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小說里的大結局
1. 我恨冬至小說的結局怎麼樣
《冬至》小說結局兇手是程舟,在小說的最後江成屹他們根據陸嫣的線索,一步一步抓到了兇手程舟,一開始程舟是不認罪的,後來在警局心理醫生慢慢的攻下了他的心理防線,之後一切真相都得到了解釋。案子完結之旦信後,陸嫣和江成屹結婚了,兩人還生了一個兒子。一進屋,江成屹就脫下外套,開始解襯衣:「洗完澡我還得趕回局裡,喻博士已經審了一晚了,到我走的時候,他還在對程舟進行心理攻關,不過看程舟的表現,應該也扛不了多久了。」
陸嫣剛擰開水龍頭,聽到這話,詫異地回頭:「你的意思是說,從昨晚落網到現在,程舟一個字都沒說?連喻博士都沒能撬開他的口?」
那他什麼時候能交代鄧蔓的事。
「快了。」江成屹將脫下的臟襯缺遲中衣扔臟衣簍里,「不過程舟基本是我審過的最頑固的犯人,要不是攻破了他的心理防線,從他嘴裡,根本別想得到任何信息,前面幸虧從周志成口裡得到了線索,否則我們也想不到水龍潭會有一口能***的水井。」
他說得輕描淡寫,可是陸嫣深知他經歷了怎樣驚心動魄的一刻,不由得感慨萬千,踮腳捧住他的臉:「你真的很棒……我的英雄。」
江成屹跟她對視,理直氣壯地提要求:「那你的英雄和小英雄都累了,要求你幫他們洗澡。」 握著她的手,拉開淋浴間的門,就要拽她***。
「我身上還穿著衣服呢。」她笑著掙扎,把他往裡推,「你先洗,我就過來。」
他不肯。
她擰他不過,見他身上脫得只剩下長褲,索性含笑從後面環住他的腰,用她纖細白皙的手指幫他解扣子,哄小孩似的:「好吧,那我先幫你脫褲子。」
短短幾秒,他就被她弄得起了反應,喉嚨滾了滾,手不由自主往後摸去。
她掰開他的手:「沒結束呢。」
他有些悻悻,嘴硬說:「想什麼呢,就算結束了也沒時間,半個小時就得趕回局裡,哪夠我們折騰。」
兩個人推推搡搡,在浴室里磨了十幾分鍾才出來。要不是江成屹沒時間,估計得混上一兩個小時。
出來時,陸嫣里里外外全濕透了,不得不重新換了衣服,又把濕頭發散開,到浴室里打開吹風機。
江成屹穿上干凈衣服,在外面說:「對了,剛才我聽老秦說,早上是你打電話告訴他,說周老師快醒了?
陸嫣驕傲地***嘴角:「對。」
「哦。」江成屹進了浴室,讓她回身貼在自己的胸前,「那要我表揚你一下么?」
「難道我不值得表揚嗎?」陸嫣慢條斯理地環住他的腰。
他靜靜看她一會,學著她的語氣,低聲說:「我老婆真棒。」
陸嫣愣住。
「跟我去局裡吧。」他輕輕替她撩開仍有些濕的頭發,「程舟落網了,你作為目擊證人,過去辨認一下,順便再錄個口供。另外,你之前為了鄧蔓的案子連續給局裡寫匿名信,我看能不能爭取向上面申請申請,把程舟交代鄧蔓的那一段給錄下來給你聽聽,當然這事不怎麼合規矩,你別報太大希望。」
他知道鄧蔓的死一直是陸嫣心中的一塊大石,多年努力,只為給好友求一個公道和真相。
陸嫣鼻根微有些發酸,拚命點頭:「好。」
去往警局的路上,江成屹說:「要是今天能順利審出一部分案子,晚上我帶你出去吃飯吧,整天圈在家裡,都悶壞了。」
陸嫣求之不得,想了想說:「要不我們去吃四川菜。」
「四川菜?」
陸嫣不滿:「就是高中的時候我們常去吃的那家。」
「那家還開著?」江成屹很驚訝,其實陸嫣不怎麼愛吃辣,但他不知什麼怪毛病,還怪喜歡的,所以當年每次去那吃飯,其實都是她主動提起的,可是她每次只吃幾口就辣得不行,剩下的時候,就只能眼淚汪汪地在對面看著他吃。
她輕哼一聲,打開手機:「生意還越來越好了呢,得提前訂位子。」
「你能吃辣嗎,要不去別的地方吧,」
「可是我想吃辣了。」
「哦。」你說什麼就是什麼。
到了局裡,辦公室分外歡騰,其實多數人已經連續兩晚沒睡,但因為順利破獲了12.3特大連環案,大家都顯得精神十足。
好些人手裡都端著一盒熱氣騰騰的方便麵,滿屋歡聲笑語,有幾個靜不下來,一邊跟周圍的同事說笑,一邊在辦公室走來走去。
老秦正說得起勁,冷不丁瞥見陸嫣,一愣,綻開滿臉笑容:「陸醫生來了。」
這種歡悅的氣氛很能感染人,陸嫣會心一笑,跟在江成屹後面進了辦公室。
「一會帶陸嫣去認認嫌犯,再幫她伏山做個筆錄。」江成屹把陸嫣交到老秦手裡,「我到樓下審訊室去了。」
「好咧。」老秦趕緊扒拉了兩口方便麵,在一片熱鬧聲中領陸嫣在一邊坐下,「陸醫生,你先等一會,我這就吃完了。」
陸嫣坐下後,見江成屹還在門口看著她,便沖他眨眨眼,他這才放心走了。
去審訊室的路上, 江成屹接到老劉的電話。
「江隊, 周志成剛才又醒了,但還是很迷糊, 我問他是否認識程舟, 他點頭,但他好像不知道程舟就是那天給他打電話的人, 更不知道程舟與當年的事有關, 不過照程舟一貫的作案風格,我估計周志成這些年可能根本都沒懷疑到程舟頭上。」
「那周志成有沒有說『小孩掉進井裡』那句話是怎麼回事?」
「我問了,這事他好像印象挺深的, 斷斷續續給說了,說是以前住在水龍潭的時候, 有一天晚上他和幾個鄰居回來, 路過潭子的時候,發現程舟媽媽站在邊上一動不動,活像嚇傻了一樣。周志成他們覺得不對, 奔過去一看,發現程舟掉潭子里了,正咕咕嚕嚕往下沉,他和鄰居們嚇得不輕, 忙七手八腳把孩子撈上來了。他還說,那個潭子解放前就有了,水龍潭的名字也是因為那個潭子而來,不過拆遷後, 政府為了環衛工程,把那個潭子進行了改造,那地方也就不叫水龍潭了。」
「行,等周志成進一步好轉,你再問問他那通電話的詳細內容。」
2. 大江大河小說結局是什麼
在原著小說的結局中,宋運輝成為了獨當一面的管理者,卻在官場中迷失了自我,雷東寶因為自己的魯莽而時代發展的洪流里跌跌撞撞,楊巡則在獨立的發展中尋找到了自己的出路,成為三人中最成功的角色。
《大江大河》改編自阿耐的小說《大江東去》,在其第一部中大結局劇情為:雷東寶帶著小雷家眾人去江陽電線廠收設備,工人們還欲爭執,雷東寶讓願意勤勞致富的人去小雷家做工,收攏了人心。
生產線順利回收,眾人去春紅飯店慶祝,雷東寶來到宋運萍墓前,傾訴若是妻子還在自己該是怎樣的光景,生死兩茫茫,雷東寶痛哭起來。韋春紅走到宋運萍墓前,說她找了一個好男人,自己不會再來找雷東寶。
經過大半年的奮戰,一分廠技改終於完成了,閔忠生以財務問題為由要求宋運輝暫緩技改緊抓生產,也不再推進研究所,還背棄約定踢走水書記。
宋運輝遞交調任至東海的申請書,他來到夜晚的圖書館,向水書記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和幼稚。水書記並無責備之意,教他保護自己的理想,還支持他去東海,宋運輝深鞠一躬與師傅道別。
(2)關於小說里的大結局擴展閱讀:
2020年12月20日,《大江大河2》終於上映了。首次開播引起了劇迷們的關注。原班人馬,王凱飾演宋運輝、楊爍飾演雷東寶,董子健飾演楊巡,主演還是熟悉的人。但是,女主卻換了個新面孔。這次楊采鈺加盟飾演商界女精英梁思申,反響不錯。開播之後,這部劇的評分和口碑成績不錯。
第二部延續第一部內容,以宋運輝、雷東寶、楊巡等人的際遇和奮斗歷程,展現中國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經濟領域的改革、社會生活的嬗變、政治領域的變革,刻畫改革實踐者們的掙扎、覺醒和變化。
3. 《笑傲江湖》原著結局是怎麼樣的
《笑傲江湖》原著結局是:令狐沖任盈盈笑傲江湖逍遙快活 ,岳不群被儀琳穿心刺死,儀琳當了衡山掌門;任我行晚年因為吸星大法的原因心衰而死;林平之被令狐沖關於西湖之底囚禁;五大劍派掌門最後活著的只有瀟湘夜雨莫大;向問天也是活著的。
關於《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是金庸先生寫的武俠小說,被多次拍成電視劇,該劇講述了華山派大弟子令狐沖偶然遇上曲洋和劉正風,得到《笑傲江湖》曲譜;也偶然間學會五嶽各派劍法精髓,被師父岳不群猜疑逐出師門。
被自小喜歡的岳靈珊疏遠後,在游歷江湖時和魔教聖姑任盈盈相識相愛。最後岳不群野心暴露後,令狐沖出手阻止了大戰,並與任盈盈退出江湖,共奏《笑傲江湖》。
華山派大弟子令狐沖生性豁達不羈,初入華山武功平凡,後遇高人授以「獨孤九劍」,更意外取得五嶽各派劍法精髓,因而引致師父岳不群的猜疑,借故逐出師門。其實岳不群表面正直,內里奸詐,為獨得曠世秘笈「葵花寶典」,竟設計謀令武林各派相互暗算,唯最終作法自斃。
令狐沖自幼與不群之女岳靈珊情投意合,豈料林平之的出現,令岳靈珊轉投其懷抱。後令狐沖結識黑木崖首領的獨女任盈盈,二人志趣相投。幾番生死誤會之後,彼此才明白互相深愛對方,然而盈盈已身中劇毒,奄奄一息。
經歷了世間的霸權紛爭,令狐沖與任盈盈終於知音共賞,結為伉儷,從此笑傲江湖。
4. 常見的小說結局方式
一、死
海明威曾經說過一句話:一個故事講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你會發現只有死亡是最好的結尾。事實上在虛構寫作中,死亡確實是一個非常便當的經常被使用的結尾方式;死尤其能體現傳統的悲劇美學的原則。我不是很清楚地知道悲劇應該怎樣定義,尼采寫過《悲劇的誕生》,說老實話我沒讀過,不知道尼採到底說什麼。我一直覺得魯迅的那個定義很有意思,他說悲劇將人生有價值的部分毀滅給人看。對悲劇這樣的定義,我想它和我們用死亡去結束一次敘述的行為可能相當恰切。這種例子不勝枚舉,非常之多。
我在前面講到雨果的《九三年》,小說的一號主人公戈萬最後被處決。戈萬被他的養父、同時是他的精神導師和革命軍的同志,被這樣一個關系特殊的人西穆爾登處決,因為他違反了至高無上的革命原則,他放走了革命的敵人朗德納克。在戈萬庄嚴的死亡結尾之後,還有一個連鎖死亡,就是西穆爾登自殺。他親自下令處死戈萬,這對他是致命的打擊,因為戈萬是他全部的希望。戈萬是他的學生,同時也無異於是他的孩子,是他眼中的光明。他處死戈萬,等於先把自己處死,所以他最終選擇自殺的結局。看《九三年》的時候,我們覺到的那種震憾力,大概真的只有藉助主人公被處死才是最有震憾力的方式。
今天舉例,盡量舉一些我自己的小說。我發現我總結的這些結束方式在我的小說里差不多都可以找到對應。我寫了那麼多年小說,那麼我會在閱讀中或多或少地尋找相同或是相似的感受。我寫過一個發生在唐山地震中的故事。唐山地震是人類歷史上一次非常可怕的大災難。據講述唐山地震的報告文學稱:這次災難遇難二十多萬,死傷總共有近百萬。在此之前,有記載的死傷人數最多的地震是東京大地震,當時記錄的震級超過唐山地震,但是我們沒在東京地震中看到像唐山地震這樣慘重的傷亡,我記得東京地震死傷總計三十萬。
小說《白卵石海灘》講一個青年工人在大地震發生三天之後的唐山參加救援工作,把一個女孩從坍塌的樓房廢墟中救出來。這個女孩在另一個男孩懷抱里。他們兩個在樓梯的背面,地震發生的時候,兩個人肯定是在幽會吧。當青工發現他們的時候,男孩摟著女孩的肩膀,男孩已經死了;女孩等於是在男孩死亡的懷抱里呆了三天。樓梯被震壞,掉下的一塊預制板正好砸在男孩身上,男孩當場死了。而且三天後肯定發臭了。女孩在男孩懷抱里沒受傷,但是樓梯坍塌後她不能動,她就這樣在男孩愛的懷抱里,同時也是死亡的懷抱里呆了三天三夜。當青工發現她,把她救出來的時候,女孩已經奄奄一息。
青工知道這時候女孩最需要的一定是水,首先是喝的水。三天沒喝水,女孩一定快不行了,而且他還覺得女孩急需用水來洗一洗,因為她在死亡的懷抱里呆了這么久,身上臭不可聞,還有病菌滋生。唐山地震是在盛夏,在七月份,是一個非常嚴重的酷暑。女孩幾乎已經不能動,青工把她抱到一個四周圍牆已經塌倒的游泳邊上。這個游泳池當時在震區里應該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水源,震區里水源太寶貴了。青工知道所有的水源應該都歸軍管,他放下女孩去找管這個池子的人。結果當他往一個方向的時候,他突然聽到身後傳來一聲槍響,他趕緊往回跑,然後他看見一個戰士正從游泳池裡提起他剛才救出來的那個女孩,女孩已經被打死了。女孩被抱到游泳池邊上,她看到池裡的水,被抱著的時候她不能動。但是青工放下她走開之後,她稍微能有些動彈,就一下子撲到水裡,這肯定非常嚴重地污染了水源,而且她擅自進入軍事管制區。她一下子跌進游泳池的時候,被看守的戰士當場擊斃,然後馬上被撈上來。當時主人公的心裡特別難受,他本來剛救了一個生命,但同時他也知道這個生命違反了震區的法則。雖然她自己剛剛獲救,但是由於她的舉動而污染了一整池子的水,而這一整池子的水不知道可以救多少性命,所以她在違反震區軍事管制規則的時候被擊斃了。
這是一個典型的以死作為結束的故事方式。如果這個女孩不被打死,那麼一個青工救了災區的一個傷病員,這個故事肯定是挺沒勁的一種樣子。被救助的人有上十萬,甚至近百萬,十萬百萬中間的一個沒有特別的意義。但是由於這是歷盡千辛萬苦、用手指在樓梯廢墟中刨出來的一條生命,這生命的特殊意義和生命在瞬間被毀滅,可能讓這篇小說具備了不一般的價值意義。在我個人創作歷程中,也可以說是階段性里程碑式的一篇小說,《白卵石海灘》。
當然傳統悲劇美學的這種價值的毀滅僅僅是一個方向。經常還能看到死亡是以另外一種方式呈現,我稱之為一種缺撼,缺撼美。同樣是死亡,前面也講到海明威《永別了,武器》里卡薩琳的死。今天看卡薩琳的死,你可以說它特別沒意義(卡薩琳是死於難產,因為她骨盆狹窄,照今天的醫學水平,是完全可以避免死亡的)。小說通篇講的是亨利和卡薩琳在戰場上歷經千辛萬苦始終不渝的愛情;但是等他們已經遠離戰場、遠離硝煙,已經和武器和戰爭告別以後,他們已經來到世外桃源瑞士,開始了理想國的生活;卡薩琳僅僅是因為骨盆狹窄,在生育時突然死去。卡薩琳這種情形要是放在今天,肯定不會有什麼危險。在生產前,她骨盆狹窄的情況一定早就能通過儀器確診,然後醫生會建議剖腹產,這在今天都是很普通的事。但是當時卡薩琳確實死於難產,沒逃過這一劫。現在設想,如果《永別了,武器》的結局不是死,而是順利地把小卡薩琳生下來,皆大歡喜,這個小說會怎麼樣?之前所有的情節都不變,僅僅改掉結尾,改成我們經常批判的庸俗的大團圓,也就是典型的好萊塢方式,那麼小說會變成怎樣呢?大團圓是我下面即將要講到的另一種結局方式。
我自己也寫過以類似方式結尾的小說,《中間地帶》。這是講家族之間因為特別小的一件事情而出現誤會,誤會導致矛盾。故事發生在藏區,在雅魯藏布江邊,三家一塊兒抗旱,一個男孩叫明九,鄰居認為他對鬧鍾作了手腳,用造假的方式侵犯了鄰居的利益,引起家庭間的糾紛。明九的父親正直而且老實,因為鄰居告狀狠狠地教訓了兒子一頓。在後來幾個家庭共同抗旱的過程里,明九一直憋著一肚子氣,因為被別人冤枉做了壞事,他一直悶聲不響。這段時間唯一能給他安慰的是他的女朋友——擺船工的女兒。三家聯合起來搞一個小水利,每天都需要炸岩石,這個過程隨時都有生命危險。最危險的關頭,大家幸喜都平安無事。炸岩石的工作告一段落,需要把崖下的河水引過來,要在疏鬆的沙灘上挖蓄水池。大夥覺得最危險的關頭都過去了,現在已經沒什麼問題,開渠引水。因為當時眼見要大功告成,皆大歡喜,女孩來叫明九吃飯,本來是很歡快的情形,稍沒注意,一腳踩到很疏鬆的池壁上,一下子造成塌方,周邊的沙石一下子都傾泄下去。頃刻之間,等於是把明九活埋了。本來完全可以避免,完全是不經意之中造成一起錯位的死亡。而原來在危險性極大的時候,大家都為他提心吊膽,可是那時他沒有死。這兩種情形放在一起,在美學上會形成很大沖撞。這和剛才說的《永別了,武器》的美學方法應該說是比較接近的。我不知道我這個結尾方式是不是受到了《永別了,武器》的影響,由一種錯位的死帶來強烈的缺撼,這個缺撼本身形成美感。
二、大團圓
剛才我說,假如把《永別了,武器》的結尾改一下,讓卡薩琳生下小卡薩琳,一切像預想的一樣,或者是順產,或者是由一個大夫簡簡單單地把自然產變成剖腹產,總之是讓大人小孩都平安無事,那麼這就變成一個典型的好萊塢模式,就是大團圓。大團圓的結尾我不想羅嗦,因為太多了。好萊塢有一個原則——絕不跟觀眾為難,這可以說是一百年來好萊塢擊潰世界上所有其它電影製作機構而達到全面勝利的最主要秘訣。就是這個大團圓的結局模式。聽上去這很簡陋,但的確百試不爽。好萊塢有一個說法,觀眾自己掏腰包來看你的電影,你為什麼讓觀眾心裡堵著,心裡不舒服地離開電影院呢?這沒有道理嘛,你定要他心裡舒服,他掏錢到電影院里坐一個半小時,絕不是來受折磨的。也正是這樣一個簡單有效、百試不爽的法則導致了好萊塢輕易就擊垮了偉大的法國電影,偉大的瑞典電影,偉大的義大利電影,偉大的德國電影;把它們打得一塌糊塗,幾乎沒有生存的空間。法國是那麼驕傲的一個國家,自由法蘭西是很多年來人類自由的象徵,但是有著悠久歷史和獨特氣質的法國電影,完全不能抵禦好萊塢的沖擊,法國政府不得不以限制進口好萊塢電影這樣笨拙的辦法來保持法國本土電影。這個就不再去多羅嗦了。
三、詩意
這在諸多經典的結束方式中是最多也最容易舉出例子的方式之一。大家都知道的歐·亨利的小說《麥琪的禮物》,是特別典型的例子。
我一篇小說《海邊也是一個世界》,也採用了這種詩意的結束方式。故事有些殘酷,發生在知青年代。一對好朋友勒了附近部隊農場里養的一條狗,對方為這條狗上門找他們拚命。這之前他們帶了自己的狗去跟對方的狗打架。自己這條狗比較小,而且在和對方的狗對峙過程中顯出了膽怯。回來之後,他們把像親兄弟一樣的這條狗勒死了,一方面是懲罰它的膽怯,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自己逃避懲罰。因為他們接著勒死了人家的狗,把狗吃掉;然後他們又勒死了自己的狗,把狗的身體埋掉,把狗頭掛起來。等第二天凶神惡煞般的狗主人來找他們算帳的時候也無話可說——因為昨天這里確實吃過狗肉,這一點已經瞞不掉;但是掛的是他們自己養的狗的頭。那麼他們說是殺掉了自己的狗吃肉,對方狗主人也不好再怎樣糾纏;他們就這樣逃脫了懲罰。
狗養得久了,會跟主人有很親密的關系。前面我寫到一個細節,就是這個狗的主人一年到頭分了二十幾塊錢,他拿出五塊錢買了幾斤肉,他說人過年狗也得過年。你想他一年才分到二十幾塊錢,他拿出五塊錢買肉給狗吃,讓狗過年,實際他們自己過年也花不了五塊錢。但這也沒妨礙他們最終自己把狗殺掉了,因為這個狗在戰斗的時候膽怯。這個故事講完之後,一晃又過了二十年,兩個知青夥伴中的一個早就離開了農村,在一所學校里當老師,二十年後他去看望還留在那片大地上當年的朋友,姚亮去看陸高。陸高因為留在農村,還是過著打漁打獵的悠閑生活;而姚亮這時已經是一名教書先生了,跟我現在一樣。他們喝酒敘舊,吃陸高打來的野味。當年那條狗是陸高的,陸高和全體知青夥伴都管這狗叫陸二。狗就相當於是陸高的弟弟,睡覺也和陸高並排一起,佔了一個知青的鋪位。喝醉以後,陸高不經意地問了一句,他跟姚亮說:我一直忘了問你,陸二埋哪兒了。雖然他親手殺掉了陸二,他仍然希望去憑吊一下。他從來也沒問過。
小說的結尾,我是這樣寫的。農村終於不是姚亮的歸宿,姚亮還是回到城市過他那種教書的生活。有一次他讀雨果的《笑面人》,看到一段話寫得很有意思,他用一個鎮紙壓住有這段話的這一頁。這是一段詩,很美的一段詩,大概的意思是,「誠實變成災難,就像雪花變成雪崩一樣,是柔軟的東西慢慢積累的結果。」我以這段話作為這篇小說的結尾,這在我個人創作中也是很典型的詩意結局的方式。
四、揭謎
這也是很習見的結局方式,所有的推理小說結局幾乎都是揭謎,比如克里斯蒂就很典型。克里斯蒂盡管是20世紀作家,但是她小說的美學方式基本上仍是經典的傳統的。作家在開始設置了一連串的謎,構成一個連鎖的巨大的謎團,到最後就像剝筍似的一層一層把謎底揭開。這個也不多說。
五、解嘲
經典的結尾還有一類是喜劇,在文學作品中,喜劇所佔的比重應該超過悲劇,超過正劇。喜劇的結尾大都相似,大部分喜劇都是以解嘲的方式結尾。我想這是因為,既然是喜劇,你就很難以一種很鄭重其事、很壓抑很強烈的方式,來為一個喜劇人物最終畫上句號。
我舉一個現代小說的例子,《二十二條軍規》。主人公尤奈林是一個特別荒誕的人物,他向一切現存的價值體系挑戰。他所有的舉動都出人意料,反而小說的結尾一點都不出人意料,而是遵循了傳統喜劇的結束方式——出走,就是逃掉。尤奈林本來是在戰場上,在一個島上的飛行大隊里,但最終他要逃到瑞典去。我們知道,軍人是不能擅自逃離戰爭的,除非被醫生證明精神上出了問題。二十二條軍規整個是一個圈套,把所有人都套進這場戰爭,誰都不能倖免。這有一點像「一個XX島上的人說那個島上所有人都說謊話」這個悖論,《二十二條軍規》也是在一個嚴密的悖論框架之下。就是說,小說本身是以悖論的方式構成的。尤奈林最後還是選擇出逃;上至隊長,下至隨軍牧師,他的夥伴們都幫他出逃。他要逃的時候,還堂而皇之地說了這么一段話,他說,「我不是因為要逃避責任,我是迎著責任而上,我是為了救自己生命而逃,這絕不是一種消極」。他對自己從戰場上逃跑的行為完全取一種解嘲的方式,有一點像我們的阿Q。
還有一個例子,舉我的小說《風流倜儻》。小說主人公藏幣收藏家大牛是一個喜劇人物,哪怕他去談戀愛,哪怕他從事那麼高尚的職業,他對所有事情都是以一種高度喜劇的態度來對待。他本來一直窮困潦倒,一直以善意的謊言、貪圖小便宜等等各種方式受到大夥的嘲弄。這個人物的結尾本來倒是一件美事;終於有一個從澳洲來的女孩很仰慕他,女孩家裡又都是澳大利亞文化部的官員,女孩回去以後,馬上邀請他赴澳舉辦個收藏展覽。等大牛高高興興地拿到簽證的時候,樂極生悲——一段樓梯有七級階,也太得意太興奮了,七級階想一步邁下去,結果他一步跨到最後一級,腳脖子一下子扭斷了。後來確診為骨折,大夫說他三個月不能動,而簽證的有效期剛好是三個月。這也是很典型的以解嘲的方式結束喜劇人物的命運。
5. 《父母愛情》原著小說結局是什麼
原著里安傑懷了八個,生下了七個孩子,並沒人搭手,她不得不在家裡全職帶孩子,她的生活沒有那麼多情調,這么多孩子在家裡雞飛狗跳的。安傑對江德福的感情不深,甚至可以說她不愛江德福,嫁給江德福,她一直有點心有不甘,常常自傷自憐地獃獃出神。
她對孩子們也沒有什麼耐心,亞寧常常覺得安傑,沒有一點媽媽該有的樣子,好在結局的時候,安傑年老了,似乎也放下當初的意難平了,變得平和接地氣,也像一個慈祥的媽媽了,她與江德福年少不相愛,老來成了伴,僅此而已。
(5)關於小說里的大結局擴展閱讀:
原著里也沒有老丁和王秀娥這對鄰居,卻有王海洋一家,王海洋的媽媽身體羸弱常年生病,只生了他一個孩子,沒等王海洋長大,她就已經去世了,王海洋的爸爸再娶,娶的並不是葛老師,王海洋與後母的關系緊張,很少往來。
與電視最不同的一點是,亞菲並沒有嫁給王海洋,她和王海洋的戀情被安傑拆散,尋了短見,幸虧被救回來了。之後她和王海洋就分手了,多年後亞寧也喜歡上了王海洋,此時安傑不再過問兒女婚事,亞寧和王海洋結婚生子了。而孟天柱誰也沒娶到,是個炮灰。到結局的時候亞菲還是單身。
至於江昌義,他也沒有繼續當兵,而是下海經商,成了富商。江昌義和安然根本不認識,娶得也不是安然。衛民沒有下鄉當農民,也沒有中年下崗的窘迫,他和其他哥哥們一樣,都在部隊里當兵,娶的也不是小市民許紅,而是一個白凈的護士。
6. 《花千骨》小說的大結局到底是什麼
一、結局:
結局時讓白子畫在選天下還是自己時設計讓他殺了自己。白子畫原本想自斷心脈,隨她一起死,但花千骨最終立下神諭:「白子畫,我以神的名義詛咒你。今生今世,永生永世。不老不死,不傷不滅。『』遠古時代她身為神時拯救了蒼生,這一次花千骨又用神身拯救了世界,也是命數。
花千骨逼白子畫殺了自己,魂飛魄散,白子畫差點瘋掉,幸好被竹染救回一魄。後來殺阡陌費盡心力把花千骨的一魄送入輪回,但是因為魂魄殘缺(三魂七魄只救回一魄),所以新生的花千骨只會有三四歲孩童的智力,生在了一個農村人家,名叫傻丫。
二、《花千骨》簡介:
她是世間最後一位神(電視劇為女媧後人),也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天煞孤星。天生無淚(電視劇中在受消魂釘後,花千骨第一次流下眼淚)。
早期為長留上仙白子畫的徒弟,後來在經歷一系列的轉折後突破封印成為妖神,最終設計白子畫將自己殺死,並咒白子畫不老不死不傷不滅,永遠活在失去自己的痛苦中。在花千骨死後竹染用自己的性命換回她的一魄,又由殺阡陌助其投胎轉世,而後被尋找其兩百年的白子畫重新收為徒弟(電視劇中,摩嚴以靈換靈救活花千骨,失去記憶的花千骨與白子畫一起游歷凡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