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小說顧景舟大師
Ⅰ 顧景舟弟子
砂大師顧景舟的徒弟有:周桂珍、沈蘧華、單淑芳、李昌鴻、高海庚、鮑秀雲等。其中非常有名的當屬周桂珍、單淑芳。
Ⅱ 找一本小說,主角能穿越時間回到過去
逍遙大享
八十年代,一把品相不錯的清朝老海黃圈椅,二十元您隨便拿走,現在,二百萬只能讓你摸摸!八十年代,後海的一套四合院,大概是兩千塊錢一套,現在,一套宅子兩千萬起步!八十年代,一把顧景舟先生的紫砂壺二百塊錢您拿走,現在,二百萬讓只夠您看看!……三四十年前,華夏的古玩便宜的讓人咂舌,如果你要是有能力到那個年代收購一大批,你現在保准發了!被父母逼著去英國讀碩士的楊靖,在一次逛跳蚤市場的時候,無意中用六英鎊買了一枚雕刻有八卦造型的戒指貌似就擁有這種功能。而且楊靖還發現,這枚戒指擁有的功能還遠不止這些……
Ⅲ 顧景舟紫砂壺一般拍賣價格是多少
年代工藝不同,價格也不同,上下起伏較大,舉例:
1、石瓢紫砂壺
在北京保利2013年秋季拍賣會上,以287.5萬元人民幣成交。
此壺直流嘴胥出優美,壺把圈而圓,橋型蓋鈕,自然清晰,身筒比傳統的虛扁更扁,虛中有實,扁而不塌,通體不施任何裝飾,它以透徹的裸胎之美,展示著紫砂泥質最本真的魅力。
2、提璧組壺
在北京保利2011年秋季藝術品拍賣會上以1782.5萬元的價格創下紫砂拍賣世界紀錄。提璧壺,高145mm,口徑78mm,寬185mm。因其壺蓋面似玉璧而得名。壺體扁圓柱形,平蓋,扁圍鈕,扁提梁,微曲線造型。結構嚴謹,剛中帶柔,和諧勻稱,是當代紫砂茗壺一絕。此壺是顧氏畢生的經典之作,曾經多次製作、修改壺器造型。
顧景舟在壺藝上的成就
顧景舟所創作的數十種壺型堪稱件件精品。其在壺藝上的成就極高,技巧精湛,且取材甚廣,可說是近代陶藝家中最有成就的一位,所享的聲譽可比明代的時大彬。
其作品特色是,整體造型古樸典雅,形器雄健嚴謹,線條流暢和諧,大雅而深意無窮,散發濃郁的東方藝術特色,所制之器脫俗朴雅,儀態紛呈,堪稱「集紫藝之大成,刷一代纖巧糜繁之風」,被海內外藝術界專家譽為「壺藝泰斗」。
顧景舟一生製作的紫砂壺數量不是很多,他有時好幾年才做一批壺,而且個個要求質量上乘,不滿意的都要毀掉,因此他的作品價格都在幾十萬到幾百萬元。上個世紀80年代在香港拍賣價已為65萬元人民幣。現每把壺時價均超過100萬元。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顧景舟
人民網-顧景舟大師的《提璧壺》
Ⅳ 顧景舟有幾個徒弟
有很多,已知的徒弟有:徐漢棠、高海庚、李昌鴻、沈遽華、束鳳英、吳群祥。
1、徐漢棠
徐漢棠,1932年5月11日出生於江蘇宜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榮獲「中國工藝美術終身成就獎」,是中國紫砂界唯一獲此殊榮者。1948年初中畢業後即跟隨父母學藝,1952年拜當代紫砂泰斗顧景舟為師,為顧景舟第一弟子。2017年11月,季漢生設計的紫砂茗器「宮壺」製作授權儀式在宜興范家壺庄舉行,范大生嫡孫范秀紅成為製作「宮壺」的唯一授權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徐漢棠擔綱製作藝術指導。
2、高海庚
高海庚(1939-1985年),祖籍宜興丁山小橋南制陶世家。1955年跟隨顧景舟(宜興紫砂名藝人)學藝,初露才華,深得其師器重,是顧老的得意門生。1960年到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專修造型設計,使他學到許多新的造型觀念和新的工藝理論知識,同時結識眾多專家和藝術界的名流,對其一生的陶瓷藝術創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李昌鴻
李昌鴻,中國陶瓷藝術大師。1937年生,1955年進紫砂工藝廠,師從顧景舟大師。58年來歷任:紫砂廠技術輔導、車間主任、技術科長、副廠長、總工藝美術師、鴻成公司總經理、昌華公司董事長,熟知紫砂生產工藝全過程。 1984年,與沈蘧華合作「竹簡茶具」榮獲德國萊比錫國際博覽會金質獎,成為當代紫砂首次在國際上榮獲大獎。
4、沈遽華
沈遽華,字巨華, 1939年1月生,江蘇宜興人。紫砂壺藝人、陶瓷藝人。高級工藝美術師,現任宜興鴻成陶藝有限公司總工藝美術師。1958年擔任技術輔導。在繼承紫砂傳統工藝基礎上。力求創立新意,注重造型的神態、氣韻,風格獨特。六十年代初將丈夫李昌鴻研製的紫砂絞泥裝飾具體用於壺體,創作《孔雀壺》、《彩環壺》、《團花壺》,花紋內外一致,具有古樸的彩陶韻味。
5、束鳳英
束鳳英,女,漢族,1940年生,江蘇省宜興人。制壺藝人。1955年進宜興紫砂工藝廠,師從名藝人裴石民、顧景舟學藝。1987年《翻蓋柿子壺》選定在中南海紫光閣陳設。
6、吳群祥
吳群祥 1954年生於江蘇宜興市丁蜀鎮,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宜興紫砂文化藝術研究專委會會員,現宜興方圓紫砂工藝有限公司工作室從藝。 1972年進宜興紫砂工藝廠,先後師從呂堯臣、顧景舟大師學藝;1983年於中央美術學院修陶瓷造型設計課程。長期從事壺藝創作,1978年作品《雙龍戲珠提梁壺》作為禮品贈送日本首相田中角榮。
Ⅳ 顧景舟的社會評價
顧老紫砂藝術的高深造詣
顧先生少年即立志於紫砂陶藝創作,從其祖母邵氏學藝,潛心磨練製作技巧,方二十便己身列紫砂名手之林。數十年來飽覽歷代紫砂精品,深入鑽研紫砂陶瓷相關工藝知識,旁涉書法、繪畫、金石、篆刻、考古等學術。豐富的人文素養加上精練制壺技藝,蘊釀出其紫砂創作的獨特藝術風格,而顧景舟對於紫砂陶傳器鑒賞亦有高深獨到的造詣。
顧老的紫砂作品的風格
顧老的紫砂作品以茗壺為主,年輕時先由方器入手,兼做圓器,隨著其與書畫界的交往,逐漸偏重光素器型的製作,最後是以幾何形壺奠定其個人風格,找到屬於自己的藝術創作方向。他還與名畫家韓美林和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張守智教授合作制壺,為砂壺的發展注入現代美學概念。開創紫砂茗壺造型的新意境。他的代表作有:漢雲、雪華、鷓鴣、提壁、上新橋、鳳嘴壺、僧帽、仿鼓、石瓢、牛蓋蓮子等,其中牛蓋蓮子、鷓鴣壺獲國家金質獎,僧帽、井欄壺獲國家銀質獎,並有許多佳作被國內外收藏家和博物館收藏。
僧帽壺是紫砂壺歷史上最流行的一種造型,特別是在明清時期,該壺式成為了當時的最流行。值得一提的是,明清兩代紫砂壺藝人對該種壺式情有獨鍾。上圖所示紫砂壺是顧景舟大師仿造古人僧帽壺製作而成的,其造型十分獨特,比例也非常勻稱,壺蓋形似僧帽,故名曰僧帽壺。壺底刻有「景舟制」的方印。
Ⅵ 《逍遙大亨》txt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鏈接: https://pan..com/s/1UyKGFRq1yc8tMm3NxLZMJA
小說名稱:逍遙大亨
作者:赫墨
類型:都市校園
連載狀態:已完結
字數:2331326字
簡介:該小說講述了八十年代,一把品相不錯的清朝老海黃圈椅,二十元您隨便拿走,現在,二百萬只能讓你摸摸!八十年代,後海的一套四合院,大概是兩千塊錢一套,現在,一套宅子兩千萬起步!八十年代,一把顧景舟先生的紫砂壺二百塊錢您拿走,現在,二百萬讓只夠您看。
Ⅶ 顧景舟自稱笨顧嗎
摘要 顧景舟(1915-1996),原名景洲。別稱:曼希、瘦萍、武陵逸人、荊南山樵。自號壺叟、老萍。宜興紫砂名藝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Ⅷ 顧景舟一生做了多少個紫砂壺
顧景舟大師一生制壺總存世量大約3000把左右,其中近50%流到港台地區和海外,國內存量大概2000把左右。
就其收藏價值,可做以下評級:
解放前作品,共2000把,因為存世量高,胎料做工不是很精,二星級。
1949—1966,共500把,存世量不多,但料工不是很精,三星級。
1966—1976,共200把,存世稀少,工料上乘,且有文革特殊收藏背景,超五星級。
1976—1990,250把,存世稀少,工料上乘,五星級。
1990—1996,500把,存世不多,工料上乘,但有些不是本人所做,出現較多仿品,四星級。
就我了解的再補充一下,解放前的,顧老很少蓋章,或者仿古。後期66-76,十年劫難,所做的也少,章也不敢蓋。這兩部分難以認定。
總之,顧老之作,價值不菲。
拓展資料:
顧景舟(1915-1996),原名景洲。別稱:曼希、瘦萍、武陵逸人、荊南山樵。自號壺叟、老萍。宜興紫砂名藝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大師。18歲拜名師學藝。三十年代後期至上海制壺仿古。1954年進入宜興蜀山陶業合作社。1956年被江蘇省政府任命為技術輔導,帶徒徐漢棠、高海庚、李昌鴻、沈遽華、束鳳英、吳群祥等人。一生三次參加全國工藝美術代表大會,在港、澳、台、東南亞影響特大,被海內外譽為「壺藝泰斗」,作品為海內外各大博物館、文物館收藏。
1915年生於江蘇宜興川埠鄉上袁村,顧景舟可以說是歷代紫砂陶藝名家中,名號最多的一位,他本名景洲,後改名為景舟、名號有曼晞、瘦萍、武陵逸人、荊南山樵及壺叟等。曾自創堂號為自怡軒。他在壺藝上的成就極高,技巧精湛,且取材甚廣。可說是近代陶藝家中最有成就的一位,所享的聲譽可媲美明代的時大彬,世稱「一代宗師」、「壺藝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