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生存小說結局
『壹』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結局是什麼
水手、廚子、媽媽和派一起漂流的歷險,他們互相殺害最終剩下了派一人。
《少年派》講了兩個版本的故事,第一個,是電影呈現出來的,派和老虎的漂流故事。另一個,是在病床上的派講述給調查人員的,水手、廚子、媽媽和派一起漂流的歷險,他們互相殺害最終剩下了派一人。第一個漂流故事,更像幻想,調查人員不相信;
2013年,該片在第85屆奧斯卡獎頒獎禮上獲得了包括最佳導演、最佳視覺效果在內的四項獎項 。
(1)水上生存小說結局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改編自揚·馬特爾的同名小說,這部小說不僅獲得過曼布克獎,還在《紐約時報》的暢銷書排行榜上停留長達1年多的時間。小說的故事吸引了該片製片人吉爾·內特的注意。內特與福斯製作部總監伊莉薩白·蓋布勒花了幾年的時間來發展這個計劃。由於李安喜歡拍情感強烈的電影,而且他的作品多變,於是投資方決定由李安來拍攝這部電影。
影片賞析
李安對整部影片的節奏把控悠然自如,不急躁亦不拖沓,不喧雜也不沉悶。影片在商業片與文藝片之間找到了最佳突破點。電影以明艷溫和的色調、柔美神秘的音樂、簡單明晰的故事、時隱時現的哲思指引觀眾挖掘故事背後的奧義。
在影片末端,正值壯年的派緩緩道來海難的另一個版本,陪他飄揚渡海的動物們也許是派無法正視人性的陰暗面而虛擬出的童話,海上奇幻之旅輕得像一個不可觸碰的夢境。
『貳』 誰知道 周浩輝的小說【鬼望坡】的結局,告訴一下,我看完了也沒看見結果,郁悶,,謝謝啦
讓我們隨著葉梓菲的講述,把思緒轉到十八年前,轉到海嘯發生的那一天。
當島上絕大多數人仍然處於睡夢中的時候,一場滅頂之災已經向他們襲了過來。冰涼的海水將村寨整片整片的淹沒,數以千計的島民尚未弄明白是怎麼回事,生命之火就被無情地澆滅了。僥幸躲過了第一波劫難的人多半居於島上地勢較高的地方,他們有的蜷居在屋頂,有的則抱著飄浮物在海水中掙扎,而此時水位仍在不斷上漲,磨滅著他們求生的信心。在這樣的天災下,人力顯得如此渺小,生命亦如此脆弱,幾乎所有的人都被嚇破了膽,只能瑟瑟地祈求老天的垂憐。
就在一周之前,王成林的妻子剛剛產下了一名男嬰。由於嬰兒的存在,母親在晚上總無法睡得踏實,這使得她在海水灌進寨子前便發現了異狀,於是她懷抱嬰兒,和幼年的蒙少暉一起及時登上了屋頂,從而避免了在睡夢中被海水吞噬。
王成林去縣城購買育嬰用品,因為有事耽擱,未能當天趕回海島,反而躲過了這一劫。同時,帶著兩個孩子求生的重任也壓在了一個孤弱女子的肩頭。
王成林的妻子――即蒙少暉的母親――當時所能做的事情就是在屋頂上無助地等待。海水一點一點地漫上來,她期待著有人會來救他們。剛滿七歲的蒙少暉一直緊緊地拉住母親的衣襟,這是一個孩子排解心中惶恐時最簡單的方式。
只有那個嬰兒此時仍酣然而睡。對於這個懵然不知世事的小生命來說,母親的懷抱便是一切,在此之外的任何事情似乎都與他毫不相干。
在這個等待的過程中,常有抱著漂浮物的落水者從他們面前經過。他們早已在掙扎中耗盡了力氣,生存的希望非常渺茫。
屋檐下恰巧有一根晾衣服用的竹竿,蒙少暉的母親把它取了下來,以此為工具試圖營救那些靠得比較近的落水者。歷盡艱難後,她把三個人救上了屋頂,這三個人正是金振宇、周永貴和臧軍勇。
常建所在的村子幾乎處於海島的最低處,他家中的房屋很快就被海水完全吞沒。常建仗著良好的水性,拖著與蒙少暉同齡的女兒遊了出來。這時恰巧有一隻小筏子被沖到他們面前,兩人由此死裡逃生。
但常建的妻子卻在海水中失去了蹤影,他劃著筏子,焦急地到處尋找。但卻一直沒有發現妻子的蹤跡,他只能調轉方向,沖著安全的山脈高地處劃去。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恰巧經過蒙少暉的家,發現了被困在屋頂上、岌岌可危的眾人。
救人心切的常建立刻趕了過來。早已失魂落魄的眾人爭先恐後地搶上筏子。孤母弱子當然無法和三個青壯年的男子相爭,等金振宇三人全都坐定後。母親才找到機會把蒙少暉抱上了筏子,可是當她抱著嬰兒想上來時,筏子卻因為無法承受過多的重量而出現了下沉的趨勢。
「不能再上了,筏子小,吃不消,會沉的!」周永貴第一個驚慌失措地叫了起來。
女人只好先撤回到屋頂,然後用求助的目光看著常建,她知道,對方是這個筏子此時的主人。
常建心軟了,他與筏子上的另外三個男人商量:「你們誰先下去一下,把這個女人換上來,她懷里還有孩子呢。我把他們送到安全的地方,立刻就回來接你。」
三個男人此時卻全都別過了臉,默不作聲。他們剛剛從鬼門關掙扎出來,觸手可及的死亡已剝奪了他們作為男人的勇氣和責任感。半晌之後,才聽見臧軍勇瓮聲瓮氣地說了一句:「你也是男人,你為什麼不下去?」
常建氣得臉色發白。的確,他也是男人,若在平時,他會毫不猶豫地把那對母子換上筏子,可現在筏子上坐著自己的女兒。他無法想像自己離開之後,這個已經失去母親的孩子該怎樣去面對今後的危險和磨難。而對方說出如此不講道義的話語,常建恨不得立刻把他掀到海水中。可他知道自己必須克制,在這個時候,如果發生沖突,結果只能是玉石俱焚。
「誰等也都是等。總得有個先來後到吧?」金振宇此時也開口表明了自己的立場。
蒙少暉的母親完全沒想到會出現這樣的局面,她看著安坐在筏子上的那三個男人,眼中閃動著憤怒和逼視的火焰。
「我真不該救了你們!」她幾乎是咬著牙說出了這句話。
金振宇等人只是低頭躲過女人的目光。在他們心中對生存的渴望此時已超過了一切,他們拋棄了尊嚴和廉恥,實在沒有勇氣再回到那冰涼刺骨的海水中。
蒙少暉的母親看出了當前的局勢,要想母子三人一同離開是不可能的了。她咬咬牙,把懷中的嬰兒向常建遞過去:「那就求你先把他帶走吧,我在這里等著。」
嬰兒突然離開了母親溫暖的懷抱,立刻大聲啼哭起來。但常建卻沒有伸手去接,他為難地說道:「這個孩子我不能要,他只能和你在一起,否則他是不可能活下去的。」
女人心中一凜,這其中的道理再明白不過:如果母子分開,嬰兒沒了母乳,同樣活不了。與其如此,還不如把孩子帶在身邊,或許還能有別的生機。
女人只好把孩子又抱回懷中,想到這個剛剛出世的生命只能和自己一樣等待未卜的命運,她的淚水忍不住奪眶而出。蒙少暉此時站在筏子上,他的手仍然緊緊拉著母親,一副茫然無措的樣子。
這時,常建突然冒出了一個想法。在那一刻,他認為這個想法是正確的,合理的,但這個想法造成的後果卻讓他此後一生都活在愧疚和自責中。
「這樣吧,你先帶著嬰兒上來,把這個大孩子留下。」他說道,「這樣至少可以多保住一條性命。」
女人愣住了,這兩個孩子都是她的心頭肉。但現在必須將其中的一個留在危險的境地,聽起來,舍棄蒙少暉確實是更加有利的做法。可她又如何能狠下心來呢?
在女人的左右為難中,筏子上的另外幾個乘客失去了耐心。
「我看這個方法挺好,就先這么辦吧!」臧軍勇一邊說,一邊把蒙少暉抱下了筏子,「你快上來吧,別耽誤時間了!」
蒙少暉象個沒有生命的木偶,上了筏子,然後又被抱下來,毫無選擇的權利。
女人又猶豫了片刻,最終,船上眾人的催促和懷中嬰兒的啼哭促使她下定了決心。她俯下身,把蒙少暉緊緊摟在懷中,淚流如雨:「孩子,你在這里等著,媽媽一會就來接你……」
蒙少暉已朦朧預感到了什麼,帶著哭腔大喊:「不,我不要留下……」直到母親上了筏子,他仍然死死地拉住母親的衣角,不肯撒手。
女人此時已肝腸寸斷,她「撲通」一聲,跪倒在那幾個男人面前,泣不成聲:「求求你們了……不要讓我們母子分開……求求你們!」
可她的哀求沒有得到任何回應,常建默默地長嘆一聲,硬起心腸,劃動了筏子。
蒙少暉聲嘶力竭地哭著,但他和母親之間的聯系終於被冰涼的海水隔斷了。母親無奈而悲哀地看著他,這一幕深深地印刻在他的腦海中,讓他永生難以忘懷。
女人的悲泣、嬰兒的啼哭、蒙少暉的嘶喊,這些聲音交雜,構成了人世間最讓人心悸的悲曲,這聲音在若干年後仍然會在船上眾人的耳畔響起,拷問著他們的靈魂。
抵達安全的山地之後,常建立刻一人劃著筏子,回去接蒙少暉。此時天色已發白,房屋早被上漲的海水淹沒。幸運的是,蒙少暉抱住一棵飄浮的樹干,倖免於難,只是額頭上多了一道長長的傷痕。常建將他救上了筏子,暗自慶幸母子終能團聚。他絕不會想到,更加凄慘的人倫悲劇尚在後面等待著他們。
在筏子上,蒙少暉一直哭喊著要媽媽,那哭聲足以讓任何人心碎。可當常建把他帶上高地,真的見到母親的時候,他卻不哭了。即使被媽媽緊緊地抱在懷里,他臉上也只是出現一種木然的表情,兩眼毫無生機,象是籠罩著一層寒冰。
兒子的變化讓母親感到不安,但重逢的喜悅沖淡了一切,她並沒有意識到剛才的經歷已經在蒙少暉幼小的心靈中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這一番的折騰讓所有人都精疲力竭,到了相對安全的地方後,他們放鬆了下來,或倚或躺,各自休息。蒙少暉的母親給嬰兒餵了奶,把他哄睡之後,自己也進入了夢鄉。蒙少暉則坐在不遠處注視著這一切,當他的目光停留在嬰兒身上時,裡面開始閃現出一些令人心寒的光芒。
他雖然還小,但已經開始明白事理。在他心中,這個嬰兒奪走了母親對他的關愛,他知道,在剛才生死分別的時刻,正是因為嬰兒的存在,才使得母親最終拋棄了自己。
他眼中閃動著嫉妒和悲哀,還有本不該在這個年齡出現的深深的憎惡。
當母親睡著之後,他悄悄起身,將嬰兒抱了起來。
大家都很疲倦,沒有人關注到他這個不正常的動作。
他來到了山崖邊,海水已經沒至了陡峭的山壁,然後他兩手一松,把嬰兒扔了下去。
蒙少暉剛剛把嬰兒抱走不久,母親特有的敏感就讓她醒了過來。她睜開眼睛,順著嬰兒的啼哭聲望過去,正好看見了那可怕的一幕。
女人悲鳴一聲,沖到了山崖邊,只見嬰兒的襁褓在水中漂盪著,隨時有可能沉下去。
女人發出一陣非人的嗚咽,她看向身旁的蒙少暉,孩子仍是一臉木然,充滿了陌生感。她的心在瞬間被撕碎了,她明白,自己已經同時失去了兩個兒子。
此時,常建等人發覺到異常,紛紛圍了上來。
「這是怎麼回事?」常建驚訝地詢問。
女人沒有回答,她轉過頭,用目光掃視著面前的這些男人們,那目光透著徹骨的寒意,像兩把銳利的刀子一樣,在他們的心頭依次剜過。然後她縱身一躍,跳入了山崖下方的海水中。
她在水中找到了自己的孩子,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她仍然把孩子緊緊抱在懷中。
母子倆的遺體在下沉的過程中,掛在了山崖的樹杈上。
這片山崖,就是日後的「鬼望坡」。
蒙少暉從此變得不言不語,沒人知道他在想些什麼,如果一直這樣下去,他的一生都會被可怕的陰影籠罩著。好在他父親回來之後,帶他找到了醫術高超的薛大夫,經過好幾個月的治療後,蒙少暉忘記了很多東西,然後父子倆離開明澤島,隱姓埋名,過起了全新的生活。
面對死亡威脅時的懦弱和自私以及因此造成的可怕後果成了懸掛在金振宇等人心頭的一柄利劍,在後來的歲月中,倍受良心煎熬的同時,他們又處處隱瞞,生怕讓世人知道當時醜陋的一幕。
常建更是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壓力。他出於好心的建議卻導致了慘痛的悲劇,這讓他無從解脫。他只能出家遁入世外,常年陪伴著那對母子的孤墳,以求心靈的慰籍。
常建的女兒也目睹了事件的整個過程,剛剛失去母親的她對蒙少暉產生了深深的共鳴和同情。此後,她便一直忘不了那個男孩,忘不了他眼中的無助和悲哀。
若干年後,王成林寫給薛大夫的信帶來了父子倆的消息。女孩告別了父親,外出尋找那個在她心頭揮之不去的影子。為了避免刺激起對方的回憶,她隱瞞了真實的身份,並且給自己重新起了個名字,叫做葉梓菲。
這便是在我們這部小說開篇前發生過的故事。
了解了這一切之後,羅飛的心變得異常的沉重,幾乎要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落難的男人們背叛了施出援手的母子,母親拋棄了兒子,哥哥溺死了弟弟,這就是發生在那場天災中的讓人心悸的人倫慘劇。
他想起了德平死前說過的話。
「如果你真的知道了那個秘密,你會後悔的。你找不到你要摧毀的罪惡,你會發現當你積蓄了所有的力量,想要做出最後一擊的時候,那個假想中的對手卻並不存在。你只會看到深深的無奈和悲傷,我向你保證,那是一段任何人都不會願意去接觸和了解的經歷。」
是的,他確實在後悔,他恨不能自己從來就沒踏上過明澤島,從來都沒遇見過蒙少暉和葉梓菲,他也就不用去體會那種讓人無法承受的悲傷。
「你該明白,我和我父親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那個孩子,讓他能夠快樂和幸福。對我父親來說,這是解開痛苦心結的唯一途徑,而對我,『愛』便足以解釋一切。絕不能讓蒙少暉重新接觸到當年的記憶,那會完全毀掉他今後的生活。」葉梓菲幽幽地說道,「現在,你能答應我保守住這些秘密嗎?」
「可我怎麼保守?」羅飛痛苦地搖著頭,「不管怎樣,你殺了四個人,這些必須有個交待,這是我的職責。」
「是,我殺了人,罪犯必須得到懲處,這是法律。你的職業讓你無法違抗它。」葉梓菲低頭沉默了片刻,然後她似乎下定了什麼決心,猛地抬起淚眼對羅飛說道,「可是,如果那個罪犯已經得到了懲處,她已經死了,這一切不能就此結束嗎?」
羅飛驀然意識到什麼:「你……」
他的話還沒來得及說出口,葉梓菲手中的小刀已經扎在了咽喉上,殷紅的鮮血汩汩而出……
鬼望坡 尾聲
縣里調來破冰船,清理了碼頭附近的冰面,明澤島和大陸間又可以通航了。
蒙少暉站在海邊。他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怕水,心頭輕鬆了很多。因為他知道,母親並沒有拋棄他。
羅飛告訴了他很多事情:當年筏子太小,母親為了保全自己,抱著弟弟留在了險地,最終不幸遇難。留在他腦子里的的確是母子分別的記憶,可那種分別是出於母親對自己的關愛。
島上發生的怪事也有了結果,那是金振宇為了掩蓋當年的丑聞,所以施展毒手,將知情人一一殺死。
他終於解開了糾纏自己多年的心結,這都得感謝把他帶上明澤島的羅飛。
「羅警官,你在想什麼?」見到對方一直愁容不展,似乎頗有心事,他終於忍不住開口詢問。
「哦,沒什麼。我只是在想,你在離開之前,應該去亡靈冢前好好地祭拜一下。」
「那當然。那裡安息著我的母親,還有我的弟弟,他們都是為我而死的。」蒙少暉頗為感懷地說。不過他永遠也不會知道,那裡現在還躺著另外一個人,同樣也是為了他而死。
「你帶我去亡靈冢吧……讓我陪伴他的母親和弟弟,他如果知道,應該……應該會高興的。」這是葉梓菲留在人世間的最後一句話。
羅飛的眼角有些濕潤,他沒有去擦,只是抬起臉,讓海風去把那淚痕吹乾。
「經過這些事情之後,希望你能明白,如果你愛的人離開了你,很可能她是有著迫不得已的原因。即使你以後再也見不到她,即使她已在另外一個世界,但她對你的愛,卻沒有減弱分毫。」
良久之後,羅飛用明亮的目光看著那年輕人,這樣說道。
【鬼望坡 完】
『叄』 莫泊桑《水上》簡介及讀後感
讀莫泊桑《水上》1。
莫氏以短篇小說聞名於世,《水上》一篇可算作是他的代表作了。據說列夫.托爾斯泰對此篇游記十分推崇。水上記錄的是他在海上旅行的見聞雜想,文中有一路優美的風景描寫,還有對當時社會風氣的精闢評論。水上雖說只是作者的一段海上之旅,卻也是其一段思想之旅。
當船長抓起一把沙子灑在窗戶上,我便從夢中醒來。
沙子滑過玻璃的聲音如同翻書聲一樣悅耳。
《水上》一書只是一本小冊子,用不上幾個小時,就可以來回翻上一遍。可在看完一遍後,總會有些未盡興的感覺。全書文字簡潔,言語平靜卻飽含深情。詞於境界為上,有境界者自成高遠,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有雲。觀之莫氏此文,可謂有情有景,境界自生,猶如一幅潑墨山水畫。手捧這一小本本書,想像著海風吹來,一片孤舟在漫無邊境的海上飄零。在風雨中的掙扎,猶如在人世間的沉浮。不知作者旅行的目的為何,是出於對人世間太多的欺騙和壓榨不滿的逃避,還是單純為了散心。若單是為了散心,又怎會寫出如此深沉的文字。
風乍起時水微瀾——讀莫泊桑《水上》2。
法國作家莫泊桑(1850—1893)以短篇小說聞名於世。但吸引俄羅斯文豪列夫•托爾斯泰眼球的,卻是他的一本薄薄的水上日記。在《莫泊桑文集》的序言中,列夫•托爾斯泰說:《水上》是莫泊桑最優秀的作品。
1888年的春天,莫泊桑駕乘他的「良友」號遊艇,沿地中海之濱做了一次短期旅行,每天都把他的見聞和感想記了下來。於是一部最悲慘、最驚人的作品,在海水、陽光、雲彩和岩礁中誕生了。
《水上》秉承了莫泊桑一貫的寫作風格,如典型細節的選取,敘事抒情的手法和行雲流水般的自然文筆;而在真摯、親切和深刻性方面則遠甚過他的小說。
世人大多錯誤地將終身未娶的莫泊桑看成一個風流作家,頗多訾議,連好友左拉在莫泊桑葬禮的悼詞中也說:「他才思敏捷,成就卓著,不滿足於單一的寫作,充分享受人生的歡樂。」這人生的歡樂,大概就指的莫泊桑喜歡劃船、游泳和追逐女人。的確,體魄健壯,風流倜儻,儀表堂堂又才華橫溢的莫泊桑,頗得女性的青睞;而英年早逝的莫泊桑的死因——梅毒和精神病,更使得人們對他嬉戲荒唐的一生確信不疑。
只有「良友」號上的兩個水手,知道他們的主人有一顆痛苦的羞澀的心。「他象一個棄兒,皺著眉羞怯地覬覦著溫柔。他相信愛情不僅是熱望,而且是犧牲,是掩藏著的喜悅,也是這世界上的詩。」
他的生活對我們是一個謎。
無疑,女性在莫泊桑的作品中佔有重要地位。對他來說,女人裝飾了世界,並且使生活有魅力。他相信愛情是絕美的,是我們這個殘缺世界的至聖之物。在「四月八日,於阿蓋」的日記里,莫泊桑記述了一雙情侶站在海灘上凝眸月光下的大海,無限的愛情從他們的倩影中散發出來時所感受到的孤獨,心中充滿了憂悒和無以名之的懊傷。他寫道:「在這溫暖的春夜裡,聽著海浪輕輕吻著沙灘,瞧著月光吻著汪洋大海,我感到心裡如飢似渴地需要愛情,幾乎苦惱得要高聲大叫。」這金鉤似的一彎新月和她傾瀉下的震顫的銀光,傷著了我們天才的作家;這不能怪他,假若沒有如此豐沛的細膩的情感,叫他如何寫下那麼多的傳世經典?況且,哪一個在陽光下規規矩矩戀愛的人,在月光下不是愛得神魂顛倒呢?
莫泊桑是人類缺陷的無情的觀察者,把生活叫做「作家的臨床診所」的解剖家。他說他寫作是因為他了解現實,對現實感到痛苦,尤其是沒有嘗到現實的甜頭。他對人類的苦難充滿了同情。在描寫一個沒有麵包,沒有希望,沒有子女,沒有金錢的悲慘的老人時,他向冷漠的社會發出吶喊:「這副老皮囊里還有一顆心呢!」大概是沒有得到迴音,他又夢囈般地自言自語:「有一顆心嗎?不是,只不過是沒完沒了、不斷折磨她的痛苦而已!」當白喉在鄉下流行,莫泊桑隨醫生探訪了被這可怕的疾病掐住了脖子的馬蒂納一家,父親和兒子已經病死,母親和女兒奄奄待斃……眼前的慘境象一把尖刀,刺痛了莫泊桑的心。生活!生活!這也是生活嗎?哀人生之多艱,偉大的莫泊桑看來也撐不住了:「有時,我多麼願意不再有思想,不再有感情,我多麼願意象一個野人,生活在一個光明、溫暖之鄉,在一片東方的國土上。」
莫泊桑描寫小職員的筆墨,讀來真的令人沮喪。他稱小職員是「辦公室里的囚犯」,稱辦公室是「活人的棺材」。他說小職員們二十歲走進辦公室的門,要在裡面一直待到六十歲,整個一生都無聲無息,既不知道什麼是生活,也不知道什麼是世界!他們進來時年輕有為,滿懷希望;他們離去時老態龍鍾,行將就木。從二十歲到六十歲,他們年年一樣。他們一生只有四件劃時代的大事:結婚、生子、喪父、喪母。當然,如果算上晉級加薪,那就勉強湊成五件。他們為生存而斗爭、為活命而賣命,最值得同情、卻又最得不到同情。
最後說一點輕松的話題。關於法國人談天的藝術,會笑的本領,風趣和幽默的才能,格言、妙語、警句、粗話、打油詩,莫泊桑真是費了一番功夫,讓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思想不時發出輕松的微笑。
也許我們都不太了解法國的歷史,但不要緊,讓我們只享受一下這些妙語帶來的快樂:
無惡不作、屠親殺友的基督教國王克洛維聽說耶穌釘在十字架上受難,便大叫起來:「可惜我和法蘭克的弟兄們不在十字架前!」因為這一句話,現代人都以為他是一個文明而虔誠的君主。
菲力浦六世戰敗負傷,逃到緊閉的城堡門口,敲門時叫喊:「開門,法國的成敗在此一舉了!」多富喜劇性的一句名言!
「做了法蘭西的國王,不該斤斤計較做太子時的個人恩怨。」路易十二這句有國王氣概的名言,值得普天下的領導記在心上。
亨利四世:「只要上天假我以年,我希望在我的王國里,沒有一個農民窮得禮拜天吃不起一隻清燉雞。」至今只要一提起他的名字,人們還彷彿聞到一鍋雞湯的香味。
假如路易十六會說俏皮話,說不定就能保住性命;只消一句話逗得全法國人哈哈大笑,誰好意思把他送上斷頭台呢?……
真得感謝許淵沖先生,為我們翻譯出如此傳神的作品。自己慢慢去欣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