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花雪月老秦江雪小說免費閱讀
❶ 古詩中的風花雪月
古詩中的風花雪月
一、風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2、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王維《觀獵》
3、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盧綸《塞下曲》
4、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5、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
7、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9、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李商隱《無題》
10、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
11、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絕句》
12、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13、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14、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白居易《觀刈麥》
15、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16、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晏殊《蝶戀花》
17、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醉花陰》
18、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19、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杜甫《贈花卿》
二、花
1、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3、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4、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5、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6、落紅不是無情物,化做春泥更護花。
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8、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戴叔倫《蘇溪亭》
9、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0、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王維《鳥鳴澗》
11、縱然一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司空曙《江村即事》
12、零落梅花過殘臘,故園歸去又新年。李頻《湖口送友人》
13、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庄》
14、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15、四月南風大發黃,棗花未落蔭桐長。李頎《送陳章甫》
16、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晏殊《寓意》
17、五月臨平山下路,藕花無數滿汀洲。道潛《臨平道中》
18、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19、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20、梅花竹里無人見,一夜吹香過石橋。姜白石《除夜自石歸湖苕溪》
21、滿地蘆花和我老,歸家燕子傍誰飛。文天祥《金陵驛》
三、雪
1、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草枯鷹眼急,雪盡馬蹄輕。王維《觀獵》
2、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塞下曲》
3、牆角數支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4、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8、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9、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10、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四、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盧綸《塞下曲》
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6、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里館》
8、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9、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10、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王昌齡《出塞》
古詩匯總——詩中月
詩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靜夜思》)
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瞑》)
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
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6、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里館》)
8、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9、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10、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
(王昌齡:《出塞》)
11、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12、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13、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14、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
15、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蘇軾《念奴嬌大江東去》)
16、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古詩匯總——詩中秋
詩中秋:
1、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杜牧《山行》)
2、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杜牧:《秋夕》)
3、秋叢饒舍似陶家,遍饒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元稹菊花>)
4、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蘇軾:《贈劉景文》)
5、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劉禹錫:《望洞庭》)
6、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古詩匯總——詩中水
詩中水:
1、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蒹葭》)
2、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駱賓王:《詠鵝》)
3、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5、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6、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楊萬里:《小池》)
7、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8、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9、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張志和:《漁歌子》)
10、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白居易:《暮江吟》)
11、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杜牧:《秋夕》)
12、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溫庭筠:《憶江南》)
13、巴山夜雨漲秋池
❷ 古詩中的風花雪月求描寫風花雪月的句子各兩句。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2.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王維:《觀獵》) 3.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盧綸:《塞下曲》) 4.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5.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 7.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9.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李商隱:《無題》) 10.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償」(李白《金陵酒肆留別》)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大風歌》)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三首》)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回還」(《荊軻刺秦王》)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帷」(李白《春思》) 風的詩句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舟》)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登科後》)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崔護《題都城南庄》)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杜牧《贈別》)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李白《清平調》) 生無桃李春風面,名在山林處士家(楊萬里《蘭花》) 只道花無十日紅,此花無日不春風。(楊萬里《臘前月季》) 愛惜芳心莫輕吐,且教桃李鬧春風。元好問《同兒輩賦未開海棠》 春風如貴客,一到便繁華。(袁枚《春風》) 暗香留不住,多事是春風。蔣錫震《梅花》 連夜深山雨,春風應未多。(惲格《曉起》 紫恨紅愁千萬種,春風吹入此中來。(沈固《折花仕女》 春風來不遠,只在屋東頭。(於謙《除夜宿太原寒甚》) 相看莫厭秋情薄,若在春風怨更多。(徐賁《雨後慰池上芙蓉》) 春風多可太忙生,長共花邊柳外行。(方岳《春思》) 春風雖自好,春物太昌昌。(李商隱《春風》)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李白《春思》) 春風何處好,別殿饒芳草。(溫庭筠《嘲春風》) 春風先發苑中梅,櫻杏桃梨次第開。(白居易《春秋》) 總向高樓吹舞袖,秋風還不及春風。(王建《未央風》) 惟春風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楊巨源《和練袖才楊柳》) 春風知別苦,不譴柳條青。(李白《勞勞亭》) 何事春風容不得?和鶯吹折數枝花。(宋王禹稱)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白居易《長恨歌》)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盧綸:《塞下曲》) 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6.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里館》) 8.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9.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10.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王昌齡:《出塞》) 詠月名句積累: 1、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蟾兔:月亮。《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 2、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三國魏•曹植《怨歌行》 3、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南朝梁•庚肩吾《奉和春夜應令》 4、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唐•陳子昂《春夜別友人》 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6、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7、灧灧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8、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9、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唐•王維《鳥鳴澗》 10、白雲千里萬里,明月前溪後溪唐•劉長卿《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 11、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唐•李白《關山月》 12、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唐•李白《子夜吳歌四首》 13、月色醉遠客,山花開欲燃唐•李白《寄韋南陵冰,余江上乘興訪之,遇尋顏尚書,笑有此贈》 14、白雲還自散,明月落誰家唐•李白《憶山東二首》 15、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唐•李白《把酒問月》 16、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照古時人唐•李白《把酒問月》 17、斫(zhuó)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唐•杜甫《一百五日夜對月》 18、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唐•杜甫《漫成一首》 19、春去秋來不相待,水中月色長不改唐•岑參《敷水歌送竇漸入京》 20.月色更添春色好,蘆風似勝竹風幽。唐賈至《別裴九弟》 21.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 22.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唐白居易《琵琶行》 23.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唐白居易《春題湖上》 24.萬影皆因月,千生各為秋。唐劉方平《秋夜泛舟》 25.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唐劉方平《月夜》 26.夜深靜卧百蟲絕,清月出嶺光入扉。唐韓愈《山石》 27.晴雲如擘絮,新月似磨鐮。唐韓愈《晚寄張十八助教周郎博士》 28.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唐徐凝《憶揚州》 29.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宋晏殊《寓意》 30.明月卻多情,隨人處處行。宋張先《菩薩蠻》 31.雲破月來花弄影宋張先《天仙子•送春》 32.明月凈松林,千峰同一色。宋歐陽修《自菩提步月歸廣化寺》 33.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瓊瑤。宋蘇軾《西江月》 34.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宋蘇軾《前赤壁賦》 35.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宋蘇軾《中秋月》 36.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宋辛棄疾《西江月》 37.明月有情還約我,夜來相見杏花梢。清袁枚《春日雜詩》 38.一夜夢游千里月,五更霜落萬家鍾。清濮淙《聞梁蘧玉已寓京口》 雪的' 1.草枯鷹眼急,雪盡馬蹄輕。(王維:《觀獵》) 2.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塞下曲》) 3.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8.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9.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10.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❸ 關於風花雪月的古詩,包括賞析,詩人的簡介,最好還有翻譯
江雪 柳宗元 唐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翻譯] 這兩行的意思是:(在)孤零零的一條小船上,坐著一個身披蓑衣,頭戴斗笠的老翁,在大雪覆蓋的寒冷江面上獨自垂釣。 [簡析] 柳宗元的山水詩,大多描寫比較幽僻清冷的境界,藉以抒發自己遭受迫害被貶的抑鬱悲憤之情。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漁翁寒江獨釣圖,表達了詩人永貞革新失敗後,雖處境孤獨,但仍傲岸不屈的性格。 開頭兩句「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描寫雪景,「千山」「萬徑」都是誇張語。山中本應有鳥,路上本應有人;但卻「鳥飛絕」「人蹤滅」。詩人用飛鳥遠遁、行人絕跡的景象渲染出一個荒寒寂寞的境界,雖未直接用「雪」字,但讀者似乎已經見到了鋪天蓋地的大雪,已感覺到了凜冽逼人的寒氣。這正是當時嚴酷的政治環境的折射。 三、四兩句「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刻畫了一個寒江獨釣的漁翁形象,在漫天大雪,幾乎沒有任何生命的地方,有一條孤單的小船,船上有位漁翁,身披蓑衣,獨自在大雪紛飛的江面上垂釣。這個漁翁的形象顯然是詩人自身的寫照,曲折地表達出詩人在政治改革失敗後雖處境孤獨,但頑強不屈、凜然無畏、傲岸清高的精神面貌。 【賞析】 首先,它創造了峻潔清冷的藝術境界。單就詩的字面來看,「孤舟蓑笠翁」一句似乎是作者描繪的重心,占據了畫面的主體地位。這位漁翁身披蓑笠獨自坐在小舟上垂綸長釣。「孤」與「獨」二字已經顯示出他的遠離塵世,甚至揭示出他清高脫俗、兀傲不群的個性特徵。作者所要表現的主題於此已然透出,但是作者還嫌意興不足,又為漁翁精心創造了一個廣袤無垠、萬籟俱寂的藝術背景:遠處峰巒聳立,萬徑縱橫,然而山無鳥飛,徑無人蹤。往日沸騰喧鬧,處處生機盎然的自然界因何這般死寂呢?一場大雪紛紛揚揚,覆蓋了千山,遮蔽了萬徑。鳥不飛,人不行。冰雪送來的寒冷製造了一個白皚皚,冷清清的世界。這幅背景強有力地襯托著漁翁孤獨單薄的身影。此時此刻,他的心境該是多麼幽冷孤寒呀!這里,作者採用烘托渲染的手法,極力描繪漁翁垂釣時候的氣候和景物,淡筆輕塗,只數語便點染出峻潔清冷的抒情氣氛。其筆觸所到,連亘天地,高及峰巔,下及江水,咫尺之幅,涵蓋萬里。沈德潛評論說「清峭已絕」。顧璘則說「絕唱,雪景如在目前」。二人所指,大略都是就這首詩的境界創造來說的。 其次,形象地反映了作者貶謫永州以後不甘屆從而又倍感孤獨的心理狀態。晚於柳宗元的鄭谷曾作《雪中偶題》:「亂飄僧舍茶煙濕,密灑歌樓酒力微。江上晚來堪畫處,漁人披得一蓑歸。」是詩亦寫江雪中的漁翁,但造語平常,更乏境界,作者並沒有把自己的主觀意識與鮮明的個性熔鑄進去,所以蘇軾批評他是「村學中語」,而稱贊柳宗元末尾兩句,說是「人性有隔也哉?殆天所賦,不可及也已」!蘇軾所謂「人性」,即指詩人的情感熔鑄。「人性有隔」的對立面便是「人性無隔」,做到「人性無隔」,亦即達到了情景交融的最高境界了。我們知道,柳宗元在「永貞革新」失敗後.連遭貶斥,始終保持著一種頑強不屆的精神狀態。他的「永州八記」,專寫窮山僻壤之景,借題立意,寄託遙深,凡一草一木,均坦示出他極為孤苦寂寞的心情。他的兀傲脫俗的個性也得以充分展現。這首詩中的漁翁形象,身處孤寒之界而我行我素,足履渺無人煙之境而處之泰然。其風標,其氣骨,其守貞不渝的心態,不是很令人欽慕嗎?和柳宗元約略同時的詩人張志和作《漁歌子》說:「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氏造境選擇春暖花開之際,畫面美而幽,流露了「煙波釣徒」的怡然恬淡之性,閑適自在之情。柳宗元與張志和不同,他本是個堅持正義的政治家,立腳於充滿矛盾斗爭的土壤之上,所以。.他遣境專取深冬寒涼之際,人的心情也不是只有縱情山水的一面,他還寫出了嚴正清苦,凜然不可犯的一面,個性尤為突出。 最後,這首詩的結構安排至為精巧。詩題是「江雪」。但是作者入筆並不點題,他先寫千山萬徑之靜謐凄寂。棲鳥不飛,行人絕跡。然後筆鋒一轉,推出正在孤舟之中垂綸而釣的蓑翁形象。一直到結尾才著「寒江雪」三字,正面破題。讀至結處,倒頭再讀全篇。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油然生出。蒼茫天宇,皚皚大地,其悠遠的景界非常吸引人。 作者簡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東(今山東永濟縣)人。傑出的思想家、散文家。詩歌的成就也很高。 宿建德江 孟浩然 唐 移舟泊煙渚, 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 江清月近人。 譯文】: 我把船停泊在暮煙籠罩的小洲,茫茫暮色給遊子新添幾分鄉愁。 曠野無垠遠處天空比樹木還低,江水清澈更覺月與人意合情投…… 名句賞析——「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此詩寫旅途愁懷,構思巧妙。起句「移舟泊煙渚」點題,寫小船停靠在建德江中的小沙洲邊准備住宿。第二句「日暮客愁新」寫詩人此時此刻的心情。一個「新」字,讓人覺得原來詩人本有無盡的舊愁,今日在此停泊,又生出更濃的新愁。這就奠定了全詩的抒情基調。但新愁何在,作者沒有明說,卻給我們描寫了一幅生動的江邊日暮風景:茫茫曠野,天幕低垂,似要籠罩一切;清清的江水中,只有一輪明月,在舟邊盪漾。在這茫茫四野、悠悠江水中,惟有明月來陪伴孤獨的游字。明月讓他獲得了慰藉,也使他平添了更多的新愁。「愁」是詩眼,全詩圍繞「愁」字顯示著作者高超的藝術構思。 【鑒賞】: 這是一首刻劃秋江暮色的詩。先寫羈旅夜泊,再敘日暮添愁;然後寫到宇宙廣袤寧靜,明月伴人更親。一隱一現,虛實相間,兩相映襯,互為補充,構成一個特殊的意境。詩中雖不見「愁」字,然而野曠江清,「秋色」歷歷在目,自然而然給人一種淡淡的離愁。全詩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風韻天成,頗有特色。 這是一首抒寫羈旅之思的詩。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經建德(今屬浙江)的一段江水。這首詩不以行人出發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為背景。它雖然露出一個「愁」字,但立即又將筆觸轉到景物描寫上去了。可見它在選材和表現上都是頗有特色的。 詩的起句「移舟泊煙渚」,「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泊」,這里有停船宿夜的含意。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個煙霧朦朧的小洲邊,這一面是點題,另一面也就為下文的寫景抒情作了准備。 第二句「日暮客愁新」,「日暮」顯然和上句的「泊」、「煙」有聯系,因為日暮,船需要停宿;也因為日落黃昏,江面上才水煙蒙蒙。同時「日暮」又是「客愁新」的原因。「客」是詩人自指。若按舊日作詩的所謂起、承、轉、合的格式,這第二句就將承、轉兩重意思揉合在一句之中了,這也是少見的一格。為什麼「日暮」會撩起「客愁新」呢?我們可以讀一讀《詩經》里的一段:「君子於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雞棲於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於役,如之何勿思?」(《王風·君子於役》)這里寫一位婦女,每當到夕陽西下、雞進籠舍、牛羊歸欄的時刻,她就更加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藉此,我們不也正可以理解此時旅人的心情嗎?本來行船停下來,應該靜靜地休息一夜,消除旅途的疲勞,誰知在這眾鳥歸林、牛羊下山的黃昏時刻,那羈旅之愁又驀然而生。 接下去詩人以一個對句鋪寫景物,似乎要將一顆愁心化入那空曠寂寥的天地之中。所以沈德潛說:「下半寫景,而客愁自見。」第三句寫日暮時刻,蒼蒼茫茫,曠野無垠,放眼望去,遠處的天空顯得比近處的樹木還要低,「低」和「曠」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襯的。第四句寫夜已降臨,高掛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麼近,「近」和「清」也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襯的。「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這種極富特色的景物,只有人在舟中才能領略得到的。詩的第二句就點出「客愁新」,這三四句好似詩人懷著愁心,在這廣袤而寧靜的宇宙之中,經過一番上下求索,終於發現了還有一輪孤月此刻和他是那麼親近!寂寞的愁心似乎尋得了慰藉,詩也就戛然而止了。 然而,言雖止,意未盡。試想,此刻那親近的明月會在詩人的心中引起什麼呢?似有一絲喜悅,一點慰藉,但終究驅散不了團團新愁。新愁知多少?「皇皇三十載,書劍兩無成。山水尋吳越,風塵厭洛京」(《自洛之越》)。詩人曾帶著多年的准備、多年的希望奔入長安,而今卻只能懷著一腔被棄置的憂憤南尋吳越。此刻,他孑然一身,面對著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那羈旅的惆悵,故鄉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滅,人生的坎坷……千愁萬緒,不禁紛來沓至,湧上心頭。「江清月近人」,這畫面上讓我們見到的是清澈平靜的江水,以及水中的明月伴著船上的詩人;可那畫面上見不到而應該體味到的,則是詩人的愁心已經隨著江水流入思潮翻騰的海洋。這一隱一現,一虛一實,相互映襯,相互補充,正構成一個人宿建德江,心隨明月去的意境。是的,這「宿」而「未宿」,不正意味深長地表現出「日暮客愁新」嗎?「人稟七情,應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劉勰《文心雕龍·明詩》)。孟浩然的這首小詩正是在這種情景相生、思與境諧的「自然流出」之中,顯示出一種風韻天成、淡中有味、含而不露的藝術美
❹ 我要古詩中的風花雪月 整首 謝謝
《喜月》(非格律)
透竹梅尖巧,映階指甲新。玉宇一輪滿,蓬瀛萬象清。
皎潔千里共,婆娑十分侵。騷人伴夜徹,墨客常年經。
世上鴛鴦夢,塵寰蛺蝶吟。嫦娥多惠顧,豈能不留情。
《痴月》
欲夢清虛桂子飄,一杯濁酒向天邀。何人恁愛今宵月,也上樓頭弄玉簫。
《傷月》
月序盈虧莫奈何,從來美滿費蹉跎。嫦娥也破團圓鏡,難怪人間別離多。
《月思》
素月明空最醉懷,詩書萬卷壓高台。多情騷客深鍾愛,可見嫦娥玉闕來?
《感月》
良夜原宜月滿時,情天冉冉寄相思。嫦娥若解憐知己,莫向人間照別離。
《杯中月》
嫦娥嗜酒更情深,慣向杯中自醉沉。我便連卿都咽下,教卿細細照儂心。
《月夜問梅》
為誰耐冷月明中,瘦骨甘禁永夜風。諒是羅浮香夢好,素心猶願待師雄。
《月夜詠采蓮》
紅蕖披露夜生香,女伴輕舲趁月光。囑咐采蓮休擊楫,恐驚花下宿鴛鴦。
人如韻,韻如聲,這聲里便有了一顆善感之心,多情之意
《竹夫人》
不妝不飾不溫柔,百折微軀強配夫。籬下自憐空立節,世間因望覓封侯。
性生梗朴難邀寵,心太玲瓏易感秋。早識人情分冷暖,故園合守舊風流。
《松》
夙世根株植岱宗,在山已博大夫封。清操久共嚴霜勵,勁節端由浩氣鍾。
天半風聲饒鶴唳,夜深月色隱仙蹤。歲寒且自修鱗甲,只待春雲好化龍。
《喜雨》
黍稷行看欲槁然,多情造物復垂憐。連朝好雨都盈澮,四境歡聲直接天。
新吐晚霞紅掛樹,尚余殘靄綠堆煙。硯田我本無凶歲,也與農書大有年。
《午睡後詠蟬》
寒蟬忽爾到山城,隔葉隨風斷續鳴。似為我來呼午夢,奈無人肯聽秋聲。
雖經溽暑心原冷,幸得晨餐露總清。棲隱好從高潔處,莫嫌一樹碧無情。
《長夏偶成》
偶然得句莫思量,曦馭遲遲過草堂。放曠似嫌天地窄,清閑才覺日時長。
懶諳世事諳花事,不笑風狂笑柳狂。將暑欲先尋避處,野航期入海雲鄉。
《水仙》
榮華照徹水晶宮,道骨仙風不世同。素蕊輝聯波朗潤,慧心妙與石玲瓏。
根荄到底殊凡種,廉讓之間托藐躬。清潔流芳誰得似,只饒蘭蕙共深衷。
《秋郊遠眺》
四圍山色凈無塵,爽朗風光卻勝春。幾點白雲閑似我,一抹紅葉醉如人。
霞天冉冉趨征雁,秋水清清隱釣綸。行近夕陽無限好,歸來猶趁月華新。
《曠夫秋思》
冷墅憐同野鶴棲,怕聽風雨韻凄凄。離愁淚染霜林醉,舊夢魂隨月影迷。
滿岫雲堆當日恨,悲秋鳥作斷腸啼。短長心緒如衰柳,無限參差裊不齊。
一陣秋風攸然穿過竹林,葉子上的清露眸光泫然,滴落,清脆。
第一眼,一葉青翠便悄悄的流失了,是心太玲瓏么?還是人非物是的情懷里,悠然轉換成了薄薄的幾行詩?
風起雨就來,那些典故挽挾精妙的句子識得情深之處,順著一脈筆端攀延而出。
物有語,景含情,著了風笛先生纖巧性靈的手,寄寓婉曲。
「閑雲野鶴聯情慣,冉冉欣然就我來」,喜歡詩里有「鶴」的句子,不問何來酒隨愁,探得一份豁達、抒懷就好。
最欣賞的就是這一詩一詞:
《昭君怨》
風塵塞外氣蕭然,黯黯愁雲壓綉鞍。策馬雖經荒漠地,舉頭猶是漢家臁。
心傷鴻雁迴文字,淚濕琵琶故國弦。但願君王恩愛在,鳳樓還望月重圓。
《臨江仙·除夕得掃愁之帚》
(除夕故人饋酒,大多知我牢騷,故贈掃愁之帚耳。)
三百六旬忙裡過,此心哪得優游。
故人珍重一瓻投。
勸儂醒不得,宜作醉鄉侯。
富貴浮雲身外事,何須汲汲追求。
今宵歲酒且盈甌。
陽春原有腳,明日又從頭。
梅 花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其一
蘇軾
黑雲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 望湖樓下水如天。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其二
蘇軾
放生魚鱉逐人來,無主荷花到處開。
水枕能令山俯仰,風船解與月徘徊。
竹石
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漁歌子
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元 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詠 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題臨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竹里館
王維
獨 坐 幽 篁 里,
彈 琴 復 長 嘯。
深 林 人 不 知,
明 月 來 相 照。
贈汪倫
李 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烏衣巷
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
宿新市徐公店
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
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
飛入菜花無處尋。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 舟 泊 煙 渚,
日 暮 客 愁 新。
野 曠 天 低 樹,
江 清 月 近 人。
商山早行
溫庭筠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絕句
杜 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江 雪
柳宗元
千 山 鳥 飛 絕,
萬 徑 人 蹤 滅。
孤 舟 蓑 笠 翁,
獨 釣 寒 江 雪。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劉長卿
日 暮 蒼 山 遠,
天 寒 白 屋 貧。
柴 門 聞 犬 吠,
風 雪 夜 歸 人。
塞下曲
盧綸
月 黑 雁 飛 高,
單 於 夜 遁 逃。
欲 將 輕 騎 逐,
大 雪 滿 弓 刀。
年代】:唐
【作者】:元稹——《離思》其二
【內容】: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作者】:
字微之,河南河內人。幼孤,母鄭賢而文,親授書傳。舉明經書判入等,補校書郎。年五十三卒,贈尚書右僕射。自少與白居易倡和,當時言詩者稱"元白",號為"元白體"。其集與居易同名長慶。
【注釋】:
滄海:浩瀚的大海。
巫山:此指長江巫峽沿岸的「巫山十二峰」,其中朝雲峰分外秀美,傳說為神女所化。
取次:依次
緣:因為。
【賞析】:
元稹這首詩是描寫自己對過去情人的痴情迷戀,難以忘懷。即使再美麗的女子,在他眼中看起來,也比不上他心目中的那位意中人,就象經歷過滄海水、巫山雲的人不在以其他地方的水雲為「滄海水、巫山雲」一樣。如此痴情刻骨的詩句出自曾對貴族小姐始亂終棄的元稹手中,這向我們表明了為人與為文並不是合一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一句,傳吟至今。
徐再思——《人月圓·甘露懷古》[黃鍾]
❺ 古詩中的風花雪月
詩中風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2.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王維:《觀獵》)
3.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盧綸:《塞下曲》)
4.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5.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
7.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9.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李商隱:《無題》)
10.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
詩中雪
1.草枯鷹眼急,雪盡馬蹄輕。(王維:《觀獵》)
2.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塞下曲》)
3.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8.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9.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10.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詩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盧綸:《塞下曲》)
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6.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里館》)
8.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9.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10.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王昌齡:《出塞》)
詩中花
1.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庄》)
2.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李白:《月下獨酌》)
3.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4.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5.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7.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8.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張志和:《漁歌子》)
10.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❻ 風花雪月古詩
出處 宋·邵雍《伊川擊壤集序》:「雖死生榮辱,轉戰於前,曾未入於胸中,則何異四時風花雪月一過乎眼也。」 詩中風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2.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王維:《觀獵》) 3.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盧綸:《塞下曲》) 4.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5.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 7.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9.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李商隱:《無題》) 10.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 詩中花 1.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庄》) 2.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李白:《月下獨酌》) 3.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4.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5.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7.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8.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張志和:《漁歌子》) 10.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詩中雪 1.草枯鷹眼急,雪盡馬蹄輕。(王維:《觀獵》) 2.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塞下曲》) 3.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8.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9.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10.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詩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盧綸:《塞下曲》) 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6.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里館》) 8.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9.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10.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王昌齡:《出塞》)
❼ 古詩中的風花雪月
風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曉》)
2.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王維:《觀獵》)
3.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盧綸:《塞下曲》)
4.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5.柴門聞犬吠, 風雪夜歸人。 (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杜甫:《春夜喜雨》)
7.城闕輔三秦, 風煙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欲乘風歸去, 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9.相見時難別亦難, 東風無力百花殘。 (李商隱:《無題》)
10.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敕勒歌》)
11.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志南:《絕句》)
12.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
13.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14.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白居易〈觀刈麥〉)
15.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16.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晏殊:《蝶戀花》)
17.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李清照:《醉花陰》)
18.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19.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 (杜甫:《贈花卿》
花
1.(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3.(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4.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5.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6.落紅不是無情物,(化做春泥更護花)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2.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戴叔倫《蘇溪亭》)
3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4.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王維《鳥鳴澗》)
5.縱然一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司空曙《江村即事》)
6.零落梅花過殘臘,故園歸去又新年。(李頻《湖口送友人》)
7.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庄》)
8.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9.四月南風大發黃,棗花未落蔭桐長。(李頎《送陳章甫》)
10.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晏殊《寓意》)
11.五月臨平山下路,藕花無數滿汀洲。(道潛《臨平道中》)
12.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13.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14.梅花竹里無人見,一夜吹香過石橋。(姜白石《除夜自石歸湖苕溪》)
15.滿地蘆花和我老,歸家燕子傍誰飛。(文天祥《金陵驛》)
雪
1.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草枯鷹眼急,雪盡馬蹄輕。王維:《觀獵》
2. 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塞下曲》
3. 牆角數支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4.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7.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8.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9.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10.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盧綸:《塞下曲》)
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6.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里館》)
8.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9.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10.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王昌齡:《出塞》)贊同62| 評論
❽ 有關風花雪月的古詩 作者出處和朝代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2.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王維:《觀獵》)
3.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盧綸:《塞下曲》)
4.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5.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
7.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9.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李商隱:《無題》)
10.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
詩中雪
1.草枯鷹眼急,雪盡馬蹄輕。(王維:《觀獵》)
2.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塞下曲》)
3.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8.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9.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10.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詩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盧綸:《塞下曲》)
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6.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里館》)
8.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9.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10.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王昌齡:《出塞》)
詩中花
1.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庄》)
2.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李白:《月下獨酌》)
3.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4.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5.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7.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8.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張志和:《漁歌子》)
10.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