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徵意義的經典小說篇目
Ⅰ 世界100部經典名著
世界100部經典名著如下:
1.《小王子》被譽為「人類有史以來最佳讀物」,至今全球發行量已達五億冊,被譽為閱讀率僅次於《聖經》的書籍。
2.《海底兩萬里》「現代科學幻想小說之父」儒勒•凡爾納「最具魔力的經典作品」。
3.《名人傳》只要打開羅曼·羅蘭的《名人傳》,生命的烈火就會撲面而來。
4.《昆蟲記》昆蟲的史詩。小小的昆蟲恪守自然規則,為了生存和繁衍進行著不懈的努力。
5.《八十天環游地球》世界科幻小說的經典之作。在未知世界中漫遊,在已知的世界中漫遊。
6.《紅與黑》一本極具思想意義的政治愛情小說:「紅」是象徵法國大革命時期的熱血和革命;而「黑」則意指僧袍,象徵教會勢力猖獗的封建復辟王朝。
7.《莫泊桑中短篇小說選》莫泊桑,法國文學史上短篇小說創作數量最大、成就最高的作家。
8.《神秘島》「科幻小說之父」凡爾納著名的科幻三部曲的第三部,深信人類無窮的創造力和科學的巨大力量將使人類建立一個理想的社會。
9.《懺悔錄》我在世上曾經做過些什麼,曾經思考過些什麼問題,曾經怎樣做人,全都記錄在此。
10.《茶花女》在法國文學史上,這是第一次把作為主角的作品。殘忍而現實的童話。
11.《最後一課》在中國家喻戶曉、最具群眾基礎的法國文學名篇之一,它甚至可以作為都德的代名詞。作為「愛國主義」的符號,融入近代中國人百年的情感之中!
12.《地心游記》勇氣和理性共生、冒險和堅忍並存。
13.《格列佛游記》諷刺批判文學的傑作。
14.《魯濱遜漂流記》英國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小說,現實主義小說的奠基之作。
15.《簡·愛》不朽的女性精神。
16.《呼嘯山莊》英國文學史上一部「最奇特的小說」,一部「奧秘莫測」的「怪書」。最震撼人心的「黑色英雄」小說作品之一。
17.《大衛·科波菲爾》被狄更斯稱為「心中最寵愛的孩子」,最早傳入我國的西歐古典名著之一。
18.《培根隨筆集》被譽為英國的《論語》。
19.《霧都孤兒》狄更斯第一部偉大的社會小說。
20.《愛麗絲漫遊奇境》世界十大著名哲理童話之一,魔幻小說的先驅之作。
21.《金銀島》全世界流傳最廣的一部海盜探險小說,新浪漫主義文學的典範之作。
22.《匹克威克外傳》英國天才小說家狄更斯的成名傑作,被譽為英國版《堂吉訶德》。
23.《童年》通過孩子的眼睛描寫世界,涌動著一股生生不息的熱望與堅強。
24.《我的大學》高爾基自傳體三部曲中的最後一部,他在十月革命之後寫的第一部重要作品。
25.《在人間》要做一個堅強的人,不要為環境所屈服。存在於天堂與地獄之間。
26.《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生活的教科書」,影響中國現當代社會巨大的經典勵志作品。
27.《復活》托爾斯泰晚年的代表作,「托爾斯泰主義」的生動展現。
28.《克雷洛夫寓言全集》克雷洛夫,第一位被樹立塑像的俄國作家,展現俄羅斯民族的精神和智慧。
29.《契訶夫短篇小說選》契訶夫的舞台,有這個時代一切的痛和期待。
30.《格林童話》世界文化遺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贊為「歐洲和東方童話傳統劃時代的匯編作品」。
31.《安妮日記》流傳最廣的有關猶太大屠殺的文字之一,也被認為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書籍之一,是被世界銘記的日記。
32.《綠野仙蹤》美國的《西遊記》。
33.《湯姆·索亞歷險記》史上最經典的歷險記之一,一首美國「黃金時代」的田園牧歌。
34.《百萬英鎊》揭露20世紀初英國社會的拜金主義思想。
35.《小婦人》詮釋女孩成長的勵志書,每一個女孩都應該讀的書。
36.《歐·亨利短篇小說選》美國現代短篇小說創始人。
37.《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人性尊嚴的追尋之旅。
38.《野性的呼喚》蘭登書屋推薦20世紀百部傑出英文小說。
39.《聖經故事》關乎神與人類的傳記,一部猶太民族傳記。偉大文學遺產的精粹。
40.《了不起的蓋茨比》被公認為美國現代小說中優秀的作品之一。
41.《湯姆叔叔的小屋》19世紀最暢銷的小說,在美國的第一部被廣泛傳閱的政治小說,並被認為是刺激1850年代廢奴主義興起的一大原因。
42.《人類的故事》一部最好的人類歷史教科書。一度被選為歷史教科書,還曾獲得美國最著名的兒童文學獎「紐伯瑞獎」,在全世界有近百個版本,僅美國銷量就高達一千多萬冊。
43.《地球的故事》一本用完全改變我們關於地理學偏見的地理書。
44.《愛的教育》義大利人必讀的十本小說之一,列入世界兒童文學最高獎——國際安徒生獎《青少年必讀書目》。
45.《木偶奇遇記》對善性的禮贊。
46.《伊索寓言》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
47.《古希臘神話與傳說》原始氏族社會的精神產物,歐洲最早的文學形式,西方文化的源頭。
48.《紀伯倫散文詩全集》歌頌愛與美之詩。
49.《尼爾斯騎鵝旅行記》世界文學史上唯一一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童話作品。
50.《堂吉訶德》真正的騎士精神。
51.《綠山牆的安妮》人性的真善美。
52.《安徒生童話》世界童話之王。對人間的關懷,對人的尊嚴的重視,對人類進步的贊頌。
53.《飛鳥集》每天讀一句泰戈爾的詩,可以讓我忘卻世上一切的痛苦。(葉芝)
54.《瓦爾登湖》「塑造讀者人生的25部首選經典」,向世人揭示了作者在回歸自然的生活實驗中所發現的人生真諦。
55.《居里夫人自傳》記錄了居里夫人與丈夫皮埃爾·居里並肩戰斗的一生,從中體現出來的致力於科學的精神和崇高的人格魅力感染著一代又一代人。
56.《雙城記》狄更斯遲暮之年的巔峰之作。傳達「鮮血無法洗去仇恨,更不能替代愛」的主旨,貴族的暴虐對平民造成的傷痛不會因為鮮血而癒合,平民對貴族的仇恨也無法替代對已逝親人的愛。
57.《變形記》作為現代派文學的鼻祖、表現主義文學的先驅卡夫卡的中短篇小說選集。描述社會下層為生活掙扎的小人物,他們在這充滿矛盾、扭曲變形的世界裡惶恐不安。
58.《哈姆萊特》《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所有戲劇中篇幅最長的一部,也是莎士比亞最負盛名的劇本,具有深刻的悲劇意義、復雜的人物性格以及豐富完美的悲劇藝術手法,代表著整個西方文藝復興時期文學的最高成就。
59.《少年維特的煩惱》歌德的成名作,被他的同時代人閱讀得最多的一本。
60.《歐也妮·葛朗台》資產階級的每一個金錢都充塞著「污穢和鮮血」,人和人之間,除了「金錢關系」、冷酷的「現金交易」再也沒有任何聯系了。
61.《巴黎聖母院》法國文豪維克多·雨果第一部引起轟動效應的浪漫派小說。最真誠地揭示真、善、美的讀物,一部憤怒而悲壯的命運交響曲。
62.《老人與海》海明威自言」這一輩子所能寫得最好的一部作「。
63.《論語·大學·中庸》(精編本)。
64.《千家詩·神童詩·名賢集·增廣賢文》。
65.《弟子規·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
66.《聲律啟蒙·笠翁對韻》。
67.《孔子家語譯注》(精編本)。
68.《孟子譯注》(精編本)。
69.《荀子譯注》(精編本)。
70.《道德經譯注》。
71.《莊子譯注》(精編本)。
72.《列子譯注》(精編本)。
73.《詩經譯注》(精編本)。
74.《禮記譯注》(精編本)。
75.《尚書譯注》(精編本)。
76.《左傳譯注》(精編本)。
77.《戰國策譯注》(精編本)。
78.《漢書譯注》(精編本)。
79.《三國志譯注》(精編本)。
80.《唐詩三百首》(精編本)。
81.《宋詞三百首》(精編本)。
82.《元曲三百首》(精編本)。
83.《古文觀止譯注》(精編本)。
84.《唐宋八大家文集譯注》(精編本)。
85.《顏氏家訓譯注》(精編本)。
86.《曾國藩家書譯注》(精編本)。
87.《孫子兵法·孫臏兵法》(精編本)。
88.中國四大名著典藏本。
89.《城南舊事》「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二三十年代北京城南的舊事,鄉愁文學力作。
90.《繁星·春水》嬰兒,是偉大的詩人。在不完全的言語中,吐出最完全的詩句。
91.《駱駝祥子》雨下給富人,也下給窮人,下給義人,也下給不義的人;其實,雨並不公道,因為下落在一個沒有公道的世界上。
92.《呼蘭河傳》一份厚重的關於童年與鄉土的記憶
93.《艾青詩選》「艾青式憂郁」貫穿全書,傾訴最濃重的家國情
94.《寄小讀者》受用一生的「愛的哲學」。
95.《背影》朱自清的第一本散文集。父愛如山,一曲無言的贊歌,展現濃濃的人情味。曾被譽為「白話美文的模範」。
96.《朝花夕拾》魯迅先生晚年創作的唯一的回憶性散文集。追憶人生又展現社會真實面貌的散文集,意義非凡。
97.《子夜》現代中國變革的羅曼史(朱自清)
98.《小橘燈》如同一顆啟明星,帶疲憊的心靈回家;如同冰心生前最愛的玫瑰,盛開在億萬讀者的心中。
99.《吶喊》有時候仍不免吶喊幾聲,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賓士的猛士,使他不憚於前驅。
100.《邊城》中國文學史上一部優秀的抒發鄉土情懷的中篇小說。
Ⅱ 推薦十部經典短篇小說
長篇小說往往篇幅長,容量大,情節復雜,人物眾多,結構宏偉。短篇小說則篇幅短小精悍,情節簡潔,人物集中,結構精巧。前者體現的是作者的敘事抱負,後者更體現審美與情趣。現在社會生活節制快,生存壓力大,極少有人能沉下心來去啃「大塊頭」的世界名著。
所以,我推薦十部國內外經典短篇小說,閑暇時,耗二十分鍾甚至三五分鍾,享受文學經典給予人的慰藉,提高人文素養。好吧,這理由太巨大,換個小理由——打發時間,充實一下寂寞空虛冷的靈魂。
1《孔乙己》——魯迅
推薦語:
有人問魯迅,在他創作的30篇短篇小說中,最喜歡哪一篇,魯迅回答說是《孔乙己》。《孔乙己》不但是魯迅最好的短篇小說,也是中國乃至世界短篇小說的巔峰之一。
這篇小說,我們初中時就曾在語文課本中學習過,也許一輩子都不能完全讀懂。孔乙己是一個非常飽滿的藝術形象,在他身上集中了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悲劇,他身上折射了一個時代的悲劇。「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可是現在和將來還有無數孔乙己活著。
我們寫作,或者與人交流時,如何用一件道具,表現一個人死要面子,窮困潦倒,好吃懶做?魯迅只用了一件長衫,兩句話。
「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
「穿的雖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洗。」
2《命若琴弦》——史鐵生
推薦語:
小瞎子是老瞎子的徒弟。師徒以拉三弦琴說書為生。
小瞎子愛上了一位美麗的山裡姑娘,還把初吻給了她,姑娘嫁了別人。老瞎子的師傅在臨終前告訴他有一張復明葯方,只要彈斷一千根琴弦,這張葯方就能讓他的眼睛看到世界。
這張葯方支撐著老瞎子堅持了幾十個個春夏秋冬,老瞎子唯一的人生目標就是將一千根琴弦彈斷,看到光明,看到山山水水,看到小芳。彈斷一千根琴弦後,老瞎子發現復明葯方不過白紙一張,他找到了失戀後的小瞎子,對他說:「是我記錯了,是一千二百根,師傅記錯了,記住,是一千二百根!」
命若琴弦,琴弦雖然堅韌卻也亦斷,這不就是我們豐盈又脆弱的生命嗎?
3《古典愛情》—余華
推薦語:貧寒學子柳生入京趕考,在一座大宅的閣樓邂逅了富家小姐惠。屌絲逆襲白富美的橋斷不回出現在余華的小說里。在故事的五分之二處,一副余華氏暴力美學徐徐展開。
「公子切記,不管榜上有無功名,都請早去早回。」後面的情節,可以拍成恐怖片了。
余華常自詡以川端康成為師,連這篇故事的男女主角的名字——柳生和惠,都是日本爛大街的名字。可是這篇故事的敘述語言極具中國古典美,情節一如既往,像一張散發血腥味的溫和笑臉。殘忍與瑰麗的外衣下,隱藏著淡淡的溫情。
4《河邊的台階》——泰戈爾
推薦語:
第一,如果直接敘述一對男女的愛情故事,情節難免令人乏味。大詩人泰戈爾玩出了新花樣,藉助河邊台階的口吻講一個女人等待苦行僧丈夫的故事娓娓道來。——「如果把發生的事情都印在石頭上,那麼,你就可以在我的每一個台階上讀到許多昔日的故事。你如果想聽過去的故事,那就請你坐到我的台階上來;只要你側耳細聽這潺潺的流水,你就可以聽到過去無數動人的故事。我現在還記得從前發生的一個故事。那天也像今天這樣。」
第二,愛情與信念的兩難,苦行僧是愛自己的妻子的,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民國電視劇里經常有這樣的畫面,一些仁人志士和美女發生關系後,都會深情地凝視著她,悲涼道:「奈何七尺之軀,以許國,再難許卿。」然後,提上褲子走人,給世人留下一抹倔強的背影,繼續轟轟烈烈地鬧革命。這也是愛情和事業的兩難。
人生的兩難實在太多,我高中的班主任有一天給我們上晚自習的時候,看了一下手錶,已經22點30分了,冷不丁來一句,「我多想陪陪家人。」這也是兩難。
人生那麼多兩難,還活著干什麼?請看下一篇。
5《麥琪的禮物》——歐亨利
推薦語:
自詡文藝青年的人,如果沒有聽過「歐亨利氏結尾,」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歐亨利小說向來以「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著稱。
《麥琪的禮物》是一個富有戲劇性的故事:女主人公德拉和她的丈夫詹姆斯都很貧窮。他們都有一件最珍貴的禮物。聖誕節到來之際,他們為了給對方買一件與之相配的禮物,不惜賣掉了自己珍貴的東西。而他們所准備的禮物此時也失去了意義。
這對年輕小夫妻也是幸福的,因為有愛情。有了愛情,在貧富懸殊,人情冷暖的社會,可以找到安慰。無論老公或者妻子回家多晚,在城市的某間屋子裡,都有一盞燈在等待者。活著干什麼呢?少年少女們,先談個對象再說吧。
6《套中人》——契訶夫
推薦理由:
「他也真怪,即使在最睛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帶上雨傘,而且一定穿著暖和的棉大衣。他總是把雨傘裝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個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連削鉛筆的小刀也是裝在一個小套子里的。他的臉也好像蒙著套子,因為他老是把它藏在豎起的衣領里。」
我們都是套中人別里科夫, 我們都活在一個有一個套子里,從一個套子換了另一個套子。這個套子是鞋子車子,女子,屋子……
我們能看到別里科夫有形的套子,卻看不到自己心裡無形的套子。
7《我的叔叔於勒》——莫泊桑
推理理由:這又是一篇中學課文,十年前學習的課文,至今還受益匪淺。
從寫法上講,堪稱現實主義創作經典,明暗兩線,最終交叉;以語言,動作,神態刻畫人物心理,作者述而不敘。再次就不再引用。
小說主題,令人心裡悲涼。想起了中國的一句老話——「窮在大街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這是古今中外,相同之處,放之四海八荒而皆準。
8《白象似的群山》——海明威
推薦理由:
海明威常言自己的創作是冰山理論。。他以「冰山」為喻,認為作者只應描寫「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水下的部分應該通過文本的提示讓讀者去想像補充。——「冰山運動之雄偉壯觀,是因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
《白象似的群山》是海明威的短篇小說代表作,文字簡約到不使用一個形容詞。文中男女每一句話,都能讓人有很多種猜想。
海明威是最能將感情藏自文字背後的作家。准確的說,《白象似的群山》里的文字只能佔到小說八分之一,另外八分之七是隱藏在文字後面的感情。
這種寫法非常累,但是文字卻非常有張力。
9《竹林中》——芥川龍之介
人性中的陰暗乃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這就是《羅生門》告訴我們的真相。《竹林中》是芥川龍之介短篇小說合集《羅生門》中,我最喜歡的一篇。多年以來,我看過十幾遍了,還沒確定誰是兇手,想想真是令人毛骨悚然。
無論多襄丸、婦人、還魂的武士,還是樵夫,他們的敘述究竟誰最接近真實?
這種寫法,我稱之為「橫看成嶺側成峰」。金庸的《雪山飛狐》就抄襲了《羅生門》的寫法。好吧,我說錯了,是向經典致敬。
10 ,《一塊牛排》——傑克·倫敦
推薦理由:
傑克·倫敦是我成年後讀的第一個美國作家,《熱愛生命》里那個與艱苦環境搏鬥,求生意志逆天的那個採金者;《馬丁·伊登》里愛著白富美,心懷作家夢想,看透資本主義本質,生無可戀,絕望自殺的水生;《白牙》和《野性的呼喚》里,狼與狗的互相融合生成。
傑克·倫敦深受尼采超人哲學的影響,無論是野獸,他字里行間透漏著一股汗淋淋的男子漢味道。在傑克·倫敦筆下,野獸,荒原,飢餓,海嘯,惡徒都不要怕,生命本能的力量會讓你戰勝他們。
這篇《一塊牛排》卻是例外,中年貧困的拳擊賽湯姆·金無法戰勝年輕力壯的對手,無法贏得比賽,付房租,養活老婆孩子。
正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