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小說女主人叫王佳琪
A. 《科學家的故事》親子共讀,快一點,可以只有孩子的,小學六年級水準,今晚就要謝謝!
降伏雷電的人 1780年,英國國王喬治三世親自下令,要把皇宮和全國各地建築物上尖頭避雷針換成圓頭避雷針。但是,沒有人執行他這個愚蠢的命令。喬治三世十分惱火,立即叫來了,英國皇家學會會長普林格爾,對他說:「教授,現在請你公開宣布:圓頭避雷針比尖頭避雷針安全。」 面對國王威嚴的臉色,普林格爾沉默了片刻。隨即,他堅定不移地回答說:「陛下,許多事都可以按你的願望去做,但這一件事違背了科學,我不能照辦。」 英國國王為什麼這樣仇恨尖頭避雷針呢?因為曾經是英國海外最大的一塊殖民地的美國宣布脫離英國獨立了,偏偏發明避雷針的是一個美國人。 美國人富蘭克林發明了避雷針。他不僅是一位傑出的科學家,被尊稱為美國「科學之父」;而且還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參加發起了美國的獨立戰爭。 富蘭克林的知識,完全是靠自學得來的。他的父親是做蠟燭和肥皂的。12歲,他就到已經印刷廠當學徒。因此,他認識了一個書店的店員,那人常常把新書借給他。但是,晚上借的書,第二天早上必須送還。富蘭克林讀書經常讀到天亮。他自己說,讀書是他生活的唯一的娛樂。 再後來,他又和幾個愛書的朋友在美國費城組織起一個名叫「共讀社」的俱樂部。大家拿出自己的書輪流讀,這樣,一個人能讀到更多的書。小小的「共讀社」後來竟被富蘭克林發展成全美有影響的一座公共圖書館。 富蘭克林的科學生涯是從1746年研究電學開始的。 在這以前,人們雖然已經知道了「電」這樣的東西,但對它的了解卻很膚淺,只知道摩擦能生電,知道有帶電的物體和不帶電的物體。1745年,荷蘭萊頓大學一個教授發明了一種能收集和放出電的「萊頓瓶」,轟動了整個歐洲。業余愛好者們爭相示範、表演和實驗,有的用萊頓瓶殺老鼠,有的用他點燃火葯。富蘭克林得到了倫敦朋友送他的一隻萊頓瓶,於是便開始研究電的現象。 富蘭克林用萊頓瓶進行放電實驗時,面對電火花的閃光和劈啪聲,總是情不自禁地聯想起天空的雷電。電閃雷鳴是不是大自然的一種放電現象呢?富蘭克林為這一想法激動不已。為了證明自己的發現,他做了一個著名的捕捉天電的實驗。 他用綢子做了一隻大風箏,風箏頂端插上一根尖尖的鐵針,又用絲帶連結鐵針引向地面;絲帶的末端系一把銅鑰匙,鑰匙插在一隻萊頓瓶里。 這樣的電學實驗是很危險的,富蘭克林曾有一次將幾個萊頓瓶連接起來,准備用強電殺死一隻火雞。不料實驗還未開始,他就碰到了萊頓瓶,一下子被擊昏過去。醒來後他說:「好傢伙,我本想電死一隻火雞,卻差一點電死一個傻瓜。」捕捉天電的危險,就更不用說了。1753年7月26日,俄國科學家羅蒙諾索夫和他的老師在聖彼得堡做閃電實驗,結果遭受雷擊,他的老師當場犧牲。 1752年7月的一個雷雨天,富蘭克林和他的兒子將風箏放上天空。父子倆躲在一間小木棚的屋檐下,緊握著異界沒有被雨水淋濕的絲帶,目不轉睛地注視著風箏的動靜。突然,天空亮起一條狂舞的「銀蛇」,絲帶上蓬鬆的毛頭一根根全豎立起來。富蘭克林用手試著靠近銅鑰匙,「噼啪」一聲,一朵藍色的電火花從銅鑰匙上跳出來,他的手臂一陣發麻。啊!這說明雲層中的電確實通過風箏和絲帶傳下來了。 幾千年來人們相信:電閃雷鳴是天神發怒。富蘭克林用實驗說明,打雷不過是大自然的一種放電現象,天上的電和地上的電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富蘭克林由此發明了避雷針,為保護人類生命財產的安全作出了貢獻。 摘自兒子的故事書《科學家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