,使主角的位置正反顛倒,產生極大的落差,以突主角的能力。原則是,設定持續低潮的橋段,讓轉變過程迅速成為高潮,使主角能力加倍地突顯。比如:原本一直處在被欺負困境的主角,到最後才讓讀者知道,原來是主角一直在「大智若愚」,使得後期敵對方突然處在了下風。四、善用伏筆伏筆是作者為了表現某段重要的劇情,在先前便設了相關的橋段或提示,到故事進行了一個程度後,再將這個橋段或提示呼應出來的手法。伏筆就象是一個隱藏的炸彈,它讓劇情產生的變化,它的表現方式可能只有出現一次的畫面,也可能是一段不經意的橋段,甚至有可能是一句對白;伏筆的埋設,不要和伏筆的呼應脫離太久,這樣,讀者的記憶可能會消失,而失去了伏筆的意義;伏筆的描述也可以是連續性的,在一個個段落中埋下伏筆的一個片段,最後在全部組合起來,這樣方式的可以讓伏筆體現的時間不斷向後延伸。1、伏筆離不開主題這是一個不變的原則,故事的重點只有一個,所有的因素都要因這樣的原則而產生,伏筆的內容不要和主題無關,否則不但達不到效果,也有可能削弱了故事的力量。2、不要使用過多的伏筆過多不同的伏筆,反而會讓讀者搞不清楚狀況,失去了伏筆的意義,除非是有連貫性的伏筆,做連續性的埋設;過度的買弄伏筆,也會讓故事的主題變的模糊不清。3、成為轉化的力量與高潮的爆發點伏筆的設計,目的是出乎讀者的意料之外,這樣的設計,也是劇情中轉變的一種方式。伏筆的揭曉和呼應,時間點相當重要,這也牽涉到劇情的節奏問題,如果我們能善用伏筆,並在高潮點爆發,這是最好的表現方式。4、記得收尾對伏筆的埋設,我們一定要相當的清楚,否則會變得虎頭蛇尾,到最後突然小時了卻沒有清楚交代;前頭埋伏了幾個復辟,到最後就一定要相互呼應幾個伏筆,如果我們的劇情太過復雜,建議最好能做筆記,再在編劇過程中不斷地提醒自己,以免劇情結束後有所遺漏。五、劇情的節奏1、過山車原理我們說平淡的戲,可能提不起讀者的興趣,但是都是高潮的戲也會讓讀者過度緊張,變得麻痹;假設劇情的高低,就像一條起伏的曲線,我們可以分析出一個原則,就是高低起伏越大的劇情,達到的效果就越驚人,就像是游樂園的過山車一樣,高低落差越大的段落,乘客尖叫的聲音也就越凄慘,刺激的過程越高。我們可以稱這樣的原理叫做過山車原理。2、劇情的拍子但是這里我們還要補充的是節奏。如果高低起伏是坐標上的Y軸,那麼X軸的部分可以說是拍子;音樂中一個小節可以是一拍,二分之一拍,也可以快到八分之一拍;節奏的快慢,相對的影響到人的情緒起伏,慢的拍子,給人平穩的情緒,而越快的拍子,則給人緊張的情緒,這樣的原理也適用在劇情的結構上。這里,大家應該注意到了,為什麼說藝術是相同的原理,這個節奏同樣的也可以體現在美術作品、書法、顏色及符號上等,都是同樣的原理。3、運用快慢的搭配來控制讀者的情緒a、平穩劇情搭配慢節奏b、沖擊劇情搭配快節奏六、吊讀者的胃口很多新人編的故事常犯的錯誤,就是直腸子一路通到底,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很多不錯的點子,還沒有醞釀的過程,就直接演出來了。上面已經說了很多的激發,目的是在增加我們可以表演的手法,將我們想表達的重點,醞釀到最佳時機再爆發出來。明白地說,小說就像作家與讀者的鬥智,當我們安排的劇情,在一開始就已經被讀者知道結局的話,讀者還有想看下去的慾望嗎?1、讓讀者上鉤其實作者就是故事的主宰,你就是神,可以決定劇中任何角色的命運;同樣的,你也可以決定你最精彩的點子,要在什麼時候出現,只要是讀者最想知道的答案,你就肯定不能太早讓讀者知道,但是每個過程卻透露出一點點片段的信息,讓讀者急著想知道,又不能知道,然後便慢慢地被你的劇情牽著走。2、最佳時機謎底揭曉而讓讀者知道解答的時機,就像是在釣魚一樣,拉桿的時間點一定要准確,當魚上鉤時,太早拉了,誘餌還沒有進到魚嘴,魚會跑掉;太晚拉了,誘餌已經被吃了,魚也會跑。太早將答案說出,讀者對你的需求還沒形成,效果會打折扣;而太晚將答案說出來,讀者失去耐心也會跑了。收放之間一定要掌握好,如果沒有信心的話,不妨多讓幾個好友看看,給予一些意見,作為你修正的參考。七、掌握主題小說最重要原則應該就是掌握主題。當我們在進行創作時,無論有什麼再好的點子,都應該以不偏離主題為最高原則。覺得什麼好就加入什麼,沒有想法就不斷地假如其他的想法,這樣的編劇方式是不正確的。我看到不少的小說都偏離的主題,常常是因為有了突發靈感,或許是沒有好的想法,編不下去,就加入很多與主題不相乾的進去,違背了主題。1、如何不偏題如果是能夠加分的靈感,那是求之不得,一定要加進去,如果沒有任何可以結合的可能,那麼,就請將這個想法儲存起來,說不定可以作為下一部作品的創意,。如果真的想不出點子,建議你回到原點,看看你先前的設定,只要之前的工作都做足了,一定可以從中找到一個方向的,你也可以在看看已經完成的劇情,是否有什麼地方是忘了交代,或者可以延伸的;以讀者的角度,反復地在你的作品中觀察找尋可以接續的方向,也是一種方法;再不然,你就擱下筆,離開你的作品,做些其他的事情,讓自己放鬆一下,因為可能你已經鑽進牛角里無法自拔。2、多線架構的使用原則有時我們也會使用難度較高的多線架構,這樣的編劇手法需要比較熟練的經驗,對於大長篇的劇情,多線構架也變得必要,因為出現的人物越來越多,要交代的故事也不會僅限於一個故事,多線架構的注意重點大致如下:a、前後呼應:故事的主構架是固定的,在劇情當中會出現分支的劇情,但是記住,分支劇情最後必須在歸於主題上,,否則會變成無法收尾。b、主次分明:就是主題在分支架構出現後,逐漸被分支架構取代,分支架構變成主架構,這就是主題產生偏移,也是我們最當心的忌諱。因此,我們必須分清架構的主從系,才不至於編到最後反客為主。C、懂得割愛:志氣那也提過,有時候我們回有太多的點子,巴不得全部都擠到一部作品上。其實,當我們的劇情已經相當扎實的時候,就不要再畫蛇添足,這會讓讀者產生麻痹,或者邊得難以閱讀。太復雜的劇情,通常也不太容易被大眾接受,畢竟,小說是一種大眾化的商品,我們要符合的對象也是一般的讀者,因此,有時候割愛是必須的,保留一些好的創意,做瑕疵長做的題材。八、製造高潮平淡的劇情未嘗不是一種表現的形式,如果你能將故事說的很平淡,卻有撼動人心,那你的功力可就非比尋常了;平淡的手法其實也暗藏高潮,只是埋藏的很好不被看到罷了,對於創作的新人來說,高潮起伏的劇情會遠比平淡的劇情容易處理多了,我們要先學會如何製造高潮,待經驗豐富之後,再慢慢學者如何將高潮暗藏在劇情中。讀者在閱讀你的作品時,總是在期待著你製造的高潮,你精心的規劃,漫長的經營,為的就是將劇情中最精彩的部分,深刻地表現出來,感動讀者的心,讓讀者為你哭為你笑。但如果沒有表現好,這個作品其實就算失敗了。1、集中所有力量為了高潮:當劇情順利的進展了,我們就要集中所有的注意力,製造出劇情中的高潮,我們應當集中所有的技巧,在關鍵的高潮點爆發出來,這樣的劇情才會深入人心。所謂的技巧,如:時間的流動、節奏、吊胃口、創意、主線、人物、場景、伏筆等2、多不如好:劇情中的高潮不要放在架構上無關緊要的地方,其實也等同於不要偏離主線,等同於前面所有經營的方向不要偏離主題,這樣的效果才能扎扎實實地呈現出來。3、出人意外:另外,高潮的表現方式,希望哪個不要太過公式化,以往見過的各種表現方式是可以供作參考,但是最好我們能在多用點心思去變化,虛則實之,實則虛之,在與讀者的鬥智過程中,盡量能出乎眾人的意料之外,才會讓讀者驚嘆,總之,多想一點,就會有所不同。4、持續的高潮:持續性的高潮是否是一種忌諱呢?我們希望與眾不同,就必須要脫離框架,有時,忌諱的使用也是非常手段,能夠達到非常的效果,如果我們在前期積蓄的能量是足以發揮到第二甚至第三次的高潮,那麼,我們使用持續的高潮又未嘗不可。但是使用連續高潮時,須注意對讀者的刺激性會產生麻痹,因此,該收的時候就要收,適可而止。九、人性是故事的心臟這里以漫畫為題材來講述這個道理。有不少畫技超高的作品,卻不是最熱門的作品,而有些熱門的作品畫技卻相當平庸,道理其實簡單,畫面只是吸引讀者第一印象的要素。就像是我們在街上見到一個帥哥一樣,通常會不自覺地看上一眼,只能說是喜歡,但是要真正愛上他,甚至一生一世,那你就會考慮他的內在了。如果他像個木頭人虛有其表,可能放在你身邊一星期你都會覺得礙眼。因此,除了吸引讀者的第一眼之外,如何留住讀者完整地看完你的作品而不覺得厭倦,就是決勝的關鍵了,想想看那些連載數十冊的漫畫巨著,是如何留住讀者的心長達十年以上的光陰而不變,更是為之而瘋狂地追捧。(寫到這里,我突然想到前幾年,就是漫畫作品《棋魂》很紅的那段時期,中國的圍棋協會,不知道叫什麼來這,忘名了,只知道他在中國的圍棋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在他新出的圍棋小說中卻大量地抄襲《棋魂》這部作品,結果使他在上海簽名會時被大量的《棋魂》迷臭罵,更是有人流著淚當著他的面撕掉他的小說。這是何等的痛心啊!中國的名人盡抄襲了日本的作品,作為《棋魂》迷的讀者(包括大部分的漫畫迷),是無法忍受的!結果他的網站論壇被罵的帖子超過10000頁,每天罵人的帖子接近1000頁的數字增長。想想看,當是一部漫畫作品就有那麼多人的擁戴,這需何等的魅力。我想問問看,中國有幾部的小說能達到這種效果?還有部《海賊王》的漫畫,我看連載起碼有個12年以上,擁護、支持它,為它而瘋狂的漫迷有多少啊!他的銷售書冊有好幾次位居日本漫畫榜首,為什麼?說白了,就因為是它可以讓人大笑,也可以讓人大哭的動漫作品,人物個性鮮明,故事發展令人匪夷所思,緊緊扣住「人性」來描述的作品。)答案其實很簡單,就是人性!我們必須給予劇中的角色有獨特的性格,運用這些強烈的角色,將人性完整的表達出來。我們必須能控制讀者的情緒,引發讀者的人性,讓讀者該哭時狂哭,該笑時狂笑,這也就是戲劇的獨特魅力。因此設計選題時,人物也是擔任相當重要的部分,有些好的題材,其實也是在人設前就已經成功了。記住設定選材時,也將人物與人性的表達重點預設進去。任何作品吸引讀者目光的地方不是單純的畫技、華麗的語句,而是動人的故事,而動人的故事往往是由人性表現出來的。十、同中求異很多的經典題材或是成功的作品都是值得吸收參考的,世界上沒有被創作出來的題材似乎已經很少了,對於我們的創作來說,經常會發現一個很多的創意題材,可能在很久以前已經有人做過了,或不久之後市面上出現雷同的題材,令你十分惋惜,這種撞車的情形是常常發生的。試想,當你的作品被忍耐懷疑有抄襲嫌疑的時候,你是不是會覺得無辜呢?我們如何在信息和創意不斷爆炸的年代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或者是在已經成功的題材中發現新的課題。即便是再經典的題材,因為時空的轉換,和創作者成長環境的不同,也有機會出現不同的表達方式和新的內涵,因此,找出成功作品的骨架、精神及精彩的要素,加入自己新的想法及個人的特色重新包裝,不難找出好的作品方向。十一、格局的創意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電影的一些影視分析,大家都說張藝某的片子都是大格局,能做到像張藝某一樣大格局的人為數不多的。1、點型創意:這類型的創意,通常只用於一個小細節上,不適合做太長的延伸,在創作上是屬於點綴的作用。點型創意是一個獨立的創意類型,她可以單獨的存在,也可以任意地置入到劇情中需要的部分。類似一句有趣的對白,或是一個搞笑的動作,這樣的創意也能轉換成為角色的口頭禪或習慣動作。在一個好的劇本裡面,點型的創意是隨時存在的,因為他就像一張完美的傢具的裝飾一樣,讓讀者隨時隨刻都體會到作者的用心。這樣的創意是不具備延伸性的,我們在發想的階段,如果是長篇的故事,則必須將這樣的創意記錄下來,無需放進故事骨架當中,因為發想階段,篩選出重點是相當重要的,必須時割捨這樣的創意也沒有關系。2、關鍵型創意:這類型的創意是屬於劇情中重要橋段或轉折點上的關鍵,他會影響到故事的延伸發展和呼應前頭的伏筆,這樣的創意也有可能形成一個短篇的故事關鍵型創意的特點就是他只為了某個單一的目的所產生的點子,不同於典型的創意,他的框架足以發揮到一個簡單完整的故事。關鍵型創意在長篇的故事當中,可以是一個段落的重要環節,數個關鍵型創意,便足以架構出一個長篇的故事。發想時的重點,在於出人意料的情節轉變,目的在於短時間內壓縮讀者的情緒,或引讀者的注目。長篇故事開場時的關鍵創意更是重要,因為讀者在前幾回的反應,決定了你這篇作品的後續生命,如果沒有在一開始就運用關鍵型創意吸引住讀者,後續的故事再精彩都可能徒勞無功。3、架構型創意:也就是足以支撐個長篇故事或單元性故事的主要架構創意,這樣的架構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故事骨架,而故事骨架的好壞取決於構架型創意是否夠力。關於創意,除了及時捕捉突如其來的靈感之外,平時的積累也是很內重要的,擁有了一定的積累,對日後的創作會非常有幫助。當以上所提到的創意靈感充分集合之後,才能構思出有趣深動的故事情節。十二、發想創意的方法1、市場分析法:觀察目前市場上流行的素材,若是現有的素材大多已開發,則可運用兩種以上的流行素材結合成為新的創作題材,這類的手法常常出現在偶像劇的創作上。小說也一樣,奇幻的故事可以結合武俠,都市的故事可以結合奇幻等等!首先,我們必須先關注流行的信息,針對你有興趣的題材,開始收集相關的資料,做基本的功課,最好也能到相關的場所實際體驗,並與相關的人物進行訪談,會讓創作的內容更貼近現實,當然,若是該題材是你親身的經歷將會更好,因為很多細節的部分描寫更為主動。2、趨勢發想法:未來的世界一直是科學家們努力研究的方向,以往這樣的想像都僅能從想像力豐富的腦袋中挖掘出來,慶幸的是現在這些對未來的預測我們也能在各類媒體中輕易地得知,而且也極可能的被實現,因此,除了以現在有的環境當作創意發想的方向之外,我們也可以多注意未來的趨勢方向,越遙遠的未來,想像的空間也就越大。3、逆向思維法:一般人的思考模式會依尋自我或前人的經驗甚至書本上的資料作為依據,而這樣的方向也往往讓創意受到了局限,尚若問題和答案在同一個圓圈的兩個點上,而兩個點又極為相近,如果依照經驗,必須要繞完一圈才能獲得答案,那麼反過來走,可能答案就近在眼前了。另外,與常人的思考邏輯完全相同,也就等同於沒有新鮮感,沒有刺激性。如果違反常人的思考方式,你可能就會輕易地找到的全新創意。4、慾望滿足法:其實許多創作都在滿足人們對現實環境的不滿足。人會有很多慾望,但是這些慾望大部分人一生都很難達成,小到希望能知道明天考試的答案,希望哪個同桌討厭的小胖不要再欺負我:希望有一個超級帥哥或美女當你的異性朋友,等等。現實生活達不到的事,人們希望能由幻想來滿足自己。十三、最後要注意的永遠覺得不足,在創作中不斷地修正。作為一個創作者,應該有求新求變的精神,因為讀者不斷地成長,市面上的作品也會不斷地推陳出新,如果沒有挑戰的心態,作品便會變的陳舊,而漸漸脫離市場,你也會慢慢也退居幕後。記住保留一種心態,就是永遠覺得不足,也只有不足才會想要進步,也才會不斷地吸收成長,你認為的高有多高,宇宙的盡頭到得了嗎?人類永遠是渺小的,學習永遠都不會結束。而在創作中,也不要自滿,隨時檢視自己的作品是否還有更好的可能,因為作品面對的是各式各樣挑剔的讀者。特別是新的寫手,很容易會被一些花言巧語的評語捧得天花亂墜,不能自我,還真以為自己寫得很好了。我們面對的評語無論好壞,都必須朝不斷創新、不斷學習、不斷超越自我的方向努力,這也應該是創作者的堅持

⑧ 如何從起點網站研究網路小說的當前流行及未來趨勢

看銷售榜

⑨ 起點網是什麼時候出來的網路小說最早流行是什麼時候

1、 2001年11月,起點中文網的前身,玄幻文學協會由一批愛好玄幻寫作創作的作者發起成立。 2、 2002年5月,玄幻文學協會籌備成立文學性質的個人網站,正式成立起點中文網。3、 2002年6月,起點中文網第一版網站推出,開始試運行。4、 2003年5月,起點中文網第二版問世並投入使用。 5、 2003年8月23日,起點第二版的改良升級工作完成,加入更多貼近書 起點中文網友的閱讀設置。 6、2003年10月10日,起點正式推出第一批VIP電子出版作品,VIP會員計劃正式啟動。 7、2003年11月1日,2003年全國個人網站大賽,起點中文網從近2000多參選網站中脫穎而出成為第一名。 8、2004年6月1日,起點中文網世界ALEXA排名第100名,成為國內第一家擠身於世界百強的原創文學門戶網站。 9、2004年10月8日,起點中文網正式宣布被盛大網路收購,成為盛大全資子公司。 10、2004年12月18日,起點中文網在上海召開「盛大起點2004年原創文學之旅」,創國內網路文學年會盛況。 11、2005年5月15日,起點中文網三周年慶,綜述起點三年創業及發展歷程。 12、2005年7月31日,起點中文網當月簽約作品稿酬發放突破100萬,創業內發展奇跡。 13、2005年10月10日,起點中文網VIP制度實施二周年慶,起點電子出版業務步入高速發展期。 14、2005年12月17日,第二屆中國原創文學年會暨起點作者年會在上海召開,探討原創文學及出版工作的發展。 15、 2007年3月7日,上海盛大網路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盛大網路)正式宣布,向旗下全資子公司——上海玄霆娛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玄霆)增加1億元注冊資本。玄霆主要運營起點中文網網站(以下簡稱起點網)。這是繼2004年10月,盛大網路全資收購起點網以來,第三次向其增加投資,同時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

⑩ 網路文學的現狀與前景

網路文學行業主要平台:起點讀書;閱文集團;晉江文學等

本文核心數據:網路文學市場規模;用戶規模;網路文學作品數量;付費率;熱榜入選數量佔比

市場規模趨於平穩,國內用戶量趨於飽和

我國網路文學產業市場規模穩步發展,在免費閱讀模式和付費閱讀並存的情況下,市場規模進一步提升,達到268.1億。但整體來看,我姑而網路文學市場規模增速趨於平緩。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互聯網+圖書出版行業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機會深度研究報告》。

熱點內容
蘇玥重生小說 發布:2025-09-14 19:17:43 瀏覽:14
言情現代小說排行榜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9-14 19:11:37 瀏覽:783
言情小說活色生香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9-14 19:04:03 瀏覽:941
重生穿越的娛樂圈小說 發布:2025-09-14 19:02:25 瀏覽:999
煙花原著小說結局 發布:2025-09-14 19:00:55 瀏覽:14
好看的言情經典古風小說 發布:2025-09-14 18:47:18 瀏覽:468
現代網路小說中的詩詞 發布:2025-09-14 18:35:41 瀏覽:359
重生明星小說女主是熱巴的 發布:2025-09-14 18:30:31 瀏覽:725
女主是狐狸男主是總裁的小說 發布:2025-09-14 18:20:30 瀏覽:434
刺客信條小說和游戲 發布:2025-09-14 18:16:21 瀏覽: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