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說免費 » 免費小說科舉出仕

免費小說科舉出仕

發布時間: 2022-07-19 06:36:47

1. 科舉制度選拔的是文人而不是能人

對於文人出仕做官,是中國古代絕大多數文人的人生目標。登科及第後,衣錦還鄉,九族生輝。縱觀中國的歷史,古代選拔官吏可分為四大類。它們分別是世襲制,舉賢良,九品正中制,科舉制。

由於前三種制度存在諸多明顯的弊端,所以生命力並不強。世襲制為最早選拔官吏的制度,說的是父親做了官,兒子接著做。而那些真正有才學的貧寒之士卻不能被發現,只能在渴望中幻想,在幻想中熄滅。然而這並不是它消亡的最主要原因。問題的關鍵在於,官位可以遺傳,領導才能是否能遺傳呢。基於這樣一點原因,世襲制自然不會沿用很久。到了漢代,漢代的帝王擯棄了這種世襲制,而是選擇了舉賢良的制度來選擇官吏。這可以稱得上是一個發明它畢竟能很好的解決世襲制的漏洞,但有些悲哀的是,自己的漏洞不能很好的查明。舉賢良多為舉孝廉,只要做到「申之以孝悌之義」,經人舉薦後就可成為孝廉。但皇帝派往各地的選拔官員的官吏良莠不齊,水平有好有壞更有自謀私利的人存在,這種制度也就存在很大的水分而變得不可信了。三國兩晉時期又衍生出了九品正中制。事物的發展規律總是向好的方向發展,就我看來這種九品正中制卻是個特例。九品正中制不但沒有在舉賢良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反而又含有一些世襲制的特點。九品正中將人分上中下九等。這樣分來分去,往往是豪門權貴被分到了最前面,自然官職就落到了這些人手中。推舉的官員不乏有向豪門權貴獻媚的人存在,這就又成了一種變相的世襲制。

隋文帝深深感覺到選任官吏的方法必須改頭換面,於是一種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制度產生了。從隋朝到清末這種制度深深紮根在君王與文人心中。到公元1905年才由慈禧下詔廢除了科舉制度,新式學校才流行起來。現在想想科舉制度為什麼被歷代統治者津津樂道呢,其間自有它的好處。首先這種自私自利性大大減少,大家都可以通過考試及第。從中央到地方都採用這種逐級考試的方法。科舉制的逐級考試分為小試,鄉試,部試,到最高由皇帝主持的殿試。由此,天下有學識的貧寒學子都可以通過科舉考試出仕做官,參與政事。這種選拔制度著實為皇帝選拔了不少能人賢才。余秋雨先生曾在《十萬進士》一文中講到,歷朝歷代共選拔出十萬名以上的進士,可以開出一系列的人才名單來。天下文人更是以此作為人生目標,帝王也會高興不已。

這種制度看似極好,也被西方傳教士傳播到海外,但是這樣看畢竟太膚淺,太過表面化了。人人為仕途讀書,思想空間大部分被功利心占據。十年寒窗的日子太復雜,但目標卻很簡單:不考個功名絕不會來。離家之後開始了漫漫長路。古人有一種說法,意思是五十歲能考上進士,那也是很年輕的年齡。這種選拔的苛刻,要求之嚴格遠比考清華大學難。通常每三年只會選出進士幾十人,最多的一次不過五六百人,所以大部分的考生只會名落孫山。看見昔日的鄰居及第登科,想想江東父老,想想自己也有可能像今日的鄰居一樣金榜題名,決定等上三年再來一把。不想結果與前次毫無區別,自己安慰一下後又下定決心等上三年,自卑,羨慕,嫉妒也就變得越演越烈了,與文學的本質也變得格格不入,矛盾起來。在一次次失望與希望中考下來,垂垂老矣的身體帶著美夢客死他鄉。

再來看看考中的文人,風光無限,多數人是為了光宗耀祖榮華富貴,很少有能想到自己人格價值的。唐代詩人孟郊在《登科後》中寫到「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朝看遍長安花」,這樣一種排場有誰不為之心動呢。各種宴會接踵而來,觀花會,看戲曲,還要在大雁塔下提筆寫詩。與前些日寒窗苦讀的窘迫生活反差之大令人咋舌。大大的鬧騰了一陣,詩文辭賦早已拋到腦後,滿眼飄著的全是榮譽。腰板挺的也直了許多,說話也硬氣起來。范進就是這些人的集中體現。昔日的鄰居說話的語氣恭敬了許多,連一向打罵他的老丈人也賤聲賤氣獻媚起來。

金榜題名的舉子有一種終於打贏了翻身仗的感覺,可以揚眉吐氣了。歷史上有一個叫王泠然的人,中進士後給一位做高官的朋友寫信,言語無賴氣十足。他意思是說:我現在已經考取功名,現在有兩件事請你幫忙。第一是,我需要一個女人,希望在今年內實現。第二是,想在明年內有一個官職。你若為我辦成這兩件事,我將感恩戴德。你如不辦也沒關系。我現在已經及第登科,授予官職是早晚的事。難保那一天我與你在同一個大殿碰面,你放心我一定會給你白眼的。他的怨氣太重,十年寒窗扭曲了他的人格,像他這樣的人會在少數嗎?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過去了做什麼事都是對的,這位雖然沒有被授予官職的王泠然就霸氣十足。

歷歷代代傳下來,考功名與陞官發財勾連的很緊密。大肆盤剝,歷史上有一位知府,調遷之時給他運送財務的船就排了十幾里。文人士子為了功名,平時只注重詩賦的學習,而其它方面卻很少涉及。一直有八股取士之說,駢文成了最正統的文章。由於考生對待文學的目的不純,難免文章辭賦平平淡淡,寫出來的文章不乏有湊字之嫌。縱觀歷史有名的詩詞有多少是摻雜這種功利心呢。文化人的人格構建就被這種科舉制度浸染的勢利了,功利了。後來,一些當權者更是抓住了讀書人的這種心理,公開賣官鬻爵,那個很討人厭的西太後也說,想做官花錢買。這就是流行一時的捐官。

在種種醜陋的行徑之下加之歷史特殊時期,這種在風雨中搖曳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封建科舉制度,於1905年傾塌。1901年張之洞首先上書慈禧太後「四境環視,啟容我待」,若不立即廢除這種制度,若不立即建立新式學校,中國將無路可走。由於洋務派運動者反復向慈禧太後上書,終於在1904年的最後一場科舉後廢止了科舉制度。由此而來有關它的一切弊病就隨著傾塌的灰塵盪然無存了。但又有一個問題擺在眼前,是什麼原因能使它在風雨中飄搖一千三百多年。中國的疆域廣大人口眾多,管理一個國家就需要很多官員。如果沒有一個讓全國人都為之熱心的選舉制度,一個龐大的官員更迭系統將無法維持。在這種情況下科舉制度無疑可以作為最好的選擇。但因為時間太長,壓抑的中國文人過於痴狂,為之瘋癲,甚至為之泯滅人性,為之巧取豪奪。科舉就等於光宗耀祖,陞官發財。人格意義上的建築已經倒塌。終於一批洋務運動的倡導者們覺悟,提出廢除這種制度。於是文人回歸於真正的文人,文人的人格從一種流行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制度中被解救出來,人格終於變得鮮亮了。

2. 《聊齋志異》

蒲松齡(1640-1715)清代文學家。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山東淄川(今屬淄博市)人。

蒲松齡出身在一個沒落的地主家庭。蒲家號稱「累代書香」,祖上雖然沒有出過顯赫人物,在當地卻是大族,但在明末清初的動亂中衰微下來。蒲松齡的父親蒲盤原是讀書人,由於家境困難,不得不棄儒經商。

蒲松齡童年時跟著父親讀書,由於勤奮和穎慧而深得父親鍾愛。他19歲初應童子試,以縣、府、道三個第一名補博士弟子員,頗受當時主持山東學政的著名詩人旋閏章的賞識,贊他「觀書如月,運筆成風」,一時文名頗高。此後,他與同鄉學友砥礪學問更勤,曾與李希梅等人結成「郢中詩社」,常「以風雅道義相劘切」(張元《柳泉蒲先生墓表》)。他在李希梅家中讀書時,「請訂一籍,日誦一文焉書之,閱一經焉書之,作一藝、仿一貼焉書之。每晨興而為之標日焉。庶使一日無功,則愧、則警、則汗涔涔下也」(蒲松齡《醒軒日課序》)。康熙九年(1670)至康熙十年間,他應做縣令的友人邀請,先後到寶應和高郵做過幕賓。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遠游。幕賓生活使他對於官場和世情有了更多的認識。回家鄉後,長期在鄉間作塾師。他設館的主人家藏書豐富,使他得以廣泛涉獵。他不但研究經史、哲理和文學,而且對於天文、農桑、醫葯等也有很大的興趣。

蒲松齡一生刻苦好學,但自19歲「弁冕童科」之後,屢試不第,直到71歲高齡,才援例成為貢生。康熙五十四年農歷正月二十二日,也就是在他的夫人去世的兩年之後,依窗危坐逝世。

在清初,象蒲松齡這樣出身的士人,進身之途唯在科舉。科場的失敗使他悲憤萬分:「天孫老矣,顛倒了天下幾多傑士。蕊宮榜放,直教那抱玉卞和哭死!……每每顧影自悲,可憐骯臟骨銷磨如此!……數卷殘書,半窗寒燭,冷落荒齋里。」(〔大江東去〕《寄王如水》)蒲松齡未能攀緣科舉出仕,一生都在農村過著清寒的生活。他的思想中固然存在著熱衷功名的庸俗的一面,但也有「足跡不踐公門」的傲視權貴的一面。在艱難時世中,他逐漸認識到像他這樣出身的人難有出頭之日,「仕途黑暗,公道不彰,非袖金輸璧,不能自達於聖明」(《與韓刺史樾依書》)。他把滿腔憤氣寄託在《聊齋志異》的創作中。此書創作從他年輕時就開始了,康熙十八年(1679)作《聊齋自志》,可知那時這部文言短篇小說集已初具規模,一直到暮年方才成書,「集腑為裘,妄續幽冥之錄;浮白載筆,僅成孤憤之書。寄託如此,亦足悲矣!」(《聊齋自志》)這部小說集熔鑄著蒲松齡一生的心血。蒲松齡的創作,還有通俗俚曲14種,計有《牆頭記》、《姑婦曲》、《慈悲曲》、《翻魘殃》、《寒森曲》、《蓬萊宴》、《俊夜叉》、《窮漢詞》、《快曲》、《丑俊巴》、《禳妒咒》、《增補幸雲曲》等。這些俚曲用了山東淄川地區的方言,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它們從不同角度揭露了社會的黑暗和人間的不平,在人生態度和創作思想上與《聊齋志異》是相通的。蒲松齡的著作,小說和俚曲之外,還有《聊齋文集》、《聊齋詩集》和關於農業、醫葯的通俗讀物《農桑經》、《葯書》等。

《聊齋志異》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共有短篇小說431篇。其內容大致有四部分:一、懷著對現實社會的憤懣情緒,揭露、嘲諷貪官污吏、惡霸豪紳貪婪狠毒的嘴臉,筆鋒刺向封建政治制度。這類作品以《促織》、《席方平》、《商三官》、《向杲》等篇最有代表性。二、蒲松齡對腐朽的科舉制度有切身的體會,通過《司文郎》、《考弊司》、《書痴》等篇,作者無情地揭開了科舉制度的黑幕,勾畫出考官們昏庸貪婪的面目,剖析了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靈魂的禁錮與腐蝕,譴責了考場中營私舞弊的風氣。三、對人間堅貞、純潔的愛情及為了這種愛情而努力抗爭的底層婦女、窮書生予以衷心的贊美。有代表性的篇章有《鴉頭》、《細侯》等。《聊齋志異》中還有相當多狐鬼精靈與人的戀愛故事,頗具浪漫情調。在這些故事裡,塑造了很多容貌美麗、心靈純潔的女性形象,如紅玉、嬰寧、香玉、青鳳、嬌娜、蓮香等。四、有些短篇是闡釋倫理道德的寓意故事,具有教育意義,如《畫皮》、《勞山道士》等。

《聊齋志異》是一部積極浪漫主義作品。它的浪漫主義精神,主要表現在對正面理想人物的塑造上,特別是表現在由花妖狐魅變來的女性形象上。另外,也表現在對浪漫主義手法的運用上。作者善於運用夢境和上天入地、虛無變幻的大量虛構情節,沖破現實的束縛,表現自己的理想,解決現實中無法解決的矛盾。

參考資料:http://www.3703.com
回答者:fzhydyzdy - 見習魔法師 三級 11-15 20:36

蒲松齡(1640~1715)清代小說家,字留仙,一字劍臣,號柳泉居士,淄川(今山東淄博)人。出身於一個逐漸敗落的地主家庭,書香世家,但功名不顯。父蒲棄學經商,然廣讀經史,學識淵博。蒲松齡19歲時,以縣、府、道三個第一考取秀才,頗有文名,但以後屢試不中。20歲時,與同鄉學友王鹿瞻、李希梅、張篤慶等人結「郢中詩社」。後家貧,應邀到李希梅家讀書。31~32歲時,應同邑進士新任寶應知縣、好友孫蕙邀請,到江蘇揚州府寶應縣做幕賓。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離鄉南遊,對其創作具有重要意義。南方的自然山水、風俗民情、官場的腐敗、人民的痛苦,他都深有體驗。還結交了一些南方下層歌女。北歸後,以到縉紳家設館為生,主人家藏書豐富,使他得以廣泛涉獵。71歲撤帳歸家,過了一段飲酒作詩、閑暇自娛的生活。一生熱衷科舉,卻不得志,72歲時才補了一個歲貢生,因此對科舉制度的不合理深有體驗。加之自幼喜歡民間文學,廣泛搜集精怪鬼魅的奇聞異事,吸取創作營養,熔鑄進自己的生活體驗,創作出傑出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以花妖狐魅的幻想故事,反映現實生活,寄託了作者的理想。除《聊齋志異》外,還有文集4卷,詩集6卷;雜著《省身語錄》、《懷刑錄》等多種;戲曲3種,通俗俚曲14種。今人搜集編定為《蒲松齡集》。

《聊齋志異》簡介
文言短篇小說集。清代蒲松齡作。蒲松齡從20歲左右開始創作,大約40歲左右初稿完成,以後不斷修補、增訂,年近50才定稿。小說題材大部源於民間故事和稗文野史。全書12卷,近500個短篇。
《聊齋志異》就思想內容而言,可分三類:第一類,尖銳地暴露政治的黑暗,鞭撻貪官污吏和土豪劣紳,同情勞動人民的痛苦遭遇;第二類,揭露和抨擊舊八股取士的科舉制度的罪惡;第三類,批判不合理的封建婚姻制度,反映當時廣大青年男女沖破封建禮教樊籠的願望和行動。當然作品中也有的地方宣揚封建倫理道德或因果輪回的迷信思想。這些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局限性和世界觀的矛盾。《聊齋志異》是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傑作。作品中的角色,大多是花、妖、狐、怪,但又都有人的特徵、人的性格,個性十分鮮明。每一篇的情節奇幻復雜,《聊齋志異》標志著我國古典小說創作的一個新的高峰。

3. 《紅樓夢》中,高中榜首的三個人都是誰

今年的高考來得比往年晚一些,可明天的高考還是如約而至。高考是人生中極其重要的一場考試,因為它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未來命運的走向,高考很重要但是卻不要給自己太多的壓力,因為條條大路通羅馬,不同的人生際遇都是人生的一種歷練。

高考在古代類似於科舉,大家都要有此一戰。且來看看在《紅樓夢》高考中進士的三個人,他們的人生又是如何的呢?

第一,賈府唯一通過科舉考試的人,是眾人都沒想到的賈敬


總的來說
,《紅樓夢》中真正通過科舉出仕的就賈敬、林如海和賈雨村三個人,他們三個人對於考試都很厲害,三人都是中了進士的人,只是他們三人對於未來的選擇都不相同,這也導致了他們有不同的結局。雖然不是說沒有考中考試就是不好的,可是考試卻是他們做很多事情的敲門磚,只要拿到了這張通行證,他們才能選擇未來到底要往哪裡走。

賈敬考中了進士後來卻選擇瀟灑恣意的生活,林如海和賈雨村都通過科舉考試為官,只是他們二人是不同的人,他們做官的初心和行為不同,他們也有不同的生活和未來。不管將來考試之後會怎樣,只要不忘初心,不失夢想,那麼一切都是最好的結局。

作者:陌游常樂,歡迎關註:小說紅樓,一起找尋紅樓夢中有趣的人和事兒!



4. 《科舉出仕(士)》txt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鏈接:https://pan..com/s/16dhE7yHIzkjSErDDn-yaxA


提取碼:z2yv
小說名稱:科舉出仕(士)
作者:黃姜
類型:言情
連載狀態:已完結
字數:621822字
簡介:該小說講述了前世,黎池是一個三十啷當歲的單身青年,沉迷工作累倒在了辦公桌上今生,胎穿重生後的黎池依舊是黎池,依舊出生於貧困農家,不過幸好村子裡有族學,為了不浪費他的好記性,黎池決定讀書科舉進而出仕為官。

5. 男主重生古代農家發家奮斗的BG小說1v1 類似重生農家,重生之農門驕的

《科舉出仕》穿到古代考科舉的,不過主角媳婦兒後來死了,有繼夫人,哭遼,《農家子的古代科舉生活》雷點女穿男,由於迷戀科舉文又實在找不到好看的,就看了還不錯,不過太長了都寫到重孫了,把媳婦兒大兒子都熬死了,其餘別的推薦《寒門崛起》《科舉興家》什麼的我可能比較挑不太喜歡不知道你喜不喜歡,《南北雜貨》看著很爽就是無cp可以一試

6. 科舉制之前是怎麼選官的

最早是世祿世卿,是否能為官看的是血緣。

秦朝實行軍功爵和文法吏。

軍功爵位共分二十級,分別為:一級公士,二上造,三簪裊,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長,十一右庶長,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大良造),十七駟車庶長,十八大庶長,十九關內侯,二十徹侯。

文法吏是"以吏為師,以法為教",先組織平民向官員學習法律財稅和簿記文書知識,官府再定期對參加學習的平民進行考試,經過考試選拔一批擔任最低等的文法吏,然後再逐級提升。

漢朝實行察舉徵辟。

所謂察舉,就是由州,郡等地方官,在自己管轄區內進行考察,發現需要的人才,以「孝廉」「茂才異等」「賢良方正」等名目,推薦給朝廷,經過一定的考核,任以相應的官職;所謂徵辟,是由皇帝或地方長官直接進行徵聘。

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實行九品觀人法。

各州郡分別推選大中正一人,所推舉大中正必為在朝任職官員且德名俱高者。大中正再產生小中正。中正就是品評人才的官職名稱。大、小中正產生後,由朝廷分發一種人才調查表,在該表中將人才分為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此表由各地大小中正以自己所知將各地流亡人士無論是否出仕皆登記其上,表內詳記年藉各項,分別品第,並加評語。小中正襄助大中正審核後將表呈交吏部,吏部依此進行官吏的升遷與罷黜。

7. 求男主穿越科舉文,類似農家子的古代科舉生活這樣的,多多益善

明士
寒門崛起
寒門狀元
科舉出仕
還有一些不記得名字了,如果以上你都看過來,可以看看旺夫命,這個是女主視角,男主科舉的
還有大魏宮廷,男主是皇子,我覺得挺好看的
再就是大魏能臣,男主已經做官,是個大貪官,官場想做事但也要求生的一篇,挺好看的,明士那一部前面可以,後面要造反了我就不喜歡了

8. 中國古代科舉考試的利弊,你有哪些了解

分析中國古代科舉考試的利弊,必須先分析科舉的起源和發展,以及如何消亡

科舉的發展簡史

在中國社會歷史上,官吏選拔的制度是在進入階級社會之後確立的。官吏選拔制度,又稱仕進制度。「仕」即做官,「進」即進階、進身,「仕」、「進」合起來就是進身為官之意。如果將原始社會推舉首領也列入其中的話,可以說:

原始社會實行的是任人唯賢的方針;

奴隸制時代實行的是世祿世官制;

封建社會多有變化,戰國時期實行軍功與養士制,漢代實行「鄉舉里選」制,三國兩晉南北朝時實行九品中正制。

自隋至清 (606~1905年) 實行科舉取士制度。它們間均有淵源關系。

歷史上,任何一種制度都不是憑空出現的,而是那個時代的要求,適應了當時社會的發展。

隋唐以前,軍功地主、世家地主和門閥地主相繼居於統治地位,因此,適應他們政治要求的察舉徵辟制和九品中正制,基本上是以血統、門第與財富作為選官的主要標准,選官的權力也操縱在世族豪門手中。

這種嚴格區分尊卑、貴賤的選官制度,與隋唐以後日益壯大的、毫無世襲特權的官紳地主、庶民地主的政治要求發生了尖銳而激烈的矛盾。

魯迅 (1881~1936年),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他出生在一個封建士大夫家庭,在封建家庭的熏陶和教育下長大成人。光緒十九年 (1893年),周家因科場行賄案發而敗落下去,家庭的變故,成為魯迅人生道路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他從中看出了科舉制度,乃至整個封建社會的真面目,從內心憎惡「這熟悉的本階級」(《魯迅全集》第4卷,第131頁),逐步變成了封建社會的「逆子」、封建地主紳士階級的「貳臣」。他以筆為刀槍,勇敢地向帝國主義、封建制度沖鋒陷陣。

科舉制度培養了封建社會的批判者和掘墓人,這雖然超出了封建地主階級的願望和意料,卻是歷史辯證法,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辯證法!

9. 進士是怎樣的官

好像不是官,只是科舉的名目(據我所知進士是一種頭銜。

明經和進士是中國古代科舉制的兩種主要科目。明經,漢朝出現之選舉官員的科目,始於漢武帝時期,至宋神宗時期廢除。被推舉者須明習經學,故以「明經
」為名.

進士在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後一級考試者,稱為進士。是古代科舉殿試
及第者之稱。意為可以進授爵位之人.
自唐以後,經鄉貢考試合格的叫貢員。清代,會試考中的為貢員。由貢員經過
殿試錄取者為進士。

另:明經科主要是靠儒家經典,比較容易;而進士科是考察詩歌詞賦,政治見解,比較難。所以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

熱點內容
評書小說岳飛傳全集免費下載 發布:2025-09-17 16:07:15 瀏覽:30
輕小說書單推薦 發布:2025-09-17 16:03:17 瀏覽:533
幽默短篇小說合集 發布:2025-09-17 15:53:00 瀏覽:904
花心惡少的全本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9-17 15:52:59 瀏覽:6
和系統談戀愛的小說言情 發布:2025-09-17 15:42:08 瀏覽:37
戰龍元帥都市小說 發布:2025-09-17 15:38:37 瀏覽:812
網路小說派系 發布:2025-09-17 15:38:37 瀏覽:557
都市小說有三國人物 發布:2025-09-17 15:30:46 瀏覽:481
言情校園完結小說 發布:2025-09-17 15:22:43 瀏覽:212
青梅竹馬言情甜寵小說 發布:2025-09-17 15:21:58 瀏覽: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