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紗與革命免費小說閱讀
A. 面紗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鏈接:
《面紗》是英國作家威廉·薩默塞特·毛姆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925年。
小說的故事發生在香港和一個叫「湄潭府」的地方。女主人公凱蒂·費恩因為和香港助理布政司查理通姦,被丈夫瓦爾特(細菌學家)發現後脅迫她去了霍亂橫行的湄潭府,最終瓦爾特不幸染病死去,凱蒂回到香港,重投查理懷抱後羞愧不已,最終回到英國和父親和解,並和父親同往巴哈馬群島生活。
B. 《面紗》txt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面紗》([英] 威廉·薩默塞特·毛姆)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PKCIKGtDeGI2x8r_fyhPkQ
書名:面紗
作者:[英] 威廉·薩默塞特·毛姆
譯者:於大衛
豆瓣評分:9.0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6-4-1
頁數:288
內容簡介:
「那描畫的面紗,芸芸眾生稱之為生活」
凱蒂怎麼也琢磨不透,丈夫到底有沒有發現她出軌的秘密——偷情時門把手的轉動、晚餐時意有所指的話語,還有突然要帶她前往霍亂之地的決定,這些都讓凱蒂的神經越綳越緊。終於,忍無可忍的她決定攤牌。然而面紗揭開,愛情的真相與人性的冷漠將她的天真 擊得粉碎。
作者簡介:
威廉·薩默塞特·毛姆 (1874-1965)
小說家,劇作家。現實主義文學代表人物。
畢業於倫敦聖托馬斯醫學院,後棄醫從文。
在現實主義文學沒落期堅持創作,並最終奠定文學史上經典地位。
倡導以無所偏袒的觀察者角度寫作,包容看待人性,
最大限度保持作品的客觀性和真實性,
反對將小說當作「佈道的講壇」而交由讀者自行判斷。
C. 介紹一本革命名題材的小說書名,作者,主要內容。
小說名《鐵骨》
作者: 天子
一個卑微的生命來到戰火紛飛的民國,一次次的挫折與傷痛導致他一次次的迷茫與覺悟,面對軍閥遍布、民不聊生的動盪世界,面對強權、國恥、淪喪、熱血……這個只為了好好活下去而苦心鑽營的麻木看客,不知不覺被捲入一次次的歷史大事件中,糊里糊塗走上了從軍之路。
無可選擇的萬里征程,打造了一個內心執著堅定、外表厚顏無恥的另類軍人,在歷史的夾縫中沉沉浮浮數度生死最終卻能頑強活下來,成為一個絕無僅有令人愛恨交加的鐵骨英雄……
打字不易,如滿意,望採納。
D. 數風流人物最新章節,小說全文免費閱讀,求txt下載
書名:數風流人物
作者:瑞根
狀態:連載中
最後更新時間:2022/6/5
最新章節:壬字卷 第二百九十三節 謀深策遠 ,余韻方休
鏈接: https://pan..com/s/1nJ8ipepcfIrZa4M5SsKnfQ?pwd=imjx
E. 求2006年上映的娜奧米·沃茨,黃秋生,夏雨主演的《面紗》 免費百度網盤資源
《面紗》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vuP3zjivTKj_NskX8Y4Frg
《面紗》由約翰·卡蘭執導的愛情片,改編於索默斯特·毛姆的小說《面紗》,羅恩·內斯萬尼爾擔任編劇,娜奧米·沃茨、愛德華·諾頓、列維·施瑞博爾、黃秋生和夏雨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06年12月29日在中國內地上映。該片講述了20年代倫敦,一心只求擠身上流社會的虛榮女子吉蒂,甘願選擇一段沒有愛情的婚姻下嫁醫生沃特,婚後隨夫移居上海,然而難耐寂寞,旋即搭上英國外交官背夫偷情。面對不忠妻子,沃特毅然決定舉家前往霍亂肆虐的農鄉行醫,作為對她的最大懲罰。浮世紛擾,每天與死亡和絕望擦身而過,夫妻倆卻發現了另一片天地,在遙遠的異鄉第一次走近對方。
F. 席氏革命的txt全集下載地址
《席氏革命》網路網盤txt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J4yFy-RJ7sGsNjNvTOKYCA
簡介:這是一部幻想的童話,也是一部奮斗的傳奇。一個曾經是上上輩子的煉丹師、煉器師,上輩子的服裝設計師——擁有兩輩子記憶的女人,在某次事故後再次帶著記憶重生在一個與之同名同姓的初二女生上,繼而展開一系列有愛故事。看重生後的席氏小女如何攜著與其靈魂契約的玄鐲在異世精彩的生活,將原本內向又自卑的小女生打造成一個全面發展、家庭事業雙贏的完美女人。本文有玄、有雷、有狗血,但更多是溫馨的親情與甜蜜的愛情!

G. 《面紗與革命》txt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面紗與革命》(莉比·菲舍爾·赫爾曼)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q86cm3pd7VAD0xLC73Z05w
書名:面紗與革命
作者:莉比·菲舍爾·赫爾曼
譯者:汪德均
豆瓣評分:6.4
出版社:Fiberead·浙版數媒
出版年份:2016-8-24
內容簡介:
美國姑娘安娜,邂逅來美留學的伊朗青年努里;盡管雙方的宗教與風俗差異極其巨大,他倆依然墜入愛河。安娜與父母一直不大融洽,非常嚮往跟努里回伊朗定居,嚮往獲得努里一家的熱情接納。他倆於1978年結婚,大規模抗議國王的活動也同時興起,不久巴列維國王被推翻,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共和國成立,宗教領袖霍梅尼成為國家最高權威——於是,安娜的世界突然顛倒,生活受到越來越多的限制,她必須重新學會生存,她所熟悉的生活規則全都變了。隨意抓捕、酷刑拷打成了常態;女人必須戴面紗。安娜發現自己已經無法自由地離開這個國家了。隨著整個國家越來越狂熱,安娜徹底絕望,沒人能夠相信,就算是自己的丈夫也不能相信……
作者簡介:
莉比•菲舍爾•赫爾曼,賓夕法尼亞大學歷史與文學學士,紐約大學電影製作碩士,1973年曾在華盛頓播報過水門事件,把尼克松總統趕下了台。曾與人合編《懸疑推理小說創作指南》。
H. 毛姆小說《面紗》經典勵志語錄
《面紗》是英國作家 W.薩默塞特·毛姆創作的一部女性精神覺醒經典之作,同時也是其最具爭議的一部作品。《面紗》以其悲天憫人的情感關照,成為一部藝術的傑作。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推薦關於《面紗》的經典 勵志語錄 以及簡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面紗》經典勵志語錄
1、 我告訴你我哭了,其實,只是想你知道我要放手了。—— 毛姆《面紗》
2、 他說:我知道你愚蠢、輕挑、頭腦空虛,然而,我愛你。 我知道你的企圖、思想、勢利、庸俗,然而,我愛你。 我知道你是二流貨色,然而,我愛你。 ---《面紗》毛姆
3、 安寧,在工作中是找不到的,它也不在歡樂中,也不在這個世界上或者這所修道院中,它僅僅存在於人的靈魂里。 —— 毛姆 《面紗》
4、 有時對人撒謊是不得不為之,但是自欺就不可饒恕了。 —— 毛姆 《面紗》
5、 美麗是上帝賜予的禮物,最罕有、最珍貴的禮物。如果我們幸運地擁有美麗,就應該心懷感激。如果我們沒有,那麼就應該感謝別人的美給我們帶來了愉悅。—— 毛姆《面紗》
6、 我知道你僅僅為了一己之私跟我結婚。我愛你如此之深,這我毫不在意。據我所知,人們在愛上一個人卻得不到回報時,往往感到傷心失望,繼而變成憤怒和尖刻。——薩默塞特?毛姆《面紗》
7、 我想你是對的,我們在對方身上尋找他缺少的品質太傻了。如果一個男人無力博得一個女人的愛,那將是他的錯,而不是她的。——毛姆《面紗》
8、 陰雨天,等待下班,又看到這段話。”據我所知,人們在愛上一個人卻得不到回報時,往往感到傷心失望,繼而變成憤怒尖刻。我不是那樣。我從未奢望你來愛我,我從未設想你會有理由愛我,我也從未認為我自己惹人愛慕。對我來說能被賜予機會愛你就應心懷感激了。——毛姆《面紗》
9、 每當我想到你跟我在一起是愉悅的,每當我從你的眼睛裡看到歡樂,我都狂喜不已。我盡力將我的愛維持在不讓你厭煩的限度,否則我清楚那個後果我承受不了。我時刻關注你的神色,但凡你的厭煩顯現出一點蛛絲馬跡,我便改變方式。一個丈夫的權利,在我看來卻是一種恩惠。 --- [英] 毛姆《面紗》
10、 你會因為受到無情的傷害就停止愛一個人么?——毛姆《面紗》
11、 我持懷疑,我懷疑他們的理想是否鏡花水月,並非如此重要。她們的生活本身就已經成為美麗的東西。我有一種想法,覺得唯一能使我們從對這個世界的嫌惡中解脫出來的就是縱使世事紛亂,人們依然不斷創造出美的事物,人們描摹的繪畫,譜寫的樂曲,編撰的書籍和人們的生活。——毛姆《面紗》
12、 我從來都無法得知,人們究竟為什麼會愛上另一個人,我猜也許我們的心上都有一個缺口,它是個空洞,呼呼地往靈魂里灌著刺骨的寒風,所以我們急切地需要一個正好的形狀的心來填上他,就算你是太陽一樣完美的正圓形,可是我心裡的缺口,或許恰恰是個歪歪扭扭的鋸齒形,所以你填不了。 —毛姆《面紗》
13、 我知道你愚蠢、輕佻、頭腦空虛,然而我愛你。 我知道你的企圖、你的思想,你的勢利和庸俗,然而我愛你。 我知道你是個二流貨色,然而我愛你。“——《面紗》毛姆
14、 我對你根本沒抱幻想,我知道你愚蠢、輕佻、頭腦空虛,然而我愛你。我知道你的企圖、你的理想,你勢利、庸俗,然而我愛你。我知道你是個二流貨色,然而我愛你。為了欣賞你所熱衷的那些玩意我竭盡全力,為了向你展示我並非不是無知、庸俗、閑言碎語、愚蠢至極,我煞費苦心。——《面紗》毛姆
15、 我不懂的事情實在太多。生活是那樣的奇特、陌生。我就像一個一輩子坐井觀天的人,一下子看見了大海。我喘不過氣來,同時又興致盎然。我不想死,我想活下去。我感到了新的希望。我就像一個頑固的老水手,又升起帆向著未知的大海起航了。我的心渴求著未知的世界。——毛姆《面紗》
16、 曾經我以為,愛就是這么簡單的事情,任何人都可以走到一起 ,相處的久了自然就會有愛。如今我才懂得,愛是消耗品,它不會從少到多,更不會無中生有 。熱烈相愛的兩個人有一天也會走到無愛 ,那麼原本無愛的人呢,只會走到憎恨吧 ——那種恨,是不被理解,不得自由的重負和孤獨 。——毛姆《面紗》
17、 從來都無法得知,人們是究竟為什麼會愛上另一個人。我猜也許我們心上都有一個缺口,呼呼往靈魂里灌著寒風,我們急切需要一個正好形狀的心來填上它,就算你是太陽一樣完美正圓形,可是我心裡的缺口,或許恰恰是個歪歪扭扭的鋸齒形,你填不了。--毛姆《面紗》
18、 人們在愛上一個人卻得不到回報時,往往感到傷心失望,繼而變成憤怒和尖刻。—— w.薩默塞特?毛姆 《面紗》
19、 人們是究竟為什麼會愛上一個人,我猜也許我們的心上都有一個缺口,它是個空洞,呼呼的往靈魂里灌著刺骨的寒風,所以我們很需要一個正好形狀的心來填上它。 ——毛姆《面紗》
《面紗》內容簡介
容貌嬌美又愛慕虛榮的英國女子凱蒂,為了避免自己變成一位老姑娘,接受了生性孤僻的醫生瓦爾特·費恩的求婚。她離開了上世紀20年代倫敦浮華而空虛的社交圈,隨瓦爾特遠赴神秘的東方殖民地——香港。
對婚姻感到不滿和無趣,凱蒂開始悄悄與令她芳心旌搖的香港助理布政司查理·唐生偷情。瓦爾特發現妻子的不忠後,孤注一擲,開始了他奇特而可怕的報復計劃:凱蒂必須隨他前往遙遠的中國內地,去平息一場正值瘋狂流行的霍亂瘟疫。在異國美麗卻凶險的環境中,他們經歷了在英國家鄉的舒適生活中無法想像和體驗的情感波瀾……
在毛姆的作品中,本書是最受讀者歡迎卻也最為評論家所詬病的作品。小說在結尾讓凱蒂意識到女人的一生不能只是為了和男人睡覺並依附於他——“唯一彌足珍貴的是對責任的愛,當愛與責任合而為一,你就將是崇高的,你將享受無法言表的幸福。”——而在今天來看,這個結尾實在不夠現實,也不夠公平——沒有人應為自己的錯誤永遠背負十字架!
《面紗》作者簡介
W.S.毛姆,英國現代著名小說家和劇作家,1874年1月25日生於巴黎,曾先後就讀於坎特博雷的國王學校和德國海德堡大學,後到聖托馬斯醫院學醫。
他的首部長篇小說《蘭貝斯的麗莎》於1897年發表。1915年,他的傑作《人性的枷鎖》問世,1919年《月亮與六便士》的出版確立了他作為長篇小說家的地位。他的 其它 著作有長篇小說《刀鋒》、旅行札記《在中國屏風上》及各種 散文 、短篇小說集等。
I. 《我在伊朗長大1面紗》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我在伊朗長大1》([伊朗] 瑪贊·莎塔碧)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KUBlmFiHwbArETvxyo5aQg
書名:我在伊朗長大1
作者:[伊朗] 瑪贊·莎塔碧
譯者:馬愛農
豆瓣評分:9.2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年份:2006-4
頁數:71
內容簡介:
《我在伊朗長大》全系列共四冊,在法國推出時大獲好評,被譯成十多種文字,並獲得了包括2004年德國法蘭克福書展「最佳漫畫獎」等多個漫畫書大獎。
這套連環圖述說了一個伊朗小女孩在伊斯蘭革命時期的成長故事。這個小女孩經歷了國王被推翻、伊斯蘭革命、與伊拉克戰爭等國家大事。作者瑪嘉·莎塔碧述說的正是她本人的成長經驗。
作者運用簡單的線條和黑白對比帶出這個震撼人心的故事。大量黑色的運用令畫面充滿力量。隨著主角Marji的成長,讀者可以深入地了解伊朗的歷史、政治和文化。
作者簡介:
瑪贊·莎碧(Marjane Satrapi)於1969年出生於伊朗的雷什特(Rasht)。她在德黑蘭長大,在那裡的法語公立學校學習,之後去維也納,後又去斯特拉斯堡學習插圖藝術。她寫過幾本兒童讀物,創作的插圖發表在世界各地的報刊雜志上,包括《紐約人》和《紐約時報》。她目前住在巴黎。
J. 我讀毛姆的四大名篇第三本《面紗》——怨憎有什麼偉大(下篇)
讀大學的時候一個偶然的機會讀到此書。那時讀的書太少,經歷得也少,還不懂得了解作家和創作背景,只是當故事去讀。很多深意讀不出來,只是因為老師們都在強調盡量多讀的重要,才把《美的歷程》和《昆侖》《滄海》、《士與中國文化》和《上海寶貝》、《活著》和《綴網勞蛛》放在一塊讀,判斷的標准只有「好看」與否。盡管難以登堂入室,還是堅持做做筆記。
事實上,多年後重翻自己的記錄,那上面相當一部分內容都已忘卻,驚訝有的書自己原來早就看過,更不要說喜歡的詩詞見一次抄一次卻至今背不出來,能記住的只有那些印象最深刻、觸動最大的人和事。
因此前面寫的感悟都是復觀時的初體驗。
故事與敘事的魅力無法打動無知的我,只有看到「歐洲人是野蠻人,中國人才是文明人」時才稍稍眼前一亮,其後毛姆描寫的山頭牌坊、面黃肌瘦眼神空洞的難民、老子的道以及滿洲女人家中的陳設才讓我覺得有點收獲。
可笑的是,那時競懷有收集一切外國人對中國人不實評價或描寫的雄心,盼望著厚積薄發有朝一日一條一條地駁斥回去。
那時,剛好趕上國內2012年抵制日貨的高潮,各地打砸日本車的新聞屢見不鮮,才欣賞完勒布朗初登王座君臨天下的神姿,還沉浸在商業體育聯盟營造出的幸福感中,雖然隱約意識到合資車里也有國人的勞動,但我也分不清到底要怎麼愛國。
所幸今天的我可以確信——盲目的怨憎絕對不會指向偉大。
接下來,自然還是現實主義。
我的想法依然關於當今的創作。
毛姆說:「情節和人物形象緊密相關,你很難憑空想像出一個人物形象。當你想像出一個人物形象時,你會自然而然地想像他在特定的環境中做著特定的事,這樣,這個人物,和他的行事原則是一並構思成型的。」
他說的是文本內在,我想表達的是內容與形式:文學存在的形式當然隨時代發展而改變,易中天也說大家覺得這個東西沒用,恰恰是因為它太有用了,已經深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致我們察覺不到。
文壇式微,各大流媒體創作平台勃興,比如地球知識局、農民工作家萬小刀、以及六神磊磊讀金庸、呦呦鹿鳴、李維東自然生態保護服務工作室、疆還是勞的辣、細說電影等等公眾號、頭條號我都挺關注,去年也注冊了豆瓣、知乎和賬號,上述內容超越了文學的范疇,但人類的表達永遠無法讓文字徹底缺席。
看著當年明月、天下霸唱、愛潛水的烏賊甚至papi醬、李子柒們賺的盆滿缽滿,我不否認自己眼花耳熱。
余秋雨、於丹、陳果之流俱往矣,但鳳歌、滄月、步非煙、小椴、盛顏、馬舸、時未寒、方白羽們隱沒江湖也讓人唏噓不已,更何況小小年紀寫出《江湖歌者》的小號鯊魚曾被讀高中的我驚為天人,如今卻難覓蹤影。
已為人父的韓寒幾乎成了有良心的公知,而火遍大江南北的哈佛女孩又去了哪裡?
郭敬明的《幻城》也讓上初中的我淚流滿面,某一期《小時代》雜志還是我的成年禮,說來可笑,他已被影迷們罵成了狗。
談戀愛的時候,我老婆還曾推薦我用「得到」優化學習,但我早就看出羅振宇販賣焦慮必不長久,可他也明確表示自己只是個商人,這就無可厚非了……
不可否認,自媒體是個好東西,它為文青們提供的流量意味著廣闊的天地,但借機叩問良知、裹挾群怨確乎與囤積居奇賣口罩發國難財一樣有違道義,收割怨懟暫時獲得了海量的打賞,可那與現實主義的出路有什麼關系?
林孤小姐公眾號為我素喜,針砭時弊,敢言敢怒,筆鋒犀利,有理有據。可那篇《後續:那個13歲的人渣,精心策劃了一場謀殺》裡面「他家住一樓,血跡就順著他家門口一直延伸到樹叢,他家裡也全都是血跡,血都順著樓梯流下來了」的表述被證明確不屬實。
我的高中歷史老師徐方君在講法國大革命時說過:「法國人民的血特別容易熱,中國人民的也是」,通過林孤得知大連少年殺人案的我也曾怒發沖冠激動萬分地寫下這樣的話:
「蘇童在長篇《米》里描寫過一個才十歲就能把自己親妹妹捂死在糧食堆里的米生,因為米生的父親就有著喋血街頭的背景。只是想不到更加恐怖的劇情會在生活中上演。父母養孩子不容易,不僅要養還要教育,不僅要讓自己的孩子有教養,還要提防懶得教養的父母生下來的那些敗類!」
那麼結尾可能有些突兀,事實上我也的確不知道路在何方:
讀圖時代,快餐文化盛行,甚至許多業已成功的大號都選擇轉做漫畫式的圖文。
講究慢工出細活的現實主義創作未必能夠引發廣泛共鳴,精耕細作的寫手們看不到出頭之日。
想要緊追熱點、勇擔道義卻必須懂得調動大眾的情緒,搜集素材不一定要面面俱到,更不能小心求證直到人們視線轉移。
正如我也曾為李心草義憤填膺,可有幾個人能做到密切關注至今?
最後,摘錄《面紗》里我標記的前文未能提及的經典段落如下,必須聲明,這是書里的原話,毛姆寫就,蔡春露譯成,與我沒半點關系!你且去品,然後決定要不要讀原著:
好啦,別傻啦。美貌是上帝賜予的禮物,最稀少最珍貴的禮物,如果我們有幸能夠擁有美貌,那就應當感恩,如果我們沒有美貌,那就應當感恩擁有美貌的人給我們帶來的愉悅。」
瓦爾特的身體輕輕動了一下,或者說是露出要動的意思——那動作那麼輕,如同一絲微風,你感覺不到,但卻在平靜的水面上泛起漣漪。
我有一種想法,覺得唯一能夠使人們對生存世界不懷厭惡之情的是:不時從混亂中創造出來的美。人們畫的畫,創作的音樂,寫就的書,過著的生活。而這些當中最富含美的是美麗的人生,那是件完美的藝術作品。
凱蒂好奇,人們心裡是不是都藏著可恥的秘密,小心翼翼地提防著別人窺探。
命運弄人啊!賈斯汀夫人一輩子費盡心機、苦心經營想得到的東西——雖然因為屢遭挫折而有所改變——卻到死都沒能知道:她的夙願實現了。
未完待續……
(感謝熱愛閱讀的你,感謝善良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