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神話對網路小說的影響
① 神話、寓言和歷史散文對中國古代小說形成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創世神話主要有兩種:天地開辟(包括世界和萬物的形成)的神話和人類起源(包括民族的由來)的神話。天地開辟神話有3類:第一類,以創造神為主體 ,創造世界 。這個創造神的形象、稱謂以及開辟天地的方式各有不同。瑤族的創造神叫密洛陀;彝族的創造神有4個:八歌 、典尼 、支格阿魯和結支戛魯。第二類,巨人化生神話,講述天下萬物是由巨人的身體各部所化。如漢族的盤古神話,阿昌族的神話《遮帕麻與遮米麻》 ,彝族神話 《 創造萬物的巨人尼支呷金》等。第三類,自然演變的神話,講述的是想像中的天地自然形成的過程,既不是開辟神的創造,也不是巨人化生 ,完全是自然演化。如壯族神話《布洛陀與妹六甲》,納西族創世神話《人祖利恩》等。這些神話,在各少數民族的史詩和古歌中保留很多。人類起源神話有兩類:一類是解釋世界上人類的誕生,講述造人的過程,說明民族的由來;另一類是與洪水神話相聯系,通過洪水後兄妹結合,說明再造人類的過程。在民族創世神話中,人的來源有卵生、葫蘆生、石頭生,以及從山洞或樹林上出來的種種不同說法,但較常見的是泥土造人的說法。如女媧神話。
在創世神話中,解釋人類由來和說明民族起源的內容常常結合在一起,把民族起源和人類由來看作是同時發生的 。彝族史詩《梅葛》中記載的創世過程,以兄妹成親,生下怪葫蘆,出現8種人,解釋8個民族的由來。創世神話具有世界性,它是人類原始時期的意識形態,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一定的文學價值。
② 古代神話對現今文學的研究有何意義
古代神話豐富多彩,只因年久散失,未能系統、完整地保存下來。現在所看到的一些零星的片斷,大都出於後世的傳聞。散見於《山海經》、《淮南子》等古籍中的神話較著名者如《精衛填海》、《誇父逐日》、《女媧補天》、《鯀禹治水》、《後羿射日》、《黃帝殺蚩尤》、《刑天與帝爭神》和《羽民國》、《奇肱民》等,包括自然神話、創世神話、英雄神話和傳奇神話諸類型。神話作為原始的社會意識形態,通過想像和幻想,以一種不自覺的藝術方式,形象地反映了遠古人類的社會生活與精神世界,具有不朽的認識價值。神話還是人類永不復返的童年時代的藝術瑰寶。它以自身的壯麗奇偉和無窮魅力顯示出高度的審美價值。神話又是我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它以熾熱的激情、神奇的幻想,表現了原始人類企圖認識和改造自然的願望、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英雄主義、樂觀主義的贊頌。
③ 神話對明清神魔小說有什麼影響呀
中國神魔小說來源於魯迅的提法,該類小說在明清時期較為興盛。但雖有《西遊記》、《封神演義》、《鏡花緣》等優秀作品,在避諱宣傳「怪,力,亂,神」的中國古代,該流派小說的作者或者湮滅,或者不知真名,或者作品被禁止。其語言風格不拘一格,想像力豐富,背景或為虛幻或為海外某地假託,綜合宗教、神話等民間喜聞樂見的形式,因此至今廣為傳頌。不少文人或依歷史事件,或依流行的神怪故事,寫了大量名著。
.中國古代神話為後世的文學創作提供了許多素材。比如「西遊記」就是利用神話人物和神話故事進行創作的;屈原、李白、李商隱等詩人的作品中也常常有神話故事和神話人物。對文學精神的影響,這點十分重要。古代神話是浪漫主義文學的萌芽,神話的創作方法是浪漫的。那種新奇奔放的幻想啟發了作家的想像力,尤其重要的是神話的樂觀主義、英雄主義以及對現實的積極態度,強烈要求改變現實、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鼓舞人們的奮斗精神,對作家進步世界觀的形成和積極浪漫主義的創作起重要作用。
④ 神話對後世的文學創作有哪些影響
神話對於後世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首先,神話是後來的多種敘事性文學體裁的直接源頭,比如小說、戲劇等。第二,神話為後來的文學創作開辟了廣泛的想像空間,像我國的詩人屈原、李白、杜甫、蘇軾、湯顯祖等等,歐美的作家如莎士比亞、拜倫、歌德、普希金,印度作家卡爾姆昌德等,他們的作品都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神話的影響。第三,神話為後來的文學創作提供了借鑒和引用的豐富的資料,在語言表達、情節構思、主題安排等諸多方面,都為作家提供了參考與範例。比如詹姆斯·喬伊斯的《尤里西斯》、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等現代派小說,中國的古典名著《西遊記》、《紅樓夢》等,都可以非常直接看出所受到的古代的影響。第四,我國古代創作的用典、西方的弗洛伊德的原型說等也都從不的側面說明了古代神話對於後代文學創作的廣泛而深入的影響。
另外,神話對於後來文學的影響方面還有很多,你還可以根據自己的體會和理解補充出許多來。
⑤ 中國古代神魔小說對現代玄幻小說的影響
最大的影響就是提供素材,還有名字,很多寫手都喜歡寫中國古代神魔傳說中出現的人物,但故事內容都被完全扭曲,就連人物性格都完全變樣,可說早失去了原來的意味,有的,只是一味的YY,一味的種馬,要麼就是跟西方魔幻結合,美其名曰創新,其實是四不像。
老實說,很多人根本就沒看過原本小說,都是從電視上,或者其他的網路小說上看來的人物故事,然後自己加以編排,根本不知道這人物故事中的內涵,所要表達的意思,也不知道原著著何人,叫什麼名字。可以說,這些人頂多隻能算是抄襲者,而且是最低劣的那種。不知其所雲,人雲亦雲
⑥ 結合古代神話,論述古神話是怎樣對後世文學產生影響的
古代神話對後世文學的影響是什麼?
一。 神話的藝術規則為後世文學的發展提示了方向。神話所開創的為人生的主題,事實上成為了我國文學發展的主流。神話富於情感、富於形象、富於想像的特徵,也極大地影響著後世文學的發展。
二。 豐富多彩的神話作品,成為後世文學創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題材源泉。如:屈原的楚詞、莊子散文、李白詩歌等;明清小說如《西遊記》《封神演義》等。
怎樣對後世文學產生影響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e68d980100iapt.html
中國神話傳說以其廣博精深的意蘊,生動活潑的表現力,為後世文學奠定了基礎。其中,對詩歌和小說的創作影響尤為明顯。如:
《詩經》:《商頌·玄鳥》「天命玄鳥,降而生商。」
《大雅·生民》寫周民族始祖後稷誕生的種種神異經歷,母親生他時太順,被認為是不祥扔掉了。扔到小巷有牛羊庇護,扔到森林,恰遇伐木工人,扔到寒冰之上,大鳥羽覆蓋了他,大鳥飛去,他大聲啼哭,哭聲響徹雲霄。
屈原《楚辭》《離騷·天問·九歌》亦充滿神幻色彩,上天入地、馳騁想像。
戰國時的《莊子》一書中不少寓言就是根據神話改編的。如《逍遙游》中的鯤、鵬就是《山海經》中北海神兼風神禺強的化身。藐姑射也是《海內北經》中的「姑射國」。
漢代的賦體,如曹植的《洛神賦》就採用洛水女神宓妃的形象素材進行的一次成功的創作。
東晉詩人陶淵明《讀山海經》組詩之九《誇父誕宏志》、之十《精衛銜微木》
盛唐詩人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蜀道難》、《梁甫吟》等。
晚唐詩人李商隱《 瑤池》詩雲:「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八駿日行三萬里,穆王何事不重來。」就是對神話意象的妙用。
小說採用神話作素材的也很多,它主要是藉助於神話的奇特的想像,利用神話形象或神話情節進行再創作。如唐代李朝威的小說《柳毅傳》,創造了一個優美的愛情神話。明清神魔小說對神話的採用和重塑,達到了此類文學的最高點,其代表作為《西遊記》,孫悟空、豬八戒以及他們的騰雲駕霧、七十二般變化成了中國文學中最有影響的故事之一。從孫悟空身上,我們不難看到「石中生人」的夏啟、「銅頭鐵額」的蚩尤、「與帝爭位」的刑天以及淮渦水怪無支祁的影響。此外,如《聊齋志異》、《鏡花緣》、《封神演義》、《紅樓夢》中也有不少發人深省的神話情節。
近現代小說中也有不少利用神話故事進行創作的作品,如新文學的旗手魯迅在創作中常常採用神話化素材,特別是《故事新編》中的《補天》、《奔月》、《鑄劍》、《理水》四篇,完全是選取神話題材來進行寫作的。在《補天》中,他通過女媧的創造活動,表現了民族精神中不倦的創造偉力;《奔月》通過羿的英雄末路,表現了戰士在無用武之地時的寂寞與悲涼;《鑄劍》謳歌反抗的英雄;《理水》則贊頌民族的脊樑。他的這些作品,可以說是中國文學中最早的「尋根文學」。郭沫若是一個具有強烈神話意識的詩人。他對古代神話有一種近似宗教般的崇拜,曾說:「神話是絕好的藝術品,是絕好的詩。」(註:郭沫若:《神話的世界》,《文藝論集》,上海光華書局1925年。)在他的詩歌創作中,隨處可見被賦予了濃烈感情色彩的神話意象,如鳳凰、天狗、顓頊、共工等等,他將自己的代表作詩集取名《女神》,反映了他對神話的情有獨鍾。
除了魯迅和郭沫若外,茅盾、周作人、鄭振鐸、聞一多等人也從各個不同角度,對神話產生了濃厚興趣。如鄭振鐸借用希臘神話故事寫作的一些短篇小說,沈從文描寫湘西風土人情的小說系列,吳祖光的劇本《牛郎織女》、《嫦娥奔月》等等。其中沈從文小說中運用神話素材的方式,較以前又有發展,他不是簡單地採用、改編或重寫某個具體神話的情節或意象,而是另闢蹊徑,在諸多民間文化原型的基礎上,進行一種綜合性的重構和再造。在故事的表層結構之下,潛藏著集體無意識的原型。例如有的研究者發現,在《邊城》中,就埋藏著求仙原型、難題原型和命運原型,並運用了擬仙、三角和循環三種敘事模式。(註:李繼凱:《民間原型的再造——對沈從文〈邊城〉的原型批評嘗試》(載《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5年第4期。)這種新的運用神話素材方法,對後來的小說創作產生了影響。
還有如韓少功的《爸爸爸》、王安憶的《小鮑庄》、賈平凹的《古堡》、鄭義的《老井》、鄭萬隆《異鄉異聞》等等,都是隨處可見神話的蹤跡。
另外,中國戲曲在形成和發展過程中,也是始終受到神話這種理性精神的影響。在某種程度上,戲曲審美上的神奇又與中國的神話精神有一種血肉聯系。幻想孕育了夢境和神話,也可以說孕育了中國戲曲。我們知道,戲曲文學是戲曲藝術的基礎,而唐代的變文與傳奇小說是戲曲文學發生的基礎;變文最初是由佛教寺院以通俗故事宣傳經義發展而來的,然而有些變文即設想虛幻,是一些神怪的故事,因而大都與神話有關(傳奇小說也是從繼承我國古代志怪小說發展而來的)。中國戲曲作家歷來專情於夢,執著於夢境的描寫,譬如,《西廂記》的草橋夢,《梧桐雨》的秋雨驚夢,《漢宮秋》的孤雁驚夢,《牡丹亭》中杜麗娘的夢見情人,還有那《黃粱夢》、《蝴蝶夢》、《揚州夢》、《升仙夢》、《雲窗夢》等等。夢境是藉助於形象的傳奇化特徵與實境聯接,統一於形象,是現世、倫理在戲曲中的理性表現。我們看到過《竇娥冤》竇娥鬼魂的出場托夢,把一個不屈的人物個性再作深化;《西蜀夢》也有張飛鬼魂托夢,把一個義烈、勇猛、死也不忘復仇的張飛形象再次塑造;還有那《雲窗夢》的月蓮憶舊;《蝴蝶夢》的包公夢蝶;《昊天塔》的令公托夢等等,無不是運用夢境來體現一種神話精神——「幻想——實踐」精神。夢境中的形象塑造,發揮了極大的想像和描寫的自由。夢境可以跨越死生,超越時空,極盡地宣洩悲喜之事。比起實境,夢境是神話的演變,更能深刻地展現人物的深層心理。
現在時下比較流行的網路小說中隨處可見神話傳說的影子。比如紅極一時的網路小說《誅仙》,其中就描繪了古代神話中的「朱雀」「玄蛇」「饕餮」。網路小說的創作者更借鑒古代神話傳說的神與仙,妖與魔的差別,將自己的創作分門別類,或稱玄幻小說,或稱修真小說。其中優秀的作品吸引著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尤其對青少年讀者具有超強的吸引力。
當然,神話對影視作品的影響也是有目共睹的,近年來,出現了不少以神話題材進行創作的連續劇。如,根據董永與七仙女的神話故事改編,台灣偶像劇「一姐」林依晨攜手新生代人氣偶像胡歌演的大型上古神話電視連續劇《天外飛仙》;中國大陸版的《星光燦爛豬八戒》、《寶蓮燈》、《精衛填海》、《愚公移山》;香港版的《梁山伯與祝英台》、《封神榜》、《我和僵屍有個約會》等等。尤其是《我和僵屍有個約會》把眾多的神話人物集中在一部劇中而又不顯得混亂,實在難得。
古代神話傳說對風俗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如「男左女右」一說始於盤古:盤古開天闢地後身體發膚化為宇宙萬物,其中左眼化為太陽,右眼化為月亮。而日為陽月為陰,男為陽女為陰,因此便有了男左女右的說法。再如過「年」、「乞巧節」、「清明節」、「舞龍燈」等莫不於神話傳說有關。而這些風俗又反過來影響著文學創作,使得一些文學作帶很深厚的地方特色和浪漫主義色彩。
古代神話傳說對後世文學的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古代神話與傳說是浪漫主義的源頭,而我們在現實主義作品中也往往能看到神話傳說的影子。可以說古代神話傳說是中國文學創作的起源。古代神話傳說也不僅僅隻影響著後世的文學創作,它更影響著國人生活的各個方面,一些建築也受到了神話傳說的影響。這些綜合起來便形成了中國人特有的人文特色。
所有這一切都說明了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是整個中華民族的精神依託。它必定會繼續影響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