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微小說讓座讀後感
A. 經典文章的讀後感(1000字左右)
提到《西遊記》大家肯定能將其中的一些片段記得滾瓜爛熟,我也一樣,再一次拿出那本在書架上已微微發黃的《西遊記》,愛不釋手,道一杯香茗,沒翻開幾頁,隨著吳承恩爺爺的精彩描繪,就被其中的情節給吸引住了。
讀了《西遊記》我深有感觸,文中曲折的情節和唐僧師徒的離奇經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書作者羅貫中為讀者講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個徒弟一路上歷盡艱險、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取得了真經的故事。
《西遊記》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絢麗多彩的神魔世界,人們無不在作者豐富而大膽的藝術想像面前驚嘆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學作品都是一定社會生活的反映,作為神魔小說傑出代表的《西遊記》 通過《西遊記》中虛幻的神魔世界,我們處處可以看到現實社會的投影。
孫悟空是《西遊記》中第一主人公,是個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無窮的本領,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著大英雄的不凡氣度,也有愛聽恭維話的缺點。他機智勇敢又詼諧好鬧。而他最大的特點就是敢斗。與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斗,楞是叫響了「齊天大聖」的美名;與妖魔鬼怪敢斗,火眼金睛決不放過一個妖魔,如意金箍棒下決不對妖魔留情;與一切困難敢斗,決不退卻低頭。這就是孫悟空,一個光彩奪目的神話英雄。孫悟空那種正義大膽、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本領高超是妖怪們的剋星,橫掃一切妖魔鬼怪的大無畏氣概,反映了人民的願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種正義的力量,表現出人民戰勝一切困難的必勝信念。
說到豬八戒,他的本事比孫悟空可差遠了,更談不上什麼光輝高大,但這個形象同樣刻畫得非常好。 豬八戒是一個喜劇形象,他憨厚老實,有力氣,也敢與妖魔作斗爭,是孫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但他又滿身毛病,如好吃,好佔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難,常常要打退堂鼓,心裡老想著高老莊的媳婦;他有時愛撒個謊,可笨嘴拙腮的又說不圓;他還時不時地挑撥唐僧念緊箍咒,讓孫悟空吃點苦頭;他甚至還藏了點私房錢,塞在耳朵里。他的毛病實在多,這正是小私有者的惡習。作者對豬八戒缺點的批評是很嚴厲的,但又是善意的。他並不是一個被否定的人物,因此人們並不厭惡豬八戒,相反卻感到十分真實可愛。
師傅唐僧,雖說沒有孫悟空的本領、豬八戒的活絡、沙僧的勤快、白龍馬的腳力,但他品行端正,會念真經,不怕「千刀萬剮」,有堅定的信念;沙僧和白龍馬雖說沒有什麼大本事,但都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甘心當好後勤,不好出風頭。
這四個人物形象各有特點,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寫作技藝的高超,也許作者善於刻畫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處。其中我最喜歡的便是孫悟空,因為他神通廣大、技藝高超,一路保護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經,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還有一種叛逆心理,以及他敢於和強大勢力做斗爭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賞。
書中寫唐僧師徒經理了八十一個磨難有讓我聯想到了他們的執著、不畏艱險、鍥而不舍的精神。這著實是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我不禁慚愧自己當初為何不能像他們一樣堅持到底呢?也許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從頭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只要我盡力去做了,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成功啊!因為我去做了,而且堅持到了最後
B. 《小小說》讀後感
讀完某一作品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小小說》讀後感500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首先,讀《小小說》可以凈化一個人的心靈。畢竟書中的內容都是老一輩德高望重的文化人從優秀作品中精吸出來的精品之精品。即使是任意翻閱一篇,讀上一讀,也會給我們靈魂深處烙以一個深晰可見的印斑。因為那一篇篇精品都是「沉默」中「爆發」的一顆顆「巨石」,那一篇篇精品都是沖刷心靈塵埃的一顆顆「礫石」。即使它們不能直中讀者的心窩,也會因其震懾力的強大而使人為之動容,為之震撼,進而潛移默化的感化於人。
其次,讀《小小說》還可以開闊一個人的視野。因為書中的.內容大多都夾雜著生活元素。換句話說,小說就是寫生活,小說就是寫生活中發生的那些「出乎意料,情理之中」的「常事」,從而藉此來反映社會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所以呢,有了《小小說》,身為學生的我們,作為沒見過世面的我們,從小說中的生活里我們便可了解到現實,以至起到「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的妙效。
再而,讀《小小說》還可以使一個人在書中的經典框架下深深的體會到文中的構思——「起承轉合」。在《小小說》中,每篇文章的構思都是極其巧妙的。所以說,在我們讀任何一篇小小說時,注意其構思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時讀像《小小說》這樣的精品。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讀《小小說》更可以使我們在以後的寫作中巧妙的學會表達,吊人胃口。因為每一篇小小說它都有自己獨特和特有的標題與開場白,使人一眼望去便想知其後,頗具望眼欲穿之感。尤其是到末尾,作者那筆鋒突轉的表達效果更是吸人眼球,使人「望塵莫及」。
總之,讀《小小說》好處多多。讀她不但能提高你的閱讀品味,增進你的大腦智慧,使你明白人間的事理,更能使你……
哎?我跟你費這么多口舌干什麼?該去看小小說嘍!
C. 《世界微型小說經典第一卷》讀後感600
這次,我看的是《世界微型小說經典第一卷》,總的感覺是學了不少道理。這也是為什麼么我喜愛微型小說的原因了,小故事,大道理嘛。不過,有一些,我不大明白作者到底想講什麼,可能是我思想上的深度性不夠。看來,以後,我還得多多鍛煉,多多思考。
《文人聚餐》是美國歐文的作品。講的主要是一次聚餐,來參加聚餐的嘉賓都是一些小作家,他們的名氣都不是很大。然而,一個不顯眼的作家卻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覺得這篇微型小說講的人生態度吧。因為那位作家依然淡定地過著自己的生活,做著自己的事。
《大衛的機遇》講的是大衛因為睡覺而錯失了幸運和險象。我覺得這篇小說要告訴我們的道理是人生道路上總是機遇和挑戰並存的,不要因為人生道路上失去的機遇而感到傷心,也不要因為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困難而放棄,因為不管怎麼樣,生活還得繼續。
《夜歸人》講的是一個丈夫把一大包的稅款拿回家並叫她的妻子看好,夜晚的時候,無論什麼人都不要放他進來,而且不要離開房子。妻子陰差陽錯地救了一名士兵,又剛好他的丈夫假扮盜賊回家偷竊,被打死了。看完這個故事,我覺得很唏噓,真是就像那句老話一樣——害人終害己。我覺得這個丈夫的死是活該。貪心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要是那個丈夫不那麼貪心,也不會走上那一條不歸路,被自己的計劃殺死。我覺得這篇微型小說的語言很好。特別是對婦人的描寫,都很到位。一開始就寫了,「年輕的婦人靜靜地站在窗檯前面,她像是盼望什麼似的,傾聽這屋外的動靜」,從這里可以看出,婦人的內心的不平靜,內心的激動,一個「靜靜地」,「傾聽」可以看出婦人對丈夫的愛,盼望著丈夫的歸來。
看微型小說,看的不是文字,而是道理。希望有一天,我也可以寫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微型小說。
微型小說,我的最愛!
D. 有一篇微小說,老師讓我寫讀後感,可是我沒看懂。誰能幫我理解下
人物:三個人,分別是姐姐,叫伊麗。伊麗的弟弟神來。伊麗的丈夫叫巴布。
情節:神來和姐夫巴布去非洲打獵。姐姐則留在家裡,不久,弟弟從非洲拍電報回來。電報上說「姐夫巴布在獵獅的過程中死了」。於是姐姐就回電報給弟弟,叫弟弟把巴布的屍體運回家。三周過後,姐姐伊麗收到了從非洲運回來的一個大包裹,當然,她看到的是只獅子的屍體,沒有她的丈夫巴布的屍體。於是她不得不再發電報給弟弟,說:「你領會錯了,我要的不是獅子,是你姐夫的屍體」。很快,她弟弟又拍電報回來解釋:「我沒有錯啊,姐夫的屍體就在獅子的體內」。
E. 求一篇讀紅色經典小說的讀後感,1000字!原創的,不要抄襲的水品一般就可以了 急急急急急
讀了《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我的心裡久久不能平靜,想了很多很多。
《狼牙山五壯士》一文敘述了1941年秋,五位抗日英雄勝利地完成了阻擊敵人、掩護人民群眾和連隊轉移的光榮而艱巨的任務,在彈盡糧絕,就要被敵人俘虜時,毅然跳崖,以身殉國,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樂章。
我是含著熱淚讀完這篇文章的。文中這樣一個片斷令我最感動:五壯士高呼著「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然後昂首挺胸,邁開大步,相繼跳下懸崖。這聲音驚天動地、氣壯山河,喊出了億萬中國人的肺腑之聲。多麼偉大的五壯士啊!他們毫不畏懼、不怕犧牲的崇高革命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每當回想起五壯士驚人的壯舉,我就感到非常慚愧。我作為一名少先隊員,二十一世紀的接班人,在學習上遇到難題就退卻,有時乾脆就放棄了。而狼牙山五壯士為了民族的解放事業,克服了重重艱難險阻,赴湯蹈火,為國捐軀。我遇到的這點困難與他們相比算得了什麼?再說正是因為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後繼,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如果今天我在學習上遇到一點困難就打退堂鼓,那明天怎麼去為祖國作貢獻呢?我又怎麼能對得起先烈們的英靈呢?我羞愧萬分,不斷地責備自己。我們作為新中國的少先隊員應該以先烈們的精神為動力,勤奮學習,刻苦鑽研,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練就過硬的本領,做跨世紀的接班人,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麗、富饒。
五壯士是中華民族的脊樑,是中華兒女的楷模。他們浩氣長存,永垂不朽。不知不覺,我心中聳立起一座雄偉而庄嚴的豐碑,上面鐫刻著狼牙山五壯士的名字: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
忽然,「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這雄壯而嘹亮的國歌聲在校園庄嚴地響起,而此時,它竟是這樣深深地震撼著我的心。
五壯士,你們放心吧!我們一定肩負起振興中華的神聖使命,讓我們的祖國永遠繁榮昌盛
這個寒假我讀了第一本革命小說《紅岩》,我一直是用敬畏的心態來讀這本書。封面上的那兩個打字「紅岩」,似乎是用烈士的鮮血染紅的,一看見它們,我的心就沸騰了。這本書講述了重慶地下黨和國民黨斗爭的故事,成功塑造了華子良、許雲峰、江姐、宋振中、成鋼、成瑤、劉思揚、雙槍老太婆等英雄形象。小蘿卜頭宋振中還是一個十來歲的小孩子,就參加了共產黨,但是後來全家都被殺光了。劉思揚出身豪門卻參加共產黨,這種熱情為黨的精神,值得大家學習。而最讓人感動的就是江姐,她的形象深深地樹立在了我的心中。
在渣滓洞中,無論鞭撻棒打,無論竹刺針扎,無論「十指連心」,她都咬緊牙關,終以微笑面對著大家,潔白的藍色旗袍上不沾一點浮沉,似乎告訴大家:咬緊牙關,不要泄露秘密,相信黨總是會勝利的。她總是毅然地說: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驗,竹簽子是竹做的,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做的。失敗膏黃土,成功濟蒼34
生」,「從來壯烈不貪生,許黨為民萬事輕」,「願以我血獻後土,換得神州永太平」,那一首首鐵窗下的心歌無不表現了烈士們視死如歸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而紅岩裡面也有一些讓世人唾棄的,遺臭萬年的傢伙,譬如叛徒甫至高,國民黨的狗腿子,他能在鮮艷的中國國旗下微笑嗎?不,他連站在中國國土上的資格都沒有。
這些革命英雄的壯烈事跡,我們必須銘記在心沒有他們揮灑熱血,哪有我們胸前飄揚的紅領巾?沒有他們咬緊牙關,哪有我們的高樓大廈。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