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小說 » 小說經典關系閱讀

小說經典關系閱讀

發布時間: 2024-03-25 17:46:25

1. 小議「怎樣處理讀流行作品與經典名著的關系」作文,,,是議論文哦!!!

經典名著要讀,流行作品也要讀。但是無論是哪種作品都要讀出自己的獨特的感悟。這需要我們好好考慮經典與流行的問題。經典名著可以熏陶你的情趣,培養你的正確的審美觀念,還可以幫助你形成正確的評價標准。流行作品可以讓你視野開闊,獲取更多的新知識。但是因為流行作品沒有經過時間的沉澱所以你不能持一種完全欣賞的眼光,相反你更多需要的是批評的眼光,要做到這些沒有大量的名著閱讀積累是做不到的。所以要想閱讀大量的流行作品還是先好好讀讀經典作品。
讀圖和讀文各有什麼長處和局限性?中學生應該怎樣處理這兩者的關系?
我覺得讀圖有利於培養寫作的畫面感和細節,並且讀圖的話應該每個人看出的東西都不太一樣,所以應該更有啟發性,而且也比較利於思維的培養。但是讀圖的時候基礎不太好的學生得到的啟發觀點比較紊亂來著。
讀文就要讀那種觀點啊寫作技巧比較新鮮而不是老生常談的那種,讀文能讓人安靜下來調整思緒,並且能讓學生有效的吸收好文中條理分明的觀點,但是限制了學生自主思維的能力所以也不是完美。
我覺得最好是圖文並茂吧。而且讀起來也比較有趣味性。
中學生如果要培養思維就讀圖,要吸納經典就讀文。

下面是方法、思路

處理讀流行作品與讀經典名著的關系

流行作品反映了現代的流行趨勢,富有現在的生活氣息,但是因為現時太平,而很難有很深刻的內涵,但是也為它向寫作技巧或者是現時社會問題的發展和討論做出了鋪墊。 經典名著很好的反映了當時的社會背景,人物刻畫寫作技巧都是當時的巔峰之作,並且很多名著都反映了當時社會之後的一些變化趨勢,也是現代的人們應該掌握並且學習的經典呢。

初三議論文練習:怎樣處理讀流行作品與讀經典名著的關系?
品經典名著,鑒流行作品
應該多讀流行作品還是多讀經典名著?我的觀點是:多讀經典名著。
理由一:時間有限,精力有限,選擇作品的時間更有限。知識浩如煙海,書籍汗牛充棟,僅中國每年出版的書籍,光書名就有幾十萬字。再如莎士比亞一人就為我們留下了37個劇本,一卷14行詩和兩部敘事長詩。再如半部《紅樓夢》,幾百年來多少中國人仍津津樂道,爭論不休,紅學著作層出不窮。試以一人之力,如何從書海中披沙礫金?若不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只怕一個人從生至死,一百年不眠不休,也難以閱書海之一粟。而經典名著則是歷經時間篩選留下的碩果,是古今中外的精華。讀之,有以一當十的價值,它們是軍事上的制高點,節省了我們從書海中淘金的大量時間。
理由二:精讀與略讀的要求。
首先是時間和精力有限,其次是書籍本身的價值有高有低。孟子曰:「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培根曰:「書有可淺嘗者,有可吞食者,少數則須咀嚼消化。」像那些對身體有害的東西我們當然要舍棄。而流行作品良莠不齊,未經時間檢驗,怎能保證其質量?怎麼樣才能知道哪些值得精讀,哪些只需翻閱?哪些是文字垃圾?不如讀名著保險。何況,即使都是名著,我們也難以通讀,也需要根據自身情況,選擇精讀與略讀呢。
理由三:現今中國是一個浮躁的時代,急功近利唯利是圖成風,流行作品成為名著的比例更少。
從歷史的觀點看,好書應當先是流行作品,經久不衰則成為名著。然而現今中國文壇同樣躁動不安虛誇成風。作品未出而炒作已熱,風頭過後煙消雲散。尤其是網路作品,低級庸俗嘩眾取寵者越演越烈。新中國成立五十多年了,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仍無一人。我為中國文壇悲哀。
理由四:經典名著是我們民族文化的根。
有人說名著艱深難懂,我們可以逐步深入,循序漸進。我建議大家採用倒逆法。先讀比較淺顯易懂的明清小說,再讀元劇本——宋話本——唐傳奇——魏晉詩——漢賦——楚辭——詩經,由易到難。你會發現其中的珍貝,「輾轉反側」「君子好逑」「逃之夭夭」等詞語至今仍鮮活地流淌在我們的血液里,這才是中華民族的根啊!
理由五:我推崇經典名著,並非完全摒棄流行作品。
厚古薄今並不可取。流行作品用的是現代生活中鮮活的語言,反映的是當代人的思想感情,讀起來輕松省力,有興趣,吸收快。像韓寒的《三重門》,郭敬明的《左手倒影,右手年華》,不論其思想性如何,至少其語言很有特色,有不少精彩之筆值得我們欣賞。我們應從中挑選精華者,為我所用。
總之,以經典名著為本,以流行作品為輔,書香陣陣,其樂融融!

參考資料 一書的比喻 書猶葯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於謙) 我愛書,我常常站在書架前,這時我覺得我面前展開了一個廣闊的世界,一個浩瀚的海洋,一個蒼茫的宇宙。(劉白羽) 書籍是青年人不可分離的生命伴侶和導師,(高爾基) 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托爾斯泰) 書籍是最好的朋友,當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難的時候,你都可以向它求助,它永遠不會背棄你。(都德) 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大地沒有陽光;智慧是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莎士比亞) 二書山有徑 學者陳善的「出入法」:既能鑽得進去,又要跳得出來。 理學家朱熹的「三到法」: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古文學家韓愈的「提要鉤玄法」: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勾其玄。 教育家孔子的「學思結合法」: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思想家伏爾泰的「再讀法」:重新再讀一本舊書,就彷彿與老友重逢。 兒童文學家冰心的「創新法」:讀書恨與古人同。 史學家侯外廬的「熱處理法」:讀書學習都應趁熱打鐵。 孟軻的「獨立思考法」:盡信書不如無書。 史學家顧炎武的「新舊法」:每年用三個月復習舊知識,其餘時間學新書 三關於「網上閱讀」 互聯網採用「超文本鏈接」,就是用復雜的網狀交叉索引方式將不同來源的信息鏈接在一起,所鏈接的內容不僅包括文字元號,還包括圖像、聲音、動畫、電影等多媒體信息。互聯網交全球的網上圖書館、網上報刊雜志、網上書店、網上藏書屋、網上資料庫、信息資料中心、實驗中心、計算中心以及遠程教學機構、專家系統等鏈接成巨大的多媒體信息庫,構成一本沒有頁碼的按照多線索多層次交叉編輯的巨大的「天書」,供讀者按個人最感興趣的路徑或線索來組織瀏覽閱讀。 「網上閱讀」的主要方法有:第一,瀏覽。按照「上網閱讀→尋找資料→摘錄」的程序進行快速閱讀,查閱文獻,選取所需信息。第二,檢索。按照「提出搜索任務→確定檢索標志→選定檢索工具→輸入檢索途徑→查找原始文獻資料」的程序搜尋查閱信息。第三,下載。把所需信息從網上下載,進行分類、整序、編碼、建立索引等存貯處理,使之系統化、簡明化,便於進一步查閱。此外,還有網上討論、交際等。

熱點內容
網路小說中人氣女主排行 發布:2025-07-11 19:28:07 瀏覽:188
為你成痴免費小說 發布:2025-07-11 19:19:12 瀏覽:107
初中學生勵志短篇小說 發布:2025-07-11 19:15:05 瀏覽:474
言情紅袖添香小說網手機版 發布:2025-07-11 19:12:40 瀏覽:854
關於大老粗的小說言情 發布:2025-07-11 19:12:37 瀏覽:848
言情小說排名前100 發布:2025-07-11 19:06:56 瀏覽:354
小說總裁的小情人未刪節版 發布:2025-07-11 18:52:45 瀏覽:709
網路小說高潔 發布:2025-07-11 18:44:50 瀏覽:144
林總裁是哪部小說 發布:2025-07-11 18:26:21 瀏覽:97
用什麼看小說最好還是免費的 發布:2025-07-11 18:21:22 瀏覽: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