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桐江小說在線閱讀是免費嗎
Ⅰ 歡樂英雄什麼時候上映播出
1988年電影版的電影,根據司馬文森小說《風雨桐江》改編。
《歡樂英雄》是由梁欣權導演,張英俊編劇,鄭愷、張檬、蔡俊濤等領銜主演的電影,2015年拍的,不知何時上演。
《歡樂英雄》是寧財神編劇的,今年拍的。也不知何時播出。
畢竟由於各種原因,比如主演突然有事情,什麼時候拍好也說不好;
甚至可能因為各種原因,比如資金不足,拍不成了也有可能。
Ⅱ 求幾本毒草小說
1.《劉志丹》李建彤著
2.《六十年的變遷》李六如著
3.《保衛延安》杜鵬程著
4.《青春之歌》楊沫著
5.《朝陽花》馬憶湘著
6.《小城春秋》高雲覽著
7.《紅旗譜》梁斌著
8.《播火記》梁斌著
9.《我的一家》陶承著
10.《風雨桐江》司馬文森著
11.《火種》艾明之著
12.《三家巷》歐陽山著
13.《苦鬥》歐陽山著
14.《晉陽秋》慕湘著
15.《太陽照在桑乾河上》丁玲著
16.《大波》李吉力人著
17.《苦菜花》馮德英著
18.《文明地獄》石英著
19.《在茫茫的草原上》瑪拉沁夫著
20.《山鄉巨變》周立波著
21.《山鄉風雲錄》吳有恆著
22.《三月雪》肖平著
23.《變天記》張雷著
24.《山河志》張雷著
25.《普通勞動者》王願堅著
26.《我們播種愛情》徐懷中著
27.《工作著是美麗的》陳學昭著
28.《上海的早晨》周而復著
29.《在和平的日子裡》杜鵬程著
30.《乘風破浪》草明著
31.《風雷》陳登科著
32.《在田野上,前進!》秦兆陽著
33.《歸家》劉澍德著
34.《水向東流》李滿天著
35.《過渡》沙汀著
36.《南行記續篇》艾蕪著
37.《高高的白楊樹》茹志娟著
38.《靜靜的產院》茹志娟著
39.《紅日》吳強著
40.《暴風驟雨》周立波著
41.《破曉記》李曉明、韓安慶著
42.《橋隆飆》曲波著
43.《屹立的群峰》古立高著
44.《紅路》扎拉嘎胡著
45.《清江壯歌》馬識途著
46.《辛酸地》管樺著
47.《鐵門里》周立波著
48.《戰斗到天明》白刃著
49.《新四軍的一個連隊》胡考著
50.《下鄉集》趙樹理著
51.《三里灣》趙樹理著
52.《靈泉洞》趙樹理著
53.《豐產記》西戎著
54.《李雙雙小傳》李准著
55.《東方紅》康濯著
56.《橋》劉澍德著
57.《我的第一個上級》馬烽著
58.《高幹大》歐陽山著
59.《香飄四季》陳殘雲著
60.《金沙洲》於逢著
Ⅲ 泉州有哪些名人
泉州著名人物有:
一、歐陽詹
歐陽詹,字行周,福建晉江潘湖歐厝人,歐陽詹生活在安史之亂後的中唐,一生沒有離開國子監四門助教這個官職。歐陽詹的祖先在唐代初年由江西遷到晉江,傳至歐陽詹為六世孫。
歐陽詹著有《歐陽行周文集》8卷。歐陽詹生活在安史之亂後的中唐,一生沒有離開國子監四門助教這個官職。歐陽詹的祖先在唐代初年由江西遷到晉江,傳至歐陽詹為六世孫。歐陽詹的祖父、父親、兩個大哥都是唐代閩越的地方官吏。
二、俞大猷
俞大猷(1503年-1579年),字志輔,又字遜堯,號虛江,晉江(今福建泉州)人,明代抗倭名將,軍事家、武術家、詩人、民族英雄。
俞大猷一生幾乎都在與倭寇作戰,戰功顯赫,他所率領的「俞家軍」甚至能將敵人嚇退,與戚繼光並稱為「俞龍戚虎」,掃平了為患多年以及趁機作亂的偽倭寇。俞大猷雖然戰功累累,卻經常被彈劾而遭到免官,甚至多次被他人冒領軍功,但俞大猷卻從來不會計較,仍舊全力打擊倭寇。
三、李贄
李贄(1527~1602),漢族 ,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員、思想家、文學家,泰州學派的一代宗師。李贄初姓林,名載贄,後改姓李,名贄,字宏甫,號卓吾,別號溫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嘉靖三十一年舉人,應會試。歷共城教諭、國子監博士,萬曆中為姚安知府。
旋棄官,寄寓黃安(今湖北省紅安縣)、湖北麻城芝佛院。在麻城講學時,從者數千人,中間還有不少婦女。晚年往來南北兩京等地,最後被誣下獄,自刎死於獄中。
四、鄭成功
鄭成功(1624.08.26-1662.06.23),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儼、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 漢族,明末清初軍事家,抗清名將,民族英雄。其父鄭芝龍,其母名田川氏。
弘光時監生,因蒙隆武帝賜明朝國姓「朱」,賜名成功,並封忠孝伯,世稱「鄭賜姓」、「鄭國姓」、「國姓爺」,又因蒙永曆帝封延平王,稱「鄭延平」。
五、李光前
李光前(1893-1967年),福建省泉州南安人,儒商的楷模、東南亞橡膠大王、教育家、慈善家。1893年,李光前出生在福建省南安縣芙蓉鄉(今南安市梅山鎮競豐村)。原名李玉昆。
李光前熱心社會公益的一生,深受其岳父陳嘉庚先生的影響,對新馬地區和故國桑梓的社會公益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Ⅳ 晉江歷史文化名人有哪些
1.歐陽詹
歐陽詹,字行周,唐泉州晉江潘湖村人。生活在安史之亂後的中唐,歷經肅宗、代宗、德宗三朝,是泉州地區歷史上第一個進士,官至國子監四門助教。
歐陽詹少時聰穎,唯一的愛好是讀書和寫詩作賦,年輕時由於勤學好問,刻苦鑽研,又有獨特見解,寫出來的文章語言優美精闢。德宗貞元初年,他."文詞崛興",聲名大振,浙江、福建一帶許多人都知道歐陽詹的名字。歐陽詹才高學博,著述頗豐,收入《歐陽行周集》里的賦、詩、記、傳、銘、頌、箴、論、述、序、書等各種作品共140多篇。他一生的德行、文章,對福建文化發展有深遠的影響。他是福建文化史上傑出的人物。
2.俞大猷
俞大猷(1503~1580),字志輔,號虛江,出生於泉州河市,是明嘉靖時期著名愛國將領、抗倭民族英雄。俞大猷一生戎馬,最主要功績是領導抗倭斗爭。俞大猷多才多藝。他創造一套用樓船殲滅倭寇的海戰戰術,還發明了一種陸戰用的獨輪車。他精通六經,博學宏文,著有《正氣堂集》30卷,堪稱明朝一代儒將。俞大猷的遺跡文物和民間傳說,留在泉州和閩南等地甚多。晉江磁灶的俞公山有他的陵墓。泉州清源山虎乳泉畔下,旁有其自書寫的'君恩山重"四個大字。廈門、金門、武平、海南島等地,都有俞大猷的讀書軒和紀念祠堂。
3.何朝宗
何朝宗(1522~1573),又名何來,德化縣隆泰鄉後所村人。擅長木雕、彩塑,尤其精於瓷塑,是明代嘉靖,萬曆年間最著名的雕塑藝術家。他的瓷塑作品多見於佛道神像。現存何氏作品寥寥無幾。目前北京故宮和上海、福建、泉州、廣東等地博物館收藏的何氏作品都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歐美、日本、東南亞各國的何氏瓷塑被列為國寶文物。何朝宗在故鄉積極從事瓷塑研究、創作和傳藝活動,為德化瓷塑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德化瓷塑贏得高度國際聲譽作出了傑出貢獻。
4.李贄
李贄(1527一t602),字宏甫,號卓晉,又號溫陵居士。泉州晉江人,明末傑出思想家和進步史學家。李贄出生在一個回教徒的市民家庭。自幼倔強,善於獨立思考,12歲中舉人,30至54歲為官,先後任河南輝縣教諭、南京刑部員外郎和郎中,最後出任雲南姚安知府。 20多年宦海生涯,使他認識到官場的種種黑暗,以及民反兵變、倭寇騷擾我東南沿侮等現實,深感明王朝內部的腐朽沒落。著有《焚書》、《藏書》等著作。李贄這些進步的主張,在客觀上反映了當時新興市民階層自由發展的願望和要求。
5.何喬遠
何喬遠(1557~1633),字稚孝,號匪莪,晉江人,明末史學家。他博覽群書,里居20餘年,輯明朝十三代遣事成《名山藏》,又纂《閩書》150卷,頗行於世。
何喬遠與喬遷及友人楊文格、陳及卿、惠安詩人黃吾野結社,賦詩唱和,有"溫陵五子"之稱.何喬遠性格剛直不阿,在史學上敢於秉筆直書、發表自己獨特見解。由於何喬遠"立朝持正敢言",因而屢遭權貴排擠。後因痛恨昏暗的官場,被彈劾,只好"自引去",回歸故里專心著書立說。在何喬遠的十幾部鴻著之中,最有創新和建樹的是《閩書》。《四庫全書》把《閩書》和《明文征》收存人目,並作了高度的評價。《閩書》問世幾百年來,一直為中外史學家所重視,如當代我國著名史學家張星火的《中西交通史料匯編》、日本桑原騭藏的,《蒲壽庚考》、法國伯希和的《摩尼教傳人福建考》等名著,都竟相引用《閩書》的資料為證。何喬遠不愧為我國古代傑出的方誌史學家,他治學精神和巨著《閩書》將永垂青史!
6.李光前
李光前(1893~1967),原名玉昆,南安梅山鎮人。新加坡著名華僑實業家、慈善家、教育家。他懷著"取諸社會、用諸社會"的宗旨,數十年如一日,嘔心瀝血,興學辦教,樂育英才,為僑居國和祖國的文化教育事業作出了可貴的貢獻。
李光前出身貧寒,少時在故鄉讀私塾,勤奮刻苦。1908年獲清政府公費人南京暨南學堂,後轉北京清華高等學堂,學業完成後重返新加坡,任教於道南、養正學堂,兼任華文日報電訊翻譯。清朝末年,加入孫中山先生倡組的同盟會。1920年,與陳嘉庚的長女陳愛禮結婚。
1928年,李光前創辦南益橡膠公司。在艱苦創業與發展中,他形成一套融中西文化精粹於一體的經營之道。經過30多年的努力,企業遍布東南亞,成為新馬工商界的傑出人物。李光前不但是成功的企業家,更可貴的是他把經營所得傾心獻給文化教育事業。他認為教育不但在啟發人類智慧,同時也在謀求個人和社會的生存,傳遞和發揚人類文化。為了發展故鄉的教育事業,創辦"國光中學"。50年代初期,他撥出巨資將梅山建成具有幼兒園、小學、中學、醫院、影劇院的僑鄉文化學村。李光前一生奉獻於教育事業,獲鍀祟高的榮譽。華僑教育家李光前名垂青史。
7.李子芳
李子芳(1910~1942),乳名清心,泉州石獅永寧岑兜村人。愛國烈士。出生於一個華僑家庭。17歲隨鄉親飄洋過海,僑居菲律賓。1927年秋,李子芳毅然回國求學。1930年參加 革命,1932年4月,毛澤東率領中央紅軍東路軍攻克漳州城,李子芳趕至漳州石碼參加紅軍。6月,隨東路軍進入中央蘇區。他先後被分配在紅四軍組織部和紅一軍團組織部擔任干 事,經受第四次反"圍剿"激烈戰斗的鍛煉與考驗。1933年4月加人中國共產黨。1934年10月,中央紅軍實行戰略大轉移,李子芳跟隨大軍,參加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中央紅軍勝利抵達陝北後,李子芳先後被提升為紅一軍團政治部組織部副部長、部長等職,並當選為軍團黨委候補委員。抗日戰爭爆發後,李子芳擔任新四軍政治部組織部長。1941年 1月,國民黨頑固派製造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李子芳不幸被俘,與葉挺軍長等新四軍數百名指戰員被囚禁於江西上饒集中營。1941年7月,李子芳被押到敵人特設的囚禁室--石底監監獄。同午他們組織的越獄斗爭失敗,敵人加強 了管制措施。1942年5月,李子芳在獄中被殺害,犧牲時年僅32歲。32歲的李子芳,為抗日救國的正義斗爭,為祖國的解放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的事跡被收入中央《黨史》一書。
8.司馬文森
司馬文森(1916~1968)原名何應泉,筆名有林娜、林曦等,泉州東街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9歲時到南洋謀生,12歲返鄉讀了幾年小學。1932年參加革命活動,次年加人中國共產黨,主編地下刊物《農民報》。1934年到上海,加人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在《光明》、《作家》、《文學界》等刊物上發表小說、散文。抗戰初期,在上梅文化界救亡協會宣傳部工作。抗戰勝利後,輾轉廣州,恢復《文藝生活》,又辦《文藝新聞》這兩家雜志被查封後,到香港任中共南方局文委委員、香港《文匯報》主編。
抗戰時期著有長篇小說《南洋淘金記》(當時末出版)。1952年被港英當局逮捕,獲釋後回內地,負責籌建作協廣東分會,主編《作品》雜志。I955年後調任外事方面的文化工作。1958年任中國駐印尼大使館文化參贊。1962年回國擔任對外文化聯絡委員會西亞司司長。1964年被任命為駐法國大使館文化參贊。1968年在"文革"中含冤去世。1970年平反,骨灰移葬北京八寶山公墓。他的著作有:
1940年 《一個英雄的經歷》(短篇小說集)
《粵北散記》(短篇小說集)
1941年 《寂寞》(短篇小說集)
1944年 《大時代的小人物》(小說集)
1948年 《蠢貨》(短篇小說集)
1964年 《風雨桐江》(長篇小說)
1968年 《南洋淘金記》(長篇小說)s
Ⅳ 國產電影鬼片恐怖程度是怎麼排名的
截至2020年2月份,排名是:《回魂夜》(8.0)、《陰陽界》(7.9)、《僵屍》(7.8)、《僵屍叔叔》(7.8)、《倩女幽魂》(7.7)。(評分來源:豆瓣)
1、《回魂夜》
《回魂夜》是世界電影製片公司出品的一部喜劇恐怖電影,由劉鎮偉執導,周星馳、莫文蔚、李健仁等主演。
片中主要描述了一個捉鬼大師的神經漢和厲鬼在周旋的事情,從而製造出連場荒謬超現實的笑料。
5、《倩女幽魂》
《倩女幽魂》是由徐克監制、程小東導演,張國榮、王祖賢、午馬等主演的古裝愛情片,於1987年7月18日在中國香港上映。
該片翻拍自1960年邵氏出品的同名影片,講述了書生寧采臣和女鬼聶小倩之間發生的一段人鬼戀。
該片集武俠、神怪、驚悚、搞笑、愛情於一身,開創了香港特技神怪片的先河。先後獲得第16屆法國科幻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葡萄牙科幻電影節最佳電影大獎、第2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等獎項。
Ⅵ 許三多、苦茶、許天雄是那部小說的人物
司馬文森的長篇小說《風雨桐江》
1964年,出生泉州的革命作家司馬文森,完成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長篇小說《風雨桐江》。小說描寫1935年紅軍長征後,東南沿海人民對敵斗爭的事跡。
1988年福建電影廠按此拍成電影《歡樂英雄》與《陰陽界》http://www.qzwb.com/gb/content/2005-10/08/content_1822012.htm
Ⅶ 形容人紛紛伸出援手熱心幫助的成語
1、樂於助人
lè yú zhù rén
【解釋】很樂意幫助別人
【出處】司馬文森《風雨桐江》第一章:「她見他為人忠厚,樂於助人,也信任他,處處請教.」
【結構】動賓式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於處事
【近義詞】助人為樂
【例句】王朔《痴人》:「我覺得挺正常,小阮為人熱情,樂於助人.」
【英譯】accommodating
2、助人為樂
zhù rén wéi lè
【解釋】幫助人就是快樂.
【出處】冰心《咱們的五個孩子》:「在我們的新社會里,這種助人為樂的新風尚,可以說是天天在發生,處處在發生.」
【結構】動賓式.
【用法】用作褒義.一般作謂語、賓語、狀語.
【正音】樂;不能讀作「yuè」.
【反義詞】乘人之危
【例句】我們要學習雷鋒同志勤奮學習、~和艱苦奮斗的崇高品質.
【英譯】begladtohelpothers
3、一臂之力
yī bì zhī lì
【解釋】臂:胳膊.指一部分力量或不大的力量.表示從旁幫一點忙.
【出處】元·李壽卿《伍員吹簫》第三折:「若得此人助我一臂之力,愁甚冤讎不報.」
【結構】偏正式.
【用法】常用於關鍵時刻幫助別人.一般作賓語.
【正音】一;不能讀作「yì」.
【辨形】臂;不能寫作「譬」.
【近義詞】助人為樂
【反義詞】落井下石
【辨析】~和「助人為樂」;都有「幫助人」的意思.但~是從旁給一些協助;可以自覺;也可以不自覺的;「助人為樂」指自覺地樂於幫助別人;以此為樂.
【例句】他誠懇地說:「我希望能夠助你~;把這次任務圓滿完成."
【英譯】a leg-up
4、雪中送炭
xuě zhōng sòng tàn
【解釋】在下雪天給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別人急需時給以物質上或精神上的幫助.
【出處】宋·范成大《大雪送炭與芥隱》詩:「不是雪中須送炭,聊裝風景要詩來.」
【結構】偏正式.
【用法】用作褒義.比喻在別人困難時給以及時的幫助.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正音】送;不能讀作「shònɡ」.
【近義詞】雪裡送炭
【反義詞】落井下石、投井下石
【例句】他向工人講述的優選法深入淺出;工人聽了如輕風拂面;溪水淙淙;聯系生產實際;收到~的效果.
【英譯】timelyassistance
【成語故事】南宋時期,著名的詩人范成大一生寫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歌,深受人們的喜愛,晚年退居故鄉石湖,自號石湖居士,他著作被編為《石湖居士詩集》,其中有一首《大雪送炭與芥隱》詩:「不是雪中須送炭,聊裝風景要詩來.」
5、錦上添花
jǐn shàng tiān huā
【解釋】錦: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在錦上再綉花.比喻好上加好,美上添美.
【出處】宋·王安石《即事》詩:「嘉招欲覆杯中淥,丙方唱仍添錦上花.」宋·黃庭堅《了了庵頌》:「又要涪翁作頌,且圖錦上添花.」
【結構】偏正式.
【用法】含褒義.一般作謂語、賓語、補語.
【正音】添;不能讀作「tián」.
【辨形】錦;不能寫作「綿」;添;不能寫作「填」.
【近義詞】精益求精、如虎添翼
【反義詞】雪上加霜
【辨析】~和「如虎添翼」;都有「好上加好」的意思.但「如虎添翼」多表示「使強的更強」;一般用於人(包括其組織);~多表示使「美的更美」;除用於人外;還能用於具體的和抽象的東西;適用范圍比「如虎添翼」廣得多.
【例句】八姐這幅畫兒;經過九姐一題;越發~了.
【英譯】makesth.evenbetter
6、兩肋插刀
liǎng lèi chā dāo
【解釋】兩邊肋骨插上刀,表示不怕死.比喻承擔極大的犧牲.
【出處】蔣子龍《喬廠長上任記》:「讓老喬先撤,你為他兩肋插刀頂上一陣.」
【結構】主謂式.
【用法】含褒義.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正音】肋;不能讀作「xié」.
【辨形】肋;不能寫作「脅」.
【近義詞】赴湯蹈火、義無反顧
【反義詞】膽小如鼠、為虎作倀
【例句】蔣子龍《蛇神》:「她必須搶先行動;不可坐失良機;所以才演出剛才那一幕見義勇為;好像是替花露蟬~的活戲.
7、見義勇為
jiàn yì yǒng wéi
【解釋】看到正義的事,就勇敢地去做.
【出處】《論語·為政》:「見義不為,無勇也.」
【結構】連動式.
【用法】用作褒義.常常用於拯救別人危急;不避艱險;不畏強暴;主持公正的事情上.一般作謂語、定語.
【正音】為;不能讀作「wèi」;見;不能讀作「xiàn」.
【近義詞】急公好義、挺身而出
【反義詞】袖手旁觀、見利忘義、見義不為
【辨析】~和「急公好義」;都含有「做符合正義的事情」的意思.不同在於:~偏重在「勇為」;即「勇敢地去做」;常用於「見到正義的事情的具體場合」;「急公好義」偏重在「急公」;即「熱衷於公益」方面.
【例句】我們單位召開表彰大會;表彰~的小明同志.
【英譯】neverhesitatetodowhatisright
【成語故事】1993年8月,濟南軍區某部中士徐洪剛探親期滿乘車返隊,在車上遇到幾個歹徒在調戲一個女青年,並肆無忌憚耍流氓,徐洪剛這時立即見義勇為,毫不猶豫上前制止,被歹徒連刺多刀,他頑強地追趕歹徒,被授予英雄稱號.
8、急公好義
jí gōng hào yì
【解釋】急:急於.熱心公益,見義勇為.
【出處】漢·劉向《新序·節士》:「楚昭王有士曰石奢,其為人也,公正而好義.」
【結構】聯合式.
【用法】用來贊揚那些熱愛公益、助人為樂的人.一般作主語、謂語、賓語.
【正音】好;不能讀作「hǎo」.
【辨形】義;不能寫作「意」.
【近義詞】助人為樂、慷慨解囊
【反義詞】唯利是圖、自私自利
【例句】她~;樂於幫助有困難的人;這是值得大家學習的.
【英譯】bezealousforpublicinterests
9、挺身而出
tǐng shēn ér chū
【解釋】挺身:撐直身體.挺直身體站出來.形容面對著艱難或危險的事情,勇敢地站出來.
【出處】《舊五代史·周·唐景思傳》:「後數日城陷,景思挺身而出.」
【結構】偏正式.
【用法】用作褒義.一般作謂語、定語.
【正音】挺;不能讀作「tínɡ」.
【辨形】挺;不能寫作「鋌」.
【近義詞】自告奮勇
【反義詞】退避三舍、畏縮不前
【辨析】~和「自告奮勇」;都含有「不害怕危險;主動出來」的意思.但~偏重指在危急時刻主動走出;「自告奮勇」偏重指在一般情況下主動地提出來.
【例句】有的~,被關在拘押所里. ◎葉聖陶《多收了三五斗》
【英譯】comeoutboldly
【成語故事】唐朝初期,皇太子李建成與齊王李元吉妒忌秦王李世民的威望,聯合密謀要殺害李世民.李世民得到密報,先下手為強,在玄武門出其不意殺死李建成、李元吉.他們的部下率軍攻打玄武門,守將敬君弘挺身而出,英勇殺敵,最後壯烈犧牲.
10、慷慨解囊
kāng kǎi jiě náng
【解釋】慷慨:豪爽,大方;解囊:解開錢袋拿出錢來.形容極其大方地在經濟上幫助別人.
【出處】姚雪垠雪《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八章:「因此只得不揣冒昧,向大公子求將伯之助,不知公子肯慷慨解囊否?」
【結構】偏正式.
【用法】含褒義.可用於形容豪爽大方、在經濟上幫助別人或進行捐獻.一般作謂語.
【正音】解;不能讀作「xiè」.
【辨形】囊;不能寫作「襄」.
【近義詞】助人為樂、解囊相助
【反義詞】一毛不拔
【例句】老張常常~;盡力幫助那些生活有困難的同志.
【英譯】givealmsliberally
11、解囊相助
jiě náng xiāng zhù
【解釋】囊:口袋.拿出財物幫助別人.
【出處】元·無名氏《來生債》:「但見個貧的呵,我早則傾囊兒資助.」明·張岱《娘嬛文集·募修岳鄂王祠募疏》:「若有賢士大夫解囊樂助,自為王所式憑.」
【結構】連動式.
【用法】用作褒義.用來形容無私地幫助別人.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正音】解;不能讀作「xiè」.
【辨形】囊;不能寫作「襄」.
【近義詞】解衣縮食
【反義詞】一毛不拔
【例句】在同一輛無軌電車上;有偷錢包的小偷兒;也有對丟錢包的~的雷鋒:人;真不一樣啊!
【英譯】helpsb.generouslywithmoney
12、拔刀相助
bá dāo xiāng zhù
【解釋】舊小說中多指打抱不平.
【出處】宋·釋道元《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二:「師曰:『路見不平,所以按劍.』」
【結構】連動式.
【用法】用於仗義打抱不平.一般作謂語、定語.
【正音】拔;不能讀作「bō」
【辨形】拔;不能寫作「撥」.
【近義詞】拔刀相濟、見義勇為
【反義詞】袖手旁觀
【例句】(1)武俠小說里;那些路見不平;~的俠客;真令人敬佩.
(2)這故事講的是古代一位書生;路遇惡霸強搶民女;便仗義~;用計懲罰了那個惡霸.
【英譯】
13、拔刀相濟
bá dāo xiāng jì
【解釋】拔:抽出.拔出刀來助戰,多指見義勇為
【出處】明·湯顯祖《紫釵記·劍合釵圓》:「想起黃衫豪客也,女伴仍袖手旁觀,英雄拔刀相濟.」
【結構】連動式成語
【用法】作謂語、定語;形容仗義打抱不平
【近義詞】拔刀相助
【反義詞】袖手旁觀
【英譯】to take up the cudgels against an injustice
14、打抱不平
dǎ bào bù píng
【解釋】遇見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幫助受欺負的一方.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十五回:「氣的我只有替平兒打抱不平.」
【結構】動賓式
【用法】含褒義.一般作謂語;定語.
【正音】打;不能讀作「dá」.
【近義詞】仗義執言、見義勇為、扶弱抑強
【反義詞】欺軟怕硬、欺貧重富、見死不救、明哲保身、袖手旁觀
【例句】他遭受迫害;身陷囹圄;許多人為他~;終於得到申雪.
【英譯】defend somebody against an injustice
【成語故事】大觀園又聚會了,李紈負責組織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王熙鳳等姐妹在一起喝酒聊天.在酒席中,王熙鳳訴說家難當難管,平兒幫不了什麼忙.李紈則為平兒打抱不平,罵王熙鳳酒後無德.眾人紛紛大笑起來.
15、仗義執言
zhàng yì zhí yán
【解釋】執言:說公道話.為了正義說公道話.指能伸張正義.
【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十二:「此人姓范名汝為,仗義執言,救民水火.」
【結構】連動式.
【用法】用於形容某人憑借道理;不畏惡勢力;說公道話.一般作謂語、賓語.
【近義詞】理直氣壯、直言不諱
【反義詞】違天悖理
【例句】他為人正直;樂於排難息事;敢於~.
【英譯】speakoutfromasenseofjustice
16、扶弱抑強
fú ruò yì qiáng
【解釋】扶助弱小,壓制強暴.
【出處】無
【結構】聯合式成語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指扶助弱小,壓制強暴
【近義詞】鋤強扶弱、殺富濟貧
【例句】《水滸》這本書中,描述了眾多殺富濟貧,~的英雄豪傑.
【英譯】help the oppressed and oppress the oppressor
17、鋤強扶弱
chú qiáng fú ruò
【解釋】鏟除強暴,扶助弱者.
【出處】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二:「此等鋤強扶弱的事,不是我,誰人肯做?」
【結構】聯合式成語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指消滅強暴勢力以幫助弱小勢力
【近義詞】除暴安良、殺富濟貧
【例句】此等~的事,不是我,誰人肯做?(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二)
【英譯】root out the daring and protect the weak
18、除暴安良
chú bào ān liáng
【解釋】暴:暴徒;良:善良的人.鏟除強暴,安撫善良的人民.
【出處】宋·李昉《太平廣記》:「舍之職責,在乎除暴安良.」
【結構】聯合式.
【用法】含褒義.一般作謂語、定語.
【正音】安;不能讀作「àn」.
【辨形】良;不能寫作「涼」.
【近義詞】鋤強扶弱、除殘去穢
【反義詞】仗勢欺人、以強凌弱
【例句】李自成領導的起義軍;每到一處就~;穩定人心;因此;深得人民愛戴.
【英譯】
19、殺富濟貧
shā fù jì pín
【解釋】殺掉那些為富不仁的人,向窮人提供救濟和幫助
【出處】馮德英《苦菜花》第二章:「遠近聞名的神槍手於得海帶領著他們,殺富濟貧,替窮人做主.」
【結構】聯合式成語
【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用於大俠等
【近義詞】打富濟貧
【例句】徐貴祥《歷史的天空》第一章:「是要干正經的光宗耀祖殺富濟貧兩肋插刀的行當了.」
20、樂善好施
lè shàn hào shī
【解釋】樂:好,喜歡.喜歡做善事,樂於拿財物接濟有困難的人.
【出處】《史記·樂書二》:「聞徵音,使人樂善而好施;聞羽音,使人整齊而而好禮.」
【結構】聯合式.
【用法】多用來贊揚心地善良;樂於幫助窮人的人.也作「好施樂善」.一般作謂語、定語.
【正音】樂;不能讀作「yuè」;好;不能讀作「hǎo」.
【辨形】施;不能寫作「事」.
【近義詞】助人為樂、捨生取義
【反義詞】下井投石、打家劫舍
【例句】老王一生~;得到過他幫助的人不計其數.
【英譯】beprodigalofbenefactions
Ⅷ 陰陽界簡介
▲林正英生平簡介
林正英,香港著名的動作演員和武術指導,生於1952年,小時侯在粉菊花師傅的戲班中學習京劇表演,後來憑借一身好功夫進入電影圈做龍虎武師和武術指導,在電影圈摸爬滾打多年後,年過30的他在80年代中期終於憑借茅山道長的形象,借著一部講述民國時期茅山道士捉僵屍題材的影片走紅香港和東南亞影壇。
在香港的僵屍電影中,許多影星都扮演過降妖伏魔的"茅山道長",比如陳友,鄭則仕、吳耀漢,甚至玩票的名作家倪匡等人。但若論最受歡迎、拍得最多,則當屬林正英"一字眉、冷幽默、身手敏捷、連畫符念咒都有款有型"的茅山道長形象最是深入人心。而作為香港僵屍電影的代表人物,有著厚實功夫底子的林正英對僵屍片這種令自己聲名鵲起的題材確實也情有獨鍾,為它付出了不少心血。因此,當香港傳統的茅山僵屍片由於被眾多跟風之作反復模仿毫無創新,以至漸漸失去觀眾時,林正英為避免香港僵屍電影黔驢技窮、自斷生路,拍攝的此類影片在力保不失本土民俗趣味之餘,亦開始積極將西方吸血鬼及僵屍融入香港僵屍片中,打開了香港電影人重新審視本土僵屍電影的思路。之後的1990年,本已山窮水盡的香港僵屍電影再度掀起創作熱潮,西風東漸之勢亦愈演愈烈。
1997年,林正英患肝癌逝世,終年45歲。
林正英雖然去世了,但是他主演和導演的許多僵屍電影卻成為香港電影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一個經典的電影流派。今年年初,法國的HKV公司發行了一個4碟套裝的香港僵屍電影《僵屍先生4部曲》套裝,包括《僵屍先生》《靈幻先生》《僵屍叔叔》《僵屍家族》。優視覺在這個套裝的基礎上又加入了林正英主演的《一眉道長》,做出一個《林正英僵屍電影經典套裝》,下面就簡單的介紹一下這幾部電影和碟片的配置情況
參考資料:
▲林正英資料全集
原名: 林根寶
原籍: 上海
出生日期: 一九五二年十二月廿七日
逝世日期: 一九九七月十一月八日,享年四十五歲。
家庭背景:
父母幫人包伙食為生,有六兄弟姊妹,林正英排行第三,與哥姐一樣
,林正英也沒機會讀書,唯獨其弟妹可以讀多幾年書。
入戲行:
小學二年級便綴學,十一、二歲被父親送入春秋劇社學戲,拜粉菊花為師,尊龍、惠天賜、孟海、董瑋乃同門師兄弟。
林正英受訓半年後即投入演出,第一個劇目叫《白沙灘》,但他的京劇生涯只維持了三、四年,經朋友介紹下轉行入電影圈。
電影生涯:
第一部電影叫《金刀大俠》,由岳??導演,鄭佩佩做女主角,片中林
正英扮個和尚仔。
從影二十多年,所拍電影不少過五十部,八八年自導自演了首部電影
《一眉道人》,不過卻因製作費超支,連導演費也收不到。
林正英拍得最多的是僵屍片,八十年代初憑《敗家仔》及《僵屍先生》奠定師傅地位。最後一部電影是九四年作品《青鋒俠》。
婚姻狀況:
早在八三年,林正英與前妻鄭冰冰結婚,婚姻維持了五年多便亮紅燈,期間前妻為他誕下一子(家耀)及一女(式瓦),離婚後,一對子女的撫養權卻歸父方,林正英亦決心將子女送往美國留學,計劃到子女長大後,自己亦移居美國養老。離婚後與父母同住,方便照顧一子一女,女兒今年十二歲,讀中二,兒子今年九歲,讀小學五年級。子女愛看他的戲,自動錄下爸爸演戲的錄影帶,少說也儲存了四十多盒。
林正英愛好家庭生活,父母、兄弟均同住西貢區,他在九一年時曾在西貢開酒廊。
最欣賞的人:
已故的李小龍,兩人曾合作拍《唐山大兄》一片,林正英做副武指,十分投契。當拍《龍爭虎鬥》一片時,李小龍特地要求鄒文懷寫信去韓國調林正英返港任其武指,兩人其後再拍《死亡游戲》,可惜戲未拍完,李小龍便逝世。
首部電影片酬:
日薪六十元,其中三分一交給師傅,另三分一拿回家中,餘三分一買食物請師兄弟食,林正英曾說那段日子最開心。
電視生涯:
95年獲亞視以百萬高薪禮聘演出電視劇《僵屍道長》;96年再添食拍《僵屍道長Ⅱ》,其後拍《等著你回來》97年底原擬再為亞視拍《僵屍道長Ⅲ》,終成遺願。
感情生活:
同苑瓊丹在亞視因合作《僵屍道長》而日久生情,九六年初兩人終於譜寫戀曲,苑仔還特地從跑馬地遷居西貢,與林正英共同生活。
致病原因:
因長期酗酒,引致肝癌
參考資料:
▲林正英作品(附別名、年份)
俠女(1971)
人嚇人(1982)
鬼怒川(1971)
敗家仔(1983)
七小福(1988)
人嚇鬼(1984)
人鬼神(靈幻至尊)-1991
鬼打鬼(1980)
甩皮鬼(金裝鬼打鬼)-1991
鬼咬鬼(1990)
血玫瑰(1986)
鬼幹部(魔中仙)-1991
錢作怪(1977)
合氣道(1972)
精武門(1972)
林世榮(仁者無敵)-1979
龍的心(1985)
羞羞鬼(九月九日重見天日)-1992
精靈變(1992)
一眉道人(1989)
天龍八將(1971)
咸魚翻生(狗急跳牆)-1980
無名小卒(1980)
少林英雄(方世玉與洪熙官)-1994
海員七號(1973)
英雄無淚(黃昏戰士)-1986
龍爭虎鬥(1973)
老虎田雞(1978)
雜家小子(1979)
舞台姐妹(1990)
戰火羔羊(1993)
時來運轉(1985)
學校風雲(1988)
黃面老虎(1974)
僵屍先生(靈幻道士、暫時停止呼吸)-1985
音樂僵屍(天外天音樂精靈)-1990
靈幻先生(1987)
特區愛奴(1992)
密宗威龍(1991)
驅魔警察(驅魔探長)-1990
驅魔道長(1993)
贏錢專家(1991)
靈界風雲(1991)
零時十分(追魂傘)-1992
唐山大兄(1971)
福星高照(1985)
東方禿鷹(1986)
金刀大俠(1970)
金衣大俠(1970)
富貴列車(1986)
玩命雙雄(1990)
笑傲江湖(1990)
群龍戲鳳(1989)
天地玄門(穿梭時空五百年)-1991
非洲和尚(1991)
洪福齊天(1991)
妖怪都市(1992)
雙龍出海(1984)
鍾馗嫁妹(鬼王鍾馗)-1994
僵屍至尊(靈幻家族)-1987
誓不忘情(1991)
神勇雙雄炮(1984)
新僵屍先生(新暫時停止呼吸)-1992
黐線枕邊人(老麼真辛苦)-1991
馬路小英雄(1973)
跆拳震九州(1973)
猛鬼旅行團(嘩!鬼旅行團)-1992
霹靂大喇叭(1986)
黃飛鴻少林拳(1974)
醒目仔蠱惑招(1979)
公海強奸風雲(1993)
鐵甲無敵瑪利亞(1988)
畫皮之陰陽法王(1993)
笑傲俠義黃大仙(1992)
冷麵虎京都之旅(1973)
搏命單刀奪命槍(1979)
神槍手與咖喱雞(1992)
奇謀妙計五福星(1983)
贊先生與找錢華(1978)
三德和尚與舂米六(1977)
中國最後一個太監(1988)
小英雄大鬧唐人街(1974)
黃飛鴻之一代宗師(1992)
鬼打鬼之黃金道士(鬼打鬼之靈幻天師)-1992
僵屍家族僵屍先生續集(1986)
***連續劇***
僵屍道長(1995)
僵屍道長Ⅱ(茅山道長)-1996
撞到正(等著你回來、情定陰陽界)-1996
新水滸傳(一枝花和尚)-1996
······································
說行天下 是非常不錯的小說網站大全,我最愛的說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