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岩便衣警察小說結局
㈠ 便衣警察讀後感
厚厚的《便衣警察》在悲痛、亢奮激動交雜的心情中讀完了。四百多頁的文字是被血淚浸潤的。海岩,用他厚重的文字讓與周志明一樣的千千萬萬的便衣警察們,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彷彿張開手就觸得到那火一般燃燒的心靈。也許,在以前的印象里,警察是一個無情的職業吧,被人指控著,而周志明的古道熱腸和善良認真的性格讓我們看到嚴密的邏輯下一棵熾熱的心。
從棘手的「3.11」案到曝毀膠捲入獄二年,再到對「11.17」案永不放棄的熱誠。他由幼稚變得成熟,也用他的努力證明了他的實力,也澄清了一個個冤案,他是警察的代表。
警察是必須為某些事情保密的,他們常常沉默,周志明也是如此。他在人前總是空白,也許只有空白能說明他對公安事業的忠心。他原來是怯懦的,兩年的改造生活讓他沉穩,愛與恨,袒護與責任,交織在他的心裡。當他心中有了對工作的熱忠,他就是真正的警察。海岩的書不僅僅是本偵探小說,更是一部心靈蛻變的血淚史。
徐邦呈在「3.11」案被疑為間諜,警察逮捕了他。在審訊中,他「供出」與同夥交接地點:仙童山。那日警察到交接地時卻沒能阻止了徐邦呈的逃跑。清明節「十一」廣場上周志明毀滅證據被抓判15年刑。
這15年刑,既有「十一廣場」之事,也有「3.11案」放跑徐邦呈之嫌疑。
他入獄了。在這綿綿無絕期的牢獄中,他沉浸在痛苦之中,正是此時,我們看到警察身上獨有的堅毅、善良的品質。他對牢獄中惡勢力堅決抵抗制止,在種種不平等對待中,他默默承受。監獄,在這里彷彿已不是禁錮他的地方,反而成了磨礪他這顆未成形的珍珠的天堂。粉碎「四人幫」後,他出獄了,他如同一棵璀璨的珠子,照亮了自新河,也照亮了一個監犯—杜衛東的心靈。
「11.17」案,914廠工程師江一明家被盜,懷疑剛出監獄的杜衛東所為。周志明根據自己在獄中對杜衛東的了解否定了這種判斷。為了還杜衛東一個清白,他日日夜夜地不惜勞累的收集材料終於真相大白。
周志明是那樣真實,愛是真的,恨是真的,悲傷是真的,友誼是真的,快樂是真的,責任感更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