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屜音頻經典小說女心理師
『壹』 記得很久以前在兒童文學看過一個小說不記得題目了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該小說是顧抒的《致愛麗絲》,發表於《兒童文學》2010年7.8月經典版。
【主要內容】
上
女主角「愛麗絲」和「我」在深夜通話,並與我講述她的故事——
她是一個普通家庭出身,學習成績不怎麼樣,在班上不顯眼的女生。
可是,最近,她總是收到一些沒有署名的禮物,並且禮物盒底都插著一張小卡片:FOR ALICE,沉默的ALICE。
她一直以為禮物是送給另一個「愛麗絲」的,也就格外珍惜,生怕真正的「愛麗絲」來索要的時候無法償還。
她最後收到一本相冊,底面用燙金字體寫著:FOR ALICE,沉默的ALICE。並且,相冊中的相片主角都是她。她這才知道,沒有另一個「愛麗絲」,自己才是那個真正的「愛麗絲」。
令她驚喜的是,她發現在照片中的櫥窗玻璃上發現了一個模糊的倒影,她請人把照片放大,「湖濱路32號」。
陌生的地名。讓她感到恐懼。
我,離你越來越近,也越來越危險。
下
她來到湖濱路32號。門打開了。
裡面漆黑一片。
走出來一個男生,他裝作吸血鬼來逗她笑,但是,她卻感到了莫名的恐懼。
後來,她知道了他叫喬喬。
班上的女生稱他為「愛麗絲的朋友」。
喬喬逼迫她做完一張又一張的心理問卷,並給她變了一個魔術,巧克力魔術。
不久,喬喬失蹤又出現,來去神秘。
後來,她才知道,喬喬在欺騙她,從她收到禮物時,欺騙就開始了。他學的是心理學本科,他只為了做一次臨床實驗,欺騙了她,而她,就是那個實驗品。那個魔術、心理問卷和那些禮物,都是實驗道具。
之後,她再也沒有看見過他,傳聞他放棄了心理學,上了一所偏僻的大學。
她再也沒有用過「愛麗絲」這個名字。
「故事結束了?」「我」問道。
「結束了。」她說,「每個人心裡都有光,是真的,他看見了。」
【部分文字】
我主持這個無聊的電台夜間節目已經五年之久,每天都有無數睡不著的聽眾打電話進來,毫無保留地對我訴說他們心底最為隱秘的故事。但在現實中,我過著行屍走肉般的生活,一個親密的朋友也沒有,與家人冷戰也已經好些日子了。
人們的故事令我感到乏味,房產、男女、日常生活瑣事,林林總總。大部分時候,我僅僅是以「哦、噢、嗯」回答,但聽眾並不在意,他們並不尋求安慰,僅僅是需要電波另一頭有一個願意聽他們傾訴的陌生人。
而我的樂趣,基本在於根據電波想像對面那個人的樣子,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戴著拖到地面的銀灰色假發還是一粒粒幼小的花骨朵似的彩色耳釘。
最有趣之處,莫過於我永遠也不會見到他們。
她打進電話是在一個漆黑的雨夜。
漆黑的雨夜裡,電話總是平常日子的一倍。因為那些寂寞的人不得不待在家裡,窗戶上不斷垂下的雨線就像止不住的眼淚,而他們就要抵抗不住冰冷黑夜的侵襲,將心裡的秘密向我和盤托出。
她說話的聲音非常輕,如同春天原野上一株隱沒在草叢中悄悄綻放的紫羅蘭,不知為什麼,我卻覺得,那聲音簡直充滿了我的整個耳鼓,整個播音室,乃至整個電台。
「你覺得,一個人什麼時候,最容易處於極端的危險之中?」沒想到,女子突然向我發問。
「呃……讓我想想,」我一隻手下意識地按緊耳機,「小時候?」
「我想,是做夢的時候。」
「做夢的時候?」我機械地重復道。有很多年,沒有人和我談論做夢這回事了。
「是的,那夢境太過美麗,你不僅注意不到危險,甚至連自己的存在都忘記了——」
她的聲音不疾不徐,像是自一卷磁帶上「沙沙」地播出。
「故事開始的時候,我剛滿十六歲,在某校念高中。 」
十六歲的我,是一個平凡、平淡、平庸的女孩子,平凡得出奇。
在我長大的十年間,有許多東西從無到有,乃至過剩,也有許多東西從有到無。也許每一個時代都是如此,然而這十年,一切又大大地加速了。
身處這個物質極大豐富的時代,讀書不出色本身就是一項彌天大罪,何況我既不會彈鋼琴,也不能用英語流利地演講,就更加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廢物了。
父母早就放棄了對我的希望,我的失敗讓他們在外人面前丟盡了臉。不,他們沒有虐待我,照樣管我一日三餐,吃飽穿暖,這就更讓我抬不起頭來。
學校的生活對我來說,也像是車廂外的風景,總有一種隔霧觀花般的漠然,我早就厭倦了從老師的只言片語中獲取溫暖和希望。
在同齡人之中,我顯得分外瘦削、刻板,不起眼,校服領子從不敞開,也不會像班上的女生,把裙邊別到膝蓋以上。有時候一整天,我都說不出一句話。
放學後,我總是獨自在教學樓背後的台階上坐著發呆,一直到天黑。
晚上,則寫作業到深夜,然後躲進被子,在黑暗中睜著眼睛,一天就結束了。
我常常強烈地感到,自己也是這從無到有,又從有到無中的一分子。
這樣的我,根本看不到任何未來,什麼形式的未來都沒有。
我也有朋友,但交往止於借還上課筆記,大概他們也覺得我很無趣吧。
所以,當那件事發生的時候,全班都轟動了。
那是一個周五的放學時間,班裡喧鬧異常,大家都在討論去哪裡玩。但對我這種人來說,周末的到來無非意味著補習或是在家發呆。我慢吞吞地收拾著書包,把筆一支支丟進筆袋。
「WOW!」一個靠窗坐的男生忽然發出一聲驚嘆,以他那難聽的豆沙喉嚨扯直嗓子叫道,「大熊!大熊!諸位,熊出沒注意!」
所有人都騷動起來,我也抬起頭。
一隻巨大的泰迪熊如幽靈般從教室靠走廊那邊的窗戶上升起,緊貼著窗戶玻璃移動著,彷彿在朝里窺視。
我隔著全教室攢動的人頭,盯住了它兩只棕色的玻璃珠般的眼睛。
彷彿總有一層白色的薄膜隔在我和同學之間,和那些熱鬧的事件之間。
有人打開了窗戶,把大熊拖了進來。而之前在窗外托著大熊的同學滿臉興奮地也從門口跑進來,嚷道:「快遞來的,你們猜猜是誰送給誰的?」
大家一下子安靜了,屏息等待。
但這些事情總沒有意外,張三送給李四,以前也有過很多次,銀色錫紙包裹的巧克力,綉著某人英文名的毛線手套,甚至一包當季的新鮮草莓,這些都和我沒關系。
不過,這只熊,比之前的那些禮物都更大,也更引人注目。
「FOR ALICE……沉默的ALICE。」那個把熊帶回班上的女生誇張地念著,「沉默的,ALICE?」
泰迪熊棕色的身體上,掛著紙帶,寫著這樣一句話。
大家又議論紛紛起來,當那女生讀出「ALICE」的時候,我的心「咚」地一跳,但並沒有確切地意識到她口中的ALICE會是誰。
是的,我的英文名是ALICE,老師上課時隨意起的。我一點也不喜歡叫ALICE,我配不上這個名字,不可能遇見揣著懷表的兔子先生,或是變大變小去到全是門的大廳。
我的世界一扇門都沒有。
但那個女生正朝我走來,滿面疑惑。
「ALICE?」她問道,「是誰?是你嗎?」
我從未有過這樣被全班同學集體注視的體驗,本能地低下頭,身體向後縮去,雙手交握在校服裙的褶皺上,幾乎要吐出一個「不」字。
「我們班就一個叫ALICE的。」有人說,「應該是她吧。」
我不敢應聲,我生怕這時候突然有一個漂亮女生跳出來說「不,ALICE是我的網名」,那我將會在一瞬間淪為所有人的笑柄,萬劫不復。
但這件事沒有發生,沒有任何一個女生前來認領,戴寬邊發卡的女生,穿蕾絲短襪的女生,胸口別著水鑽桃心的女生,小指套著藍寶尾戒的女生,所有和我不是一類的高高在上的女生,一個也沒來認領。
只是有人竊竊私語,彷彿在說,為什麼是她,誰會送禮物給她。
於是那隻巨大的泰迪熊,被塞在了我的手中。
我環抱著它,覺得喘不過氣來,同時感到一陣又一陣強有力的心跳,「咚——咚」,像打鼓一樣,彷彿手中的熊忽然有了生命。
FOR ALICE……沉默的ALICE。
我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回到家裡的,我甚至沒有地方去放那隻熊。
爸媽照例回來得很晚。
媽媽注意到熊,問我:「誰送的?」
「同學寄放在我這兒的。」我撒了謊,臉紅了,但燈光下,媽媽沒有注意到。
「男生還是女生?」
「女生。」我小聲說。
「有時間忙這些,不如把心思放在功課上。」她嚴厲地看了我一眼。
爸爸甚至沒有問我什麼,看得出來他很疲勞。
這一晚,我聽音樂入睡的時候,總覺得有一個人站在黑暗處,凝視著我。
第二天上學,我走神了,自行車沖到了人行道上才發現,嚇出一身冷汗。
「你瘋了,」我摸著自己擦破的膝蓋,「不可能有人送你禮物,一定是搞錯了。禮物是給另一個ALICE的。」
盡管如此,我的心裡還是升起一簇隱隱約約的、燃燒不足的小火焰,而就連這一點兒期待,也是此前從未有過的。
然而,整整一周如流水一般過去,沒有發生任何事情,我掐滅了希望,又如氣泡陷入泥沼一般陷入了往日的生活,黑白底片一樣的十六歲,一個人。
周一。一隻鴿子飛進了教室,男生們妄圖捉住它,以失敗告終。
周二。我收到一封信,信封是牛皮紙的,很大,但只是廣告。
周三。學校開始拆舊房子,為了擴建。我覺得舊房子很漂亮,冬季,灰色的瓦上積了皚皚白雪,抵得上一百個新教室。
周四。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
周五。周五。周五。
中午,我從食堂回到教室,慢慢蹭進門,忽然感到班上三三兩兩吃零食或是正在八卦的女生陡然安靜了下來,有些人假裝不看我,眼角的餘光卻落在我的身上。
我快步回到自己的座位,伸手進抽屜去拿紙巾,卻觸到一個盒子,幾乎是條件反射般猛地縮回了手,看了看周圍。
他們連忙掉轉視線。
我再次伸手,把那隻不算特別大的盒子取了出來,捧在懷里,匆匆跑出教室,一口氣跑到操場邊那片小樹林里,靠在一棵銀杏樹上,扇形的金葉子鋪天蓋地,被風卷了起來。
這時,我才敢仔細端詳手中的盒子。
它是暗啞的黑色,手感柔軟細膩,中間一個銀搭扣,十分簡潔。
我指尖發抖,輕輕開啟搭扣。只聽「嗒」的一聲,盒子打開了。
並沒有跳出一隻怪物,或是炸得我滿臉黑灰——盒子里墊著厚厚的一層黑色絲絨,上面卧著一條細細的銀鏈,吊著一隻小巧的掛表。
我用拇指和食指拈起它,好像拈起下午茶碟子里的一塊點心。「啪」,它在我手中彈開了,好像一朵玫瑰剎那間綻放了似的,陽光穿透了凸起的玻璃表殼,照亮了整點上的羅馬數字,我的眼睛無法承受那樣的晶光燦爛,自然而然地閉上了。
我呆住了。
對於從小就極少從他人手中得到禮物的我來說,這樣一件禮物,哪怕是地攤貨,也已經遠遠超越了我對禮物的可憐的一丁點兒理解。
這時,我忽然想到了什麼,伸手揭開墊在盒子里的絲絨。
果然,盒底插著一張小卡片,上面還是那句話——
「FOR ALICE……沉默的ALICE。」
這時,我做了一件以前的我絕對不可能去做的事。
我蹲下身,把盒子放在地上,用雙手取出那隻掛表,把它戴在了自己的脖子上。
上課鈴聲刺耳地響起,打破了林子里薄霧般的靜謐,我明知應該馬上離開這里,回到教室,卻像是被什麼深深吸引住了一樣,跪在那裡,不斷地用手摩挲著頸部垂下的表鏈,不能挪動分毫。
我把那隻表掛在身上,回家就藏到抽屜深處,生怕弄丟了,真正的ALICE來索要的時候無法償還。
在內心深處,某種程度上,我確實在隱隱地期待著。
「你好,陌生人。」每天早晨醒來,我都對看不見的那個人說,「你是誰?你在哪裡?」
老師找我談話,說我的性格似乎比以前活潑了一點兒:「這是好事,你應該常常這樣笑。」
「嗯。」我點點頭,一向僵硬的嘴角竟然自然牽出一絲笑容。
我這是怎麼了?
大約又是兩周的沉寂之後,第三件禮物如期而至,一隻扁平的包裹。
我非常小心謹慎,沒有在班上拆開。大家看見大泰迪熊已經那麼興奮,如果是一件更奪目的東西,不知道別人作何感想。
送禮物給ALICE的那個人不像我,那人行事如此隨意,似乎是不怎麼在意別人眼光的。
晚上,在燈光下,我用一把美工刀小心翼翼地拆開包裹。
出乎意料,這次的禮物既不顯眼,也談不上貴重。
那是一本黑色緞面的相冊。
我的心狂跳不止,翻開第一頁,卻幾乎將手中的美工刀落在了身上——
裡面不是別人的,全部都是我的照片。
我捂住嘴,手指如痙攣般一頁頁翻過去,有我早晨騎車的照片,中午吃飯的照片,傍晚回家的照片,甚至我坐在教學樓背後的台階上發呆的照片,每一個側面,每一個瞬間。
我的生活向來如一潭死水,從未遇到過這種刺激,更從未受過別人如此程度的關注,不,甚至連百分之一都沒有。
那一刻,我不知道自己的反應究竟該是驚奇、恐懼,還是喜悅。
但稍後的一張被放大的照片已經告訴了我。
那是我跪在學校的小樹林里,在金黃的銀杏葉包圍之中,握著胸口那隻表。
照片上,我的嘴角帶著微笑,面孔籠罩在一層暖融融的光里,心醉神迷。
我不知道自己也可以這樣,那表情甚至可以說是有點好看的。
我的手指漸漸放鬆,翻到最後一頁。
黑色的相冊底頁,赫然燙著金色的大字——
「FOR ALICE……沉默的ALICE。」
這一次,我終於肯定,沒有另一個ALICE。
我就是唯一的ALICE,沉默的ALICE。
然而,接下來的兩周,沒有任何消息。
我感到不安。
又等待了兩周,依然如此。
我開始每天都去校門口查看,詢問有沒有我的信件或快遞,無論上學放學,都近乎神經質地四處張望是否有人在跟蹤我,偷拍我的照片。隨著時間的遞推,這種查看的頻率如鼓點般愈來愈快,從每天一次變成每天幾次,甚至每節下課都去,我有一種透不過氣的感覺。
我終於感到了恐懼,並非來自他人,而是自己對這件事的依賴。
你,陌生人,是出了什麼意外嗎?還是本來就是一種無聊的游戲?
在連續一個月的魂不守舍之後,我想,我應該找到那個人,揭出謎底,把之前收到的禮物悉數歸還,結束這種莫名的煎熬。
也了結我的希望。
話雖如此,要找到禮物的送出者,幾乎沒有任何頭緒可尋,對方像是刻意讓我找不到他似的,掐斷了所有的線索。
我查看了泰迪熊的標簽,詢問了幾家玩具店,又給鍾表公司打了幾次電話,一無所獲之際,卻在又一次翻看那本相冊時,有了一個意料之外的重要發現。
當我將照片從相袋裡抽出,一一仔細端詳時,發現在放學回家經過街頭的一張上,旁邊的玻璃櫥窗里有一個人手持相機模糊的倒影。因為構圖中心是自己的背影,第一次沒能注意到。
難以抑制心中的興奮,我來不及換鞋,匆匆穿著拖鞋就跑去附近一家小沖印社,請他們把照片放大,加急件。
大約十分鍾後,放大了的照片遞到我的手裡。
玻璃櫥窗上的倒影依然那麼模糊,一團光影中除卻基本輪廓,連五官也看不清。
「還能再清楚一些嗎?」我失望地問道。
「抱歉,我們家機器就這樣了,或者你試試去原來沖這張照片的店。」店主說。
「原來沖這張照片的店?」
「是啊,」他說了一個名字,「你原來不是在他們家沖的嗎?」
「你怎麼知道?」我十分驚訝。
「他們家的LOGO啊。」店主說,「在機器下才能看出來。」
我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正要回家,店主又補了一句:「你朋友拍得不錯。」
我的,朋友?
第二天,我去到那家沖印社。他們說,沖洗照片的人沒有親自來店裡,照片傳送、付費,一切都在網路上完成,快捷而隱秘,沖好的照片寄到如下地址。
「看,我就是照片里的人,」連講話都會臉紅的我竟然流利地撒著謊,「我和父母去外地時,朋友搬了家,現在我得去找他。」
那個地址是完全陌生的,湖濱路18號。
我,離你越來越近,也越來越危險。
『貳』 讀初中高中的時候哪些雜志和小說讓你印象深刻呢
那時候還真沒怎麼接觸小說,課余時間基本上都在幾本雜志間游弋:《男生女生》《意林》《讀者》《故事會》《怖客》...有時候沒有實體本,就由看過的同學口述一些精彩的故事和片段!
《瘋狂閱讀》,《意林》喜歡裡面短小精悍的故事,總是沉浸於美好的文欄位落,高中雖然讀書很苦,但是回味起來依然很美,現在很難有安靜坐下來只是為了讀書
《讀音》《意林》《半月談》
每一種都是青春的紀念,每一類都承載了過去的回憶。
雜志類型有寫作尋找素材需要的雜志,還有青春言情雜志、民間故事類、恐怖小說系列……
正面價值觀、青春幻想、驚悚世界應有盡有,在各類雜志中盡情徜徉,感受不同類型雜志的別樣趣味。
總的來說,看得比較多的有三大類。
一、素材類:意林、讀者、萌芽、青年文摘。
二、言情類:飛言情、飛魔幻、花火。
三、恐怖類:故事會、怖客等。
那個時候三天兩頭跑到同學家看了一堆的《故事會,《上海故事》,《山海經》
我們那時,2000年代,沒有雜志,卻有電子書,我的初中和高中,都是它陪我走過。
張小凡和碧瑤,終是我的意難平。 猶記得我讀初三那年,由於家裡窮,買不起新的故事書,但是我卻看過很多故事書,這些書中有很多都是別人看舊了不要的,然後我哥給我討來的,他一直都知道,我喜歡看各類小說,尤其是故事書,只要有一本,我都會痴迷很久;時間太久遠了,很多我看過的書都已經忘記了,但卻一直都記得,我爸當時花了100元給我買了一個二手手機,我哥給我下了很多電子書,我第一部看的玄幻小說,就是《誅仙》,那時為了看這部小說,我甚至可以通宵達旦的看,之後甚至重復看了好幾遍,到如今15年過去了,裡面的故事情節彷彿就發生在昨日,歷歷在目。
那年大雨,碧瑤陪小凡跪了一夜。 那一年,小凡犯錯,被罰跪一夜,所有人都沒陪他,無論是他的田師姐還是陸雪琪,在小凡微末時,都不曾看小凡一眼,唯獨碧瑤,至始至終,愛的都是小凡這個人,而不是後期小凡強大的實力所賦予的光環;我不知道為什麼後期作者大大要把碧瑤寫死然後最後也沒復活,我只想說,這部小說,小凡至始至終愛的都是碧瑤,我其實接受不了他跟陸雪琪在一起,雖然死者已矣,但是或許現實生活中看不到的深情,就想在書中實現吧!
直到現在,誅仙被翻拍成了電視劇,碧瑤仍然還是沒復活。 多想作者大大,真正的由你的手再寫出誅仙真正的第二部,讓碧瑤回來吧,彌補我們心裡的遺憾;可是,這終歸可能只是妄想吧!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飄仿余》(英文名是《Gone with the wind》)。其實在我讀高中那個年代,讀課外書並不為常規教育所倡導,家長和老師總是說爭分奪秒學好課內知識,甚至有些老師會禁止我們看課外書,抓到就沒收,那讀國外的文學作品的機會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我第一次接觸《飄》是偶然一次周末回家,看到中央6套播出的費雯麗演的那個版本的《亂世佳人》。我被劇中費雯麗飾演的斯嘉麗深深吸引了,然後才到處去找的這套書來看,還記得因為老師卡得緊,只能打著手電筒偷偷在被子里看。斯嘉麗這個人物的對於我高中和大學的性格塑造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飄》是美國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的唯一作品,也是讓她一戰成名的作品,僅靠一部作品就揚名並在文學史上留名的作者僅此一個了,可以想像這部著作有多偉大!這本書背景宏偉,涉及到美國南北戰爭,農奴制的變革,種族歧視等,開篇是充滿詩情畫意的田園生活,後半部是貧窮里的掙扎,死亡的威脅,和困境里的頑強抗爭。女人天生不愛政治備知滾,所以當時的我看不懂這些,更傾向把這本書看作是一個女孩的成長啟示錄!
書中的女主斯嘉麗,是一個很復雜的人物形象,她美麗活潑,血統高貴,卻又野心勃勃,自私自利,爭強好勝,敢愛敢恨,果斷堅韌,是一個極具反叛精神的女性!然而上天也是公平猛歷的,給了斯嘉麗美貌和聰明,卻沒有給予她女性的天然敏感和細心,斯嘉麗像是一個有著女人外表的小男孩,她從來不懂得真正的愛是什麼?她以為愛就是得到和佔有,她追求不屬於自己的人,不達目的不罷休,對愛充滿了盲目和不確定性。當最終失去真愛之時,才後知後覺,但卻並不失去希望,而是喃喃自語道出那句著名的台詞,明天又是新的一天(Tomorrow is another day)!
斯嘉麗求而不得的是和她青梅竹馬的貴族青年艾希禮,他和斯嘉麗簡直是兩個極端,艾希禮是個彬彬有禮,懦弱陰柔,瞻前顧後,毫無主見的人。16歲的斯嘉麗在明知艾希禮有未婚妻梅蘭妮的情況下,不顧及家族名譽和少女的臉面大膽告白,要和艾希禮私奔。艾希禮雖然也喜歡斯嘉麗,但迫於世俗和家人的壓力,不敢接受斯嘉麗的愛,最後娶了梅蘭妮。而這荒唐的一幕,被真命天子瑞德看得清清楚楚,斯嘉麗和白瑞德第一次不愉快的對話展開:你不是紳士!你也不是淑女!
年輕的斯嘉麗不懂愛情,因此她三次婚姻都是匆匆忙忙開始的,不是因為賭氣,就是以生存為目的。第一段婚姻是和梅蘭妮的哥哥查爾斯,其實斯嘉麗壓根不愛他,和他結婚是賭氣想報復艾希禮,試圖讓艾希禮後悔沒有選擇她,這種做法愚蠢至極。然而斯嘉麗明知道這段婚姻是條黑暗的路,但她做了決定就義無反顧地走到頭。第一任丈夫查爾斯在參加南北戰爭時生病死亡,斯嘉麗年紀輕輕成為了寡婦,可她一點都不傷心,甚至因為查爾斯並不是光榮戰死而感到丟臉。她內心仍沒有打消想要得到艾希禮的決心!她毫不顧及梅蘭妮的感受,梅蘭妮的包容和仁愛成為她傷害對方的武器,在斯嘉麗眼裡,梅蘭妮是個可憐無腦的小傻瓜!這種自私自利的行徑,讓人瞠目結舌!
斯嘉麗的第二段婚姻更是無比的絕!為了保住父親留下的庄園塔拉,擔負起長女的責任,為了籌錢,斯嘉麗想盡辦法。她的第一個方案,是尋找曾經追求過她的瑞德幫忙,想色誘他得到他的錢!她把自己打扮得美艷動人,去監獄探視瑞德,表述自己對他的思念和關心。在即將成功之際,精明狡黠的瑞德發現斯嘉麗曾經嬌嫩的手,變得無比粗糙,馬上意識到到她是遇到困境才來的,毫不留情地揭穿了斯嘉麗的虛偽。斯嘉麗惱羞成怒,兩人不歡而散!迫於貧困的壓力斯嘉麗最終色誘了妹妹的未婚夫弗蘭克,並跟他結了婚,當然這只為了得到保住庄園的錢,她仍舊不愛自己的第二任丈夫。
婚後因為三觀不合,斯嘉麗和弗蘭克因為各種瑣碎而爭吵。斯嘉麗覺得弗蘭克毫無生意人的魄力,決定買下一個木材廠,自己去做生意。在那個年代,斯嘉麗這個大膽的決定是不為世俗所接受的,再加上斯嘉麗把鋸木廠經營得十分順利,許多人在背後嘲笑弗蘭克吃軟飯。但對斯嘉麗來說,和男人打交道做生意沒什麼大不了的。她窮怕了,只要能掙錢,她根本不在乎任何人的看法。斯嘉麗因為經常拋頭露面,在路上被解放的黑人襲擊了。弗蘭克想在斯嘉麗那裡爭回面子,暗地裡聯合3K黨的人去為她出頭,結果被打死了,斯嘉麗再一次成為了寡婦。
弗蘭克去世不久,瑞德卻向斯嘉麗求婚了。斯嘉麗很驚訝,畢竟瑞德在她心裡,是一個讓她又愛又恨的男人。瑞德看穿了斯嘉麗美麗外表下的虛偽,曾毫不留情地指責她的愛慕虛榮。
而斯嘉麗不知道的是,他們第一次見面,瑞德就已經喜歡她了。那天他看到了斯嘉麗向艾希禮告白的狼狽,也看到了斯嘉麗嬌柔外表下的勇敢和堅韌。戰爭爆發的時候,瑞德不顧危險,一次又一次地穿過戰爭防線,只為了解斯嘉麗的生活狀況。遇到危險的時候,斯嘉麗求助瑞德,瑞德冒死偷來一匹馬,護送斯嘉麗逃出被戰火圍困的亞特蘭大。斯嘉麗想經營鋸木廠,在所有人都反對的情況下,只有瑞德支持她,並把錢借給她。對瑞德來說,斯嘉麗和他就是同一類人,他不喜歡別人的矯揉造作,就喜歡斯嘉麗的叛逆,大膽和任性。只是當時男性的自尊讓他與她自始至終保持著若即若離的距離。因為瑞德的財富和對她的寵愛,斯嘉麗不顧眾人反對和瑞特結婚了。
婚後,瑞德把他能提供的最好的物質生活給了斯嘉麗。但斯嘉麗並沒有因為得到了瑞德的寵愛和衣食無憂的生活而忘記艾希禮。因為她對艾希禮的意亂情迷,深深傷害了瑞德。無法得到愛之回應的瑞德只能將滿腔愛戀傾注在他和斯嘉麗的女兒身上,因為女兒就是斯嘉麗的翻版。直到女兒意外死亡,瑞德終於因為積聚太多的失望而悄然離開了家。而她深愛了十多年的艾希禮,在梅蘭妮死後一蹶不振,絲毫扛不起一個男人的責任,軟弱無能。這時斯嘉麗才幡然醒悟:她愛的只是少女時代腦中理想騎士的幻影,而不是艾希禮這個人,自己最愛的人是瑞特。無奈少女的夢終於醒了,可瑞特的愛卻被消磨光了。
書的結尾斯嘉麗說:Tomorrow is another day!這個半開放式結尾,充滿了深意!我願意相信斯嘉麗最終追回了瑞德,兩人終將幸福地生活到一起。因為這才是斯嘉麗,只要看準了目標,為達目地永不放棄。
這本書最吸引我的是斯嘉麗身上那種勇敢,堅韌和不認命的精神。哪怕艾希禮已經有了愛人和孩子,她仍願不顧一切去追求那份青澀的初戀。父母的離世讓她孤苦無依,為了保住塔拉庄園,為了維持一家人的生計,她無懼世俗的目光,扯下窗簾做一套新衣服去求助瑞德,失敗後轉而欺騙弗蘭克跟她結婚。戰爭的沖擊讓她心理上受到了巨大的創傷,但並沒有打倒她。她獨自挑起塔拉庄園重建的重擔,飢餓與無盡的勞作激起她熊熊的求生渴望。在北軍入侵塔拉庄園時,她從容應對,並為梅蘭妮的兒子小韋德留住了即將被搶奪的軍刀。她抓著塔拉的黃土,發誓以後一定不再挨餓:「即使讓我撒謊,去偷,去騙,去殺人,上帝作證,我再也不要挨餓了」。
斯嘉麗宛如一叢傲然綻放的荊棘玫瑰,開放出不一樣的美麗。我覺得她身上的那種精神應該是當代自由女性應該有的精神,拋棄世俗的禁錮,拋棄標簽,做回自己。
一直是課本
初中高中的時候,對我影響比較大的雜志有《小說月刊》、《河北青年》。《小說月刊》是我自己訂了,喜歡看上邊的小說。《河北青年》是在書店買,後來試著往那投稿,有一篇還被刊登了,讓我激動了很長時間。
我從小愛看書,特別是小說、雜志之類的閑書。那時候,沒有多餘的錢購買小說,只能從牙縫里省點錢買本雜志解解渴。那時候經常看的是《知音》,在我的記憶中《知音》是屬於 情感 類雜志,好多都是由真人真事改編而來,故事性強,情節曲折。雜志一個月一本,我是翻來覆去的看,最有意思的是上高中的時候,我們5點半起床跑操,往往上上午第一節課時,我就困得頭昏腦脹的,就把《知音》偷偷放在抽屜里,趁老師不注意看兩眼,解解困。
後來,參加工作之中,我又迷上了看《37度女人》,自己連續訂了幾年,每本都要仔細地讀,細細的品,那時候,沒有網路,電視也剛剛普及,感覺讀本雜志心靈純凈了許多,看問題也通透了。後來,隨著網路的普及,看書的時間越來越短,小視頻這種快餐文化占據了大部分時間,但看過之後越來越空虛了。
『叄』 書荒書荒,跪求好看小說,女生看的
雙闕(最近才看完的一本書,感覺不錯,沒有太多的勾心鬥角,很溫馨!)
蘭陵繚亂(很喜歡的一部書,女主反串男生)
美人殤(不錯的文,女主穿越到了三國時期)
秀麗江山(很真實的文,將女主的一生刻畫了出來。壯麗之餘不失柔情,強推!)
相思王妃(男女主兩青梅竹馬,很少看見這樣溫馨的文,大愛~~)
誰家天下(女主叫楊天下,擁有兩世的記憶,女主漂亮有心計會絕世武功,男主絕對專一)
鸞我的前半生我的後半生(女主最後留在了康熙身邊挺甜蜜的~,清穿里不錯的文)
冰戀沉醉千年(女主秦瀾,故事情節很好,不錯的小說。)
劍殤(很不錯的書,只是有一點扯,但不影響故事情節。其中女主與皇上感情很令人感動,值得一看)
無方少年游(可以忍受九盅穿腸還有膽量去偷辟邪山莊少主秋葉依劍的東西的人除了刀槍不入,處事果決無視感情的女主,誰敢?看了這么多書,偶最佩服這個女主.)
天是紅塵岸(睿智多才的女扮男裝...)
我是康熙的奶奶(額,名字不怎麼樣,但文不錯,筆調很輕松,很不錯的文)
第一皇妃(是外國(赫梯帝國)的故事,女主冷靜聰慧。很喜歡這本書,我追它追了3年,不容易啊)
帝王妻(穿越,男主超寵女主,佔有欲極強,溫馨的文。不錯)
冷宮寵後之美人暗妖嬈(女扮男裝,幾重身份又是莊主又是教主又是商業奇才又是皇後,總之實在太厲害了)
墨蛇狂情(女主心狠心辣,冷血無情...可能是小時候受傷害太大了)
一霎移魂變古今 (女主武功是最利害的,絕對聰明,明明琴書畫樣樣精通,卻扮豬吃老虎,那些小看女主的人到最終後悔莫及了)
家有刁夫(女主前世是殺手,非常冰冷,女主實在太利害,所以沒人敢跟女主搶男主...)
霸道夫君傲娘子(女主穿越前是少校女軍官,性格冷靜,聰明睿智...)
穿越千年之傾君(女主為了報仇幫助男主當上皇帝,女主喬安非常利害冰冷,男主宇身為皇帝也很長情)
暴君,我來自軍情9處(這個不知道怎麼介紹,總之女主是很利害的)
11處特工皇妃(同上都是瀟湘冬兒寫的,,《11處》場面恢弘大氣,人物形象鮮明,情節跌宕起伏;《9處》想像力很豐富,都不錯!!!!)
夜涼如洗(男主:謝容,女主:張敏寧,女主高貴優雅,聰明能幹,功夫也不錯)
醫女春秋(女主醫術利害)
紅顏薄命(女主前世是殺手...)
雪沫情(女主很聰明利害,可惜其他的描寫不是很好)
穿越之清冷公子(女主女扮男裝是眾人害怕的拈花公子,騙過所有人,卻騙不了男主...)
蘭因碧月(故事發生的時間應該是《且試》的幾百年後,書中會有部分章節提到《且試》中的人物和發生的一些事情。並且會有《且試》中主角和配角的後人登場。而文中至關重要的物件——蘭因碧月,也是由且試中的主角留下的。)
天霜河白(《天霜》中的女主角的武功出處就是《且試》中的一位主角。還有就是,《且試》中的一句批語——傾盡泠水接天月,鏡花如幻空意遙,這句話也在《天霜》中反復出現。有很隱晦的關系。)
少年丞相世外客(夢里是愛,夢外是情。一個人的愛情,究竟有沒有可能產生平行線,來維持兩個世界,兩段感情,永遠交替地……存在下去?。。。很不錯!!!)
煙水遙(女主醫術很利害)
宸宮(女主相當的相當的有心計有能力 可以算是借屍還魂的文)
月影橫斜(女主角穿越的 遇難注視雙胞胎兄妹(不是親的))
O(∩_∩)O 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