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說免費 » 鳳鳴長安小說免費閱讀

鳳鳴長安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時間: 2022-09-25 16:44:35

㈠ 西安的民俗有哪些文化、小吃、歷史各是什麼

西安節日

長安國際書法年會

時間:每年3月最後一個星期

中國長安國際書法年會,是由陝西省旅遊局主辦的一項大型的國際書法交流活動。漢字書法是中國特有的藝術,具有幾千年的歷史。長安(今西安)既是歷代書法名家輩出的地方,又是保存歷代書法名作碑石最多的地方,被譽為「書法之鄉」。長安國際書法年會於1986年舉辦第一屆,每年吸引眾多的海內外書法名流前來參加獻藝,在國內外有重要的影響。

長安國際書法年會為每年3月的最後一個星期舉辦。屆時,海內外的書法名家和書法愛好者將雲集古城,切磋技藝,交流經驗。年會主要內容有:大型仿唐代雁塔題名儀式;歷代名人墨跡展覽;中外書法家筆會;優質文房四寶展銷;書法理論研討會,參觀碑林、石門十三品活動等。

西安兵馬俑石榴節

時間:每年9月中旬

西安臨潼既是兵馬俑的故鄉,又是享譽全國的石榴產地。每到秋高氣爽之時,亦正值旅遊旺季,火紅的石榴在陽光下分外引人注目,更為驪山增輝添色。西安兵馬俑石榴節把這兩項內容巧妙地結合起來,可使旅遊客同時滿足精神和物質上的享受。

兵馬俑石榴節為每年9月中旬在臨潼舉行,為期一星期。其主要活動為參觀兵馬俑、華清池貴妃浴旅遊、萬畝石榴園觀賞及品嘗、傳統石榴節慶、驪山古烽火台點火儀式等。

西安古文化藝術節

時間:每年9月

西安古文化藝術節是西安市的一項大型的文化旅遊節慶活動,從1990年開始,每年金秋9月舉辦。古文化藝術節薈萃了陝西民間藝術精華,內容豐富。主要活動項目有:

宮廷儀仗鑼鼓;高蹺、旱船、竹馬、耍獅、舞龍等表演;大型宮廷焰火;街頭社火表演;大型文藝節目,如大型音樂歌舞《長安瑰寶》、《絲路風情》、《長安神韻》、《秦俑魂》、《鳳鳴長安》等;深受海內外賓客歡迎的仿唐樂舞;陝西地方戲秦腔、眉戶、碗碗腔、木偶、皮影等;古城牆藝苑,舉行別開生面古城牆夜景夜市入城式,來賓通過南門吊橋,魚貫而入,進入瓮城,然後登上古城牆,盡情觀賞文藝、武術、氣功和仿唐斗雞表演等,參與各種游樂項目;民間工藝品和紀念品展銷。

西安城牆國際馬拉松友誼賽

時間:每年11月第1個周日

西安城牆國際馬拉松賽從1993年開始舉辦,在國內外具有一定的影響力。2003年西安城牆國際馬拉松賽被國家體育總局和國家旅遊局命名為「全國體育旅遊金牌賽事」。比賽期間,會在西安古城牆上舉行男、女組5公里、10公里及半程馬拉松賽。

西安歷史文化

西安古稱長安,是中華民族和東方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早在110萬年前的遠古時期,人類的祖先就在這里繁衍生息。西安有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100多年的國都史,先後有13個王朝在此建都,是與羅馬齊名的古都。從西漢起,西安就成為中國與世界各國進行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的重要城市。「絲綢之路」以長安為起點,西至羅馬古城。「長安文化」代表著中華文化的主幹。明洪武二年即公元1369年改奉元路為西安府,西安的名稱一直沿用至今。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西安是全國最早響應的省會城市之一。1936年12月12日,這里發生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事變後,設在這里的西安八路軍辦事處,為延安革命根據地輸送了大批青年知識分子和軍需物資。黨和國家領導人周恩來、鄧小平、葉劍英等都在這里領導過革命斗爭。

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建國後,西安曾是中央西北局和西北行政委員會所在地,中央人民政府的直轄市;1954年改為省轄市;1984年被國務院列為計劃單列市;1992年被批准為內陸開放城市;1994年被批准為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城市和副省級城市。經過5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西安已形成門類較為齊全的工業體系和城市服務體系,成為我國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國防科技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及輻射北方中西部地區的金融、科技、教育、旅遊、商貿中心。

西安的文化氣息濃厚,不論是文學創作、舞蹈藝術、器樂演奏、書畫風格,還是傳統戲劇、民間表演藝術、古文物收藏,在國內外都有一定的影響。

西安民俗文化概覽

吹糖人

民間 「吹糖人」的藝人,他們將飴糖加熱到適溫時,揪下一團,揉成圓球,用食指沾上少量澱粉壓一個深坑,收緊外口,快速拉出,拉到一定的細度時,猛地折斷糖棒,此時,糖棒猶如細管,立即用嘴吹氣造型。 整個操作過程必須經過苦練,手法要准確、造型要簡潔生動。吹糖人的關鍵技術在吹和捏的功夫上。製糖人先將一小塊飴糖放在手心壓扁,然後握起拳頭,用另一隻手的手指從手心穿過,把糖塊堆成管狀,在把管的最上端咬掉後就可以吹了。製糖人鼓起腮幫子,不一會兒就吹成薄皮中空的扁圓球狀,再用靈巧多變的手法,捏出造型各異的花鳥魚蟲、人物百態等,有的還圖上花花綠綠的顏色。

剪紙

在中華民族的搖籃里,孕育發展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剪紙俗稱窗花,是民族文化的內容之一。剪紙作為一種有著悠久歷史的民間藝術形式,為中華各民族人民所喜愛,其中陝北剪紙猶為引人注目。陝北剪紙包含秦、漢之風,風格既纖細秀美,又粗獷大方,粗中見巧工,土中觀美感,曾連續數年分別在西安、北京等地展出,獲得好評。

鳳翔木版年畫

據史料所考,迄今已有476年歷史。按從事其業的一個家族一幅祖宗檔案記載,明正德二年(1507)肖里村邰氏家族已有八戶從事年畫副業生產;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前,邰氏已開辦早期年畫「畫局」,以後一直延續六代人190多年。鳳翔木版年畫從小到大,由粗到精,經過了多次起落、興衰,成為中國西北地區首屈一指的民間年畫勝地。邰氏《世興畫局》在近兩個世紀的進程中,立足鳳翔,面向全國,打向國外,起到了較大的促進作用。

鳳翔泥塑

陝西鳳翔縣六營的彩繪泥塑,迄今已有400多年歷史。彩繪泥塑有戲劇人物、神話人物、飛禽走獸一百多個品種。這些泥塑,色彩絢麗明快,造型誇張、簡練、質朴大方,妙趣橫生。最受人歡迎的是卧牛、立虎、掛虎、胖娃娃等。這些彩繪泥塑,多被西北各省農村視為逢年過節的佳品,或是給孩子做滿月的紀念品、家庭日常擺設的裝飾品、饋贈親友的禮品。近幾年,鳳翔彩繪泥塑已被陝西省列為旅遊紀念品,對外大量供應。

安塞腰鼓

腰鼓為民間舞蹈中常見的活動,古往今來一直不絕於世。至今,陝西民問,特別是陝北一帶,青少年男女一有空暇,他們腰間斜跨帶子,繫上腰鼓,兩手各執小木棍,於前後左右擊打,並有鑼、釵相敲配合,「嘣一嚓嚓」之聲清脆響亮,格外入耳悅目。陝西各地學校、團體,每遇節日,青少年組織演出腰鼓,是最引觀眾賞目的,而陝北安塞腰鼓,則是獨樹一幟的佼佼者。

洛川蹩鼓

陝北洛川民間舞蹈中的蹩鼓,別具一格。相傳,由秦、漢時軍士操練發展而來的。這種邊蹦邊跳邊打鼓的活動,已紮根民間,代代相傳。表演時,鼓手頭戴武士巾,上扎英雄花,身穿戰服,背插靠旗,腿系雲紋戰裙,扎綁腿帶,腳蹬戰靴,胸前橫掛二尺面寬的圓鼓,邊蹦邊擊,激烈猛狠,隊伍變化多端,時分時合,整齊有序。1989年9月27日「世界旅遊日」慶祝活動在西安舉行開幕式,洛川蹩鼓的精彩表演,受到中外觀眾的熱烈歡迎。

牛拉鼓

陝西咸陽市的「牛拉鼓」,為民間鼓舞中的獨特項目。「牛拉鼓」表演時,兩只牛身披紅彩,各拉一車,上置大鼓,鼓手背向前方,面向後面數百名鑼鼓手,邊敲邊作指揮鼓,落音鏗鏘,迴音相配的鑼鼓聲響徹雲空,鼓手個個身著彩裝,頭戴白巾,腰系綵帶,前後呼應,配合默契。每逢大型慶典或節日,「牛拉鼓」為必演的節目,使觀眾一飽眼福。

蛟龍轉鼓

「蛟龍轉鼓」是陝西民間民俗活動的獨特項目。它流行於乾縣王村鄉一帶,以其粗獷豪放、完整優美的色彩和表演,成為享名省內外的民間打擊樂藝術活動。據傳,明代大王村一個叫梁梅的宦官,神宗萬曆二十一年(1593)告老還鄉,曾組織過多種娛樂活動,其中「蛟龍轉鼓」就是他親自教習的。數百年來,這個傳統節目,紮根於民間,完善於民間,歷久不衰。每年到正月十三日,大王村各鑼鼓隊,從各條街道邊打邊行,最後匯集於村東「三義廟」前,對陣擂打,熱鬧非凡。

跑鼓

流行於陝西麟游縣的「跑鼓」,是漢族傳統的鼓舞之一。表演時,場內架大鼓兩面,兩個鼓手身著武士衣褲,頭戴包巾或武士帽,邊舞邊到鼓前打鼓,打鼓的鼓點,要和鑼、鐃、釵配合默契,渾然一體。鼓手擊鼓時,由慢到快,由緩到緊,都按一定的節拍進行;到激烈處,不但鐃釵拍打變化多端,鑼聲插空相配,而且出現號子喊聲,一陣接連一陣,聲聲互相呼應,氣氛濃烈而不亂調。

秦腔

秦腔也稱"亂彈",唱腔音色高亢激昂,要求用真嗓音演唱,所以保持了原始豪放的特點,角色可分為:老旦、正旦、小旦、花旦、武旦、媒旦、老生、須生、小生、大凈、毛凈,丑角等十幾種。是我國最古老的劇種之一,經秦,漢,隋,唐,宋,元,明歷代發展日趨成熟,明末清初盛行於南北各地,對許多劇種都有很大的影響。其特點是:慷慨激昂,寬音大桑.主要流行於西北各地,為群眾所喜聞樂見,其唱腔、道白、板路、臉譜、身段、角色門類自成體系。秦腔所保留的劇目達700多個,為各劇種之首。

陝北說書

陝北說書,據民問口碑傳說,在漫長的封建社會里,榆林一帶就有活動。當時把「琵琶」叫「蠍子」(樂器像一個大蠍子),二片木板叫「楞子」,不少藝人或盲藝人靠彈琵琶、敲板說書謀生,唱腔多以「雙音調」連帶敲竹板唱「蓮花落」;後來,在晉北、陝北一帶漸漸形成雙音、單音、落子調、慢板、竹板等調子。陝北說書各地有「九脛十八調」之多,琵琶在延安、甘泉、延長、吳旗一帶流行;三弦在綏德、神木、府谷、內蒙、黃河畔、甘肅省一些鄰縣流行,說書是單音調;佳縣、吳堡是東路調;定邊、志丹、靖邊是西涼調、梅花調。雙音調有慢板、武調、快板三種調子,長短書均用。

陝西皮影戲

皮影戲又名「燈影子」,是我國民間一種古老而奇特的戲曲藝術,在關中地區很為流行。皮影戲演出簡便,表演領域廣闊,演技細膩,活躍於廣大農村,深受農民的歡迎。皮影的製作十分精細,影子的材料選料講究,用上好的驢皮或 牛皮在水中泡軟後,經過泡製,使其光滑透明,然後精心雕刻,塗上 艷麗的色彩。人物、動物等均刻成側影,干透後刷上桐油。四肢、頭 部可動,用細長很支掉牽製表演。演出時,用一塊白紗布作屏幕(屏 幕大小根據場地而定,基本像小電影的銀幕),操作皮影者站在屏 幕下,把皮影貼到屏幕上,燈光從背後打出,觀眾坐在相對燈光方 向觀看。皮影戲以秦腔為主,演唱者和操縱者配合默契。表演技術 嫻熟的,關中人稱其為「把式」,一手拿兩個甚至三個皮影,廝殺、對 打,套路不亂,令人眼花綠亂。

正月十五鬧元宵

鬧元宵,也稱過小年,過十五。從正月初五(也有從初六)起,舅舅給外甥、干父給干兒、奶媽給奶兒開始送燈,一般一個孩子多送一對燈,每個燈十根蠟燭,每增加一個孩子多送一隻燈,外帶一捆麻花、一包糕點。連送十二年。父母也給出嫁的女兒第一年送一對大紅碌碡燈(宮燈)或玻璃燈和一對花燈,叫追燈,有了外孫加送小燈籠。孩子接到燈後每晚打(挑)燈,成群結隊玩耍嬉鬧直到十五。十五晚家家門前彩燈高掛,屋裡院內旮旯拐角燃燭照明,意為鬼邪無處躲藏。新婚媳婦於十四晚回嫁家「躲燈」、十六返回。十五晚上吃元宵、十六晚上稱過「把把年」(意為過年之尾),孩子們可以繼續打燈玩耍、嬉鬧,燈籠繼續懸掛,到十七就全部收了。

陝西十大怪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在陝西這塊黃土地上,由於氣候、經濟、文化等方面原因的影響,陝西人(關中人)在衣、食、住、行、樂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獨特的方式,經過匯集稱之為「陝西十大怪」(即「關中十大怪」),也有說「陝西八大怪」的。灞橋地區農村過去在此方面表現的也尤為突出。

一、面條像褲帶面

「扯麵寬得像褲帶」。扯麵也叫biang-biang面,正宗的關中人所做的biang-biang面和通常城裡人所吃的扯麵還是有一定區別的。正宗的biang-biang面,一根面條寬度可達兩三寸,長度則在1米左右,厚度厚時與銅元差不多,薄時卻如同蟬翼。

二、鍋盔像鍋蓋

鍋盔即大餅。傳說在秦朝,秦軍一統六國,四處征戰之際,由於軍中士兵所攜帶的干糧容易發霉變質。於是,軍中的伙夫就發明了今天的鍋盔。又有一說,相傳在唐代修乾陵時,因服役的軍人、工匠人數過多,往往為吃飯而耽誤施工進度,受到懲罰。於是,有一士兵在焦急之中便把面團放進頭盔里,把頭盔放到火中去烤,而烙成餅。不論怎麼講,鍋盔饃在陝西已有上千年的歷了。

三、辣子一道菜

辣子在陝西「油潑辣子」是一道正經八百的菜餚。就連西安城裡家家戶戶門前也掛滿一串串喜人的紅辣椒,故俗語雲:「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陝西人怕不辣!"

四、碗盆難分開

老陝吃飯,喜歡用一種耀州產的瓷青花大碗,當地人稱「老碗」,這種老碗甚至比小盆還大,所以往往碗盆難分。在關中農村,每至吃飯時,村莊、門前、樹下,男人們就端著大老碗蹲在一起,津津有味地邊吃邊聊,此即有名的「老碗會」。

五、帕帕頭上戴

以前關中地區盛產棉花,當地人習慣把用棉花織成的手帕戴在頭上,它既可防塵防雨防曬,還可以擦汗擦手包東西。

六、房子半邊蓋

無論是在西安城還是在關中農村,卻隨處可見「一邊蓋」的房子。據說是因為陝西乾旱少雨,所以這一邊蓋的房子能讓珍貴的雨水全部流到自家的田地里,正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

七、姑娘不對外

關中地區肥沃,所以極少有人為生存而奔波於他鄉異地,因而有「好出門不如呆在家」之俗語和「老不出關(潼關)、少不下川(四川)」之民諺。久而久的,不僅男人不外出遠行,就連姑娘也不遠嫁他鄉,現如今同時隔壁對門成親的也見怪不怪,一些村還為不願出嫁離鄉的姑娘修建起「姑娘樓」,築巢引鳳,既為建設新農村吸引更多的外來人才,也了結姑娘們的心願。

八、不坐蹲起來

由於關中的男子們一日三餐都要蹲在一起開「老碗會」,一蹲就是一個多小時甚至更長時間,加之人們冬天喜歡蹲在背風向陽的地方「曬暖暖」或下棋「丟方」,於是關中就養成了「蹲」的習慣。

九、睡覺枕石塊

陝西人不喜歡柔軟的枕頭,而選擇木製的枕頭和石制的枕頭。這是和陝西人憨直的秉性分不開的。在陝西,當夏季酷熱難耐的時候,莊稼漢晚上睡覺的時候,更願意枕著一塊磚頭或者石頭當作枕頭,枕在上面而酣然高眠。而且,陝西人親切地把它叫做:「金不換」,意思就是用金子也不換的寶貝,足以見得陝西人對於這個頭下石塊和木塊做的枕頭,其依戀和痴迷的程度是何等真切了。

十、唱戲吼起來

唱戲,是指唱秦腔。其特點是高昂激越,強烈急促。尤其是花臉的演唱,更是扯開桑子大聲吼,當地人稱之為「掙破頭」,外地人不解其中味,開玩笑說:「唱秦腔,一是舞台要結實,以免震垮了;二是演員要身體好,以免累病了;三是觀眾要膽子大,以免嚇死了」。

㈡ 鳳鳴長安里雲長安月牙胎記到底是什麼玩意啊結局怎麼樣啊瑞帝到底想干什麼啊

圈圈,我從很多地方找到的資料: 1.那月牙形的胎記是非常神奇的標志,擁有它的人,身體上一年只會出現三次,所以有時候連擁有它的人都不知道自己身上有這個奇怪的標志。 2.當一個人臨終時,愛人流下的一滴淚若是落在他/她的身上,就會化為一塊胎...

㈢ 西安鳳城路名稱的來歷

因為正處當年鳳闕之東,故將這一地區的十條街道分別命名為鳳城一至十二路。長安城自古又稱鳳城(屬於民間的一種俗稱),是因西漢長安的鳳闕而得名。

西漢時所建的鳳闕,闕樓高二十丈(一說十七丈五尺),是西漢長安城最高的建築。闕樓上有一尊高五尺的銅鳳凰,它是我國最早測量風向、風速的儀器。



(3)鳳鳴長安小說免費閱讀擴展閱讀

西安鳳城路出土文物:西安出土文物中的鳳也有不少。如戰國時的雙鳳朝陽瓦當、秦代鳳鳥紋瓦當、漢代朱雀紋瓦當、唐代鳳頭人面壺、菱花形鸞鳳飛仙紋銅鏡等。

這些鳳都具有顯明的各個時代的特色。如朱雀紋瓦當:一隻鳳雀挺著胸,揚著頭,闊大的翅膀向上展開,尾羽彎曲翹向前方,一足抬起,似要翩然飛舉,呈現著昂揚奮發、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

鳳的形象常常被"古為今用",如西安市搞文化藝術節,就將朱雀作為吉祥圖案和吉祥物,取"鳳鳴長安,再現輝煌"之意。

西安位置境域:西安市位於渭河流域中部關中盆地,東經107.40度~109.49度和北緯33.42度~34.45度之間,北臨渭河和黃土高原,南鄰秦嶺。東以零河和灞源山地為界,與華縣、渭南市、商州市、洛南縣相接。

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黃土台塬為界,與眉縣、太白縣接壤;南至北秦嶺主脊,與佛坪縣、寧陝縣、柞水縣分界;北至渭河,東北跨渭河,與咸陽市區、楊凌區和三原、涇陽、興平、武功、扶風、富平等縣(市)相鄰。

㈣ 寫《棗兒》的孫鴻 還有什麼作品

簡介在舞劇《紅色娘子軍》、歌舞劇《農奴戟》、話劇《劉文學》主持創作了《秦俑魂》、《長恨歌》、《金色的海螺》、《王貴與李香香》四部大型舞劇及《母親》、《心中的歌》等數十個舞蹈節目,多次獲省、榮舞劇創作演出獎。其中《秦俑魂》參加了愛丁堡第41屆國際藝術節和首屆中國藝術節西北薈萃,,所編創的大型音樂舞蹈《長安瑰寶》、《絲路風情》、《錦綉長安》、《長安神韻》、《秦風唐韻》、《鳳鳴長安》

㈤ 西安有哪些旅遊景點

西安旅遊景點太多了,以下是必到的旅遊景點。
大慈恩寺(玄奘法師專門從事譯經和藏經之處)、大雁塔(安置玄奘法師從印度帶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經典)、大雁塔北廣場(亞洲最大的噴泉廣場和最大的水景廣場)、陝西歷史博物館(陝西出土文物精品藏地)、曲江遺址公園(目前西安市最大的游樂公園)、大唐不夜城(中國第一文化MALL)、西安碑林博物館(全國最多的碑石藏地)、明城牆(中國現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築)、鍾樓(我國古代遺留下來眾多鍾樓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鼓樓(比鍾樓大四歲,迄今已有625年歷史)、曲江寒窖(是傳說王寶釧苦守寒窯十八年等待丈夫薛平貴的地方)、曲江海洋世界(海洋動物)、西安秦嶺野生動物園(西北首家野生動物園)、翠華山(國家級森林公園)、南五台(佛教聖地之一)、太白山(關中八景之一)、大唐芙蓉園(盛唐風貌的大型皇家園林式文化主題公園)、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唐朝盛世的皇宮)、西安半坡博物館(原始社會母系氏族聚落遺址)、華 山(五嶽之一)、秦始皇兵馬俑(秦始皇陪葬陶俑)、華清池(唐玄宗和楊貴妃的行宮別墅)、秦始皇陵、兵諫亭(西安事變時蔣介石藏身處)、臨潼博物館(地方誌歷史博物館)、驪山(被稱為關中八景」之一的「驪山晚照」;烽火戲諸侯的「烽火台」;紀念西安事變的兵諫亭;紀念女媧補天的老母殿)、法門寺(供奉釋迦牟尼佛舍利之處)、法門寺博物館(收藏、展示法門寺唐塔地宮出土珍貴文物之處)、乾陵(唐高宗李治和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的合葬陵)、永泰公主墓(武則天之女永泰公主)、懿德太子墓(武則天之子懿德太子)、章懷太子墓(武則天之子章懷太子)、黃帝陵軒轅廟(中華民族始祖軒轅帝的陵園)、茂陵博物館(漢武帝劉徹的陵墓)、昭陵博物館(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漢陽陵(漢景帝劉啟和皇後王氏的合葬陵,到漢陽陵博物館必看幻影成像)、西安世園會。

㈥ 我要寫唐朝宮斗小說,求大家幫幫想想名字

《天下第一朝》《夢想天朝》《與輝煌一起飛》《迷醉繁華》《托起繁華的紅顏》《霓裳羽衣》《琵琶訴說的寂寞》《長安與春天約會》《紅塵相伴在西京》《望斷宮闕》《漁陽鼙鼓》《一枝楊梅壓梅花》《金戈鐵馬玫瑰處》《九頂華彩啼杜鵑》《詩壇豈止在長安》《鳳鳴長安》《繁華過處紅顏殤》《明月照西廂》《轟然倒塌的長生殿》

《騰飛在龍的故鄉》《我不認識李世民》《是誰殺了楊玉環》《荔枝並不甜蜜》《長孫無忌我愛你》《李白不認識的詩歌》《為什麼我不愛李治》《誰能看懂長安》《沒有妲己的長安》《長安沒有蘇妲己》《大唐不懂飛歌》《霓裳起舞問昭陽》《六宮粉黛誰未亡》《長夜深宮》《沒有大唐的百家講壇》《秦王不是李世民》《唐太宗就是我》《我的名字叫唐明皇》《我的妻子是楊玉環》《我的女兒武媚娘》《不到大唐非好漢》《到過唐朝是壞蛋》《妖妃豈止在大唐》《妖後絕不回大唐》《大唐未必有天仙》《貧窮也會在大唐》《唐朝的貧窮》《凋謝在大唐的牡丹花》

㈦ 孫鴻作者簡介

孫鴻,女,漢族。1964年出生於西藏林芝。安康學院中文系教師,教授職稱,1986年畢業於陝西師范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學士學位;2000年在陝西師范大學文學院獲文學碩士學位。系中國散曲研究會會員、陝西省司馬遷研究會會員、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安康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安康市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安康市專業技術任職資格評委庫評委。安康學院校訓創作者。

為靖江戲劇小品作家。《棗兒》發表於《劇本》1999年第1期,獲'99中國曹禺戲劇獎-小品小戲獎一等獎,並囊括優秀編劇獎.優秀導演獎.優秀演員獎。

時代背景:在劇烈深刻的社會變革中, 人們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面臨著嚴重的考驗。日益強勁的現代化浪潮卻無可阻擋地席捲著一切與之不相適應的思想和觀念,迫使許多人不得不放棄他們熟悉的生活。《棗兒》等靖江戲劇小品以吶喊的方式對現代化帶來的人性變異和感情淡漠提出了善意。

(7)鳳鳴長安小說免費閱讀擴展閱讀:

1964年出生於西藏林芝。安康學院中文系教師,教授職稱;1986年畢業於陝西師范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學士學位;2000年在陝西師范大學文學院獲文學碩士學位。系中國散曲研究會會員、陝西省司馬遷研究會會員、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安康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安康市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安康市專業技術任職資格評委庫評委。安康學院校訓創作者。

先後主講《古代文學》(省級精品課程)、《詩經與楚辭專題研究》、《唐詩宋詞專題研究》、《文藝心理學》、《影視美學》、《古代文論》、《藝術概論》等課程。

網路-孫鴻

㈧ 西安看演藝的地方有哪些呀

1,西安兵馬俑石榴節
西安臨潼不但是兵馬俑的故鄉,也是享譽全國的石榴產地。每到秋高氣爽之時,火紅的石榴在陽光下分外引人注目,更為驪山增色不少。西安兵馬俑石榴節就巧妙的把兵馬俑和石榴結合在一起,讓人在這里不但享受精神盛宴,也有物質滿足。
兵馬俑石榴節每年9月中旬在臨潼舉行,為期一星期。其主要活動包括:參觀兵馬俑、華清池貴妃浴旅遊、萬畝石榴園觀賞及品嘗、傳統石榴節慶、驪山古烽火台點火儀式等。
2,西安古文化藝術節
西安古文化藝術節是西安市的一項大型文化旅遊節慶活動,從1990年開始,每年9月舉辦。古文化藝術節薈萃了陝西民間藝術精華,內容豐富多彩。
主要活動項目有:宮廷儀仗鑼鼓;高蹺、旱船、竹馬、耍獅、舞龍等表演;大型宮廷焰火;街頭社火表演;大型文藝節目,如大型音樂歌舞《長安瑰寶》、《絲路風情》、《長安神韻》、《秦俑魂》、《鳳鳴長安》等;深受海內外賓客歡迎的仿唐樂舞;陝西地方戲秦腔、眉戶、碗碗腔、木偶、皮影等;古城牆藝苑,舉行別開生面古城牆夜景夜市入城式,來賓通過南門吊橋,魚貫而入,進入瓮城,然後登上古城牆,盡情觀賞文藝、武術、氣功和仿唐斗雞表演等,參與各種游樂項目;民間工藝品和紀念品展銷。

㈨ 鳳鳴長安txt全集下載

《鳳鳴長安》網路網盤txt 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Bb-rybrFeg9E6MIkkUKtjg

提取碼: wevi

蕭槿兒,枯木閣兩百年來唯一的女弟子,擁有鳳凰之命的大將軍之女,潑天的富貴唾手可得,卻惴惴不安,一心造反。


熱點內容
重生之蛟妖小說 發布:2025-09-09 23:09:06 瀏覽:219
重生轉型互聯網金融投資公司小說 發布:2025-09-09 23:08:10 瀏覽:631
輕小說最全app 發布:2025-09-09 23:06:51 瀏覽:938
超級瘋狂兵王混都市小說 發布:2025-09-09 22:58:42 瀏覽:739
經典小說關於農村 發布:2025-09-09 22:55:23 瀏覽:40
一胎雙寶總裁大夜夜歡小說下載 發布:2025-09-09 22:55:18 瀏覽:36
男主比較花心的現代言情小說 發布:2025-09-09 22:52:39 瀏覽:931
免費下載全集小說網 發布:2025-09-09 22:48:27 瀏覽:644
末日時在干什麼輕小說 發布:2025-09-09 22:33:32 瀏覽:246
總裁有憂鬱症的小說 發布:2025-09-09 22:22:59 瀏覽: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