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克蘇魯游戲最新章節列表
A. 克蘇魯的呼喚的小說簡介
克蘇魯的呼喚也是一個角色扮演游戲,由混沌元素出版,其特色是以凡人去追查神秘現象並發現超越人類理解的宇宙真相,在越知道世界的真面目後,調查員(investigator,CoC對角色的稱呼)就越接近瘋狂,故事背景主要是真實世界混合克蘇魯神話,因此在游戲過程中克蘇魯神話是一個極有用的技能,但是由於系統的設計,追求被禁止的知識是發狂的前一歩,習得克蘇魯神話的調查員將漸漸變成非一般人的存在。
克蘇魯的呼喚中的名句:That is not dead which can eternal lie
And with strange aeons even death may die
死者並不會永遠安息
奇妙的永劫亦不以死為終焉
「為什麼你們要以科幻小說的名義刊登像洛夫克拉夫特的『瘋人山』那樣的東西?難道你們真的困難到了如此地步,非登這種廢話連篇的東西不可嗎?……如果諸如此類的故事——像是兩個人看著某個古代廢墟中的石刻把自己嚇個半死,或是什麼人被連作者本人也描述不清的什麼東西追逐著,或是誰嘰嘰咕咕地述說著諸如沒有窗戶的五維密室、約-梭托等等無可名狀的恐懼,等等——就是未來的探險故事《驚天傳奇》的構成的話,那就只能盼老天爺來援手科幻小說了。」
上面的內容摘自《驚天傳奇》1936年7月號的讀者來信專欄,信中提到的令人憎惡的對象當然就是該雜志在同一年裡發表的兩篇H· P·洛夫克拉夫特的「克蘇魯神話」中的一篇。對於洛夫克拉夫特的故事,讀者的反響並不都是消極的,但那些褒揚的評論還是被憤怒、困惑和絕望的大呼小叫淹沒了。
20世紀30年代,美國雜志上的科幻小說大部分都是由僱傭文人炮製的情節加冒險的故事,他們不過是把懶散的某牧場改成了某星球,然後胡亂地套用同樣的故事情節,用太空強盜取代了偷牛賊罷了。在1936年,那些熱衷於科幻小說的人還只是習慣於跳上星際飛船,在比光速還快的驅動器上翻筋斗(別去想什麼愛因斯坦的理論),把參宿四上的八腳怪炸個稀巴爛,他們無法理解洛夫克拉夫特苦心描繪的那種氣氛,讓他的兩個勇猛無畏的探險家在南極荒原上,面對無與倫比的恐懼,喋喋不休地說著莫名其妙的話,發狂般地驚聲尖叫。
洛夫克拉夫特的「神話」故事和史密斯博士極其同黨所推崇的星戰故事之間是有本質的區別的,而不僅僅是注重情節和注重氣氛的差別。在當時那個年代,以太空探險為主題的許多代表人物,如E·E·史密斯、奈特·沙克涅和拉爾夫·米爾恩·法利,都是生於前一個世紀的人,那時的人們依然認為宇宙的運轉是遵循著永恆不變的牛頓定律。就像我們的太陽一樣,每個星球都是一顆恆星,當19世紀的天文學家將他們的分光鏡瞄向太空時,他們得到了可靠的信息,確知那些星球上也有氫、氦、鎂、鈉以及其它元素,和我們在我們自己的太陽系中所發現的完全一樣。19世紀末,當物理學家慶幸地以為他們完全了解了宇宙的時候,人類征服宇宙的終極夢想還真的是如此不可能的任務嗎?
1905年,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開創了20世紀的科學革命,而這場革命最終將徹底粉碎經典物理的教義。隨著在相對論、量子力學、亞原子粒子等領域的不斷發展,宇宙似乎也不再那麼能讓人看得懂了。隨著哥白尼和伽利略扭轉了人類中心說,現代人也開始認識到,他非但不是宇宙的中心,而且他只是宇宙的一個特例。宇宙以及它的中子星、類星體和黑洞對我們來說都是陌生的,我們在宇宙中是一個陌生人。
在20世紀30年代所有那些在雜志上發表過科幻作品的作家當中,只有洛夫克拉夫特超越了他的同僚的那種單調乏味,傳達了宇宙的神秘性這個20世紀最敏感的話題。「我的所有故事,」洛夫克拉夫特1927年在一封信中寫到,「都是基於最基本的前提之上的,那就是平凡的人類的法則、利益和情感在浩瀚的宇宙中都是無效的和沒有意義的,」這是一個宣言,實際上概括了當時正在發生的現代科學的變革,其時那些目瞪口呆的物理學家吃驚地發現了一個不為牛頓力學所約束的陌生的新世界。愛因斯坦在闡述他的廣義相對論時不得不與非歐幾里得幾何相抗爭,而克蘇魯的海底城市的非歐幾里得角所代表的就是同樣的非歐幾里得幾何;在「外太空的色彩」中所描繪的神秘的隕石放射,復制的是20世紀初葉由貝克雷爾和居里夫婦所完成的鐳的實驗。就連目前在高等數學方面的發展——混沌現象——也被克蘇魯神話預示出來了,在洛夫克拉夫特虛構的萬神殿里,至高無上的神是白痴盲神亞撒索,而它就是終極的混沌空間里螺旋形的黑色旋渦的主宰。如果適當地用曼得勃羅(Mandelbrot)的分形理論和費根堡姆(Feigenbaum)的常數理論裝備起來後,亞撒索在當代混沌學的數列和擾動中應該很是有如魚得水的感覺。
再更多地談論克蘇魯神話和20世紀科學發展之間的一致性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洛夫克拉夫特借用的這些概念並非出自於相關的高等數學的正規知識,即,相對性,而是出自於一種偶然發現的、出自本性的對「混沌和未探明的太空惡魔的襲擊」的洞察力。從歷史觀點上講,洛夫克拉夫特已經和那些被現代化的20世紀遺留下來的社會和經濟精英密切結合在一起了;他是無所寄託的夢想家,在他自己的時代里是一個局外人,在宇宙中也成了局外人。阿根廷作家胡利奧·科塔薩爾(Julio Cortazar)曾經指出,「所有完全成功的短篇小說,特別是科幻小說,是神經病、夢魘或幻覺通過客觀化的中和並且轉化為一種在神經領域之外的媒介而形成的產物。」就洛夫克拉夫特來說,他把宇宙看做一個收容可怕的奇跡的避難所,這種觀念不過是他病態的局外人心理的鮮明寫照;正如洛夫克拉夫特在他的家鄉普羅維登斯是一個局外人一樣,在克蘇魯神話中,現代人也是一個外來者,迷失了方向,隨波逐流,在一個可怕的深淵邊緣搖搖欲墜。1936年,當洛夫克拉夫特的「瘋人山」在《驚天傳奇》上連載時,那些暗示宇宙的浩瀚、神秘的內容被讀者斥為胡言亂語,但20世紀的科學革命已經證實了那些內容的正確性。物理學家劉易斯·托馬斯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說,「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成就就是發現了人類的愚昧無知。」記住上面的這句話,停下來一會兒,翻開本書的第一頁,讀讀「克蘇魯的呼喚」的開篇第一段吧。
在1937年洛夫克拉夫特去世後,離奇的恐怖故事仍然盛行不衰。洛夫克拉夫特差了幾年,沒趕上約翰·W·坎貝爾接管《驚天傳奇》,他的編輯才能和影響力令美國科幻小說雜志的整個領域有了顯著地進步。盡管他有驚人的才幹,但他還是保持了一個最基本的設計思想,即對技術勝利、對人類的獨出心裁和足智多謀所具備的絕對效力抱有超凡的信心,相比之下,洛夫克拉夫特似乎就像一個在科幻小說的天空下異想天開的異形。
孤獨的普羅維登斯隱士和他的神話遺產在他的一干朋友和仰慕者心目中是永存的,他們就像一個秘密社團的成員守護它們的神諭和神像一樣,維護著「克蘇魯神話」。這其中的努力就包括了由成立於1939年的阿克漢姆出版社發起的、頗受爭議的模仿寫作計劃。
20世紀30年代,洛夫克拉夫特曾經親自為不同的版本客戶編寫過仿「神話」故事,他還特別提到過那些故事是「(我)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讓我的名字與它們聯系起來的。」在洛夫克拉夫特去世後的那些年裡,以1942年弗朗西斯·T·蘭尼的「神話」專門用語詞彙表為起點,開創了一個新紀元,在這期間,克蘇魯和他的宇宙同夥被仔細地加以審視、分析、歸類、系統化,被分級,被刪節得殘缺不全。就這樣,到了20世紀70年代,在一本很淺薄的關於「神話」的書里,一個美國的科幻作家提出,洛夫克拉夫特的構思存在「脫漏」,並且認為他本人和其他人有責任用新故事來「填補」這些「空隙。」在洛夫克拉夫特之前,蛙類食人族的故事只有相當有限的市場;在他去世後的幾十年裡,創作仿克蘇魯作品逐步發展成為一種佔有很大市場份額的產業。
這類衍生出來的作品數量巨大,用已故的E·霍夫曼·普里斯的話來說,都是「可惡的垃圾,」但這對「神話」造成的影響尚不及那些真正的侵權行為為重。洛夫克拉夫特假想的宇宙進化論決不是一個靜止的體系,而是一種具有藝術價值的構想,它始終適應於它的創造者的個性發展和興趣變化。因此,隨著哥特式情趣在洛夫克拉夫特生命的最後10年裡逐漸讓步於宇宙情結,諸如「鄧維奇的恐慌」(1928年)之類的早期「神話」還牢牢地倨於衰落的新英格蘭的閉塞地區,而僅過了6年之後,在「不合拍的陰影」里,洛夫克拉夫特就開始令人眼花繚亂地敘述起宇宙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了。同樣地,當洛夫克拉夫特在20世紀30年代終於開始對恐怖小說喪失興趣時,人們可以再次從比較中看出,在「鄧維奇的恐慌」里,「神話」的神依然還是帶著符咒、棲於海灣的、惡魔似的實體,而在「不合拍的陰影」里,外星生物已經變成了開通的、地地道道的社會主義者,這直接反映出洛夫克拉夫特突然對社會和社會改革產生了興趣。如果他活到了20世紀40年代,神話還將繼續隨著它的創造者的變化而發展;對作者身後的那些仿作者來說,根本不存在可以套用的僵化的體系。
再者說來,「神話」的精髓既不在於眾多的虛構的神靈,也不在於那些塵封已久的禁書,而在於一種令人信服的宇宙態度。宇宙是洛夫克拉夫特在描述他的重要審美觀時重復了無數遍的術語:「我選擇恐怖小說,是因為它們最符合我的傾向——我要即刻實現我最強烈、最持久的一個願望,幻想著能神奇地中止或違背永遠禁錮著我們並且挫敗我們對無限的宇宙空間的好奇心的時間、空間和自然法則所具有的那些惱人的限制……」
在某種意義上,洛夫克拉夫特全部的成熟的作品是由宇宙奇跡故事組成的,但在他生命的最後10年裡,當他開始放棄鄧薩尼式的異國情調和新英格蘭黑巫術,轉而探索神秘的外層空間的混沌這一主題時,他寫出了大量被後人稱為「克蘇魯神話」的作品。換句話說,「神話」代表了洛夫克拉夫特的那些宇宙奇跡故事,在那些故事裡作者已經開始將他的注意力投向現代科學的宇宙世界;反過來,「神話」里的神靈將這樣一個無目的的、冷漠的、陌生得非言語所能表達的宇宙具體化了。因此,那些經年創作拙劣的仿「神話」作品的仿洛夫克拉夫特風格的人應該明白:「神話」不是不費吹灰之力的公式化的表達和詞彙表拾遺的串聯,而是一種宇宙化的思想狀態。
本集中收錄的帶有克蘇魯神話色彩的故事,是這類故事中少數比較成功的作品。其中最早的幾篇現在看來也許像是通俗文化的粗劣作品,但其餘各篇都是相當精彩的,像出自羅伯特·布洛克(「棄屋中的筆記本」)、弗里茨·萊布爾、拉姆齊·坎貝爾、柯林·威爾遜、喬安娜·拉斯以及斯蒂芬·金的故事就特別體現了H·P·洛夫克拉夫特的風格,並且為傳揚「神話」作出了他們自己的貢獻。
本書最後一篇小說的作者理查德·A·路波夫還給了我們更多的東西:他不僅寫出了「發現古里科地帶」這篇出色的「神話」故事;他還是我所遇見的除洛夫克拉夫特之外的唯一一位傳達了打破傳統的創新性意義的作者。在這篇傑出的作品裡,路波夫不僅運用了必不可少的「神話」術語,而且還營造了最基本的宇宙奇跡的氛圍,並且還再創造了那些「神話」原型里所具有的振奮人心的刺激。如果你想知道,為什麼會有1936年時的群情激奮,翻開本書的「發現古里科地帶」,看看它的開篇吧。
B. 有沒有好看的克蘇魯跑團小說
歡樂書客里有,網路上目前只有:不可名狀的日記本,少女的克蘇魯神話,不可名狀的游戲實況,真實的克蘇魯跑團游戲。這幾本,克蘇魯題材的還有一些,但不是跑團
C. 《克蘇魯的呼喚》最新章節全文閱讀免費下載百度網盤資源,誰有
《克蘇魯的呼喚》網路網盤txt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UltW6HkZonPe6l49WgL6GA
簡介:克蘇魯神話I:克魯的呼喚》收錄洛夫克拉夫特名篇:《克蘇魯的呼喚》《大袞》《魔宴》《異鄉人》《皮克曼的模特》《牆中之鼠》《敦威治恐怖事件》《印斯茅斯的陰霾》。《克蘇魯神話I:克魯的呼喚》小說往往以日記、報道、研究手記等半正式的形式,以謎題開始,拼貼出一個模糊卻相當真實的怪奇世界:近親通婚、詭異命案、小鎮怪事、邪神召喚、異教崇拜、家族宿命……而迷案的源頭,最終指向一種打破時間、空間、自然法則的偉力……《克蘇魯神話I:克魯的呼喚》超越時代的「宇宙主義」內核和其龐大的神靈世界,成為後世無數作品的精神內核和靈感源泉……
D. 有哪些克蘇魯風格的耽美小說可以推薦
例如:《不可名狀的賽博朋克》、《詭秘之主》等。
以下是耽美文學的相關介紹:
耽美正在從網路文學走向正式出版的道路。但和言情相比,對於傳統出版方式來說,幾乎處在同一起跑線上的中文耽美作者們,顯然有了更多公平競爭的機會。港台作者們以情字為主題,而大陸作者們則以她們更廣闊的視野帶來了更多的嘗試。
武俠,玄幻,懸疑推理,近代歷史,耽美作者們精彩的文筆和情節構思讓耽美小說不再僅僅只是愛情。
與此同時,由於網路原創作者的壯大,耽美網站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互聯網上,耽美愛好者們用一個又一個的個人論壇傳播著自己的原創作品,並將他人的作品整理成集,並在論壇內傳播。
以上資料參考網路——耽美文學
E. 求小說,克蘇魯體系類的,最好是《我的細胞監獄》《詭秘之主》一類的
《我的細胞監獄》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8VZC1KHGdKcmAiy1D_f7vQ
重生為細胞,攜獄典之力,來到古老者已蘇醒的平行世界。
蒸汽文明、驚悚空間、永夜舊王、城外異魔。
命運之門已開啟-十字軍、圖書館、掌控、機械、神秘學將作為人類發展的全新成長體系。
人類的贊歌是勇氣的贊歌!勇往直前的騎士團,馳騁在古老王者統治的世界下,奪回屬於人類的自由。
F. 有穿越到克蘇魯神話體系的小說嗎
《詭秘之主》作者:愛潛水的烏賊
《我的克蘇魯游戲》作者:幻想三原色
還有一些不是穿越的,但都是克蘇魯元素
《瘟疫醫生》作者:機器人瓦力
《我的san值深不可測》作者:土肥圓
《克蘇魯游戲》作者:YogPop
《蒸汽朋克之邪神蘇醒》作者:黃衣調查員
《不可名狀的日記簿》作者:悲傷之人的絕唱
《不可名狀的賽博朋克》作者:賣盤的狐狸
《奈格里之魂》作者:虛鳴
《舊日篇章》作者:虛鳴
《惡靈附身》作者:劍上獨覺
都是起點的書
G. 《克蘇魯跑團游戲群》txt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克蘇魯跑團游戲群》網路網盤txt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forDtjQhusTxfh6jYtCtzQ
簡介:
TRPG,即是指桌上角色扮演游戲,游戲的特色就在於可以身臨其境的扮演自己的角色,並且在規則允許的范圍內可以根據自己的行動有各種開放式的故事發展,達成不同的結局。而克蘇魯跑團則是TRPG的一大分類,由玩家扮演的探索者只是普通人,卻要去探索神秘的事件,面臨未知的神話生物,以及未知的恐懼,在這里只有一個忠告,那便是知道的越少,活的越久。而劉星不過是因為好奇想要在網上跑一次克蘇魯團,結果誤入了真實的克蘇魯跑團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