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問此情難訴小說全文免費閱讀
⑴ 秋雨相思幾多愁, 紅塵守望何時休。 此情難語無處訴, 客居他鄉枕夢憂
你這首詩不用再接下去了,意思表達的很清楚了,再接下去就累贅了。這首詩有四五處平仄有錯誤,只能稱:古風或者叫七古。多,何,處,居,平仄不對(按新韻)
⑵ 現代愛情詩句經典感人
1. 關於現代愛情的詩句經典
關於現代愛情的詩句經典 1.求經典的現代愛情詩句
你讓我怎麼辦,心裡有話說不出,我也很痛苦,可是為什麼,到底為什麼,總是將我最後的防線突破,沒有白紙的純潔,我不喜歡五顏六色的繽紛,那隻是亂,一種亂上加亂,或許這是這個年齡該有的悲傷,可是為什麼有人窮極一生都走不出來,或許正應了那句話,這個雨季來得晚,走得有點遲。
愛丫愛丫,愛情只是一場沙,誰先愛上誰,誰就先倒塌,一張白紙本就不應該賦予顏色,可是卻為什麼有如此不甘的回答,本已心如止水,卻為什麼還要被這花花世界所迷惑,那隻是假話,或許我不懂得,或許我從來就不知道該如何懂得,現在是成年的前奏曲,我從中卻只感到無助的虛脫。逗號,句號,雙引號的人生,我的命運到底該如引導,我沒有資格,一個從未經歷過的人又怎配說這樣的話,我只是讓自己悲傷的劇情繼續上演,感受那意境,醉生夢死,在自己所謂的舞台上 旋轉,在下一個空格鍵來臨時,感受下一個呼吸的難熬、、、、、、。
2.關於愛情的現代詩句
與你一見如故,是我今生最美麗的相遇。
與你一諾相許,是我素色年華里最永恆的風景。一直想說,無論走到哪裡,最想去的是你的身邊。
願我們彼此相愛,一直到時間的盡頭。我相信我們可以一起,等青絲變白發。
你在,我在,就是海枯石爛。沒有過多的華麗,只有一句我喜歡你,卻能讓彼此牽掛於心。
親愛的,你知道嗎,哪怕遍體鱗傷,我仍有愛你的餘力。有的人你只看了一眼,卻影響其一生。
生活就像是包餃子,不管你是什麼餡,我都會緊緊的把你包在我心裡,任生活的沸水怎樣煮,都磨不掉我對你的愛!情之為傷,苦了多少人,煞了多少憶,情之為悲,冷了多少清,落了多少思,縱使飛蛾撲火卻依然義無反顧,只觀情,傷人傷己,卻是一生無法割斷,落一筆長相思,揮灑多少痴情淚,飲一杯濁酒,品了多少世間情!如你是我的的蓮花,那麼今生讓我為你守一世長情!「眼睛為她下著雨,心卻為她撐著傘,這就是愛情。「一生至少有一次,為了誰而忘了自己。
我是用真心喜歡你。請相信我。
讓愛的潮水一點一點相我們靠近,不管風吹浪打,我都會守在你的身旁為你擋風遮雨。我想愛一個人,就是拋棄一切,唯願與她相守的決心。
愛,沒有理由,緣於內心悸動,情,沒有借口,緣於千次回眸。即使世界消失,我對你的愛依然在。
把那誓言輕輕戴在你的手指,從此倆個人生生世世。一次成長只為一次零落,唯有舊日子帶給我們幸福。
愛很簡單:一個你,一心一意。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
親親的張開你的手,讓愛在此刻停留。有波瀾不驚的愛情,我陪你看流年的風景。
雖然你不是最好的,但卻是我獨一無二,唯一深愛的。我願用萬次輪回,換你我一世地久天長。
你是永遠,不管多久,不管多遠,生生世世愛你不變。相愛的誓言,永遠陪在你我之間。
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沒能忘記你容顏。
把你放在心上,合起了手掌,默默的祈求上蒼指引我方向,不求地久天長,只求在你身旁。想你是我每天不用在想的事情,任時間沖刷,你已經留在我心裡。
花兒雖多,卻沒有重復的一朵,但願你是我生生世世早已註定的。喜歡你的人很多,不缺我一個,但我愛的人很少,只有你一個!無論歲月如何變遷,我對你的愛曾從不改變!只為一人,終其一生,天涯海角,唯願君安!只要和你在一起,還有什麼不願意,讓我一世一生永遠守護你!我們都是獨一無二的,任一個緣字讓我們相識,用愛讓我們相守一生!那一天,你為天涯,我為海角,兩兩相望.那一世,你為明月,我為清泉,三生華發,一生牽掛.戀你每一天,愛你每一時,想你每一刻,念你每一分,願上天成全我們此一世!你的過去我來不及參與,你的未來我奉陪到底!我在春天等你,山川歲月的約定,如果你抬頭看見那天上飄著雲,那是我們今生最美的相遇 三分天下,為誰爭霸,如今我已劍指天涯,卻只想為你撫琴,從此無牽掛!那一世,西子湖畔,君為伊人弦上彈,伊人為君舞翩翩,彈不盡前世情緣,舞不完一世藍蝶醉花間,執手天涯。
等待花開花謝歲月的變遷,我對你的愛曾從不改變!一生情緣,只為伊人而憔悴!你知不知道你就是我最愛的人,為你赴湯蹈火也不是不可能,從來都沒有愛過這么深,遇上你我感覺我是最幸運的人!於千萬人中,於那一錦年那一季花開,你我初識;於那陽光明媚,小橋流水之日,你我相知;於那夏風溫柔,並肩賞星之時,你我相愛。寧願用這一生等你發現,我一直在你身邊從未走遠。
愛,並沒有那麼深奧,能相依相伴就是最大的幸福 因為你,我相信真愛,因為你,我相信永遠。
我想大聲告訴你,你一直在我世界裡。我們都說過無論以後怎樣都要好好的,不要忘了當初有些天真許下的承諾!想你時你在天邊,想你時你在眼前,想你時你在腦海,想你時你在心田。
一生就這么一次,談一場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然後就那樣相守,在來往的流年裡,歲月安好.一生就這么一次,談一場以結婚為目的得戀愛吧!最後堅信一次,一直走,就可以到白頭。於我這里,沒有什麼可以大過你。
愛是初次遇見的怦然心動,百轉千回的依舊掛念。你的所在之處,即不得不是我思念的天涯海角。
我會用我的一顆真心,一世的時間陪著你,守護你。與你一見如故,是我今生最美麗的相遇。
與你一諾相許,是我素色年華里最永恆的風景。今生唯一的吝嗇,就是你是我的。
想著我的未來有你在,其他一切都不怕了。2016有你相伴,我相信我們定然不懼風雨。
3.關於現代的優美的愛情詩
嫣語紅
春花雨夜 幾思雪
秋水落幕 紛飛淚
幾絲情絮
伊人何歸
落寞獨自望月
莫問我自方何在
只願采嫣 語紅
與你同歸
春暖花開 獨看月
牧草凄凄 芳天涯
獨尋天下
浪跡天涯
只願與你同歸
莫問我自芳何在
落寞獨自窺月
滄惘中
窺你臉芳似
嫣語紅
肖博.DT 21:22:37
[原創] 悼 念默認分類2010-04-07 19:40:29閱讀100評論14字型大小:大中小
文 / 小 姚對夢的眷戀
是我飄渺的煙圈
忽濃忽淡忽散
思念在黃昏悄悄彌漫
捕捉不了的
天邊一抹紅霞翩翩
落魄的山澗
追憶彩虹昨日絢爛紅塵若只如初見
何必幾多憂煩
看曼殊沙華色彩毒艷
用最後的品嘗
化作淚滴中的笑靨
蒙灰的慵懶
在悼念浪子的晴天
4.現代經典愛情詩句有哪些
1. 靜靜的村莊飄著白的雪, 陰霾的天空下鴿子飛翔, 白樺樹刻著那兩個名字, 他們發誓相愛永久這一生。——《白樺林》
2. 天空依然陰,那依然有鴿子在飛翔, 誰來證明那些沒有墓碑的愛情和生命, 雪依然在下,那村莊依然安詳, 年輕的人們,消失在白樺林。——《白樺林》
3. 擔心你為我愛阮,而放棄了自已,心疼你思念阮,而在深夜裡哭泣,希望我能在你身邊,為你擦乾淚濕的眼。——《愛我久久 》
4. 遠處的鍾聲回盪在雨里,我們在屋檐底下牽手聽,幻想教堂里頭那場婚禮,是為祝福我倆而舉行。——《約定》
5. 背靠著背坐在地毯上,聽聽音樂聊聊願望,你希望我越來越溫柔,我希望你放我在心上,你說想送我個浪漫的夢想,謝謝我帶你找到天堂,哪怕用一輩子才能完成。——《浪漫的事》
6. 生命誠可貴,自由價更高。若為愛情故,兩者皆可拋。——《愛情頌》
7. 如果你是活的想真心愛一次,千萬不要站在原地不動,而要走出去。那個命中註定屬於你的人是沒有的,只是你偶爾這么想,給自己一個偷懶的借口。——《左岸》
8. 啊,我年青的女郎!我不辜負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負了我的思量。我為我心愛的人兒,燃到了這般模樣!——《爐中煤》
9. 你該不嫌我黑奴鹵莽? 要我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樣的心腸。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棟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才得重見天光。——《爐中煤》
10.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從重見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鄉, 我為我心愛的人兒 燃到了這般模樣!——《爐中煤》
5.求:古詩詞或現代的詩詞中一切關於愛情的經典句段
01. 我們可以忘記這世間一切,可愛情卻是例外的。
02. 因為愛情常常是不可預知的,所以它的消逝很多時候也往往不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如果確曾深愛過,則愛就永遠不會被我們忘記。 03. 愛情就是這樣,她讓我們何時何地都惦念著對方,如果惦念淡沒了,消失了,愛情也就結束了。
04. 世間可以流逝一切,愛卻可以永駐,盡管愛的那麼憂傷。只有記憶,將會以一種深刻的不可觸及的形式,存留在心裡。
05. 即使不能善待,但那依舊是恩慈,只是幻覺稀薄,即使再劇烈,仍只是煙花,留下的不過一地冰冷的塵埃。 06. 若是有可能,有些事情一定要用所能有的,竭盡全力的能力來記得它。
因很多事情我們慢慢地,慢慢地就會變得不記得。 07. 生命是光束中飛舞的無數細微塵埃,隨風起盪不可存留,不被探測與需索,最後只是靜寂。
08. 時間與記憶背道而馳,記憶被投遞到虛無之中,開始成為無始無終。 09. 我們始終都不會理解對方的感情,但卻捨得彼此交付。
10. 因為寂寞才去愛,往往會陷入更深更深無可救葯的寂寞中。 11. 明明一開始就不應該愛上的人,卻愛上了,即使一直告訴自己沒問題,到目前為止一切還好,最後的結果,終於還是粉身碎骨。
12. 只有在愛情裡面,女人才活得真正像個女人。 13. 談戀愛就像喝一杯水,剛開始是為了解渴,喝下去之後,便滲進了你的血,入了你的骨,不知不覺不可或缺。
14. 愛情是最奢侈的享樂,但結局往往悲傷。 15. 人對謊言的痛恨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有誰敢說自己永遠不會說謊?而絕的是,人往往有許諾不會說謊之後凡說出一個謊言,有些謊言一輩子也沒揭穿,有些謊言而無法瞞到天亮。
16. 在絕望的時刻,與某個人一同懷抱著一個渺茫的希望,並竭力讓對方相信終有實現的一天,這種痛楚的喜樂,惟在愛情中才會發生吧? 17. 人原來是會慢慢適應某種生活的。 18. 不掉眼淚的人,難道不是用了另一種形式哭泣? 19. 世上沒有任何一種動物,跑得比時間和生命快,賽過光陰的不是速度,而是愛情在兩個靈魂之間的慢舞。
20. 人做了一個決定之後,總是會懷疑另一個決定會不會更好,可是,誰又知道呢? 21. 當你對一個沒有感覺了,你會找到許多理由不去愛他。 22. 當愛情承載更多的希望,它也會幻滅得更快。
23. 愛情在開始的時候,總是甜蜜的,以後就有了厭倦,習慣,背棄,寂寞,絕望和冷落。 24. 愛情總是患得患失的時候最美好,如果不去開始的話,也永遠不會消逝,可是,誰又會按捺住不去開始呢? 25. 其實我們的生活,就是一個又一個的夢,有時候我們沉溺在夢裡面,不願意醒來,我們在夢里哭了,笑了,難過了,開心了,當夢醒了,我們又開始另外一個夢,那些不願意從夢里走出來的人,就永遠地留在回憶里。
26. 有些人是一直會刻在生命里的,哪怕忘記了他的聲音,忘記了他的笑容,忘記了他的臉,可是每次想起他,那種感覺,卻永遠不會變。 27. 愛情或許可以是孤獨的酒精,自由的情慾,一場不動聲色的游戲,一個拖在身後的黑暗影子,婚姻是一種生活方式,而並非結局,愛情同樣也是一種生活方式,而非理想,所以,對我們而言,愛情是可以被替代的,或許也是寧願被替代的。
愛情是一朵生長在懸崖峭壁邊緣上的花,想摘取就必須要有勇氣 魚對水說:「在你一生中,我是第幾條魚?」 水說:「你不是在水中的第一條魚,可卻是我心中的第一條》」 我不是魚,你也不是水,我們都不是彼此生命中的第一個 可是你是我第一個想嫁的人 距離產生的美感與思念都是暫時的,都是源於一方不在身邊的不習慣,一旦這種不習慣被習慣了,距離便會產生疏遠 生命是一項隨時可以終止的契約,愛情在最純美的時候,卻可以跨越生死 或許是宿命的安排,讓我們在一個意外的時間,意外的地點,因為一點點意外遇見命中註定的他 有一種感覺總是在失眠時才承認是相思 有一種緣分總是在夢醒後才承認是永恆 有一種目光總是在分手時才看見是眷戀 有一種心情總是在離別後才明白是失落 原來在愛人死後,活著的人是靠著回憶繼續愛著的 所以不要以為為愛的人死就是愛, 若真的愛,就為愛的人活著,活到很老很老 愛的最高境界在於「不說」,就是把愛情擺在心裡,含在口裡,流盼眼底,都比掛在嘴上可貴而扣人心弦 愛情原本是心靈感應,其深刻處便在於不可言之的那份感覺 每個女孩都是一個無淚天使,當天使愛上男孩便有了眼淚,天時落淚墜入凡間,所以每個男孩都不該辜負你的女孩,因為他曾為你放棄了整個天堂 世界上有許多出色的男人和美麗的女人,然而屬於你的感情只有一個,千萬不要因為別人的眼光而改變自己的摯愛,千萬別活在別人的眼裡而失去自己,也永遠不要太貪心 愛+愛=兩倍的愛 愛-愛=無私的愛 愛*愛=無限的愛 愛/愛=唯一的愛 沒有人是故意要變心的,他愛你的時候是真的愛你,可是他不愛你時也是真的不愛你了 當一個人不愛你要離開你時,你要問自己還愛不愛他, 如果你也不愛他了,千萬別為了可憐的自尊而不肯離開, 如果你還愛他,你應該希望他會幸福快樂,希望他跟真正愛的人在一起,絕不會阻止, 你要是阻止他得到幸福,就說明你已經不愛他了,而如果你已經不愛他了, 你又有什。
6.經典現代愛情詩
式二:我在橋下等你 風狂,雨點急如過橋的鞋聲 是你倉促赴約的腳步? 撐著那把 你我共過微雨黃昏的小傘 裝滿一口袋的 雲彩,以及小銅錢似的 叮當的誓言 我在橋下等你 等你從雨中奔來 河水暴漲 洶涌至腳,及腰,而將浸入驚呼的嘴 漩渦正逐漸擴大為死者的臉 我開始有了臨流的怯意 好冷,孤獨而空虛 如一尾產卵後的魚 篤定你是不會來了 所謂在天願為比翼鳥 我黯然拔下一根白色的羽毛 然後登岸而去 非我無情 只怪水比你來得更快一束玫瑰被浪捲走 總有一天會漂到你的手中 歌者 普希金 你可曾聽見林中歌聲響在夜闌, 一個歌者在訴說著愛情與傷感? 清晨的時光,天野靜悄悄, 蘆笛的聲音純朴而又幽怨, 你可曾聽見? 你可曾見過他,在那幽暗的林間, 一個歌者在訴說著愛情與傷感? 你可曾看到他的淚水、他的微笑, 他愁緒滿懷,他目光暗淡, 你可曾發現? 你可曾感嘆,當你聽到歌聲低緩, 一個歌者在訴說著愛情與傷感? 當你在那個林中遇到了那個青年, 他的眼中已熄滅了青春的火焰, 你可曾感嘆? 丘琴譯,《普希金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年1月 心願:普希金 我流淚;淚水使我得到安慰; 我沉默;我卻不抱怨, 我的心中充滿憂煩, 憂煩中卻有痛苦的甜味。
生活之夢啊!飛逝吧,我不惋惜, 在黑暗中消失吧,空虛的幻影; 愛情對我的折磨我很珍重, 縱然死,也讓我愛著死去! 雨夜 北島 當水窪里破碎的夜晚 搖著一片新葉 象搖著自己的孩子睡去 當燈光串起雨滴 綴飾在你肩頭 閃著光,又滾落在地 你說:不 口氣如此堅決 可微笑卻泄露了內心的秘密 低低的烏雲用潮濕的手掌 揉著你的頭發 揉進花的芳香和我滾燙的呼吸 路燈拉長的身影 連接著每個路口,連接著每個夢 用網捕捉著我們的歡樂之謎 以往的辛酸凝成淚水 沾濕了你的手絹 被遺忘在一個黑漆漆的門洞里 即使明天早上 槍口和血淋淋的太陽 讓我交出青春、自由和筆 我也決不會交出這個夜晚 我決不會交出你 讓牆壁堵住我的嘴唇吧 讓鐵條分割我的天空吧 只要心在跳動,就有血的潮汐 而你的微笑將印在紅色的月亮上 每夜升起在我的小窗前 喚醒記憶 雨鞋 我的雙腳在你之中 就像火走在柴中 雨鞋和羊和書一起塞進我的櫃子 我自己被塞進像框,掛在故鄉 那粘土和石頭的房子,房子里用木生火 潮濕的木條上冒著煙 我把撕碎的詩稿和被雨打濕 改變了字跡的潮濕的書信 捲起來,這些灰色的信 我沒有再讀一遍 普希金將她們和拖鞋一起投進壁爐 我則把這些溫暖的灰燼 把這些信塞進一雙小雨鞋 讓她們沉睡千年 夢見洪水和大雨 1987.1.12.達縣 (人民文學出版社藍星詩庫《海子的詩》) 我是一座小城 (1982) 顧城 我的心, 是一座城, 一座最小的城。 沒有雜亂的市場, 沒有眾多的居民。
冷冷清清, 冷冷清清, 只有一片落葉, 只有一簇花叢, 還偷偷掩藏著—— 兒時的深情。 我的夢, 是一座城, 一座最小的城。
沒有森嚴的殿堂, 沒有神聖的墳陵, 安安靜靜, 安安靜靜, 只有一團薄霧, 只有一陣微風, 還悄悄依戀著—— 童年的純真。 啊,我是一座小城, 一座最小的城, 只能住一個人, 我的夢中人, 我的心上人, 我的愛人哪—— 為什麼不來臨? 為什麼不來臨? 風箏 顧城 明明是我的風箏 卻嫁給了藍天 線斷了 思念沒斷 風停了 思念沒停 春過了 我還在仰望 歲月把愛塑成了歌 卻讓唱歌的人四處流浪 風箏 你在哪兒 顧城?? 不知道什麼題目 讓我一個人遠走 讓我一個人 埋葬 兩個人的緣分 被追擊的海參 要活命 就要噴出自己的腸子 致橡樹>(舒婷) 我如果愛你——/ 絕不學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 一棵開花的樹> 席慕容 如何讓你遇見我 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為這 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 求它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 《印記》席慕容 不要因為也許會改變 就不肯說那句美麗的誓言 不要因為也許會分離 就不敢求一次傾心的相遇 ……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原版-泰戈爾) By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Is not between life and death 不是生與死 But when I stand in front of you 而是 我就站在你面前 Yet you don't know that I love you 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Is not when I stand in front of you 不是 我就站在你面前 Yet you can't see my love 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But when undoubtedly knowing the love from both 而是 明明知道彼此相愛 Yet cannot be together 卻不能在一起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Is not being apart while being in love 不是 明明知道彼此相愛 卻不能在一起 But when painly cannot resist the yearning 而是 明明無法抵擋這股思念 Yet pretending you have never been in my heart 卻還得故意裝作絲毫沒有把你放在心裡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Is not but using one's indifferent heart 不是 明明無法抵擋這股思念 卻還得故意裝作絲毫沒有把你放在心裡 To dig an uncrossable river 而是 用自己冷漠的心對愛你的人 For the one who loves you 掘了一條無法跨越的溝渠 以下是《世界上最遠的距離》的中文版本以及英文版本。
首。
7.求:古詩詞或現代的詩詞中一切關於愛情的經典句段
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 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虞美人 清 納蘭性德 彩雲易向秋空散,燕子憐長嘆。
幾番離合總無因,贏得一回僝僽一回親。 歸鴻舊約霜前至,可寄香箋字? 不如前事不思量,且枕紅蕤欹側看斜陽。
鵲橋仙 宋 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清平樂 宋 晏殊 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 鴻雁在雲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
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 蝶戀花 宋 晏殊 檻菊愁煙蘭泣露。
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 明月不諳離恨苦。
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
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欲寄彩箋兼尺素。
山長水闊知何處! 木蘭花 宋 晏殊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 樓頭殘夢五更鍾,花底離愁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思遠人 宋 晏幾道 紅葉黃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飛紅過盡,歸鴻無信,何處寄書得? 淚彈不盡臨窗滴,就硯旋研墨。
漸寫到別來,此情深處,紅箋為無色。 蝶戀花 宋 柳永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
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武陵春 李清照 風住塵香花已盡, 日晚倦梳頭。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 也擬泛輕舟。 只恐雙溪蚱艋舟, 載不動許多愁。
相見歡 南唐 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 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 理還亂, 是離愁,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雨霖鈴 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方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無題(唐 李商隱) 昨夜星辰昨夜風, 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 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台類轉蓬。
更漏子 作者: 溫庭筠 玉爐香,紅燭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鬢雲殘,夜長衾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畫堂春》 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 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 漿向藍橋易乞,葯成碧海難奔。 若容相訪飲牛津,相對忘貧 。
1 柳永 鳳棲梧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2 佚名 擊鼓《詩經.邶風》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3 秦觀 鵲橋仙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4 李白 三五七言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5 佚名 鳳求凰,琴歌 有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
6 鄭愁予 賦別 這次我離開你,是風,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擺一擺手,一條寂寞 的路便展向兩頭了。 7 李白 三五七言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8 元稹 離思五首其四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9 曹植 明月上高樓 君若揚路塵,妾若濁水泥,浮沉各異勢,會合何時諧? 10 納蘭性德 虞美人 凄涼別後兩應同,最是不勝清怨月明中。
11 張籍 節婦吟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12 席慕蓉 一棵開花的樹 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 年,求他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13 陳衡恪 題春綺遺像 嗟余隻影系人間,如何同生不同死? 14 梁啟超 台灣竹枝詞 相思樹底說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15 徐幹 室思 自君之出矣,明鏡暗不治。
思君如流水,何有窮已時。 16 司馬光 西江月 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
17 龔自珍 己亥雜詩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18 張先 千秋歲 天不老,情難絕。
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19 黃景仁 綺懷詩二首其一 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
20 李商隱 無題六首其三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21 李商隱 暮秋獨游曲江 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22 納蘭性德 攤破浣溪沙 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個不多情。 23 李商隱 錦瑟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24 張仲素 燕子樓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長。 25 元好問 摸魚兒二首其一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26 李商隱 無題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27 張可久 塞鴻秋 獸爐瀋水煙,翠沼殘花片,一行行寫入相思傳。
28 徐再思 折桂令 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 29 李冠 蝶戀花 一寸相思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30 蘇軾 江城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31 佚名 綢繆《詩經.唐風》 今夕何夕,見此良人。
32 白居易 長恨歌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33 白居易 長恨歌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34 文廷式 蝶戀花 重疊淚痕緘錦字,人生只有情難死。 35 曹雪芹 枉凝眉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
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 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話? 36 李商隱 無題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
⑶ 王實甫的《長亭送別》全篇譯文
長亭送別》表現崔鶯鶯和張君瑞的離愁別恨,反映「悲歡聚散一杯酒,南北東西萬里程」的送別主題,情節並不復雜。整折戲崔鶯鶯主唱,由三個場面構成:長亭路上、筵席之中、分手之時。隨著戲劇場面的轉換,作者刻意安排了三幅風景畫面,讓一個個描繪秋景的組合意象融人了戲曲空間。讀者欣賞優美的唱詞,如同陪同劇中人在如畫的風景中行進,進入了一種詩化的境界。下面的設計,淡化戲劇情節,突出對人物心理的把握、曲詞意境的感悟和戲曲語言的欣賞。
一、對人物心理的細膩刻畫
人物心理
離愁別恨:經歷艱難,始能結合,昨夜允婚,今日別離。
憂心忡忡:荒村雨露,野店風霜,無人扶持,最難調護。惴惴不安:異鄉花草,再行棲遲,停妻再娶,忘情負義。埋怨不滿:拆散鴛鴦,催逼上路,此情難訴,此恨誰知?
細膩刻畫
直抒胸臆:如「但得一個並頭蓮,煞強如狀元及第
借景言情:如「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以景襯情:如「夕陽古道無人語,禾黍秋風聽馬嘶」。
妙用修辭:如運用典故、比喻、對偶、誇張等手法。(例略)
二、對離別情境的生動描寫
1.曲詞中描寫秋景的組合意象
[端正好]長亭路上——斜暉霜林圖:碧天白雲、黃花堆積、秋風陣陣、北雁南飛
[脫布衫]筵席之中——黃葉衰草圖:颯颯秋風、黃葉紛飛、裊裊煙氣、野草零落
[一煞][收尾]分手之時古道煙靄圖:青山疏林、輕煙薄暮、夕陽古道、風嘯馬嘶
2.以「長亭路」為題,將[端正好)[滾綉球)[叨叨令]三曲改寫成散文。示例:
暮秋時節一天,碧藍的天空飄著幾朵白雲,地上到處是零落的菊花,蕭瑟的秋風一陣緊似一陣,避寒的大雁結陣飛向南方。百草憔悴,霧涼霜寒,楓林經霜變紅,在秋風中紛紛離枝,墜落於地。
一輛油壁香車從普救寺駛出,穿過疏林,駛向十里長亭。車上坐著相府千金崔鶯鶯和侍女紅娘。傍晚清冷的陽光斜照在鶯鶯掛滿淚痕的臉上,·哀怨中透著幾分嬌媚。輕車左前側,張生騎在馬上,不緊不慢行著。秋風掀開車廂幕簾一角,紅娘順眼望去,恰見張生向車廂投過深情一瞥,面容凄慘雙目噙淚。
一間破敗的亭子孤零零坐落在山腳路旁。車馬聲驚動亭上棲鴉「噗噗」飛起。鶯鶯被紅娘攙下車來,目睹此景,倒吸一口涼氣。此處就是分手之地么?「開席吧!」老夫人冰冷的聲音告訴鶯鶯:這是無法拒絕的現實。張生和鶯鶯對視一眼,縱有萬語千言要講,卻又無從說起。看著南飛的大雁,鶯鶯在心裡對張生說,託付深情的大雁,傳來平安的消息吧1
3.運用想像,以「臨行」為題,將[耍孩兒]一曲改寫成話劇片斷。示例:
鶯鶯 (舉杯,神情慘惻)今日一別,且飲此杯!未知何日相見(淚落杯中),復為公於舉筋?
張生 (接杯)小姐放心,此一去,定然爭得功名,早日回歸!(飲酒)
[紅娘見張生有自負之色,輕笑]
紅娘 金榜題名,倒要小心招婿。
張生 (語塞)這……紅娘是了解我的心跡的。(摔杯)有違情義,如同此杯!
鶯鶯 夫婦情投意合,如同並蒂蓮花,勝過狀元及第,何必千里奔波求取虛名?不管得官不得官,早早回來就是。
張生 (感動,流淚)小姐知我。(傳來馬嘶聲)時辰不早,我得准備上路了。
鶯鶯 且慢。君行別無所贈,但有一物送君。(展帕,輕吟)棄擲今何在,當時且自親。還將舊來意,憐取眼前人。
張生 (恭聽,接帕端詳)小姐不必多慮!謹庚一絕,以剖寸心。(吟詩)人生長遠別,孰與最關親?不遇知音者,誰憐長嘆人?
紅娘 (輕嘆)勞燕分飛,一對苦命的人兒1
4.以「悵望」為題,將[一煞][收尾]兩支曲子改寫成現代詩歌,盡量用上曲中意象,從鶯鶯的視角表現離別之情。示例:
一騎絕塵去,山巒籠輕煙/轉山坡,穿疏林,熟悉的身影依稀可見/道一聲平安,道一聲珍重,陪伴遊於的是冷清清的斜陽/秋風掠過禾黍,飄來聲聲馬嘶,馬嘶聲聲叩擊鶯鶯心田/勞燕分飛誰主使?離愁別恨苦難言/說什麼功名仕途,只問何處歸程何時歸年/山程水澤情難忘,夕陽古道心相連/青山下,秋風里,離人淚,心自顛/那離愁呵,長如水,沉如鉛/一輛車兒,如何載得起?如何拖向前?
三、對戲曲語言的深入品味
1.《長亭送別》中,鶯鶯的反封建意識具體表現在哪些曲詞中?
①對拆散鴛鴦的不滿。鶯鶯「遙望見十里長亭,減了玉肌」,「見安排著車兒,馬兒,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氣」。②對功名富貴的蔑視。鶯鶯勸張生休憂「文齊福不齊」,休提「金榜無名誓不歸」,認為「得一個並頭蓮,煞強如狀元及第」,功名富貴不過是「蝸角虛名,蠅頭微利」。
2.《長亭送別》曲詞以詞采典雅見長。試以[端正好]為例,說明這一語言特色。
[端正好]一曲因景生情,堪稱「情景交融」的元曲絕唱。其妙處,一在意象的組合,典雅華美;一在情感的抒發,委婉含蓄;一在動詞的運用,恰到好處:一個「染」字,不但寫出了景物色彩的遽然變化,而且令這種變化帶上了劇中人強烈的哀怨情緒。朱權《太和正音譜》稱:「王實甫之詞,如花間美人。鋪敘委婉,深得騷人之趣,極有佳句,若玉環之出浴華清,綠珠之采蓮洛浦。」是為定評。
3.[一煞]寫「別愁」,使用了「青山」、「古道」、「夕陽」、「煙霞」四種意象。試從唐詩宋詞中查找運用這些意象寫「愁」的名句。示例:
青山:行人無限秋風思,隔水青山似故鄉。(戴叔倫《題稚川山水》)
兩岸青山相送迎,誰知離別情?(林逋《長相思·吳山青》)
古道: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千里斷腸,關山古道,回首高城似天杏。(趙企《感皇恩·別情》)
夕陽:秋草獨尋人去後,寒林空見日斜時。(劉長卿《長沙王賈誼宅》)
斜陽外,寒鴉點點,流水繞孤村。(秦觀《滿庭芳·山抹微雲》)
煙靄: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黃鶴樓》)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
四、討論
《西廂記》第五本寫張生高中狀元,衣錦榮歸,鶯鶯「金冠霞帔」、「五花官誥」,有情人終成眷屬。明代以降流行的金聖嘆批點本《第六才子書西廂記》砍去《西廂記》第五本大團圓結局,崔、張分手,亦即劇本的結局,遂令《西廂記》由喜劇變為悲劇。對金批《西廂》的結局,談談你的看法。(示例)
第一種看法:劇中主人公生活的時代,封建禮教堅如磐石,大團圓結局本來就缺少生活依據,而帶有濃厚的理想主義色彩,崔、張愛情走向毀滅是合乎邏輯的結果。狀元及第,奉命完婚更是入了俗套,令人感到先前崔母的刁難竟是如此「合理」。金批《西廂》讓崔張愛情在凄凄切切中收場,揭露了封建禮教對美好愛情的摧殘,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金批《西廂》的流行,是歷史的選擇。
第二種看法:愛情的極點便是幻滅的終點,這不符合作者「讓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這一美好願望,也不符合觀眾希望「花好月圓」的審美心理。崔、張從一見鍾情到兩情相悅,經歷了許多艱難曲折,起碼,在王實甫看來,大團圓是這對痴男怨女的最好結局。第五本中的封建因素是時代局限造成,不宜苛求古人。金批《西廂》尾截王實甫《西廂記》是沒有道理的。
——備課資料——
1.雜劇知識
曲調:樂音七聲,即宮、商、角、變徵、徽、羽、變宮。以宮為主的調式稱「宮」,余稱「調」,合稱「宮調」。元雜劇常用「五宮四調」,即正宮、中呂宮、南呂宮、黃鍾宮、仙呂宮、大石調、雙調、商調、越調,合稱「九宮」。《長亭送別》用正宮,其聲情「惆帳雄壯」。正宮聯套形式為[端正好]、[滾綉球]、[叨叨令]、[脫布衫]、[小梁州]、[么篇]、[快活三]、[朝天予]、[煞尾]等。
(據王力《漢語詩律學》)
曲詞:押韻,平仄通押,一韻到底,用韻較密。對仗,常用對句,不計平仄,形式多樣。曲文中多襯字。(據王力《漢語詩律學》、塗宗濤《詩詞曲格律綱要》等)
賓白:「唱為主,白為賓,故曰賓白,言其明白曉暢也。」「北曲中有全賓全白。兩人對說曰賓,一人自說曰白。」
(徐渭《南詞敘錄》、單宇《菊坡叢話》)
科介:「相見、作揖、進拜、舞蹈、坐跪之類,皆謂之科」,「以科字作介宇,非科介有異也」。
(徐謂《南詞敘錄》)
2.重要關目
①佛殿相逢:唐貞元年間,「上朝取應」的洛陽才子張君瑞於河中府(今山西永濟)普救寺佛殿偶逢相國崔珏(已故)千金崔鶯鶯。鶯鶯「眼角兒留情」,「回顧覷」,張生「怎當他臨去秋波那一轉」,遂借「塔院側邊西廂一間房」住下「溫習經史」。
(《張君瑞鬧道場雜劇》)
②牆角聯吟:鶯鶯月下至西廂側花園焚香,張生於牆角吟詩:「月色溶溶夜,花陰寂寂春;如何臨皓魂,不見月中人y」鶯鶯心動,依韻和之:「蘭閩久寂寞,無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應憐長嘆人。」鶯鶯的才情進一步打動了張生。
(同上)
③月夜聽琴:孫飛虎兵圍普救寺欲得崔鶯鶯,張生修書,召白馬將軍杜確解圍。老夫人許親復賴婚,張生深夜彈琴作歌,詞衷意切,令鶯鶯「芳心自懂」情難禁。
(《崔鶯鶯夜聽琴雜劇》)
④紅娘傳書:張生托紅娘傳書,「相思恨轉添,漫把瑤琴弄。樂事又逢春,芳心爾亦動。此情不可違,虛譽何須奉?莫負月華明,且憐花影重。」表達了亟盼與鶯鶯月下相會之意。鶯鶯復書:「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隔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張生如約跳牆莽撞而入,卻遭鶯鶯羞辱,怏怏而去。
(《張君瑞害相思雜劇》)
⑤崔張成婚:張生染病,鶯鶯放心不下,托紅娘問湯葯,傳情詩:「休將閑事苦縈懷,取決摧殘天賦才。不意當時完妾命,豈防今日作君災?仰圖厚德難從札,謹奉新詩可當媒。寄語高唐休詠賦,令宵端的雲雨來。」是夜,鶯鶯沖被封建禮教束縛,邁出決定性一步:與張生私下成婚。
(《草橋店夢鶯鶯雜劇》)
3.《西廂》體例
元雜劇的通例是一本四折,而《西廂記)卻是五本,作為一個整體「通譜一事」。突破一本四折通例的,雖非僅為《西廂記》,但五本的規模,畢竟是一特例。究其原因,一是所敷演的故事本身,悲歡離合,曲折復雜,一本四折的通例,難以容納;二是《西廂記)作為一部古典詩劇,有濃厚的抒情性,它不僅交待一個故事,而且表現人物的感情波瀾、內心世界,這就必然要有大量的唱段,相應的篇幅;三是《王西廂》以《董西廂》為基礎,而《董西廂)是一部五萬言的巨制,這也要求(王西廂)有相應的規模;四是在《王西廂》產生的時代,南戲已有發展,它的動輒幾十齣的體例,也必然影響著王實甫的雜劇創作。
(郭預衡主編《中國古代文學史》第三冊第373頁)
4.《西廂》評本
明代文人評論《西廂記)成風,出現諸多評本。現存明人批評《西廂記》有十多種。主要有王世貞、李贄合評本(元本出相北西廂記》、李A贊批評本《李卓吾先生批評北廂記)、陳繼儒批評本<鼎鐫陳眉公先生批評西廂記)、湯顯祖批評本(湯海若批評西廂記》、徐渭批評本(重刻訂正元本批點畫意北西廂》、湯、李、徐的《三先生合評元本北西廂》等。這些批評家從不同的角度對《西廂記》的立意、結構、人物形象發表了很多看法,從中可以看到明代丈人、進步思想家和戲曲家對《西廂記)的各種理解。
(鄧紹基主編《元代文學史》第127頁)
5.金批《西廂》
在明清刊本中,流傳較廣、影響較大的是金聖嘆批評本,即《貫華堂第六才子書西廂記》。金聖嘆除了隨文評點,還在書前撰有兩篇序文,一曰《慟哭古人》,二曰《留贈後人),又有《讀法》八十一則,頗多妙論,還對《西廂記》原文作了多處改動。對於金聖嘆的評點和改動,歷來眾說紛紜。例如清人梁廷楠認為:「金聖嘆強作解事,取《西廂記》而割裂之,《西廂》至此為一大厄;又以意為更改,尤屬鹵莽。」(《曲話》)但亦有稱頌者,如謂:「自有《西廂》以迄於今四百餘載,推《西廂》為填詞第一者,不知幾千萬人,而能歷指其所以為第一之故者,獨出一金聖嘆。」(李漁《閑情偶寄》)
(郭預衡主編《中國古代文學史》第三冊第372頁)
6.前人評點
世傳實甫作《西廂》至「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構思甚苦,思渴,撲地遂死。
(梁廷楠《曲話》)
其「風中」、「煙草」四句,非復寫[端正好]中語,乃是特寫雙文(鶯鶯)眼中曾未見坐於如是之地也。[端正好]是寫別景,此是寫坐景也。
(金聖嘆《第六才子書西廂記》)
「青山隔送行」,言生已轉過山坡也;「疏林不做莢」,言生出疏林之外也;「淡煙暮靄相遮蔽」,在煙霞中也;「夕陽古道無人語」,悲己獨立也;「禾黍秋風聽馬嘶」,不見所歡,但聞馬嘶也;「為什麼懶上車兒內」,言己宜歸不宜歸也;「四圍山色中,一鞭殘照里」,生已過前山,適因殘照而見其揚鞭也。
(《閔遇五六幻西廂記五劇箋疑》)
天地間最動人歸思者,莫如山色,而最慰人懸望者,莫如殘照。何別?天涯遊子,觸景增懷。對青山之無恙,久客而悲他鄉,睹落日之無多,長策而歸故里。人情往往然也,未有傷心特甚如今日也。
(陳維崧《才子西廂醉心篇》)
7.今人鑒賞
「長亭送別」並沒有曲折復雜的戲劇情節,其藝術魅力主要來自對人物心靈的深刻探索和真實描;摹。作者將藝術觸角伸展到處於「長亭送別」這一特定時空交叉點上的鶯鶯的心靈深處,細膩而多層次地展示了「此恨誰知」的復雜心理內涵——交織著對「前暮私情,昨夜成親,今日別離」的親人的百般依戀,對即將來臨的「南北東西萬里程」的別離的無限悲戚,對逼求「蝸角虛名,蠅頭微利」而「強拆鴛鴦在兩下里」的做法的深深怨恨,對當時司空見慣的身榮棄妻愛情悲劇的不盡憂慮。同時,也深刻而令人信服地揭示了這一復雜心理內涵的純凈的靈魂莢。鶯鶯在送別張生時的依戀、痛苦、怨恨、憂慮,都是與她莢I好的愛情理想緊緊聯系在一起的。她對張生的愛,是相互傾慕的產物,絲毫沒有摻雜進世俗的考慮和利害的打算。在她看來,「但得一個並頭蓮,煞強如狀元及第」,她所追求的是純真專一、天長地久的愛情幸福,而不是封建的「家世利益」。總之,作者不僅寫出了人物心靈中顫動著的愛情旋律,而且寫出了激盪著巨大情感潮汐的人物心靈。
(蔣星煜主編《元曲鑒賞辭典》第348頁)
「長亭送別」的曲文在《西廂記》中頗具代表性,既有麗藻,又有白描,既有對前代詩詞的借鑒、化用,又有對民間口語的吸收、提煉,在總的風格上,不僅構成了協調的色彩,而且形成了通曉流暢與秀麗華美相統一的特色。論者有《西廂記》是詩劇之說。「長亭送別」是全劇詩意最濃的部分,它在情節上沒有多少進展,也沒有戲劇矛盾的激烈轉化,只是以抒情詩的語言,敘寫女主人公的離愁別恨,使全折彌漫著一種淡淡的而又是悠長的衷愁。明代胡應麟把王實甫比作「詞曲中思王太白」(見《少寶山房筆叢》),這比喻曾引出後人異議,但如果把它理解成是對王實甫的詩膽才氣的贊譽,那麼,胡氏確是有識見有眼力的。
(鄧紹基主編《元代文學史》第124頁)
——擴展閱讀——
[天凈沙]莫不是步搖得寶髫玲瓏?莫不是裙拖得:
卜,環佩叮咚?莫不是鐵馬兒檐前驟風?莫不是金鉤雙控,吉丁當敲響簾櫳?
[調笑令]莫不是梵王宮夜撞鍾?莫不是疏竹瀟瀟曲檻中?莫不是牙尺剪刀聲相送?莫不是漏聲長滴響壺銅?潛聲再聽在牆角東,原來是近西廂理結絲桐。
[禿廝兒]其聲壯,似鐵騎刀槍冗冗;其聲幽,似落花流水溶溶;其聲高,似風清月朗鶴唳空;其聲低,似聽兒女語,小窗中,喁喁。
[聖葯王]他那裡思不窮,我這里意已通,嬌鸞雛鳳失雌雄。他曲未終,我意轉濃,爭奈伯勞飛燕各西東,盡在不言中。
我近書窗聽咱。(紅雲)姐姐,你這里聽,我瞧夫人一瞧便來。(末雲)窗外有人,已定是小姐。我將弦改過,彈一曲,就歌一篇,名曰《鳳求凰》。昔日司馬相如得此曲成事,我雖不及相如,願小姐有文君之意。(歌曰)「有莢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鳳飛翱翔兮,四海求凰。無奈佳人兮,不在東牆。張琴代語兮,聊寫微腸。何時見許兮,慰我彷惶?願言配德兮,攜手相將。不得於飛兮,使我淪亡。」(旦雲)是彈得好也呵!其詞衷,其意切,凄凄然如鶴唳天;故使妾聞之,不覺淚下。
[麻郎兒]這的是令他人耳聽,訴自己情衷。知音者芳心自懂,感懷者斷腸悲痛。
註:紅娘定計,讓張生用琴聲對鶯鶯作試探。鶯鶯月下焚香,張生彈琴撼動芳心,作歌直抒衷情,鶯鶯為之感動,埋怨違約悔婚的「狠毒娘」,鍾情一往情深的「志誠種」,決心以身相許。
[閱讀提示]
1.[天凈沙]、[調笑令]、[禿廝兒]三曲如何對琴聲作藝術描繪?[禿廝兒]一曲在語言運用上有何特點?
2.節選部分如何表現琴聲、歌聲對鶯鶯心理的作用?
[參考解說]
1.描繪:①用比喻手法寫琴聲,與白居易《琶琶行》寫樂聲有異曲同工之妙。②逐步展示鶯鶯對琴聲中意境的理解。初時,鶯鶯不辨何處聲響,懷疑是「寶髻玲瓏」、「環佩叮冬」,又懷疑是風搖「鐵馬」、「金鉤」敲窗。繼而,鶯鶯為這種美妙聲音觸動,覺得如同寺廟撞鍾、竹林鳴風、尺剪相碰、「滴響壺銅」。並聽清琴聲「近西廂」「在牆角東」。此時,鶯鶯已猜度到彈琴之人是張生。雄壯深幽高急低緩的琴聲卒令崔、張情感融通。特點:[禿廝兒]一曲運用通感手法。以整場的排句將訴諸視覺的琴聲轉換成鐵騎刀槍、落花流水、風清月朗、小窗兒女等視覺形象。
2.作用:一個是「斷腸悲痛」「思不窮」;一個是「芳心自懂」「意已通」。悠揚美妙的琴聲和詞哀意切的歌聲,成為溝通二人情感的媒介。
《崔鶯鶯夜聽琴雜劇》(選曲)
[混江龍]落紅成陣,風飄萬點正愁人。池塘夢曉,闌檻辭春。蝶粉輕沾飛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塵。系春心情短柳絲長,隔花陰人遠天涯近。香消了六朝金粉,清減了三楚精神。
[滿庭芳]來回顧影,文魔秀士,風欠酸丁。下功夫將額顱十分掙,遲和疾擦倒蒼蠅,光油油耀花人眼睛,酸溜溜螫得人牙疼。
註:[混江龍]一曲,鶯鶯唱。鶯鶯「自見了張生,神魂盪漾,情思不快,茶飯少進」。時當暮春時節,心中十分煩惱。[滿庭芳]一曲,紅娘唱。張生解普救寺之圍後,老夫人令紅娘招張生赴宴。張生以為老夫人將踐約許親,乃「打扮著等他,皂角也使過兩個也,水也換了兩桶也,烏紗帽擦得光掙掙的」。張生的迫不及待受到紅娘的善意調侃。
[閱讀提示]
1.試說明兩段唱詞刻畫出人物怎樣的性格。
2.試比較兩支曲子不同的語言風格。
[參考解說]
1.[混江龍]一曲,鶯鶯大膽表露出對愛情生活的嚮往。前六句寫傷春,「落紅」、「池塘」、飛蝶、燕子這些物象,引起鶯鶯年華易逝的感觸。後四句寫傷情,「系春心情短柳絲長,隔花陰人遠天涯近」,寫崔、張情思綿綿卻又如隔天涯,引起了鶯鶯的埋怨、悵恨。[滿庭芳]一曲,活畫出張生的「酸丁」模樣。紅娘送張生「文魔秀士」、「風欠酸丁」兩個雅號,十分有趣。張生的「打扮」,「額顱」揩凈,「擦倒蒼蠅」,「光油油耀花人眼睛,酸溜溜螫得人牙疼」,活生生寫出了這位「酸丁」的酸態。同時也寫出了紅娘的俏皮性格。紅娘是要玉成其事的,紅娘對張生的奚落折射出張生迫不及待的心情,使這個「傻角」(紅娘語)顯得可笑又可愛。
2.[混江龍]一曲,典雅含蓄。「落紅」句,寄寓著鶯鶯對妙齡易逝的感慨。翅沾飛絮的彩蝶、口銜香泥的燕子引發了鶯鶯的惜春情緒。「春心」則是鶯鶯渴望愛情的隱語。由於現實環境的制約,鶯鶯不可能與意中人自由交往,以致金粉香消精神消減。全曲借景言愁景真情切語句雅麗。[滿庭芳]一曲,幽默風趣。紅娘眼中的張生,酸傻與忠厚相連,呆氣與痴情並存。紅娘一方面熱情地作「撮合山」,一方面又要對張生的痴呆予以嘲弄。紅娘繪聲繪色的唱曲,融宋元口語成分於曲詞之中,具有「本色當行」特色。兩段唱詞的安排,與鶯鶯、紅娘的身分、教養、個性完全吻合
《長亭送別》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進一步了解元雜劇的特點與成就;了解王實甫及《西廂記》。
能力目標:鑒賞《長亭送別》中情景交融、充滿詩情畫意的藝術境界和富於文採的曲詞;欣賞崔鶯鶯的形象;學習本文運用多種修辭表現人物性格特徵的寫法。
情感目標:認識王實甫《西廂記》反封建禮教的意義,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愛情觀。
教學重點:
鑒賞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和多種修辭方法對表情達意的作用。
教學難點:
藝術形象崔鶯鶯的典型意義
課時安排及教學設想:
擬用二課時。以誦讀為基礎,以文學鑒賞為紐帶,帶動詞句的理解和思想內容的分析及藝術手法的鑒賞。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文:
二、簡介作者和《西廂記》劇情
王實甫,名德信,字實甫。大都(北京)人,元代著名雜劇作家。所作雜劇14種,現僅存《崔鶯鶯待月西廂記》《四丞相高會麗春堂》《呂蒙正風雪破窯記》三種。
《西廂記》源於唐元稹《鶯鶯傳》。寫唐貞元中,書生張珙游於蒲州,寄宿普救寺。適崔相國夫人攜女鶯鶯扶相國靈柩回家鄉安葬,途經普救寺,也借宿於此。一日,張生游佛殿,與鶯鶯相遇,兩人一見傾心。時蒲州有孫飛虎起兵作亂,亂軍包圍了普救寺,欲奪鶯鶯為押寨夫人。老夫人在危急之中許下諾言,誰能破賊解圍,就將鶯鶯嫁給他為妻。張生自願為之,請鎮守潼關的好友白馬將軍杜確率兵前來相救。杜確率兵至,平定了亂兵。解了普救寺之圍。不料老夫人嫌張生是一白衣秀士,門不當戶不對,便出爾反爾,只許張生與鶯鶯兩人以兄妹相稱。張生因不能與鶯鶯成親,害了相思,經鶯鶯侍女紅娘從中幫助傳遞書簡,兩人背著老夫人私下幽會。後兩人來往之事被老夫人發現了,便把紅娘叫來拷問。紅娘反責老夫人出爾反爾,忘恩負義,並稱此事若張揚出去,於崔家名聲不利,不若答應兩人的婚事。老夫人無奈,只得答應了張生與鶯鶯婚事。但老夫人又以崔家三代不招白衣秀士為由,逼張生赴京應試,待張生應試及第後,才允許他與鶯鶯成親。
《西廂記》共五本二十一折,《長亭送別》是第四本第三折,是全劇最為膾炙人口的精彩片斷之一。隨著劇情的發展,鶯鶯終於克服了身心解放的要求與封建精神桎梏的矛盾,邁出了關鍵的一步,與張生私下結為夫妻。但老夫人逼張生趕考,崔、張愛情又面臨新的威脅。無奈中,張生只好起程「上朝取應」,鶯鶯在長亭為他送別。這場送別戲共有十九支曲文,由鶯鶯主唱,既是塑造鶯鶯形象的重場戲,也充分體現了王實甫劇作情景交融、富於文採的特點。
三、朗讀課文,疏通文意(簡介曲學知識,難解字詞參看課文注釋或查詞典)
《西廂記》是一部雜劇,以唱為主,由於古代的音樂沒有音響資料流傳,因此宮調的問題就成為曲學的難點。
宮調是古代戲曲、音樂名詞。是音樂的各種調式,宮調不同,音調就不同。古代音樂有七聲:宮、商、角、變徵、徽、羽、變宮。以宮為主的調式稱「宮」,余稱「調」,合稱「宮調」。元雜劇常用「五宮四調」,即正宮、中呂宮、南呂宮、仙呂宮、黃鍾宮、大石調、雙調、商調、越調,合稱「九宮」。如《竇娥冤》中的《正宮》就是一種宮調。《長亭送別》用正宮,周德清在《中原音韻》中說正宮的聲情是「惆帳雄壯」。可見《長亭送別》這一折的音樂應是惆悵的、悲壯的。
曲牌,俗稱「牌子」,和詞牌一樣,是曲的音樂譜式。比如【端正好】【滾綉球】【叨叨令】等等,每一個曲牌,在韻上必然屬於一種宮調。不同的曲牌在字數、平仄、押韻上往往不同。曲詞是按照一定的曲牌填寫的文字,一般要押韻,講究對仗。
《西廂記》的曲詞歷來被人稱道。朱權在《太和正音譜》中說「王實甫之詞如花間美人,鋪敘委婉,深得騷人之趣。極有佳句,若玉環之出浴華清,綠珠之采蓮洛浦。」《長亭送別》這一折又尤其突出。
旦:女角。 末:男角。 潔:和尚的別稱。課文指長老。長亭:古代道路上每隔十里設一長亭,五里一短亭,供旅行休息用,常常是餞別的場所。
四、整體把握
《西廂記》突破了雜劇一本四折的形式,是五本21折的連本戲。《長亭送別》,共十九支曲文,按時間的推移、情節的發展,可分為四個場面。藝術觸角伸展到人物的心靈深處,集中刻畫的是鶯鶯送別張生時細致復雜的心境、意緒。
送別途中:【端正好】【滾綉球】【叨叨令】
長亭餞別:【脫布衫】【小梁州】【幺篇】【上小樓】【幺篇】【滿庭芳】
【快活三】【朝天子】
臨別叮囑:【四邊靜】【耍孩兒】【五煞】【四煞】【三煞】【二煞】
惜別目送:【一煞】【收尾】
在四個場面中鶯鶯的感情變化:痛→恨→怕→念。
五、賞析第一部分:「送別途中」(長亭路上、趕赴長亭)。
(一)賞析【端正好】
1、其中的景物描寫有何作用?
作用:借凄涼的暮秋景象寫鶯鶯的離愁別恨。(這首曲子化用了范仲淹
⑷ 《此情難愛》最新章節全文閱讀免費下載百度網盤資源,誰有
《此情難愛》網路網盤txt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CHN_eyxx0Bt31c37lmpRXQ
簡介:此情難愛,如果一個人逃跑了四年,出現之後,又拒絕你的求婚,你會怎麼樣呢?起碼對葉遠煙來說,寧瀾就是這么個白眼狼,怎麼也喂不熟的白眼狼。可是偏偏他就放不下她,心甘情願的跟在她身後。她跑,他就追,她拒絕,他就等。他像個耐心極好的獵人,一步一步慢慢的布下陷進,等待他的獵物。這是一個追逐和被愛的選擇,是堅持還是放棄,是等待還是離開。愛情從來就不是兩個人的游戲。
⑸ 《飲水詞》全文。
《飲水詞》全文:
玉池潄液自芳鮮,記得當初病渴年。
抒井只應供爨用,不須全是鳳門泉。
《飲水詞》是清初詞人納蘭性德詞作的一本詞集。《飲水詞》的名字由來為南宋岳珂《桯史·記龍眠海會圖》「如魚飲水,冷暖自知」。納蘭由此命名自己的詞集為《飲水詞》。
作品介紹
」朱祖謀雲:"八百年來無此作者" ,潭獻雲"以成容若之貴……,而作詞皆幽艷哀斷,所謂別有懷抱者也",當時盛傳,「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因為納蘭性德的生活面比較窄的緣故,《飲水詞》在內容上也主要是悼亡、恨別、男女情思、與友人贈答酬唱等幾個方面,詞作基本上不涉及到社會政治生活。
其悼亡之作主要表達的是追念亡妻盧氏之情,寫的真切感人。納蘭還曾出使邊陲,親嘗過遠離家鄉的離情別緒,因此恨別也成為《飲水詞》的一個重要內容。《飲水詞》中大都是真情之作,納蘭本人是主張「詩乃真聲,性情之事也」。而他的詞作也正是他這種主張的具體實踐。
《飲水詞》在語言特色上追求的是「天然去雕飾」,即不過分追求辭藻,他主張自由抒寫性情,反對雕琢矯飾。納蘭反對雕飾,並不是不重視錘煉,而是主張不露斧鑿之痕,藝術上錘煉到歸於自然的程度。
⑹ 嘗五載離別苦,沽酒對朝暝.回首此情難訴,自問有誰聽
蓮葉捧成杯。
◇采蓮曲~隋·殷英童
盪舟無數伴,藕鄉水泗盪輕舟。名蓮自可念?坐看飛霜滿。
岸上誰家遊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楊。
紫騮嘶人落花去,魚戲蓮葉北,一一風荷舉,玉虎牽絲汲井回。秀色粉絕世,小樓吹徹玉笙寒。
◇【思帝鄉】·孫光憲
如何? 遺情情更多。美人笑隔盈盈水。
【采蓮曲】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況復兩心同。預想前秋別,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
◇芙蓉~清·鄭板橋
最憐紅粉幾條痕,水外橋邊小竹門。照影自驚還自惜,西施原住薴蘿村。
◇藕鄉隨思~現代·暇文
曉別安宜古鎮頭!永日水精簾下斂羞蛾,卻上心頭。
【荷花】 清. 石濤
荷葉五寸荷花嬌,貼波不礙畫船搖;
相到薰風四五月,中宵勞夢想,渡襪水沾羅。
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夏日懷友~徐璣
流水階除靜,孤眠得自由。月生林欲曉,雨過夜如秋。遠憶荷花浦,誰吟杜若洲?良宵恐無夢,有夢即俱游。
◇【浣溪沙】·薛昭蘊
傾國傾城恨有餘,幾多紅淚泣姑蘇,倚風凝睇雪肌膚。吳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宮殿半平蕪,藕花菱蔓滿重湖。
◇【南鄉子】·李珣
乘彩舫。
◇詠同心芙蓉~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船進倚荷來, 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亭亭出水中,托根庶非失, 聞歌始覺有人來。
【曉出凈慈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無題·其二】~李商隱
颯颯東風細雨來,能花復能實,
⑺ 蝶戀花是什麼意思
是詞牌名。
所謂 詞牌是漢語填詞所依據的曲調名稱,又稱詞調。宋代以前的詞都是配合音樂歌唱的,有的依調填詞,有的依詞制調,曲調樂譜的名稱即是詞牌。填詞既要求合乎音樂腔調,又要合乎一定的格律,即詞律,如字數、平仄、句式、韻位等。
拓展資料:
蝶戀花,詞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後用作詞牌,本名"鵲踏枝",又名"黃金縷""卷珠簾""鳳棲梧""明月生南浦""細雨吹池沼""一籮金""魚水同歡""轉調蝶戀花"等。
以南唐馮延巳《蝶戀花·六曲闌干偎碧樹》(一作晏殊詞)為正體,此體為雙調六十字,前後段各五句四仄韻,另有變體二種。代表作有李煜《蝶戀花·遙夜亭皋閑信步》、柳永《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蘇軾《蝶戀花·春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