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說免費 » 別對老子笑小說免費閱讀

別對老子笑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時間: 2022-09-08 17:10:55

⑴ 我是天王老子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我是天王老子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陽光下暴曬了一天的青州市,在夜幕降臨之後逐漸變得涼爽起來。此刻雖然已經接近凌晨一點多的時間,但是,整個青州的道路上仍然是人來人往,川流不息。
道路兩側的娛樂場所上面的霓虹燈早已經開始閃耀,夜幕下的青州已經變成了一個不夜城。
蘇楊走在道路兩側,手中的啤酒瓶向著遠處重重的扔了過去。如果有人看到他現在的模樣,一定會發現此刻他的眼角邊流有兩道清晰的淚痕。
今天是他師父三周年的忌辰,蘇楊甚至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從陵園下來的。此刻,他的腦海中滿是師父他老人家的身影。
「來人啊!抓小偷了!快抓小偷了!」
遠處,一個老闆裝扮的男子正大聲呼救著。不過,周圍的人群都是看熱鬧的。這個年代,人心已經變得冰冷起來。那身穿迷彩服的男子輕身一躍,直接翻過了護欄,然後消失的無影無蹤,緊接著,便是那位老闆滔滔不絕的謾罵聲。
望此,蘇楊冷笑了一聲,輕輕的搖了搖頭,繼續向前走去。
像這種事情,在夜幕下的青州市早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搶……

⑵ 推薦適合高中生閱讀的小說

①《傲慢與偏見》(英國,奧斯丁)
②《罪與罰》(俄國,陀思妥耶夫斯基)
③《戰爭與和平》(俄國,托爾斯泰)
④《美國獨立宣言》(美國,托馬斯·傑弗遜)
⑤《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美國,馬克·吐溫)
⑥《草葉集》(美國,惠特曼)
⑦《麥田守望者》(美國,塞林格)
⑧《紅字》(美國,霍桑)
⑨《憤怒的葡萄》(美國,斯坦貝克)
一、文化經典(4部)
1. 《老子》/[春秋]老子:中國道家學說的開山之作
2.《論語》/[春秋]孔子:東方人的「聖經」,垂範千古的儒家經典
3. 《莊子》/[戰國]莊周:以汪洋恣肆之筆,寫驚俗駭世之論
4. 《孟子》/[戰國]孟軻:睹斯人風標,養浩然之氣
二、小說(30部)
5. 《三國演義》/[明]羅貫中:三個帝國羅曼史,成敗興亡笑談中
6. 《紅樓夢》/[清]曹雪芹、高鶚:一部網路全書式的奇書
7. 《吶喊》/[現代]魯迅:對現代中國歷史命運的洞察
8. 《家》/[現代]巴金:青春是美麗的
9. 《子夜》/[現代]茅盾:都市空間·時代性·革命現實主義
10. 《駱駝祥子》/[現代]老舍:舊中國北平城裡一個人力車夫祥子的悲劇故事
11. 《邊城》/[現代]沈從文:邊地風情的長軸畫卷
12.《圍城》/[當代]錢鍾書:一位智者對人性的洞察與調侃
13.《花季·雨季》/[當代]郁秀:為中學生寫中學生的小說揭開新的一頁
14. 《射鵰英雄傳》/[當代]金庸:自此後再也無人懷疑金庸的小說巨匠地位
15. 《塵埃落定》/[當代]阿來:傻子與智者的交匯,先進與落後的融合
16. 《魯濱遜漂流記》/[英]笛福:英國文學史上的第一部長篇小說
17. 《匹克威克外傳》/[英]狄更斯:真實地描寫了十九世紀初的英國社會
18. 《簡·愛》/[英]夏洛蒂·勃朗特:世界女權運動的圖騰柱
19.《傲慢與偏見》/[英]簡·奧斯汀:十九世紀初英國的關於愛與價值的經典故事
20. 《歐也妮·葛朗台》/[法]巴爾扎克:《人間喜劇》中的代表作品之一
21.《巴黎聖母院》/[法]維克多·雨果:善惡美醜的鮮明對比
22.《紅與黑》/[法]司湯達:法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奠基之作
23.《莫泊桑短篇小說選》/[法]莫泊桑:寶石上的各個校面,共同折射出燦爛的光芒
24. 《約翰·克利斯朵夫》/[法]羅曼·羅蘭:真正的英雄的描述
25.《少年維特之煩惱》/[德]歌德:拿破崙遠征埃及隨身攜帶的書
26. 《契訶夫短篇小說選》/[俄]契訶夫:從最平常的現象中揭示生活本質
27. 《復活》/[俄]列夫·托爾斯泰:偉人暮年心靈的穩健和悲天憫人的大氣
28.《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蘇聯]奧斯特洛夫斯基:理想主義的旗幟與人生的教科書
29. 《老人與海》/[美]歐內斯特·海明威: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
30. 《歐·亨利短篇小說》/[美]歐·亨利:美國的莫泊桑,美國生活的幽默網路全書
31.《飄》/[美]瑪格麗特·米切爾:那場隨風而逝的戰爭
32. 《麥田裡的守望者》/[美]塞林格:一本「大大地影響了好幾代美國青年」的書
33. 《堂·吉訶德》/[西班牙]米蓋爾·台·塞萬提斯:騎士風尚的飄逝
34.《百年孤獨》/[哥倫比亞]加西亞·馬爾克斯: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
三、詩歌(10部)
35.《詩經》/[商周]民間:中國先秦時期的網路全書
36.《唐詩三百首》/[清]蘅塘退士:不會做詩也會吟
37.《宋詞選讀》
38.《元明清散曲精選》
39. 《女神》/[當代]郭沫若:我國新詩的奠基之作
40. 《繁星·春水》/[當代]冰心:微帶著憂愁,微含著哲理
41. 《雪萊抒情詩選》/[英]雪萊: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42. 《草葉集》/[美]惠特曼:哪裡有土,哪裡有水,哪裡就長著草
43. 《普希金詩選》/[俄]亞歷山大·普希金:常讀常新
44.《泰戈爾詩選》/[印度]泰戈爾:哲人絕唱,詩界豐碑

⑶ 老子止笑譚by朱邦復全本txt在線小說免費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Yt3hm4Vaxuf0X0ijI1huQ


提取碼:w6rc
吾讀書不多,因好自作主張,每每見雲山鬱郁,淺嘗輒止。因發展中文自然語言,多年來訓練學生,皆以中華文化之精髓為題材。沈紅蓮有心保存,每講必錄,迄今錄音帶達數百餘卷。沈獨好老子《道德經》,於二度講解時,發現錄音帶整理耗神費時,故特此編著講義,以便整理編輯。

⑷ 求幾本好看的小說,早已成名的大神小說不要推薦了我都看過,然後女頻,言情不要至於沈美更TM滾蛋老子性

10.大周皇族
天地二魂常在外,唯有命魂住其身。命魂住胎,衍化七魄。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從命魂住胎開始的,但方雲的生命,卻是從終結的那一刻開始的……真正的皇族,不是來自於血統的傳承,而是來自命格和靈魂層面的高貴!
9.神墓
神死了……魔滅了……我還活著……為什麼?為何讓我從遠古神墓中復出,我將何去何從?」神魔陵園除了安葬著人類歷代的最強者、異類中的頂級修煉者外,其餘每一座墳墓都埋葬著一位遠古的神或魔,這是一片屬於神魔的安息之地。 一個平凡的青年死去萬載歲月之後,從遠古神墓中復活而出,如林的神魔墓碑令青年感到異常震撼。悠悠萬載,滄海桑田。原本有一海峽之隔的仙幻大陸和魔幻大[1]陸相連在了一起,道法與魔法並存,真氣與斗氣同在,東方神龍與
西方巨龍共舞……絕代佳人,纏綿的愛情;恐怖絕地,玄異的驚險之旅;遠古遺聞,失落的傳說;眾神之秘,不滅的神之遺跡……神秘的東方修道者、奇詭的西方魔法師、無敵的東方武者、至強的西方龍戰士,演繹出一曲驚心動魄的傳奇…….
神書,開始很單調,但後來很好看,讓人慾罷不能。
8.仙逆
主角一步一個腳印,沒有過分的天賦,沒有好到爆的運氣。
7.誅仙
當年boss,現在看也很棒!
6,斗羅大陸
唐三穿越到斗羅大陸後憑借先天滿魂力雙武魂和唐門暗器與史萊克學院的一眾朋友克服重重困難逐漸走向大陸巔峰。 斗羅大陸在此期間與真身為十萬年魂獸的小舞相愛,然而小舞為了救他獻出了她的十萬年魂環。唐三與小舞的凄美愛情能否在這斗羅大陸的世界得以繼續?唐門暗器來到斗羅大陸,唐三武魂覺醒,他能否在這片武魂的世界重塑唐門輝煌?
5,星辰變
一部背景極大的奇幻修真小說,而主角秦羽則是一位王爺的三世子,《星辰變》講述的就是他得到一塊流星淚後的故事。無意之中,秦羽更是發現了海外修真界的『九劍』傳說,一時間風起雲涌,無數修真者為之瘋狂,這場爭奪覆蓋了海外修真界,包括潛龍大陸。
4.盤龍
《盤龍》,是網路寫手「我吃西紅柿」創作的西方玄幻類小說,目前已經完本。大小的血睛鬃毛獅,力大無窮的紫睛金毛猿,毀天滅地的九頭蛇皇,攜帶著毀滅雷電的恐怖雷龍……這里無奇不有,這是一個廣博的魔幻世界。強者可以站在黑色巨龍的頭頂遨遊天際,恐怖的魔法可以焚燒江河,可以毀滅城池,可以夷平山嶽……這本書,講述了一個擁有『盤龍戒指』的少年的夢幻旅程。
與星辰變是兩部曲。
3.斗破蒼穹
有人肯定要說大名鼎鼎的斗破才第三?我想說斗破bug太多,行文不嚴謹,只是情節流暢度好,如果你看了1,2,肯定就覺得斗破不過如此了。
2.吞噬星空
番茄神書,寫未來的書一般都很空泛,但是番茄大大寫的很棒,引人入勝,有著奇妙的想像!推薦看看。
1.遮天
冰冷與黑暗並存的宇宙深處,九具龐大的龍屍拉著一口青銅古棺,亘古長存。
這是太空探測器在枯寂的宇宙中捕捉到的一幅極其震撼的畫面。
九龍拉棺,究竟是回到了上古,還是來到了星空的彼岸?
一個浩大的仙俠世界,光怪陸離,神秘無盡。熱血似火山沸騰,激情若瀚海洶涌,慾望如深淵無止境。
登天路,踏歌行,彈指遮天。
熱血與激情是主旋律

⑸ 《道德經全文及譯文》作者:老子TXT下載

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也①,非恆道也②。名可名也③,非恆名也。無名④,萬物之始也;有名⑤,萬物之母也⑥。故恆無欲也⑦,以觀其眇⑧;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徼⑨。兩者同出,異名同謂⑩。玄之又玄⑾,眾眇之門⑿。
[譯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語來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語來表述的,它並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辭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說明的,它並非普通的「名」)。「無」可以用來表述天地渾沌未開之際的狀況;而「有」,則是宇宙萬物產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從「無」中去觀察領悟「道」的奧妙;要常從「有」中去觀察體會「道」的端倪。無與有這兩者,來源相同而名稱相異,都可以稱之為玄妙、深遠。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奧,而是玄妙又玄妙、深遠又深遠,是宇宙天地萬物之奧妙的總門(從「有名」的奧妙到達無形的奧妙,「道」是洞悉一切奧妙變化的門徑)。
[注釋]
①第一個「道」是名詞,指的是宇宙的本原和實質,引申為原理、原則、真、規律等。第二個「道」是動詞。指解說、表述的意思,猶言「說得出」。
②恆:一般的,普通的。
③第一個「名」是名詞,指「道」的形態。第二個「名」是動詞,說明的意思。
④無名:指無形。
⑤有名:指有形。
⑥母:母體,根源。
⑦恆:經常。
⑧眇(miao):通妙,微妙的意思。
⑨徼(jiao):邊際、邊界。引申端倪的意思。
⑩謂:稱謂。此為「指稱」。
⑾玄:深黑色,玄妙深遠的含義。
⑿門:之門,一切奧妙變化的總門徑,此用來比喻宇宙萬物的唯一原「道」的門徑。
[引語]
老子破天荒提出「道」這個概念,作為自己的哲學思想體系的核心。它的涵義博大精深,可從歷史的角度來認識、也可從文學的方面去理解,還可從美學原理去探求,更應從哲學體系的辯證法去思維……
哲學家們在解釋「道」這一范疇時並不完全一致,有的認為它是一種物質性的東西,是構成宇宙萬物的元素;有的認為它是一種精神性的東西,同時也是產生宇宙萬物的泉源。不過在「道」的解釋中,學者們也有大致相同的認識,即認為它是運動變化的,而非僵化靜止的;而且宇宙萬物包括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等一切運動,都是遵循「道」的規律而發展變化。總之,在這一章里,老子說「道」產生了天地萬物,但它不可以用語言來說明,而是非常深邃奧妙的,並不是可以輕而易舉地加以領會,這需要一個從「無」到「有」的循序漸進的過程。
[評析]
在這一章里,老子重點介紹了他的哲學范疇——「道」。道的屬性是唯物的還是唯心的?這是早已存在的一個問題,自古及今,它引起許多學者的濃厚興趣。在歷史上,韓非子生活的時代距離老子比較近,而且他是第一個為《道德經》作注的學者。關於什麼是道,在《解老》中,韓非子這樣說:「道者,萬物之所(以)然也。萬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萬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這表明,韓非子是從唯物的方面來理解老子的「道」的。在《史記》中,司馬遷把老子與韓非子列入同傳(還附有莊子、申不害),即認為韓、庄、申「皆原於道德之意,而老子深遠矣。」漢代的王充在《論衡》一書中,同樣認為老子的「道」的思想是唯物論的。但是從東漢末年到魏晉時代,情形有了變化。一些學者體會老子哲學所謂「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的妙義,肯定宇宙的本體只有一個「無」,號稱玄學。隨後佛學傳入中國並漸漸興盛起來,玄與佛合流,因而對「道」的解釋,便倒向唯心論方面。宋明時期的理學家同樣吸取了佛學與玄學思想,對老子的「道」,仍舊作了唯心主義解釋。總之,「道」是唯物還是唯心論,學者們一直有根本不同的看法。

[解讀] 「道」的革命性和權威性
「道」這個哲學概念,首經老子提出。
這個頗帶東方神秘主義的名詞,在《老子》一書中頻頻出現,它有時似乎在顯示宇宙天地間一種無比巨大的原動力;有時又在我們面前描畫出天地混沌一片的那種亘古蠻荒的狀態;或展示天地初分,萬物始生,草萌木長的一派蓬勃生機,如此等等。
從老子對「道」的種種構想中,我們完全可以體味到他對「道」的那種近乎虔誠的膜拜和敬畏的由來。老子對「道」的尊崇,完全源於對自然和自然規律的誠信,這完全有別於那個時代視「天」和「上帝」為絕對權威的思想觀念。「道」,對老子來說,僅僅是為了徹底擺脫宗教統治而提出的一個新的根據,它比「上帝」更具權威性。
老子的「道」是具有一種對宇宙人生獨到的悟解和深刻的體察,這是源於他對自然界的細致入微的觀察和一種強烈的神秘主義直覺而至。這種對自然和自然規律的著意關注,是構成老子哲學思想的基石。
源於一種生物學上的意義,人類與自然的關系,無論在精神上亦或在物質方面,從古迄今,都表現為一種近乎原始的依賴性,有如嬰兒之對母體。古人有雲:「人窮則反本。」這個所謂的「本」,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講,也就是指「自然」,這個人類和萬物的母親。屈原長詩《天問》為什麼會提出許多對宇宙天體、歷史、神話和人世方面的疑問?當他對政治前途和黑暗現實感到失望時,很自然地會產生一種對自然的返歸心態和求助願望。出於一種對現實的不滿和焦慮,推本極源,急切希望找到人在神秘的自然力面前的合適位置。

弗洛伊德的「快樂原則」說,論述了文明給人類帶來物質利益的同時,也給人類的精神帶來了極為沉重的壓抑,這是文明之一大缺憾。然而他所說的人類天生的追求快樂的原則,也正是建立在人和自然的諧合關繫上。今天,人們在生活需求和文化思想方面涌動的「回歸自然」潮流,不也是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解釋了古代學家們對宇宙自然竭力盡智地探索的原因嗎?由此我們也可理解老子哲學里尊崇自然,否決知識,追求「小國寡民」的政治生活,以及對「道」純朴本性和神秘的原始動力的渲染的歷史原因所在了。
春秋戰國時期,王權上移,陪里執命,政治和社會關系均發生了急劇的變化。而當現實社會中的氏族制束縛著歷史的發展,舊有的「天命觀」和「天道觀」同樣也束縛著思想的發展。老子形而上學的「道」的提出,是從對自然史的認識上尋找否決「天命觀」「天道觀」的理論根據,因而具備了中國古代哲學史的革命性和合理性。
第二章
第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惡已①;皆知善,斯不善矣②。有無之相生也③,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刑也④,高下之相盈也⑤,音聲之相和也⑥,先後之相隨,恆也。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⑦,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也⑧,為而弗志也⑨,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譯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那是由於有醜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那是因為有惡的存在。所以有和無互相轉化,難和易互相形成,長和短互相顯現,高和下互相充實,音與聲互相諧和,前和後互相接隨——這是永恆的。因此聖人用無為的觀點對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聽任萬物自然興起而不為其創始,有所施為,但不加自己的傾向,功成業就而不自居。正由於不居功,就無所謂失去。
[注釋]
①惡已:惡、丑。已,通「矣」。
②斯:這。
③相:互相。
④刑:通「形」,此指比較、對照中顯現出來的意思。
⑤盈:充實、補充、依存。
⑥音聲:漢代鄭玄為《禮記•樂記》作注時說,合奏出的樂音叫做「音」,單一發出的音響叫做「聲」。
⑦聖人居無為之事:聖人,古時人所推崇的最高層次的典範人物。居,擔當、擔任。無為,順應自然,不加干涉、不必管束,任憑人們去幹事。
⑧作:興起、發生、創造。
⑨弗志:弗,不。志,指個人的志向、意志、傾向。
[引語]
本章內容分兩層次。第一層集中鮮明的體現了老子樸素的辯證法思想。他通過日常的社會現象與自然現象,闡述了世間萬物存在,都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關系,論說了對立統一的規律,確認了對立統一的永恆的、普遍的法則。
在前一層意思的基礎上,展開第二層意思:處於矛盾對立的客觀世界,人們應當如何對待呢?老人提出了「無為」的觀點。此處所講的「無為」不是無所作為,隨心所欲,而是要以辯證法的原則指導人們的社會生活,幫助人們尋找順應自然、遵循事物客觀發展的規律。他以聖人為例,教導人們要有所作為,但不是強作妄為。學術界有人認為第一章是全書的總綱;也有人認為前兩章是全書的引言,全書的宗旨都在其中了。
[評析]
無論學術界在「道」的屬性方面的爭論多麼激烈,學者們都一致認為老子的辯證法思想是其哲學上的顯著特徵。老子認識到,宇宙間的事物都處在變化運動之中的,事物從產生到消亡,都是有始有終的、經常變的,宇宙間沒有永恆不變的東西。老子在本章里指出,事物都有自身的對立面,都是以對立的方面為自己存在的前提,沒有「有」也就沒有「無」,沒有「長」也就沒有「短」;反之亦然。這就是中國古典哲學中所謂的「相反相成」。本章所用「相生、相成、相形、相盈、相和、相隨」等,是指相比較而存在,相依靠而生成,只是不同的對立概念使用的不同動詞。
在第三句中首次出現「無為」一詞。無為不是無所作為,而是要按照自然界的「無為」的規律辦事。老子非常重視矛盾的對立和轉化,他的這一見解,恰好是樸素辯證法思想的具體運用。他幻想著有所謂「聖人」能夠依照客觀規律,以無為的方式去化解矛盾,促進自然的改造和社會的發展。在這里,老子並非誇大了人的被動性,而是主張發揮人的創造性,像「聖人」那樣,用無為的手段達到有為的目的。顯然,在老子哲學中有發揮主觀能動性,去貢獻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眾的事業的積極進取的因素。
[解讀] 樸素辯證法的閃光
樸素的辯證法,是老子哲學中最有價值的部份。在中國的哲學史上,還從來沒有誰像他那樣深刻和系統地揭示出了事物對立統一的規律。老子認為,事物的發展和變化,都是在矛盾對立的狀態中產生的。對立著的雙方互相依存,互相聯結,並能向其相反的方向轉化。而這種變化,他把它認為是自然的根本性質,「反者,道之動也」(第四十章)。老子的辯證法是基於對自然和社會綜合的概括,其目的在於找到一種合理的社會生活的政治制度的模式。他所提出的一系列的對立面,在人類社會生活中隨處可見,如善惡、美醜、是非、強弱、成敗、禍福等,都蘊含著豐富的辯證法原理。譬如說,如果人們沒有對美好事物的認定和追求,也就不會產生對丑惡現象的唾棄;當你還沉浸在幸福或成功的喜悅中時,或許一場災禍或不幸正悄悄臨近。
有個哲學家說過:人們講得最多的,卻往往是他最不了解的,人們對部分事物和表面現象的關注,常常會忽視整體的隱藏在深層次的、最本質的東西。宋代大詩人蘇東坡在《題西林壁》一詩中寫道:「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富於哲理的詩句。表述了對事物全體與部分、宏觀與微觀、現象與本質等諸種關系的領悟,這富於啟迪性的人生哲理,與老子的辯證法有異曲同工之妙。如果我們站在歷史的高度上,會發現人類文明的進步是在真理與謬誤、美與丑、進步與落後等矛盾斗爭中前進的。而辯證法的豐富內涵就包含在全部人類文明史中。
老子的樸素辯證法,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傳統文學藝術中有不少體現辯證思維的范疇,就與之有明顯的淵源聯系。例如「有」與「無」,出自老莊哲學,「有無相生」體現了事物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實際也體現了藝術創作的辯證關系。後世的作家、藝術家,他們逐步從老莊哲學中引申出了這樣一種思想:通過「有聲」、「有色」的藝術,而進入「無聲」、「無色」的藝術深層境界,才是至美的境界。與之相關,「虛」與「實」的概念也隨之應運而生,而「虛實相生」理論也成為中國古代藝術美學中獨具特色的理論。
「奇」與「正」這對范疇涉及藝術創作中整齊與變化相統一的創造、表現方法,為中國古代作家、藝術家所常用。「正」指正常、正規、正統、整齊、均衡,「奇」指反常、怪異、創新、參差、變化,二者在藝術創造中是「多樣統一」規律的具體表現之一。在創作者們看來,其意味著事物與事物或形式因素之間既有對稱、均衡、整齊以有參差、矛盾、變化,彼此相反相成,正中見奇,奇中有正,奇正相生,於是產生出和諧的、新穎的藝術美。倘若尋根究源,「奇」與「正」作為對立的哲學范疇,正始見於《老子》五八章:「正復為奇」。而將這對范疇移用於文學理論中,則始於劉勰《文心雕龍》。
不容否認,在中國哲學辯證法發展史上,老子的學說及其影響值得大書特書一筆。
第三章
[原文]
不上賢①,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②,使民不為盜③;不見可欲④,使民不亂。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⑤,實其腹,弱其志⑥,強其骨,恆使民無知、無欲也。使夫知不敢⑦、弗為而已⑧,則無不治矣⑨。
[譯文]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導使老百姓不互相爭奪;不珍愛難得的財物,導使老百姓不去偷竊;不顯耀足以引起貪心的事物,導使民心不被迷亂。因此,聖人的治理原則是:排空百姓的心機,填飽百姓的肚腹,減弱百姓的競爭意圖,增強百姓的筋骨體魄,經常使老百姓沒有智巧,沒有慾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為造事。聖人按照「無為」的原則去做,辦事順應自然,那麼,天才就不會不太平了。
[注釋]
①上賢:上,同「尚」,即崇尚,尊崇。賢: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②貴:重視,珍貴。貨:財物。
③盜:竊取財物。
④見(xian):通「現」,出現,顯露。此是顯示,炫耀的意思。
⑤虛其心:虛,空虛。心:古人以為心主思維,此指思想,頭腦。虛其心,使他們心裡空虛,無思無欲。
⑥弱其志:使他們減弱志氣。削弱他們競爭的意圖。
⑦敢:進取。
⑧弗為:同「無為」
⑨治:治理,此意是治理得天下太平。
[引語]
在老子生活的春秋末期,天下大亂,國與國之間互相征戰、兼並,大國稱霸,小國自保,統治者們為維持自己的統治,紛紛招攬賢才,用以治國安邦。在當時的社會生活中,處處崇尚賢才,許多學派和學者都提出「尚賢」的主張,這原本是為國家之本著想。然而,在尚賢的旗號下,一些富有野心的人,競相爭權奪位。搶占錢財,給民間也帶來惡劣影響。一時間,民心紊亂,盜賊四起,社會處於動盪、大變動的形勢。針對社會上被人們所推崇的「尚賢」這一主張,老子在第三章里提出不尚賢的觀點,同時也批評了由「尚賢」而引起的追求物質利益的慾望。
這一章里老子主張「不尚賢」、「使民無知、無欲」,他設想要人們回到一種無矛盾的「無為」境界。然而,人類社會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必定是都要不斷地發展提高,所以老子的這種想法是不可能實現的,是消極的。
老子看到了古代社會現實動亂不安、矛盾突出,這是出於差別的存在,老子想用減少差別,來減輕或避免社會矛盾,這也有他進步的一面。
[評析]
在上一章里,老子提出了「無為」的概念,認為要順應自然規律,做到「無為」。本章里,老子進一步闡述了他的社會政治思想。老子所說的無為,並非不為,而是不妄為,不非為。他認為,體現「道」的「聖人」,要治理百姓,就應當不尊尚賢才異能,以使人民不要爭奪權位功名利祿。前面說到,先秦時代關於選賢用能的學說已成強大的社會輿論,各諸侯國爭用賢才也形成必然的趨勢。老子在這種背景下,敢於提出「不尚賢」的觀點,與百家諸子形成對立,似乎不合時宜。不過,在老子的觀點中,不包含貶低人才,否定人才的意思。而是說,統治者不要給賢才過分優越的地位、權勢和功名,以免使「賢才」成為一種誘惑,引起人們紛紛爭權奪利。
在本章里,老子透露出他的人生哲學的出發點,他既不講人性善,也不講人性惡,而是說人性本來是純潔素樸的,猶如一張白紙。如果社會出現尚賢的風氣,人們對此當然不會視而不見,肯定會挑動起人們的佔有欲、追逐欲,從而導致天下大亂。倘若不使人們看到可以貪圖的東西,那麼人們就可以保持「無知無欲」的純潔本性。
不使人們貪欲,並不是要剝奪人們的生存權利,而是要盡可能地「實其腹」、「強其骨」,使老百姓的生活得到溫飽,身體健壯可以自保自養;此外要「虛其心」、「弱其志」,使百姓們沒有盜取利祿之心,沒有爭強好勝之志,這樣做,就順應了自然規律,就做到了無為而治。這一章與前章相呼應,從社會的角度,使人人都回歸純潔的、無知無欲的自然本性。這樣以自然規律治理人事,天下自然可以得到治理了。老子的「無為」思想和學說,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有其進步的一面和合理的因素。他認為,歷史的發展有其一定的自然規律。這規律不由上帝安排、操縱,也不受人的主觀意志支配,而是客觀的、自然的。這種觀點對當時思想界存在的敬天法祖的觀念和某些宗教迷信觀念,起到一定的破壞作用。

⑹ 出關的全文

老子〔2〕毫無動靜的坐著,好像一段呆木頭。〔3〕
「先生,孔丘又來了!」他的學生庚桑楚〔4〕,不耐煩似的走進來,輕輕的說。
「請……」
「先生,您好嗎?」孔子極恭敬的行著禮,一面說。
「我總是這樣子,」老子答道。「您怎麼樣?所有這里的藏書,都看過了罷?」
「都看過了。不過……」孔子很有些焦躁模樣,這是他從來所沒有的。「我研究《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自以為很長久了,夠熟透了。去拜見了七十二位主子,誰也不採用。人可真是難得說明白呵。還是『道』的難以說明白呢?」
「你還算運氣的哩,」老子說,「沒有遇著能乾的主子。六經這玩藝兒,只是先王的陳跡呀。那裡是弄出跡來的東西呢?你的話,可是和跡一樣的。跡是鞋子踏成的,但跡難道就是鞋子嗎?」停了一會,又接著說道:「白[兒鳥]們只要瞧著,眼珠子動也不動,然而自然有孕;蟲呢,雄的在上風叫,雌的在下風應,自然有孕;類是一身上兼具雌雄的,所以自然有孕。性,是不能改的;命,是不能換的;時,是不能留的;道,是不能塞的。只要得了道,什麼都行,可是如果失掉了,那就什麼都不行。」〔5〕
孔子好像受了當頭一棒,亡魂失魄的坐著,恰如一段呆木頭。
大約過了八分鍾,他深深的倒抽了一口氣,就起身要告辭,一面照例很客氣的致謝著老子的教訓。
老子也並不挽留他,站起來扶著拄杖,一直送他到圖書館〔6〕的大門外。孔子就要上車了,他才留聲機似的說道:
「您走了?您不喝點兒茶去嗎?……」
孔子答應著「是是」,上了車,拱著兩只手極恭敬的靠在橫板〔7〕上;冉有〔8〕把鞭子在空中一揮,嘴裡喊一聲「都」,車子就走動了。待到車子離開了大門十幾步,老子才回進自己的屋裡去。
「先生今天好像很高興,」庚桑楚看老子坐定了,才站在旁邊,垂著手,說。「話說的很不少……」
「你說的對。」老子微微的嘆一口氣,有些頹唐似的回答道。「我的話真也說的太多了。」他又彷彿突然記起一件事情來,「哦,孔丘送我的一隻雁鵝〔9〕,不是曬了臘鵝了嗎?你蒸蒸吃去罷。我橫豎沒有牙齒,咬不動。」
庚桑楚出去了。老子就又靜下來,合了眼。圖書館里很寂靜。只聽得竹竿子碰著屋檐響,這是庚桑楚在取掛在檐下的臘鵝。
一過就是三個月。老子仍舊毫無動靜的坐著,好像一段呆木頭。
「先生,孔丘來了哩!」他的學生庚桑楚,詫異似的走進來,輕輕的說。「他不是長久沒來了嗎?這的來,不知道是怎的?……」
「請……」老子照例只說了這一個字。
「先生,您好嗎?」孔子極恭敬的行著禮,一面說。
「我總是這樣子,」老子答道。「長久不看見了,一定是躲在寓里用功罷?」
「那裡那裡,」孔子謙虛的說。「沒有出門,在想著。想通了一點:鴉鵲親嘴;魚兒塗口水;細腰蜂兒化別個;懷了弟弟,做哥哥的就哭。我自己久不投在變化里了,這怎麼能夠變化別人呢!……」
「對對!」老子道。「您想通了!」
大家都從此沒有話,好像兩段呆木頭。
大約過了八分鍾,孔子這才深深的呼出了一口氣,就起身要告辭,一面照例很客氣的致謝著老子的教訓。
老子也並不挽留他。站起來扶著拄杖,一直送他到圖書館的大門外。孔子就要上車了,他才留聲機似的說道:
「您走了?您不喝點兒茶去嗎?……」
孔子答應著「是是」,上了車,拱著兩只手極恭敬的靠在橫板上;冉有把鞭子在空中一揮,嘴裡喊一聲「都」,車子就走動了。待到車子離開了大門十幾步,老子才回進自己的屋裡去。
「先生今天好像不大高興,」庚桑楚看老子坐定了,才站在旁邊,垂著手,說。「話說的很少……」
「你說的對。」老子微微的嘆一口氣,有些頹唐的回答道。「可是你不知道:我看我應該走了。」〔10〕
「這為什麼呢?」庚桑楚大吃一驚,好像遇著了晴天的霹靂。
「孔丘已經懂得了我的意思。他知道能夠明白他的底細的,只有我,一定放心不下。我不走,是不大方便的……」
「那麼,不正是同道了嗎?還走什麼呢?」
「不,」老子擺一擺手,「我們還是道不同。譬如同是一雙鞋子罷,我的是走流沙〔11〕,他的是上朝廷的。」
「但您究竟是他的先生呵!」
「你在我這里學了這許多年,還是這么老實,」老子笑了起來,「這真是性不能改,命不能換了。你要知道孔丘和你不同:他以後就不再來,也再不叫我先生,只叫我老頭子,背地裡還要玩花樣了呀。」
「我真想不到。但先生的看人是不會錯的……」
「不,開頭也常常看錯。」
「那麼,」庚桑楚想了一想,「我們就和他干一下……」
老子又笑了起來,向庚桑楚張開嘴:
「你看:我牙齒還有嗎?」他問。
「沒有了。」庚桑楚回答說。
「舌頭還在嗎?」
「在的。」
「懂了沒有?」
「先生的意思是說:硬的早掉,軟的卻在嗎?」〔12〕
「你說的對。我看你也還不如收拾收拾,回家看看你的老婆去罷。但先給我的那匹青牛〔13〕刷一下,鞍韉曬一下。我明天一早就要騎的。」
老子到了函谷關〔14〕,沒有直走通到關口的大道,卻把青牛一勒,轉入岔路,在城根下慢慢的繞著。他想爬城。城牆倒並不高,只要站在牛背上,將身一聳,是勉強爬得上的;但是青牛留在城裡,卻沒法搬出城外去。倘要搬,得用起重機,無奈這時魯般和墨翟〔15〕還都沒有出世,老子自己也想不到會有這玩意。總而言之:他用盡哲學的腦筋,只是一個沒有法。
然而他更料不到當他彎進岔路的時候,已經給探子望見,立刻去報告了關官。所以繞不到七八丈路,一群人馬就從後面追來了。那個探子躍馬當先,其次是關官,就是關尹喜〔16〕,還帶著四個巡警和兩個簽子手〔17〕。
「站住!」幾個人大叫著。
老子連忙勒住青牛,自己是一動也不動,好像一段呆木頭。
「阿呀!」關官一沖上前,看見了老子的臉,就驚叫了一聲,即刻滾鞍下馬,打著拱,說道:「我道是誰,原來是老聃館長。這真是萬想不到的。」
老子也趕緊爬下牛背來,細著眼睛,看了那人一看,含含糊糊的說,「我記性壞……」
「自然,自然,先生是忘記了的。我是關尹喜,先前因為上圖書館去查《稅收精義》,曾經拜訪過先生……」
這時簽子手便翻了一通青牛上的鞍韉,又用簽子刺一個洞,伸進指頭去掏了一下,一聲不響,橛著嘴走開了。
「先生在城圈邊溜溜?」關尹喜問。
「不,我想出去,換換新鮮空氣……」
「那很好!那好極了!現在誰都講衛生,衛生是頂要緊的。不過機會難得,我們要請先生到關上去住幾天,聽聽先生的教訓……」
老子還沒有回答,四個巡警就一擁上前,把他扛在牛背上,簽子手用簽子在牛屁股上刺了一下,牛把尾巴一卷,就放開腳步,一同向關口跑去了。
到得關上,立刻開了大廳來招待他。這大廳就是城樓的中一間,臨窗一望,只見外面全是黃土的平原,愈遠愈低;天色蒼蒼,真是好空氣。這雄關就高踞峻坂之上,門外左右全是土坡,中間一條車道,好像在峭壁之間。實在是只要一丸泥就可以封住的〔18〕。
大家喝過開水,再吃餑餑。讓老子休息一會之後,關尹喜就提議要他講學了。老子早知道這是免不掉的,就滿口答應。於是轟轟了一陣,屋裡逐漸坐滿了聽講的人們。同來的八人之外,還有四個巡警,兩個簽子手,五個探子,一個書記,賬房和廚房。有幾個還帶著筆,刀,木札〔19〕,預備抄講義。
老子像一段呆木頭似的坐在中央,沉默了一會,這才咳嗽幾聲,白鬍子裡面的嘴唇在動起來了。大家即刻屏住呼吸,側著耳朵聽。只聽得他慢慢的說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大家彼此面面相覷,沒有抄。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老子接著說,「常有欲以觀其竅。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大家顯出苦臉來了,有些人還似乎手足失措。一個簽子手打了一個大呵欠,書記先生竟打起磕睡來,嘩啷一聲,刀,筆,木札,都從手裡落在席子上面了。
老子彷彿並沒有覺得,但彷彿又有些覺得似的,因為他從此講得詳細了一點。然而他沒有牙齒,發音不清,打著陝西腔,夾上湖南音,「哩」「呢」不分,又愛說什麼「[口而]?」:大家還是聽不懂。可是時間加長了,來聽他講學的人,倒格外的受苦。
為面子起見,人們只好熬著,但後來總不免七倒八歪斜,各人想著自己的事,待到講到「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住了口了,還是誰也不動彈。老子等了一會,就加上一句道:
「[口而],完了!」
大家這才如大夢初醒,雖然因為坐得太久,兩腿都麻木了,一時站不起身,但心裡又驚又喜,恰如遇到大赦的一樣。
於是老子也被送到廂房裡,請他去休息。他喝過幾口白開水,就毫無動靜的坐著,好像一段呆木頭。
人們卻還在外面紛紛議論。過不多久,就有四個代表進來見老子,大意是說他的話講的太快了,加上國語不大純粹,所以誰也不能筆記。沒有記錄,可惜非常,所以要請他補發些講義。
「來篤話啥西,俺實直頭聽弗懂!」賬房說。〔21〕
「還是耐自家寫子出來末哉。寫子出來末,總算弗白嚼蛆一場哉[口宛]。阿是?」書記先生道。〔22〕
老子也不十分聽得懂,但看見別的兩個把筆,刀,木札,都擺在自己的面前了,就料是一定要他編講義。他知道這是免不掉的,於是滿口答應;不過今天太晚了,要明天才開手。
代表們認這結果為滿意,退出去了。
第二天早晨,天氣有些陰沉沉,老子覺得心裡不舒適,不過仍須編講義,因為他急於要出關,而出關,卻須把講義交卷。他看一眼面前的一大堆木札,似乎覺得更加不舒適了。
然而他還是不動聲色,靜靜的坐下去,寫起來。回憶著昨天的話,想一想,寫一句。那時眼鏡還沒有發明,他的老花眼睛細得好像一條線,很費力;除去喝白開水和吃餑餑的時間,寫了整整一天半,也不過五千個大字。
「為了出關,我看這也敷衍得過去了。」他想。
於是取了繩子,穿起木札來,計兩串,扶著拄杖,到關尹喜的公事房裡去交稿,並且聲明他立刻要走的意思。
關尹喜非常高興,非常感謝,又非常惋惜,堅留他多住一些時,但看見留不住,便換了一副悲哀的臉相,答應了,命令巡警給青牛加鞍。一面自己親手從架子上挑出一包鹽,一包胡麻,十五個餑餑來,裝在一個充公的白布口袋裡送給老子做路上的糧食。並且聲明:這是因為他是老作家,所以非常優待,假如他年紀青,餑餑就只能有十個了。〔23〕
老子再三稱謝,收了口袋,和大家走下城樓,到得關口,還要牽著青牛走路;關尹喜竭力勸他上牛,遜讓一番之後,終於也騎上去了。作過別,撥轉牛頭,便向峻坂的大路上慢慢的走去。
不多久,牛就放開了腳步。大家在關口目送著,去了兩三丈遠,還辨得出白發,黃袍,青牛,白口袋,接著就塵頭逐步而起,罩著人和牛,一律變成灰色,再一會,已只有黃塵滾滾,什麼也看不見了。
大家回到關上,好像卸下了一副擔子,伸一伸腰,又好像得了什麼貨色似的,咂一咂嘴,好些人跟著關尹喜走進公事房裡去。
「這就是稿子?」賬房先生提起一串木札來,翻著,說。
「字倒寫得還干凈。我看到市上去賣起來,一定會有人要的。」書記先生也湊上去,看著第一片,念道:
「『道可道,非常道』……哼,還是這些老套。真教人聽得頭痛,討厭……」
「醫頭痛最好是打打盹。」賬房放下了木札,說。
「哈哈哈!……我真只好打盹了。老實說,我是猜他要講自己的戀愛故事,這才去聽的。要是早知道他不過這么胡說八道,我就壓根兒不去坐這么大半天受罪……」
「這可只能怪您自己看錯了人,」關尹喜笑道。「他那裡會有戀愛故事呢?他壓根兒就沒有過戀愛。」
「您怎麼知道?」書記詫異的問。
「這也只能怪您自己打了磕睡,沒有聽到他說『無為而無不為』。這傢伙真是『心高於天,命薄如紙』,想『無不為』,就只好『無為』。一有所愛,就不能無不愛,那裡還能戀愛,敢戀愛?您看看您自己就是:現在只要看見一個大姑娘,不論好醜,就眼睛甜膩膩的都像是你自己的老婆。將來娶了太太,恐怕就要像我們的賬房先生一樣,規矩一些了。」
窗外起了一陣風,大家都覺得有些冷。
「這老頭子究竟是到那裡去,去干什麼的?」書記先生趁勢岔開了關尹喜的話。
「自說是上流沙去的,」關尹喜冷冷的說。「看他走得到。外面不但沒有鹽,面,連水也難得。肚子餓起來,我看是後來還要回到我們這里來的。」
「那麼,我們再叫他著書。」賬房先生高興了起來。「不過餑餑真也太費。那時候,我們只要說宗旨已經改為提拔新作家,兩串稿子,給他五個餑餑也足夠了。」
「那可不見得行。要發牢騷,鬧脾氣的。」
「餓過了肚子,還要鬧脾氣?」
「我倒怕這種東西,沒有人要看。」書記搖著手,說。「連五個餑餑的本錢也撈不回。譬如罷,倘使他的話是對的,那麼,我們的頭兒就得放下關官不做,這才是無不做,是一個了不起的大人……」
「那倒不要緊,」賬房先生說,「總有人看的。交卸了的關官和還沒有做關官的隱士,不是多得很嗎?……」
窗外起了一陣風,括上黃塵來,遮得半天暗。這時關尹喜向門外一看,只見還站著許多巡警和探子,在呆聽他們的閑談。
「呆站在這里干什麼?」他吆喝道。「黃昏了,不正是私販子爬城偷稅的時候了嗎?巡邏去!」
門外的人們,一溜煙跑下去了。屋裡的人們,也不再說什麼話,賬房和書記都走出去了。關尹喜才用袍袖子把案上的灰塵拂了一拂,提起兩串木札來,放在堆著充公的鹽,胡麻,布,大豆,餑餑等類的架子上。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作。

⑺ 老子道德經全文及譯文

1、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2、譯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語來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語來表述的,它並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辭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說明的,它並非普通的「名」)。「無」可以用來表述天地渾沌未開之際的狀況;

而「有」,則是宇宙萬物產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從「無」中去觀察領悟「道」的奧妙;要常從「有」中去觀察體會「道」的端倪。無與有這兩者,來源相同而名稱相異,都可以稱之為玄妙、深遠。

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奧,而是玄妙又玄妙、深遠又深遠,是宇宙天地萬物之奧妙的總門(從「有名」的奧妙到達無形的奧妙,「道」是洞悉一切奧妙變化的門徑)。

(7)別對老子笑小說免費閱讀擴展閱讀

作品賞析

《道德經》主要論述「道」與「德」:「道」不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給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礎,道是德的升華。沒有德的基礎,為人處世、治家、治國,很可能都失敗,就沒有能力去「修道」。

所以修「德」是為修道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擁有寧靜的心境、超脫的人生,這也缺「德」不可。《道德經》德經部分,在經文中佔了很大部分,這是修道的基礎。

「道」是渾全之朴,「眾妙之門」。「道」生成了萬物,又內涵於萬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萬事萬物殊途而同歸,都通向了「道」。

⑻ 《你不要對我笑》txt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鏈接:https://pan..com/s/1i1tjasVTcFcxJWNgZ4jJQg


提取碼:jk0i

小說名稱:你不要對我笑
作者:今燭
類型:言情
連載狀態:已完結
字數:185934字
簡介:該小說講述了上學時運動會,江吟面色泛紅走出更衣室,女孩神色淡定跟出來。眾人皆知剛入學的小師妹折了江吟這朵高嶺之花姜皚對此微微一笑:「學長,襯衫皺了記得整理。」

⑼ 有沒有魯迅《出關》全文不要網址!復制到回答里就行了。

出關〔1〕
老子〔2〕毫無動靜的坐著,好像一段呆木頭。〔3〕
「先生,孔丘又來了!」他的學生庚桑楚〔4〕,不耐煩似的走進來,輕輕的說。

「請……」
「先生,您好嗎?」孔子極恭敬的行著禮,一面說。
「我總是這樣子,」老子答道。「您怎麼樣?所有這里的藏書,都看過了罷?」

「都看過了。不過……」孔子很有些焦躁模樣,這是他從來所沒有的。「我研
究《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自以為很長久了,
夠熟透了。去拜見了七十二位主子,誰也不採用。人可真是難得說明白呵。還是
『道』的難以說明白呢?」
「你還算運氣的哩,」老子說,「沒有遇著能乾的主子。六經這玩藝兒,只是
先王的陳跡呀。那裡是弄出跡來的東西呢?你的話,可是和跡一樣的。跡是鞋子踏
成的,但跡難道就是鞋子嗎?」停了一會,又接著說道:「白[兒鳥]們只要瞧著,
眼珠子動也不動,然而自然有孕;蟲呢,雄的在上風叫,雌的在下風應,自然有孕;
類是一身上兼具雌雄的,所以自然有孕。性,是不能改的;命,是不能換的;時,
是不能留的;道,是不能塞的。只要得了道,什麼都行,可是如果失掉了,那就什
么都不行。」〔5〕
孔子好像受了當頭一棒,亡魂失魄的坐著,恰如一段呆木頭。
大約過了八分鍾,他深深的倒抽了一口氣,就起身要告辭,一面照例很客氣的
致謝著老子的教訓。
老子也並不挽留他,站起來扶著拄杖,一直送他到圖書館〔6〕的大門外。孔子
就要上車了,他才留聲機似的說道:
「您走了?您不喝點兒茶去嗎?……」
孔子答應著「是是」,上了車,拱著兩只手極恭敬的靠在橫板〔7〕上;冉有
〔8〕把鞭子在空中一揮,嘴裡喊一聲「都」,車子就走動了。待到車子離開了大門
十幾步,老子才回進自己的屋裡去。
「先生今天好像很高興,」庚桑楚看老子坐定了,才站在旁邊,垂著手,說。
「話說的很不少……」
「你說的對。」老子微微的嘆一口氣,有些頹唐似的回答道。「我的話真也說
的太多了。」他又彷彿突然記起一件事情來,「哦,孔丘送我的一隻雁鵝〔9〕,不
是曬了臘鵝了嗎?你蒸蒸吃去罷。我橫豎沒有牙齒,咬不動。」
庚桑楚出去了。老子就又靜下來,合了眼。圖書館里很寂靜。只聽得竹竿子碰
著屋檐響,這是庚桑楚在取掛在檐下的臘鵝。
一過就是三個月。老子仍舊毫無動靜的坐著,好像一段呆木頭。
「先生,孔丘來了哩!」他的學生庚桑楚,詫異似的走進來,輕輕的說。「他
不是長久沒來了嗎?這的來,不知道是怎的?……」
「請……」老子照例只說了這一個字。
「先生,您好嗎?」孔子極恭敬的行著禮,一面說。
「我總是這樣子,」老子答道。「長久不看見了,一定是躲在寓里用功罷?」

「那裡那裡,」孔子謙虛的說。「沒有出門,在想著。想通了一點:鴉鵲親嘴;
魚兒塗口水;細腰蜂兒化別個;懷了弟弟,做哥哥的就哭。我自己久不投在變化里
了,這怎麼能夠變化別人呢!……」
「對對!」老子道。「您想通了!」
大家都從此沒有話,好像兩段呆木頭。
大約過了八分鍾,孔子這才深深的呼出了一口氣,就起身要告辭,一面照例很
客氣的致謝著老子的教訓。

老子也並不挽留他。站起來扶著拄杖,一直送他到圖書館的大門外。孔子就要
上車了,他才留聲機似的說道:
「您走了?您不喝點兒茶去嗎?……」
孔子答應著「是是」,上了車,拱著兩只手極恭敬的靠在橫板上;冉有把鞭子
在空中一揮,嘴裡喊一聲「都」,車子就走動了。待到車子離開了大門十幾步,老
子才回進自己的屋裡去。
「先生今天好像不大高興,」庚桑楚看老子坐定了,才站在旁邊,垂著手,說。
「話說的很少……」
「你說的對。」老子微微的嘆一口氣,有些頹唐的回答道。「可是你不知道:
我看我應該走了。」〔10〕
「這為什麼呢?」庚桑楚大吃一驚,好像遇著了晴天的霹靂。
「孔丘已經懂得了我的意思。他知道能夠明白他的底細的,只有我,一定放心
不下。我不走,是不大方便的……」
「那麼,不正是同道了嗎?還走什麼呢?」
「不,」老子擺一擺手,「我們還是道不同。譬如同是一雙鞋子罷,我的是走
流沙〔11〕,他的是上朝廷的。」
「但您究竟是他的先生呵!」
「你在我這里學了這許多年,還是這么老實,」老子笑了起來,「這真是性不
能改,命不能換了。你要知道孔丘和你不同:他以後就不再來,也再不叫我先生,
只叫我老頭子,背地裡還要玩花樣了呀。」
「我真想不到。但先生的看人是不會錯的……」
「不,開頭也常常看錯。」
「那麼,」庚桑楚想了一想,「我們就和他干一下……」
老子又笑了起來,向庚桑楚張開嘴:
「你看:我牙齒還有嗎?」他問。
「沒有了。」庚桑楚回答說。
「舌頭還在嗎?」
「在的。」
「懂了沒有?」
「先生的意思是說:硬的早掉,軟的卻在嗎?」〔12〕
「你說的對。我看你也還不如收拾收拾,回家看看你的老婆去罷。但先給我的
那匹青牛〔13〕刷一下,鞍韉曬一下。我明天一早就要騎的。」
老子到了函谷關〔14〕,沒有直走通到關口的大道,卻把青牛一勒,轉入岔路,
在城根下慢慢的繞著。他想爬城。城牆倒並不高,只要站在牛背上,將身一聳,是
勉強爬得上的;但是青牛留在城裡,卻沒法搬出城外去。倘要搬,得用起重機,無
奈這時魯般和墨翟〔15〕還都沒有出世,老子自己也想不到會有這玩意。總而言之:
他用盡哲學的腦筋,只是一個沒有法。
然而他更料不到當他彎進岔路的時候,已經給探子望見,立刻去報告了關官。
所以繞不到七八丈路,一群人馬就從後面追來了。那個探子躍馬當先,其次是關官,
就是關尹喜〔16〕,還帶著四個巡警和兩個簽子手〔17〕。
「站住!」幾個人大叫著。
老子連忙勒住青牛,自己是一動也不動,好像一段呆木頭。
「阿呀!」關官一沖上前,看見了老子的臉,就驚叫了一聲,即刻滾鞍下馬,
打著拱,說道:「我道是誰,原來是老聃館長。這真是萬想不到的。」
老子也趕緊爬下牛背來,細著眼睛,看了那人一看,含含胡胡的說,「我記性
壞……」
「自然,自然,先生是忘記了的。我是關尹喜,先前因為上圖書館去查《稅收
精義》,曾經拜訪過先生……」
這時簽子手便翻了一通青牛上的鞍韉,又用簽子刺一個洞,伸進指頭去掏了一
下,一聲不響,橛著嘴走開了。
「先生在城圈邊溜溜?」關尹喜問。
「不,我想出去,換換新鮮空氣……」
「那很好!那好極了!現在誰都講衛生,衛生是頂要緊的。不過機會難得,我
們要請先生到關上去住幾天,聽聽先生的教訓……」
老子還沒有回答,四個巡警就一擁上前,把他扛在牛背上,簽子手用簽子在牛
屁股上刺了一下,牛把尾巴一卷,就放開腳步,一同向關口跑去了。
到得關上,立刻開了大廳來招待他。這大廳就是城樓的中一間,臨窗一望,只
見外面全是黃土的平原,愈遠愈低;天色蒼蒼,真是好空氣。這雄關就高踞峻坂之
上,門外左右全是土坡,中間一條車道,好像在峭壁之間。實在是只要一丸泥就可
以封住的〔18〕。
大家喝過開水,再吃餑餑。讓老子休息一會之後,關尹喜就提議要他講學了。
老子早知道這是免不掉的,就滿口答應。於是轟轟了一陣,屋裡逐漸坐滿了聽講的
人們。同來的八人之外,還有四個巡警,兩個簽子手,五個探子,一個書記,賬房
和廚房。有幾個還帶著筆,刀,木札〔19〕,預備抄講義。
老子像一段呆木頭似的坐在中央,沉默了一會,這才咳嗽幾聲,白鬍子裡面的
嘴唇在動起來了。大家即刻屏住呼吸,側著耳朵聽。只聽得他慢慢的說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大家彼此面面相覷,沒有抄。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老子接著說,「常有欲以觀其竅。此兩者,同出而異
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大家顯出苦臉來了,有些人還似乎手足失措。一個簽子手打了一個大呵欠,書
記先生竟打起磕睡來,嘩啷一聲,刀,筆,木札,都從手裡落在席子上面了。
老子彷彿並沒有覺得,但彷彿又有些覺得似的,因為他從此講得詳細了一點。
然而他沒有牙齒,發音不清,打著陝西腔,夾上湖南音,「哩」「呢」不分,又愛
說什麼「[口而]」:大家還是聽不懂。可是時間加長了,來聽他講學的人,倒格
外的受苦。
為面子起見,人們只好熬著,但後來總不免七倒八歪斜,各人想著自己的事,
待到講到「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住了口了,還是誰也不動彈。老子等了一會,
就加上一句道:
「[口而],完了!」
大家這才如大夢初醒,雖然因為坐得太久,兩腿都麻木了,一時站不起身,但
心裡又驚又喜,恰如遇到大赦的一樣。
於是老子也被送到廂房裡,請他去休息。他喝過幾口白開水,就毫無動靜的坐
著,好像一段呆木頭。
人們卻還在外面紛紛議論。過不多久,就有四個代表進來見老子,大意是說他
的話講的太快了,加上國語不大純粹,所以誰也不能筆記。沒有記錄,可惜非常,
所以要請他補發些講義。
「來篤話啥西,俺實直頭聽弗懂!」賬房說。〔21〕
「還是耐自家寫子出來末哉。寫子出來末,總算弗白嚼蛆一場哉啘。阿是?」
書記先生道。〔22〕
老子也不十分聽得懂,但看見別的兩個把筆,刀,木札,都擺在自己的面前了,
就料是一定要他編講義。他知道這是免不掉的,於是滿口答應;不過今天太晚了,
要明天才開手。
代表們認這結果為滿意,退出去了。
第二天早晨,天氣有些陰沉沉,老子覺得心裡不舒適,不過仍須編講義,因為
他急於要出關,而出關,卻須把講義交卷。他看一眼面前的一大堆木札,似乎覺得
更加不舒適了。
然而他還是不動聲色,靜靜的坐下去,寫起來。回憶著昨天的話,想一想,寫
一句。那時眼鏡還沒有發明,他的老花眼睛細得好像一條線,很費力;除去喝白開
水和吃餑餑的時間,寫了整整一天半,也不過五千個大字。
「為了出關,我看這也敷衍得過去了。」他想。
於是取了繩子,穿起木札來,計兩串,扶著拄杖,到關尹喜的公事房裡去交稿,
並且聲明他立刻要走的意思。
關尹喜非常高興,非常感謝,又非常惋惜,堅留他多住一些時,但看見留不住,
便換了一副悲哀的臉相,答應了,命令巡警給青牛加鞍。一面自己親手從架子上挑
出一包鹽,一包胡麻,十五個餑餑來,裝在一個充公的白布口袋裡送給老子做路上
的糧食。並且聲明:這是因為他是老作家,所以非常優待,假如他年紀青,餑餑就
只能有十個了。〔23〕
老子再三稱謝,收了口袋,和大家走下城樓,到得關口,還要牽著青牛走路;
關尹喜竭力勸他上牛,遜讓一番之後,終於也騎上去了。作過別,撥轉牛頭,便向
峻坂的大路上慢慢的走去。
不多久,牛就放開了腳步。大家在關口目送著,去了兩三丈遠,還辨得出白發,
黃袍,青牛,白口袋,接著就塵頭逐步而起,罩著人和牛,一律變成灰色,再一會,
已只有黃塵滾滾,什麼也看不見了。
大家回到關上,好像卸下了一副擔子,伸一伸腰,又好像得了什麼貨色似的,
咂一咂嘴,好些人跟著關尹喜走進公事房裡去。
「這就是稿子?」賬房先生提起一串木札來,翻著,說。
「字倒寫得還干凈。我看到市上去賣起來,一定會有人要的。」書記先生也湊
上去,看著第一片,念道:
「『道可道,非常道』……哼,還是這些老套。真教人聽得頭痛,討厭……」

「醫頭痛最好是打打盹。」賬房放下了木札,說。
「哈哈哈!……我真只好打盹了。老實說,我是猜他要講自己的戀愛故事,這
才去聽的。要是早知道他不過這么胡說八道,我就壓根兒不去坐這么大半天受罪……」

「這可只能怪您自己看錯了人,」關尹喜笑道。「他那裡會有戀愛故事呢?他
壓根兒就沒有過戀愛。」
「您怎麼知道?」書記詫異的問。
「這也只能怪您自己打了磕睡,沒有聽到他說『無為而無不為』。這傢伙真是
『心高於天,命薄如紙』,想『無不為』,就只好『無為』。一有所愛,就不能無
不愛,那裡還能戀愛,敢戀愛?您看看您自己就是:現在只要看見一個大姑娘,不
論好醜,就眼睛甜膩膩的都像是你自己的老婆。將來娶了太太,恐怕就要像我們的
賬房先生一樣,規矩一些了。」
窗外起了一陣風,大家都覺得有些冷。
「這老頭子究竟是到那裡去,去干什麼的?」書記先生趁勢岔開了關尹喜的話。

「自說是上流沙去的,」關尹喜冷冷的說。「看他走得到。外面不但沒有鹽,
面,連水也難得。肚子餓起來,我看是後來還要回到我們這里來的。」
「那麼,我們再叫他著書。」賬房先生高興了起來。「不過餑餑真也太費。那
時候,我們只要說宗旨已經改為提拔新作家,兩串稿子,給他五個餑餑也足夠了。」

「那可不見得行。要發牢騷,鬧脾氣的。」
「餓過了肚子,還要鬧脾氣?」
「我倒怕這種東西,沒有人要看。」書記搖著手,說。「連五個餑餑的本錢也
撈不回。譬如罷,倘使他的話是對的,那麼,我們的頭兒就得放下關官不做,這才
是無不做,是一個了不起的大人……」
「那倒不要緊,」賬房先生說,「總有人看的。交卸了的關官和還沒有做關官
的隱士,不是多得很嗎?……」
窗外起了一陣風,括上黃塵來,遮得半天暗。這時關尹喜向門外一看,只見還
站著許多巡警和探子,在呆聽他們的閑談。
「呆站在這里干什麼?」他吆喝道。「黃昏了,不正是私販子爬城偷稅的時候
了嗎?巡邏去!」
門外的人們,一溜煙跑下去了。屋裡的人們,也不再說什麼話,賬房和書記都
走出去了。關尹喜才用袍袖子把案上的灰塵拂了一拂,提起兩串木札來,放在堆著
充公的鹽,胡麻,布,大豆,餑餑等類的架子上。

熱點內容
外國經典名著小說都有哪些 發布:2025-09-12 10:26:07 瀏覽:839
汪曾祺短篇小說選讀後感700字 發布:2025-09-12 09:56:50 瀏覽:792
愛德華霍克短篇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9-12 09:54:35 瀏覽:991
尋找來世之夫小說結局 發布:2025-09-12 09:50:25 瀏覽:809
爵跡小說小說有結局嗎 發布:2025-09-12 09:48:49 瀏覽:440
都市少帥小說哪個app能看 發布:2025-09-12 09:48:41 瀏覽:144
結局悲慘的民國小說 發布:2025-09-12 09:36:50 瀏覽:991
正能量短篇小說600字 發布:2025-09-12 09:36:41 瀏覽:833
小說將夜荒人唐的結局 發布:2025-09-12 09:30:07 瀏覽:30
男主是警察後來是總裁的小說 發布:2025-09-12 09:30:02 瀏覽: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