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說免費 » 春芳未歇小說免費閱讀全文

春芳未歇小說免費閱讀全文

發布時間: 2022-08-11 00:36:57

『壹』 春,夏,秋,冬,花

春:春回大地 風和日麗 春和景明 鶯飛蝶舞
夏:炎炎盛夏 夏樹蒼翠 夏意正濃 陰雨季節
秋:紅葉繽紛 黃葉飄零 丹楓迎秋 玉露生寒
冬:冰花玉樹 天寒地動 林似銀收 瓊樓玉宇

春:著手成春 沂水春風 一室生春 有女懷春
夏:夏雨雨人 夏日可畏 夏五郭公 夏鼎商彝
秋:一日三秋 遺臭千秋 月旦春秋 萬載千秋
冬:秋收冬藏 寒冬臘月 肥冬瘦年 夏爐冬扇

1挨山塞海
形容人多擁擠
2肩摩袂接
人肩相摩,衣袖相接。形容人多擁擠
3比肩疊跡
肩膀相靠,足跡相疊。形容人多
4比肩疊踵
形容人多。疊踵,腳尖踩腳跟
5比肩繼踵
肩碰肩,腳跟腳。形容人多擁擠
6發言盈庭
發言的人擠滿�堂。謂人多言雜

1白雪陽春
《白雪》《陽春》是戰國時期楚國的兩支高雅歌曲。見《文選·宋玉〈楚王問〉》。後亦用以泛指高雅的詩歌和其他文學藝術
2拜賜之師
春秋時,秦晉餚之戰,秦將孟明視被俘。獲釋時,孟謂晉君曰:「三年將拜君賜。」後三年,秦果然出兵伐晉復仇。又敗,晉人譏之為「拜賜之師」。見《左傳·文公二年》。後因以諷刺為復仇而又失敗的出兵
3版築飯牛
版築,造土牆;飯牛,喂牛。相傳商代賢者傅說築於傅岩,武丁用以為相。事見《書·說命上》。春秋時衛國賢者寧戚飯牛車下,扣牛角而歌,桓公異之,拜為上卿。事見《呂氏春秋·舉難》。後以「版築飯牛」為賢臣出身微賤之典
4寵柳嬌花
惹人寵愛的柳色、嬌艷的花枝。形容春色

1老驥伏櫪
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後常以喻有志之士雖年老而仍有雄心壯志
2敝帚自珍
比喻東西雖不好,自己卻很珍惜。語出宋陸游《初夏幽居》詩之二:「寒�不食猶能壽,弊帚何施亦自珍。」
3不得要領
沒有簽訂盟約或達成協議。語出《史記·大宛列傳》:「騫從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領。」司馬貞索隱引李奇雲:「要領,要契也。」
4不贊一詞
《史記·孔子世家》:「至於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辭。」原謂文章寫得很好,別人不能再添一句話,後用為一言不發之意

1暗送秋波
本指女子暗中以眉目傳情,引申為獻媚取寵,暗中勾結。秋波,比喻美女的眼睛。語本宋蘇軾《百步洪》詩之二:「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輿欲語防飛梭。」
2百世不磨
千秋萬代永不磨滅
3百世不易
千秋萬代永不改變
4拜賜之師
春秋時,秦晉餚之戰,秦將孟明視被俘。獲釋時,孟謂晉君曰:「三年將拜君賜。」後三年,秦果然出兵伐晉復仇。又敗,晉人譏之為「拜賜之師」。見《左傳·文公二年》。後因以諷刺為復仇而又失敗的出兵

1大地回春
亦作「大地春回」。指冬盡春來。草木萌生,大地上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常比喻形勢的好轉
2冬箑夏裘
語出《淮南子·精神訓》:「知冬日之箑,夏日之裘,無用於己,則萬物之變為塵埃矣。」後因以「冬箑夏裘」比喻不合時宜
3冬扇夏爐
漢王充《論衡·逢遇》:「作無益之能,納無補之說,以夏進爐,以冬奏扇,為所不欲得之事,獻所不欲聞之語,其不遇禍幸矣,何福佑之有乎。」後因以「冬扇夏爐」比喻不合時宜
4冬溫夏清
見「冬溫夏凊」

懸梁刺股
形容刻苦學習。「刺股」語本《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春: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孟浩然《春曉》)
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3.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王維《相思》)
4.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6.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
7.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9.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10.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葉紹翁《游園不值》)

詩中山
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3.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杜甫《春望》)
5.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6.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李白《關山月》)
7.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
8.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田園田居》)
9.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10.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詩中水
1.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蒹葭》)
2.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
3.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駱賓王《詠鵝》)
4.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5.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7.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劉禹鍀《竹枝詞》)
8.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9.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楊萬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詩中江
1.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夏日絕句》)
2.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杜甫《春夜喜雨》)
4.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白居易《憶江南》)
5.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6.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日還。(李白《早發白帝城》)
7.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8.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楓橋夜泊》)
9.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10.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詩中河
1.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詩經·關雎》)
2.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4.白日依山盡,黃河人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5.旦辭黃河去,暮宿黑山頭。(《木蘭辭》)
6.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夏完淳《別雲間》)
7.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望廬山瀑布》)
8.蔞篙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蘇軾《題惠崇〈春扛晚景〉》)
9.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10.三萬里河東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夏:詩中夏
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觀刈麥》)
2.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李商隱《晚晴》)
3.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杜甫《夏夜嘆》)
5.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復古《大熱》)
6.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句》)
7.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岑參《休亭送華瞬王少府還縣》)
8.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亭幽。(杜甫《忸村》)
10.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秋雨——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
秋夜——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日明中。
秋聲——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秋葉——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
秋色——雨侵壞瓮新苔綠,秋入橫林數葉紅。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盪。
秋菊——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秋思——故人萬里無消息,便擬江頭問斷鴻。
秋愁——莫道身閑總是,孤燈夜夜寫清愁。
秋興——西風吹葉滿湖邊,初換秋衣獨慨然。
秋懷——出門未免流年嘆,又見湖邊木葉飛。
秋夢——清夢初回秋夜闌,床前耿耿一燈殘。
秋憶——砧杵敲殘深巷月,梧桐搖落故園秋。
秋悟——人人解說悲秋事,不似詩人徹底知。
秋味——蟋蟀獨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聲多。

描寫秋天的古詩和描寫秋天的名句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裊裊:形容微風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動。木葉:枯黃的樹葉。
戰國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蕭瑟:寂寞蕭條的樣子。燎栗:凄涼。若在遠行:好象人在遠行之中。
戰國楚·宋玉《九辯》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漢·劉徹《秋風辭》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三國魏·曹丕《燕歌行》

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
櫚庭:櫚巷庭院。
晉·陶淵明《酬劉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
迢迢:形容夜長。亭亭:遠貌。
晉·陶淵明《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齊·蕭愨《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關。眺:遠望。平楚:平野。蒼然:草木茂盛的樣子。兩句寫初秋之景。
南朝齊·謝朓《宣城郡內登望》

亭皋木葉下,隴首秋雲飛
亭皋:水邊平地。木葉:樹葉。隴首:山名,在今陝西、甘肅之間。
南朝梁·柳渾《搗衣詩》

草低金城霧,木下玉門風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樹葉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肅榆中與青海西寧之間。玉門: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西。兩句寫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雲《別詩》

樹樹秋聲,山山寒色
秋聲:秋天西風作,草木零落,多肅殺之聲。
北周·庾信《周譙國公夫人步陸孤氏墓誌銘》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維:語助詞,無義。序:時節。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騖:鳥名,野鴨。齊飛:落霞從天而下,孤騖由下而上,高下齊飛。一色:秋水碧而連天,長空藍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唐·王績《野望》

掛林風景異,秋似洛陽春
唐·宋之問《始安秋日》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聲。
唐·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這兩句寫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紅葉飄零,所余不多。
唐·王維《闕題二首·山中》

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頎《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唐·王昌齡《長信秋詞五首》:「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熏籠玉枕無顏色,卧聽南宮清漏長。」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劉長卿《游休禪師雙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秋色無遠近,出門盡寒山
唐·李白《贈廬司戶》

雨色秋來寒,風嚴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對雨感時見贈》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酣:盡情飲酒。
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煙:人家炊煙。寒橘柚:秋日寒煙使橘袖也帶有寒意。兩句寫人家縷縷炊煙,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顯微黃,呈現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謝朓北樓》

高鳥黃雲暮,寒蟬碧樹秋
唐·杜甫《晚秋長沙蔡五侍御飲筵送殷六參軍歸灃州覲省》

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
信宿:連宿兩夜。故:仍然。
唐·杜甫《秋興八首》

翟塘峽口曲江頭,萬里風煙接素秋
唐·杜甫《秋興八首》

遠岸秋沙白,連山晚照紅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間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長風吹白茅,野火燒枯桑
白茅;茅草。描寫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風吹卷著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燒著枯萎的桑樹。
唐·岑參《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

秋風萬里動,日暮黃雲高
唐·岑參《鞏北秋興寄崔明允》

返照亂流明,寒空千嶂凈
返照:晚照,夕照。亂流:縱橫錯雜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
唐·錢起《杪秋南山西峰題准上人蘭若》

萬葉秋聲里,千家落照時
落照:夕陽西下。
唐·錢起《題蘇公林亭》

宿雨朝來歇,空山秋氣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韋金部》

雨徑綠蕪合,霜園紅葉多
綠蕪:綠草。合:長滿。意謂雨後庭中小徑長滿綠草,霜後花園中落滿紅葉,庭院一片荒涼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馬宅》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唐·劉禹錫《秋詞二首》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嗾:慫恿。
劉禹錫《秋詞二首》

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
描寫荷葉在秋風中向東傾斜,暗寓傷秋的情緒。
府·杜牧《 齊安郡中偶題二首》

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輕羅小扇:輕薄的絲制團扇。這兩句描寫紅燭在秋夜中發出寒光,照著畫屏,女郎手持精緻的團扇追撲螢火山。
唐·杜牧《秋夕》

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
天階:宮中的台階。
唐·杜牧《秋夕》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秋陰不散:雖已是秋天,但連日陰雲漠漠,故不見嚴霜降落。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聽雨吉:雨打枯荷,單調、凄涼。
唐·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秋山野客醉醒時,百尺老松銜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去雁聲遙人語絕,誰家素機織新雪。秋山野客醉醒時,百尺老松銜半月。」

老樹呈秋色,空池浸月華
唐·劉得仁《池上宿》

秋宵月色勝春宵,萬里霜天靜寂寥
唐·戎昱《戲題秋月》(又作:秋宵月色勝春宵,萬里天涯靜寂寥)

一夜綠荷霜剪破,賺他秋雨不成珠
飛霜使荷葉破碎,秋雨落在破葉上再也無法形成水珠了。
唐·來鵠《偶題二首》

夜半酒醒人不覺,滿池荷葉動秋風
不覺;不睡。
唐·竇鞏《秋夕》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
菡萏:荷花的別稱。
南唐·李璟《浣溪沙》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宋·范仲淹《蘇幕遮》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橙黃橘綠時:指秋冬之交的時節。
宋·蘇軾《贈劉景文》

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
明日黃花:指重陽過後菊花逐漸枯萎。蝶也愁:菊花枯萎,蝴蝶無處尋花,故曰「愁」。
冬:詩中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杜甫《兵車行》)
2.秋月揚明暉,冬嶺秀寒松。(陶淵明《四時》)
3.南鄰更可念,布破冬未贖。(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4.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董思恭《守歲》)
5.鳴笙起秋風,置酒飛冬雪。(王繳《四氣詩》
6.隆冬到來時,百花亦已絕?(陳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張謂《早梅》)
8.兒童冬學鬧比鄰,據岸愚懦卻子珍。(陸游《秋日郊居》)
9.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自居易《冬至夜思塞》)
10.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杜甫《小至》)

『貳』 春夏秋冬的詩


送別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桃源行

漁舟逐水愛山春,兩岸桃花夾古津。
坐看紅樹不知遠,行盡青溪不見人。
山口潛行始隈〔阝奧〕,山開曠望旋平陸。
遙看一處攢雲樹,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傳漢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還從物外起田園。
月明松下房櫳靜,日出雲中雞犬喧。
驚聞俗客爭來集,競引還家問都邑。
平明閭巷掃花開,薄暮漁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間,及至成仙遂不還。
峽里誰知有人事?世中遙望空雲山。
不疑靈境難聞見,塵心未盡思鄉縣。
出洞無論隔山水,辭家終擬長游衍。
自謂經過舊不迷,安知峰壑今來變?
當時只記入山深,青溪幾曲到雲林。
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1、早春: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韓愈《早春》
2、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孟浩然《春曉》
3、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
——杜甫《登樓》
4、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葉紹翁《游園不值》
5、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晏殊《浣溪沙》
6、早春: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賀知章《詠柳》
7、早春: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8、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9、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王之渙《涼州詞》
10、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11、春風雙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王安石《泊船瓜舟》
12、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觀刈麥》)
2.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李商隱《晚晴》)
3.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杜甫《夏夜嘆》)
5.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復古《大熱》)
6.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句》)
7.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岑參《休亭送華瞬王少府還縣》)
8.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亭幽。(杜甫《忸村》)
10.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二)不含「夏」字的寫夏景的詩句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青蜓立上頭。(楊萬里《小池》)
2.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趙師秀《有約》)
3.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翁卷《鄉村四月》)
4.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5.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6.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高駢《山亭夏日》)
7.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過故人庄》)
8.糝徑楊花鋪白氈,點溪荷葉疊青錢。(杜甫《絕句漫興》)
9.松下茅亭五月涼,汀沙雲樹晚蒼蒼。(戴叔倫《題稚川山秀》)
10.自來自去樑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杜甫《江村》)
11.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12.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楊萬里《閑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詩中秋
1.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曹操:《觀滄海》)
2.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李嶠:《風》)
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
4.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漢樂府•長歌行》)
5.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6.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劉禹錫:《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詞》)
8.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0.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道中》)
描寫冬天的詩
絕句----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露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江雪----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梅花----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描寫冬天的詩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江 雪
劉長卿 柳宗元
日 暮 蒼 山 遠,千 山 鳥 飛 絕,
天 寒 白 屋 貧。萬 徑 人 蹤 滅。
柴 門 聞 犬 吠,孤 舟 蓑 笠 翁,
風 雪 夜 歸 人。獨 釣 寒 江 雪。

雨雪瀌瀌,見晛曰消
瀌瀌:雪盛的樣子;一說猶「飄飄」。晛;太陽的熱氣。曰:語助詞,無實義。
《詩經·小雅·角弓》

寒風摧樹木,嚴霜結庭蘭
漢·樂府古辭《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凄凄歲暮風,翳翳經日雪。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
凄凄:寒涼。翳翳:陰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見。皓:白。
晉·陶淵明《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

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
晉·謝道蘊《詠雪聯句》:「白雪紛紛何所似,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

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
朔風:北風。勁:猛烈。哀:凄厲。
南朝宋·謝靈運《歲暮》

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
牖:窗戶。風驚竹:風中帶雪,打在竹上,發出沙沙的響聲。
唐·王維《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唐·宋之問《苑中遇雪應制》

水聲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劉長卿《酬張夏雪夜赴州訪別途中苦寒作》

一條藤徑綠,萬點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歸舊山》

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台
軒轅台:相傳為黃帝擒蚩尤之處。
唐·李白《北風行》

亂雲低薄暮,急雪舞回風
回風:迴旋的風。
唐·杜甫《對雪》

霜嚴衣帶斷,指直不得結
指直:手指僵直。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雲晴鷗更舞,風逆雁無行
無行:不成行列。
唐·杜甫《冬晚送長孫漸舍人歸州》

寒天催日短,風浪與雲平
唐·杜甫《公安縣懷古》

斜陽疏竹上,殘雪亂山中
唐·韓翃《褚主簿宅會畢庶子錢員外郎使君》(一作張繼詩)

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
唐·韓愈《李花二首》:「當春天地爭奢華,洛陽園苑尤紛拏。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嚴冬不肅殺,何以見陽春
肅殺:嚴酷蕭瑟的樣子。
唐·呂溫《孟冬蒲津關河亭作》

天寒色青蒼,北風叫枯桑。厚冰無裂文,短日有冷光
叫:風聲如吼。
唐·孟郊《苦寒吟》

才見嶺頭雲似蓋,已驚岩下雪如塵。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雲
唐·元稹《南秦雪》

六齣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六齣: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齣」稱雪花。瓊枝:竹枝因雪覆蓋面似白玉一般。
唐·高駢《對雪》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唐·白居易《夜雪》:「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旋撲珠簾過粉牆,輕於柳絮重於霜
兩句寫雪花紛飛的景象。
唐·李商隱《對雪二首》

百泉凍皆咽,我吟寒更切
咽:泉水因冰凍而流動不暢,因以嗚咽來形容。吟:歌吟。
唐·劉駕《苦寒吟》:「百泉凍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喬松,不覺滿衣雪。」

戰退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
玉龍:形容飛雪。敗鱗殘甲:形容雪片亂舞如鱗甲之片紛紛墜落。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詩話》載張元作《雪》詩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無私玉萬家
玉:喻白雪。
元·黃庚《雪》

溪深難受雪,山凍不流雲
清·洪升《雪望》

『叄』 春 夏 秋 冬 (古詩各2首-寫明作者)

詩中春
1.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孟浩然:《春曉》》
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3.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王維:《相思))
4.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6.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
7.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9.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10.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葉紹翁:《游園不值》)

詩中夏
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觀刈麥))
2.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李商隱:(晚晴))
3.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杜甫:《夏夜嘆》)
5.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復古:《大熱》)
6.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句》)
7.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8.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詩中秋
1.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曹操:《觀滄海》)
2.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李嶠:《風》)
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
4.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漢樂府•長歌行》)
5.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6.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劉禹錫:《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詞》)
8.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0.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道中》)

詩中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杜甫:《兵車行》)』
2.秋月揚明惲,冬嶺秀寒松。(陶淵明:《四時》)
3.南鄰更可念,布破冬未贖。(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4.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董思恭:《守歲》)
5.鳴笙起秋風,置酒飛冬雪。(王微:《四氣詩》)
6.隆冬到來時,百花即已絕。(陳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張謂:《早梅》)
8.兒童冬學鬧比鄰,據岸愚儒卻子珍。(陸游:《秋日郊居》)
9.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0.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杜甫:《小至》)

『肆』 描寫夏天的古詩100首

描寫夏天的古詩

1.夏半陰氣始,淅然雲景秋。——唐·韓愈《送劉師服》

2.夏谷雪猶在,陰岩晝不分。——唐·王貞白《廬山》

3.夏條綠已密,朱萼綴明鮮。——唐·韋應物《夏花明》

4.夏夜新晴星校少,雨收殘水入天河。——唐·王建《新晴》

5.夏衫短袖交斜紅,艷歌笑斗新芙蓉,戲魚往聽蓮葉東。——唐·鮑溶《采蓮曲二首》

6.夏窗七葉連陰暗——唐·羅隱《句》

7.夏滿尋醫還出寺,晴來曬疏暫開門。——唐·周賀《贈神遘上人》

8.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唐·杜甫《夏夜嘆》

9.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10.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魏晉·陶淵明《讀山海經 其一》

11.長夏村墟風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宋·張耒《夏日三首·其一》

12.長夏山村詩興幽,趁淡多在碧泉頭。——明·唐寅《題畫廿四首其一》

13.春夏一番交篆早,綿衣脫了著單衣。——宋·俞桂《口占》

14.沅溪夏晚足涼風,春酒相攜就竹叢。——唐·王昌齡《龍標野宴》

15.味苦夏蟲避,叢卑春鳥疑。——唐·杜甫《苦竹》

16.可惜夏天明月夜,土山前面障南風。——唐·張祜《平陰夏日作》

17.雕戈夏服箭,羽騎綠沉弓。——唐·李世民《出獵》

18.詔旂分夏物,專土錫唐弓。——唐·賀知章《奉和聖制送張說巡邊》

19.一朝春夏改,隔夜鳥花遷。——唐·李世民《初夏》

20.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復古《大熱》

21.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22.余聞古夏後,象物知神奸。——唐·韓愈《謝自然詩》

23.竹生大夏溪,蒼蒼富奇質。——唐·王績《古意六首》

24.江鄉初夏暑猶輕,霽日園林有晚鶯。——宋·陸游《初夏》

25.四月維夏,六月徂暑。——《詩經·小雅·四月》

26.江南孟夏天,慈竹筍如編。蜃氣為樓閣,蛙聲作管弦。——唐·賈弇《孟夏》

27.桃膠迎夏香琥珀,自課越佣能種瓜。——唐·李賀《南園十三首》

28.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唐·李隆基《端午》

29.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唐·高駢《山亭夏日》

30.別院深深夏篥清,石榴開遍透簾明。——宋·蘇舜欽《夏意》

31.雨餘清晚夏,共坐北岩幽。——唐·杜審言《和韋承慶過義陽公主山池五首》

32.簾卷薰風夏日長——元·善住《浣溪沙夏日》

33.樓下清溪夏亦寒,溪頭個個白鷗閑。——元·倪瓚《與伯雨登溪山勝概樓》

34.好山逢過夏,無事住經秋。——《匡山寓居棲公》 唐·齊己

35.龜食庚庚夏啟光,龍顏日角映扶桑。——明·王寵《辛巳書事(四首)》

36.薄田今亦夏秋稔,竇窖飽滿雞豬肥。——宋·黃庶《送楊侍讀自長安之蜀》

37.浪遊春復夏,秋更滯陪京。——明·吳上瓚《秋寒》

38.年年到朱夏,葉葉是清風。——宋·陳亞《惜竹》

39.獨占芳菲當夏景,不將顏色托春風。——唐·白居易《紫薇花》

40.萬物洪纖俱夏長,九天寬大遍春生。——宋·徐元傑《宿部觀銓法苦蚊》

41.窗竹未抽今夏筍,庭梅曾試當年花。——唐·方干《山中》

42.冬有靈湯溢,夏無炎暑侵。——唐·李中《廬山》

43.人生幾何春已夏,不放香醪如蜜甜。——唐·杜甫《絕句漫興九首》

44.屢欲相從奏咸夏,怕驚俚耳又休休。——宋·方蒙仲《兼山會食》

45.我來此游息,夏景方赫曦。——唐·皮日休《太湖詩·銷夏灣》

46.先生句法從江夏,今代詞人孰比肩。——宋·趙蕃《次韻李袁州絕句七首其一》

47.碧落豈容留綺夏,紫微端要著卿雲。——宋·張鎡《喜楊誠齋赴召》

48.壯陽當用事,大夏蒸炎歊。——宋·歐陽修《大熱二首其一》

49.涼風遍廣坐,長夏失重熇。——宋·周必大《又次韻醵飲》

50.坐使青燈曉,還傷夏衣薄。——唐·韋應物《寺居獨夜,寄崔主簿》

51.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伍』 春風緣隙來,晨溜承檐滴。 求此詩的解釋

荏苒冬春謝,
寒暑忽流易。⑵
之子歸窮泉,
重壤永幽隔。⑶
私懷誰克從?
淹留亦何益。
黽勉恭朝命,⑷
回心反初役。⑸
望廬思其人,
入室想所歷。⑹
幃屏無彷彿,
翰墨有餘跡。
流芳未及歇,
遺掛猶在壁。⑺
悵怳如或存,
回遑忡驚惕。⑻
如彼翰林鳥,⑼
雙棲一朝只;
如彼游川魚,
比目中路析。⑽
春風緣隙來,⑾
晨溜承檐滴。⑿
寢息何時忘,
沉憂日盈積。
庶幾有時衰,
庄缶猶可擊。⒀

【注釋】
⑴本篇是《悼亡詩三首》中的第一首。敘亡妻已葬後將要赴任時的情景。
⑵荏苒:輾轉。謝:去。流易:消逝、變換。以上二句敘時節改易。古代禮制,妻死夫服喪一年,這首詩是作於妻亡一周年時。
⑶之子:那人,指亡妻。窮泉:地下。這兩句是說妻死埋葬土中,和生人永遠隔絕。
⑷黽勉:勉力。
⑸回心:轉念。反初役:回原官任所。
⑹彷彿:相似的形影。
⑺「流芳」、「追掛」,都承翰墨而言,言亡妻筆墨遺跡,掛在牆上,還有餘芳。
⑻悵怳:恍忽。回遑:惶恐的意思。忡:憂。惕:驚懼。
⑼翰:飛。
⑽析:分開。⑾隙:牆壁的縫穴。
⑿溜:水從屋上流下為「留」。
⒀庶幾:表示希望的詞。「庄缶」,戰國時代的宋國人莊周的妻死了,惠施去吊平靜喪,見他正在敲著瓦盆(古人用「缶」為樂器)唱歌。惠施問他:妻死不哭也還罷了,又唱起歌來,豈不是太過份了?他道:我妻剛死的時候我也不免傷感,後來想:人本來無生、無形,由無到有,又由有到無,也不過是象四季循環似的自然變化,又何必悲傷呢?(見《莊子·至樂》)這詩末尾是說沉憂逐日累積,片刻也不能忘,但願有時衰減,還可以家莊周那樣達觀。

【品評】
本篇是詩人為哀悼亡妻所作《悼亡詩》三首中的第一首。詩歌給讀者展示了一個充滿永恆哀傷的時空。全詩的鏡頭隨著詩人的步履移動,逐次呈現了廬舍、居室、帷幕、屏風、翰墨的余跡、檐頭的滴水等,這些連續的空間場景中彌漫著陰沉凄涼的氣氛,在沉寂中傾訴著詩人喪妻的悲痛和孤獨。與此同時,詩歌又從時間的角度來表現喪妻之痛的深廣。冰雪消溶,春風吹拂,晨溜滴瀝,時節交替,光陰流逝了,而詩人對亡妻的哀念並不因此而淡薄,「寢息何時忘,沉憂日盈積」,反而越來越沉重。在傷痛莫解的情況下,他想起達觀的莊子,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象莊子那樣從感情的重壓下解脫出來。而這種企望,則又暗示出詩人的哀傷不僅占據了他的今天,也將延伸到他的明天、後天……讀罷全詩,一個陷入永恆哀痛之中的詩人形象粲然浮現在眼前。這首詩情至深而語至淺,悼亡的深情婉轉地流動於清淺的字句之間。比如「幃屏」數句以極其平淡的語言道出物是人非的悲愴之感;「悵怳」二句更是微妙地表現出失去了朝夕相處的伴侶而精神痛苦、恍惚迷離的神態。另外「如彼翰林鳥」等四句,兩個比喻通俗淺近,卻准確地表達了詩人的沉痛心情。這首詩「悲而不壯」,情詞哀艷,後人寫哀悼亡妻的詩多用「悼亡」為題,正是受了潘岳的影響。

引自:http://..com/question/34228821.html?si=2

『陸』 夜雨瀟瀟雨未歇,伊人戚戚獨自眠,芳華已逝無歸處,怎奈有心戀無心。 點評,解析。

淅淅瀝瀝的凄凄雨下了一夜不停,痴心女子滿腹心事躺在床上輾轉難眠,終於昏昏沉沉睡去。
可憐青春年華已過,也沒有等來心上人的愛,真是痴心女子負心漢,說出心內的痛苦。

『柒』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初夏了,天氣總算還清爽煦和,芳草也未嘗因驕陽的淫威而枯萎。

出自南朝宋詩人謝靈運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游赤石進帆海》。這首詩語言中充實而溢於外,風華流麗而不傷於巧,情、景、理的完美結合,使之成為山水詩佳作。

全詩(節選)如下: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水宿淹晨暮,陰霞屢興沒。

周覽倦瀛壖,況乃陵窮發。川後時安流,天吳靜不發。

譯文如下:

初夏仍然清爽暖和,小草也沒有停止生長,仍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水上的舟船將晨暮連成一體分不清早晚,陰雲和彩霞多次變換,時而陰雲密布,時而彩霞滿天。

遍觀海邊岸上的景物已覺得厭倦,何況是漂游游覽。波神使河流安靜的流淌,水伯也不掀起波濤。

(7)春芳未歇小說免費閱讀全文擴展閱讀:

「首夏」二句遙應《游南亭》詩「未厭青春好,已睹朱明移」,既點明此游節令,又顯示了一種莫可如何而慰情聊勝無的復雜心情。

游南亭觸景生情,由春夏迭代中,深哀盛年已去,衰疾在斯。這里說,初夏了,天氣總算還清爽煦和,芳草也未嘗因驕陽的淫威而枯萎。可見詩人似乎已從前詩的悲感中稍稍復甦。

尤可注意:「芳草猶未歇」,實反用《離騷》「及年歲之未晏兮,時亦猶其未央,恐鵜鴂之先鳴兮,使夫百草為之不芳」,則又於自幸自慰中,見出謝客這位「逐臣」的傲兀性格來。

但是這種欣慰並不能維持多久,在出郡數十里南遊赤石中,日復一日地水行水宿,未免單調,而陰晴的變化,雲霞的出沒,也因屢見而失去了新鮮之感。這濱海的周遊,已使人厭厭生「倦」,更何況面臨的是極北不毛之地,窮發更北的溟海呢。

有人認為「況乃臨窮發」是寫詩人豪情勃發,頓起泛海之想,然而「況乃」二字分明承「倦瀛壖」來,見出帆海之前,詩人的心情並不甚佳。

『捌』 首夏猶清和 芳草亦未歇什麼意思

初夏仍然清爽暖和,小草也沒有停止生長,仍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出自:南朝宋詩人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原文: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賞析:游南亭觸景生情,由春夏迭代中,深哀盛年已去,衰疾在斯。這里說,初夏了,天氣總算還清爽煦和,芳草也未嘗因驕陽的淫威而枯萎。可見詩人似乎已從前詩的悲感中稍稍復甦。

創作背景

南亭之游後,謝靈運開始了他在永嘉境內的探奇搜勝。一方面山水並不能真正撫平他心中的幽憤,所以這一段時間中,他的詩中經常出現「倦」游的字樣;

然而另一方面,山水又時時給他以新的感受,使他失去平衡的心態,至少獲得宣洩而趨於暫時的平衡。景平元年(423)初夏,作者由山入海,即景思昔,為表達自己全身保真的意願,創作了這首詩。

『玖』 關於春夏秋冬的詩



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海曙:海上日出。梅柳渡江春:梅柳渡過江來,江南一片春色。淑氣:春天的和暖氣息。轉綠蘋浪:使水中蘋草轉綠。四句意謂:彩霞伴著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綠柳把春意帶過了江面,黃鳥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陽光催綠了蘋草。
唐 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日長雄鳥雀,春遠獨柴荊
前兩句形容花色紅,柳絮素。後兩句謂日色漸長.春色淡遠,唯聽鳥雀調嗽,無人來往,獨有柴門而已,
唐 杜甫《春運》

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
遲遲:緩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樣子。倉庚:鶯。喈喈:鳥鳴聲眾而和。蘩:白蒿。祁祁:眾多。
《詩經·小雅·出車》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變鳴禽:鳴叫的鳥換了種類。兩句寫冬去春來,鳥兒已經替換了。
南朝宋 謝靈運《登池上樓》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天街:京城裡的街道。草色遙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點細芽,遠看一片新綠,近看卻似不見。絕勝;遠遠勝過。
唐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
寫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涼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夏半陰氣始,淅然雲景秋
夏半:夏季過半,農歷五月半後。淅:風吹拂的樣子。
唐·韓愈《送劉師服》

江南孟夏天,慈竹筍如編。蜃氣為樓閣,蛙聲作管弦
孟夏:初夏,指農歷四月。慈竹:竹名,亦稱子母竹。如編:象編排起來一樣。蜃氣:古人以為蜃(大蛤)吹氣可成樓閣虛景,實際是光線穿過不同密度的空氣,經過折射,把遠景顯現在空中的一種幻影,也稱為海市蜃樓。管弦:形容蛙的鳴叫象奏樂一樣。
唐·賈弇《孟夏》

岩溜噴空晴似雨,林蘿礙日夏多寒
岩溜句:岩上的泉水瀑布,凌空進發,一片雲煙,象是晴天掛起一幅雨簾。林蘿句:林間藤蘿纏繞,濃蔭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涼意。
唐·方干《題報恩寺上方》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盛一院香
水晶簾:形容映入水中的樓台倒影象水晶的簾子一樣晶瑩明澈。
唐·高駢《山亭夏日》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關。眺:遠望。平楚:平野。蒼然:草木茂盛的樣子。兩句寫初秋之景。
南朝齊·謝朓《宣城郡內登望》

草低金城霧,木下玉門風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樹葉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肅榆中與青海西寧之間。玉門: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西。兩句寫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雲《別詩》

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騖:鳥名,野鴨。齊飛:落霞從天而下,孤騖由下而上,高下齊飛。一色:秋水碧而連天,長空藍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這兩句寫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紅葉飄零,所余不多。
唐·王維《闕題二首·山中》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煙:人家炊煙。寒橘柚:秋日寒煙使橘袖也帶有寒意。兩句寫人家縷縷炊煙,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顯微黃,呈現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謝朓北樓》


凄凄歲暮風,翳翳經日雪。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
凄凄:寒涼。翳翳:陰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見。皓:白。
晉·陶淵明《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

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
牖:窗戶。風驚竹:風中帶雪,打在竹上,發出沙沙的響聲。
唐·王維《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六齣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六齣: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齣」稱雪花。瓊枝:竹枝因雪覆蓋面似白玉一般。
唐·高駢《對雪》

戰退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
玉龍:形容飛雪。敗鱗殘甲:形容雪片亂舞如鱗甲之片紛紛墜落。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詩話》載張元作《雪》詩

旋撲珠簾過粉牆,輕於柳絮重於霜
兩句寫雪花紛飛的景象。
唐·李商隱《對雪二首》

春--《春日偶成》程顥
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
夏--《山亭夏日》高駢
綠樹濃陰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廉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秋--《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冬--《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春夏秋冬詩四首
竹林閑人


古槐紫蝶舞,幽谷百鳥鳴.
松江孤帆盡,何處是佳人.
雲戢草知色,江風拂蓮馨.
籟夜歌罷去,雨潤方早春.


當年好景色,百花為君悅.
竹樓笙笛喧,詩醉詞也
樂.


百花皆草弇,竹林不飛蝶.
偶聞雨蒙蒙,相顧兩無言.


瑟瑟竹林人,笛韻伴歌行.
前身文字獄,誰戀點絳唇.

紅樓夢中詩詞
選自《第二十三回 西廂記妙詞通戲語 牡丹亭艷曲警芳心》

春夜即事
霞綃雲幄任鋪陳,隔巷蟆更聽未真.
枕上輕寒窗外雨,眼前春色夢中人.
盈盈燭淚因誰泣,點點花愁為我嗔.
自是小鬟嬌懶慣,擁衾不耐笑言頻.

夏夜即事
倦綉佳人幽夢長,金籠鸚鵡喚茶湯.
窗明麝月開宮鏡,室靄檀雲品御香.
琥珀杯傾荷露滑,玻璃檻納柳風涼.
水亭處處齊紈動,簾卷朱樓罷晚妝。

秋夜即事
絳芸軒里絕喧嘩,桂魄流光浸茜紗.
苔鎖石紋容睡鶴,井飄桐露濕棲鴉.
抱衾婢至舒金鳳,倚檻人歸落翠花.
靜夜不眠因酒渴,沉煙重撥索烹茶.

冬夜即事
梅魂竹夢已三更,錦罽鸘衾睡未成.
松影一庭惟見鶴,梨花滿地不聞鶯.
女兒翠袖詩懷冷,公子金貂酒力輕.
卻喜侍兒知試茗,掃將新雪及時烹

唐 賀知章《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線。不知細對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唐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唐·東方虯《春雪》:「春雪滿空來,觸處似花開。不知園里樹,若個是真梅。」

宋·蘇舜欽《淮中晚泊犢頭》:「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滿川風雨看潮生。」

宋·趙師秀《有約》:「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宋·陸游《初夏絕句》:「紛紛紅紫已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

唐·王昌齡《長信秋詞五首》:「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熏籠玉枕無顏色,卧聽南宮清漏長。」

唐 賀知章《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線。不知細對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唐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唐·東方虯《春雪》:「春雪滿空來,觸處似花開。不知園里樹,若個是真梅。」

宋·蘇舜欽《淮中晚泊犢頭》:「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滿川風雨看潮生。」

宋·趙師秀《有約》:「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宋·陸游《初夏絕句》:「紛紛紅紫已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

唐·王昌齡《長信秋詞五首》:「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熏籠玉枕無顏色,卧聽南宮清漏長。」

『拾』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的意思

意思是初夏仍然清爽暖和,小草也沒有停止生長,仍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一、出處

《游赤石進帆海》是南朝宋詩人謝靈運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

二、原文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水宿淹晨暮,陰霞屢興沒。

周覽倦瀛壖,況乃陵窮發。川後時安流,天吳靜不發。

揚帆採石華,掛席拾海月。溟漲無端倪,虛舟有超越。

仲連輕齊組,子牟眷魏闕。矜名道不足,適己物可忽。

請附任公言,終然謝天伐。

三、釋義

初夏仍然清爽暖和,小草也沒有停止生長,仍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水上的舟船將晨暮連成一體分不清早晚,陰雲和彩霞多次變換,時而陰雲密布,時而彩霞滿天。

遍觀海邊岸上的景物已覺得厭倦,何況是漂游游覽。

波神使河流安靜的流淌,水伯也不掀起波濤。

張帆行舟去採石華,揚帆起航去撿海月。

大海無邊無際,沒有載物的空船超然漂行。

魯仲連輕視齊國的封賞,公子牟留戀王室的高官厚祿。

崇尚功是有愧於道的,適己所安,物慾是可以擺脫的。

將聽從任公之言,棄功名利祿以全吾生。

(10)春芳未歇小說免費閱讀全文擴展閱讀

一、創作背景

南亭之游後,謝靈運開始了他在永嘉境內的探奇搜勝。一方面山水並不能真正撫平他心中的幽憤,所以這一段時間中,他的詩中經常出現「倦」游的字樣;然而另一方面,山水又時時給他以新的感受,使他失去平衡的心態,至少獲得宣洩而趨於暫時的平衡。

景平元年(423)初夏,作者由山入海,即景思昔,為表達自己全身保真的意願,創作了這首詩。

二、作者簡介

謝靈運(385~433),晉宋間詩人。原籍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生於會稽始寧(今浙江上虞)。東晉名將謝玄之孫,襲爵封康樂公,世稱「謝康樂」。出身名門,兼負才華,但仕途坎坷。為了擺脫政治煩惱,常常放浪山水,探奇覽勝。

詩歌大部分描繪了他所到之處,如永嘉、會稽、彭蠡等地的山水景物。其中有不少自然清新的佳句,從不同角度刻畫自然景物,給人以美的享受。他的詩文大都是一半寫景,一半談玄,仍帶有玄言詩的尾巴。

盡管如此,謝靈運以他的創作豐富和開拓了詩的境界,使山水的描寫從玄言詩中獨立了出來,從而扭轉了東晉以來的玄言詩風,確立了山水詩的地位。從此山水詩成為中國詩歌發展史上的一個流派,他成為山水詩派的創始人。

熱點內容
未婚妻是集團總裁類小說 發布:2025-09-15 07:08:45 瀏覽:516
免費官場txt小說電子書下載 發布:2025-09-15 07:05:21 瀏覽:291
超虐黑道總裁小說 發布:2025-09-15 07:05:17 瀏覽:673
蜜愛總裁在上我在下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9-15 07:04:40 瀏覽:230
小說女總裁重生高三 發布:2025-09-15 06:59:42 瀏覽:110
重生之朱慈烺小說 發布:2025-09-15 06:55:47 瀏覽:790
都市小說弟弟我要 發布:2025-09-15 06:41:33 瀏覽:518
古代言情煉丹小說 發布:2025-09-15 06:40:52 瀏覽:8
都市俏白領小說 發布:2025-09-15 06:16:03 瀏覽:747
甜哄小說免費閱讀無彈窗 發布:2025-09-15 05:57:04 瀏覽: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