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網路小說之間的差異
① 對網路文學的看法
我很喜歡小說,前幾年接觸到了網路文學。不過,據我觀察,在各大網站上的排行榜上的小說都是垃圾。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網路上的排行太過於民主。像這樣直接而泛濫的民主是很不可取的,歷史上的雅典民主制度就是因為這樣才會消失。網站設計者因為沒有參與過政治,無法理解這樣的情況,只知道憑著生活中的經驗,受到「民主萬歲」「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這樣的言論蠱惑,才以人氣作為排行,導致網路文學垃圾小說泛濫。這也和上網看小說的人群有關。現在上網看小說的人,主要是一些生活不得志的學生或者青年,他們對於自己生活嚴重不滿,卻又因為懶惰不想努力,所以整天怨天尤人,總是希望不勞而獲,於是,他們就用看小說來意淫自己的神經。因為他們是這種人,所以他們所喜歡的網路小說主角也是這種人,於是,在網路上有排名的網路小說主角的性格特徵一般有以下幾點:好色,無恥,下流,自私…………反正世界上所有描述性格的貶義詞都可以用在他們身上。而這樣的小說,無論作者的文筆多麼的好,都無法寫出小說的真意。所以我都不看網路小說了。我是一個正在上高中的學生,也許因為初中畢業了,文化水平高了一點,所以就開始覺得有人氣的那些網路小說就像動畫片一樣,實在幼稚得很。以至於看了這么多網路小說,我所能記得的作家名字就只有「今何在」和「江南」。他們是我認為在網路上文筆最好的兩位作家。另外在起點我看過最好的是《高手寂寞》,它的作者寫的小說也很不錯。這個是大多數學生的觀點(這里的大多數學生不包括我上面所述說的那種人)。
在家長眼中,網路小說很容易讓孩子沉迷。這種情況的主導因素是中國的孩子普遍不喜歡讀名著。中國本過的名著沒有多少,最出名的就是四大名著,但是那幾部是古文,小孩很難讀。而像郭敬明等小說家孩子們是根本不知道。在課本上所推薦的大多數是外國著作,外國著作最基本的特點是,開頭實在是乏味,所以許多孩子只看了3,4也就扔書了。而當他們接觸網路文學時,他們就會被網路文學上面的新鮮東西所迷惑。又因為他們沒有看過什麼好的作品,無法看出網路小說和實體書之間的差距,所以沉迷於網路小說很正常。但是家長們不明白這層道理,只知道網路小說會毒害孩子,不知道病根在哪,所以只能用治標的方法,一般就是不讓孩子碰觸電腦。但是偏偏又勾起孩子們的叛逆心,使孩子們愈加沉迷。
在老師的角度來看,只要看網路小說對學生的成績有好處,他們就不會阻止,尤其是語文老師,對學生看小說是很難反感的。但是,如果學生看的是不好的小說就另當別論了,而事實證明大多數網路小說一點文學價值也沒有,對學生的成績沒有絲毫幫助,反而讓學生成績後退許多,所以他們是堅決反對學生看網路小說的。]
對於社會來說,網路小說更是要不得。因為網路小說所稱頌所贊揚的人群,是被社會排斥的。如果社會上的大多數人都像網路小說中的主角那樣,社會會變成什麼樣子?我想了一下:中國會變成一個淫亂的國家,老婆大家一起玩,美女大家一起上;每一個人都只顧著自己,從不去考慮別人;每一個學生都懶惰成性,不肯學習。於是燒殺搶掠不絕,黑社會縱橫。而外國則會因為中國人的自私自利而放棄與中國人的所有生意,中國因為沒有最新的科技支持而不斷落後。只要這樣的情況持續10年,中國人就會全部被外國人抓去做奴僕,中國也會被外國瓜分完畢。再者,網路小說純屬一種啊Q精神,只知道去幻想,什麼都不做,社會要不得這種行為存在。而且,網路小說的意淫也毫無道理,那些作家老是喜歡說自己是憤青,自己無比痛恨日本,也有許多在作品中意淫踐踏日本,但是,卻為曾想,他們的小說就是教人如何去欺凌弱小。我就在想他們為什麼不幹脆寫鴉片戰爭、八國聯軍侵華、中日甲午戰爭?那幾次戰爭多意淫啊?有些人老是在喊著要國家支持出版網路小說,但是,中國一旦支持網路小說的發行,從此中國人就沒有立場去指責日本,因為中國人也是那種喜歡欺凌弱小的人。而且,那也會將中國人品德遠低與日本這一事實公開出來。(不相信的同學可以去查一下,有許多事跡可以證明的,例如:在六萬人聚會之後,現場沒有留下一塊紙片)。
② 中國的網路連載小說和日本的輕小說相比,哪個更受歡迎
中國的網路連載小說,這兩種類型都是我很喜歡看的,國內的連載小說我看了有幾十本,尤其是那種玄幻類的小說,比如說天蠶土豆,唐家三少,江南的小說大部分我都看過。日本的輕小說我同樣看的不少,銷量排行榜第二的刀劍神域是我非常喜歡的,小說也看到了20冊,還有像歡迎來到實力至上主義的教室,在幾天之內就補完了十幾冊,現在也還一直在追,還有很多輕小說是我一直在看的。在我看來,中國的網路連載小說無疑是更受歡迎的,網路連載小說也就是網文,現在看網文的人非常多,從數量上看,比日本的輕小說要好很多。
③ 你如何看待中國與日本的推理小說差異
日本的推理小說的特點是一種層次性和結構性,一般都是採用線索層層遞進的方式,而中國的推理小說則是比較喜歡到處留伏筆。
④ 日本輕小說和中國的網路文學相比,有哪些異同
輕小說文學性比網路文學多些。
輕小說沒有網路小說那麼長,節奏輕快但是也注意故事深度。
網路小說很多就以爽點為主,不在意深度和社會關注。
⑤ 中國的網路連載小說和日本的輕小說相比,你認為哪個更受歡迎
現在我國的網路小說發展也是較快的,尤其是我國可以看到很多的網路小說。而日本的輕小說也備受大家的喜愛。但是兩者相比,我認為我國的網路小說更受歡迎。其實輕小說與網路小說是有共通之處的,兩者都是快消產品,而它的目標人群也是差不多的。
同樣無論是輕小說還是網路小說,全部都處於文學的最底層。而我國的網路小說有著一個極其明顯的弊端。那就是大部分網路小說都是一個模子出來的,走著同一個套路,也就導致了它們的內容存在大量重復。但日本的輕小說也是有明顯的弊端。
當然也有一些作者會推出一些新的創意去吸引粉絲,現在的小說題材廣泛,無論是靈異、懸疑、玄幻等等,都能找到頂尖的小說。如果僅僅對比內容的話,日本的輕小說可能會比中國網路連載小說整體的質量更好一些。但是去比經濟效益,中國的網路小說會比日本的輕小說經濟效益更高,也就意味著中國網路小說的受眾會比日本輕小說的受眾更多。也希望我國的作者能夠創新,創作出更好的作品。
⑥ 中日文學的差異
最廣為人知的日本文化的概念是:
飲食:壽司、天婦羅、鐵板燒等等。
衣著:和服、浴衣、草鞋等等。
藝術:浮世繪、漆器等等。
音樂:雅樂、演歌等等。
文學:和歌、短歌、俳句等等。
建築:城、日本庭園、神社等等。
宗教:神道教、佛教
日本料理
有人曾評價說:西方飲食最重營養;日本飲食最重外觀;中國飲食最重口味,所以和中國飲食比較起來日本料理偏向清淡, 部份人認為犧牲食品的香和味,部份人則認為呈現出食物本身的味道。日本料理一般的量並不大,餐具古樸而小巧,海蟹雖然是主要菜餚,但在各個著名餐管的菜式中,只能見到蟹的前螯,其他部位據說因位沒有好的外觀,只能做成蟹肉末入菜。
日本料理其中一項特色是生食,任何食物如:鮪魚、鮭魚、河豚、章魚、牛肉、雞、雞蛋都可以生食入菜。
中國菜
中國菜烹調方法非常多,有涼拌、炒、蒸、煮、煎、炸、燜、焗、燉、煨、燒等幾十種,每一種又可分為好多小類。中國菜在製作過程中還十分講究火候,以最簡單的蒸排骨為例,蒸的時間長了,肉就老了,時間短了,則還沒熟透。
中國菜非常強調色、香、味俱佳。這既是一道菜的標准,也是一席菜的標准。
色:指菜餚的顏色,是原料本色與作料的顏色的有機搭配,有時還用一些青菜、番茄、洋蔥等襯托,以求達到較佳的視覺效果。
香:指的是菜餚的香氣,包括氣香與骨香。
味:指的是菜餚的味道口感,是菜餚的靈魂。它是菜餚的主料與調料以及不同烹飪方法的有機結合的產物.
意:讓人有聯想或是有意義的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