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長安二十四結局
1. 小說《長安十二時辰》從人物,情節,環境的閱讀評論
「在長安城如果你不變成和他一樣的怪物,你就會被吞噬。」
這本《長安十二時辰》也許是我在這2016年的與2017年跨年之際看到的唯一一本讓我落淚的書。由章節設計來看,這本書不止在內容是回應著十二時辰,在章節目錄上也回應著十二時辰。每一章節都用古代的計時單位來開啟每一篇章,讓我們感覺到了時間的緊迫感,並且作者馬伯庸將這本巨制完美的用二十四章來劃分,因為古代的一個時辰是現在的兩個小時,十二時辰其實就是二十四小時,讓我們看到這本書的細心與獨特之處,這份小小的驚喜也能讓我們感受到這本書的誠意。
文學鬼才馬伯庸,構思主題來自於一個游戲主題劍客,沒想到這個想法一發不可收拾,逐漸演變成為長安街上的故事,通過小人物,感知大事件,大人性。在緊張刺激不是節奏感的情節中,我們感受到了長安街上的血型與人性,鬼才馬伯庸的確沒讓人失望。
故事講述的是上元節這天,突厥狼衛妄圖用所謂的「闕勒霍多」攻破長安,讓草原上的雄鷹重回雄風,也因此,死囚徒張小敬被捲入其中。被陷害、被長安城反噬的張小敬一開始是拒絕的。李泌那麼多話中真正打動他,讓他重新走上拯救長安城的這條路的原因可能是那句「今日之事,無關天子顏面,也不是為了我李泌的仕途,是為了闔城百姓的安危!」萬年縣的五尊閻羅,狠毒辣拗絕,連死都不怕的他心中有的只是無辜百姓,怪不得蕭歸說他是一個心軟的人。沒錯,如果不是這顆對黎民百姓的赤子之心,可能我們就不會看到他奔跑在長安的大街小巷,一百零八個坊道之間,與突厥鬥智斗勇。在消滅突厥後,沒想到還有這另外的敵人,蚍蜉——那些同樣一開始對朝廷有著赤誠之心的士兵們在仕途中遭受著朝廷的冷漠與無情對待,對朝廷已經心寒的一批士兵們組成的組織。他們渴望在上元節這一天,當天子貴胄,百官都安心地坐在勤政樓上觀看巨大燈樓之時,用火葯炸毀這一個腐朽的朝政,還長安城一片干凈。於是這位獨眼俠客張小敬拼盡全力,不放棄任何一次機會,即使失敗了、無助了、受傷了仍不放棄,只為救助全城百姓。
但這顆赤子之心並沒有感動達官貴胄,他們紛紛陷害,趕盡殺絕,只為分一碗羹。就像元載說的「人性從來都是趨利避害,可以背叛忠義仁德,但絕不會背叛利益。」朝堂之上,皆是利益之爭。永王,封大倫,吉溫,甘守誠```一個個全部在阻礙著張小敬的正義之路。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偌大的長安城就像一個洪水猛獸,註定要吞噬掉離他最近的守護者。想拯救他的人,必然要承受著來自城市的誤解與犧牲。本來很簡單的一件事情,卻因為有著這些人的阻撓,變得錯綜復雜,那些為了正義而戰的人遭受著人生與生命的打擊,而那些腐朽被長安城同化的人們卻妖風四起,興風作浪,活到了最後。世道為何如此!而張小敬,姚汝能,徐賓,李泌的正義之路無人懂得,他們是這片被黑暗籠罩著的長安城所剩無幾的亮色,就像趙參軍不明白,為何要如此拚命,難道俸祿有那麼高嗎?這無關錢財,無關仕途,只為心中的那片正義,那份對正義的嚮往,對人民的愛,對生命的負責。這本書一直貫徹著一個主題,每一個人都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所以那些達官貴胄做出了選擇,而張小敬也做出了選擇,他選擇了拒絕同化,。所以他是寂寞的,穿梭在長安那最繁華最旺盛的街道上,卻彷彿與周遭分別置身與兩幅畫內,雖相距咫尺,卻永不相融。鮮少人懂得他,懂得他那份執著,那份對於正義,對於生命的愛。
看到故事最後,元兇已經找出,但是最後李泌與張小敬最後那段對話卻讓人揪心。「長安城居民有百萬之眾,到底人命被當成了什麼?為什麼你們首先關心的,不是這些人?為什麼你對這樣的事,能處之泰然?」李沁只回答了一句「這就是長安城的秉性啊。」一切是多麼的可笑,一開始你和我說為了闔城百姓的性命,一定要捉拿元兇,拯救這長安城,可是到最後,你卻反口只為上位者們的性命擔憂,而置百姓的性命不顧,這是何等的好笑?一夜之間,這座長安城的能力居然如此強大,將一個赤誠的少年變成了和長安城一樣。看著張小敬的掙扎,冷漠到後來的重拾赤誠之心,意欲打破長安城的禁錮,沒想到最後仍是無力改變。這其中的痛苦,無奈又有誰知道?心死了不令人痛苦,最痛苦的事心死了又被重新給予希望,然後心再死掉。這個過程多麼可怕。
看著張小敬,感覺看到了自己,所以我默默落下了眼淚。世道如此,保護自己的一顆初心是多麼的艱難。不想變成自己討厭的那種人,要付出多少努力,要做出多少殘忍的選擇。不禁想起剛上大學的時候,在說說上問「如果世界變得不再單純,那我該怎麼辦?」在那麼多的讓人心冷的回答中,我只看到了一句——那就改變這個世界。也許張小敬不會心死,經歷了那麼多,他還是保持著初心的那個張小敬,嫉惡如仇的那個張小敬。誰也不能改變我們自己,每個人都要做出選擇,並且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你選擇了同化,我卻選擇了拒絕。
此時此刻我的腦海中只回盪著exo那首《for life》——「今天緊緊擁抱你,giving your heart and soul,你是我生命的全部,即使重生,我也能舉出,非你不可的理由,一千個,也不足夠,for life。」只因為你是我這一生中必須要堅守的那份信仰。
2. 長安二十四個時辰結局
《長安十二時辰》結局:
經過太醫們搶救張小敬脫離了生命危險,聖上要重賞張小敬,可張小敬只想要回第八團的旗幟。何執正把李必喚醒,叮囑他無論一生際遇如何,心中萬不可蒙塵。
聖上譴責太子不該維護林九郎,可太子自知才疏學淺不能助聖上振興大唐。李必順利進入鳳閣,離宰相只有一步之遙,可他卻決定上山修道,張小敬回絕了聖上的賞賜浪跡天涯,而檀棋則選擇留下來陪嚴羽幻。
劇情簡介
張小敬出身行伍,後受任為主管偵緝逮捕的官差不良帥,長期協調維護萬年縣的安全工作,但卻因觸犯「不義罪」而被判處死刑,收押於獄中。
天寶三載上元節前夕,負責長安城治安的靖安司發現了混入城內的可疑人員,由於張小敬通多國語言,對長安城內人事、地理熟悉,因此靖安司司丞李必破例將張小敬調出死囚牢,並允許他戴罪立功、偵破此案。經過張小敬的一番調查,發現敵人的陰謀是為了在上元節晚上的集會中製造混亂。
距離上元節花燈大會只剩下短短的幾個時辰了,張小敬必須在上元節花燈大會前抓住搞破壞的刺客。在調查與追捕中張小敬還發現靖安司中竟然有敵人的內應,在一次次的鬥智斗勇中,張小敬終於在最後關頭揭穿了背後主謀,阻止了破壞的發生,解救了長安城裡的黎民百姓。
3. 由易烊千璽和雷佳音主演的《長安十二時辰》原著小說(全二冊)正文共多少章
全書分為上下兩冊。上冊有12章,下冊有12章,所以全書共24章。
章節詳情如下:
【上冊】
第一章 巳正
無數黑騎在遠處來回馳騁。遠處長河之上,一輪渾圓的血色落日;孤城城中,狼煙正直直刺向昏黃的天空。
第二章 午初
這兩匹馬你追我趕,在坊里的街道上賓士,不時驟停急轉,掀起極大的煙塵。路上的車子行人紛紛閃避,引發了更多騷亂。
第三章 午正
還未入坊,兩人已能聽見絲竹之聲隱隱傳來。靡麗曲調此起彼伏,諸色樂器齊響,雜以歌聲繚繞其間。未見其景,一番華麗繁盛的景象已浮現心中。
第四章 未初
曲江池內水道蜿蜒,樓宇林立,花卉周環,柳蔭四合,小徑穿插園林之間,一年四季都是極好的去處——無論是對遊人還是對逃遁者。
第五章 未正
木盒打開後,左邊是一個熟皮墨囊,右邊嵌著一管短小的寸鋒毛筆和一捲毛邊紙。這是專為遠途商旅准備的,以盒為墊,可以在駱駝或馬背上書寫。
第六章 申初
與此同時,一支弩箭從另外一側飛射過來,恰好釘在曹破延腳邊的土地上。張小敬的身影躍入院內,一個迅速的翻滾,落在離曹破延三十步開外的開闊地帶。
第七章 申正
此時還沒到上燈放夜的時辰,但長安城的居民扶老攜幼,早早湧上街頭,和蒙著彩緞的牛車、騾車擠成一團。
第八章 酉初
她妙目一轉,轉身出去,一會兒工夫,端回一盤慈悲寺的油子,底下還墊著幾張面餅。子是素油炸的,十分經餓。
第九章 酉正
車夫把牛車停住,咳嗽了一聲。在車廂里的醫館學徒從腰間摸出一把匕首,朝擔架上的病人刺去。擔架的毯子下突然伸出一隻大手,快如閃電,一下子就鉗住了學徒的手腕。
第十章 戌初
在火勢成形之前,極黑的濃煙已率先飄起,四周火星繚繞,如一條潑墨的黑龍躍上夜空。
第十一章 戌正
可李泌一眼就看出來,那四根亭柱每根都有五抱之粗,光是原木運進來的費用,就足以讓十幾個小戶人家破產。
第十二章 亥初
遠遠地,街道盡頭先出現六名金甲騎士,然後是八個手執朱漆團扇和孔雀障扇的侍從,緊接著,一輛氣質華貴的四望車在四匹棗紅色駿馬的牽引下開過來,左右有十幾名錦衣護衛跟隨。
【下冊】
第十三章 亥正
丟下這一句話,龍波不再理會這位前靖安司丞,轉身從地窖口一步步走上去。待走到了地面,他環顧四周,把視線投向燈籠光芒所不能籠罩的黑暗角落中去。
第十四章 子初
太真見到檀棋,大為驚喜。她在宮內日久,難得能看到昔日故交,執住檀棋的手:「可是好久沒見到妹妹了,近來可好?」
第十五章 子正
說著說著,蕭規已經重新站了起來,反頂著弩機,向前走去。張小敬既不敢扣動懸刀,也不敢撤開,被迫步步後退,很快脊背「咚」的一聲,頂在了門框之上。
第十六章 丑初
李泌默默地矮下身子去,只留半個腦袋在水面。水車輪子的聲音,可以幫他蓋掉大部分雜訊。從這個黑暗的位置,去看火炬光明之處,格外清楚。
第十七章 丑正
無論是看熱鬧的百姓、拔燈車上的藝人還是站在露台邊緣的官員、宗室以及諸國使節,都不約而同地閉上了嘴,等待著一個盛世奇景的誕生。
第十八章 寅初
馬車旁的馬匹,也都同時轉動了一下耳朵,噴出不安的鼻息。護衛們顧不得安撫坐騎,他們也齊齊把脖頸轉向北方。
第十九章 寅正
他努力睜開獨眼去分辨,終於發現那是一大串五彩的薄紗。想必這也是出自毛順的設計,燈屋的燈火透過它們,可以呈現出更有層次感的光芒。
第二十章 卯初
說到這里,眾人不由得一起回頭,把視線集中在人群中一個姑娘身上。那是今年的拔燈紅籌,她聽到那個凶人提及自己,不由得臉色一變,朝後退去。
第二十一章 卯正
這兩個人畏畏縮縮地,滑在半空之中,朝著城牆而去。看那親密的模樣,倒真好似比翼鳥翱翔天際一般。
第二十二章 辰初
看著張小敬左右為難的窘境,蕭規十分享受。他努力把身子挪過去,貼著耳朵低聲說出了一句話。
第二十三章 辰正
這時候遠方東邊的日頭正噴薄而出,天色大亮,整個移香閣開始彌漫起醉人的香味。
第二十四章 巳初
如果有仙人俯瞰整個長安城的話,他會看到,在空盪盪的街道之上,有兩個小黑點在拚命賓士,一個向南,一個向東,兩者越來越近,然後他們在永崇宣平的路口交會到了一起。
4. 關於歷史人物的言情小說
雲中歌
《第一部》
西漢時期,八歲的漢昭帝劉弗陵被追逼到萬里荒漠,走投無路之際,一個騎著天山
官小妹的協助下,歷經與霍光的明爭暗鬥,皇位最終交接給流落民間的皇孫劉詢,劉詢成了這一場皇位之爭的最大獲益者,而劉賀則是這場皇位之爭的最大受害者,紅衣為了救他,身受重傷而亡,劉賀到最後才明白「同心結」的寓意,孟珏此時也明白了雲歌心中的同心結所指。劉詢登基後,看似是一個好的開始,其實一切的陰謀才真正開始從海面下浮出,雲歌面對一個接一個殘酷的真相,命垂一線,許平君身亡。紛紜往事俱過,當劉詢打開封藏在樹洞里,年少時大家許下的心願時,不過淡淡幾滴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