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游小說 » 1500字網路小說書評

1500字網路小說書評

發布時間: 2022-08-22 02:17:59

⑴ 《水滸傳》的書評或讀後感 要1500字以上啊 不要抄網上隨便搜到的 發我qq849727278

水滸傳》是一部非常經典的中國名著,與它相媲美的還有《紅樓夢》、《三國演義》、《西遊記》,號稱「中國四大名著」。《水滸傳》它真實地描寫了宋代農民起義,發展和失敗的全過程,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和腐朽,及統治階級的罪惡。它以傑出的藝術描寫手段,揭示了中國封建社會中農民起義的發生、 發展和失敗過程的一些本質方面,說明造成農民起義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
《水滸傳》寫英雄們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況,但是在逼上樑山這一點上,許多人是共同的。如阮氏三雄的造反是由於生活不下去,他們不滿官府的剝削,積極參加劫取「生辰綱」的行動,從而上了梁山。解珍、解寶是由於受地主的掠奪和迫害起而反抗的。魯智深是個軍官,他嫉惡如仇,好打不平,因此造成和官府的矛盾,結果被逼上山落草。武松出身城市貧民,為打抱不平和報殺兄之仇,屢遭陷害,終於造反,勇猛地向統治階級進行沖擊。他是從血的教訓中覺醒過來的。
水滸一百零八將,人物形象中令我記憶最深刻的是「智多星吳用」和 「天孤星花和尚魯智深」。「智多星吳用」幾次獻策:吳用為晁蓋獻計,智取生辰綱,用葯酒麻倒了青面獸楊志,奪了北京大名府梁中書送給蔡太師慶賀生辰的十萬貫金銀珠寶;宋江在潯陽樓念反詩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場,快行斬時,吳用用計劫了法場,救了宋江、戴宗;宋江二打祝家莊失敗;第三次攻打祝家莊時,吳用利用雙掌連環計攻克祝家莊。宋江鬧華州時,吳用又出計借用宿太尉金鈴吊掛,救出了九紋龍史進、花和尚魯智深。一生屢出奇謀,屢建戰功。受招安被封為武勝軍承宣使。宋江、李逵被害後,吳用與花榮一同在宋江墳前上吊自殺,與宋江葬在一起。真不愧為「智多星」呀! 「天孤星花和尚魯智深」 是一位非常直率,暴烈如火,卻俠骨柔情,殺卻惡人為的是救窮苦人於水火的真漢此文來源於公務員測試網--文秘頻道,英雄人物。他往往在人們面前表現出一副粗魯,野蠻。可他到了沖鋒陷陣的時候可毫不含糊,揮著62斤重的禪杖上陣殺敵。
讀了這本書我了解了中國古代的歷史,水滸英雄們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會腐敗的一面。這的確是一本非常耐人尋味的一本書。

相關資料
《水滸傳》,明代長篇小說,是民間無名作者同文人作家集體創作的成果,其成書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流傳演變過程。《水滸傳》描寫的以宋江為首的農民起義發生在宋徽宗宣和年間(1119~1126),因聲勢極盛,便在民間產生許多奇聞異說,流傳中不斷得到無名作者的加工增飾。施耐庵就是在長期民間傳說、民間說話藝術和元雜劇水滸戲的基礎上加工成書的。又題為《忠義水滸傳》,通行本簡稱《水滸》。一般認為是施耐庵著,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四大名著之一。
《水滸傳》是一部著名的描寫農民起義的長篇小說,展示了宋代的政治文化,市井風情,社會景觀。梁山好漢最引人注目,他們俠肝義膽,敢報天下不平,其性格性格光彩照人,令世人敬仰。
《水滸傳》在藝術上取得了傑出的成就,人物形象的塑造寫出了復雜的性格內容,人物性格的形成有環境的依據,同時隨生活環境的變化而發展。人物形象帶有理想色彩,同時又深深地紮根於生活的土壤之中。《水滸傳 》不單以情節的生動緊張取勝,還有較豐富真實的細節描寫。由於小說在民間口語的基礎上創造出一種通俗、簡練、生動、富於表現力和想像力的文學語言。與內容相適應,前70回連環套式的藝術結構也獨具特色。
《水滸傳》善於通過人物的行為、語言來揭示復雜的內心世界,它不允許對人物外貌、內心活動做游離情節外的過多交待,而要求通過語言、行為、矛盾沖突表現人物的個性。《水滸傳》不僅繼承,而且進一步發展了這一手法,使得作品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取得了很高的藝術成就。

⑵ 找一段經典書評~評論網路小說的!

現在小說基本那樣 挑寫的好的看吧 飛庫里有 好好找找

⑶ 如何寫出好的網路小說簡短書評

重點還是看大概的內容講的什麼,才好做一個簡短的書評。還要你知識面廣,看的書多,越能夠比較得出來,哪裡的問題和哪裡出彩的地方。
我是在湯圓創作里寫的小說,我有時候看見也有人在寫書評,可以來看看。

⑷ 網路小說求專業書評

我個人認為吧,文章節奏太快,人物說話沒彰顯個性,語調有點輕浮,景物沒怎麼描寫,人物沒刻畫好,人物太多閑話等等,但以我的水平只知道這些了。因為我也准備寫小說,所以我知道別人的看法有多重要,而作者們都是「只緣身在此山中」呀!這些方法及其它寫作技巧,你可以到聚神閣,中國作家網,中國寫手之家,作文寫作指導等,很多大神都在那兒教經驗,互相交流。其實你的小說還很有自己的特色,畢竟過三十萬了嘛!是我一直在遙望的一個數字!如果不介意的話貓你再有小說時可以發到我郵箱[email protected],我可以不顧你想法大膽說出不足的,畢竟交一位相同職業的朋友可以互相提意見,完善自己。

⑸ 現代網路小說評價

當下小說,我感覺就分兩派,一個是娛樂性,一個非娛樂性(好像是廢話)。但這就是網路小說的寫照。
就其娛樂性質上的說,我比較喜歡在情節步步引人入勝之後展現的是對人類生存未知領域的探索,並有一股莊重感,如星辰變,從主人公身上就能體現出一種探索世界的精神,稍遜點的就是神墓。像三少和土豆寫的書,閑著蛋疼的話看一本就行了,後續的都是復制。烽火的書很細膩,不是一兩本就能涵蓋他的才華,特推薦:陳二狗的妖孽人生。玄幻世界的結構可以大同小異,包括魔法和位面,但我個人感覺,情節和環境應該只是輔助小說主旨的材料而不應該是筆墨的中心。相對這點來說,娛樂小說的主旨及其定位就尤為重要,比如:惡有惡報,如此普通的道理,在高手看來完全可能就是:報亦有報。報應的循環是多元化和不絕對的的,這是事實,這就是殘酷,這就是宇宙的本質。
再說說非娛樂性的小說,好像除了娛樂的就是非娛樂的。這個范圍有點籠統但是非常嚴謹,這種說法也完全是從「你」這個角度來說的。你不喜歡的書,即使再搞笑和浪漫也是垃圾,垃圾不能成為書,至少在你的眼裡已經沒有營養價值。所以娛樂和非娛樂足以涵蓋每個「你」的個體對書的分類,非常科學也非常嚴謹。非娛樂性質的小說,在網路文學里。。。。。。。(先把分給了吧,給了我就把下面要說的說完。)

⑹ 要一篇1500字的紅樓夢書評(急)

一.紅樓夢不反「封建」: 現在,反封建一詞已經成為大家的「口頭禪」一樣,不管是學生的課本,還是網上討論點東西,說到反,張嘴就是反封建,可封建一詞為何意思?恐怕90%人說不對,如果大家翻開現代漢語詞典(1998年修訂本),在封建一詞,有解釋:一種政治制度,君主把土地分給宗室和功臣,讓他們在這土地上建國。我國周朝開始這種制度,其後有些朝代也曾仿行……(此次後面解釋為歐洲地區,故略去。),那麼狹義的解釋封建制度就是對分封制的一種稱呼。分封制我略作說明,分封制起源於西周武王(姬發),完整於西周成王時期(周公姬旦輔政),這段時間是東周完成分封,從這里,一直到秦始皇統一,之前都屬於封建制度,所以說真正意義上的封建制度是約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256年東周滅亡。曹雪芹生活在清朝,按照書中描寫,寫的是清朝之事(有些人認為是別的朝代,反正沒人說他寫的是周朝吧?),清朝康熙年中,曾削三番,可以說明他應該是「中央集權」,並非「封建制度」,所以我們可以說,清朝中期,康雍乾三朝盛世時,不屬於封建社會,故沒有理由說明曹雪芹反封建了。 二.曹雪芹不反儒教: 儒家思想是由孔子所創建完善於孟子,在治國上,提倡仁治、德治和禮治。提倡「中庸之道」,強調「善」字,而曹雪芹寫的大觀園中絲毫看不到善,簡直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人心險惡。更談不上「儒」了。有些人認為曹雪芹反儒教是賈寶玉不學四書五經,喜歡道家思想,就認為曹公在反儒教。我認為不然,曹雪芹筆下的賈寶玉的確對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很有研究,但是在那個時候已不再是西漢時期那種儒道對立的局面,而是「三教共息」,故不存在這種儒教對立的思想了,而賈寶玉對於四書五經和仕途經濟的排斥,我認為是對「程朱理學」反對。 三.賈寶玉是在反程朱: 如果我們拋開後40回不看,就看脂評本的80回,那麼我們可以說賈寶玉從來不讀儒家經典,通過《芙蓉誄》等他的作品發現,賈寶玉對《楚辭》和老莊思想的研究可謂非同一般。在芙蓉誄中多次用到莊子中的典故,也借用了屈原的離騷等楚辭,在脂批中也出現了莊子,在文本中出現了佛家的謁文,金剛咒等,但唯獨不出現儒家著作。原因就是因為「程朱理學」。下面我先對大家簡單說下程朱理學: 程朱理學是北宋理學家程顥、程頤和南宋理學家朱熹思想的合稱。是唯心主義思想,他們把「理」或「天理」視作哲學的最高范疇,認為理無所不在,不生不滅,不僅是世界的本原,也是社會生活的最高准則。在窮理方法上,程顥「主靜」,強調「正心誠意」;程頤「主敬」,強調「格物致知」。在人性論上,二程主張「去人慾,存天理」,並深入闡釋這一觀點使之更加系統化。二程學說的出現,標志著宋代理學思想體系的正式形成。他認為,太極是宇宙的根本和本體,太極本身包含了理與氣,理在先,氣在後。太極之理是一切理的綜合,它至善至美,超越時空,是「萬善」的道德標准。在人性論上,朱熹認為人有「天命之性」和「氣質之性」,前者源於太極之理,是絕對的善;後者則有清濁之分,善惡之別。人們應該通過「居敬」、「窮理」來變化氣質。朱熹還把理推及人類社會歷史,認為「三綱五常」都是理的「流行」,人們應當「去人慾,存天理」,自覺遵守三綱五常的封建道德規范。朱熹學說的出現,標志著理學發展到了成熟的階段。 ――選自《網路》 在清朝,統治這所推崇的不在是四書五經,而卻是程朱思想,四書也成了《四書集注》(全稱四書章句集注,包括《論語集注》、《孟子集注》、《大學章句》、和《中庸章句》)這是朱熹的代表著作之一,所以曹雪芹反對當時的科舉制度。另外,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塑造了一個尊崇理學的李紈這個人物,十二曲有晚韶華一篇,曹雪芹對於李紈等守寡的行為明顯是批評的,而守寡這個行為也是程朱的思想,現在給人一種看法反成了儒教讓寡婦守寡了,有證據可以說明儒家沒有讓寡婦守寡,西漢時期,漢武帝罷黜百家,表彰六經。時也未出現這種守寡。故守寡也儒家無關,所以說曹雪芹借李紈這個人物是批評程朱的荒謬思想。 紅樓夢中的人物李紈,字宮裁,在書中第一次出現是在第四回,書中有這樣一段描寫: 原來這李氏即賈珠之妻。甲戌側批:起筆寫薛家事,他偏寫宮裁,是結黛玉,明李紈本末,又在人意料之外。珠雖夭亡,倖存一子,取名賈蘭,今方五歲,已入學攻書。這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甲戌側批:妙!蓋雲人能以理自守,安得為情所陷哉!曾為國子監祭酒,族中男女無有不誦詩讀書者。甲戌側批:未出李紈,先伏下李紋、李綺。至李守中繼承以來,便說「女子無才便有甲戌側批:「有」字改得好。德」,故生了李氏時,便不十分令其讀書,只不過將些《女四書》、《列女傳》、《賢媛集》等三四種書,使他認得幾個字,記得前朝這幾個賢女便罷了,卻只以紡績井臼為要,因取名為李紈,字宮裁。甲戌側批:一洗小說窠臼俱盡,且命名字,亦不見紅香翠玉惡俗。因此這李紈雖青春喪偶,居家處膏粱錦綉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甲戌側批:此時處此境,最能越理生事,彼竟不然,實罕見者。一概無見無聞,唯知侍親養子,外則陪侍小姑等針黹誦讀而已。甲戌側批:一段敘出李紈,不犯熙鳳。今黛玉雖客寄於斯,日有這般姐妹相伴,除老父外,余者也都無庸慮及了。甲戌側批:仍是從黛玉身上寫來,以上了結住黛玉,復找前文。 註:紅色部分為脂批 ——選自《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第四回 這段話中我們截出最主要的那句: 便說「女子無才便有甲戌側批:「有」字改得好。德」 這就話出於何處?原話為女子無才便是德,是陳繼儒(眉公)之語,然和程朱理學所講: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所說有這相同的意思,陳繼儒是明朝人,明朝已經收到了程朱理學的影響,出現了這句話也不足為奇。說回來,曹雪芹將女子無才便是德改為有德其中也是大有深意的了。李紈就是曹雪芹筆下反應出的在程朱理學壓迫下的女子。 賈寶玉和襲人的關系,我認為曹雪芹筆下寫出賈寶玉襲人等越禮的行為是出於對程朱的反對,程朱有雲「去人慾,存天理」,曹雪芹寫到書中的美食,正是論語中的:「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的論調,和去人慾相對。而曹雪芹對於賈寶玉毫無批評的意思,在第五回,太虛幻境中,警幻等輩推賈寶玉為「意淫」,而並非那「皮膚淫濫之蠢物」,這「蠢物」是曹雪芹批評的對象,而「意淫」二字反而是曹雪芹所推崇的。 這樣例子還很多,不在舉了。 在清朝時期,反程朱的文人可以說有很多,有代表性的有曹雪芹之前的顧炎武,和曹雪芹同一時期的戴震等不可勝數。如果把他們分類,則應屬於唯物主義,和程朱理學的唯心主義是相對的。 四、我認為程朱理學和儒家是有很大區別的 有些人認為朱熹對儒家思想有這貢獻,並把程朱理學歸在儒家思想中,認為理學是儒家思想的「分支」,我反對。 程朱思想認為理一氣二,我認為這個就是和儒家思想中相悖的地方之一。我認為:儒家思想起源於《易經》(諸子百家多出於易經),也可以說易經也是儒家思想的中心,是儒家經典的五經之一,講「陰陽構成世間萬物。」,陰陽就是氣,而陰陽在紅樓夢中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因麒麟伏白首雙星。中史湘雲有如下解釋: (湘雲)「天地間都賦陰陽二氣所生,或正或邪,或奇或怪,千變萬化,都是陰陽順逆。多少一生出來,人罕見的就奇,究竟理還是一樣。」翠縷道:「這么說起來,從古至今,開天闢地,都是陰陽了?」湘雲笑道:「糊塗東西,越說越放屁。什麼『都是些陰陽』,難道還有個陰陽不成!『陰』『陽』兩個字還只是一字,陽盡了就成陰,陰盡了就成陽,不是陰盡了又有個陽生出來,陽盡了又有個陰生出來。」翠縷道:「這糊塗死了我!什麼是個陰陽,沒影沒形的。我只問姑娘,這陰陽是怎麼個樣兒?」湘雲道:「陰陽可有什麼樣兒,不過是個氣,器物賦了成形。比如天是陽,地就是陰;水是陰,火就是陽;日是陽,月就是陰。」 ――《紅樓夢三十三回》史湘雲語 曹雪芹借用史湘雲之口說的很清楚,天地間都賦陰陽二氣所生,這是和儒家思想相吻合,也是與程朱思想的「理第一」所相對的。 程朱所說:去人慾、存天理。我們再看《論語》,孔子食不厭精、膾不厭炙、為酒無量!這是食慾,也是欲,那麼程朱所言豈不是批評了孔子? 儒家講仁、義、禮、智、信,也是善,那麼程朱思想對女子夠「善」嗎? 五.曹雪芹反程朱,反理,不反禮: 我認為曹雪芹反對理,但並不反禮,原因如下,曹雪芹的紅樓夢中的主要叛逆,有一半都是賈寶玉,無論是誰並未有無禮之事,每日早上賈寶玉要去見賈母等有很多,對於死了的丫環、朋友,賈寶玉也顯示出了禮儀,如「杏子林假鳳泣虛凰」一章,賈寶玉見藕官在燒紙錢,回房後從芳官那裡得知了菂官的事情,這段作者用賈寶玉的話寫出了賈寶玉對死去人的「禮」如焚香、寫誄文(芙蓉女兒誄)等。 故我們不可以說曹雪芹在反禮。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脂硯先生在批註中所談紅樓夢的隱寓,與我們所說紅樓夢中叛逆思想應是:紅樓夢反程朱,而不反孔、禮、封建。 而我們現在所說的封建思想就是以訛傳訛,若按照廣義的解釋,那麼恐怕程朱思想就是這清朝的最大禍害吧 !

滿意請採納

⑺ 網路小說求書評

額……我看了起點的~
總體來說文筆還可以,但是有些銜接的地方交代的不清楚,看的時候有點糊塗!
還有就是人物構建的不夠完整,沒辦法從現有的文字中讓大家了解主人公是什麼性格,有什麼喜好……
性格什麼的最多是靠言語和動作來表達,一個對自己周圍環境一無所知的人最初的緊張或慌亂應該通過一些細節來體現,然後就是與人相處之後慢慢的信任或依賴,但這些都是在確定對方不會傷害自己以後,總之需要一個過程……
那啥……我看的也不多隻有前幾章……所以回答的問題肯定會單一和片面~~多包涵!
請作者加油~~~

⑻ 西遊記書評1500字

每當我翻開《西遊記》時,總有不同的心情。它在四大名著中,是最生動活潑的,小時候的我讀起它來總覺得既過癮又有趣。但今時今日,不變的是那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我的領悟卻變了。 然而,目前社會上還有許多人被一些價值不大的東西所束縛,卻自得其樂,還覺得很滿足。經過幾百年的探索和發展,人們對物質需求已不再迫切,但對於精神自由的需求卻無端被抹殺了。總之,我認為現代人最缺乏的就是一種開闊進取,尋找最大自由的精神。 在厲盡時間錘煉的《西遊記》中,竟深深蘊含著新世紀人們最渴望的自由精神……我更明白為什麼它能夠傳承至今了。 《西遊記》讀書筆記 ② 看到這個題目,或許很多人會覺得很好笑:到今天才看《西遊記》,會不會太幽默了。說起來很慚愧,雖然我在很小的時候已經接觸過少兒圖書版的《西遊記》,也看過不少於十次的電視劇,動畫片,對其中的各個角色的性格和曲折有趣情節可以說是耳熟能詳,但真正品讀整本書,卻是近段時間的事情。我曾經認為,看電視劇多好啊,既簡單易懂,又有充分的視覺和聽覺享受,何必拿起一本厚厚的書去鑽那些自己不懂得文字。現在看來,我當時是大錯特錯了,一樣的故事,一樣的人物,書中比電視劇更精彩更扣人心弦,讓人恍若進入了一個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全然忘記了身外的世界。書中主要講述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四師徒歷盡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得真經的故事。 看完這部小說,有很大的感悟,我覺得學習唐僧的全心全意,孫悟空的不怕艱難險阻,勇往直前的精神. 這本書把一個從石頭里"蹦"出來的潑猴勾勒得栩栩如生,寫它從天不怕地不怕變為一個恭敬的猴子,為了師傅的安危他奮不顧身,他並不像豬八戒那樣好吃懶惰,也不像沙僧那樣憨厚,作者更是藉助他這一點勾勒出孫悟空的大智大勇,自從唐三藏把孫悟空從五指山解救出來到取得了真經,這期間經理九九八十一難,每次劫難都是孫悟空全心全意去解救師傅的,最後才圓滿的取回真經. 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書讀多了總是有好處的,在當今的社會里沒有文化是不行的,會被社會淘汰,從我們呱呱落地,父母就教我門說話,識字,等大一點兒他們又教我們怎樣做人,我們在學校里不僅是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學做人,只有學會了怎樣做人,才能學會更多的知識,才能廣交益友,可見書何其的重要. 從書中我們會悟出許多真理,所以我們應該多讀書,讀好書. 《西遊記》讀書筆記④ 從小到大,我讀過很多回《西遊記》,第一次讀時,純粹是為了它曲折有趣的情節;後來再讀,對書中的各個人物的性格和行為就有了一些看法。 《西遊記》中我最喜歡的是孫悟空,喜歡他的善良、調皮、機靈、法力無邊、對各天神說話時的直率、打妖怪時的執著(尤其是在三打白骨精那一回)和對兄弟、師傅和猴子猴孫的情誼。在唐僧師徒四人中,孫悟空經常第一個發現妖怪,可是他的師傅唐僧卻總是輕易地被那些裝扮成好人的妖怪欺騙,而對打死妖怪的悟空念緊箍咒懲罰,甚至不顧他的解釋把他趕走。悟空雖然心有不甘,但還是聽師傅的話,沒有死皮賴臉地跟著師傅。但是當八戒又來找他幫忙時,他一聽到師傅有難,就不記前嫌、義無返顧地跑去救師傅,沒有半句怨言。他雖然天生比較沖動,性格比較火爆,有時會因為一時沖動而殺生,但是在我看來,那些人都是罪有應得的,都是些殺人無數的強盜啊,暴君啊等等,可是相信佛教的唐僧卻不信,他不管怎麼樣都不讓悟空殺人,卻不去管那些惡人去害人,我總是覺得悟空很冤枉。 唐僧在他們師徒四人中是讓我比較難以理解的人,他總是被妖怪抓走。在師徒四人之中,他總是帶來麻煩,沒有什麼本事,只知道念南無阿彌陀佛,有時還會添亂,要是沒有悟空,我想,他一定已經去另外一個西天了。他是一個善良、樂於助人卻分不清是人是妖的師傅,見到妖怪害人時,總要叫悟空等三人去抓妖怪。可是當悟空打死那些禍害蒼生的人時,他卻大驚失色,不僅念緊箍咒,有時還要趕走他,難道他就不會想一下,如果悟空不把那些害人的傢伙給殺了,他們又會去禍害別人,這樣,豈不是為了一條人命而害了更多的人命嗎?但是,唐僧卻也有著超乎常人的執著,為了到達西天取得真經造福蒼生,他不僅不要快速到達西天而不讓悟空自己飛去取,甚至要求自己每一步都是腳踏實地的,也從沒讓悟空幫他飛過。唐僧在一路上遇見了不少人善意或惡意地極力挽留他,甚至給他金山銀山,乃至整個國家,可是他都拒絕了,我想這是因為他始終堅持著要取得真經的信念吧。 豬八戒是一個又懶又饞的大肥豬,有時悟空叫他去找點水果給師傅吃,可是他要麼就是在路上躺著睡大覺,要麼摘了許多水果,卻在回來的路上都吃光了,常常害得另外的三人在原地等他,回來卻隨便找個借口說個謊想敷衍過去,但總是被機靈的悟空識破,被整得很慘。我覺得八戒在取經的路上總是想這想那,而不是一心向佛,一會兒在這藏一點錢,一會在那藏一點寶,還總是想著高老莊的媳婦和嫦娥,師傅被抓了,他動不動就說:「我們收拾收拾行李散夥吧」、「我回高老莊去了」這類喪氣的話。他還有一個壞毛病,就是總愛吹牛,有時候,悟空把妖怪打敗了,他卻繪聲繪色地向別人吹噓著自己如何把妖怪打敗的。但是,他有時也會發揮作用,如:在師傅被白骨精抓住時,他來到花果山想著辦法把猴哥給請了出來,最後,把師傅救了出來。所以我覺得八戒還是挺可愛的,雖然時不時動點歪腦筋,但也會有智慧的火花。 沙和尚是三個徒弟中最老實的一個,他始終對師傅忠心耿耿,對兩位師兄也是畢恭畢敬。可是打起妖怪來卻是毫不手軟,雖然沒有悟空那麼厲害,但是在關鍵時刻還是能保護師傅的。而且,在師徒四人中,他是除了悟空以外最警覺的人,也可以提醒一下師傅。 雖然《西遊記》已經很老了,可是我相信它的魅力會經久不衰,因為這師徒四人,實在各有妙處,很吸引人 西遊記讀後感 讀了《西遊記》我深有感觸,文中曲折的情節和唐僧師徒的離奇經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書作者羅貫中為讀者講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個徒弟一路上歷盡艱險、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取得了真經的故事。正是這離奇的故事情節贏得了廣大讀者的心,致使此書成為了我國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 《西遊記》塑造了四個鮮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誠心向佛、頑固執著,孫悟空-正義大膽、本領高超是妖怪們的剋星,豬八戒-貪財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於天命。這四個人物形象各有特點,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寫作技藝的高超,也許作者善於刻畫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處。其中我最喜歡的便是孫悟空,因為他神通廣大、技藝高超,一路保護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經,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還有一種叛逆心理,以及他敢於和強大勢力做斗爭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賞。 書中寫唐僧師徒經理了八十一個磨難有讓我聯想到了他們的執著、不畏艱險、鍥而不舍的精神。這著實是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我不禁慚愧自己當初為何不能像他們一樣堅持到底呢?也許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從頭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只要我盡力去做了,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成功啊!因為我去做了,而且堅持到了最後。 那四本厚厚的名著,是每個自詡熱愛中國古代文化的人必須修讀的。我自然不能免俗,刀光劍影,勾心鬥角,愛恨纏綿,都不適合此時閱讀,於是再次翻開了《西遊記》,進入了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 這是一部所有人都愛讀的經典大作,每個人都能在解讀它時獲取不同的感受和啟示。有人喜歡它鮮明的人物個性;有人喜歡它瑰麗的整體形象;有人喜歡它活潑詼諧的語言;有人乾脆把它當作道德修養小說或政治寓言。但在我看來,它什麼都不是,它只是「游戲之作」,是一個單純的神話世界。我在讀這本小說時常常有一種共鳴感,想必這是我內心深處對於自由的慾望在呼喊吧! 一、自由 在經歷了又一個個性受制約的學期後,孫悟空這個形象完全激發了我內心潛在的,但根深蒂固的嚮往——對徹底的自由的嚮往。孫悟空破土而出,「不優麒麟轄,不優鳳凰管,又不優人間王位所拘束」,闖龍宮,鬧冥司,在花果山自在稱王,可以說已經達到人性擺脫一切束縛,徹底自由的狀態。孫悟空其實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質中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嚮往自由,他始終在追求自由,他的一切斗爭也都是為了自由。這樣一個鮮活的形象給予了我一種尋找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氣。總之,我覺得現代人對於自己的生存狀態,尤其是精神方面較為安於現狀,缺乏一種開拓進取,尋找更大自由的精神。 二、神話 如今也是一個遠離神話的時代。日常生活過於現實,使充滿幻想的事物遭到排斥。神話絕非幼稚的產物,它有深邃的哲學意義和豐富的文化內涵。謝林在他的名著《藝術哲學》中說:「神話乃是各種藝術的必要條件的原始質料。《西遊記》是中國神話小說的顛峰,也是神話文化的至高境界,然後中國的神話文化漸漸沒落了,神話不被人重視,連《西遊記》也少有人問津,只有孩子們會被孫悟空征服,於是也只有孩子們抱有對未來浪漫的、夢幻般的希望。」 三、英雄 「英雄」有許多不同解釋。《辭海》中說英雄是傑出的人物,曹操說英雄要有包容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胸。我認為,英雄是那些頑強地掌握自己命運,並為崇高理想而奮斗的人。孫悟空無疑是英雄的典型,他為了自由,為了自己的尊嚴,不怕與一切進行斗爭。正因為這種對抗的差距懸殊,發自內心而拼盡全力的抗爭才顯得悲壯。明知不可為而為的勇士才能凸現出其英雄本色。 復讀《西遊記》,讓我覺得其不屬於一般名著的特點。我相信,也希望它永 遠向大家展示著「自由、神話、英雄」三個主題,給大家帶來激勵和源自內心的力量

熱點內容
當家主母古代言情小說 發布:2025-09-18 17:18:13 瀏覽:885
重生之白活了小說 發布:2025-09-18 17:16:48 瀏覽:642
鄉村最淫盪交換小說短篇 發布:2025-09-18 17:16:47 瀏覽:738
大一新生寫網路小說 發布:2025-09-18 17:01:48 瀏覽:508
網游小說男主玩牧師的 發布:2025-09-18 16:53:30 瀏覽:533
求都市異能小說完結 發布:2025-09-18 16:51:57 瀏覽:837
美女老師的貼身保鏢小說最新章節 發布:2025-09-18 16:43:15 瀏覽:961
主角是僵屍的小說都市 發布:2025-09-18 16:42:14 瀏覽:187
第一人稱短篇犯罪小說 發布:2025-09-18 16:41:33 瀏覽:764
一胎三寶總裁喜當爹小說下載 發布:2025-09-18 16:35:28 瀏覽: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