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小說 » 經典小說中對於圍棋的描寫

經典小說中對於圍棋的描寫

發布時間: 2023-11-16 12:28:53

1. 關於圍棋的古代小說

融,博學多才,擅長下圍棋,為人性格耿直,從不懼曹操的權勢,經常給曹操提意見。剛開始時曹操也能接受,對孔融頗為器重,時間一長,隨著曹操對孔融的了解,曹操發現孔融見識和謀略高明,直接威脅到自己,心裡非常忌恨,卑劣到想除掉孔融而後快。正因為如此,孔融最終被曹操滿門抄斬,連他九歲的兒子和七歲的女兒也未能倖免。 話說一次戰斗結束,曹操命傳令兵告訴孔融,讓他處死俘虜,並且不準死者家屬前往收屍,要在街頭暴屍三日。孔融接到命令後頗為疑惑:這不是喪盡天良的作法嗎?昔西楚霸王盛怒之下屠殺俘虜,以至於天怒人怨,霸王最終落得個拔劍自刎的下場。曹操是個聰明人,怎麼會不知道這個道理呢?孔融稍一思忖,明白了曹操的用意,原來曹操是想置自己於死地啊!如果不執行命令,曹操也定按抗拒軍令置處死自己,執行了又如何呢?不知道曹操又會怎樣陷害自己。孔融左右為難,想到了自己聰明伶俐的一對子女,那是自己的心肝寶貝啊!兒子和女兒跟自己學會下棋後進步很快,記憶力非常好,又承襲了自己不畏權貴、不阿諛奉承的好習慣。自己今日縱然一死,也一定要保全他倆的性命。唯一的辦法就是按命力事,這樣也許不會累及子女。於是孔融把心一橫,命手下把俘虜給全殺了,暴屍街頭,不讓死者家屬收屍,自己也等著死亡的到來。 果不其然,曹操一等孔融殺死那些俘虜,就把孔融給逮捕了。曹操先將傳令兵處死,說自己根本就沒有下這個命令,接著把孔融也給處死,暴屍街頭也不讓人收屍,並命人將他的家人抓來。 當孔融被捕的時候,他九歲的兒子和七歲的女兒正在家裡下圍棋,知道父親被捕了仍然坐在那裡不動。有好心人告知他們:「你們的父親被捕了,怎麼還不起來逃跑呢?」他們回答說:「哪有鳥巢毀了而鳥蛋不被打破的道理呢?」 侍衛將兄妹倆押回曹操大營,曹操正不知道該怎樣處置,又看那兄妹倆毫無懼色,聯想到侍衛告訴的兄妹倆的話,恂思如留下他們,日後必為自家江山的心腹大患,於是下令處死了兄妹倆。

2. 局中局外兩沉吟——金庸小說中的圍棋

近日,谷歌旗下DeepMind公司的人工智慧系統AlphaGo和韓國圍棋國手李世石的人機對決正如火如荼地上演著,可謂吸引了無數眼球,再次掀起了一股人工智慧熱。恰逢3月10日又是金庸先生92歲的生日,於是我也不失時機地寫下這篇文章,談談金庸武俠小說中的圍棋。

圍棋文化作為中華民族智慧文化的象徵, 對人們思想和行為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它作為一門藝術,作為一項游戲和運動,備受人們的喜愛。博大精深、異彩紛呈的中國傳統文化蘊含於金庸小說的刀光劍影、愛恨情仇之中。圍棋文化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貫穿其很多重要小說中,如《書劍恩仇錄》、《碧血劍》、《天龍八部》、《笑傲江湖》等。其展現的棋譜、 棋家、棋事、棋理,令人嘆為觀止,使人參悟人生。

一、《倚天屠龍記》

我之所以要首先寫《倚天屠龍記》中的「昆侖三聖」何足道,是因為他讓我知道了圍棋的棋盤是19乘19的方格。何足道在小說開篇便出場了:「只見他橫著劃了十九招,跟著變向縱劃,一共也是一十九招。劍招始終不變,不論縱橫,均是平直的一劃。郭襄依著他劍勢,伸手在地下劃了一遍,隨即險些失笑,他使的哪裡是甚麼怪異劍法,卻是以劍尖在地下畫了一張縱橫各一十九道的棋盤。」當年初讀此書的時候我一直以為主角會是郭襄和何足道,因為他們有一段琴棋之交。哪知何足道只是個鋪墊,是為了引出張三豐;當我以為郭襄和張三豐會成為男女主角,誰知張三豐也還是個鋪墊,只是為了引出張翠山;當我以為張翠山和殷素素該是主角的時候,不料他們還是鋪墊,是為了引出張無忌。這真是個連環局,環環相扣,步步為營。

文中對何足道「空山撫琴,以雀鳥為知音;下棋又沒對手,只得自己跟自己下」那一段描寫得也非常精彩:「那人想了一會,白子不肯罷休,當下與黑子在左上角展開劇斗,一時之間妙著紛紜,自北而南,逐步爭到了中原腹地。郭襄看得出神,漸漸走近,但見白子布局時棋輸一著,始終落在下風,到了第九十三著上遇到了個連環劫,白勢已然岌岌可危,但他仍在勉力支撐。常言道:『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郭襄棋力雖然平平,卻也看出白棋若不棄子他投,難免在中腹全軍覆沒,忍不住脫口叫道:『何不徑棄中原,反取西域?』那人一凜,見棋盤西邊尚自留著一大片空地,要是乘著打劫之時連下兩子,占據要津,即使棄了中腹,仍可設法爭取個不勝不敗的局面。那人得郭襄一言提醒,仰天長笑,連說:『好,好!』」說的是下棋,其實蘊含的卻是要懂得放棄才能反敗為勝的人生哲理。

何足道因琴、棋、劍三絕而被人稱為「三聖」,但自謙為「何足道爾」。他受尹克西和瀟湘子之託從西域遠赴中原傳話少林寺,本來意氣風發、灑脫不羈。不料先遇郭襄後遇張君寶,琴、棋、劍處處受挫,最後心灰意冷回到昆侖山,終於創建了昆侖派成為一代宗師。遙想當年真是個大師輩出的年代,一時武當、峨眉、昆侖的創始人齊聚少林,如繁星散落在棋盤上,最終成為圍棋中的顆顆「天元」。

二、《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中老謀深算的向問天為了救出日月神教的教主任我行,帶著令狐沖造訪住在西湖梅庄的江南四友:黃鍾公、黑白子、禿筆翁、丹青生。這四友顧名思義就知道他們分別愛好琴、棋、書、畫。黑白子出場時金庸寫道:「過不多時,丹青生拉了一個極高極瘦的黑衣老者進來,說道:『二哥,這一次無論如何要你幫幫忙。』令狐沖見這人眉清目秀,只是臉色泛白,似乎是一具僵屍模樣,令人一見之下,心中便感到一陣涼意。丹青生給二人引見了,原來這老者是梅庄二莊主黑白子,他頭發極黑而皮膚極白,果然是黑白分明。」好一個黑白分明,這不正是圍棋的黑白棋子顏色嗎?此人嗜棋如斯,居然連名字和長相都與圍棋融為一體了。

向問天接下來又寥寥幾句就讓黑白子墜入彀中,向問天道:「這酒一經冰鎮,去其火氣,便和二位高人的身份相配了。好比下棋,力斗搏殺,那是第九流的棋品,一二品的高棋卻是入神坐照……」一語既出,黑白子馬上來了精神。抓住向問天的肩頭,急問:「你也會下棋?」向問天道:「在下生平最喜下棋,只可惜棋力不高,於是走遍大江南北、黃河上下,訪尋棋譜。三十年來,古往今來的名局,胸中倒記得不少。」黑白子忙問:「記得哪些名局?」向問天道:「比如王質在爛柯山遇仙所見的棋局,劉仲甫在驪山遇仙對弈的棋局,王積薪遇狐仙婆媳的對局……」再接下來向問天便用《嘔血譜》讓黑白子一步一步走入計中,最終於西湖底的囚牢中救出了任我行。可憐這位棋痴最後被令狐沖誤用「吸星大法」吸幹了內力,成了一名廢人。所以說人的嗜好,往往可能成為致命的弱點,被人抓住最後擊破。你玩物喪志,他便投其所好。誰沒穩住露得早,敗得也早。

三、《天龍八部》

《天龍八部》中的珍瓏棋局當然是金庸先生杜撰出來的,歷史上並無此局。珍瓏棋局,由逍遙派掌門無崖子所創立,幾十年來無人能破。無崖子想借珍瓏棋局收一個天資聰穎、英俊瀟灑的弟子,以便將畢生功力傳給他。這盤棋局吸引了無數武林高手參與,有段延慶、丁春秋、慕容復、鳩摩智、段譽和虛竹。可以說整部小說中的關鍵人物基本都到齊了。段延慶和慕容復破不了,因為他們心中對權力的慾望太重,亡圖霸業或成空;丁春秋和鳩摩智破不了,因為他們心中對武力的貪念太重, 一統江湖終是夢;段譽和蘇星河也破不了,因為他們心中勝利的渴望太強,不斷舍離怎成功?最後破了此局的卻是誤打誤撞完全不懂圍棋的丑和尚虛竹,得來全不費工夫。雖然無崖子對這個傳人非常不滿意,但是天意如此也只能接受,最終把畢生功力傳給了虛竹。這真是「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啊!

後來天山童姥問虛竹如何破解珍瓏棋局的原文如下:

那女童布完珍瓏,說道:「你說解開了這個珍瓏,第一子如何下法,演給我瞧瞧。」虛竹道:「是!」當下第一子填塞一眼,將自己的白子脹死了一大片,局面登時開朗,然後依著段延慶當日傳音所示,反擊黑棋。那女童額頭汗水涔涔而下,喃喃道:「天意,天意!天下又有誰想得到這『先殺自身,再攻敵人』的怪法?」待虛竹將一局珍瓏解完,那女童又沉思半晌,說道:「這樣看來,小和尚倒也不是全然胡說八道。」

這樣看來,有時候人的成功不光靠的是運氣,除了自身的實力也很重要外,貴人的相助也是不可忽視的。虛竹的運氣多半來源於孤苦伶仃的身世,但是沒有段延慶的幫助,只靠誤打誤撞的一招也不可能破解珍瓏。

四、《書劍恩仇錄》

《書劍恩仇錄》中的主角陳家洛便是一等一的圍棋高手。陳家洛武功極高,就連使用的暗器也非俗物,別人用飛鏢、毒針,他卻用黑白棋子,書中寫道:「閻世章一不做,二不休,三把飛錐剛脫手,緊接著又是三把連珠擲出,這時霍青桐雙眼向天,不見大難已然臨身。旁視眾人盡皆驚怒,齊齊搶出。霍青桐剛挺腰立起,只聽得叮、叮、叮三聲,三柄飛錐被暗器打落地下,跌在腳邊,若非有人相救,三把飛錐已盡數打中自己要害,她嚇出一身冷汗,忙拔劍在手。」打落飛錐的正是三顆棋子,棋子個頭小,陳家洛後發先至,比身旁的趙半山還快了一步,打落了分量數倍於棋子的飛錐。其功力之高,已至華山論劍行列。

用棋子做暗器的自然喜歡圍棋,讀者們可以想像隨身攜帶361枚沉甸甸的圍棋棋子行走江湖是怎樣一種體驗。作為資深棋迷的金庸也花了不少筆墨描寫陳家洛的對弈情節。小說一開篇便是陳家洛與師父袁士霄的以棋練功:「大夥走向後院,進了一間大房,只見板壁上刻著一隻大圍棋盤,三丈外兩人坐在炕上,手拈棋子,向那豎立的棋局投去,一顆顆棋子都嵌在棋道之上。陸菲青見多識廣,可從未見過有人如此下棋。持白子的是個青年公子,身穿白色長衫,臉如冠玉,似是個貴介子弟。」在整部小說中多次出現了陳家洛用棋子當暗器的情節。比如金庸設計了陳家洛同樣以三顆棋子為暗器,打中大反派張召重三個穴位的神技,還有陳家洛撒子成兵、滿天花雨的情節。

這樣一位武功絕高、才志過人的年輕才俊張口便是「浩浩愁、茫茫劫」,動手便是棋子打穴、漫天花雨,卻在現實世界裡近乎一無所獲。失了香香公主,誤了霍青桐,又著了乾隆皇帝的道兒,果真「百無一用是書生」?最後借用一段他人的經典評論總結一下陳家洛:在出世與入世的夾縫中行走,仰望天際微光,承受內心糾結,這就是陳家洛,也是我們當中絕大多數。出身與責任就像紙銬,無形卻有力,在恩仇卻無快意的一生中作繭自縛。無需哀其不幸,因為其身上有太多我們自己的影子,或許,其中也包括金庸本人。

五、《碧血劍》

《碧血劍》中華山派掌門、神劍仙猿穆人清性格古怪,武功出神入化,乃《碧血劍》里的第一高手,在江湖上行俠仗義,二十年來從未遇過對手,與鐵劍門掌門木桑道長是生死之交。穆人清接到飛鴿傳書下山,托木桑照顧抗清名將袁崇煥的唯一血脈袁承志。木桑棋癮難耐,叫袁承志陪他下棋,豈料被承志布下的奇局搞到入迷。這一段道出袁承志的棋力不弱,後來有人將其歸之為金庸筆下的圍棋高手之一。但書中描寫木桑道長的棋力更多些。說他年輕之時,因輕功卓絕,身法變幻無窮,江湖上送他個外號,叫做「千變萬化草上飛」。後來他耽於棋道,沉迷其中,愛屋及烏。本來他的武功甚高,卻自認平平無奇;而棋藝不過中上,卻自負得緊,竟自行改了外號,叫做「千變萬劫棋國手」。木桑道長喜歡圍棋,使用的暗器也是黑白棋子,這點與《書劍恩仇錄》的陳家洛很像。但見他「隨手擲出,十幾顆棋子向天飛去。待棋子落下,木桑舉起棋盤一接,只聽得當的一聲大響,十幾顆棋子同時落在棋盤之上。本來十幾顆棋子拋上天空,落下時定有先後,鐵棋子和銀棋子碰到鋼棋盤,必是叮叮當當的亂響一陣,哪知十幾顆棋子落下來竟是同時碰到棋盤,然則拋擲上去時手力的平勻,實是驚人。」

木桑道長的武功並非最高,棋藝亦一般,還有點老派守愚。木桑明知師弟玉真子已非善輩,甚至為虎作倀,卻依然見鐵劍如見師祖,視同掌門人,不敢有半點反抗,被玉真子連擊數掌。但木桑為人坦盪豪爽,袁承志非他門下,但他傾心傳授功夫,他將輕功「神行百變」的口訣傳授與夏青青,再傳於袁承志,目的是讓袁承志不受鐵劍門師門鐵劍的約束。所以不管是袁承志還是阿九,遇到木桑道長都是人生之大幸,即使他的死敵玉真子,也對其人格當為心服口服。這樣的師長不管誰遇到,皆為人生之貴人。

金庸的武俠小說中之所以經常出現圍棋,源於他自身喜愛圍棋。在他筆下,棋如人生,人生如棋。金庸以棋寫人、喻人,喻人生百態、人心百態,發揮得淋漓盡致。金庸曾拜多名圍棋高手為師,包括王立誠、陳祖德、聶衛平等多位國手。金庸拜了這么多一流棋士為師,他本人的棋力卻是不高,也就業餘四段的水平。明白了這一點,再讀《碧血劍》一段內容,自當別有會心:「圍棋一道,最講究的是悟性,……如蘇東坡如此聰明之人,經史文章、書畫詩詞,無一不通,無一不精,然而圍棋始終下不過尋常庸手。」金庸明明是借蘇東坡事,自我辟解,自己解嘲。所以在我看來,金庸先生也終究是一位世俗之人,拋不開紅塵紛擾,捨不得,也放不下。所謂「局中局外兩沉吟,猶是人間勝負心。」

3. 有哪些與圍棋有關的優秀小說

最著名的怕要算是日本川端康成的《名人》了! 沒有一部關於圍棋的小說,像《名人》一樣聲名遠播。作者川端康成,是1968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小說中所寫的這一盤棋,又是在圍棋史上最有名的棋局之一。

4. 關於圍棋的小說

實實虛虛之間,正正奇奇之妙。――評圍棋小說《劫》

和我喜歡的《求索》一樣,這又是一本競技小說。既然帶了一個專題,足球也好,圍棋也罷,自然不能像很多其他小說一樣天馬行空,不著邊際,一切都得按照「道」上的規矩來,此謂「正」。可作為一部小說,來源於生活,又必須在生活的基礎上加以提煉,突出新奇的、更能引人注目的看點,人為地去製造矛盾沖突,推動小說情節進行下去,此為「奇」。

《劫》的開篇很好。北京某圍棋道場的師生們去西南某貧困山區參加助學活動,卻意外的發現了當地孩子們的圍棋水平出人意料的高。真正的主人公此時神龍見首不見尾,並沒有出面,反而是通過旁人的敘述以及棋力比較來隱隱烘托出主角的不凡。如此,在棋道上,為主角的正式出場埋下了一塊完美的墊腳石。

然而,相對於小說巧妙的開篇,後續的部分卻有些過於平實了。主角石紀軒先從蜀陽市一家棋館開始,慢慢展現自己的圍棋天份。緊接著在朋友的幫助下,迅速在網路圍棋界光芒四射,並逐漸開始了和國內職業圍棋界頂尖棋手的「親密接觸」。這樣的次序安排自然是沒有問題,但作為小說,棋盤之外的一切卻發生得過於平淡了。

想想《求索》之所以得到眾多書友的好評,絕不是因為作者習慣嘔吐對於主角歐陽東在球場上大炫球技的生動描述。更吸引我們的,是小說里跟足球牽扯在一起的三教九流,眾生百態。歐陽東在中國職業足球大潮中的起起落落、喜怒哀樂更是吸引每一個讀者的關鍵。

反觀《劫》,主角的性格是很恬淡從容的,除棋之外再無所動。在現實世界中也許確實有這樣的人,比如「石佛」。但放到小說里,缺了七情六慾,單單通過一場場棋盤的勝負來塑造一尊石佛卻是乏味之極。而且,就算是棋盤上的廝殺也都寫得水波不興,完全沒有把那種紋枰廝殺的感覺寫出來。是這類小說真的沒矛盾可寫么?非也!

首先來說棋盤上的廝殺,如同《求索》不得不寫球場上的比賽和動作,《劫》作為一部圍棋小說自然也應當投入相當筆墨在圍棋對弈上。應該承認的是,圍棋對局的描寫是有相當難度的:如果過於專業化,究於細節,只怕沒有讀者會來關注什麼a位夾、b位飛等等;但如果過於籠統,又讓人難以感受棋盤上較量的激烈和緊張,於是缺了那種身臨其境的觀局感;當然更不能失真了,如果是王八之氣一發,馬上妙手連連,對手智商直落千丈,只怕這書也就到頭了。

本書在對局的描寫上基本還算成功,能用最通俗的介紹來讓人清楚知道棋局狀況。只是在一些對小說情節有重要影響的關鍵對局上處理得稍嫌平淡,沒有重點烘托棋局進行時的一波三折或緊張氣氛。另外還有一點被作者忽略的是對弈者的心態和神態描寫。現實中有人對弈是喜怒不形於色的,但小說中為了增加對弈的觀賞性,在相對難以出彩的棋局描寫之外,應該適當加入更為直觀的對弈者描寫。曾看過日本的動畫片《棋魂》,那裡面展現戰斗的激烈,不會去打棋盤特寫,因為那是給專業棋手費腦子用的,而是用對弈者的面部特寫和心理旁白來襯托棋局的變化。就算沒有赤星因徹吐血之局、井上幻庵耳赤之局那麼激烈,多少也會展現一下瞠目、結舌、鬢角間的冷汗、糾結用力的手指、掉落的扇子等等,這些更容易觀察、更容易理解的東西可以有效幫助讀者迅速建立觀棋的代入感。

其次是古今圍棋理念的沖突。作者本人說過自己是擁古派,於是自然而然的主角以范西屏傳人的身份出現。對於這個非同一般的主角來講,想在棋道上有所成就(作為主角,這似乎是必然的事),一定會具有出色的大局觀、敏銳的棋感、精確的計算、頑強的毅力,當然還有書中隱埋的一些古老道術和心法。但這些除了最後一點外似乎是每一個頂尖棋手都應該必備的,那麼,矛盾的起源應該放在哪裡?

在書中,其實也提到了貶古派和擁古派之爭,可惜只用了一段網上的爭論和兩盤沒有細節的網路對局便交待過去了,未免浪費了古今之爭這個最好的矛盾發生點。古代圍棋相較於現代圍棋,我想中盤階段未必會有多大不同,主要是受不同圍棋規則影響,導致的布局方式和收官方式的不同,這個是需要古派棋手適應的。而另一方面,古代受通訊手段以及組織形式的限制,棋手們沒有過多機會相互討論切磋,並給予革命性的發展。因此古棋手們對於一些圍棋的新定勢、新變化認識遠遠不如現代棋手。那麼《劫》的主角石紀軒繼承了師祖范西屏的秘笈,在中盤對戰能力上可以適當誇大。對於相對落後的布局和收官,以及對現代圍棋的發展認知方面的缺陷,應該給予真實展露,並慢慢加以調整。

書中有一個相當出彩的地方,就是把吳清源的六合圍棋理論放到主角身上去發揚光大。這個理論在現實圍棋中是否可行暫不管它,但放到小說中對於傳統注重實地的「金角銀邊草肚皮」的理論卻是一個巨大沖擊。只是,小說里對這個新理念的提出似乎過於草率了,僅僅是石紀軒出於對貶古派的不滿和對於加強中腹攻擊的強勢,出於嘗試而演變出了這么一個對圍棋界來說無異驚天動地的新理念。

熱點內容
好看言情軍婚虐戀小說 發布:2025-07-18 14:41:04 瀏覽:799
男主叫袁紹古代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18 14:37:41 瀏覽:819
花火彩版短篇小說 發布:2025-07-18 14:36:41 瀏覽:824
滿心迷戀小說全文免費閱讀 發布:2025-07-18 14:34:54 瀏覽:116
陳平江婉小說最新更新522章 發布:2025-07-18 14:34:47 瀏覽:465
重生開掛賺錢的游戲小說 發布:2025-07-18 14:00:55 瀏覽:487
總裁小說很污的那種 發布:2025-07-18 13:49:54 瀏覽:191
兒童短篇小說範文示例 發布:2025-07-18 13:44:09 瀏覽:543
經典女尊小說強推 發布:2025-07-18 13:35:52 瀏覽:1
總裁受小說片段 發布:2025-07-18 13:33:46 瀏覽: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