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小說 » 小小說的結局藝術

小小說的結局藝術

發布時間: 2024-01-14 05:46:23

❶ 文學作品中有名的歐亨利式結尾,到底是什麼意思

又不得不承認他的合情合理。一般可以更好的刻畫人物形象,豐富故事的內容。這種結尾藝術,在歐·亨利的作品中有充分的體現。故被稱為「歐·亨利式結尾」。雙方為送給對方一件禮物,吉姆賣掉金錶,為德拉買了一套漂亮的梳子;德拉賣掉了秀發,為吉姆買了一條白金錶鏈。雙方都為對方放棄了最寶貴的東西,而換來的禮物卻毫無作用了。桌上的電話響個不停,買進和賣出的指令持續不斷,這些指令要求哈維的判斷既要精準,又不容許有任何的猶豫,哈維在金融世界裡,儼然變成一台高效的、持續不斷地全速運轉的機器。

印象最深刻的是教科書上的《麥琪的禮物》和《最後一片葉子》,二十多年過去了,這兩篇短篇小說的故事情節在我的腦海深處依然那麼清晰,正因為都有一個難以忘懷的結尾,起到了畫龍點精的作用。可當警察朋友認出當年那個朋友是通緝犯之時,他陷入了情與法的抉擇,最終,他選擇不和他相認,而是讓另一個警察假裝他去逮捕了他的朋友。(這個是在結尾的小紙條揭示的)″歐亨利″式的結尾,不易廣泛使用,即使能做到極致,達到盡善盡美的境界,一旦多了欣賞起來,也或多或少地會讓人感覺有些俗套,有似曾相識之嫌。

❷ 莫泊桑的短篇小說結尾呈現的特色

1、在選材上,莫泊桑對特殊的、奇特的事件不感興趣,他的短篇都以日常生活故事或圖景為內容,摹寫日常生活中的人情世態。平淡准確一如現實生活,沒有人工的編排與臆造的戲劇性,不以驚心動魄的開端或令人拍案叫絕的收煞取勝,而是以一種真實、自然的敘述藝術與描寫藝術吸引人。由於作者觀察精細、善於開掘,卻深刻地反映出生活的真實和社會的本質。篇幅雖短,蘊含極深,平淡小事,意義不凡。給人以以小見大的藝術享受。
2、情節並不復雜,但構思布局非常精妙,別具一格。
A.莫泊桑在有的作品中,甚至不用情節作為短篇的支架與線路,他總以十分纖細、十分隱蔽、幾乎看不見的線索將一些可信的小事巧妙地串聯起來,聰明而不著痕跡地利用最恰當的結構上的組合,把主要者突出出來並導向結局。如《一家人》,一個公務員家庭從頭一天晚上到第二天晚上所發生的日常生活,不是一個故事,而是某種現實。情節淡化與生活圖景自然化,是現代小說的一個特點。
B.有的採取矛盾「層遞法」,通篇小說起伏跌宕,或一開始就造成極大的懸念,然後出人意料的急劇轉折。多姿多彩、生動有趣。
3、在表現形式上,莫泊桑是爐火純青的技藝的掌握者,他不拘成法、不恪守某種既定的規則,而自由自在地運用各種方式與手法。在描述對象上,有時是一個完整的故事,有時是事件的某個片段,有時是某個圖景,有時是一段心理活動與精神狀態。既有故事性強的,也有情節淡化的甚至根本沒有情節的。既有人物眾多的,也有人物單一的,甚至根本沒有人物的。在描述的時序上,有順敘、有倒敘、有插敘,有目前與過去兩重時間的交叉。在描述的角度上,有客觀描述的,也有主觀描述的,有時描述者有明確的身份,有時又身份不明。描述方式的多樣化與富於變化,提高了敘述藝術的水平,大大豐富了短篇小說的描述方式。
4、採用自然樸素的白描手法,寫景狀物能抓住神髓,細致,准確傳神。
5、人物形象的自然化與英雄人物的平凡化。通過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狀態與在一定境況情勢下必然有的最合理的行動、舉止、反應、表情,來揭示出其內在的心理與性格真實。不迴避英雄人物身上的可笑之處與缺點錯誤。人物性格都是通過情節開展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很少斧鑿痕跡。
6、語言規范、優美,清晰、簡潔、准確、生動。

❸ 小說結尾一般有那些作用

1、【比喻式結尾】 結尾的方式之一,古稱「喻結」,是在結尾處運用生動的比喻對全文的思想內容、事理情感作形象的概括和具體的表現,以激發思考,引起聯想,加深讀者對文章作品的理解。

2、【問句式結尾】 結尾的方式之一,古稱「問結」,是在結尾處用問句收束。

一、設問作結,自問自答,在前文分析敘寫的基礎上,或推問結論,或表達深刻的思想。

二、反詰句作結,對文章內容加倍肯定,突出強調,有問無答,結得有力。

三、設問和反詰同時並舉,以發揮兩種問句作結的雙重作用,先設問逐層深入,引出中心,以反問充分肯定,發人深省。如《岳陽樓記》。四、疑問作結,提出求答,把思路延伸到文外,引發讀者思考作答,含蓄親切,富於韻味。



(3)小小說的結局藝術擴展閱讀:

小說劇情發展的推動力:

1、主動:內心情感的自發表現,滿足需求和慾望。

心懷美好、痴情,就會自發主動、自然而然的產生美好、痴情的言行,而不是為了什麼目的。滿足需求和慾望,也會自發主動的做事。只要有事可做,就有事可寫,這樣劇情就會向前發展。

2、被動:解決問題和危機,矛盾沖突。

問題或危機來了,不得不解決,這就有事可寫了。

故事發展是起伏的:平靜的生活過久了,問題或危機就會出現,解決問題或危機,重獲平靜的生活,過段時間新的問題或危機又來了。小說中,陽光過後,必有風雨,風雨過後,必有陽光。

❹ 歐亨利式結尾的特點是什麼

給人以出乎意料的感覺,又不得不承認他的合情合理。一般可以更好地刻畫人物形象,豐富故事的內容。這種結尾藝術,在歐·亨利的作品中有充分的體現。故被稱為「歐·亨利式結尾」。

歐·亨利式結尾,通常指以歐·亨利為代表的短篇小說大師們常常在文章情節結尾時突然讓人物的心理情境發生出人意料的變化,或使主人公命運陡然逆轉,出現意想不到的結果,結尾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這種結尾藝術,在歐·亨利的作品中有充分的體現。故被稱為「歐·亨利式結尾」。

(4)小小說的結局藝術擴展閱讀:

舉例:

《最後一片常春藤葉》中,老畫家一直要畫一幅傳世之作,面對鄰居請求時冷漠無比,甚至讓人討厭,一副這個女人的死跟我有啥關系的形象。然後當病人數著落葉等死時,一夜風雨過後仍然挺立的枯葉,讓她重燃了生活的希望,逐漸開始康復。

就在大家以為這是個普通的醫學奇跡時,女主角幾句話讓劇情陡然而變。那片救了人的枯葉就是令人討厭的老畫家半夜冒風雨畫上去的,而在完成這幅傳世之作後,老畫家可能因為活下去的希望沒了,在感染了肺結核後沒有挺過來。

突然整個充滿寒意的社會關系變得暖暖的讓人感動。而老畫家通過一個畫上去的枯葉完成了生命與希望的傳承,這幅絕世之畫更是無愧於一開始提到的傳世之作。

❺ 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結尾被稱為什麼式結尾

這種結尾被稱為歐·亨利式結尾。

歐·亨利的作品結尾時經常突然讓人物的心理情境發生出人意料的變化,或使主人公命運陡然逆轉,出現意想不到的結果,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因此,採用這種類型的結尾被稱為「歐·亨利式結尾」。

歐·亨利小說的人物之間發聲的大多數沖突都以婚姻或死亡結束,不管讀者感到滿意還是悲傷、憤慨,都只能被動接受,因為小說已經隨著「令人吃驚」的結尾戛然而止了——沒有任何分析人物動機的內容了,因為短篇小說的篇幅非常有限。

當然,這對讀者也是一種挑戰,對結局不滿意的讀者,完全可以把故事結局當成開放式結尾,對其進行加工再創作。

(5)小小說的結局藝術擴展閱讀

歐·亨利小說結尾特點和分析

歐·亨利的小說在藝術處理上的最大特點就是它們的「意外結局」,只有到了最後一刻,「謎底」才最終解開,情節的發展似乎明明朝著一個方向在發展,結果卻來個出其不意。

這意外的結局一般說來是比較令人寬慰的,即便是悲哀的結局,也常包含著某種光明之處,這就是所謂「帶淚的微笑」,即「歐·亨利式結尾」。

然而,意外的結局不能不經常依賴於某種偶然性,而太多的偶然性又不能不與現實產生距,所以「意外結局」一面使歐·亨利的小說顯示得趣味盎然,同時也使它們缺乏深度。

以現實主義的筆法,觸及中下層人群的日常狀態,並提煉出貧苦生活中的幽默、機智的一面;善用各種戲劇性巧合,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結尾,這正是美國短篇小說家歐·亨利的典型風格。

❻ 小說結尾的表達效果

小說結尾的表達效果如下:

1、令人傷感的結局作用:(1)從主題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題。(2)從表現人物性格上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3)這種結局令人感動,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5、以景作結作用:(1)暗示情節發展或故事的結局氏游;(2)升華或深化小說的主題、情感;(3)烘託人物形象;(4)與開頭的景物描寫形成首尾圓合之勢,首尾呼應。(5)言有盡而意無窮,留給讀者以無限想像的空間。

熱點內容
重生宋哲宗時期的小說 發布:2025-07-14 22:30:40 瀏覽:618
無法忘卻魔女的故事輕小說 發布:2025-07-14 22:25:19 瀏覽:302
硬核的都市軍事小說 發布:2025-07-14 22:19:20 瀏覽:836
都市大帝小說 發布:2025-07-14 22:12:28 瀏覽:900
總裁替她擋自己受傷小說 發布:2025-07-14 21:57:11 瀏覽:176
正道屠龍小說都市言情 發布:2025-07-14 21:52:15 瀏覽:607
重生之庶女輕舞蜂蜜牛奶小說 發布:2025-07-14 21:51:09 瀏覽:683
324萬字左右的校園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14 21:47:36 瀏覽:750
金劍鵰翎小說藍玉堂的結局 發布:2025-07-14 21:45:22 瀏覽:837
酒吧走錯房間遇見冷麵總裁小說 發布:2025-07-14 21:45:03 瀏覽: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