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俠狄龍子免費小說閱讀
Ⅰ 哪位可以介紹好看的武打小說給我
新的作者出版的一些書也不錯。
李徑庭的,《獵過狐傳記》很不錯。《獵過狐傳記》的姐妹篇《龍走天涯》也不錯。
馬上問世的《孤絕之天神魔女》、《鬼域幽靈》都是不錯的武俠小說。您可以等待新書的上市。
為您介紹一下《龍走天涯》這本書吧。作者依然以古龍弟子自居,下面是這本書的簡介:
《龍走天涯》描寫的是:
唐太宗李世民雄才偉略,居安思危,於隆盛之時布下十八路人馬,隱居四處,只等大唐危難時能出奇兵力挽乾坤。三百年後宋代唐,大唐十八令勢力漸厚,整兵待發,天下又將飽受刀兵之災,這時,善良仁義的大唐十八令令李逸山不忍以一姓之利而令天下遭受浩劫,決心與宋帝言和。
而李逸山之弟李逸川卻執意要起兵謀事,並暗中調動大唐十八令秘密阻殺李逸山,向天哭訴:失去的我為什麼不能奪回來?
但是到最後,李逸川功敗垂成,千秋大計毀於李逸山之子獵過狐手中,一家人幾乎死盡,僅剩下天下第一美少年李喃喃與大宋公主夢玉露倉皇出逃,隱居海外。
經過十多年的歲月流逝,遭受種種打擊的李喃喃心性大變,他命令兩個兒子如花和似玉到中原發展興唐勢力,准備東山再起。兩兄弟闖盪江湖,聯系天下反宋群雄,和神秘門派天上人間以及死亡門等聯合反宋,而宋天子也早布下四大殺無敕對付數百年不死的唐門力量,其中最神秘的殺無敕則是李喃喃的愛妻夢玉露!兩股勢力最後爭斗的結局是什麼?是江山重要,還是天下的和平重要?而失去的東西為什麼又不能奪回來?人世間的是否對錯又有誰能評斷?
本書故事玄疑重重,情節曲折,引人入勝,最後的結局和感慨更是讓人深思!
《龍走天涯》具體情節:
如花和似玉兩兄弟逢父親之命,到中原聯系大唐十八令,密謀反宋大計,在出海途中遭遇風暴失散。
哥哥如花被一群武林小丑救起,假扮江湖最神秘的人物「天上人間主,宋李門外人」龍王孫,散布玉龍劍消息擾亂江湖,如花施計殺死眾小丑,和世家子弟風小七相識,兩人被江湖人誤解,以為兩人知道玉龍劍的下落,被人一路追截。
丐幫幫主王八深明大義,勸如花交出寶劍,退出江湖,如花不從,一路嬉笑江湖,看盡江湖種種丑態,並結識了一個奇醜無比的漁家女醜醜。
在浮梁,如花和風小七被大宋殺無敕土匪等人圍攻,要求他們交出寶劍,如花對這群江湖人苦笑不得,沖突中,土匪大開殺戒,丐幫幫主王八捨生取義,以生命和鮮血的代價喚醒如花的玩世不恭態度,卻被人誤會是死於如花手下。
土匪奉宋帝之命,欲鏟盡江湖力量,風雨門門主石小亮和無手門門主南宮飛龍趕到浮梁阻止土匪的瘋狂殺戮,土匪退去,石小亮等人也以為這種禍端是出自如花之手,要殺如花,南宮飛龍認出如花是喃喃之子,挺身相救,卻不能救出如花,自己也欲自盡。
關鍵時,醜醜突然現身,輕易擊敗石小亮,並奪下天下英雄令給如花和風小七,卻要如花答應做他的家奴,如花不肯,僵持中,醜醜的對頭死亡門門主殺到,醜醜和如花聯手和死亡門門主反復阻殺。
醜醜武功奇高,但心地太善良,終究不能和死亡門門主相抗,誤中其毒,卻暗中將天下最霸道劍法「王者之劍」傳於如花,兩人一路逃亡,經歷許多生生死死,如花終於把醜醜平安送到安全地帶,但醜醜的手下卻不允許外人進入他們的領地,醜醜知道死亡門主心狠手辣,而如花性格剛強,一旦離開自己,無疑死路一條,於是含淚化去如花的內力,悄然隱去。
但不知緣由的如花根本不能接受這殘酷的現實,又經過很多非人的遭遇,心性變凶,後雖然被人用嫁衣神功恢復內力,但已非步入江湖的那個熱血如花了。
弟弟似玉走入江湖便認識了一個為報家仇到處尋求高手的木殘荷,似玉不畏強權勢力,隻身幫助木殘荷出頭,無奈木殘荷的對頭木玄機是一個身藏不露,心胸殘暴的高手,似玉反被木玄機陰謀所傷,幸得唐門幫助醫好毒氣,卻冤枉了木殘荷,似玉抱病去找木殘荷,想和他解釋,卻發現木玄機竟然是大唐十八令的盟友。
要江山還是要美人?似玉無奈選擇了前者,木殘荷哭泣而去。
木玄機和似玉共創真龍門,見城破城,見人殺人,逼迫宋天子和真龍門談判,要求平分江山,宋天子被逼之下,答應天下群雄比武定天下。其實木玄機只是死亡門主的傀儡,似玉代表的大唐十八令勢力也力單勢薄,淪為死亡門的傀儡。
如花內力恢復攜天下英雄令率群雄也趕來比武,同時逼似玉讓出真龍門門主之位。
比武大會其實只是一場騙局而已,是宋帝的緩兵之計,宋帝只想通過這場比武大會引起江湖群雄內哄,削弱大唐十八令、死亡門及江湖群雄的勢力,達到消滅江湖群雄,統一河山的目的。
李喃喃等人也識破宋帝的如意算盤,一方面調兵譴將在比武大會上爭得你死我活,一方面卻暗渡陳倉,率奇兵殺入皇宮,以唐門密制的霸道火器霹靂流星綁架宋帝出宮,坐談平分江山之事!
而在比武大會的最後時刻,如花猜出似玉心愛的一個女孩宮月是大宋派出的的殺無敕,逼迫宮月廢除內力,否則要似玉自刎,宮月為救似玉不惜暴露自己的身份,雙雙受創!
強行恢復內力並執意要親手清理門戶的醜醜也突然殺到,惶恐不已的死亡門主懇求如花助他,而高傲的醜醜不願在眾人面前解釋,如花怨恨中真的出手幫死亡門主對付醜醜,但最終沒有致醜醜於死地!
死亡門主見如花幫他制住醜醜,立刻反手一擊,欲殺如花,他早練成了奇功,可以移穴換位,這時李喃喃出現,和如花聯手殺死死亡門主。
在於宋帝談判的時刻,喃喃卻發現妻子竟然也是大宋派出的殺無敕,而她正是以這個身份換取自己一家的安寧,喃喃不能接受這事實,在爭斗中,公主夢玉露為使宋李兩家和平相處,毅然獻出自己的生命,死於如花劍下。
一切都失去,如花再回去掘開醜醜的墓穴,卻是一個極美的女子。
潮起潮落平常事,帝王將相玉人心;笑看天下英雄事,又有幾多未傷情?
Ⅱ 求好看的古典仙俠小說
看了你列的書目,絕大部分我都看了,也許我介紹的可能不多,但都是我認為的精品,也許我所列的書還沒完本,但都寫到一定程度了,也在持續更新中,我想你去看下的話應該會喜歡上的:
凡人修仙傳(不象一些小說神仙滿天走,元嬰不如狗,萬人修真,一人難成.書很不錯,一步步真實的修仙路,值得一看,本人正在追.)
飛升之後(也許不太象仙俠,但是看著很讓人熱血沸騰,生而為男,不求與天地長存,但求死得其所.)
中華仙魔錄(已完本,龍鱗道的書,他的才華比之大神也絲毫不差,這本書便是他的顛峰之作!)
仙佛錄(已完本,寫的很好,風格獨特,上將的書,值得一看)
仙道求索 (非全本,非常精彩的古典仙俠文!!還在持續更新中)
無極魔道(仙俠小說中, 值得一讀的寫魔作品, 情節與其他仙俠很是不一樣, 很有閱讀力!)
佛本是道(佳作--前半部只是讓人覺得爽,後半部的文筆、邏輯、場面控制則達到很高的水平,名聞遐邇的一本書,跟風之作無數)
至尊覺醒(小人物的故事,慢熱的作品,很不錯)
Ⅲ 求還珠樓主的小說都有哪些
還珠樓主小說 《卧龍峽風雲》 《蜀山劍俠新傳》 《蜀山劍俠傳》 《蜀山劍俠後傳》 《峨眉七矮》 《大俠狄龍子》 《柳湖俠隱》 《長眉真人專集》 《武當七女》 《青城十九俠》 《天山飛俠》 《獨手丐》 《北海屠龍記》 《武當異人傳》 《雲海爭奇記》 《邊塞英雄譜》 《大漠英雄》 《兵書峽》 《皋蘭異人傳》 《虎爪山王》 《白骷髏》 《女俠夜明珠》 《力》 《杜甫》 《黑森林》 《黑孩兒》 《黑螞蟻》 《鐵笛子》 《酒俠神醫》 《拳王》 《萬里孤俠》 《俠丐木尊者》 《翼人影無雙》 《征輪俠影》 《青門十四俠》
Ⅳ 誰知道一些好看的武俠小說啊金庸古龍的都看過了。
梁羽生的武俠小說
「新武俠鼻祖」梁羽生如果說新武俠小說是由金庸發揚光大而達到頂峰,進入純文學的高雅層次;那麼,這一努力則開始於稍稍早於金庸的梁羽生,梁羽生因此成為新武俠小說的「鼻祖」。 梁羽生本名陳文統,1922年生於廣西蒙山的一個書香門第,自幼寫詩填詞,接受了很好的傳統教育。1943年,一批學者避難來到蒙山,太平天國史專家簡又文和以敦煌學及詩書畫著名的饒宗頤都在他家裡住過,梁羽生向他們學習歷史和文學,很受教益。抗戰勝利後,他就讀於廣州嶺南大學,學國際經濟,1949年定居香港,供職於《大公報》。他平時愛看武俠小說,還常常拉了查良鏞交流心得。1952年一台雷聲大雨點小的白鶴派與太極拳的打擂,《新晚報》為了再造聲勢擴大發行,遂請這位著名的武俠迷寫連載小說,這就是新武俠小說之始的《龍虎鬥京華》。因為他寫隨筆的名字是粱慧如,平時又心慕白羽,那就叫梁羽生好了。到1984年「封刀」,一共是32年,35部,160冊, 1000萬字。除武俠外,梁羽生還寫散文、評論、隨筆、棋話,筆名有陳魯、馮瑜寧、李夫人等,著有《中國歷史新活》、《文藝新談》、《古今漫話》等。 梁羽生、金庸的功績,在於開了武俠小說的一代新風。「新派」不僅是他們自命的,也是得到社會承認的,舊武俠小說雖也熱火朝天,但自始至終為新文學所瞧不起,始終難登大雅之堂,當時自命為大雅的報紙和自命為大報的報紙,都不屑於刊登,武俠的讀者,還缺少知識分子,而主要是下層的「識字分子」。當時武俠小說的地位,猶如流浪江湖的賣解藝人,看的人雖多,卻始終算不得名門正派,金、梁一出,局面頓時改觀,各大報也都以重金作稿酬,爭相刊登,讀者也普及到社會各個階層,港、台、新、馬,一時風起雲涌,開創了武俠小說的一個新世紀。隨後,關於武俠小說的專門研究也漸成熱潮,與純文學相比美。 梁羽生不僅在寫武俠方面是大家,在評武俠方面也是大家。1966年香港《海光文藝》上發表過一篇署名倭碩之的《金庸梁羽生合論》,其實就是梁羽生所寫,他說:「梁羽生是名士氣味甚濃(中國式)的,而金庸則是現代的 『洋才子』。梁羽生受中國傳統文化(包括詩詞、小說、歷史等等)的影響較深,而金庸接受西方文藝(包括電影)的影響則較重。」這個觀點至今仍有影響。1977年,他在新加坡寫作人協會講《從文藝觀點看武俠小說》,提出了 「寧可無武,不可無俠」的觀點。1979年,他在英國伯明翰與著名數學家華羅庚相遇,華老剛剛看完了梁羽生的《雲海玉弓緣》,便當面向梁羽生提出了武俠小說無非是「成人童話」的觀點。梁羽生還加入了中國作家協會,出席過中國作協第四次代表大會,會上慷慨陳辭。為武俠小說的一席之地大聲疾呼。有人為粱羽生作過一首詩: 金田有奇士,俠影說羽生。 南國棋中意,東坡竹外情。 橫刀百岳峙,還劍一身輕。 別有千秋業,文星料更明。 「金田」是太平天國起義的金田村,就在他的家鄉蒙山附近。「俠影」是《萍蹤俠影錄》。「棋中意」說他善於寫棋話。「竹外情」取自蘇東坡「寧可居無竹,不可食無肉」,說梁羽生愛吃肉,而且愛吃肥肉,「還劍」取自他的《還劍奇情錄》,也說他金盆洗手,封刀掛劍,不寫武俠了。「別有千秋業」 說他准備寫關於太平天國的歷史小說。 粱羽生作為新武俠小說的開山祖師,作品大部分較有水平,是以一腔正氣創造了武俠小說新的格調,後來,他移居澳大利亞,潛心於歷史,想來是要將這股正氣發揚光大,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他的作品:
白發魔女傳 冰川天女傳 冰河洗劍錄 冰魄寒光劍
草莽龍蛇傳 大唐游俠傳 彈指驚雷 飛鳳潛龍
風雷震九洲 風雲雷電 廣陵劍 瀚海雄風
還劍奇情錄 幻劍靈旗 慧劍心魔 劍網塵絲
江湖三女俠 絕塞傳烽錄 狂俠天嬌魔女 聯劍風雲錄
龍風寶釵緣 龍虎鬥京華 鳴鏑風雲錄 牧野流星
女帝奇英傳 萍蹤俠影錄 七劍下天山 塞外奇俠傳
散花女俠 武當一劍 武林天驕 俠骨丹心
舊派武俠宗師還珠樓主的
還珠樓主(1902一1961),本名李壽民,原名李善基,解放後改名李紅。四川長壽人。他生長在山高水深的四川,從小隨著父親宦遊,曾經三上峨眉,四上青城,大好河山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雖然只上過私塾,卻對佛道醫卜星象都有心得。17歲時父親去世,家道中落。19歲時隨母親移居天津,在《大公報》供職,兼作家庭教師。23歲進入軍界作幕僚。婚後為天津電話局局長秘書,兼寫京劇劇本。他的小說處女作《輪蹄》署名「還珠樓主」,自述奔波經歷和少年戀情,取唐代詩人張籍《節婦吟》「還君明珠雙淚垂」詩意。當時北方武俠小說十分流行,李壽民本人也很想把所歷的山水人物寫成筆記。約在1930年前後,天津的《天風報》缺少一個武俠長篇,他在人家鼓動之下,就以《蜀山劍俠傳》為篇名,一天天地寫下去,而還珠樓主的名頭也就開始響了起來。他的創作慾望因此高漲,再加上生活的壓力,他最多的時候竟同時為8家報刊撰稿,過足煙癮之後,指天劃地,滔滔而談,請人代錄出來,即為美文。日寇侵佔華北以後,日本人要他合辦刊物,他不答應,結果被抓去關了兩個月。出獄以後,生活十分困苦。抗戰勝利後,他再次到上海,正氣書局的陸先生勸他不要再涉足政界軍界,還是住在上海寫稿子,生活想來總是可以維持的。他於是住在上海老垃圾橋北面,一直寫到1948年。解放後,他於1956年在報上寫過關於神怪荒誕小說的公開檢討。後來任北京市戲曲編導委員會委員,寫了一些戲,還寫過小說《劇》。1959年他中風, 1961年3月去世。 還珠樓主代表了民國武俠荒誕怪異的一派,融合神話、志怪、劍仙、武俠於一體,進行高度哲理化、藝術化的想像發揮,尤其是各種劍仙神術、奇幻法寶,顯示了天縱奇才的大氣魄,為中國小說界的千古奇觀。對後世武俠作家影響巨大,幾乎無人可以企及,如台灣武俠泰斗古龍,就曾說到他受還珠樓主的影響頗深。 還珠樓主武俠小說共37種,。 《蜀山劍俠傳》、《蜀山劍俠後傳》還珠樓主代表作。以此為中心,構成了還珠樓主武俠小說的一個龐大系列,計有: 「蜀山劍俠正傳」——《蜀山劍俠傳》《蜀山劍俠後傳》《峨眉七矮》;「蜀山劍俠前傳」——《長眉真人傳》《柳湖俠隱》《北海屠龍記》《大漠英雄》;「蜀山劍俠別傳」——《青城十九俠》《武當七女》《武當異人傳》,「蜀山劍俠新傳」——《蜀山劍俠新傳》《邊塞英雄譜》,《冷魂峪》;「蜀山劍俠外傳」——《雲海爭奇記》《兵書峽》《天山飛俠》《俠丐木尊者》《青門十四俠》《大俠狄龍子》《蠻荒俠隱》《女俠夜明珠》《皋蘭異人傳》《龍山四友》《獨手丐》《鐵笛子》《黑孩兒》《白骷髏》《翼人影無雙》其餘還有:《萬里孤俠》《黑森林》《虎爪山王》《血滴子大俠甘鳳池》《征輪俠影》《力》《拳王》《黑螞蟻》《酒俠神醫》
溫瑞安的
港台武俠小說大師,馬來西亞華僑,詩人出身,在台灣大學中文系就讀時曾組織學生運動,在台灣坐過政治牢,後流亡東南亞各地,定居香港。溫瑞安以「武俠小說的文學化」為己任,文筆好得令人嘆為觀止。代表作有《說英雄誰是英雄》系列等。
他的作品:
白衣方振眉-龍虎風雲 長安一戰 朝天一棍 闖盪江湖
闖將 大俠傳奇 大宗師 刀巴記
刀叢里的詩 刀帝傳 短篇小說集 風流
黑火 紅電 寂寞高手 劍氣長江
江湖閑話 江山如畫 金血 驚艷一槍
絕對不要惹我 空手道 骷髏畫 藍牙
兩廣豪傑 綠發 亂世情懷 落日大旗
馬上上馬 逆水寒 七大寇之鋒將 七大寇之祭劍
七殺 凄慘的刀口 請借夫人一用 請你動手晚一點
群龍之首 人世間 乳房 殺楚
殺機 殺了你好嗎 殺人 殺人的心跳
殺人者 殺人者死 殺人者唐斬 殺手善哉
殺死雪山飛狐 傷心小箭 少年冷血 少年鐵手
少年追命 神醫賴葯兒 神州無敵 石頭拳
收拾 四大名捕打老虎 四大名捕斗僵屍 四大名捕會京師
四大名捕震關東 碎夢刀 台風 唐方一戰
天台 天威 天下有敵 天下有雪
鐵線拳 吞火情懷 溫柔一刀 西江月
俠少 逍遙游 小雪初晴 養生主
葉夢色 一怒拔劍 英雄好漢 戰將
宮白羽大師的
稍微上了點年紀的人大約都熟悉活躍在三四十年代的中國武俠小說作家宮白羽,
看過他所寫的《十二金錢鏢》、《武林爭雄記》、《偷拳》、《血滌寒光劍》、
《聯鏢記》等作品。他的武俠小說作品並被稱譽為「北派武俠小說四大名家」之一
�其他三家為鄭證因、還珠樓主(李壽民)、王度廬。
第一封寫給周作人的信,回函署名卻是周樹人
宮白羽原名竹心,筆名杏呆,1899年出生,山東東阿人。白羽是他專門為寫武
俠小說而起的筆名。他長於東北,辛亥革命後隨父遷入天津。1918年考入北京師范
大學,因父病故,家道中落,被迫輟學。為謀生計,他先後做過小販、小學教師、
郵遞員、報社校對等,有時身兼數職,「一個人干三個人的活兒」�宮白羽自述。
他非常喜好文學,尤其對「五四」以來的中國新文學作品愛不釋手。但他家境窘迫,
買不起書,就經常利用在郵局、學校、報社工作的機會偷偷讀書,或者借書來讀。
1921年初夏,他從報紙上發現了當時有名的大作家周作人的地址,便斗膽給周
作人寫了一封信。信的內容很簡單,除了仰慕之詞外,更多的是請教小說創作的方
法。在信末,他還開列出一大串書名,懇請這位知名學者能雪中送炭,借些書來給
他學習和閱讀。事後,他有些後悔不該如此冒失,對投寄出去的信也沒再抱什麼奢
望。想不到的是,一周以後,他竟然接到回函,隨後接到給他寄來《歐洲文學史》、
《杜威演講集》等十幾部書,還言明不必歸還。奇怪的是,信末署名不是「周作人」
而是「周樹人」。
這就是魯迅先生「1921年7月29日致竹心」的第一封信。
信寫了一封又一封,可惜未約登門卻撲了個空
周樹人何許人也,宮白羽原先一點也不知道。雖然他早就讀過魯迅先生的小說,
而且還曾把《狂人日記》一字一句地抄錄下來作為學習的樣本,卻還不知道周樹人
就是魯迅�宮白羽雙手捧著這封信和一本本夢寐以求的書。這意料不到的驚喜使宮
白羽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他一點兒也不了解周樹人先生怎麼會給他復信�
怎麼會給一個素不相識的人寄來一打書�
當時,宮白羽是名郵遞員,經常騎著腳踏車到處奔波,起早睡晚地工作,所得
收入難以養家糊口。而且,這工作與他的愛好志向也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他很早就
想離開郵局,去干自己樂意乾的事。他立即給周樹人回了一封信,推心置腹地談了
自己的苦悶,並談了自己的計劃和決心。
信發出了,宮白羽又覺得言猶未盡,第二天又寫了一封信,表明自己決意辭去
原職繼續求學,投考高等師范學校。信中並附上自己以前寫的兩部短篇小說《厘捐
局》和《兩個銅元》,請求指正。並在信中大膽地詢問,可否上門去求教,當面表
示謝意。
兩封信發出後,他幾乎天天守在郵筒前,盼望迴音,……終於,過了兩個星期,
宮白羽又收到了魯迅先生給他的第二封信。信中除鼓勵他努力進取外,再次聲明書
是送給他的不必歸還。表示願意將他的兩篇小說推薦到《北平晨報》副刊發表。另,
可以在家中接待他。於是,他既未事先約定,也未打電話,就興沖沖地跑到位於西
直門內八道灣的魯迅先生家裡去了,不料撲了一個空,門口懸著一把鎖�宮白羽只
得在門上留下了一張紙條,表示對魯迅先生的問候。
魯迅先生指點迷津,推薦他讀兩位作者的作品
過了幾天,宮白羽又收到了魯迅先生給他的第三封信,信中並沒有責怪他,反
而對他的白跑一趟表示歉意,令宮白羽十分感動。
又過了一段日子,宮白羽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終於叩響了魯迅先生的書房。在
他眼前,魯迅先生身材並不高,特別顯眼的是唇上的一小撮胡須。他深深地給日思
夜想的魯迅鞠了一個90度大躬,誠惶誠恐地說:「我在您面前只是一個小學生,我
是懷著朝聖般的虔誠來聽取您的教誨的。」魯迅先生雙手把他扶起來,在藤椅上坐
下,微微一笑,說:「我不是聖,中國也沒有聖。魯迅只不過是一個姓魯名迅的平
常人,寫點兒平常的文章罷了,普通得很。」
在談話中,魯迅先生關心地詢問了他的生活。當宮白羽幾次懇求魯迅先生談談
自己的創作經歷和體會時,魯迅先生表示自己沒有什麼好談的,反而向他推薦和介
紹葉紹鈞�葉聖陶和落花生�許地山的小說,說葉紹鈞的《倪煥之》描寫小學
教師在當時動盪的生活中尋找光明的痛苦歷程,十分真實;說落花生的短篇小說
《綴網勞蛛》對勞動人民的苦難生活充滿了同情,兩部作品都不同凡響。魯迅先生
還答允一定把這兩部作品找來讓宮白羽好好學習,並在可能的情況下介紹他與兩位
作家相識。
以後,魯迅又與宮白羽通過幾次信,給他寄書看,幫助他修改稿子,並向各家
報社推薦。宮白羽也寫出了一些新文學作品。後來出版了小品集《燈下閑話》和短
篇小說集《片羽》、《心跡》等。
生活所迫寫起武俠小說,靠「無聊的文字」卻功成名就
正當宮白羽在魯迅先生的鼓勵下開始走上新文學道路時,接二連三的挫折,一
次次無情的打擊,使他的文學美夢成了泡影。他的老母及妻兒在回鄉探親途中,先
是遭到兵匪的搶劫,後又遇上日本飛機的轟炸,宮白羽返回了天津。是時,一家專
門出版武俠小說的出版社找到他,讓他寫武俠小說,並許以很高的酬金。宮白羽迫
於生計,無奈地拿起了筆。他在自傳體散文《話柄》中的「自序」中里寫道:「凡
是人總要吃飯,而我也是個人。」「一個人所已經做或正在做的事,未必就是他願
意做的事,這就是環境。環境與飯碗聯合起來,逼迫我寫了些無聊的文字。」這
「無聊文字」,宮白羽指的就是武俠小說。
可是大出宮白羽的意料之外,他的武俠小說卻一再暢銷,使他一發而不可收。
評論家葉冷曾撰文說:「宮白羽的武俠小說,故事外形盡舊,而作者的態度、思想、
文學技術,都是清新的,健全的。」「體現出大大超出武俠小說本身的一種藝術魅
力。」這恐怕也是宮白羽所始料不及的吧�
宮白羽雖然寫了不少暢銷的武俠小說,卻始終抱著強烈的自責,他曾一再表示:
「我對人生的態度是厭惡,我對創作的態度是厭倦。」「不窮到極點,我不肯寫稿。」
「這些無聊的文字能出版,有了銷場,這是今日華北文壇的恥辱,我可不負責。」
宮白羽深感辜負了魯迅先生對他的殷切期望,覺得無顏再見魯迅,就自動斷絕了交
往。
1939年,宮白羽用大量的稿酬所得在天津創辦了一個正華小學校,自任校長,
並親自為學生講授新文學。之後又自籌經費出版了一本自傳體散文集,名為《話柄》,
書中專門附上魯迅先生給他的書信的手跡,並在扉頁上題了一首詩:
彈鋏長歌氣倍豪,
淋漓大筆寫荊高。
爐邊沉醉無名姓,
萬古雲霄一羽毛。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宮白羽曾出席了全國第一次文代會,先後任天津市文
聯委員,天津人民出版社特約編輯,天津市文史館館員等。1966年去世。
大師王度廬的
王度廬(1909一1977),本名王藻祥,字霄羽。北京人。滿族。自學成才
。早期創作言情小說。有《瓊樓春情》《落絮飄香》《冷劍凄芳》《翠陌歸人
》《朝露相恩》《海上紅霞》《朱門綺夢》等。30年代中期,王度廬改寫武俠
小說,以言情小說的筆法創造了武俠小說的一個新的天地。他的創作一直延續
到解放前夕。
白羽是以寫人情世故勝,王度廬則以寫悲劇俠情勝。王度廬的特點,是能
夠充分把握江湖兒女內心的矛盾、人性的掙扎、愛恨交織的復雜情境,寫情則
纏綿悱惻、盪氣回腸,寫義則慷慨俠烈、血淚交迸,並因此譜成一部壯烈深沉
的「武俠悲愴命運交響曲」使「劍膽琴心,俠骨柔腸」的書劍名士之氣和恩仇
江湖之情深入到武俠小說的靈魂深處,是武俠小說發展史上所不可忽視的。不
過,王度廬雖然是寫情的高手,卻不是寫武的高手,這就又限制了他將武俠小
說提高到一個更新更現代化的層次。
王度廬武俠小說16部。
《鶴驚昆侖》《寶劍金釵》《劍氣珠光》《卧虎藏龍》《鐵騎銀瓶》《寶
刀飛》《風雨雙龍劍》《洛陽豪客》《新血滴子》《燕市俠伶》《春秋戟》《
紫鳳鏢》《綉帶銀鏢》《紫電青霜》《金剛玉寶劍》《龍虎鐵連環》
當然還有別人的,你可以在網上查閱.
http://www.54th.cn/ebbs/emprise/chuantong/jwx/xiaoshuo28/M.982125070.A.htm
http://www.xxsy.net/wx/1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