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游小說 » 張愛玲小說網路游戲

張愛玲小說網路游戲

發布時間: 2022-09-13 02:56:36

Ⅰ 張愛玲哪些小說好看

關於張愛玲的小說創作
張愛玲的電影不如小說,長篇不如中短篇。《金鎖記》和《沉香屑:第一爐香》是張愛玲寫得最好的作品,而《金鎖記》和《傾城之戀》則是張愛玲小說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因此,我們讀張愛玲的小說最起碼要讀三篇:《沉香屑:第一爐香》、《傾城之戀》和《金鎖記》。
1."香港傳奇":《沉香屑:第一爐香》
她最初的幾篇小說都是以她在香港的生活為題材的。《第一爐香》是張愛玲開始作家生涯的第一篇小說。
這是一個關於寡婦的故事,寫了梁太太和葛薇龍兩代寡婦。從此,張愛玲在創作中形成了一個"寡婦情結",她最好的小說寫的大多都是寡婦,除作品中的梁太太和葛薇龍外,還有《金鎖記》中的曹七巧等。做寡婦,常常會被看作是女人的悲哀,但張愛玲筆下的女性卻對做寡婦情有獨鍾,而且都是目的明確地為了錢而甘願當寡婦。
同時,這也是一個關於"由良而娼"的故事,一個關於"沉淪"的故事。葛薇龍當初投奔姑媽梁太太是為了更好地讀書,可當她的愛情在這里失敗後,梁太太已經成為了她的人生榜樣,她已經無法回到上海的家中,無法離開梁太太了。在作品最後,饒有趣味的是,當一群水兵喝得爛醉,不約而同地把薇龍當做了妓女,嚇得她撒腿便跑後,喬琪笑道:"那些醉泥鰍,把你當做什麼人了?"薇龍卻說:"本來嗎,我跟她們有什麼分別?"喬琪不讓她亂說,她卻坦然地承認自己說錯了話,錯只錯在:"她們是不得已,我是自願的!" 寫盡了葛薇龍沉淪墮落的自覺和無奈。
小說繪制精細,意象迷朦,似古實雅,美艷如初放的蓓蕾,出手不凡,一登文壇便立即引起了轟動和驚嘆。
2."雙城故事":《傾城之戀》
《傾城之戀》是張愛玲最富傳奇色彩的小說。
這是一個關於"調情"的故事,重點描寫的是范柳原與白流蘇的調情表演。傅雷本來是張愛玲小說最早的肯定者,但他惟獨對這部作品評價不高。他認為:"一個'破落戶'家的一個離婚女兒,被窮酸兄嫂的冷嘲熱諷攆出母家,跟一個飽經世故,狡猾精刮的老留學生談戀愛。正要陷在泥沼里時,一件突然震動世界的變故把她救了出來,得到一個平凡的歸宿--整篇故事可以用這一兩行包括。因為是傳奇(正如作者所說),沒有悲劇的嚴肅、崇高,和宿命性;光暗的對照也不強烈。因為是傳奇,情慾沒有驚心動魄的表現。幾乎佔到二分之一篇幅的調情,盡是些玩世不恭的享樂主義者的精神遊戲;盡管那麼機巧,文雅,風趣,終究是精練到近乎病態的社會的產物。好似六朝的駢體,雖然珠光寶氣,內里卻空空洞洞,既沒有真正的歡暢,也沒有刻骨的悲哀。《傾城之戀》給人的印象,彷彿是一座雕刻精工的翡翠寶塔,而非莪特式大寺的一角。美麗的對話,真真假假的捉迷藏,都在心的浮面飄滑;吸引,挑逗,無傷大體的攻守戰,遮飾著虛偽。……勾勒的不夠深刻,是因為對人物思索得不夠深刻,生活得不夠深刻;並且作品的重心過於偏向頑皮而風雅的調情,倘再從小節上檢視一下的話,那末,流蘇'沒念過兩句書'而居然夠得上和柳原針鋒相對,未免是個大漏洞。離婚以前的生活經驗毫無追敘,使她離家以前和以後的思想引動顯得不可解。這些都減少了人物的現實性。總之,《傾城之戀》的華彩勝過了骨幹;兩個主角的缺陷,也就是作品本身的缺陷"。
但也有人認為,"柳原意在求歡,流蘇意在求生,這是女性根本的悲哀,也是張愛玲的洞見所在"。也許,傅雷的意見僅僅代表著男性讀者的意見,這個意見對於范柳原是合適的,對於白流蘇則有些冤屈。站在女性的立場看,白流蘇的調情的背後,是生存的焦灼和無奈。因此,張愛玲對此批評並不服氣,她為此寫了《自己的文章》反駁說:"我喜歡參差的對照的寫法,因為它是較近事實的。《傾城之戀》里,從腐舊的家庭里走出來的流蘇,香港之戰的洗禮並不曾將她感化成為革命女性;香港之戰影響范柳原,使他轉向平實的生活,終於結婚了,但結婚並不使他變為聖人,完全放棄往日的生活習慣與作風。因之柳原與流蘇的結局,雖然多少是健康的,仍舊是庸俗;就事論事,他們也只能如此"。
同時,這也是一個關於"棄婦"的故事,是一個棄婦在進行垂死掙扎和自我拯救之後終於修成正果的故事。因此,也可以說,這是一個張愛玲版的"娜拉走後怎樣"的故事,一個關於"逃離"的故事。白流蘇雖然幾經努力得到了眾人虎視眈眈的獵物范柳原,成功地逃出了家庭,但是,作者並沒有因此而削弱自己作品中常有的荒涼感。白流蘇逃出了狼窩,又落入了虎口,而且,她得到的婚姻只是一座沒有愛情的空城,而這座空城的獲得也僅僅是因為戰爭的成全,是"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雖然戰爭加快和簡化了許多人正式成婚的速度,但作者心裡最明白,這種婚姻肯定是靠不住的。

Ⅱ 張愛玲的小說代表作有哪些

張愛玲是現代文學史上小說家、散文家。河北豐潤人,1921年出生於上海,名門閨秀。1952年赴香港,1966年定居美國。四十年代初開始文學創作生涯,成名之作為長篇小說《傾城之戀》。主要作品有:散文集《流言》,散文小說合集《張看》,中短篇文集《傳奇》,長篇小說《秧歌》、《赤地之戀》等。

《金鎖記》主要描寫一個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的心靈變遷歷程。七巧做過殘疾人的妻子,欲愛而不能愛,幾乎像瘋子一樣在姜家過了30年。在財欲與情慾的壓迫下,她的性格終於被扭曲,行為變得乖戾,親手毀掉自己兒女的幸福。

Ⅲ 張愛玲作品 張愛玲作品有哪些

1、《沉香屑·第一爐香》

《沉香屑·第一爐香》是中華民國時期女作家張愛玲早期的小說作品,於1943年在《紫羅蘭》雜志上發表。後被收錄於張愛玲小說集《傳奇》中。

小說講述敘述的是上海的女中學生葛薇龍「八一三事變」後隨家人一起到香港避難,後因物價飛漲,家人離港返滬,葛薇龍為了繼續求學投靠了一個斷絕親戚關系多年的、擁有巨額財產寡居的親姑母。

在姑母那豪華、精巧的豪宅里,葛薇龍開始為姑母的物質款待所俘虜,在「假做真來假亦真,真作假時真亦假」的游戲氛圍中,成為姑母勾住那些對她不再感興趣的男人的色餌。

在姑母指導下,葛薇龍最終和華僑花花公子喬琪結了婚。她整天不是替喬琪弄錢,就是為姑母弄人,變成了家庭里的高級交際花,甚至自嘲為娼妓。

2、《茉莉香片》

《茉莉香片》是張愛玲的一篇中篇小說。它主要描述了從小都沒有得到父愛的聶傳慶,在碰到本能成為他父親的言子夜的女兒言丹朱,聶傳慶從小是個怯懦,變態的男孩,有三分像女孩子。言丹朱想幫助聶傳慶。聶傳慶是個仇恨的人,待一切都是悲觀的角色。

3、《傾城之戀》

《傾城之戀》是張愛玲最膾炙人口的短篇小說之一。是一篇探討愛情、婚姻和人性在戰亂及其前後,怎樣生存和掙扎的作品。

故事發生在香港,上海來的白家小姐白流蘇,經歷了一次失敗的婚姻,身無分文,在親戚間備受冷嘲熱諷,看盡世態炎涼。偶然認識了多金瀟灑的單身漢范柳原,便拿自己當做賭注,遠赴香港,博取范柳原的愛情,要爭取一個合法的婚姻地位。

兩個情場高手鬥法的場地在淺水灣飯店,原本白流蘇似是服輸了,但在范柳原即將離開香港時,日軍開始轟炸淺水灣,范柳原折回保護白流蘇。狂轟濫炸,生死交關,牽絆了范柳原,流蘇欣喜中不無悲哀,夠了,如此患難,足以做十年夫妻。

4、《紅玫瑰與白玫瑰》

《紅玫瑰與白玫瑰》是張愛玲諸多作品中一部廣為流傳的中篇小說。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寫了普通人隱秘的心理與情結, 展現了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中西方文化交匯時人們的情感、婚姻生活, 揭示了傳統與現代融合下男權社會中女性難以擺脫的悲劇人生。?

該書收錄張愛玲於一九四四年至一九四七年創作的中短篇小說,包括《年輕的時候》《花凋》等十餘部作品。

5、《紅樓夢魘》

《紅樓夢魘》是張愛玲的一部重要作品。 1966年張愛玲定居美國,至1995年離世,期間以十年時間研究《紅樓夢》,此書正是其晚年多年研究的結晶。

書中共收入其七篇研究文章,包括《〈紅樓夢〉未完》,《〈紅樓夢〉插曲之一》,《初詳〈紅樓夢〉》,《二詳〈紅樓夢〉》,《三詳〈紅樓夢〉》,《四詳〈紅樓夢〉》,《五詳〈紅樓夢〉》。

《紅樓夢魘》像迷宮,像拼圖游戲,又像推理偵探小說。早本各各不同的結局又有《羅生門》的情趣。偶遇拂逆,事無大小,只要「詳」一會《紅樓夢》就好了。

Ⅳ 張愛玲小說有哪些

關於張愛玲的小說創作
張愛玲的電影不如小說,長篇不如中短篇。《金鎖記》和《沉香屑:第一爐香》是張愛玲寫得最好的作品,而《金鎖記》和《傾城之戀》則是張愛玲小說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因此,我們讀張愛玲的小說最起碼要讀三篇:《沉香屑:第一爐香》、《傾城之戀》和《金鎖記》。
1."香港傳奇":《沉香屑:第一爐香》
她最初的幾篇小說都是以她在香港的生活為題材的。《第一爐香》是張愛玲開始作家生涯的第一篇小說。
這是一個關於寡婦的故事,寫了梁太太和葛薇龍兩代寡婦。從此,張愛玲在創作中形成了一個"寡婦情結",她最好的小說寫的大多都是寡婦,除作品中的梁太太和葛薇龍外,還有《金鎖記》中的曹七巧等。做寡婦,常常會被看作是女人的悲哀,但張愛玲筆下的女性卻對做寡婦情有獨鍾,而且都是目的明確地為了錢而甘願當寡婦。
同時,這也是一個關於"由良而娼"的故事,一個關於"沉淪"的故事。葛薇龍當初投奔姑媽梁太太是為了更好地讀書,可當她的愛情在這里失敗後,梁太太已經成為了她的人生榜樣,她已經無法回到上海的家中,無法離開梁太太了。在作品最後,饒有趣味的是,當一群水兵喝得爛醉,不約而同地把薇龍當做了妓女,嚇得她撒腿便跑後,喬琪笑道:"那些醉泥鰍,把你當做什麼人了?"薇龍卻說:"本來嗎,我跟她們有什麼分別?"喬琪不讓她亂說,她卻坦然地承認自己說錯了話,錯只錯在:"她們是不得已,我是自願的!" 寫盡了葛薇龍沉淪墮落的自覺和無奈。
小說繪制精細,意象迷朦,似古實雅,美艷如初放的蓓蕾,出手不凡,一登文壇便立即引起了轟動和驚嘆。
2."雙城故事":《傾城之戀》
《傾城之戀》是張愛玲最富傳奇色彩的小說。
這是一個關於"調情"的故事,重點描寫的是范柳原與白流蘇的調情表演。傅雷本來是張愛玲小說最早的肯定者,但他惟獨對這部作品評價不高。他認為:"一個'破落戶'家的一個離婚女兒,被窮酸兄嫂的冷嘲熱諷攆出母家,跟一個飽經世故,狡猾精刮的老留學生談戀愛。正要陷在泥沼里時,一件突然震動世界的變故把她救了出來,得到一個平凡的歸宿--整篇故事可以用這一兩行包括。因為是傳奇(正如作者所說),沒有悲劇的嚴肅、崇高,和宿命性;光暗的對照也不強烈。因為是傳奇,情慾沒有驚心動魄的表現。幾乎佔到二分之一篇幅的調情,盡是些玩世不恭的享樂主義者的精神遊戲;盡管那麼機巧,文雅,風趣,終究是精練到近乎病態的社會的產物。好似六朝的駢體,雖然珠光寶氣,內里卻空空洞洞,既沒有真正的歡暢,也沒有刻骨的悲哀。《傾城之戀》給人的印象,彷彿是一座雕刻精工的翡翠寶塔,而非莪特式大寺的一角。美麗的對話,真真假假的捉迷藏,都在心的浮面飄滑;吸引,挑逗,無傷大體的攻守戰,遮飾著虛偽。……勾勒的不夠深刻,是因為對人物思索得不夠深刻,生活得不夠深刻;並且作品的重心過於偏向頑皮而風雅的調情,倘再從小節上檢視一下的話,那末,流蘇'沒念過兩句書'而居然夠得上和柳原針鋒相對,未免是個大漏洞。離婚以前的生活經驗毫無追敘,使她離家以前和以後的思想引動顯得不可解。這些都減少了人物的現實性。總之,《傾城之戀》的華彩勝過了骨幹;兩個主角的缺陷,也就是作品本身的缺陷"。
但也有人認為,"柳原意在求歡,流蘇意在求生,這是女性根本的悲哀,也是張愛玲的洞見所在"。也許,傅雷的意見僅僅代表著男性讀者的意見,這個意見對於范柳原是合適的,對於白流蘇則有些冤屈。站在女性的立場看,白流蘇的調情的背後,是生存的焦灼和無奈。因此,張愛玲對此批評並不服氣,她為此寫了《自己的文章》反駁說:"我喜歡參差的對照的寫法,因為它是較近事實的。《傾城之戀》里,從腐舊的家庭里走出來的流蘇,香港之戰的洗禮並不曾將她感化成為革命女性;香港之戰影響范柳原,使他轉向平實的生活,終於結婚了,但結婚並不使他變為聖人,完全放棄往日的生活習慣與作風。因之柳原與流蘇的結局,雖然多少是健康的,仍舊是庸俗;就事論事,他們也只能如此"。
同時,這也是一個關於"棄婦"的故事,是一個棄婦在進行垂死掙扎和自我拯救之後終於修成正果的故事。因此,也可以說,這是一個張愛玲版的"娜拉走後怎樣"的故事,一個關於"逃離"的故事。白流蘇雖然幾經努力得到了眾人虎視眈眈的獵物范柳原,成功地逃出了家庭,但是,作者並沒有因此而削弱自己作品中常有的荒涼感。白流蘇逃出了狼窩,又落入了虎口,而且,她得到的婚姻只是一座沒有愛情的空城,而這座空城的獲得也僅僅是因為戰爭的成全,是"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雖然戰爭加快和簡化了許多人正式成婚的速度,但作者心裡最明白,這種婚姻肯定是靠不住的。
3."上海傳奇":《金鎖記》
《金鎖記》是張愛玲小說的代表作。
這是一個關於"原欲"的故事,一個令人驚心動魄的人性變態和人性異化的故事。張愛玲的小說都與女性和"女性與金錢"的關系有關,為了生存或為了不至於受窮,她們把婚姻看作是自己惟一的目標,以青春作婚姻的代價,又是以金錢為最終目的。這部作品不僅寫了人的物慾(財欲),寫了姜家二奶奶曹七巧為了能進入雖然已經破落但仍然是貴族大戶的姜公館,嫁給了患骨癆的廢人姜二爺。而且,還突出地描寫了人的情慾(性慾),在做上了二奶奶後,畸形的婚姻造成了畸形的性格,使她對男女情事十分敏感,也自然地將情感集中在當時她能接觸到的惟一男性三少爺季澤身上。然而,當情慾得不到滿足後,物慾便成為了她生命的惟一中心。
同時,這也是一個關於"報復"的故事,一個關於"禁錮"的故事,一個用物慾報復情慾,一個因情慾被長期禁錮而變異後演化為更為瘋狂的物慾的故事。按照弗德依德的學說,原欲就像一條河流,如果它受到阻礙,就會溢向別的河道,直接導致性錯亂心理和性變態行為。七巧家原是開麻油店的,她年輕時也有中意她的肉店小伙,還有她哥哥的結拜兄弟喜歡她,稱得上是"麻油西施",雖然粗魯潑辣,卻充滿活力。但做了姜家二奶奶後,愛情當然是沒有的,連情慾也得不到滿足,更令人窒息的是,誰都輕視她,連丫環都敢對她冷嘲熱諷,加上封建禮教的壓抑,她不得不強壓情慾之火,"迸得全身的筋骨和牙根都酸楚了"。於是,她渴望著三少爺的愛,但風流成性的季澤誰都敢沾,就是不願越叔嫂之防。當她最後一點情慾之火熄滅後,開始變得刻薄冷酷,開始進行瘋狂的報復。她先是"戀子",要兒子整夜地陪她抽大煙,以探聽和渲染兒子與媳婦的房事為樂趣,逼得兒媳守空房。後又"妒女",自己沒有得到的幸福生活,連自己的女兒也別想得到。最後,終於淪落為一個眼中只有金錢沒有親情的惡毒殘忍的魔鬼。
當然,這也是一個"害人害已"的故事。曹七巧與葛薇龍、白流蘇等女性不同的是,她的婚姻一開始並不是她自願的,完全出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此,她當時只是受害者和受虐者,但是,當她無論怎樣努力也得不到幸福後,當她開始對她的親人進行報復後,她便成為了害人者和施虐者。此外,這也是一個關於"宿命"的故事。在作者眼裡,曹七巧的婚姻只是一個買賣(張愛玲小說中的婚姻實際上全都是買賣),她賣掉了自己的一生,得到的只是一點金錢。因此,她生命中最可寶貴的當然是金錢而不會是家庭與親情。當她與季澤的愛情化為泡影後,特別是當她看清楚了季澤重新找上門來只是為了算計她的財產時,她對所有的男性都絕望了,因而對整個世界都絕望了。她得出的結論就是:"人是靠不住的,靠得住的只有錢。""這是個瘋狂的世界!"所有的人都被一種無形的魔力所控制,人的命是天定的,不是自己可以左右的。這就是張愛玲所要表現的"傳奇"故事,所要表現的世界的無情和人生的蒼涼。正因為如此,曹七巧一直被人們看作是張愛玲筆下最完整的女性形象,最厚實的小市民形象,甚至可以說是張愛玲為20世紀中國文學貢獻的一個獨一無二的具有經典意義的藝術形象。
······································

說行天下 是非常不錯的小說網站大全,你值得擁有。

Ⅳ 張愛玲小說你看過幾部哪一部最好看!

張愛玲的小說每一部都是經典《金鎖記》、《傾城之戀》、《半生緣》、《紅玫瑰與白玫瑰》、《沉香屑
第一爐香》、《小團圓》……
《金鎖記》是張愛玲小說中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寫出了人性的扭曲與變態,徹底顛覆了母愛。她以一種冷靜犀利的筆觸將曹七巧身上交錯的黃金欲和變態情慾表現得淋漓盡致,展示了在「家」中異態的親情關系不僅揭示原欲對人的折磨、支配與懲罰,還把人擺在舊中國文化關系「被食、自食與食人」的循環鏈條中來考察,揭露了封建文化「吃人」的本質。這是一部很有深度的小說。
《傾城之戀》看名字似乎是一個浪漫唯美的愛情故事,其實則是一場智力較量的戀愛游戲:白流蘇用自己最後的青春做賭注,而范柳原一直在游戲人生,突然降臨的戰爭使他們走到了一起,也許待到硝煙散盡,世界歸於平靜,「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又成為夢幻……張愛玲在《傾城之戀》中冷冷的告訴我們:世間無愛至多隻有一層溫情的面紗,假使有真情,也只是暫時的……
《紅玫瑰與白玫瑰》是來消解愛情的詩意的,透徹的描寫了男人內心對於女人的情感:不過是逢場作戲而已……
每一部都很經典,每一部都耐人尋味……

Ⅵ 請問:張愛玲的每一部小說都大致講的是什麼(請稍作詳細介紹)最出名最好看的是哪幾部

傾城之戀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上海。祖上曾盛極一時的前清翰林白家連年衰敗,坐吃山空,家道中落到連日常生活都捉襟見肘。白家六小姐白流蘇出閣,白老太為了辦一個體面的婚禮,向各房籌錢,老三白良越、老四白良泳兩家互相推諉,妯娌之間為了小賬斤斤計較,白流蘇初感人世冷暖。

白流蘇嫁的是當時上海灘數一數二的暴發戶唐家的少爺唐一元,這樁婚事轟動一時。老謀深算的唐老爺為了在「富」上再加一個「貴」,替兒子安排了這門封建婚姻。白流蘇想要逃離破落的白公館,不想只是從一個牢籠跳到了另一個火坑。唐老爺骨子裡根本看不起白家因循守舊、死要面子的做派,唐一元婚後依然游手好閑、拈花惹草,白流蘇奔波於兩家的同時,還要應付丈夫的風流賬,心力交瘁。

唐一元跟著小姨娘抽大煙,被唐老爺發現,將小姨娘逐出家門。唐一元變本加厲,

竟然在白流蘇懷孕期間將唱評彈的胡雲納為小妾。白流蘇深感絕望,肚中的孩子也意外流產,失去孫兒的唐老爺默許了兒子的做法,白流蘇在唐家受盡冷落,度日如年,甚至被唐一元用槍指著頭。白流蘇決定離婚,但是窮酸的白家和要面子的唐家都不同意離婚,白流蘇求告無門,萬念俱灰上吊自殺,幸被妹妹寶絡所救,也只有寶絡一人理解她的痛苦。白流蘇無奈,只好擔了唐家人的名份回娘家住,唐家給了一筆足以讓白流蘇下半生衣食無憂的生活費,要求就是只要唐一元活著,白流蘇就不許嫁人。

白流蘇在白家的日子並不好過,勢利的嫂嫂逼她交飯錢,兄長想方設法算計她的錢,見白流蘇沒錢了,就又給她冷臉。白流蘇的心事只能與妹妹寶絡講,姐妹倆感情加深。白流蘇賣掉首飾打官司,終於和唐一元離婚了。唐一元很快厭倦了胡雲,又跟梁夢麗結婚了。唐一元遭綁架,白流蘇不計前嫌,深明大義,將他贖了回來,唐老爺後悔錯過了這樣一個好媳婦。唐一元和梁夢麗因吸食鴉片過量雙雙暴斃。唐老爺開出豐厚的價錢,希望白流蘇回唐家過繼一個侄子傳承香火。白家眾人企圖讓白流蘇重回唐家,以解除自家困境,而寶絡則勸姐姐不要守一輩子活寡。

香港。范柳原本是印尼富商范天和的私生子,因父親突然去世,范家族人剝奪他的遺產繼承權,失去經濟支持的范柳原變成一文不名的窮光蛋而流落街頭,靠出賣苦力度日,受盡欺辱,誤入黑幫。在一次綁票案中,范柳原幫助上海商人徐先生順利逃脫,而徐先生的夫人徐太太正是白流蘇的媒人。

在陷入人生低谷的時候,范柳原遇到了溫柔善良的洪蓮,兩人深深相戀卻遭到洪蓮哥哥的反對。同時,范柳原結識了才華出眾卻生活潦倒的邱律師。在邱律師的幫助下,范柳原前往英國,歷盡艱險拿到了自己的出身證明,打贏了遺產官司,繼承了千萬財產,一夜之間暴富。然而等范柳原回到香港,洪蓮已經在哥哥的逼迫下另嫁他人,范柳原傷心欲絕。洪蓮婚後鬱郁寡歡,很快生病去世,洪蓮的死成了范柳原心中永遠的痛。從此,范柳原變得玩世不恭、游戲感情。

曾被范柳原救過一命的徐先生看在眼裡,想幫范柳原解開心結,邀請范柳原到上海散心,並讓徐太太介紹女朋友給范柳原。在徐太太的熱心安排下,范柳原和白家七小姐寶絡相親,卻對陪客的白流蘇留下深刻印象。白流蘇在跳舞時不慎搶了寶絡的風頭,遭到家人的冷言冷語,寶絡的誤會也令白流蘇傷心不已。流蘇在白家的處境愈加艱難。

回港後的范柳原對白流蘇念念不忘,委託徐太太邀請白流蘇去香港。白家人則希望白流蘇回唐家,白流蘇面臨選擇:回唐家守活寡,還是去前途未卜的香港。白流蘇決心掌握自己的命運,她去了香港。

然而在與范柳原的交往中,白流蘇發現范柳原雖迷戀她,卻只不過把她當作情人看待,不想與她結婚,不願給她任何承諾。從邱律師口中,白流蘇知道了范柳原的過去,知道了死去的洪蓮,她內心為范柳原的痴情感動,但是她仍然要堅持自己的原則,堅決不做情人。范柳原對白流蘇的堅持又愛又恨,故意對她忽冷忽熱,並在白流蘇面前對印度公主大獻殷勤。

此時上海戰火蔓延,寶絡在白家受到哥嫂冤枉,差點以死表明清白,她孤身上路送親生母親的骨灰回老家,與家中失去聯系。白流蘇得知消息心急如焚,欲趕回上海。

白流蘇回上海的前一天晚上,她與范柳原的心情都極為復雜。范柳原給白流蘇打電話,卻固執地不肯說話,白流蘇一度想繳械投降,但她所堅持的尊嚴最後還是戰勝了沖動。

白流蘇和寶絡是同時回到家的,流蘇發現寶絡經過這次歷險,已經迅速成長為有思想有膽識的女孩,她還勇敢地愛上了救命恩人抗日軍官趙秋生。寶絡毅然追隨趙秋生去了抗日後方醫院,為了愛情,為了救國的理想,寶絡彷彿獲得了新生,充滿了熱情和鬥志。

白流蘇的離去使范柳原更加消沉,而此時范家後人拿出所謂的新證據欲重新奪回范柳原的財產。范柳原幾乎想放棄,邱律師怒斥其懦夫行為。疲於應付的范柳原對白流蘇的思念日益加深。

白家愈加破敗,為維持生計,白老太將白公館的部分房屋出租。白流蘇淪落到與下人同住一屋。租客吳先生仰慕白流蘇的才學並向她求婚,與此同時白流蘇又接到了范柳原要她再次赴港的電話。白流蘇再一次去了香港。

在香港機場一見面,白流蘇和范柳原的感情像火山一樣迸發。白流蘇要得只是一個真正愛自己的范柳原,而不是因為洪蓮而愛上自己。即使范柳原依然沒有給她任何承諾,但白流蘇已經不在乎這些,她承認自己已經深深愛上了范柳原,她決心拋開一切,做情人也不在乎了。兩個人就這樣如膠似漆地相愛著。

太平洋戰爭爆發,上海遭日寇攻擊,白良越、白良泳兩家外逃,最終卻又回到白家。寶絡與趙秋生舉行了戰地婚禮。

香港淪陷,整座城市遭到轟炸。范柳原急欲回倫敦處理事務,不得不與白流蘇分離,卻因戰事而未能成行。白流蘇冒著炮火去找范柳原。面臨生死邊緣,一切世俗的束縛都褪去了,范柳原終於敞開心扉,在炮火中大聲向白流蘇求婚!

戰爭,摧毀了一座城市,也成就了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

是為傾城之戀。

Ⅶ 張愛玲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張愛玲的主要作品有:《沉香屑·第一爐香》、《沉香屑·第二爐香》、《茉莉香片》、《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紅樓夢魘》、《不幸的她》等等。列舉五個如下:

1、《沉香屑·第一爐香》

《沉香屑·第一爐香》是中華民國時期女作家張愛玲早期的小說作品,於1943年在《紫羅蘭》雜志上發表。後被收錄於張愛玲小說集《傳奇》中。

小說講述敘述的是上海的女中學生葛薇龍「八一三事變」後隨家人一起到香港避難,後因物價飛漲,家人離港返滬,葛薇龍為了繼續求學投靠了一個斷絕親戚關系多年的、擁有巨額財產寡居的親姑母。

在姑母那豪華、精巧的豪宅里,葛薇龍開始為姑母的物質款待所俘虜,在「假做真來假亦真,真作假時真亦假」的游戲氛圍中,成為姑母勾住那些對她不再感興趣的男人的色餌。

在姑母指導下,葛薇龍最終和華僑花花公子喬琪結了婚。她整天不是替喬琪弄錢,就是為姑母弄人,變成了家庭里的高級交際花,甚至自嘲為娼妓。

2、《茉莉香片》

《茉莉香片》是張愛玲的一篇中篇小說。它主要描述了從小都沒有得到父愛的聶傳慶,在碰到本能成為他父親的言子夜的女兒言丹朱,聶傳慶從小是個怯懦,變態的男孩,有三分像女孩子。言丹朱想幫助聶傳慶。聶傳慶是個仇恨的人,待一切都是悲觀的角色。

3、《傾城之戀》

《傾城之戀》是張愛玲最膾炙人口的短篇小說之一。是一篇探討愛情、婚姻和人性在戰亂及其前後,怎樣生存和掙扎的作品。

故事發生在香港,上海來的白家小姐白流蘇,經歷了一次失敗的婚姻,身無分文,在親戚間備受冷嘲熱諷,看盡世態炎涼。偶然認識了多金瀟灑的單身漢范柳原,便拿自己當做賭注,遠赴香港,博取范柳原的愛情,要爭取一個合法的婚姻地位。

兩個情場高手鬥法的場地在淺水灣飯店,原本白流蘇似是服輸了,但在范柳原即將離開香港時,日軍開始轟炸淺水灣,范柳原折回保護白流蘇。狂轟濫炸,生死交關,牽絆了范柳原,流蘇欣喜中不無悲哀,夠了,如此患難,足以做十年夫妻。

4、《紅玫瑰與白玫瑰》

《紅玫瑰與白玫瑰》是張愛玲諸多作品中一部廣為流傳的中篇小說。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寫了普通人隱秘的心理與情結, 展現了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中西方文化交匯時人們的情感、婚姻生活, 揭示了傳統與現代融合下男權社會中女性難以擺脫的悲劇人生。

該書收錄張愛玲於一九四四年至一九四七年創作的中短篇小說,包括《年輕的時候》《花凋》等十餘部作品。

5、《紅樓夢魘》

《紅樓夢魘》是張愛玲的一部重要作品。 1966年張愛玲定居美國,至1995年離世,期間以十年時間研究《紅樓夢》,此書正是其晚年多年研究的結晶。

書中共收入其七篇研究文章,包括《〈紅樓夢〉未完》,《〈紅樓夢〉插曲之一》,《初詳〈紅樓夢〉》,《二詳〈紅樓夢〉》,《三詳〈紅樓夢〉》,《四詳〈紅樓夢〉》,《五詳〈紅樓夢〉》。

《紅樓夢魘》像迷宮,像拼圖游戲,又像推理偵探小說。早本各各不同的結局又有《羅生門》的情趣。偶遇拂逆,事無大小,只要「詳」一會《紅樓夢》就好了。

收在這集子里的,除了《三詳》通篇改寫過,此外一路寫下去,有些今是昨非的地方也沒去改正前文,因為視作長途探險,讀者有興致的話可以從頭起同走一遭。

作者不過是用最基本的邏輯,但是一層套一層,有時候也會把人繞糊塗了。作者自己是頭昏為度,可以一擱一兩年之久。

Ⅷ 張愛玲小說 傾城之戀 主要內容是什麼

白流蘇,一個寄居娘家的離婚女人,遇上了一個原是介紹給她妹妹的男人范柳原。柳原對流蘇有一點愛意,但這點愛意不足以讓他承擔起婚姻的責任,流蘇卻只要一紙婚契,她是離了婚的女人,知道愛情不能長久,而婚姻能提供生存所需的一切,她只是想生存,生存得好一點而已。在綿綿情話營造成的甜膩膩的氣氛中,展開的卻是一場無聲的戰爭,各自設了精妙的陷阱,期待能獵獲對方,卻都不能如意。流蘇回到上海,以退為進,希望柳原會帶著「較優的議和條件」妥協。然而一個秋天,她已經老了兩年——她可經不起老,於是柳原一個電報又把她拘回香港,帶著失敗的心情。流蘇已甘心於情婦的身份,然而戰爭成全了她,使她得到了范太太的身份。而「柳原現在從來不跟她鬧著玩了。他把他的俏皮話省下來說給旁的女人聽。那是值得慶幸的好現象,表示他完全把她當作自家人看待——名正言順的妻子」,一個很自然的結果……

熱點內容
穿越短篇小說和百度網盤 發布:2025-09-16 09:17:24 瀏覽:622
小說護花狂兵俏總裁 發布:2025-09-16 09:17:17 瀏覽:29
反恐女神遊戲小說 發布:2025-09-16 09:15:06 瀏覽:704
總裁哥哥暗戀小說 發布:2025-09-16 09:04:40 瀏覽:845
一部鄉村都市小說叫什麼小路 發布:2025-09-16 09:03:16 瀏覽:873
紅柚短篇小說甜的不過默默 發布:2025-09-16 08:39:32 瀏覽:165
女主重生男主痴情的甜寵小說 發布:2025-09-16 08:31:08 瀏覽:433
以主角名字命名的小說言情 發布:2025-09-16 08:02:01 瀏覽:532
有勇有謀男主都市小說 發布:2025-09-16 07:49:56 瀏覽:294
小說裝台結局 發布:2025-09-16 07:49:54 瀏覽: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