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說免費 » 忽必烈大帝小說下冊免費閱讀

忽必烈大帝小說下冊免費閱讀

發布時間: 2022-10-25 01:24:41

A. 忽必烈的精神

忽必烈可以說是豪邁,勇敢,不失大帝風范,足智多謀,有治國之方,聰明。

B. 中國通史每集主要內容

  • 中華道路

  • 中華先祖

  • 農業起源

  • 文明起源

  • 邦國時代

  • 夏王朝覓蹤

  • 殷商興亡

  • 商代文明

  • 武王克商

  • 周公攝政

  • 周王室的衰落

  • 春秋爭霸

  • 孔子

  • 列國變法

  • 戰國七雄

  • 諸子百家

  • 秦國崛起

  • 秦始皇統一中國

  • 楚漢戰爭

  • 郡國並行

  • 文景之治

  • 漢武帝

  • 兩漢經學

  • 昭宣政治

  • 王莽改制

  • 光武中興

  • 絲綢之路

  • 清議與黨錮

  • 黃巾起義

  • 三國鼎立

  • 諸葛亮治蜀

  • 西晉統一

  • 魏晉風度

  • 門閥統治

  • 梁武帝治國

  • 孝文帝改革

  • 北周武帝

  • 陳朝興亡

  • 魏晉佛教

  • 再造統一

  • 煬帝功過

  • 貞觀之治

  • 武則天

  • 開元盛世

  • 安史之亂

  • 中晚唐的困局

  • 世界都會長安

  • 吐蕃興衰

  • 敦煌

  • 唐朝的對外關系

  • 唐代宗教

  • 五代十國

  • 宋太祖

  • 澶淵之盟

  • 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 王安石變法

  • 靖康之難

  • 宋金和戰

  • 偏安東南

  • 東京夢華

  • 宋代新儒學

  • 宋代文化

  • 契丹興起

  • 西遼建國

  • 完顏阿骨打

  • 金朝興亡

  • 遼金文化

  • 西夏興亡

  • 蒙古興起

  • 忽必烈大帝

  • 兩都巡幸

  • 大元帝師八思巴

  • 海上絲綢之路

  • 馬可波羅與中國

  • 元順帝

  • 明太祖朱元璋

  • 永樂遷都

  • 鄭和下西洋

  • 內閣制度

  • 土木堡之變

  • 王陽明心學

  • 海疆與互市

  • 張居正改革

  • 耶穌會士來華

  • 江南市鎮

  • 白銀資本

  • 崇禎帝

  • 入主中原

  • 王朝的穩固

  • 收復台灣

  • 統一大業

  • 軍機處

  • 攤丁入畝

  • 文治與文字獄

  • 被動的自強

  • 鴉片戰爭

  • 太平天國

  • 甲午戰爭

  • 99.維新與革命

    100.帝制的終結

C. 忽必烈是誰

孛兒只斤·忽必烈(Хубилай хаан,1215年—1294年),蒙古族,元朝的創建者。是監國托雷第四子,元憲宗蒙哥弟。蒙古尊號「薛禪汗」,他青年時代,便「思大有為於天下」。孛兒只斤·忽必烈建立了幅員遼闊的統一多民族國家元朝。他在位期間,建立行省制,加強中央集權,使得社會經濟逐漸恢復和發展。他也曾多次派兵侵略鄰國,但多遭失敗。同其祖父成吉思汗一樣,忽必烈是蒙古民族光輝歷史的締造者,是蒙古族卓越的政治家、軍事家。在位35年,1294年正月,在大都病逝,謚號聖德神功文武皇帝,廟號世祖。

D. 中國通史忽必烈大帝觀後感100字

《中國通史》以豐富的視聽手段再現自中華文明起源到1911年時期的浩瀚歷史圖景,較全面地講述中國古代歷史發生、發展過程,揭示歷史發展趨勢及規律。
孛兒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蒙古族,政治家、軍事家。監國托雷第四子,元憲宗蒙哥弟。大蒙古國的末代可汗同時也是元朝的開國皇帝。蒙古尊號「薛禪汗」。

E. 關於忽必烈的野史

中國元朝的創建者。
元世祖。拖雷正妻唆魯禾貼尼的第二子。忽必烈為藩王時,便熱心於學習漢文化。1251年,長兄蒙哥即大汗位,忽必烈以皇弟之親,受任總理漠南漢地軍國庶事,南駐爪忽都之地。他先後任漢人儒士整飭邢州吏治,立經略司於汴梁,整頓河南軍政,並屯田唐、鄧,收到積極效果。1253年,受京兆(今陝西西安)封地,忽必烈又在這里任諸儒臣興立屯田,興復吏治,恢復農業,建立學校,進一步取得北方漢族地主階級對他的擁護,為元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社會基礎。同年,忽必烈受命與大將兀良合台遠征雲南,滅大理國。1258年蒙哥興師伐南宋,授命忽必烈代總東路軍。1259年9 月,忽必烈率師抵淮河,蒙哥在合州前線病逝的消息傳來,忽必烈仍揮軍自陽邏堡渡長江,圍鄂州(今湖北武漢),並以軍接應從雲南北上的兀良合台軍。這時,得悉留守漠北的幼弟阿里不哥擅自徵兵圖謀汗位,忽必烈立即採納漢人郝經的獻計,與宋約和,輕騎北返燕京。
1260年3月,忽必烈在部分諸王的推戴下,即汗位於開平,建元中統。在中央設中書省,以王文統任平章政事,在各地分設10路宣撫司,任漢人儒士為使。同年五月,阿里不哥也在部分留居漠北的諸王擁戴下,稱大汗於和林。忽必烈以漢地豐富的人力、物力為依託,出兵擊敗阿里不哥。在與阿里不哥鏖戰的同時,中統三年(1262)春,益都行省李璮乘機叛亂,被忽必烈迅速鎮壓。李璮的叛亂引起忽必烈對漢人的猜忌,於是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廢除漢人諸侯的世襲制度,削弱這些家族的軍權,在地方上實行軍民分治等等 ,一方面以加強中央集權,另一方面則可嚴密對漢人的防範 。此外,又在各級政權中引用色目人分掌事權,使與漢人官僚相互牽制。中統五年八月,忽必烈又改元為至元。經過從中統元年到至元初年的增改損益,新王朝的各種制度大體上確立下來。至元八年(1271),取《易經》「大哉乾元」之義,建國號為大元。次年,確定以大都為首都。中央集權政治的重新確立,恢復了正常的統治秩序,對人民的賦役剝削限制在一定的數額之內,並採取了一些有利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措施,如立司農司、墾荒屯田、興修水利、限制抑良為奴等。但是,這個政權也保留了大量的蒙古落後舊制。這些制度在元代始終保留下來,嚴重地束縛了生產力的發展,使元代的社會矛盾愈益激化。同時,忽必烈又積極著手消滅南宋的戰爭,至元十一年,命伯顏大舉伐宋。十三年,下臨安 ,十六年最後消滅了流亡在崖山的南宋殘余勢力,完成了全國的大統一。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少數民族統治全國的王朝,它初步奠定了中國疆域的規模。
全國統一後,忽必烈的保守、嗜利和黷武等消極因素都有了發展。他重用回回人阿合馬。阿合馬從中統初便主管中央財政,多方搜刮,權勢日重。後阿合馬獨擅朝政。十九年,大都發生了王著、高和尚刺殺阿合馬事件。此後,忽必烈又先後任盧世榮、桑哥專理財政,都以失敗而告終。同期,忽必烈接連派遣軍隊遠征日本、安南、占城、緬甸與爪哇,都遭到失敗。但抗擊海都、篤哇等西北諸王的侵擾和平服東北諸王乃顏叛亂,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至元三十一年,忽必烈卒。

F. 世界歷史上有誰稱得上大帝的

世界歷史上有誰稱得上大帝的
1.蓋烏斯·尤利烏斯·愷撒即愷撒大帝,羅馬共和國末期傑出的軍事統帥、政治家。
愷撒出身貴族,歷任財務官、祭司長、大法官、執政官、監察官、獨裁官等職。
前60年與龐培、克拉蘇秘密結成前三頭同盟,隨後出任高盧總督,花了八年時間征服了高盧全境(大約是現在的法國),著有《高盧戰記》,還襲擊了日耳曼和不列顛。
前49年,他率軍佔領羅馬,打敗龐培,集大權於一身,實行獨裁統治。
制定了《儒略歷》。
前44年,愷撒遭以布魯圖所領導的元老院成員暗殺身亡。
愷撒身後,其甥孫及養子屋大維擊敗安東尼開創羅馬帝國並成為第一位帝國皇帝。
2.查理大帝,法蘭克王國加洛林王朝國王,查理曼帝國創建者。
查理曼是法蘭克王國加洛林王朝建立者矮子丕平之子,在他執政的46年間(768一814年),力精圖治,使法蘭克王國達於鼎盛。
查理曼768年繼位後,為了取得在民眾中影響日增的教會支持,他首先與教皇結盟,強化了統治力量。
同時,多年對外推行擴張政策,先後發動過50多次戰爭,重要的戰役和取得的成果有:774年征服倫巴德王國,772—804年多次進攻薩克森人,使其皈依基督教並奪取易北河流域廣大土地,787和801年兩次出兵西班牙,奪得尼布羅河以北土地,建立西班牙邊區,787年佔領巴伐利亞,796年征服多瑙河中游的潘諾尼亞。
9世紀時,查理曼帝國的版圖東起易北河,西至大西洋沿岸,北瀕北海,南臨地中海,佔有西歐大陸的絕大部分土地,幾乎相當於古代西羅馬帝國版圖。
800年聖誕節,教皇利奧三世在羅馬聖彼得大教堂為查理加冕並塗聖油,稱查理曼即查理大帝,亦即「偉大的羅馬人的皇帝」。
此舉意義重大,這意味著查理已不再單純是征服者日耳曼蠻族國家的國王而是日耳曼一羅馬人的皇帝,並且是上帝認定的羅馬皇帝的合法繼承人;查理曼的使命已不再單純是管理日耳曼國家而是管理包括宗教事務在內的整個西歐基督教世界。
因此,查理曼帝國的國際地位空前提高,遠隔重洋的蘇格蘭和東方的非基督教國家阿拔斯王朝都和查理曼帝國建立了邦交關系,甚至東羅馬帝國也承認查理曼的皇帝地位。
查理稱帝後,極力強化中央集權統治。
為了加強對龐大國家的有效統治,查理任用貴族和主教進行統治,同時,繼續推行采邑分封制度。
帝國境內的所有官員和主教(包括修道院長),一般都要從皇帝那裡領受采邑即封土,成為皇帝的封臣,同時,作為接受采邑的條件,他們都要向皇帝宣誓效忠。
帝國的中央政權除由皇帝親信組成的樞密會議外,還有貴族大會,每年召開一至二次貴族大會,討論中央重大決策。
為了管理地主,中央經常派遣巡按使監督地方。
地方設若干伯爵區,皇帝任命伯爵或主教進行統治,伯爵擁有行政、司法、稅收和軍事等大權。
形成以國王為首的伯爵、主教等教俗大封建主,再下是中小封建主,構成一系列的封建等級制度,為後來西歐封建社會所承襲。
後來,這些伯爵和主教逐漸成為地方割據勢力。
查理曼帝國生產組織基本形式是封建庄園。
國王及其臣下,教俗封建貴族都有許多庄園分布全國各地。
庄園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生產單位,一切生產主要為領主及其服役人等提供生活資料,其次也為生產者提供有限的生產與生活資料。
在庄園里從事農業和手工業生產者大都是農奴或依附農民。
庄園的土地一般分為兩部分:最好的土地為領主的自營地,另一部分是農民的份地。
領主自營地由服役的農民耕作,每周通常服役2~3天,最多4天,收獲全部歸領主所有。
服役農民除為領主無償耕作外,還要負擔砍柴、築路、修宅、運輸等各種雜役。
此外,農民還必須向領主交納各種實物和名目繁多的其他費用。
教會的什一稅也是農民的沉重負擔。
由於教俗封建主的殘酷剝削,農民的處境極為困苦,因此經常爆發農民起義。
查理曼是一位很有作為的君主,他不僅文治武功顯赫,而且也注意發展文化教育事業。
他興辦學校,聘請知名學者講學。
搜集和抄寫古代拉丁文和希臘文的手稿,抄寫的文字是用所謂加洛林小草書體,這是一種清秀優美的拉丁字母,後來稍加修改一直使用至今。
修道院設立圖書館,收藏教父作品以及古希臘羅馬作家的作品。
查理曼還邀請歐洲最好的建築師、雕刻家和畫家,為帝國修建修道院和教堂。
查理曼的文化教育政策對於恢復古典文明和提高日耳曼人的文化水準,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他在位這一時期的文化成就被後世譽為「加洛林文藝復興」。
世俗政權與教會的結合是查理曼政權的重要特徵。
加強與教會的結盟,是查理曼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查理曼以教會保護人的姿態,極力維護和提高羅馬教會的權益。
他每征服一地都強化基督教勢力,如征服薩克森人後強迫他們皈依基督教。
不僅重用主教、修道院長,分封他們土地,讓他們參與國家政要,還極力維護羅馬教皇的統治地位。
795年教皇立奧三世以陰謀手段登上教皇寶座,遭到羅馬一些大貴族的反對。
立奧派使者赴法蘭克王國向查理曼求救,並把彼得大殿的鑰匙和羅馬城的旗幟呈獻查理,以示臣服與忠誠,得到查理的支持,從而保住了地位。
799年4月,立奧三世又被羅馬貴族廢黜,隻身逃離羅馬。
800年,查理曼把立奧三世救出,並親自送回羅馬,扶其復位。
因此這一年聖誕節,感恩圖報的立奧三世為查理加冕,授予他「偉大的羅馬人皇帝」稱號。
自此,法蘭克王國遂成為查理曼帝國。
查理曼的統治為歐洲新興的封建制度的創立和發展文化教育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對後來的西歐封建社會產生了巨大影響。
但是由於當時自然經濟佔主導地位,帝國內部缺乏經濟文化聯系,基礎很不牢固;所以,雖然查理曼實行采邑分封的願意是為了加強集權統治,其結果卻導致封建割據。
因此,查理曼死後不久,帝國分裂。
843年,查理的三個孫子簽訂《凡爾登條約》,瓜分了帝國,在此基礎上形成德意志,法蘭西和義大利三個國家的雛形。
3.彼得大帝,於1672年6月9日生於莫斯科,1725年2月8日去世。
他是沙皇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和他的第二個妻子維塔利婭·納利什基娜的獨生子。
彼得不到4歲父親就去世了。
因為米哈伊洛維奇的第一妻子還為他生了13個孩子,所以就王位的繼承人問題展開了一場漫長的殊死斗爭。
有一次他為了保全性命不得不逃亡。
姐姐索菲婭·阿列克謝耶夫娜做了幾年攝政王,直到1689年退位。
彼得地位才真正穩固。
彼得儀表非凡,高大魁梧205cm,也是世界最高的皇帝。
精力充沛,瀟灑歡快。
但是他時常發脾氣,飲酒過度時就大發雷霆。
彼得除了政治和軍事才能外,還對射擊、印刷、航海、造船等做過研究。
他是一位傑出的帝王,與中國的康熙帝同時。
【康熙生於1654年卒年:1722年,比彼得大18歲】彼得結過兩次婚。
他17歲時與歐多克亞結婚,他倆只在一起生活了一周的時間。
他26歲時把她送進了一所修道院。
1712年他與她離婚並同另一位女子結婚。
他第二個妻子葉卡捷琳娜是一位出身寒微的立陶宛女子(在大北方戰爭中被俄國俘虜才到了俄國)。
彼得與他的原配夫人有一個兒子叫阿歷克謝,終日不學無術,但是父子倆的關系也相當惡化,他曾出逃外國。
1718年阿歷克謝因反對彼得和通敵被捕入獄,遭受嚴刑拷打,終於死在獄中。
彼得大帝精力充沛,熱心俄羅斯國家的福祉,也為俄羅斯的發展付出一生。
於1725年初在聖彼得堡死去,終年52歲(康熙69歲)。
他的繼位人是他的女兒葉卡捷琳娜一世。
4.以上三個是公認的,其大帝稱號也取代其名字或尊號,以下是歷史記載的一些中國歷史上一般沒有被尊為大帝的,以下稱是代年來才有尊稱,除了三國時期的孫吳政權的孫權也稱大帝外。
僅供參考:
祖龍大帝,即秦始皇趙政
漢高大帝,漢太祖高皇帝劉邦
漢文大帝,漢太宗文皇帝劉恆
漢武大帝,即漢世宗劉徹
漢宣大帝,漢中宗孝宣皇帝劉詢
光武大帝,即漢世祖劉秀
魏武大帝,即魏太祖曹操
東吳大帝,即吳太祖孫權
隋文大帝,即隋高祖楊堅
隋煬大帝(最具爭議),即隋世祖楊廣
貞觀大帝,即唐太宗李世民
宋祖大帝,宋太祖趙匡胤
洪武大帝,即明太祖朱元璋
永樂大帝,即明成祖朱棣
宣德大帝,即明宣宗朱瞻基
一、亞洲區
蒙古(包括突厥化的帖木爾帝國,即察合台汗國的後繼王朝)
成吉思大帝——蒙古大汗,建立汗國的君主
窩闊台大帝——蒙古大汗,擴張汗國的君主
忽必烈大帝——蒙古大汗/元朝皇帝,建立帝國的君主
帖木爾大帝——帖木爾王朝埃米爾,建立了第二蒙古帝國的突厥化蒙古人(中亞人仍認為其為蒙古帝國,而不是歐洲人認為的突厥化帝國)
滿洲
康熙大帝——滿洲鼎盛時期的皇帝
乾隆大帝——滿洲另一位皇帝
滿洲的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雍正均有人稱為大帝
日本
明治大帝——又稱睦仁大帝,日本皇國天皇,把日本真正帶入帝國行列的君主
印度
阿輸迦大帝——孔雀王朝國王阿育王,奠定佛教地位的君主
穆罕默德大帝——圖格拉王朝蘇丹,德里蘇丹國鼎盛時期的君主
巴布爾大帝——莫卧爾王朝皇帝,,或稱莫卧兒大帝,建立王朝的君主
阿克巴大帝——莫卧爾王朝皇帝,鼎盛時期的君主
暹羅
蘭甘亨大帝——素可泰王朝國王,創造了泰文字的君主
納梨萱大帝——大城王朝(阿瑜陀耶王朝)國王,抵禦了緬甸的入侵,鼎盛時期的君主
達信大帝——吞武里王朝國王鄭信,或稱吞武里大帝,建立王朝的君主
拉瑪大帝——曼谷王朝(卻克里王朝)國王拉瑪一世,建立王朝的君主
馬古大帝——曼谷王朝(卻克里王朝)國王拉瑪四世,改革的君主
朱拉隆功大帝——曼谷王朝(卻克里王朝)國王拉瑪五世,在殖民者的入侵下仍保證主權獨立的君主
普密蓬大帝——曼谷王朝(卻克里王朝)國王拉瑪九世,現任國王,1987年被民間尊為大帝
波斯
居魯士大帝——阿契美尼德王朝國王居魯士二世,建立王朝的君主
大流士大帝——阿契美尼德王朝國王大流士一世,鼎盛時期的君主
薛西斯大帝——阿契美尼德王朝國王薛西斯一世,出征希臘的失敗者,但在伊朗歷史中是抵抗希臘入侵的英雄
霍斯魯大帝——薩珊王朝國王庫思老一世,使王朝走向封建社會的君主
阿拔斯大帝——薩菲王朝國王阿拔斯一世,鼎盛時期的君主
巴比倫

漢謨拉比大帝——巴比倫第一王朝(漢謨拉比王朝)國王,成就同名法典的君主
塞琉西
安條克大帝——塞琉西國王安條克三世,鼎盛時期的君主
亞美尼亞

提格蘭大帝——大亞美尼亞王國阿爾塔克西王朝國王提格蘭二世,奪取又丟失塞琉古的君主
阿拉伯
歐麥爾大帝——四大哈里發時期哈里發,擴張的君主
薩拉丁大帝——阿尤布王朝蘇丹,打敗十字軍的君主
土爾其
蘇萊曼大帝——奧斯曼王朝蘇丹蘇萊曼一世,鼎盛時期的君主
本都
米特拉達梯大帝——本都國王米特拉達梯六世,控制了希臘與羅馬PK的君主
阿曼
賽義德大帝——賽義德王朝(馬斯喀特蘇丹國)賽義德·本·蘇爾坦,小國混出來的大帝
二、歐洲區
羅馬
龐培大帝——羅馬共和國執政,一個沒有機會掌控大局的失敗者
凱撒大帝——羅馬共和國終身執政,一個沒有稱帝的君主
奧古斯都大帝——儒略·克勞狄王朝皇帝屋大維,建立西方第一相真正帝國的君主
圖拉真大帝——安敦尼王朝皇帝,擴張的君主
君士坦丁大帝——君士坦丁王朝皇帝君士坦丁一世,恢復帝國榮光的君主
狄奧多西大帝——狄奧多西王朝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帝國後一個統一的君主,他的兩個兒子徹底把帝國分裂成兩個
拜占庭
查士丁尼大帝——查士丁尼王朝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一個幾乎恢復羅馬帝國舊域的君主

羅馬·凱撒大帝
巴齊爾大帝——馬其頓王朝皇帝巴齊爾一世,東羅馬帝國鼎盛時期的君主
神聖羅馬帝國(包括開創者的查理曼帝國)
查理大帝——加洛林王朝皇帝,在西歐又建立了一個帝國的君主
奧託大帝——薩克森王朝皇帝,奪回百餘年來諸侯爭奪的皇冠,恢復帝國的君主
巴巴羅薩大帝——霍亨施陶芬王朝皇帝腓特烈一世,一個希望恢復帝國榮光的失敗者
法蘭西
於格大帝——卡佩王朝共治國王於格二世,一個莫名其妙的大帝,估計是翻譯出了問題,因為共治時死亡,一般不算入國王之列
亨利大帝——波旁王朝國王亨利四世,王朝建立者,建立法國復興基礎的君主
路易大帝——法蘭西國王路易十四,被稱為「太陽王」,擁有龐大殖民地的君主
拿破崙大帝——法蘭西皇帝拿破崙一世,幾乎統一歐洲的君主
普魯士
腓特烈大帝——霍亨索倫王朝國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奠定普魯士強大基礎的君主
威廉大帝——霍亨索倫王朝皇帝,建立第二帝國的君主
西班牙
阿方索大帝——萊昂國王阿方索三世,擴張的君主
桑喬大帝——納瓦拉國王、卡斯蒂利亞國王、阿拉貢伯爵,初次統一西班牙的君主,獲「西班牙之王」稱號
費爾南德大帝——萊昂-卡斯蒂利亞國王費爾南德一世,早期鼎盛時期的君主,曾自稱皇帝
英國
阿爾弗雷德大帝——威克塞斯國王,打敗了維京人,保衛了人民的君主
威廉大帝——英格蘭國王威廉一世,號稱「征服者」,奪取了英格蘭王位的諾曼君主
葡萄牙
若昂大帝——阿維什王朝國王若昂一世,王朝開創者,開辟了大航海的君主
俄羅斯
伊凡大帝——留里克王朝大公/沙皇伊凡四世,第一個稱沙皇的俄國君主,俄國強大的開始
彼得大帝——羅曼諾夫王朝沙皇/皇帝彼得一世,正式建立俄羅斯帝國的君主
葉卡捷琳娜大帝——羅曼諾夫王朝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擴張的君主
保加利亞
西蒙大帝——第一保加利亞王國沙皇西蒙一世,被拜占庭承認為皇帝的君主
匈族
阿提拉大帝——匈族汗,被稱為「上帝之鞭」,是歐洲進入黑暗時代的策動人
維京
克努特大帝——一個兼任英格蘭、丹麥、挪威三國的國王,其統治區被稱尊為「北海帝國」,維京人最後的龐大君合國
哥特
狄奧多里克大帝——東哥特王國國王、西哥特王國攝政,創建王國的君主
希臘(含馬其頓)
亞歷山大大帝——馬其頓國王,後世尊為帝國,開創廣袤的領地的君主
瑞典
古斯塔夫大帝——瓦薩王朝國王古斯塔夫二世,向中歐進軍的君主
匈牙利
貝拉大帝——阿爾帕德王朝國王貝拉四世,被蒙古蹂躪後復國的君主
拉約什大帝——安茹王朝國王拉約什一世、波蘭安茹王朝國王路德維克一世,擴張的君主
波蘭
波列斯瓦夫大帝——皮雅斯特王朝大公/國王波列斯瓦夫一世,被教皇加冕為國王的君主
卡西米爾大帝——皮雅斯特王朝國王卡西米爾三世,又一個憑著不算什麼的功勞混入大帝行列的
立陶宛
維陶塔斯大帝——立陶宛公國大公,接受基督教的君主
教皇國(大教皇相當於其他國家的大帝)
大利奧——大教皇利奧一世,讓阿提拉退出羅馬的教宗
大格里高利——大教皇格里高利一世,教皇國的真正建立者
大尼各老——大教皇尼各老一世,使加洛林王朝退出羅馬的教皇
大約翰·保羅——大教皇約翰·保羅二世,剛掛沒幾年的前任教皇,大概是因為馬屁而而獲得大的稱號
三、非洲區
埃及
拉美西斯大帝——十九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一個自吹自擂而成功混成大帝的人物
迦太基
漢諾大帝——航海士,在摩洛哥建立殖民點的航海士
漢尼拔大帝——將軍,遠征羅馬,被西方尊為戰略之父的將領
桑海
阿里大帝——索尼王朝索尼,桑海帝國奠基者的君主
阿斯基亞大帝——阿斯基亞王朝阿斯基亞,擴張的君主
四、美洲和大洋州
瑪雅
巴加爾大帝——帕倫克城邦酋長巴加爾二世,鼎盛時期的君主
夏威夷
卡美哈梅哈大帝——卡美哈梅哈王朝(卡米哈爾哈王朝)國王卡美哈梅哈一世,創建王國的君主

G. 中國古代四大皇帝

秦始皇嬴政,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漢武帝劉徹,西漢第七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詩人。 七歲時被冊立為皇太子,十六歲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在位期間數次大破匈奴、吞並朝鮮、遣使出使西域。獨尊儒術,首創年號。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年號貞觀。唐朝建立初期,封秦王,立下赫赫戰功。即帝位後,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努力學習文治天下,成功轉型為中國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與明君之一。宋太祖趙匡胤,中國宋王朝的建立者,建隆元年,他以「鎮定二州」的名義,謊報契丹聯合北漢大舉南侵,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宋朝,定都河南開封。

H. 急急急!誰知道蒙古族忽必烈大帝小時候的故事越多越好。謝謝啦。

成吉思汗射殺飛鷹
一次成吉思汗在打獵的時候,口渴難耐。正好附近有一窪山泉,他走過去捧起水就喝。
正在他喝得開心的時候,一隻老鷹疾飛而至,成吉思汗虛驚一場,山泉潑得滿地都是。
喝水被干擾,成吉思汗大怒,抽出腰間的羽箭射殺飛鷹,飛鷹中箭跌落在山頂。
成吉思汗爬上山頂,發現飛鷹已經被羽箭穿胸而斃,而死鷹陳屍的山泉水源旁,有條被鷹啄死的大毒蛇。
成吉思汗在慶幸的同時,深深的懊悔:我為何要射殺這只飛鷹!
忽必烈雨刷羊肉的故事
古代一些帝王與火鍋有一定情結,元世祖忽必烈喜歡吃火鍋, 有一年冬天,部隊突然要開拔,而他飢腸轆轆,定要吃羊肉,聰明的廚師情急之中將羊肉切成薄片,放入開水鍋中燙之,並加調料、蔥花等物,忽必烈食後贊不絕口。後來,他做了皇帝仍不忘此菜,並賜名為「涮羊肉」

I. 有誰知道百度的忽必烈大帝

這不就是樓主嘛。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熱點內容
霸道總裁下鄉小說 發布:2025-08-27 18:51:46 瀏覽:104
總裁的十八線女藝人的小說 發布:2025-08-27 18:51:45 瀏覽:226
關於旅遊的短篇小說 發布:2025-08-27 18:50:25 瀏覽:515
星際機甲重生女主異能小說 發布:2025-08-27 18:49:15 瀏覽:617
短篇言情小說妖姬 發布:2025-08-27 18:42:59 瀏覽:683
甜得掉牙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8-27 18:42:04 瀏覽:704
特別暖的寵的總裁小說 發布:2025-08-27 18:32:04 瀏覽:629
好聽的聲音短篇小說 發布:2025-08-27 18:22:40 瀏覽:901
關於現代言情的小說 發布:2025-08-27 18:20:51 瀏覽:954
女孩子愛看網路小說怎麼辦 發布:2025-08-27 18:20:09 瀏覽: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