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8幻影凶間小說結局
㈠ 看過1408幻影凶間的進來。。
首先,這部影片就不應該真得認為存在一個「房間」。劇情的設計和「寂靜嶺」十分相像。試著把整部影片看成是一個人內心的歷程,就會獲得一種完全不同的印象。
作家進入房間一段時間後,就陷入一種感官體驗被蒙蔽的氣氛里。一般人看到的感官印象背後存在一個較為恆定的物質結構,人們能感到自己內心的情感,但情感是無形的、無法具化的能量。但是,在這個房間(空間)里,人的情感能量會逐漸具化。換句話說,這與一些宗教里對地獄的描述很像——罪人們被自己想像出來的刑具折磨。
剛開始,作家所看到的印象一開始就是普通的客房,這說明他的心境較為接近普通生活的水平。隨後,他所看過的受害者的圖片、酒店管理者的映像、他所寫的一些恐怖小說中的印象,就開始具化出來。再到以後,整個酒店有如錯綜復雜的迷宮,一個個分隔的小場景,其實就是他內心世界的一部分。影片後期,他曾封存壓抑的種種相互沖突的情感開始以場景的方式具化出來,而他自己則作為一種觀察者而見證。整個影片此時幾乎使人忘記了「恐怖」這個主題,而變成了作家內心的自我懲罰的情感。所以,房間本身並未做什麼,那些現象和作家是一體的(除了那個修電的工人)。換句話說,如果一個人的內心有如佛陀般清凈,他完全可以安然無恙地走出來。正是「無掛礙故,無有恐怖」。
當一個人心情不好的時候,天氣就是灰濛蒙的瞭然無趣,但在另一個人看起來卻充滿生氣。影片中有一個場景,是整個房間被冰凍,恰恰就是在作家看到了自己嘲諷妻子給瀕死的女兒講童話故事,摔門而去的場景之後,正是作家心裡荒涼冰冷的寫照。
無論哪個結局,都是作家自己放火燒了旅店。這把火在宗教上也叫「審判之火」「火湖」「永恆的死亡」等,其實並不是懲罰之用,而是一個人身心情感最終協調統一,幻象消滅的過程。所以,作家心裡也燃起一把火的同時,他在物理世界裡也燒了一把火。
剪輯版的結局充滿象徵意義(某種意義上整部影片都可看成是象徵,而不是寫實影片)。最後作家作為一種「主體人格」的象徵,死了。酒店經理那段情節,可以看成是「原本人格的殘像」,而錄音機可以作為一種「媒介」,透過這媒介,酒店經理——附屬人格的情感由於被滲透,也目睹了一剎那的幻象。最後,燒焦的房間、靈魂,代表一個人那種自我禁錮的空間已經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