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狂人小說
❶ 世界上有兩部著名的小說《狂人日記》,其中一部的作者是中國的魯迅,另一部的作者是俄國的誰
另一部的作者是俄國的果戈里。
果戈里的《狂人日記》藝術構思獨特,出現在讀者面前的是狂人和狗輪賀的通訊、幾篇日記,形式荒誕。小說主人公是一個微不足道、安分守己的小公務員,受階級社會重重壓迫,處處被人侮辱蹂躪並賣,最後被逼發瘋。
《狂人日記》是魯迅創作的第一個短篇白話日記體小說,也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寫於1918年4月。該文首發於1918年5月15日4卷5號的《新青年》月刊,後收入《吶喊》集,編入《魯迅全集》第一卷。
小說通過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寫,揭示了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表現了作者對以封建禮教為主體內涵的中國封建文化的反抗。
也表現了作者深刻的懺悔意識。作者以徹底的「革命民主主義」的立場對中臘蔽派國的文化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時對中國的甚至是人類的前途表達了深廣的憂憤。
(1)經典狂人小說擴展閱讀
魯迅的《狂人日記》創作背景
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魯迅深受鼓舞,與李大釗、陳獨秀、胡適等當時許多先進知識分子一起,寫文章,辦雜志,在中國「五四運動」結束後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新文化運動。他站在反帝反封建的前列,積極提倡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猛烈抨擊幾千年來的舊文化、舊思想、舊道德。
1917年8月9日,魯迅應錢玄同之邀,答應其為《新青年》寫文章,並在1918年4月完成《狂人日記》的創作。在創作《狂人日記》之前,魯迅曾經看過大約百多篇外國文學作品。
《狂人日記》是魯迅在經歷了沉默與思索之後的第一聲吶喊,作品中融入了他多年來的憤怒、怨恨、不滿、焦慮,以及希望、祈求等各種復雜的情緒。
也必然地體現了作者多年來對中國歷史的深思和對現實社會的認識,是一篇徹底的反封建的「宣言」,也是作者此後全部創作的「總序言」。
❷ 作者狂人的小說科學家是誰
科學家周然,秦風文圖小說網原創都市小說穿越成國防科大的畢業生畢業設計,震驚華夏。長期以來被看作中國現代文學興起的標志性作品,也是奠定了為人生的文學的發端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