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經典情節案例
Ⅰ 金庸古龍小說中,哪場打鬥最為經典
經典戰役1:
血刀老祖VS落花流水
關鍵詞:智勇雙全
一把血刀,一谷雪地。
血刀老祖利用敵人的「輕敵冒進」拉長敵人戰線,出其不意除掉劉乘風,再利用敵人「地形不熟」幹掉陸天抒,接著使敵人「急怒攻心」落入陷阱再廢水岱,最後利用「人性弱點」鎮住花鐵干。
整個布局囊括天時地利人和,用計妙到毫巔,在單兵實力相同的情況下以一敵四大獲全勝。
這種戰績,在金庸十四部里可以說是無出其右。有希望達得到同樣成就的人物,恐怕只有戰神蕭峰了。
經典戰役2:
郭靖VS歐陽鋒VS裘千仞VS周伯通
關鍵詞:暗室
牛家村,千軍萬馬,斗室。
四人齊聚之後,先是黑暗封閉雙目,再是千軍萬馬封住雙耳。四人在雙感盡喪的情況下倐分倏合,各種互相交手。歐陽鋒和裘千仞的各逞心機,郭靖被周伯通逼得破口大罵,整個過程緊張刺激,精彩絕倫,郭靖的實力也在這一役使三名絕頂高手震驚。
經典戰役3:
蕭峰VS聚賢庄群雄
關鍵詞:雖千萬人吾往矣
聚賢庄,反目成仇。
金庸十四部里以一敵多的戰役很多,但這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悲壯感只有這一役是巔峰。也只有這一役,男一號是真正的拋開了一切,為了活命而大開殺戒的。從一開始的分寸,到後來的殺紅了眼,戰神蕭峰幾乎是要跟數十人同歸於盡的節奏。最後正派的中原高手們用了卑鄙手段,才打敗了蕭峰。這一役沒有正邪,是純粹的廝殺。如同群狼搏虎,如同勇士屠龍。
經典戰役4:
胡斐VS苗人鳳
關鍵詞:懸念
雪山,斷崖,宿命之敵。
金庸十四部唯一一場沒有結局的戰斗,也是唯一一部沒有結局的書。
整本書就為鋪墊這一場惡戰,是宿命,是天意。
這場戰斗的畫面其實並不多麼精彩。唯有那個永遠難以回答的、讓人冷汗直冒的問題,留給我們捫心自問。
經典戰役5:
張無忌VS六大派
關鍵詞:屌絲的逆襲
光明頂,聖火壇。
金庸十四部最好的擂台賽。
張無忌一介屌絲,籍籍無名灰頭土臉,也跟明教沒啥瓜葛,突然在六大派要通關的時候殺出來當了個關底大BOSS,你們想過六大派的感受沒有?!想過沒有?!
對不起我師太了。我的意思是說,這種狗血的YY劇情,屌絲武功醫術品德全方位逆襲的快感,被心上人刺了一劍然後又親人團聚的大悲大喜……讓我們反復看這段看了十幾遍有木有?!金庸十四部最好的YY戰役非此莫屬。
經典戰役6:
東方不敗VS令狐沖、任我行、向問天、任盈盈
關鍵詞:天下無敵
黑木崖,女子般的閨房。
三個拎到任何一部書里都是頂級水準的高手,圍攻一個拿綉花針的人,結果節節敗退,眼看要敗。最後任盈盈使出了曾被無數人使過的下三濫招數「打不過你就打你情人」,才陰死了東方不敗。
整本書被吹得神乎其神的獨孤九劍,和超級BUG吸星大法,在這綉花針面前都是雜耍一般的存在。
所以說《葵花寶典》真是第一秘籍啊!
要做出這么大的犧牲,才能換來的武功,當然是天下無敵!
經典戰役7:
袁承志VS五行八卦陣
關鍵詞:以靜制動、畫蛇添足
敏感詞(看懂這個梗的請給我留個言,證明我不是對牛彈琴),依稀仍是郎君。
金庸小說里諸多陣法,這五行陣幾乎可以排第一。因為別的陣法都因為種種原因沒有擊敗過頂級高手。而五行陣,把當時的一流高手金蛇郎君徹底打敗。雖然事先下了葯,但金蛇郎君也承認,即便讓他神完氣足去闖陣,能多支持許久,但最終還是要敗北。
這樣的強陣,金蛇郎君抓破頭皮,才終於想出了以靜制動的破法。但武功已廢,不能親自內測。好在邀請碼被袁承志拿到,終於遂了先人之願。
而五行陣變成了五行八卦陣,實在是畫蛇添足,反倒讓袁承志破得更加容易。
經典戰役8:
張無忌、殷天正、楊逍VS三渡
關鍵詞:拼盤
少林,地牢,三棵松。
張無忌這貨打遍了天下無敵手,終於卡在這一關了。招了夥伴一起通關,結果折了外公也沒救到義父。圍攻光明頂以來,這是明教最慘痛的一役。
但此戰張無忌以一敵二,連使得意武功,卻被金剛伏魔圈完克。那邊殷天正楊逍以二敵一,一飄忽靈巧一正面硬拼,熱血漫畫感十足。
單說戰斗構成,有無敵男主,有少林高僧,有強大陣法,有正邪對立,·有情感沖突,有個性配角,武功有剛有柔有BUG有反BUG,武功高下也是非常分明,武器則是長鞭鐵尺這種奇門兵器,短短幾千字里,各種熱門武俠元素集於一體,這種大拼盤也是非常少有的。
經典戰役9:
洪七公VS歐陽鋒
關鍵詞:一笑泯恩仇
雪山之巔。
西毒北丐,一生宿敵。在金庸十四部里的配角里如果做個排名,「最有人氣的正面配角」和「最有人氣的反面配角」的前三名里一定有洪七公和歐陽鋒。
這兩人的雪山一戰,既是宿命,更是人意。
一開始的互逞絕技,中途的另創新招,最後的通過楊過試招,兩個宗師級的人物這一場油盡燈枯的終極一戰,雖然沒有少年熱血沒有江山美人,卻是整部《神鵰俠侶》的最精彩打鬥。
尤其是最後歐陽鋒殫精竭慮想出「天下無狗」的破法,隱隱證明了自己不僅不下於洪七公,甚至能跟創立打狗棒法的丐幫前人一較高下。所以,在我心目中,西毒其實是強於北丐那麼一絲絲的。只是走入邪路,所以沒有發揮自己的最大潛能。這是很多反派的悲哀。
最後兩人靈台清明,如同故人相逢,最終一同仙去的情景,令人無限感慨。
一生恩仇,一笑釋然。
經典戰役10:
岳不群VS左冷禪
關鍵詞:偽君子
嵩山,擂台。
這場的戰斗場面相比上述戰役,並不如何出彩。但這一次擂台,卻是統領全書三分之二的關鍵劇情。看完了這場比試,大家才知道,岳不群的隱忍、對令狐沖的排擠、對辟邪劍譜的暗中查詢,都是一個深深的大陰謀。最後岳不群和顏悅色叫令狐沖為「沖兒」,卻叫得令狐沖心中一寒……
而左冷禪數十年苦心積慮陽謀創造的大好形勢,就在即將成功時,被岳不群鳩占鵲巢。這種事即便是發生在左冷禪身上,也依舊讓人扼腕痛心。而左冷禪,居然短短時間內能從重大失敗和雙目盡毀乃至情急吐血的情緒中走出來,也真不愧是一介梟雄。
偽君子岳不群,和他這令人背後冷汗直冒的大陰謀幾乎可以說是整部《笑傲江湖》的核心。
而作為讀者,從一開始還在想「不如就讓岳不群當五嶽盟主吧」,到「這貨用毒針?」,到「看來還是要敗啊」,到「怎麼東方不敗的武功出來了?」,再到最後「原來這是個大陰謀!!!」
這套心路歷程,再沒有第二次可以體會了。
經典戰役11:
蕭遠山VS中原群雄
關鍵詞:戰神他爸還得是戰神
關外,懸崖。
蕭遠山先被埋伏再被人海,以一敵二十一,殺敵十七,剩下的四人被打出心理陰影。相比蕭峰聚賢庄一役,僅以對手質量而論,蕭遠山這場的難度顯然更大,同時戰果也更大。不論原因如何,僅以戰果而論,蕭遠山這場算是以一敵多的另一個經典案例了。
至於最後跳崖,咱們都知道武俠小說里最沒效率的自殺方式就是跳崖……你們誰真的見過哪個角色跳崖摔死了的?
以上這段是經@燕磊 提醒而增加,特此感謝。
PLUS戰役:
韋小寶VS七女
關鍵詞:貼身短打
麗春院,大床房。
韋小寶用絕世武功封住了六個如花似玉的美人和毛東珠的(嗶——),為了天下社稷,不顧個人安危,帶領貼身侍衛雙兒,與一眾反賊(蘇荃、毛東珠、阿珂、曾柔、沐劍屏、方怡,真的是個個反賊啊)貼身肉搏數個時辰之久,雖精疲力盡卻大獲全勝。之後還帶反賊們遊街示眾,大揚我雄性威風。
這一役實在是金庸十四部里最盪氣回腸、揚眉吐氣、波瀾壯闊、心曠神怡、毫無下限、可恥可賀的戰斗,能與之勉強媲美的可能也只有尹志平逆襲小龍女的那場。但韋小寶從陣容、技術、主動性、豪邁度和後續操作上都完勝尹志平,唯一比不上的就是眾反賊的單體質量確實不如小龍女。
--------------------------
下面是對落選戰役的解釋:
《天龍八部》燕雲十八騎:之所以沒上榜,是因為慕容復。
吹牛逼吹了半本書,結果到了這里被段譽的激光槍打得滿地亂爬,最後被蕭峰拎小雞一樣拎了——不好意思我實在不能接受這種設定!
令狐沖的其餘戰役:YY成分太重,跡近不合理。
張無忌另外兩次闖三渡:第一次剛打起點興頭就結束了,後一次周芷若徹底醬油,張無忌的勝利簡直是劇情需要。
胡苗大戰:個人覺得不如洪七公和歐陽鋒來的盪氣回腸。可能是因為北丐西毒鋪墊很多,而且我相比之下不那麼喜歡惺惺相惜的劇情,總有種基情無限的感覺
Ⅱ 靠一本小說就月入過萬的網文作者,有哪些基本的情節設定套路
相信很多作者在寫小說的時候,總是在情節上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 比如,小說情節總是看上去很枯燥無味;比如,小說情節總是在記流水賬;比如,小說情節沒有給人一種跌宕起伏的感覺...
其實,出現這種問題的最根本原因就在於,不了解或者沒有很好的掌握涉及到情節的各種手法。那麼,今天這篇干貨文就來給大家普及一下,情節設計的8大技巧,助你的小說情節如虎添翼,創作時靈感爆棚。
Top.1
情節轉折法
在網文中,轉折手法的運營是十分普遍的,也是最為實用的一個技巧。
比如,末日來臨,喪屍橫行,肆意屠殺著人類。
因為一個疏忽,小A不小心就被喪屍給咬傷了,所以理論上,小A也會變成喪屍,但是,實施情況卻是小A頑強的活了下來,並覺醒了一個非常強大的異能。可是,這個異能的缺點是,小A會同時具有喪屍和人類的共同生理特徵。
案例中的小A沒有變成喪屍,是一個轉折;在小A覺醒了異能之後,因為該異能的副作用而成了半屍人,是第二個轉折;小A覺醒的異能非常強大,則是第三個轉折。
轉折手法如果用的好,那會讓你的情節變得讓人意想不到,能有效增加閱讀時的興趣點。
Top.2
先抑後揚法
先抑後仰的描寫手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轉折,但是,它卻比轉折的感情更加強烈,因為它所表達出來的效果是前後巨大的反差。
比如,末世爆發後,小B覺醒了一個非常強大的異能,手刃低階喪屍就是小菜一碟。在一次機緣巧合之下,小B遇到了在末世爆發前的老仇家。讓人沒想到的是,這個老仇家也覺醒了異能,因為他本身就是飛揚跋扈,所以自覺醒了異能以後,就變得更加膨脹了。當再次見到小B之後,這個老仇家就想再次趁機好好收拾收拾小B。
本就不想惹事的小B對老仇家的出現全當做沒看見,也沒心思去想著要報仇,畢竟,小B自己還有其他要事要辦,現在耽誤不得。
但是,這個老仇家對小B一而再再而三的得寸進尺,最終,小B忍無可忍便無需再忍,僅憑一招就將曾經的老仇家打趴在地,口吐血沫。
例子中,寫小B曾經一直被老仇家欺負是抑,這次偶遇後得寸進尺也是抑,之後小B一招秒殺老仇家則是揚,一上一下,一束一放,相互對照!
巨大的心理落差,只會讓讀者覺得越看越爽。
Top.3
粗中有細法
不管網文,還是電影,如果只是一味的緊張,那隻會對讀者或觀眾造成審美疲勞,難以引人入勝。
因此,在寫小說的過程中,適當的融入有粗有細法,讓情節松緊有度,才能最大的展現小說的魅力。
在描寫關鍵人物時,要刻畫出該人物是粗中有細的。 就像三國演義里的趙雲,有勇有謀才能在蜀國畏難之際於曹營救回劉禪,殺個七進七出;武松既是一個屠戮老虎的武者,也是一個居家好男人。只不過,頭有點綠,這個是題外話。
Top.4
情節積蓄法
水庫蓄水,當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水庫便會被沖垮,洪水爆發!
積蓄法的道理其實跟洪水爆發的原理差不多,前面緩,後面急。緩是指前期鋪墊,急是指高潮爆發。沒有前期足夠的鋪墊,不會有後期讓人看得爽的高潮。
積蓄法的關鍵在於前期的蓄積,蓄積的越足,爆發後的效果就越好。
Top.5
情節賣關法
賣關法,即賣關子,言下之意,就是先讓讀者對小說的情節產生強烈的期待感,然後,在情節後續發展的某一時間點,有意的延緩節奏。對追更該本小說的讀者而言,這無疑會增加讀者想快速看到結局的渴望感。
在古代, 說書人 可謂是將「賣關子」運用的十分嫻熟。他們往往在講到緊要關頭的時候,戛然而止,開始賣起關子來。
作為已經聽入神的觀眾而言,因為強烈的好奇心驅使,所以這就直接導致觀眾迫不及待的想看到說書人後面所說的劇情。在這種情況下,你越是不說,讀者反而會更加好奇。
需要注意的是,賣關法不是說一寫到緊要關頭就賣關子,也不是一直延遲節奏。
記住,一定要把控好度。
就像氣球一樣,吹得大一點才好看,但是如果一直吹,那氣球肯定會被吹爆掉。
比如,末世爆發後一個星期,小C踏上了回家找父母的路。
按照計劃,小C得從A地趕往B地。但是,在前往B地的過程中,小C遇到了很多麻煩,比如遇到了實力強大的喪屍攔路、遇到了一夥意圖不軌的混混、遇到了獸潮、遇到了好兄弟突然神秘失蹤。麻煩,可謂是一波接著一波。
ps:這時候,作為讀者,肯定是更加期待小C能不能找到父母,找到父母後,他們現在怎麼樣?是死了還是活著?是被人欺壓還是生活艱難......
不管怎樣,故事的最終結果,小C確實如願以償的找到了自己的父母,並且小C的父母平安無事。
總之,用賣關法吊一弔讀者的胃口,讓讀者的 好奇心 懸起來,這會讓讀者更加期待你小說的後續劇情。
追更追更,就是這么來的。
Top.6
伏筆法
伏筆法 ,簡言之,就是埋伏筆,可通過設置一個看似無太大意義的情節或微小的舉動來表現或暗示,以為後續更大的劇情做鋪墊。
作為讀者,在看到這個伏筆的時候,可能是一掃而過。但是,等到了後面的劇情爆發的時候,你可以通過人物回憶的方式提一下之前埋下的伏筆。這時候,讀者會因此而有種 恍然大悟 的感覺。甚至,還會認為,「這個作者在情節設計上,還挺高明的嘛~不錯,值得我去追。」
比如,末世爆發前幾日,在機緣巧合之下,小D撿到了一件黑黝黝的天外來物。當時,小D一度覺得這東西沒什麼卵用,既賣不了錢,也沒法個朋友圈炫耀一下。索性,小D就把這件事給拋之腦後了,但東西一直都揣在身上。
末世爆發後,小D在一次逃亡的過程中,不幸被喪屍咬傷,然而,令小D怎麼也沒想到的是,就是之前撿到的這個天外來物救了他一命,讓他沒有異變成不人不鬼的喪屍。
在末世爆發前,這個黑黝黝的東西對小D來說,確實是沒什麼用處的。這是伏筆,也是鋪墊。
末世爆發後,被喪屍咬傷後的小D因為這黑黝黝的東西而沒有異變成喪屍,這是伏筆後的更大劇情,或者說爆點。
伏筆和爆點相結合,會讓你的小說看起來更加 津津有味 。
Top.7
巧合事件法
巧合法 ,顧名思義,就是製造巧合事件。
作為作者,小說中出現的某些情節,如果你不能將他們很好的串接起來,那就需要利用巧合法進行連接。
在設置巧合點的時候,切記,一定要合理且說得通。否則,這只能叫 bug ,是會遭到一些讀者討伐的。
比如,末世爆發後,小E的女朋友就神秘失蹤了。小E怎麼找、怎麼問,還是找不到女朋友。
有一天,在路過一個倖存者基地的時候,小E無意間聽到一群人在討論關於某個傭兵團拐賣女人的事情。出於好奇,小E就此事去調查了一番。
結果,真的就查出了自己女朋友失蹤的原因。原來,自己的女朋友是被這個傭兵團的人給抓走了。
所謂巧合,就是 在角色無意之中透出著有意 。
小E在路過倖存者基地的時候,無意間聽到的事,就是一個巧合。
其實,巧合的設置方法就跟「 幸福來的就是這么突然 」是一個道理。總之,記住,巧合的設置一定要合理且說得通。
Top.8
情節誤會法
誤會法 ,在情節設計的過程中,一般在不太熟的人物之間用到的會更多一點。在後續的劇情中,因為誤會可以延伸出很多小高潮。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誤會法也是為後續的爆點而鋪墊的。
利用誤會法會讓讀者對人物了解的更加清楚,而且,往往從誤會中能反應出一個人的品性如何。這對小說中的人物塑造,還是有很大幫助的。
比如,末世爆發後的一年,在由最大的倖存者基地X舉辦的生存游戲中,小F親眼目睹了一個富二代被另一夥人給殺害了。
在此之前,小F和這伙人的老大是認識的,雖然小F不是那種濫殺無辜的人,但也不是那種好管閑事的人。因此,對於朋友因為他們之間的個人恩怨而下了殺手,自然也沒多管。
然而,暗中保護富二代的人,卻將這件事的來龍去脈,一五一十的告知了富二代的家人。當然,小F在一旁的事兒也被說了出來。
兒子被殺,當父母的肯定很惱怒,自然就將矛盾也遷怒在了小F身上。
從這件事之後,小F就一直被富二代的父母使各種小動作。
其實,這件事跟小F是沒有太大的關系。如果非要說關系,那就是小F見死不救。但是這是末世,實力為尊,好管閑事最終只會是吃虧的下場。而且,這本就是小F的性格特點,「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誅之。」
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其實,說到底,這只是個誤會,只是恰好小F當時在場。所以,小F就被富二代的家人誤以為是幫凶。
總之,誤會法的運用,尤其是在人物與人物之間,更能夠讓人物的特徵給凸顯出來。
孰好孰壞,一看便知。
大家在刻畫小說中人物的時候,不妨用這個方法試一試。
Ⅲ 校園小說常見橋段有什麼
呃...
很多
因為太多了
所以
我簡單舉幾個例子哈
案例一:冤家型。偶然間在哪,男(女)豬腳撞到個異性,然後,開始了什麼冤家之戀,注意一般豬腳是丑或清秀,沒有很好看的。而被撞者一般都是哪個明星或知名度特別特別的高的人...
案例二:花痴型。見到了超級好的就暗戀上了,不管中間怎麼樣,最後,肯定是成了...
案例三:一見鍾情型。呃...突然看到一個異性非常非常的有好感,然後就費盡心思追求...
案例四:青梅竹馬型。從小在一起長大,最後什麼把對方當成了哥哥或怎麼的,但這一類一般是分開了...但也有些BT 作者把他們寫在了一起...
案例五:穿越型。穿越附身到郡主、公主、千金,遇到最少三個什麼王爺、皇上、俠客、公主,然後,就喜歡了其中一個...
案例六:(此例比較特殊)基本所有的那種校園言情小說,都是遇上兩個男的,一個溫柔、一個冰冷(或腹黑),反正最後是和第二種成了就是了,這是一般的套路...
呃...我在看了四年多的小說經驗就以上那些了,你慢慢參考哈...
冥思ing...
Ⅳ 有沒有一些詳細描述性的小說
渡邊淳一的《愛的流放地》;英國作家DH勞倫斯的作品,被英國列為禁書30年;《金麟豈shi池中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