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自我成長的經典小說
① 大家介紹點主角成長型經典小說啊,裡面有要求
流瀲紫——《後宮——甄嬛傳》
作者:流瀲紫
內容簡介
女人之間的斗爭,永遠是最殘酷的斗爭……而後宮,是殘酷的密集地……我想寫的,不過是寂寂深宮中一個關於愛情和斗爭的故事……我初進宮的那一天,是個非常晴朗的日子。乾元十二年農歷八月二十,黃道吉日。站在紫奧城空曠的院落里可以看見無比晴好的天空,藍澄澄的如一汪碧玉,沒有一絲雲彩,偶爾有大雁成群結隊地飛過。鴻雁高飛,據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預兆。可是……我眼中怔怔垂下淚來,只怕這一世,相思比夢還長只怕,是望穿了萬千秋水,還是永生永世不能相見了
書籍簡介
《後宮——甄嬛傳》在網上連載以來,引起了網友強烈的關注,在起點,晉江,紅袖,新浪,到處都是《後宮》的粉絲,作者12月19號參加第二屆騰訊網「作家杯」原創大賽以來,短短幾日,便創下了六十餘萬點擊,五百多條評論的驕人戰績,並引起了數十家出版機構的激烈爭奪,最終,以成功策劃及包裝《北京娃娃》《草樣年華》《誅仙》《明朝那些事兒》享譽出版圈並獲得文化圈「造星工廠」稱號的磨鐵文化以10萬冊首印,10%版稅的天價以及一整套全面系統的宣傳方案贏得該作品的出版權。
我節選一段給你。如果不好看就算了吧。
一、雲意春深(1)
我初進宮的那一天,是個非常晴朗的日子。乾元十二年農歷八月二十,黃道吉日。站在紫禁城空曠的院落里可以看見無比晴好的天空,藍澄澄的如一汪碧玉,沒有一絲雲彩,偶爾有大雁成群結隊地飛過。
鴻雁高飛,據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預兆。
毓祥門外整整齊齊地排列著無數專送秀女的馬車,所有的人都鴉雀無聲,保持異常的沉默。我和來自各地的秀女站在一起,黑壓壓一群人,端的是綠肥紅瘦,嫩臉修蛾,脂粉香撲鼻。很少有人說話,只專心照看自己的脂粉衣裳是否周全,或是好奇地偷眼觀察近旁的秀女。
選秀是每個官家少女的命運,每三年一選,經過層層選拔,將才貌雙全的未婚女子選入皇宮,充實後庭。
這場選秀對我的意義並不大,我只不過來轉一圈充個數便回去。爹爹說,我們的女兒嬌縱慣了,怎受得了宮廷約束。罷了罷了,平平安安嫁個好郎君也就是了。
娘總說像我女兒這般容貌家世,更不肖說人品才學一定要給我挑最好的郎君。我也一直是這樣想的,我甄嬛一定要嫁這世間上最好的男兒,和他結成連理平平安安白首到老,便是幸福了。我不能輕易辜負了自己。
而皇帝坐擁天下,卻未必是我心中認可的最好的男兒。至少,他不能專心待我。
因而,我並不細心打扮。臉上薄施粉黛,一身淺綠色挑絲雙窠雲雁的時新宮裝,合著規矩裁製的,上裳下裙,泯然於眾的普通式樣和顏色,並無半分出挑,也不小氣。頭上斜簪一朵新摘的白芙蓉,除此之外只挽一支碧玉七寶玲瓏簪,綴下細細的銀絲串珠流蘇,略略自矜身份,以顯並非一般的小家碧玉,可以輕易小瞧了去。
如此不肯多費心力,我只需等著皇上「撂牌子」,讓我落選。
選看秀女的地點在紫禁城內長春宮的正殿雲意殿。秀女分成六人一組,由太監引著進去被選看,其餘的則在長春宮的東西暖閣等候。選看很簡單,朝皇上皇後叩頭,然後站著聽候吩咐,皇上或者問哪個人幾句話,或者問也不問,謝了恩便可。然後由皇上決定是「撂牌子」還是「留用」。「撂牌子」就是淘汰了,」留用」則是被選中,暫居本家,選吉日即可入宮為妃嬪。
皇上早已大婚,也頗多內寵。這次的選秀,不過是廣選妃嬪充實掖庭,為皇上綿延子嗣。
滿滿一屋子秀女,與我相熟的只有濟州都督沈自山的女兒沈眉庄。我家府第與她京中外祖府上比鄰而居,我和她更是自小一起長大,情誼非尋常可比。她遠遠看見我便笑了,走過來的執我的手,面含喜色關切道:「嬛兒,你在這里我就放心了。上次聽外祖母說妹妹受了風寒,可大好了?」
我依依起身,道:「不過是咳嗽了兩聲,早就好了。勞姐姐費心。路上顛簸,姐姐可受了風塵之苦。」
她點點頭,細細看我兩眼,微笑說:「在京里休息了兩日,已經好得多。妹妹今日打扮得好素凈,益發顯得姿容出眾,卓而不群。」
我臉上飛紅,害羞道:「姐姐不是美人么?這樣說豈不是要羞煞我。」
她含笑不語,用手指輕刮我臉頰。我這才仔細看她,一身玫瑰紫千瓣菊紋上裳,月白色百褶如意月裙,如漆烏發梳成一個反綰髻,髻邊插一隻累絲金鳳,額上貼一朵鑲金花鈿,耳上的紅寶耳墜搖曳生光,氣度雍容沉靜。
我含了笑,不禁贊嘆:「幾日不見,姐姐出落得越發標致了。皇上看見必定過目不忘。」
眉庄手指按唇上示意我噤聲,小聲說:「謹言慎行!今屆秀女佼佼者甚多,姐姐姿色不過而而,未必就能中選。」
我自知失言,便不再說話,只和她絮絮一些家常。
只聽見遠處「哐啷」一聲,有茶杯翻地的聲響。我和眉庄停了說話,抬頭去看。只見一個穿墨綠緞服滿頭珠翠的女子一手拎著裙擺,一手猛力扯住另一名秀女,口中喝道:「你沒長眼么?這樣滾燙的茶水澆到我身上!想作死么?你是哪家的秀女?」
三十一、金縷衣(2)
有人走來,輕輕撥開我懷中緊擁的絲綢薄被。我驚詫回頭,輕喚:「四郎……」
他低聲嘆息,讓我依偎於他懷中,轉身背朝窗外,為我擋去刺目的電光。他輕聲低語:「朕被雷聲驚醒,忽然想起你害怕雷電交加的雨夜……」
他的身上有被雨水打濕的痕跡,濕漉漉的觸覺讓我焦躁惶恐的心漸漸趨於平靜。
我略微疑惑:「那華妃……」
他的手指輕按住我的唇:「朕怕你害怕……」
我沒有說出更多的話,因他已展臂緊緊摟住我。
我不願再想更多。
他低首,冰涼的唇輕柔觸及我溫熱濡汗的額頭,在這溫情脈脈的一瞬間,彷彿找到現世的片刻安寧。
我想,也許為了他。我可以再有勇氣和她們爭斗下去,哪怕……這爭斗永無止境……
四面只是一片水聲,落雨瀟瀟,清新甘甜的水氣四散彌漫,只余潔凈的天水沖去這世間的污穢,長久來的悶熱,漸漸消弭於無形。炎熱許久,終於能睡一個好覺……
這樣雨密風驟,醒來卻已是晴好天氣。
服侍了玄凌起身穿衣去上朝,復又躺下假寐了一會兒才起來。
晨光熹微如霧,空氣中隱約有草葉的芬芳和清新水氣。
門乍開,卻見陵容獨自站在門外,面色微微緋紅,發上沾滿晶瑩露水,在陽光下璀璨瑩亮如同虛幻。
我微覺詫異,道:「怎麼這樣早就過來?身子好了么?」
風吹過,一地的殘花落葉,蕭疏卻鮮艷到頹靡。浮光靄靄,陽光透過樹葉的斑駁落在陵容身上,明昧如夢如幻一般。
她揚起臉,露出極明媚溫婉的笑容,盈盈行了個禮,道:「陵容從前一意孤行,如在病中,今日久病初愈,終於神志清明,茅塞頓開。」
我會意微笑,伸手向她,「既然病好了,就要常來坐坐。」
她雪白一段藕臂伸向我,微笑道:「陵容費了幾天功夫才用姐姐贈與的素錦綉成此物,特來拿與姐姐共賞。」
我與她攜手進殿,相對而坐。
白若霜雪的素錦上赫然是一樹連理而生的桃花,燦若雲霞,灼艷輝煌。
陵容低眉淺笑,聲如瀝珠:「妹妹覺得與其綉一隻帶著昭陽日影的寒鴉,不若是開在上林苑中的春日桃花,方不辜負這華貴素錦。」
我拔下頭上一支金崐點珠桃花簪斜斜插在她光滑扁平的低髻上,長長珠玉瓔珞更添她嬌柔麗色。我輕輕道:「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妹妹自然是宜室宜家。」
陵容自是著意打扮了一番,一襲透著淡淡綠色的平羅衣裙,長及曳地,無一朵花紋,只袖口用品紅絲線綉了幾朵半開未開的夾竹桃,乳白絲絛束腰,垂一個小小的香袋並青玉連環佩,益發顯得她的身姿如柳,大有飛燕臨風的嬌怯不勝。發式亦梳得清爽簡潔,只是將劉海隨意散得整齊,前額發絲貌似無意的斜斜分開,再用白玉八齒梳蓬鬆松挽於腦後,插上兩枝碎珠發簪,餘一點點銀子的流蘇,臻首輕擺間帶出一抹雨後新荷的天然之美。
五十六、語驚心(1)
九月的涼風,濃了桂子香,紅了楓葉霜,亦吹散了些許我濃烈的思子的哀傷,身子也漸漸好了些許。有時候空閑著,想想或許也該去見玄凌,畢竟失去了孩子,他的心裡也是不高興的。何況眼下得寵的那一位,終究也是我的姐妹。
於是遣了流朱去探玄凌是否在儀元殿中,流朱回來卻道:「李公公說皇上在御書房看奏章呢。奴婢已經讓小廚房准備好了點心,小姐也和從前一樣去給皇上送些吃食去吧。」
不知為何,流朱才要開口答我時,心裡忽然有些緊張,只盼望著流朱說玄凌不能見我,似乎是有了近鄉情怯之感,倒不願見了。如今聽流朱這樣親口說了出來,反而鬆了口氣。想著若這樣去了,若是見面尷尬,或在他殿中嗅到了或是見到了屬於別的女子的私物與氣味。該是如何的情何以堪。若真如此,還是不見罷了。
於是道:「准備了點心也好。讓晶清送去給眉庄小主吧。」
流朱急道:「小姐不去看望皇上了嗎?」
我淡淡道:「皇上忙於國事,我怎好去打擾。」
流朱道:「可是從前……小姐是可以出入御書房的呀……」
心下微微凄澀,截斷她的話頭道:「如今可還是從前么?」
流朱一愣,神色也隨我黯淡了,遂不再言語。
抬頭見窗外秋光晴好,於是攜了槿汐一同去散心。初秋的上林苑中,太液池上往往凝結著迷離不散的淡薄水霧,霜後一疊羽扇楓林鮮紅如泣血,只殘留了一點些微的青色。上林苑百花凋落,彷彿是為了驅散這秋的清冷蕭條。滿苑中堆滿了開得正盛的清秋菊花,金芍葯、黃鶴翎、玉玲瓏、一團雪、胭脂香、錦荔枝、西施粉、玉樓春,錦綉盛開,色色都是極名貴的佳品,如此艷態,大有一種不似春光而又勝似春光美麗。
我微微一笑,宮中培植的菊花,再名貴,再艷麗,到底是失了陶淵明所植菊花的清冷傲骨。而菊花之美,更在於其氣韻而非顏色。所謂好菊,白菊最佳,黃菊次之,紅紫一流終究是失了風骨的。
沿著太液池一路行走,貪看那美好秋色,漸漸走得遠了。四周草木蕭疏,很是冷清,更有無名秋蟲唧唧作聲,令人倍覺秋意漸濃。只見孤零零一座宮苑,遠離了太液池畔寵妃們居住的殿宇,但紅牆金脊,疏桐槐影,亦是十分高大,並非普通嬪妃可以居住。不由心下好奇,問槿汐道:「這是什麼地方?」
槿汐道:「那是端妃娘娘所居的披香殿。」
我默然頷首。我與端妃雖然私下有些往來,卻從未踏足她的宮室拜訪,一為避嫌,而來她也不喜歡。
1 甘露莫愁(1)
我到甘露寺的時候,已是向晚黃昏了,修建在京郊的甘露寺是大周第一佛寺,建在層岩秀石、峰豁萬千的山頂,殿閣巍峨宏偉、飛檐斗拱,極是氣宇輝煌。
下得車來,被山風一撲,身上便有些涼浸浸的,浣碧和槿汐忙收拾了行裝跳下車來,一邊一個扶住了我,槿汐輕聲道:「這十月里的山風已經涼了,娘子剛生產過,別吹壞了身子才好。」
自出宮,她再不叫我「娘娘」,怕我傷心煩惱,又因為身份確實尷尬不明,權宜之下只喚我「娘子」。說話間,已搭了一件外袍在我身上。
即將落下的夕陽半懸在對面陡峭的山壁上,血紅一輪如要沁出血來,映得半邊天色都如燒如灼一般,直叫人心裡悶住了一般難受。蒼茫的暮色如霧漸漸彌漫開來,四邊的山色也有些發沉,蒼郁大松掩映下的古剎,鍾聲悠悠,香煙裊裊,反而讓沉墜的心稍稍沉澱。
我靜靜道:「暮鼓晨鍾,咱們以後的日子就是這樣了。」
三人正觀望間,有兩個年輕的小尼姑迎了出來,打量了我們幾眼,問道:「這幾位可是宮里出來的?住持師父已經吩咐了我們帶幾位進去。」
我略施一禮,扶了浣碧和槿汐一同隨著她們走。繞過甘露寺的正殿和側殿,又走了許久,方見幾間低矮平房,引了我們進去道:「這是幾位以後住的地方,可先將隨身的衣物放了休息片刻。」
平房雖然低矮,裡面倒也清爽,房中一張通榻大卧鋪,一桌幾椅,牆角一個大水瓮,十分簡單。
兩個小尼姑又道:「請幾位再隨我們去大殿,住持師傅等人都在等著了。」
浣碧欠身笑道:「有勞了。」
大殿中點了火燭,香煙繚繞,香油味極重,我才生產完兩日,略有些受不住這發沖的味道,極力壓抑著咳嗽了兩聲。殿中人雖多,卻是極靜。聞得我這兩聲咳嗽,皆轉過了臉來。為首一個尼姑面相倒是和藹,向我道:「你來了。」
我覺得不好意思,忙快步走了上前。她指一指地下的蒲團,我曉得是讓我跪的,於是跪了下去,浣碧和槿汐也忙跟著跪下。
只聽她和顏悅色道:「宮里頭來的旨意,這位貴人是要帶發修行的。雖是如此說,也是入了空門,戒律自然要守。」於是她絮絮說了一番清規戒律,道:「貧尼法號靜岸,是本寺的住持。你既入了寺,自然要與紅塵遠離了,也再不是宮中的貴人,用不得舊稱,貧尼為你取了一個法號。」她頓了一頓,道:「你就隨貧尼的弟子輩用『莫』字。」她微一嘆息,「你眉間隱有愁瀾,便號『莫愁』吧。」
莫愁,那並不似出家的比丘尼(1)該用的法號。然而我也不便有異議,只無聲應了。心下卻愁瀾頓生。
猶記得小時候跟著哥哥在書房裡讀書,夏日炎炎叫人昏昏沉沉,偏偏西席的夫子講完悶死人的《四書》、《五經》,又說什麼「《詩》三百,思無邪……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講述後妃之德也,小姐乃閨閣千金,不可不牢記也……」
我嘴裡「嗯嗯啊啊」老老實實應著,眼前夫子的胡須長長地晃得人眼睛發花,幾乎要晃得瞌睡了。
夏天的葡萄架下,明亮到透白的陽光一點一點細碎地從葉子間灑下來,滿地的圓的半圓的白影子,像一地未融的雪花。
一共有5部。沒出完。我超喜歡看。首推!!!!!!!!
② 關於成長的經典小說
1.(瑞士)凱勒《綠衣亨利》
如果說啟蒙運動時期歌德的《威廉·邁斯特的學習時代》是成長小說的開端,那麼《綠衣亨利》則是近代小說中最接近於歌德範例的經典。這是一個人的靈魂發展史,主人公從追求幻想世界到回歸現實世界,愛情使他內心純潔高尚,藝術使他明確自己的人生航向,而哲學幫助他認識人生的意義……我個人在閱讀這部小說過程中有過非常難忘的沉迷體驗,總捨不得讀得太快,每天都盼望著與亨利一起去感受成長。
2.(德國)黑塞《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
就黑塞的成長小說而言,我其實更偏好他優美而憂傷的《彼得·卡門青》。但《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對我們的個人內心來說,可能更具有切膚的痛感。那種理性與感性的分裂與沖突,以及最終在歲月洗滌後不自覺間向對方的走進,也許正是人類精神探索者的宿命。托馬斯·曼曾說「這部小說以其純朴和有趣顯示了一種完全別具一格的長篇小說藝術,它以最吸引人的方式描寫了一種精神上的自相矛盾」。
3.(法國)羅曼羅蘭《約翰·克里斯朵夫》
我大學畢業時,曾給兩位好朋友分別贈送四卷本的《約翰·克里斯多夫》,我當時把這套書視為最高貴的禮物,並把贈送這套書視為一種庄嚴的儀式。這部小說當年曾極大的影響和激勵無數中國的年輕人。也許有不少人會覺得書中那些英雄主義和人道主義,在今天這個時代早已難覓共鳴,但這更可能是因為這些人眼中的這個時代,配不上書中的偉大。如果一定要在法國小說中找出一部最值得細讀的成長小說,這肯定是一部繞不開的書。
4.(英國)繆塞爾·巴勒特《眾生之路》
《眾生之路》雖然是在作者去世之後才出版,但在英國文學史上卻是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作品。這部小說被人稱為作者的「精神自傳」,書中主人公的經歷,可以說是作者本人幼年和早年生活的真實記錄,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受盡灌輸過量的折磨」。這部小說也被視為一部偉大的諷刺小說。我在閱讀此書過程中,感覺作者總是保持著一板正經的娓娓敘述,卻總會讓人時時心領神會,忍俊不禁,拍案叫絕。這是一部非常耐讀的書。
5.(英國)毛姆《人性的枷鎖》
書中敘述主人公菲利普從童年時代起三十年的生活經歷, 反映一個人經歷痛苦、迷惘、失望、挫折和探索, 以及逐步擺脫種種人性枷鎖, 尋找生命意義, 獲得精神解放的過程。當年我帶川大學生到重慶圖書館畢業實習,住招待所時讀完此書,在圖書館實習的學生問,為什麼讀這樣的書還非得自己掏錢買,我說是因為以後還會重讀。
6.(俄國)托爾斯泰《童年·少年·青年》
《童年·少年·青年》是托爾斯泰自傳體成長小說三部曲,是作者寫於不同時期的三部作品。作品表現內心單純而富有詩意的主人公,如何在環境影響下經歷成長,他醉心於對自我行為進行反省和分析,追求道德完善。這部小說不算托爾斯泰最有名的作品,但其中的《童年》卻是托爾斯泰登上文壇的成名作,據說此書的創作曾深受英國狄更斯的成長小說《大衛·科波菲爾》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